城市居住区规划

2024-05-21

城市居住区规划(精选十篇)

城市居住区规划 篇1

目前, 就居住区环境来说, 由于一些现实要素的制约, 有些指标应特别注意。由于受城市人多地少的制约, 为了达到对有限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 其中居住密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此外容积率也是不容忽视的指标。

1.1 居住密度

从居住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居住密度有较大影响。

a.对未来长远居住需求量发展的预测;b.对居住面积需求发展的预测;c.居住区中非居住用地在居住区用地中所占比例发展的预测。

随着时代的发展, 住宅需求将大大增加, 包括新产生的住户, 迁移的住户需求以及由于旧城改造更新所形成的住宅需求。在建设新居住区时, 对居住密度的再认识显得十分重要。

从单元面积的角度看, 单元的面积越大, 居住密度越小。近年来由房地产开发的城市住房发展表明, 大单元在居住区所占比重很大,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 城市里的户规模却呈缩小趋势, 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是居住区居住密度事实上的下降。随着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 再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因此应适当对居住区中大单元的开发力度减小, 加大对中小户型住宅单元的开发。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居住密度事实上的下降, 并且符合生态型居住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影响居住密度的第三个因素是新居住区建设中非居住用地比居住用地呈现更快的发展速度。非居住用地比重的增加不仅是因为服务设施范围的扩大, 而且加上建设标准的提高。例如, 现在居住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涵了越来越多的内容, 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对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般为1-2层建筑,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可以适当的将这类建筑的层数增加, 从而可以在提高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适当减少居住区中非居住用地的占地比率。

1.2 建筑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是衡量一个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也是影响开发商经济利益的重要技术参数。近年来, 随着地价的不断上涨, 如何在一块给定土地上建造尽可能多的住宅, 规划师、建筑师与房地产开发商一起, 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复式住宅、退层式住宅以及平面布局中的尽端转角单元等, 对提高得房率、减少开发成本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规律, 超过了这个规律, 不遵守技术规范, 就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后遗症。因此, 应针对容积率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技术政策,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从而正确引导住宅的开发建设。

2 住宅间距的规划控制

影响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住宅间距, 即住宅间的距离和住宅高度的比例。决定住宅建筑的因素很多, 以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与空间环境等要求为原则。此外, 住宅要有适宜的间距, 住宅间要有适当绿地, 小区与组团更需要庭院绿地, 在住宅庭院空间里进行精心设计还能够强化住宅区的居住气氛。

2.1 住宅间距、庭院空间的d/h关系对于居住区户外空间的设

置效果和感受与建筑的间距、户外空间的尺度、该空间的布置形式与风格等因素有关。而空间的尺度却尤为重要。尺度过小的空间给人以压抑感, 尺度过大的空间给人以疏远感。从人的视觉空间尺度要求而言, 住宅建筑的间距与高度之比d/h大于等于1才感觉不过于压抑, 因此住宅建筑视觉空间尺度的最小间距要求也是d/h=1。用适宜的尺度在住宅小区的户外庭院中创造一种有亲切怡人、人情味浓厚的户外空间是住宅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住宅间距、庭院空间距离还应该注意其视觉卫生问题, 主要是指从邻里住宅之间的视线方面保护其私密性。一般来说, 在露天室外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约为20m, 而住宅内的人所处的室内光的亮度比室外暗, 再加上窗户玻璃遮档等因素的影响, 从室外或其它建筑内识别住宅内部人脸的距离约为16~17m, 因此为了减少视觉干扰, 住宅的最小间距一般不能小于16m, 这对于控制低层住宅与6层以下住宅的间距更有意义。

2.2 日照要求对住宅间距与庭院空间的影响

在住宅组群的布局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方立角的变化来获得更多的日照, 平面规划中可以果取的方式有:a.错位布局, 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b.点条结合, 点式布置在好朝向, 条状布置在其后, 利于利用空隙争取日照;c.成角度布置以及适当运用东西向住宅等。这样的组合方式, 既能提高日照质量, 同时也能创造出不同形式的外部空问。总体来说, 在规划设计时, 必须在建筑物之间留出日照间距。它由日照标准、当地的地理纬度、建筑朝向、建筑物的高度、长度以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决定的。在建筑设计时, 应该结合节约用地原则,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筑的日照间距, 并充分考虑建筑的合理布局, 从而有利于改善日照条件。

3 住宅通风与朝向选择

3.1 住宅通风的要求

为了创造良好的通风外部环境, 住宅的布局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行列式布置由于风正面吹过障碍物后会形成较长的涡流区, 造成涡流区内建筑通风不良。因此, 在住宅布局时可以让风斜吹进入住宅楼栋之间, 其风的投射角为30~45度为好;b.斜列式、错列式布置可使建筑增大迎风面, 容易疏导气流进入建筑内部。c.前短后长、前低后高的布置, 有利于夏季开口通风, 冬季有效防风;d.封闭的周边式布置。合理的周边式布局 (如适当封闭西北向开口位置) 可有效的降低冷天风速, 同时需通过其它方位角敞开等方式来改善夏季通风效果;e.利用树木排列、导风墙等引导气流进入住宅区, 设置引风口和出风口, 在住宅区内部形成风道。

