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问题

2024-05-09

意外问题(精选十篇)

意外问题 篇1

漏打“意外”

对于糖友来说, 胰岛素一定要按照要求定时、定量注射, 否则会造成血糖的波动或增高。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忘打胰岛素”的现象在糖友中时有发生。

对于血糖不是很高的2型糖友问题还不算大, 可于餐后立即服用降糖药。而对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胰岛功能较差以致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继发性糖友来说, 就需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用的是超短效胰岛素或短效胰岛素, 餐前忘打了, 可于餐后立即补注, 对疗效影响不大。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糖友, 如果早餐前忘记打胰岛素了, 可于餐后立即补打, 其间要注意监测血糖, 必要时中间加餐。

如果想起来时已快到中午, 应检查午餐前血糖, 当超过10mmol/L时, 可以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 (或超短效) 胰岛素。切不能把早晚两次的预混胰岛素合并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如果糖友用的是一天一次的长效胰岛素, 漏打一次, 尽快补上即可。下次注射如在原时间, 需注意低血糖反应, 因为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很可能小于2 4小时。也可从此改变注射时间, 将注射时间调整为补打时间 (如早8点补打胰岛素, 以后均在早8点注射) 。

量的“意外”

有时糖友或家属可能会因记错医嘱剂量或读错刻度, 而超量使用了胰岛素,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尤其是老年糖友。出现这种情况时糖友最担心的就是出现低血糖的问题。这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 包括适当加餐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如果出现低血糖, 一定要及时处理。

也有个别糖友因各种原因打完胰岛素后才发现自己没有遵照医嘱的剂量使用胰岛素, 而是打少了。碰到这种情况无需太过紧张, 糖友可以在发现以后补打一针, 补足医嘱剂量就可以了。如果心理上不想马上再挨一针, 也可以减少常规的进餐量, 比平时少吃一点, 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餐后的高血糖。

漏液“意外”

胰岛素漏出多半由于注射角度过大, 拔针时胰岛素顺针眼流出。保持45度角进针推注射器时放慢速度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都可解决这一问题。

胰岛素注射应选取皮肤松的部位, 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 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 注射时不舒适的感觉相对较少。这些部位主要有腹部皮下脂肪层 (需避开肚脐周围5厘米) 、大腿外侧皮下脂肪层、臀部皮下脂肪层、上臂外侧皮下脂肪层, 一般推荐使用腹部皮下脂肪层和大腿皮下脂肪层, 因为这两个部位糖友可以自己双手操作, 使用方便、安全。另外, 要注意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 应当选择未破损的皮肤, 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分和区域。两次注射部位要距离2厘米, 并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或在有皮下结节的地方注射。皮下纤维组织增生会导致胰岛素药液吸收不利, 会使一部分药液从皮肤针孔处溢出, 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针头“意外”

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这类混悬液时最容易出现。出现这种情况时, 只要更换新的针头就可解决问题。对于很多糖友来说, 注射完胰岛素以后舍不得把针头给扔了, 就用纸巾擦拭完后继续使用, 糖友们, 这是一种严重错误的做法, 一次性的针头反复使用多次以后, 这样很容易会滋生细菌, 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在放大镜下观察新针头会非常的光滑, 但使用1次后针头已经发毛, 使用5次后针尖严重弯曲变形, 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针尖弯曲造成的钩形, 导致注射部位擦伤、流血, 增加糖友注射疼痛感, 甚至造成针头折断在体内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使用完以后的针管内还会残留胰岛素形成的结晶造成胰岛素针头阻塞, 浪费胰岛素的剂量并且会改变混合胰岛素浓度, 最后结果反而会得不偿失。

有些糖友用一支胰岛素注射笔注射两种不一样的剂量胰岛素, 如果针头不是一次性使用, 都是用同一个针头, 也会出现胰岛素浓度改变, 同时还会出现胰岛素剂型注射错误所带来的危险性, 从而影响糖尿病治疗的效果。

感染“意外”

糖友由于身体内各组织中长期维持高浓度的葡萄糖以及代谢产物, 使得白细胞数目下降、趋化性减弱及吞噬与杀灭病原体能力减弱。由于存在代谢紊乱, 加上血糖高、排尿多, 以及糖尿病对微血管及末梢神经的损害, 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比普通人体表更干燥、弹性减退、表皮纤薄, 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降低, 故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困扰。

对于这个“意外”, 糖友在注射过程中有无菌观念, 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糖友注射胰岛素后出现感染的情况, 也无需过度紧张, 只要要更换注射的位置, 并且回忆是否注射过程中有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没有问题, 就要更加小心的给输注部位消毒, 而且可以在该部位事先涂上抗生素药膏。

疼痛“意外”

糖友注射胰岛素时的疼痛有生理性和心理性两种情况。对于生理性疼痛的糖友来说, 可通过不断提升注射技巧来克服, 比如保证注射时胰岛素与体温相近, 或者选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 不用变钝的针头等,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而对于心理性疼痛的糖友来说, 就需要依靠个人意志, 以及改变个人的疼痛经验来克服了。别把注射胰岛素当做一种痛苦的过程, 放轻松, 多想一些令人心情愉悦的事情, 尽量把注意力从那根细细的针头上, 转移到其他地方。放松下来, 或许就会发现, 其实注射胰岛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疼。

皮肤“意外”

意外保险常见问题解答 篇2

意外保险常见问题解答一 什么是意外险?意外险产品会包含有哪些保障责任?

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外险,指在保险期内因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被保险人死亡或伤残,保险人按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这里意外事故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意外发生的,即被保险人未预料到的和非故意的事故;(2)外来原因造成的,即被保险人身体外部原因造成的事故;(3)突然发生的,即事故的原因与伤害的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并在瞬间造成伤害,来不及预防。

每款意外险产品都会涵盖意外伤害保障责任,还有很多意外险会含有意外医疗保障责任及住院保障责任。

 二 哪些人最需要意外保障?购买意外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购买意外险是目前人们弥补意外风险的主

要手段。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意外险,尤其是几类人群特别需要意外保障:

 青少年和老年人处于人生的两个极端,都是弱势群体,最容易受到意外伤

害的侵害,需要意外保障!

 每天乘坐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上班族,或经常出差的公务人员,也经常要面

对交通事故带来的威胁。他们往往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发生意外,非常需要借助意外险减负!

 热爱旅游的人群是另一类较多面对意外事故威胁的群体。深圳保险咨询服务网http://

 三 人人都需要的意外险,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了解产品内容进行最佳搭配 意外险包含很多不同的险种以适应被保险人的不同需求,大多数意外险保

险期间为一年,可以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如果偶尔出差出行,可以选择短

期保障产品……除了对投保人的死亡和残疾进行赔偿外,有些意外险险种

还能对治疗伤残的费用进行补偿。投保人需了解清楚待选产品的保障范围。

 看清条款的责任免除 条款中的免除责任中会列出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情况,通常可能

包括:

 1.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故意行为; 2.因被保险人挑衅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打斗、被袭击或被谋杀; 3.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恐怖活动或其他类似的武装叛乱期间;

 4.被保险人因从事非法、犯罪活动期间或被依法拘留、服刑期间;被保全人

因酗酒或受酒精、毒品、管制药物的影响期间;

 5.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执照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交通

工具期间;被保险人患有精神病、精神失常、性病艾滋病(AIDS)或感染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期间;

 6.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运动。

 …… …….不同类型的意外险产品的免除责任会有所差异,在购买意外险之前一定要深圳保险咨询服务网http://

 看清保险条款中的责任免除部分。熟悉索赔程序以及时获赔 了解意外保险的索赔程序有助于受益人顺利地获得赔付。被保险人遭受意

外伤害后,应首先在规定的期限尽快通知保险公司。报案期限根据当时当

地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水平而定。有24小时、三天、七天等规定。

 另外,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必须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索赔期限内向保险人

请求保险金给付。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后,有时可以立即向保险人请求

给付保险金,如被保险人在意外事故中死亡,大多数情况下,被保险人经

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才能确定残废程度或确定支出医疗费数额。索赔时间要

注意保险合同的规定。意外伤害保险条款中,都规定了保险人承担保险责

任的期限,只要在此期限内(一般是3个月至1年),就不会失去要求赔偿的权利。

 还需注意的是,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必须提交

保险单、死亡证明或残废证明、医药费报销单及丧失劳动能力证明等单证。 四 为什么需要进行保费测算?

