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

2024-05-02

特教(精选十篇)

特教 篇1

一、课前目标要明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所以, 数学课堂效率的高低与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特教学生的身心和智力尤其低下, 课前准备尤为重要。

1. 备课

备课不光是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应该把握教材, 明确目的, 根据特教学生的具体情况, 准备充足的教具, 设计要合理、有效。

2. 提问

提问是课堂的必要环节。教师要针对特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易到难,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堂重难点要突出

教学中我一直遵循“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理念,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1.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教学生动、幽默, 但要准确规范

学生的思维较慢, 学习兴趣较低, 教学交流非常重要, 因此, 特教老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条理清楚, 准确规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应在语言上多下工夫。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愿意学习, 特别是数学学科, 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

3. 课堂板书合理科学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 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板书可能要多一些, 这样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 但也不能盲目板书, 因为, 学生既要听老师讲, 又要看板书, 板书太多太乱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所以板书的好坏与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关系。

4. 创设情境, 突破重难点

要想方设法把本节课的重难点融入情境中来解决, 让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这样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5. 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 智力跨度大, 教师在教学中要分出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适时适量的课堂作业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练习要紧扣重、难点, 由易到难, 层次分明,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可安排针对性练习、比较性练习、操作性练习和开拓性练习四种类型。

特教教师个人总结 篇2

本人自任现职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讲话,铭记 “八荣八耻”,不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在教学工作中,我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利用教研和课余时间不断学习《中国特殊教育》、《山东特教》、《现代特殊教育》等特教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有了理论指导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本人撰写的论文《强化语感训练 提高语言素养》在学习方法报上发表。观点得到一致肯定。在长期特教教学从教过程当中,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不作秀不搞形式主义,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多次讲课比赛活动中,成绩显著。由于在特教数学教学领域热衷于教育创新实践,大胆借鉴普校先进教学理念,并将之融会贯通,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加大了聋童在学习中的动手实践力度,符合聋生生理缺陷造成的学习特点,受到了市县特教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于2006年5月份在“临沂市特教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生活方面我对学生悉心照顾,关心他们的成长,学习方面我对他们严格要求,长抓不懈地努力使得我们班有着严肃认真的学风,还有着团结上进的班风,我们班多次被

评为校优秀班级,本人也先后多次获得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的称号。

特教慈善走向何方 篇3

如果来访的人稍加注意,好奇心总会被二楼“唱游室”传出的歌声一下子抓到,“参差不齐”是它最大的特点。

陈忆敏坐在钢琴前,每弹一段便停顿一下,教对面的孩子唱上一句。但是,就算已经连续教了好几遍,孩子们还是难以连贯地唱完。

“面对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这群孩子时,她需要特别耐心。” 教师陈忆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别人眼里,陈忆敏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差事”。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才逐渐关注到“特殊儿童”这个群体,知道了特殊教育这项事业。

“许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李闻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尽管这两年特教发展迅猛,但它也才刚刚走到初级阶段。”

同样在初级阶段的还有特殊教育慈善事业(以下简称“特教慈善”)。在经历了“慈善就是捐钱捐物”的粗浅认知后,“特教慈善走向何方”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在尝试为它找一条新路。

我们的事业是场马拉松

一毕业就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陈忆敏,一开始有些不适应。

在她记忆中,曾有位孩子在她的课堂上突然发怒,嘶鸣着用脚猛踢教室的门。第一次经历如此“突发状况”,她整个人“一下子懵掉了”。

由于这些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暴躁、理解能力不足,因为,任何因素都会成为状况百出的“导火索”。因此,作为特教老师,需要付出格外多的精力。

如何关心这群特殊的孩子,是门不小的学问。

随着不断接触,陈忆敏发现这名“发怒的小孩”喜欢独处,对周围任何活动都没有观看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可能患有自闭症。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一旦有改变,他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可能会不断重复类似踢门等刻板动作。”几经周折、翻阅书籍后,陈忆敏终于找到了安抚他情绪的窍门。

“现在他每次上课前都会抱着我的大腿,跟我非常亲密。”陈忆敏说。

这个亲密动作背后有多少艰辛的努力,同事宋明、罗乐深有感触。

“一个小问题,引导半个月;一个小动作,纠正小半年,这是常有的事。”罗乐说,“不能拿对待普通孩子那样的标准对待他们。”