3.2 住宅朝向的选择

居住区在选择住宅朝向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人室内;b.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c.夏季有良好的通风, 冬季避免冷风吹袭;d.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e.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根据上部分对住宅通风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得出规划朝向 (大多数板式建筑的主要朝向) 与夏季主导风向的角度最好控制在30~45度之间, 这样各排建筑都能获得比较满意的通风条件。从有利于住宅建筑单体日照的角度看, 板式住宅墙面所接受日照射量的总和以正南朝向为最大。住宅向东或向西偏移时, 接受日光照射量的总和逐渐减少, 住宅在偏离35度左右时, 一天之中的日照总量差别并不显著, 而当偏离超过35度时, 日照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 这-研究结果表明, 在布置住宅时偏离角度最好在35度以内。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住宅的北侧, 正南朝向的住户北侧房间终日见不到阳光, 而且室外北侧终日为阴影部分, 因此, 正南朝向的住宅也并非尽善尽美。总体来说,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南偏东或偏西的朝向为最佳。各地区住宅建筑的具体最佳朝向各有不同, 可根据通过对各地区的日照和风向条件进行实测综合分析得出。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住宅建设研究.[1]城市生态住宅建设研究.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篇2

公主岭市规划处 王永宏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我们认为,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一、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二)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诸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三)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四)努力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五)努力提高景观质量

二、景观设计 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我们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设计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一)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① 用优美的姿态

苍劲古松——坚强不屈;青翠竹兰——气节虚心;傲霜寒梅——不畏强暴、无所畏惧。

② 利用丰富的色彩

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

⑨ 利用沁馨的芳香

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④ 利用美的芳名

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

(二)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空间处理: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可分为:

①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自蜡、栾树、元宝枫、柿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常绿乔木:白皮松、雪松、华山松、蜀桧、侧柏、油松、洒金柏。

②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金银木、麻叶锈线菊、棣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猬实、太平花、珍珠梅、红叶小檗、铺地柏、紫穗槐。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黄栌、西府海棠、紫叶李、紫薇、丰花月季、榆叶梅、锦带花、平枝木旬子、迎春、牡丹。

③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紫花地丁、金银花、扶芳藤、白三叶、草坪草、铺地柏、常春藤。

(2)线形变化: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①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郁李、金钟花、火棘、迎春、棣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②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铅笔柏、龙柏、桧柏、蜀桧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3)季相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为此,应做到:

①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如泉景——四季花园的四季园以两侧略起的微地形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四季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棣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红瑞木。整体四季园内以云杉及大叶黄杨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②一个片、区或某幢建筑周围应该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四季花园中,杨柳阁以杨柳为主,樱花阁以樱花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可采用:上层:银杏+元宝枫+小叶白腊+白皮松;中层:金银木+红王子锦带+小花溲疏;下层:铺地柏+月季十林缘栽植+草坪。其中群落上层乔木银杏、元宝枫以金黄、橘红叶色渲染秋景,红王子锦带沿林缘栽植,小花溲疏、金银木疏植于上层乔木稀疏光影之下,充实春、夏、秋景观,金银木果实秋冬之季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白皮松、云杉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居住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运用生态园林的观点,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风景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这是我们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试析城市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 篇3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公园规划;设计

公园在居住区中,属于公共场所,主要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成为居民区的主要部分。公园虽然属于居民区,但是其在系统上具备独立性,可以单独成为规划设计的对象。目前,随着城市绿化思想的提出,我国在公园规划方面,投入大量设计研究,通过公园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满足生活需要。

一、城市居住区公园规划的相关特点

城市居住区的公园规划,需要体现生态、绿化、观赏等多个特点,体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公园的价值,因此,针对城市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以下相关的特点:

1、体现人性价值

公园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居民的需要,做好人性化的价值体验。公园规划既要体现居民的生活特点,又要起到娱乐、活动等集中化的作用[1]。可以根据居民的年龄结构,在公园规划中适当添加特殊活动场所,例如:设置老年活动中心、青年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区域主要以棋类设施、健身器材为主,青年活动区域则以球类场地建设为主,体现公园设计的职能化,达到人性化的建设状态。

2、生态多样化

生态性是公园建设的基本内容,确保公园规划建设的绿色状态,美化城市居民区。公园的生态规划,主要以人工和自然为设计主体,推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利用人工为自然生态,提供发展的空间,同时借助自然生态,为人工开发提供环境。模拟人工思维,融入到实际公园建设中,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如此,既可以展示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特点,也可以体现规划设计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

3、地域意境独立

结合城市地域优势,创造独特意境,成为公园规划与设计的潮流。在规划公园建设中,重点挖掘城市特色,不论是人文地理方面的优势,还是传统文化上的优势,都可成为建设公园的来源。在地域意境的营造方面,既要体现公园规划的独立性,又要保障其与居住环境的融合性。因此,地域意境的设计展示,更加符合现代公园设计的发展。

二、城市居住区公园的实际规划与设计

城市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设计标准,达到规划要求[2]。例如:公园规划设计需要体现审美标准,通过居民观赏,发挥审美特性,展示审美意境。一般城市居住区的公园,并不局限于居民使用,更多情况下其会发展为城市的代表,反映城市建设的价值,对公园建设进行汇总分析可发现,其在规划设计方面,除需要达到审美标准外,绿化、游览、休闲等都是必须实现的内容。

以珠江南国花园为例,分析居住区公园的实际规划与设计。南国花园属于高层结构,公园建设面积将近占据整体面积的40%,公园的规划设计以热带园景为主。公园坐落于居住区的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方便,公园将绿化带作为分割点,将公园分为四部分,以四季为建设主题,体现规划设计的绿化特性。南国花园居住区的公园设计中,在广场附近添加游泳池,重点围绕游泳池,设计多功能休闲场地,包括健身类、游戏类等空间,符合公园对游览和休闲的要求,公园在整体上的评价效果非常高,促使其成为珠江新区的重点娱乐场所,为扩大公园规划面积,在有限的公园区域内,开辟地下活动场所,解决区域限制的问题,促使居民在感受公园气氛的同时,体验公园多样化的功能。