有些意外险产品的价格与保险期间、保额、职业类别等因素相关,价格会根

据选定的不同条件而变化。

五 有了旅行社责任险,为什么还需要旅游意外险?

 旅行社责任险属于责任保险范畴,主要针对由旅行社责任造成的游客损失与伤害进行赔偿,在旅途中,如果因为旅行社的疏忽或失误导致游客发生意外,游客可以向旅行社索赔,由承保旅行社责任险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损失,而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由于旅游者个人过失导致

深圳保险咨询服务网http://

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费用等,不在旅行社责任险的赔付范围之内;由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游客人身与财产损失,也不在其责任范围之内。

 游客自身购买的旅游意外险属于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只要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无论是由于旅行社的责任、个人过失,还是由于其他各类突发事件,被保险人都可以获得保障。

 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利益,建议出游时要购买旅游意外险。

如何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意外 篇3

当喵星人遭遇其他星人

有时你的猫咪也可能会遭遇其他动物,比如陌生的狗狗,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护好或牵制好猫咪,避免两败俱伤。

防晒

9月的天气,南方一些地区依然很炎热,而且日照强烈,一定要注意好给猫咪防晒。如果是参加猫节展览,除了要做好防晒,避免猫咪体内水分流失外,还要注意防暑降温,比如携带冰袋,或就近买冰水之类放在猫咪身边降温。

如果下雨

出门之前提前查询天气预报,最好有以防万一的准备,带一件雨披,要能够包裹住猫咪的猫包或航空箱。如果是遭遇雷阵雨,一定要找个室内空间避一避,躲避雷击。

蚊虫叮咬

在野外,很多猫咪可能会被蚊虫叮咬,或遭遇虱子、跳蚤特别是可怕的蜱的袭击。出门之前,给猫咪使用一次体外驱虫药物,这些寄生虫就不敢近身了。但也要注意,不要让猫咪和蝎子之类的毒虫好勇斗狠。

跑丢了怎么办?

有时猫咪受到惊吓会逃脱,一定要第一时间追上去,哪怕没有马上抓到猫咪,也能够看清它的逃跑路线,因为猫咪肯定会下意识地找一个地方躲藏起来。等确定了猫咪可能躲藏的大概位置,再多叫一些猫咪熟悉的人来一起寻找。

它上树了!

有些猫咪兴奋地抓鸟或害怕时会往树上跑,然而上树容易下树难,有时喵星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上去了。一旦发生这种事,首先一定不要离开,然后尽量把猫咪吸引到比较低的树干枝杈处,再向附近商家借椅子等工具,在别人的帮忙下解救猫咪。

带一个朋友

不管你有多厉害,最好带猫咪出游或参加活动时都带一个亲戚或朋友帮忙,因为带猫咪出行,一定会有不少东西,还要处理很多意外情况,关键时刻需要有个人帮你控制局面。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法律问题探究 篇4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特点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中, 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体育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 导致伤、残、死亡或其他无形人身伤害事故。这种伤害属于一般人身伤害的范畴, 但又不同于社会上发生的人身伤害, 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属于学生伤害事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

二、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总体看来,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产生因素主要是由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以及一些意外事件和特殊侵权行为造成的。

1. 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学生对于学校场地、体育器材的使用, 以及学校卫生保健制度实施情况的好坏, 都是影响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

(1) 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不安全因素。因器材、场地等体育设施而引发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是造成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包括:体育器材存在质量问题, 年久失修又没有及时更换, 安装不牢固、放置不合理、场地不平整等。

(2) 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由于一些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 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或检查不认真、没有配合治疗, 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 学生方面。

有些事故是由于受伤害者自身所造成的, 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差或存有生理缺陷而未通知教师, 不能适应正常的体育教学;技术动作不正确或未按教学要求从事超出自己运动水平的练习;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听从教师的指挥, 擅自行动或和同学打闹等。由于学生自身原因而造成的运动损伤或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屡见不鲜, 这些事故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也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一定的伤害。

筅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周丽英

因此, 要加强运动安全、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当中占有主导作用的角色, 分析教师在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因素时,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违反教学规律或没有按照教学步骤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 严格按大纲内容、教学步骤组织教学, 或者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都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2) 教师缺乏责任心, 玩忽职守。教学中由于教师责任心不强, 不能尽职尽责, 没有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帮助措施, 远离教学区, 没有认真检查和排除事故隐患, 或者对于一些存有危险因素的项目组织不当等, 都可能引发伤害事故; (3) 职业道德低劣, 辱骂、体罚学生。据调查, 目前仍有个别教师职业道德较低, 表现为辱骂、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 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精神或肉体上的伤害, 给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4. 由于意外事件和外界的特殊侵权行为而造成。

意外事件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偶然发生的不可预见的伤害。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 客观上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而造成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另外, 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其活动的环境是半开放式的, 因此外界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主要有学校责任、学生与监护人的责任、第三方责任。在责任方式上, 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对于作为和不作为地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行为主体, 都可能涉及这三类法律责任的承担。对学校, 在责任关系上涉及更多的是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1. 职务责任。

所谓职务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职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它是由该行为主体所属的组织来承担责任的。职务责任包括学校责任和体育教师责任。在学校实施的体育教学或组织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中, 学校负有管理安全教育和管理保护职责, 体育教师也同样具有这种职责。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予以赔偿后, 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由于过错造成学生伤害事故, 个人有可能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或其他责任。在法律上的“可以”具有或然性, 即可以承担责任, 也可以不承担责任。因而, 在整个学校体育活动中, 体育教师应明确职责, 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运动项目和强度应符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有义务和责任主动检查场地器材设施,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或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报告等。在体育教学或者校内外活动中, 要重视加强常规管理和安全教育, 遵守职业道德, 积极预见各种意外事故, 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等, 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或转移责任。

2. 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它是由该行为主体个人来承担责任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 有的体育教师往往在未经学校允许或学校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搞一些体育活动或比赛, 或者私自进行训练, 外出交流或让学生参加无关的比赛等违反学校规定的活动。那么, 体育教师就成为主要责任人, 这是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的。

四、防范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对策

1. 辩证地认识学生的健康状况。

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 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并付诸实施, 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防止学生隐瞒病史、病情, 密切关注因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健康状况恶化。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单靠体育教师是很难实现的, 必须同学校领导、学校医务部门紧密配合, 争取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 改善学校体育条件;同时医务部门规范学生体质检查工作, 加强医务监督, 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

2. 树立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

充分认识和了解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了解和发现可能出现伤害事故的隐患, 尽可能把握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时间、地点和条件, 做到防患于未然, 树立起一种具有高度预见性、高度敏感性、高度主动性和高度警惕性的综合防范意识。

3. 充分做好伤害事故的应急准备。

学校应针对可预见的学生伤害事故, 研究和制定事故的应急方案;组织教师学习防范救护知识, 掌握应急本领;组织学生学习救护常识, 普及避险、自救本领。“有备无患”或许不能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至少将会减少学生伤害的程度。

4. 加强体育教学环节的管理及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

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搭配和先后顺序, 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及特殊体质登记制度, 并将这些制度列入学校教育管理中。对体育器械场地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检查, 建立体育器材场地安全检查维修制度, 做到制度健全, 落实到人, 预防和控制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

5. 及时作好伤害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在体育课上发生伤害事故后, 体育教师及学校的有关人员应当及时救治, 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加重。无论是否对事故负有责任, 学校都应当本着人道主义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从各个方面关心、照顾、安慰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 这样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 积极参加社会保险。

保险是一种经济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它是对危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意外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或支付保险金的一项具有互助共济性的法律制度。因此组织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实际上是对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所作的一种防范性投入。

参考文献

[1]白莉, 曹士云, 季克异, 张健武, 李杰, 沈建华, 郭申初, 徐剑津, 朱希伟.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5) .