在两位老师看来,对这些孩子的付出可能永远得不到“对等”的回报,“但当他们取得哪怕一丁点进步的时候,我们比自己中彩票还要高兴。”

宋明负责“陶艺室”的工作,主要培养孩子们的感知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做出“像样的工艺品”时,她最高兴;罗乐负责“康复室”,配合物理和运动疗法制定的康复计划,不少家长宁愿排着长队也要带孩子来这里。

“对待特殊儿童,不能求快,最好是能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有一遍一遍耐心地引导,他才能接受。”陈忆敏告诉本刊记者,“我们的事业就像比赛,我们要做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一次“勇敢的尝试”

支撑这场“马拉松式”特教事业的,是无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被视作典型的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鲁君驷,曾连续6年捐助特殊儿童。

格力地产与特教事业的结缘始于2011年。彼时,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穷二白”,而格力地产想要通过慈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公司内部讨论环节,鲁君驷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因为每年捐助老人、孤儿“人满为患”,一些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反而处境更加艰难,诸如“特殊儿童”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帮助。

而且,当时已经有部分人开始认为“慈善就是一场秀”:到福利院走一遭、在敬老院献个爱心,企业花点小钱就可以捞个美名。

彼时,已有舆论开始反思:每逢慈善日,福利院、敬老院一时门楹若市的“过度慈善”和“阵风式慈善”究竟能带来多少改变?

鲁君驷想尝试改变这个局面,从根本上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带来改变。

从2011年5月,格力地产为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建立“爱心音乐启迪教室”(唱游室)开始,一场“勇敢的尝试”就将格力地产与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绑”在了一起。

“说是勇敢的尝试,是因为双方都有压力。”鲁君驷坦言,“特教慈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老实讲,我们一开始也是门外汉,除了提供资金帮助,很难一下子改变大家对于特殊儿童的眼光。”

而对于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小贤而言,她要做的事同样冒着巨大的风险。

2012年,在鲁君驷个人捐赠下,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脑瘫孩童设立了“康复室”。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并不承担理疗义务,况且学校毕竟不是专业机构,理疗存在风险,一旦出问题,学校需要承担责任。”黄小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幸运的是,从制定康复计划到督促认真执行,再到科学评估,康复室建成4年多来,帮助无数的孩子一步步有了起色。

2013年6月,鲁君驷再次捐赠设立“爱心陶艺室”。

nlc202309091404

受益的不仅是特殊儿童

“实际上,我心里多少会有些紧张。”这是鲁君驷第一次接触特殊儿童时的心情。

随着深入接触,他对孩子们慢慢有了改观。“担忧和紧张是来自于对这一群体的不了解。他们的偏执行为、孤僻性格大多来源于缺少家庭关爱。”他说。

6年来,每当有时间他都会到学校里跟孩子们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孩子们也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他。

时间久了,鲁君驷总会思考一个问题:特教慈善受益的仅仅是这群孩子吗?

在他看来,对于特殊儿童的关爱体现的是社会的宽容度和价值观。在海外读书的女儿曾告诉鲁君驷,当地的中学生做义工是很普遍的现象,可以选择去慈善机构陪孩子玩耍、去慈善商店做销售员、去社区做服务,等等。

“虽然并不强制,但是如果你跟特殊儿童一起学习或玩耍的话,会有一定的奖励。”他说,“其实,这种行为在国外并非是慈善,而是一种鼓励性文化。久而久之,你会对社会充满感恩。”

在李闻戈看来,慈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如果孩子能够学习接受特殊儿童,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这种宽容胸襟是课本教不来的。”

在鲁君驷看来,特教慈善反而给企业带来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文化。

“与其做很多事,不如专注做好一件事。”格力地产在企业内部开始尝试成立一支志愿者团队,形成定期前往学校的机制。

“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志愿者团队的张雷介绍,每年校招员工入职后,第一件事就是来特教学校,陪孩子们学习和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亲身感受到的是公司的人文关怀,比规章制度上冷冰冰的文字直观多了。”

“我认为,特教慈善带来的好处是双方的。社会对特教事业投入的关爱越多,正能量就越多,社会就越和谐。”鲁君驷说。

从“输血”到“造血”

在回访中,格力地产也发现:仅仅用关爱来帮助他们是不够的,必须用爱心加科学专业的方式。

尤其是,一味的“输血”并不能解决关键问题,要让特教慈善在社会系统中“造血”。而打造“造血”系统需要内外兼修,第一步便是从内部完善。

“把孩子放到设备上,花大力气去做康复治疗,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鲁君驷发现,购买再多设备,没有专业的老师和专业的知识也是“事倍功半”。