由此可见:城市居住区的公园,为适应现代化的居住水平,需要着重考虑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保障公园的特殊性,利用居住区特有的环境,在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合理设计与开发,抓住公园规划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布局,体现居住区公园的独特风格[3]。随着居民对公园意识的提升,社会需对公园提供更高的建设要求,居民在公园娱乐的高峰期基本集中在节、假日或者一天之中的早晚时刻,所以,公园规划设计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借助外资途径,如:彩灯、壁画、雕刻、文书等,完善公园建设的细节部分,促使居民在游览、休息时,可以感受公园的文化气息,观赏相关作品的同时,获取民族知识和地域文化,发扬并传承中华文化。

结束语:

公园在居住区中的占据主要地位,不仅可以丰富居民的生活,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我国在公园规划设计方面,提倡和谐与舒适,促进多方特点的有效融合。通过公园建设,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丰富居民的娱乐方式,为其提供崭新的生活空间,推进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实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浩.城市居住区花园空间的规划设计[J].住宅产业.2011(05):78-80.

[2] 唐正茂.居住区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12(04):26-28.

[3] 梁杰.結合工程实例论居住区公园的规划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1):35-37.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初探 篇4

关键词:城市绿化,绿化规划,居住区绿化

1 概述

我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经济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 这时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满足于温饱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们将需求提升到了生态发展, 和谐共存的层面, 这样一来, 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也颁布了生态小区的发展意见, 在未来生态城市居住区应是在空气、水质、土地等自然资源都能达到一定的绿色环保标准, 这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污染的情况一路前行, 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污染情况, 显然是与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 同时也违背了人们追求舒适、健康、绿色生活的意志。比如, 前几年北京地区在秋季经常性的形成大面积沙尘暴, 这与北京周边山区的植被贫瘠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比如在2013年左右, 京津冀等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 虽然绿化不是罪魁祸首, 但引出了一些城市绿化规划方面的问题, 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城市绿化规划方面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具体到居住区的问题上, 问题则更加明显, 首先我国城市居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以集中性的区域性的高、矮类建筑楼层为居住区;第二, 以大面积不同人口密集区为居住区;第三, 先规划社区领地, 再考虑环境因素。由于以上的社区规划方式, 就直接导致了以下几个弊端, 首先, 由于建筑楼层越来越高, 楼宇密度愈来愈大, 所以该区域使用空调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从而形成的局部性的大气破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其次因为人口密度巨大, 所有形成的生活垃圾就需要集中性的整体销毁, 这其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也是无法估量的, 最后开发商在选择用地时, 优先考虑在交通发达区域进行规划,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 为了规划而规划, 不能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与人口分布的特定条件, 从而进入了无法摆脱人口稠密的死循环。

3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km2, 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形较为复杂的多山地区, 尤其像四川, 云南等地更是山水连绵不绝, 比如位于保山城西部的兰城街道森林区域, 辖区总面积39.39 km2, 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1805hm2, 森林覆盖率47%[1]。在如此多山的地区进行居民社区绿化全面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 虽然大面积的山林区包围着城市, 但这些山林俨然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 在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 城市面山的植被可以有效阻隔风沙及污染空气的进入, 同时能够有效过滤掉城市内部的空气杂质, 在面临泥石流, 滑坡等地质自然灾害时, 山林也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 并且山林作为生命繁衍的重要栖息地, 动植物的出现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 城市山林在城市的美化及市民的休闲度假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1年5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 提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 材料的回收利用, 减少废弃物等内容成为指导居住区建设的重要原则[2]。这项原则中提到的生态住宅小区中的内容, 恰好是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所发展的方向, 所以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4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 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早已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 在城市居住区绿化工作中运用这一原则的目的, 就是在绿化规划中将整体区域的长久、有效发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以建立区域性长效发展机制;其次, 应满足建立有效生态功能的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使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统一发展, 减少空气污染情况, 是这一原则的根本目的;再次, 应满足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 这一原则即是通过绿化规划, 使植被规划面积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偏好需求, 同时还能兼顾到城市经济投入的正常比例, 让城市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最后, 还应满足科学绿化规划的原则, 在绿化工作中不能盲目选择植被品质与绿化规模, 应当因地制宜地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水源等综合因素方面进行植被选择, 最大程度地运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最少限度地改动土方, 这样不仅能保持原始自然的和谐之美, 而且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政府支出。

综上所述,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原则还是应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前发展。

5 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法

由于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 每个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其实并不一致, 但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还是可以提取出一些关键性设计方法的。

5.1 明确绿化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绿化之前应针对绿化区域的空气、土质、水源气候条件等方面做好调研工作, 然后集结各方面的专家就当地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状况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 总结出该地区所适用的主要植被种类、绿化面积, 但要注意的是所讨论的内容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为核心思想, 然后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 贯穿这一主旨, 使每个绿化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这一核心思想。

5.2 科学选择绿化区域并进行预整处理

结合之前的讨论结果, 在经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区域的确定方案, 同时根据该区域所需要种植的主要植物情况进行土地的预整处理, 包括除草、除石、翻土等,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土地条件, 保水保墒以促进幼树生长发育, 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整土地时应尽量保证面山的原始风貌特征, 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5.3 进行多树种混交林开发

在对绿化区域进行规划时, 要保证该区域的种植品种多样化, 形成混合型森林形态, 这样的混交林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保证绿化区域减少水土流失, 增强防风蔽沙及抗逆能力, 而且会更加贴近原始森林风貌,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同时具有非常理想的自然风景观光性。