[2]王伯超, 黄丹.学校体育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4) .

[3]马小华, 杨吉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1) .

[4]王俊明.中小学校园伤害事故责任分析及其预防.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6) .

[5]王岩芳, 高晓春.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3) .

意外问题 篇5

企业为员工投保团体意外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导语:保险作为企业的福利之一,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关注。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企业除了常规的五险一金外,还可以投保什么保险来吸引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保险之家_沃保网专家建议企业可以为求职者投保团体意外险,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保障。企业为员工投保团体意外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有哪些好的产品供他们选择?

企业为员工投保团体意外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投保团意险前后应采用适当方式向员工明确宣示。在生活中,发生人死亡、伤残的意外事故后,解决问题的焦点集中在钱赔多少的事情上。因此这是增进职工福利的宣示,是必要和合适的,体现了管理层对员工的关怀和爱护。

(2)需提供投保员工人数、职业或工种、保额需求或费用预算等信息;需填写投保书、提供员工清单、通过现金或支票缴费。

(3)投保后,被保险员工人数或工种发生变化,应于10日内书面通知保险公司,对相关事项进行合同批改处理,避免因工作疏忽,造成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4)要明确指定受益人。主要是身故保险金受益人。没有指定受益人,该保险金按法定继承程序分割。明确指定受益人,可以减少事后处理的精力。投保后,要求变更受益人,应及时书面告知保险公司。

团体意外险保费的计算方法

团体意外保险都有固定的费率,投保人可以选择每人保多少,然后乘以费率,再乘以被保险人数量。

团体意外险产品推荐

合众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本保险适合16周岁—70周岁的人投保。合同期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事故并在180日内导致死亡的,本公司负责给予死亡保险金;合同期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事故并在180日内导致残疾的,本公司按残疾程度负责给予残疾保险金。信诚团体意外伤害保险

提供24小时全方位意外保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双倍赔偿。保障全面:提供意外身故、残疾、烧烫伤保障。

保险之家_沃保网专家温馨提示: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多吸收一些优秀人才,在壮大企业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因此,企业为员工投保团体意外险既能保障公司和员工的权益,也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沃保保险网——沃保专题

意外问题 篇6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意外” 解决问题 培养策略

一、案例反思:一次验证性实验演示教学的意外

意外发生在一次演示实验教学中,做的是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酒精灯意外地无法点燃,实验因为酒精灯无法点燃进行加热而无法完成。

当我正想跳过这个实验继续往下学习时,A学生说:“老师,我有办法加热。”班里同学的目光都刷地集中到这位同学身上。A继续说道:“把灯里的酒精倒入研钵就可以了。”我意外惊喜,让同学A上讲台。B同学积极主动上台协助。只见A同学向其他同学要了几张纸巾扭做灯芯,将抹布打湿,以备失火之需。一切准备就绪,点燃酒精,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这临时自制的酒精灯上,火势猛烈,实验现象明显。

实验结束,B同学忙将湿抹布盖到研钵上,只听得“砰”的一声,意外发生了:研钵裂成了两半!台下一片哗然,大家都奇怪:“咦,为什么一下子就迸裂成两半了呢?”A、B两同学脸上浮出愧色。

“大家讨论下为什么研钵裂开了呢?”我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随即请这两位同学回到座位上,表扬了他们的创意。经过讨论,同学们最后分析出了研钵裂开的原因:因为研钵很热,用湿抹布盖上研钵骤冷就裂开了。

经过这一次意外失败的实验我深刻反思总结,从中得到启发,化学教学完全可以创设意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那么,该如何创设“意外”呢?首先从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获得途径谈起。

二、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获得途径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知识的获取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的炼金术到火药发明再到如今的分子化学、量子化学、纳米材料化学等化学各分支的研究发展,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如此繁杂的化学知识,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前人的知识?讲授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备相当知识储备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化学探究。化学知识应在实践应用中深化理解,加强巩固,使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三、创设实验意外的作用

1.创设意外的最大作用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现象绚丽多彩,本身已能吸引学生兴趣。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验证性实验对激起学生兴趣作用不如“意外”的实验结果。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体验不够深,印象还不够深刻,创设意外,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

学生在实验意外中积极思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是给学生创设了成功的舞台。如果老师别有用心地给学生创设意外,学生就会遇到问题,迫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学生陷入问题困境,最能锻炼意志。人的自信心建立是在一次次成功中不断树立起来的。当学生经意外发现问题,并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力就能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

3.深化知识理解,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解决意外出现的问题时,必须积极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和经验,结合问题进行问题因素综合分析,大大加强学生内在知识的联系,使知识产生迁移作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四、创设实验意外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问题

1.安全第一原则。

化学试剂药品涉及许多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药品,操作不当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创设实验意外第一首要考虑的问题便是保证安全。

2.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创设实验“意外”做铺垫。实验前学习充足的知识,打下知识基础,知识准备得越充分,实验意外效果越好。学生有了前期知识的学习,当实验未能得到预期结果时,就产生认知冲突。知识储备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前提。

3.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设意外时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不然,学生遇到问题很可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试试看谁能解决问题。教会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归纳问题。

五、借实验意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实验仪器意外,迫使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故意创设实验条件不满足,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资源解决问题。例如,制取氧气可以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安排制取氧气的实验。故意设计酒精灯意外,那么,学生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么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么改用其他加热元。

2.利用实验反应的复杂性创设实验意外。

化学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机理过程。试剂不纯,实验条件控制不当等都有可能得到与书本内容不一致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很可能看到不同实验现象。将一个实验简单归结为失败很可能错失培养学生能力的良机。因此,实验中创设意外的实验现象鼓励学习积极解决问题。

3.从反应条件中创设意外。

课本给的知识毕竟有限,而且同一个反应,反应条件不同,实验结果也不同,如苯酚与溴水反应,溴水的浓度、苯酚的浓度及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都有影响。反应条件不同看到的实验现象也不同,学生会感到困惑。

综上所述,利用实验意外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理解,通过“意外”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做一个教学有心人,别有用心地创设实验“意外”,真正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长江.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5.07.

意外问题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1 问题的提出

最近几年, 学校成了人身事故的多发地带, 学生人身事故伤害不仅对学生本人及家庭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2013年9月某日晚, 某高校学生王某 (19岁) 与同学张某 (19岁) , 因痴迷网游, 在宿舍楼道内模仿游戏内的情景打闹。王某在奔跑途中, 突然摔倒并滚下楼梯, 造成右脚粉碎性骨折。后经医院诊断, 王某需要进行手术, 并植入钢板。花去医疗费5万余元。

在本事例中,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讨论:王某的事故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若果说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到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由谁来负责出具事故原因的证据。

2 高校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相关法律问题

2.1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定义

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项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定义什么是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只有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做出评定, 其中提到:大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高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或者校外活动中, 以及在高校承担管理职责的场地、校舍, 以及其他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发生的, 导致在校大学生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

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规定, 文章开头提到的事件, 是在学校负责管理的场所受到的伤害, 因此就可以定义为学生意外人身伤害事故, 学校要为这个事故承担一部分责任。