5.4 建立幼苗保护保障机制

在没有成型的绿化区域内, 不乏多树种的树木幼苗, 这些幼苗还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这时就需要建立起长效的保证树木幼苗顺利成长的环境, 森林防火、禁止砍伐树木、防虫防害等措施都应当积极的执行, 这样才能使经过培育后的森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5 加强后续管理建立和谐的生态居住区

在绿化区域形成以后, 还应当继续加强绿化区域管理工作, 为当地居民普及森林防火、防灾意识, 使其深刻意识到森林对于城市居住区的实际作用, 让生态居住区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总结, 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 已经威胁到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城市居住区进行绿化规划设计是改善目前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居住区进行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及绿色发展的是未来城市转型趋势,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俊芳.城市面山绿化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2)

城市居住区规划 篇5

城市规划师辅导:我国居住区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对策是:严格遵循“三前三后、三并重、三同时”的居住区环境建设规律。

1、三前三后的居住建设程序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居住区建设要依据: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的“三先三后”程序。

1.1先规划,后建设

1.2集中规划新居住区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人均生活用地的增加,人口将随着市区功能的调整,逐步向城市外围扩散和疏散。规划布置住宅基地将主要集中于城市边缘城郊结合部之间,并沿城市的四周延伸扩展,为集中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园区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2.超前做好居住区阶段规划

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三个阶段的规划设计程序:第一个阶段制定远期(20年)居住基地发展布局规划;第二阶段制定中期(10年)居住地区结构规划;第三阶段制定近期(5年)居住区详细规划。根据居住区环境质量发展的需求,规划设计由面到点,由远而近,从粗到细地逐步深入。

3.采用“无甲方”的规划设计形式

居住区需要采用“无甲方”规划设计形式,摆脱纯经济利益驱动的机制,由政府住宅建设管理部门在无委托单位(甲方)的情况下,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设计,并提出市政设施、建设工期及投资总额、公交线路、小区设计等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核,规划设计确定后再批项目,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

城市规划通过对所使用土地的审核、监督等,保证住宅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统一,使住房建设真正成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创造质量的居住环境的积极推动力。

4.加快相关专业规划的制订,提高居住区配套计划地位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发展方向应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并应加快专业规划,确保在居住区开发实施前具有水、电、煤、雨污水、道路及公共交通配套条件,并将居住区配套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引导和保障居住区建设。

1.2 先地下,后地上

居住区建设应执行市政基础设施“先地下、后地上”,住宅建设相继进行的综合开发程序。征地后要先开发土地,即先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煤气等管线与道路建设,再进行地面住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只有遵循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学的开发程序,才能掌握居住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权,才能建设良好的住宅和居住环境。

l.3 先交通建设,后住宅建设

新的居住区离市中心较远,人口规模大。如果住宅建成后再配备交通设施,必然造成需求与供应的脱节,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超前进行交通建设。

2、三同步的建设管理原则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还要遵循住宅与公建设施同步建设,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的“三同步”原则。

2.l 住宅与公建设施建设同步

商业、文教等公共设施必须和住宅同步配套建设,以便在住宅交付使用时,这些设施能同步使用,及时为人住的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

2.2 住宅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

在进行住宅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做好居住环境的硬件建设,要为住宅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优美的绿化系统,要对噪声、污水、垃圾等进行统筹规划和设施建设;另一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方面,还要落实管理环境的责任人。居住区建设要有能促进居民交流联谊的场所,以利密切邻里关系,又有安逸、私密的环境。从而为居住区内的全体居民,包括老人、成年人、少年儿童、青年人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休想的场所和设施。住宅绿化要有不同层次,与公共服务设施互相联系,使住宅区内做到绿化、美化。

2.3 建设与管理同步

要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光建设还不够,还必须在建设的同时搞好管理。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的管理,保障公建配套比例达到规划标准,建设的住宅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另一方面,要搞好建成区的物业管理,确保居民居住安全、方便、居住环境整洁、文明,并使有效使用年限延长,住宅实现保值增值。

3、三并重的建设方针

要改变目前的居住环境现状,必须做到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建设与改革并重。

3.1 数量与质量并重

住宅是使用年限很长的社会商品,住宅和住宅区的功能和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安定。我国的住宅建设正从立足解困增加数量开始向注意居住环境质量转化。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改进规划及设计标准,提高房屋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满足居民的心理及生理需求。21世纪的住宅建设将从文化、技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3.2 功能开发与规模开发并重

在居住区建设中,不仅应注意居住区内部的功能开发,做到居住区各类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等,还要强调居住区的规模开发即居住区的布局要相对集中,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利于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3 建设与改革并重

从目前居住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旧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的住宅,必须在住宅投资体制、供应体制上不断进行改革,实现住宅的商品化和住宅供应的社会化,建立住宅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确保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住宅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条件不断改善的要求。

4、三制体系的完善

为保障“三先三后”、“三同时”、“三并重”的顺利实施,还必须采取完善“三制”,发挥“三个积极性”等措施。

4.1 理顺体制

1.理顺投资体制

主要是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居住区建设中的投资责任。随着住房的私有化,个人将成为住宅最主要的投资者,以国家和单位为主的住宅投资体制将发生变化;改变居住区大市政及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摊入住宅成本的不合理做法,明确这部分费用由政府承担。

2.理顺管理体制

(1)强化住宅发展局对住宅建设的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住宅发展局与各专业部门的关系,使住宅发展局承担起住宅建设全过程管理的责任。

(2)理顺物业管理企业与专业行政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物业管理与专业管理、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

(3)探索社区建设管理新体制。根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条块管理体制。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社区行政管理的职能,原则上应与街道办事处对应设置,接受街道和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公安派出所负责街道区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商所、税务所应指定人员参加街道社区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区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应将环卫清扫、同程社区(club.toonedu.com)教育培训互动交流平台同人网()教育培训网络营销平台