2.2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性质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校园内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范围, 但是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以划分责任到人。分析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 要依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明确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事故责任人的责任性质, 然后才能确定事故中责任归属。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故定义为侵权责任事故。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权责任是任何人都对他人承担这样一种义务, 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 (过错) 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否则即能构成侵权行为, 要对受害方承担责任。在高校学生安全性事件中, 当事方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而非约定义务, 在学生的人生健康受到损害的时候, 事故引起者必须要对受到伤害的学生赔偿一定的损失, 主要的赔偿形式是资金, 具体赔偿的数额要根据受害者受到的损害的程度来定, 事件的性质是对学生的权利的侵害。

2.3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适用

越来越多的校园安全事故与惨案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在具体的分析研究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夺。本文作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的根本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坚持公平有效性。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 由于王某和张某均属成年人, 他们与学校建立的是平等的民事关系, 而王某受伤也系他本人的过错导致的, 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知道打闹可能会摔倒而受伤。王某受伤, 应定性为学校无任何过错的意外伤害事故, 作为学校方不应承担责任。当然, 如果王某家庭条件较差, 无力承担医药费, 学校出于公平或人道主义, 可以资助王某部分费用, 但是, 这部分费用的性质与因学校过错而要承担赔偿责任产生的费用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2.4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认定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这里指的是构成这种侵权责任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所有的因素都齐全的情况下才能算作是这种类型的侵权责任;不管缺少了哪种形式的因素都无法在最后形成这种责任。在具体的构成过程中还会受到不同的规则的影响。在过错责任原则下, 必须要由责任人违反规定的证据;在无过错责任原则下, 不用考虑责任人是不是主动的违反了法律规定。不管是哪种形成的准则, 都需要有行为、侵权事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 无过错责任原则下的“无论有无过错”, 都要以过错理论作为分析基础上。

2.5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形式

在明确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事故的诱因, 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分为以下集中情况: (1) 责任一方为学生自己。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学生自己的疏忽大意对自己造成的损害, 在这种事情发生以后所有的不好的后果都应该由学生自己来承担, 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例子中, 王某就属于违反高校规章制度, 在校园内打闹而导致的伤害, 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2) 高校承担责任的情形。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之所以会受到伤害是因为学校及其学校管理人员看护不当造成的, 所以学校及其看护管理人员应该负全部的责任。 (3) 混合型责任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事故发生的主要是因为学校以及学生共同造成的, 所以学校和学生都得担负后果。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意外问题 篇8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内容、进程等一般都是由教师掌控的, 教师为此也做了准备。在教师准备的教学方案以及组织的教学活动中,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预设的, 也有标准答案。因此, 在课堂教学时, 教学的过程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而进行的, 即使教学的实际情况会有现场的、临时的变动, 但大多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 是教师可以解决的。然而, 在历史教学中, 有时就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 下面两例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生的。

例1这是在初二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教学时出现的情况:

教师: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 渐渐沉没。邓世昌坠海后, 部下用救生圈救他, 但他看到舰上的官兵遇难, 义不独生, 推开了救生圈, 邓世昌养的一只叫“太阳犬”的狗, 游到他的身边, 叼住他的发辫, 欲救其主, 但邓世昌抱着必死之心, 毅然用手按狗头入水, 自己也随之沉入大海的波涛之中。这位爱国将领牺牲时年仅四十岁。

一学生:老师, 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

当时教师讲得慷慨激昂, 课堂氛围亦是一片凝重。然而, 就是这个学生的疑问改变了课堂的气氛, 教师没有想到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下子愣在了讲台上。

例2这是在讲授初一历史《秦汉文化》一课时出现的情况:

教师: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形状像一个大酒樽, 周围镶着八条龙, 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 每个龙嘴里含有一个铜球, 下面各趴着一只蛤蟆, 对着龙嘴仰首张嘴。如果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 这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落到蛤蟆嘴里, 于是, 人们就知道地震的方位了。这个地动仪当时放在洛阳, 有一次甘肃发生地震, 洛阳没有震感, 而地动仪上朝西的龙嘴里的球掉了下来, 这是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的准确性的一个例证。

学生甲:老师, 我想不明白, 地震波的扩散不会是一条直线吧?应该是圆形的, 向一个方向扩散也应该是弧形的, 传到地震仪, 怎么就只震掉了一个球呢?

学生乙:是啊, 地震波来得很快, 一下子冲过来, 球应该是全被震了下来啊!?

学生丙:那地震仪还有什么用?

此时班上的学生交头接耳, 议论纷纷, 教师有些束手无策。

所举的例子都是教师传授历史知识时, 学生突然发问, 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提出了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完全没有想到, 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答, 打乱了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 甚至使教师感到难以应付。

这里, 我们可将学生提出的这种质疑, 称之为“意外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

对这些“意外问题”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它们有以下特点。 (1) 问题是临时生成的。提出问题的学生, 没有事先的考虑和准备,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即刻想到的。 (2) 问题的直觉性和针对性较强。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直接判断有关, 而且直接针对教师讲述的内容。 (3) 问题一提出, 其他的学生也感兴趣。尽管其他学生并没有想到会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问题提出来后随即引起共鸣, 大家都非常想知道答案。 (4) 问题是教师想不到的。虽然教师可能有着一定的教学经验, 在备课时也认真做了准备, 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这类质疑, 教师完全没有想到。 (5) 问题让教师感到困惑。对于教师来说, 这些问题有点古怪、刁钻, 教师不知道如何回答;又由于问题具有突发性, 使得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仅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应变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学生的问题。

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意外问题”, 是一种颇为有趣的现象。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意外问题”的种类

从笔者所搜集到的案例看, 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有各种各样,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若对其进行分类, 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史事类的问题和认识类的问题。前者涉及学生所学的具体历史知识, 后者涉及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

(一) 史事类的“意外问题”

史事类的问题, 即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师的叙述产生质疑, 要求了解更多的内容, 从而提出的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历史知识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大都已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编排, 是确定了的。从教的角度来说, 传授给学生的史事, 本属于是既成的、明确的, 教科书和教师的叙述就是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什么”。这好像不会有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接受就是了。然而, 就有学生要对史事性的知识作进一步的追寻, 希望对其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恰恰是针对已经明确了的历史知识, 是从教育者认为“没有问题”的史事中发现了问题。

在这方面,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种:

1. 针对知识的细节提出问题。

如例1中, 学生对军舰上养狗的不理解, 即是对细节产生了疑问。又如, 某位教师讲授山顶洞人时, 提到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出了骨针并展示了相关图片, 学生看到后提出疑问:“骨针头上的眼那么小, 原始人是怎么钻出来的?”这类问题的提出, 显示了学生对既成知识的内容细节有不理解之处。

2. 问题涉及知识的深度。

如:教师在介绍“春秋五霸”时, 学生对他们的称谓产生疑问:“为什么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等都是称‘公’, 而楚庄王却称‘王’呢?”再如, 教师在讲述郑和下西洋时, 介绍郑和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 有学生提出问题:“这船的长与宽比例还不到3∶1, 是不是太宽了?为什么要把船造得那么宽?”这类问题涉及历史知识中更深一层的内容, 而这更深的内容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好像不必让学生知道, 可学生恰恰就想进一步把它们搞清楚。

3. 问题超出了知识的范围。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在《天不生蔡伦》一文中提到的:“有一天, 历史课讲‘四大发明’, 我儿子问:‘蔡伦发明纸以前, 我们用什么擦屁股?’老师大怒, 把他赶出教室。”再如, 在学习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时, 有学生问道:“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那么多的成就, 有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等, 怎么没有音乐方面的呢?”这些都是将问题的指向扩展到教材范围之外, 突破了中学教学既定的知识“界限”, 触及原本并不是教学内容的部分。

涉及史事的“意外问题”, 尽管会使教师一时不知道如何解答, 但其实并不属于争议性的问题, 因为这些问题还都是有解的。这就是说, 这类问题虽然是从既定知识中派生出来的, 但还是属于历史学科知识本身的范畴, 是“客观”的史事, 只不过中学历史教学没有要求学生了解, 而教师又未关注到或不掌握, 出现了学生提出了教师想不到的问题, 成为教学中的“意外”。

(二) 认识类的“意外问题”

认识类的问题, 是学生在认知发展中运用思维能力对所学知识加以评判, 对教科书和教师的叙述和阐释提出的质疑。

一般的说, 历史知识虽然是历史事实的反映与记述, 但其中蕴含了对历史的解释。从这一意义上讲, 历史知识也是某种历史认识, 教科书和教师对历史的叙述本身也是对历史的阐释。学生是否接受、认同、内化所学的历史阐释, 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策略等相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 他们的思维水平有不同的程度, 对历史的理解是逐步发展的, 也是有反复的。在这一过程中, 有些学生会主动地思考“为什么是这样”, 对教科书和教师的阐释产生疑问。

学生提出的认识类“意外问题”,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既定历史知识的质疑, 如前面地动仪的例子, 就是对地动仪的公认功能产生疑惑。再如, 教师在讲秦统一的过程中, 说到长平之战秦军获胜后坑杀赵卒40万人, 就有学生提出:“这不大可能吧?要把40万人都挖坑活埋了, 这要多少人花多少时间才能干完啊?”这类问题的提出, 显示了学生对历史记述的不认可, 以至怀疑所学历史知识的真实性。

另一种则是在历史评价上的疑问。这主要表现在对史事的评论上, 学生并不认同教科书中的写法或教师的说法, 于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甚至引发争论。笔者在听课随笔《学生的提问》中有一个学生对赵括的评论:赵括不是在纸上谈兵, 而是情势所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里再次引用:

长平被围三年了, 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的吃喝怎么解决?外面的援兵又没有。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 要不就是活活饿死, 要不就是投降秦军, 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 而是冒死突围。赵括就这么做了, 虽然战败而死, 但也是为国捐躯, 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

学生在历史评价上的不同见解, 多是在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性质、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时提出的。

这种认识类的“意外问题”, 往往是对公认的、权威的、现成的说法提出质疑。问题本身虽然是从知识性的角度提出来, 但明显带有一定的探究性, 在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上与现成说法发生冲突, 使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争议性。教师即使有对这类问题的正解或别解, 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学生心里的疑惑, 使他们的看法“归附”到“正统”的解说上来。这类问题的提出, 正是学生对历史阐释的积极反映, 是他们在了解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和真实想法。

以上的分类, 是为了明晰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的性质, 以便加以研究。要说明的是,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情况是多样而复杂的, 笔者所做的分类还只是大致性的, 并不能够完全将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严格区分和归类。

三、学生提出“意外问题”的原因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意外问题”, 虽是意料之外, 却在情理之中。

在一般的情况下, 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 (包括历史的阐释) , 多是表现为认同和接受, 并不会产生怀疑。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所教给他们的知识就是完整无缺、正确无疑的;也不能说教师认为不会有问题的历史知识, 学生就一定也认为没有问题。的确, 学生对遥远的历史知道的不多, 也没有掌握较多的历史材料, 又不具备研究历史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也不了解对历史的其他阐释;而教给他们的知识, 又是编排好了的, 是现成的, 学生若在这种限制了的、既定了的条件下进行历史的学习与认识, 提不出问题来就是一种常态了。然而,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还是有学生将自己的思索越出了教师和教材圈定好的范围, 提出了“意外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的确需要进行分析。

总的说来, 造成学生有“意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教学氛围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民主作风、课堂上的宽松气氛、班集体的活跃风气等, 都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与思考, 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但这些还都是外在的、表层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 与学生的认知习惯及思维特点有关

对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规律及特点, 近代以来的心理学各流派都有深入的研究, 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其中,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 是在其现有的知识、自身的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 对所学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使原有的认识系统发生改变, 使认知水平得以发展。这就是说,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而是能动地对知识进行处理与转换, 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学习的建构过程, 不仅仅是结构性知识的建构, 还有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的建构。学生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 在课堂学习时, 他们对知识的接收会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 分辨其合理性。而这种从经验背景出发所提出的质疑、假设、判断等, 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怀疑猜测和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建构主义理论的意义, 在于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学习, 学生是可以成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讲, 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是取决于他们根据自身经验来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之能力, 而不是取决于他们记忆或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如果我们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原理, 对历史教学中学生提出“意外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就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和认识历史时的一些思维特点:

首先, “意外问题”的产生, 是学生好奇心的表现, 这与学生的直觉思维有直接关系。虽然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可能是陌生的, 甚至是不感兴趣的, 但当他们进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时, 他们原有的经验、已形成的常识以及此前掌握的知识就会作为他们认知过程的背景和基础, 用以对新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提出疑问与他们具有的常识有直接的关系, 他们是以经验判断来辨别所学知识的。例如本文引言部分的例1, 学生并不清楚北洋舰队的内部管理状况, 海军成员的来源以及军队风气等情况, 仅凭常识认为军舰上养狗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再如, 学生对长平坑卒的怀疑, 虽然是与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所言“四十万人安肯束手而死邪”有些类似, 但这不能说明学生有多少史学素养, 因为此时的学生并不是用史家的视野观察这一事件的, 而是在用常理进行判断, 觉得要将四十万人活埋是不可思议的。学生的经验判断, 在历史学习中有着相关的作用, 也会导致他们对史事的不理解。同时, 学生的经验、直觉也促使他们产生疑问, 尤其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经验发生冲突时, 他们就会发现问题。学生的这种经验判断的直觉, 有时是很活跃又很敏感的, 能够快速地作出反应, 甚至是未经深思熟虑就即刻产生问题。

其次, 学生形象思维的活跃是“意外问题”产生的重要条件。认识历史的基础是通过对历史的感知, 从而形成历史的表象。学生在接受历史信息的过程中, 他们的形象思维活动有时是比较主动和活跃的, 尤其是其联想和想象的开展, 可将抽象的历史信息活化。但如果有限的信息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运作, 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出问题来。例如, 学生对史事细节的追寻, 对既定知识的深层探究, 就是由于现有的知识信息尚不足以构成学生头脑中历史的表象, 使他们想知道更多的具体信息。在学生感知历史的过程中, 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经常会发生作用。如上面提到的郑和宝船的例子, 就是学生从宝船的长宽比例联想到他们所熟悉的船只长宽比例, 从而产生疑问, 提出了触及古代海船以风力和海流为动力的造船技术的问题。再如, 上面提到的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出恭用品的问题, 也是一种典型的联想, 虽然这种联想是从他们生活经验出发的, 但直接涉及纸的功用, 但既定的教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这一点。又如, 学生对地动仪的疑问, 是基于他们对地震的了解和机械构造的知识进行想象, 但是学生又实在是想象不出来地震仪是怎么测定地震波的, 于是相关的疑问就产生了。

再者,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尽管学生具有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历史资料是有限的, 但他们仍然会对历史进行一定的分析、概括、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 尤其是在历史评价时, 学生会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 作出自己的判断。上面例子学生对赵括的看法, 就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一种表现。当然, 学生的判断、推理不一定严谨和正确, 立论的证据也许不充分和确凿, 但仍表明他们在接收某种历史评判时, 会对其进行筛选和再加工, 并且会将他们认为不合逻辑的地方提出来。这就是说, 与学生用已有经验、常识作为接受新知识的基础相类似, 学生也是以他们所具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方法为基础, 对要认同的新认识展开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新认识符合他们的思维逻辑, 便能够将其同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若是有不相符之处, 结果就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或质疑所要接受的历史评判。