绿化养护、房屋维修、物业管理、路政维护等作业行为同行政管理职能分开,行政管理职能由区政府职能部门行使,部分监督检查职能委托街道协助管理;经营性的作业行为由企业承担。街道办事处设立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委员会,具体负责社区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等工作。

4.2 改革机制

1.引进竞争机制

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提高居住区建设与管理水平。

2.采用激励机制

在居住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引进激励机制。开展设计方案、施工质量、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及文明居民等评优活动鼓励多方参与,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居住环境与管理的水平,保持较高的居住环境质量。

3.强化监督机制

一方面,健全居住环境建设的监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优化居住环境硬件建设。如针对住宅质量通病,全面推行住宅监理,以提高住宅质量;另一方面,完善业主委员监督机制,使其充分发挥业主管理的监督管理职能,真正体现业主自治,促进“服务第一,住户至上”的物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实行物业管理的经营性收入补贴服务性支出的经营机制的实现,保证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4.3 完善法制

为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应把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防止在居住区开发过程中背离中国国情和忽视三大效益的整体,必须建立一套具有法律效力的控制体系,即对居住用地的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进行控制,对建筑体量、高度、形状、基地总面积、绿地率进行控制,对用地指标和环境体系进行控制,对人口密度指标进行控制,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使用者的利益。

针对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探索研究 篇6

【关键词】 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

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现状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最早的集体住房到单位的分配住房,然后再到住房的商业买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每个设计环节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设计节点都不能作为设计过程独立进行。但目前的规划设计步骤环节中还存这样的问题,比如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三段式设计,分阶段的完成让整个设计从知识体系结构上就不具备完整性,最终产生的存在很多设计上的缺陷。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以规划、建筑与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特点。这种设计特点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规划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及解决问题。这种三段式设计方法,使设计本身缺乏完整性,由于设计过程中各规划与设计专业存在着差异性和片面性,导致规划设计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设计师不能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居住区环境。

二、缺少对居民精神需求的关注问题分析

居住区规划是为满足居民在居住、休憩、教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等活动的居住生活方面的需求,进行的科学、合理以及恰当的用地和空间安排。除了需要考虑物质空间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居住者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对居住区的绿地率和绿化率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但很多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再如,居住区与所在环境应该是和谐的、协调的。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合理地利用周边环境,包括周边环境中的自然景观、水系、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等,以及周边现有的建筑、道路、公园、绿化等。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应该成为构成整个环境的一部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居住区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居住区的人文因素。将重点放在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上,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创造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否则,只追求建筑和商量面积的居住区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三、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眼光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房地产业的不断繁荣,建设用地的数量限制与城市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的土地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因此,也就出现了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迫切心理,从而导致居住区规划缺乏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长远规划。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居住区同样应避免在商业繁华地段选址兴建。因为居住建筑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息、家庭生活、学习、休闲、交往等基本要求的。喧闹地段和街区只能增加人们紧张和兴奋的情绪,不适宜作为居住区的选址。因此,在进行现代居住区规划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城市中心区、选择交通便捷的区域。

四、忽视居住区的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筑能耗的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而且,我国在一个时期内忽视了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导致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能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储量少、能耗效率低,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水平的落后直接加剧了能源危机。因此,对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已成为城市居民区规划设计的长远方向。节能主要考虑节约使用能源和材料资源,如近年来,东北地区兴起的“暖房子”工程采取外墙体加装保暖材料和外涂层的方法,直接减少了煤、电等能源消耗,提高了住宅保暖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五、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问题分析

居住区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设施的集合体,是拥有多种功能的完善的居住系统。居住区内除必要的水、电、煤气、电话通讯等生活必须的配套管线设施外,随着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还必须有合理的交通组织网络、驻停车辆系统和完备的物业管理、安全保障和家政服务、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目前,部分居住区过于注重对概念的炒作和宣传,忽视了对实用功能的配套和建设,因此,在规划建设时还必须留有持续发展、补充完善的余地和空间。

应该看到,除了上述问题,目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存在着不利于邻里、人际交往,小区管理智能化程度低,户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均需相关部门和开发商加强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科学化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建设和谐、安全、便利、舒适的人居环境。

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1、完善居住区的配套设施。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2、注重居住区整体性设计。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

3、突出生态化设计理念。重点强调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设计要求。设置大面积绿地,分散组团绿地;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

4、城市居住区规划多样化设计。(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多样性。居住社区设计多样性包括在城市总体分布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2)居住区建筑的多样性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漸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3)居住区与服务区的设施多样性设计。主要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七、结语

居住区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优秀的居住区规划是良好居住区建设的先决条件。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各地对居住小区的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在建筑风格、舒适性、便利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本文以上谈了谈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之我见 篇7

1.1 公共绿地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公共绿地景观的规划时应该要结合住宅区的设计状况, 这样可以保证绿地的设计质量, 满足更多人的住宅需要。居住区的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在布局形式上通常会按照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来进行, 多采用自然式的绿地布局, 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从而反映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将更多的绿地植物景观展现出来, 并且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 增强人们的审美感官, 还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设计元素。在布局上设计人员还可以采用不对称式的布局结构, 并且增加一些雕塑、水池以及花坛等, 丰富绿地的元素, 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放松心情, 感受到自然的美丽。除此之外, 公共绿地景观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供人们锻炼的小广场, 让人们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生活。

1.2 道路绿地景观

在对道路绿地景观进行设计时,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道路绿带的设计, 同时还要结合周围的住宅设计状况, 设计出的景观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不同的道路要栽种不同树木, 要搭配不同的植物颜色和植物形态, 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 发挥道路两旁绿地的关键性作用。通过这样的科学设计可以美化居住区的环境, 也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的防护网体系, 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

1.3 住宅间的绿地景观

每个住宅小区会有自身的住宅设计特点, 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间的绿地景观设计时,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住宅需求来进行, 这样能够保证设计的质量, 提升整个住宅绿地设计美观性。住宅间的绿地会直接影响到住宅周围的环境, 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满足住宅的需求, 能够降低住宅小区的噪音, 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在这样的绿地景观布置中, 设计人员要坚持住宅类型、层数、间距以及建筑组合形式之间的协调原则。同时还要重视相互之间艺术性的配合, 既要保持每幢建筑物的特色, 还要提升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协调性, 让居住的人们能够有一种家的感受, 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生活。

2 规划设计理念

首先, 绿色生态理念。在进行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时, 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理念, 这样可以提升城市绿地设计质量, 满足更多人的生活居住要求。首先需要坚持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 通过这样的理念指导, 城市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减少环境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设计人员的景观设计要保证绿地功能, 结合小区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制定出鲜明的景观设计方案, 实现景观之间的高度协调。除此之外, 设计人员要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不同的景观区域可以选用不同的植物, 从而达到景观绿化设计的目标, 实现居住区环境的良好发展。尤其是随着生态理念的发展,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世界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理念, 设计人员只有充分尊重这一设计理念, 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和谐的小区, 满足更多人的生活居住需求。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可以减少小区内的噪音, 也可以达到防尘的功效, 为小区营造出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 因地制宜理念。不同地区会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 在建筑设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要充分体现出地方的特色, 这样可以增加城市的美观性, 也可以增强城市的地方特色。自然景观是景观绿化的基础, 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以及气候特征等, 设计出更加和谐的居住环境。除此之外,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还要利用居住区周围的背景环境, 比如饮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区, 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当地自然的美。因地制宜理念中也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实际的建筑状况来进行, 不同建筑区对绿地景观要求不同, 在植物颜色的搭配以及形态的设计上都要进行详细的考察, 满足居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提升建筑区域绿地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

最后, 坚持创意理念。在城市发展规划中, 需要设计人员坚持创意理念, 创作出更多的和谐小区, 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保证小区居民的生活健康。尤其是在居住区域内的绿地建设, 设计人员可以结合不同的小区人群需求来制定出更多的创意性的设计。比如在高级住宅区的设计中, 可以采用花园休闲式的园林设计来进行, 增加一些体育器材, 满足居住区内人们的休闲需求。而在一些办公人员居住的小区内, 设计人员则可以多增加一些防辐射、缓解视觉疲劳的绿色植物, 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 从而达到创意的设计要求。在设计上, 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颜色特点以及气味等, 使植物之间的搭配更加科学, 实现设计的和谐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规划, 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同时还能够提升小区的景观质量, 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本文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相应探讨,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方红霞.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J].甘肃科技, 2011 (36)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篇8

1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1.1 生态性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的表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这样就给园林规划设计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也就是说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将生态效应作为设计的重要原则, 从而才能让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继而就起到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1.2 景观性

首先要注重景观的协调性, 在城市景观中, 居住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在对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园林景观和附近环境的协调性。其次景观一定要具有观赏性的特征, 这样才能确保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1.3 特色性

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气候、人文、历史等特点进行特色景观的设计, 不可以照搬其他城市的设计风格;要利用园林绿化营造出当地城市特色景观视觉效果, 例如:攀枝花是阳光花城、钒钛之都, 这主要是利用园林绿化营造出阳光花城特色景观, 并且它还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有效的结合, 从而才能有效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 因为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与道路绿化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设计出来的居住区一定要让人们一眼就记住。

1.4 功能性

首先要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主要是根据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功能对配置植物进行分区;然会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多种植一些乔木, 并且乔灌要控制在70%以上, 这样既可以达到美化的效果, 还能够大大的增加生态和社会效益。

2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2.1 规范景观设计的教育和实践

其一, 要整理清楚各个比较相近行业之间的内部关系, 这样就可以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学科, 从而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设计人员出现各自为阵的局面。同时在实践过程中, 各个院校要对有关的专业名称和课程进行重新的设置和调整, 在必要的条件下, 可以增加专业的学习时间, 这样就能够确保学习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 从而就减少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其二, 要不断的更新设计师理念, 对于一个居住区来说, 其居住的环境是不是有独特的风格、是不是能够将人工与自然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是不是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这些都与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现阶段, 对于景观设计教育很多时候都只是传授知识, 而不传授学习的方法, 这样就使得学生总是一味的模仿、重复。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改变教育的模式, 多从原理和方法上去指导学生,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 还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2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思路

第一, 在路旁种植一些绿化的植物。在进行居住区道路绿化的时候, 可以根据路旁设施设备的布局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采用行道树、花坛等结合的迷失。同时在设计的时候, 倘若选择的种植植物是乔木, 就要对冬天的日照、遮荫等进行考虑。此外, 还可以选择落叶树种在路旁进行种植, 例如:合欢、枫树等。

第二, 要采用绿地立体种植思路。对城市居住区的公共绿地进行设计的时候, 例如:组团绿地、游园绿地立体种植, 应该采用传统的设计风格, 适当的使用小径游赏和分割空间等手法, 并且还要选择适当的绿地植物和配置。在对居住区的休息空间就行设计的时候, 可以选择蓝色、绿色等色调的植物, 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个比较自然、安静的环境;在进行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的时候, 可以采用黄色、红色等花卉和植物, 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个比较热烈的环境。