总之, 从学习主体的角度而言, 在课堂上学历史时若与学生在认知, 思维时的基础、方法、特点、习惯等相左, 就会导致他们提出问题。

(二) 与中学历史知识的特点有关

从学习客体的角度上看, 学生之所以会提出教师想不到的问题, 还与他们所学习的内容 (即历史知识) 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学历史知识所具有的体系、结构、层次, 所涉及的范围、广度、深度, 及其内部包含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是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 既与专业历史知识有所不同, 又与大众传媒中的历史知识有差别。这种历史知识来源广泛, 经过教育者的挑选、编排、组织, 已经不是历史的原本的直接反映了。中学历史知识只是相对的系统, 承载有基本的内容, 但尚不能完全体现该学科所认识的历史客体。当学生欲找寻历史的意义与趣味时 (如对历史评价的思考) , 当学生想探寻历史的真相时 (如对细节的查问) , 当学生想了解更多的情况时 (如追问更多更深的内容) , 这种相对系统的历史知识就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这就是说, 当学生的认知需求与知识本身之间, 发生了不对称之处时就会产生“意外问题”。尤其是如果教师采用的是照搬课本既定内容的教学方式, 简单、机械地复述编排好了的教学内容, 而不是主动建立知识与知识所反映的事实之间的联系, 那就会有“意外问题”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中学历史知识的“度”与“层面”, 很容易造成教学中学生提出“意外问题”, 这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这种编排好了的中学历史知识, 也容易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内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甚至使教师的学养逐渐固化在圈定的知识体系中。教师为完成教学的任务, 往往关注中学知识体系内的内容, 对其他相关或表面不相关的内容则有所忽略, 原本学科鲜活的素养渐渐变为教学的固定套路。一旦学生提出的问题触及中学知识体系的边际或外围, 教师就可能想不到, 就会感到意外。有些问题本应是教师能够解答的。但由于教师的知识面被束缚住了, 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 “意外问题”的出现, 也与既定知识对教师学养的影响有关。

四、“意外问题”的教学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 学生提出“意外问题”, 往往是提到了“点”上。这所谓的“点”, 对教师来说也许是“盲点”, 而不是教学的“重点”;然而, 这确是学生学习的“疑点”, 是他们思维活跃的“燃点”, 也是他们认识拓展的“连接点”。学生只有真正进入到学习与思考的状态, 才会有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作为教师来说, 对学生的“意外问题”可能会感到一时的尴尬, 但同时要认识到, 这一现象的出现, 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1.历史学习的对象是过去的史事, 要使学生发生对历史的认识活动, 重要的手段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历史的实际, 了解历史的实况。这就要努力创设历史情境, 使学生进入情境, 观察和感受到情境下的历史。学生头脑中历史情境的生成, 是要建立在具体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的。信息越具体越全面, 构建出来的历史情境就越清晰, 越有认识上的意义;过于笼统的、粗略的、零散的信息, 不利于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注意提供史事的过程、脉络、重点、细节等内容及相关材料, 使其能够加以把握并进行探究, 以有助于学生探寻到历史的实际。

2.学生的认识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的, 而历史上所发生的情况又是千变万化的, 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肯定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并不是认识的障碍, 而应看作是认识发生的条件。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上讲, 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经验判断加以激活、丰富和提升。因此, 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 找准他们思维发展的连接点, 有效地利用学生已具备的常识、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以及思维的方法、习惯等, 主动地设计和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使自己对历史的叙述具有疑难性, 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促进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正迁移, 从而导致他们的认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3.中学历史知识体系是相对成型的, 它只是一个搭建起来的学习平台, 供学生在上面进行认识历史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其重视, 又要不被其限制。如果拘泥和局限在现成体系里, 紧盯台面, 画地为牢, 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拓展提升, 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 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对台面知识的机械储运, 而脱离了历史学习的本意。所以, 历史教师要将学科素养看得与教学理念同样重要, 注重加强自己的史学功底。史学功底厚实了,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也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4.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活动, 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在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中, 学生多是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 被教师和教材所左右, 其学习的动机、兴趣、策略等是被束缚着的。而当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被重视起来, 他们的主体意识必然增强, 他们的思维潜能就会表现出来, 一改被动的学习方式, 主动地进行思维, 积极地参与教学, 甚至向教师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应该是教师乐于见到的。学生的主动探究, 也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更好地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

五、结语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 以往我们比较关注历史课程的编制、历史教材的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技巧和历史考试的指向等领域, 思考的多是怎么教好, 甚至是怎么教好书。而历史教学发展到今天, 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越来越重视研究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产生的条件、过程及方式方法等。我们思考的这一切, 都要回归和落实到学生如何进行历史学习这一核心的问题上。

最后, 引述一段英国学者的话, 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意外问题 篇9

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既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点, 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然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在处理点在圆锥曲线上运动时, 由于难以进行“动态”处理, “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 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 整个学习过程抽象乏味.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恰好填补了传统教学的空白, 为圆锥曲线中的动点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过程

教师:求曲线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是解析几何的两大主要问题.今天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怎样探求点的轨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思维从问题开始.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图1, 过椭圆x2a2+y2b2=1 (a>b>0) 的左焦点F1作弦AB.过原点O作弦AB的垂线, 垂足为M, 求点M的轨迹方程.

通过学生思考与讨论, 5分钟后, 大部分都得出以下解法 (思路) :

假设弦AB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AB的垂线的斜率为-1k, 列出这两条直线的方程, 联立这两个方程解出交点 (即垂足) M的坐标,

最后消去参数k就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

(x-c2) 2+y2= (c2) 2.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拖动主动点A在椭圆上转动, 追踪点M, 得到点M的轨迹是一个小圆 (如图2) . (利用图形验证结论, 加深学生的印象)

忽然,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样的解题思路虽然容易想出来, 但运算非常复杂, 稍有不慎就会出错.而这个轨迹既然是一个圆, 而且是以OF1为直径的圆, 是不是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比如说利用圆的定义或性质.”

新课程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笔者决定放弃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 由其他学生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大概2分钟后有一个学生说:“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因为OM⊥AB , 所以|OM|2+|F1M|2=|OF1|2, 若设点M的坐标为 (x , y) , 点F1的坐标为 (c, 0) , 则x2+y2+ (x-c) 2+y2=c2, 即 (x-c2) 2+y2= (c2) 2.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啊!这么简单!”同学们都惊讶起来. (教师鼓掌表示祝贺)

马上又有一个学生说:“大家都被椭圆这个外表给迷惑住了.其实这个问题只与原点和点F1的坐标有关, 而与椭圆的弦无任何联系.就是‘给定两点O与F1, 过这两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求交点的轨迹方程.’这当然很容易解得.”

教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不错.在探求点的轨迹时, 一定要注意设法找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 寻找动点与不动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对求点的轨迹很有用处.”

至此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已解决, 但是笔者认为利用定义或性质解决轨迹问题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有必要继续研究下去, 于是就提出以下问题和学生继续探讨.

三、问题的再探究

问题1:F为抛物线y2=2px (p>0) 的焦点, P为抛物线上的任一点, 请判断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的位置关系.

【教师活动】

1.在《几何画板》平台作出本题的图象 (如图3) , 拖动主动点P, 让学生观察圆A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从直观上感觉圆与y轴是相切的 (图4) , 启发学生利用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d|=r, 进而解决本题.

2.板演解题步骤 (规范书写, 给学生示范)

解:作PP1⊥准线l, AA1⊥准线l, 垂足分别为P1, A1, 准线l与x轴交于F1 (如图4) ,

|AA1|=12 (|ΡΡ1|+|FF1|) .

|ΡΡ1|=|ΡF|, |FF1|=p, |AA1|=12 (|ΡF|+p) =r+12p.

∴|d|=r, 即线段P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3.教师小结:解题时要充分利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条件, 以及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变题1:F为抛物线y2=2px (p>0) 的焦点, A、B为抛物线上的点, 且A 、B 、F 在同一直线上, 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准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教师活动】

1.在《几何画板》平台作出本题的图象 (如图5) , 拖动AB, 让学生观察圆P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从直观上感觉圆与准线是相切的 (图6) , 通过和第一题的类比, 进而解决本题.