2.3 城市居住区园林平面规划设计

(1) 强调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共享性。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良好的环境和景观效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必须要利用现在拥有的环境资源, 创造出不同样式的人工景观, 这样就促使居民能够充分的享受优美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空间设计, 主要是利用环境元素丰富空间的层次, 这样就可以为居民提供相互认识、交流的空间, 从而就营造出一个比较安静、和谐的居住环境。

(2) 突出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自古到今, 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所以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融入传统的观念, 并且作为园林设计师、开发商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 主要是将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就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例如:可以在居住区内设计一些假山、凉亭, 并且在其中融入一些文人的经典作品, 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3) 景观环境的艺术多元化。在园林规划设计中, 应该多关注人们的审美要求, 并且还要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环境景观设计的时候, 要多关注居民的生活, 这样就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并且还要尽可能的营造出一个舒适、自然的空间, 这样就促使景观与人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对于亲地空间, 应该增加居民与地面的接触, 这样就可以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活动的花园、室外场地等。除此之外, 还应该有效的结合居住小区硬、软景观, 例如:充分的利用台地、车库等空间, 从而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活力、情调的亲绿环境。

(4) 体现文化性。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不仅要生态理论作为设计的前提, 还要充分的利用项目中传递出来的文化, 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吸收古代园林设计中精华部分。与此同时还应该借鉴和吸收一些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 这样就能够大大的提升设计的内涵, 也能够塑造出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

在对居住区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 由于其面对的人群是大众, 所以设计人员一定要利用群众的喜爱进行设计, 倘若园林设计比较抽象和具体, 就得不到很多群众的接受和理解。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太过于追求欧美风, 这样就没有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而就不能实现协调和统一。因此, 一定要体现文化性。

(5) 应用现代技术。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 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的绿化技术, 并且还要增加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同时由于居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复杂性的特征, 所以设计人员不仅要注重建筑的美感, 还要对其实用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再次, 还要高度的关注城市资源的利用, 这样就可以确保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的风格有效的结合, 从而就能够营造出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继而提升我国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3 结束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大城市人口居住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所以一定要做好现代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 这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 一定要熟练的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人文等特征, 并且还要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达到现代化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霞.浅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07) :2-3.

[2]石磊.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 2014 (21) :21-23.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抗震防灾问题探析 篇9

1 城市居住区规划工作中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 1 灾害程度控制

地壳运动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对人类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能量巨大,从人类出现至今,全球地震灾害大大小小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我国部分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上,因此属于地震高发国,一旦出现地震灾害,那么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必定受到威胁。

1. 2 城市发展的保障

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基数剧增,中小型城镇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同规模的城市集群。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城市居住区也会得到扩散性发展,城市用地也将越发紧张。而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人口密集化发展的居住需求,建筑物的建设密度也将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那么所导致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城市的经济和发展也将退步一大截。所以,对城市居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成为了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关键性工作。

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化发展和地壳板块活动进入活跃期,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做好城市抗震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集中的区域,如居住区、商业信息中心等,结合城市的人口特点和建设密度,对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对城市科学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2 我国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现状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近几年的地震现象较为活跃。目前,我国内地大部分地震烈度都处于四级以上,全国有二十四个省会城市和近3 /4 的人口处于地震高强度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城市居住区的科学规划工作,加强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而创建一套基于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面化灾害预控体系,同时还应该提高人们的灾害应急逃生和防灾意识。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抗震防灾工作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在抗震防灾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在灾前防控、灾中应急反应和灾后避难重建这三个方面逐渐形成一套相应的工作管理体系。但是我国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与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形势很不协调,其整体工作能力还相对较差,其缺陷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控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绝大多数的地震监测站都不能对一些具有毁灭性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报; 其次,城市居民的地震灾害的危机意识较弱,对于地震灾害的认识性还不强; 再次,当地震发生时,地方政府缺乏针对性的管控预案,在人员调动、安置这几个方面还需完善; 最后政府部门的抗震防灾资金还相对较少,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比较稀缺。

3 强化城市居住区科学规划中抗震减灾水平的措施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的地壳板块运动逐渐进入活跃期,地震灾害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2008 年的汶川地震、2010 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 年的东海海域地震等。因此,城市的抗震防灾工作就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尤其是城市当中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3. 1 做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调研工作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中抗震防灾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唐山出现那次毁灭性的大地震之后,国家政府部门才开始意识到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工作规划的重要性,在后续的一段时间中都在不断地深化研究,编制出相应的抗震防灾文件和制度,而在国外,如日本、美国、英国等,对城市抗震防灾的研究起步都比较早,技术观念都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可以借鉴参考。

想要提高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水平,就必须对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建筑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主要对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进行一个初步评估,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文件和法律规定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若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抗震防灾体系,就应该从震前预测防控、震中紧急响应和震后人员科学管理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所以,科学的抗震防灾工作就是要从震前、震中和震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抗震防灾的技术标准文件,对部分环节的抗震防灾工作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3. 2 城市居住区建筑和技术设施的科学规划

3. 2. 1 城市居住区建筑的规划

城市居住区中的建筑通常可以分为一般建筑、老旧建筑和重要建筑,科学的规划工作就必须对居住区中的重要建筑、密集型建筑群和老旧建筑进行抗震防灾评估,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创建一套科学的抗震防灾建筑规划体系,为城市居住的后续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降低地震发生时而受到的损失。

3. 2. 2 城市居住区基础设施规划工作

对于城市居住区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即: 需要照顾人群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敬老院) ; 人流量大的基础设施( 学校、政府单位) ; 关键性基础设施( 消防队、警察局、医院) 。想要做好三个方面基础设施的抗震防灾规划工作就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把城市居住区内的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基础设施集中规划,并且保障建筑周围一定要有足够的疏散空间,减少地震对该群体人员的伤害; 其次,还应该提高需要照顾人群的灾害疏散能力,在学校内外部设置多个应急疏散通道; 最后,还应该增加学校用地,设置专门的家长等待区域,同时在救灾工作中还可以作为应急场所来使用。

3. 3 对城市居住区的土地进行科学规划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高速发展,城市的地价也在不断攀升,城市居住区的容积率也在不断激增当中,但是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用地却在不断减少,因此,城市居住区内的土地应该合理规划,降低居住区内的建筑容积率,开拓更多的公共绿地。建筑容积率其实是一个弹性指标,在确定了容积率的同时可以根据占地使用的性质、基础条件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3. 4 对城市居住区的开放空间进行规划

一是均衡布局开放空间,设置专门的避难通道和快速应急疏散场所。二是将空间较大的公共绿地作为灾中应急反应指挥场所。三是增加城市居住区内的路网密度,增加区域内的灾害应急车辆出入口,无论是在灾中还是平时,这对居民生活保障都是十分有益的。

4 结论

总而言之,地震灾害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更是严重的,因此,我们就应该时刻具备地震防控的危机意识,在平时做好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工作。

参考文献

[1]卜雪旸,曾坚.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学报,2009(1):83-85.

[2]卜雪旸,曾坚.居住区规划编制和法规体系的抗震防灾控制力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3-256.

[3]高杰,钟慧,冯启民,等.考虑抗震防灾要求的居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9(4):52-58.

[4]庹彬彬,王银珍,曾春.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3(1):32-33,40.

[5]庄丽,高杰,冯启民,等.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达标模糊评价[J].世界地震工程,2008(2):78-84.

[6]高亚,朱玉佼,曾黄荣.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中抗震防灾问题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3(S1):8-11.

探究居家养老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篇10

1“居家养老”的模式特点

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根据调查研究,当今世界上比我国先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的主要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来势凶猛、增长速度快、养老起步晚;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速度无法同步)和我国养老传统文化等的有据分析,我国的“家庭养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养老功能逐渐下降,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而我国正处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历史阶段,但是我国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达不到“社会养老”的标准。

“家庭养老”是“居家养老”的延伸,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依靠的养老模式”,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老年人的养老实行最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而比较符合我国养老模式的是“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为依靠,养老机构为辅助的居家养老体系”。

2“居家养老”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

“家庭养老”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规划设计的重点是“社区养老服务”,原则是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带来方便、安全、舒适、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目的为“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故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2.1着重“家庭养老”的核心功能

家庭结构风险最高的模式是4-2-1家庭模式,“家庭养老”受4-2-1模式的影响致使养老功能逐渐下降。“家庭”是老年人难以舍弃、离开的养老居所。甚至于年轻人也认为“家庭”是最好的养老“院”,原因有以下三点:①老年人长期居住的场所是“家庭”;②家庭能充分表现出家人对双方生活的照顾和精神安慰;③在“家庭”生活比较方便,节省开支,据此,在城市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必须以“老有所依、老有所居”的“家庭养老”为核心的功能。

2.2老少共居的住宅选择

由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不同,同时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外出时间、外出范围、外出方式、外出频率等特点,因此,选择住宅时要考虑阳光充足,环境良好,即可独立居住又可共同生活和互相照顾的户型,其次,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智力、行动等会逐渐下降,因此在选择住宅时还应考虑老年人的安全行和方便性,并做好防护措施。详情见表1及图1。

2.3加强居住区的养老功能

近年来“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下降,居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必然需要居住区提供“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等相关的设施和服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设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内容,即增强并完善居住区的老年设施。老年设施有以下几点:

①托老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需要照顾、护理的老人服务,包括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保健等。

②医疗设施:小型医院、卫生所、医疗站等,主要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进行预防、急救等。

③文化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文体、兴趣爱好活动及其他的培训、午休、餐饮等。

④社区服务中心:给老年人提供购物、送餐、个人卫生、保健护理、陪读、陪玩等生活服务

⑤咨询中心:给老年人提供婚姻、旅游、权益、财产、就业及其他问题的咨询服务等。

我国的男性居民到了65岁、女性55岁就不用承但社会工作,而居住区内的生活将成为他们余下岁月中的主要生活。社区养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优质的室内环境,而老年人一天当中时间耗费的最多的活动是室外活动比如锻炼、散步、晒阳光浴等。绿色场地的建设是社区养老的必要环节,方便老年人使用。

根据以上所述,对“居家养老”的规划如下:

①为了能给老年人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在小区的中心建设不少于15%的绿地、树林、公园等。

②绿地附近应建设适合老年人及两代同住的住宅,并且老年场所的布置不宜过于分散。

③应对社区的规模控制。过大,社区内不宜形成归属感及凝聚力;过小,设施和相关服务的成本会大大提高。

④绿地应尽可能的铺设软质地面,无障碍设计,伴有适合老年人和儿童的娱乐设施,比如:沙地、茶园等。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家庭结构的变化等以及受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养老”逐渐下降的情况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依靠的养老模式”,是目前及长时间内最适合我国老龄化的养老模式。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适应人口老龄化,满足众多的老年人及老年群体在居住区内欢乐、健康的度过晚年的基本需求,是目前最重要的建设任务,也是建筑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铎,王世杰.浅谈养老建筑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37-37.

[2]靳飞.人口老龄化对于未来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5.

[3]钱玉斋.居家养老模式的城市老年居住方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8.

上一篇:小农生产下一篇:教室里的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