2.教师小结解题思路并要求学生完成本小题解答. (由于有了第一小题的方法以及几何画板的直观作图, 学生不难解决此题)

3.解决了抛物线中的有关问题, 能否在其他圆锥曲线上解决类似问题呢? (设疑)

变题2:F为椭圆x2a2+y2b2=1 (a>b>0) 的右焦点, A、B为椭圆上的点, 且A、B、F 在同一直线上, 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椭圆右线准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教师活动】

1.通过几何画板分别作出图形 (图7) , 由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

2.解决了椭圆的问题, 大家不挑战一下双曲线吗? (继续设疑提高学生的兴趣)

变题3:F为双曲线x2a2-y2b2=1 (ab>0) 的右焦点, P1 、P2为双曲线上的点, 且P1、P2、F 在同一直线上, 则以线段P1 P2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右线准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设计意图】

在前面已经讨论了以椭圆, 抛物线焦直径为直径的圆与此曲线相应准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一定会想知同样作为圆锥曲线的双曲线是什么情况.教师通过让学生猜测结论, 然后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图, 要求一名学生口答求证的思路.

变题4:F为双曲线x2a2-y2b2=1 (a>0b>0) 的右焦点, P为双曲线上的任一点, 试判断圆x2+y2=a2与以线段PF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本题随着点P在双曲线的不同支上时, 结论不一样.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达不到效果, 因此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 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教师活动】

1.通过电脑演示作图过程, 得图8, 学生猜测两圆是外切关系.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一般能得出以下证明方法:设F1为双曲线的左焦点, M为线段PF的中点;连结PF1、OM, 圆心距|ΟΜ|=12|ΡF1|, 半径之和为12|ΡF|+a, 又因为|PF1|-|PF|=2a, 所以12|ΡF1|=12 (2a+|ΡF|) =a+12|ΡF|, 即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 所以两圆外切.

教师继续提问学生这个性质跟点P的位置是否有关系 (一般来说学生会认为没有关系) .

3.教师继续演示几何画板让P点在双曲线上运动, 发现当P点运动到双曲线的左支时, 两圆不再外切了, 看上去更像内切 (如图9) .

学生此时会恍然大悟, 得出结论:圆心距|ΟΜ|=12|ΡF1|, 半径之差为12|ΡF|-a, 又因为|PF|-|PF1|=2a, 所以12|ΡF1|=12 (|ΡF|-2a) =12|ΡF|+a, 即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 所以两圆内切.

4.教师总结:看问题要全面, 做到“去伪存真”.

四、思考

虽然, 本堂课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但是借助几何画板的演示功能,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意外问题 篇10

大陆居民赴台的开放, 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两岸同胞同宗同源, 血浓于水, 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 使两岸同胞之间存在着隔阂与偏见。开放大陆赴台游是两岸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了解、达成共识的重要平台和桥梁, 在促进两岸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使两岸同胞直接接触, 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同时, 可以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直接涉及台湾的宾馆旅店、餐饮、零售、金融保险等诸多行业, 给台湾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 早在2001年12月, 台湾方面就通过了“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 允许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开启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大门。此后, 两岸旅游民间组织已进行了多次技术性磋商, 讨论了旅游形式、团队人数、每日配额、赴台停留时间、开放区域、市场秩序规范、权益保障及纠纷处理、证件采认、旅游包机等议题, 其中大部分已达成一致意见。2004年12月、2005年6月和2007年9月, 相继开放了福建居民赴金、马、澎旅游, 标志着两岸旅游双向对接正式开始。到2010年7月, 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居民都可以赴台湾旅游。截至2010年12月, 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总人次达到280万, 其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19.8万人次、97.2万人次、163.1万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6月28日, 备受瞩目的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 北京、上海、厦门成为首批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将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将不断增加。

但是, 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人数的增加, 大陆游客在台湾旅游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 导游擅自增加购物点, 导游把游客丢在景区不管, 降低住宿饭店的标准, 旅游品质不高, 大陆游客在台湾购物经常被宰, 漫天喊价, 买假茶叶等。其中, 人身安全事件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自2008年以来,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上百起事故, 造成几十名赴台游客死亡, 上百人受伤,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自然灾害类事故

本文搜集到的2010年至2012年9月31日的46起案例中, 属于此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有3起, 分别为:2010年1月29日, 一名大陆女游客在太鲁阁游玩时, 被落石砸中头部不幸遇难;2010年10月21日, 受到台风“鲇鱼”的影响, 苏花公路多处发生严重塌方, 造成274名大陆游客受困, 最终导致15人遇难, 25人失去联系。

1.2 交通意外类事故

本文搜集的大陆游客在台湾人身安全问题的案例中, 因交通意外而引起的共有6起, 分别为:2010年4月20日, 阿里山公路发生车祸, 10名大陆游客受伤;2011年4月27日, 阿里山小火车发生翻车事故, 造成107名大陆游客受伤, 5名大陆游客死亡;2011年7月10日, 阿里山公路发生车祸, 6名大陆游客受伤;2012年1月24日, 来自上海的大陆游客李某在花莲遭遇车祸身亡。

1.3 大陆游客自身原因类事故

本文收集到的案例中, 由于大陆游客自身原因引起的人身意外事故也有需慎重处理, 如2010年5月29日, 宁波市江北区法院院长马某因心肌梗塞在饭店房间内暴毙;2012年5月7日, 辽宁游客李某因出血性中风在饭店跌倒住院。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10年至2012年9月31日, 先后发生大陆游客人身安全事故46起, 共造成27人死亡, 200余人受伤, 这些大陆游客人身安全事故涉及交通意外、自然灾害和重大疾病等因素。那么, 大陆游客在台湾发生安全事故的医疗救济情况究竟如何?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本文主要试图探讨大陆游客在台湾地区医疗救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大陆游客赴台游意外事故目前的解决方法

从目前发生的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陆游客在台湾意外事故救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启动应急协议

自《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签署以后,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 (后文简称“海旅会”) 和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 (简称“小两会”) 建立了协调处理机制。两岸旅游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 两岸会立即启动“小两会”处理机制进行相关工作。苏花公路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就是由“小两会”负责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简称“海协会”) 则提供积极的协助, 与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 密切联系, 配合做好搜救及善后工作。

在阿里山小火车事故发生之后, 台湾“农委会”主任陈武雄表示, 已启动紧急应变。嘉义林管处长杨宏志表示, 大陆游客团均投保团体伤害险, 铁路旅客运送责任险、公共意外责任险, 均可依鉴定结果理赔[2]。国务院台办、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 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联系处理机制。

2.2 通过救援联盟

绿色通道救援联盟是通过执行机构远盟公司与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重要的保险公司建立合作, 在会员出险时, 能够提供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急诊、住院医疗、后续理赔全程无缝隙的绿色通道服务。从2011年11月26日开始, 无论是大陆游客在台湾, 还是台湾游客在大陆受到意外伤害, 只要有相关保险, 就可以通过救援联盟中心, 迅速安排在当地治疗或返回原籍地治疗, 救援联盟中心可先垫付当地治疗费用[3]。11月25日, 海峡两岸医疗紧急救援联动演习的举行, 标志着海峡两岸紧急医疗救援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绿色通道救援联盟中心是连接两岸急救中心的服务平台, 目前已有70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和台湾的30家医院加入服务平台, 据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即使是没有参加相关保险, 也可以获得除医疗费用垫付之外的其他服务。

2.3 在台湾申请理赔

目前, 凡是购买国泰人寿的大陆游客, 2009年1月22日开始, 在台湾旅游过程中发生意外, 可以及时取证理赔了。日前, 国泰人寿宣布, 将委托其母公司台湾地区的国泰人寿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五个服务点协助大陆投保人开展理赔申请等相关事宜。“无论被保人身处大陆或台湾, 均可申请理赔, 享受周到快捷的服务。”国泰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大陆保户在台湾地区的保险权益, 国泰人寿在相关保险法律法规的框架下, 委托台湾地区母公司国泰人寿协助大陆的保户进行理赔所需各类证件的收集。如果大陆保户在台湾发生突发意外事件, 可以直接请台湾地区的保险公司在当地进行理赔申请, 不需相关单位认证。[4]同样, 对于台湾国泰人寿的保户在大陆出险, 保户可在免认证的情况下, 委托国泰人寿各营销服务网点受理, 也可完成理赔受理程序。

目前为止, 当意外事故发生时, 在“小两会”、海协会等两岸有关方面的努力下, 台方积极救治发生意外的大陆游客, 目前的这些解决方法基本使得意外受伤的游客得到有效的救助, 也基本能够符合大陆游客及其家属的要求, 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3 大陆游客赴台游意外事故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大陆游客赴台游事故频发及其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

3.1 旅游市场不规范

随着大陆赴台游的不断升温, 台湾的旅游市场真的准备好了吗?台湾的旅游市场真的有相应的接待能力吗?据台湾旅游部门统计, 在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游之前, 台湾旅游业每年接待能力也就是四五万人次, 如今每年增加近200万大陆游客。面对如此激增的人数, 台湾的景点、基础设施、车辆交通、酒店餐饮等接待能力能跟得上吗[5]?曾有报道说, 阿里山小火车加开班次、加挂车厢, 部分司机甚至一天加班6小时, 仍很难满足游客需求。接待能力不足、旅行社恶性竞争、车辆老化、司机疲劳驾驶等因素, 是导致车祸连连等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 保险尚不健全

保险制度的滞后, 是大陆赴台游客就医的瓶颈之一。中华两岸旅行协会理事长许晋睿指出, 大陆游客所拥有的保险仅仅是车票、机票、景区门票中所包含的保险, 几乎都没有购买任何额外的保险。因此, 大陆游客在这些保险不包含的区域内发生意外时, 医疗费用大多由台湾旅行社代垫, 而且几乎没有大陆游客归还。不管是团客还是个人游都存在没有投保足额的医疗险的现象。目前, 两岸的旅游协议中, 尚未明确提到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医疗保险问题。对于游客而言, 他们不买额外的保险, 并不是因为不信任, 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一方面, 游客在旅游时所购买的车票、机票、景区门票等大多数包含了保险, 但是这些保险仅仅只能在相关区域内才有效, 在离开这些区域发生意外事故时还是由自己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另一方面, 在开展组团游时, 旅行社本身也为游客购买了保险。有了这些强制险种, 游客自然不想在保险上重复消费。

3.3 两岸信息交流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随着两岸各项交流的不断升温, 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两岸信息交流的不断加深。但是, 在苏花高速公路、阿里山小火车等一系列人身安全事故之后, 折射出两岸信息交流沟通严重不足, 包括医疗信息交流、保险信息交流等。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但是两岸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因此,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主要还是靠“小两会”处理相关的善后工作, 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救助与协调的时间。

此外, 还存在医疗机构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因此, 赴台游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同时, 国家旅游局局长、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琪伟在会见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名誉会长郭蔡文和会长赖瑟珍时指出, 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 旅游安全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旅游安全工作已成为当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重要任务之一[6]。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及领导的相关指示,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

4 减少与避免大陆游客赴台游意外事故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两岸旅游协会的合作

虽然自《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签署以后, “小两会”建立了协调处理机制, 但是还应该建立更为精密的结合关系来协调大陆赴台游客的人身安全和医疗卫生问题。可以由“小两会”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比较全面的赴台游客就医的相关章程, 制定今后就医的总体规划并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或指导意见, 给两岸保险机构及医院的交流、合作和协调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和平台, 指导两岸医疗保险的协查、验证和监管, 协调两岸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另外, 针对目前旅游市场的不规范, 台湾的相关旅游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 尤其是对于旅游车辆老化、司机疲劳驾驶等状况的管理, 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加快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

在发生意外事故后, 不能仅仅依靠“小两会”处理相关的事务, 而是应该建立起两岸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可以及时的通报发生意外的情况和不同时间段救助的情况, 也能够相应地承担起协调政府、媒体、受伤游客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同时, 建立两岸的医疗保险信息网络, 这是解决大陆赴台游客就医问题的技术保证。当前, 两岸的医疗保险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之前, 可以对已开放“台湾游”的厦门、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试点运行, 建立与台湾地区赴台游客的就医数据交换机制, 实现两岸之间就医信息的互递、共享, 最终建立两岸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平台。

4.3 医疗机构加强交流、资讯信息共享

当前两岸建立起就医应对机制势在必行, 其敏感度也相当低。两岸建立就医应对机制, 无疑有助于减少对两岸民众人身安全的威胁。应加强两岸医院之间的交流。例如, 当大陆游客在台湾旅游发生意外时, 通过加强医院之间的交流, 可将大陆游客在大陆地区医院的体检报告或平时的病例与当地的医院共享。这样一来, 既节省了再次检查的各项费用, 同时也节约了再次检查花费的时间。在发生意外或者就医时, 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病人过去的病史, 了解病人的血型, 何种药该病人不可用, 这样就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同时也节省了当地的医疗资源。

4.4 进一步完善保险及理赔方案

近年来, 不时有大陆游客因在台湾突发疾病或意外而滞留台湾, 也传出大陆游客拒绝出院、无力负担医药费, 家属无人探视等事件。因此, 大陆游客去台湾旅游一定要购买相关的保险, 不能仅仅依靠车票、机票、景区门票中所包含的保险。针对台湾自然灾害突发及台湾旅游安全问题的现状, 相应的购买一些意外伤害险。

目前, 国泰人寿已经开展了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五个服务点, 协助大陆投保人开展理赔申请等事宜。应该进一步扩大服务点的数量, 以便于大陆游客更方便的进行理赔事宜。同时, 其他保险公司也可以参照国泰人寿的模式进行试点运行, 这样, 大陆游客在保险公司的选择上也可以多一些。进一步加强大陆地区保险公司与台湾地区各服务点的联系, 简化两岸理赔的程序, 推动和完善两岸保险合作机制。

摘要:期待已久的“台湾游”的开放开启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里程, 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 推动台湾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给两岸民众增添福祉。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尤其是频现的大陆游客在台湾的意外事故值得关注。本文试图针对大陆游客赴台游意外事故救助解决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以减少大陆游客赴台游意外事故的伤害与损失。

关键词:大陆游客,台湾,意外事故,救助

参考文献

[1]丁宇.苏花公路事件发生之后——专访海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J].两岸关系, 2010 (11) .

[2]人民网.阿里山事故大陆游客5死百余伤台媒公布最新死者名单. (2011-04-28) .http://tw.people.com.cn/GB/14812/14874/14504028.html.

[3]罗秋芳.大陆游客赴台意外受伤可获医疗保障[R].晶报, 2011-11-26.第A11版.

[4]人民网.大陆游客投保后赴台游若发生意外可在台湾申请理赔. (2009-01-22) .http://travel.people.com.cn/GB/8712085.html.

[5]中国台湾网.大陆游客台湾游:安全第一. (2012-07-16) .http://www.chinataiwan.org/plzhx/hxshp/whshh/201207/t20120716_2828850.ht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意外问题】相关文章:

作文意外04-18

体育意外05-03

意外伤害保险05-08

意外收获惊喜05-10

意外拔管率05-17

意外作文400字06-21

乘客意外伤害保险06-24

海外意外伤害保险07-03

紧急意外处理预案07-05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07-13

上一篇:间作模式下一篇:问题疫苗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