在特殊教育摸爬滚打多年,李闻戈目睹了特殊教育正在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这不单纯是爱心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开展特教事业,必须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特教老师就像医生群体中专门解决疑难杂症的精英,别人搞不定的问题,他们能够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在李闻戈看来,特教老师实际上面对的是一群最难教的孩子,对专业性的考验也是最高的。

2014年4月,格力地产启动“天使之翼”教师成长爱心项目,并捐款30万元作为该项目爱心基金,资助教师前往最好的特教学校进修学习。

完善“外部”的关键,是要带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入到特教慈善中来。

部分企业曾通过电商义卖的方式发起关爱特殊儿童的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特教慈善不单纯是某家企业或机构的事,而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行动起来。

2016年8月,格力地产作为独立发起组织,出资500万元设立了“珠海市海控公益基金会”。据介绍,基金会作为新平台将慈善推向社会化和大众化,充分调动公益企业、专业公益机构、电商捐赠平台等各方慈善公益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慈善公益资源的积极作用。

融合教育是趋势

2016年11月24日,鲁君驷荣获中国公益节授予的“2016年度公益人物奖”。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特教慈善的路还很长,未来我们将会搭建慈善公益平台,汇聚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

“其实,这两年不乏爱心人士前来珠海特殊教育学校关爱特殊儿童。”黄小贤告诉本刊记者,“但很多人认为,关注和关心特殊教育儿童,就是向他们捐钱捐物,往往没有找准‘命门’,这是非专业的表现。”

在她看来,特殊儿童在社会遭遇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歧视,才是妨碍他们身心健康的关键。而这需要全社会观念的改变。

就在社会力量积极尝试为特教慈善寻找新思路的同时,黄小贤还在为“悬而未决”的问题烦恼。

“每当9月份开学的时候,我总会被各个学校的校长请去帮忙。”她说,“一些普通学校的学生家长联名要求把班级里的特殊儿童送到我的学校。”

在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在李闻戈看来,中重度的特殊残疾才适合到特殊学校,而目前轻度的特殊残疾儿童在特殊残疾儿童群体中占了70%左右,大部分的特殊残疾孩子是可以到普通学校去接受融合教育的。

“我们常讲,隔离就是歧视。”李闻戈说,他们非常不愿意被局限在特殊教育学校,这对于他们的心灵甚至是一种伤害。“融合教育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只有让他们多和普通学生以及社会接触,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实际上,融合教育早已是目前国内外的趋势。在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有95%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其特殊学校在规模和数量上是不断萎缩的。

特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法探析 篇4

一、关爱、理解是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这是一种要求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的情感。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上有缺陷,加之家庭方面的特殊原因,残疾学生的内心更脆弱、封闭。自卑怯懦、过于敏感,使得他们的自尊心比健全学生更强。因此,班主任在平时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他们得到了班主任的尊重与信任,内心会产生满足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信,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反之,则会情绪低落,与教师对立,甚至自暴自弃,萌生极端的想法。

二、选好班干部

特教学校的班集体是对残疾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职业教育的阵地。班级内部是否和谐,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决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的强弱。这些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协助工作。班干部作为学生,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生活,更了解同学的所想所需,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有些教师起初仅凭第一印象,就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受教育背景等指定健全学生担任班干部,但是不久就出现工作被动的局面: 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但对残疾学生缺乏关爱之心,这是不可取的。在班干部的选拔上,轻度残疾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他们比健全生更了解残疾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关爱同学方面可能比健全学生做得更好。

三、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5岁~18岁,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行为。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做事喜欢自作主张,思想上摇摆不定,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更有极少数年龄稍大的学生已在社会上混的时间太长, 改不了从社会上带来的一些陋习。因此,在班级建立之初,需要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度内容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配合,包括学习、生活、卫生、纪律等多个方面,并配以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这对他们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四、尊重差异,同伴教学

正如布莱希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特殊教育领域里,个体差异现象会更突出。特教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少数学生上过高中;有些学生来校之前就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个别残疾生之前根本没有上过学或者只上过几年小学。面对上述情况,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更应尊重个体差异。营造尊重人的教育环境,确立正确的期望值和培养方向,寻找适合学生的管理方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学校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特教学校的班集体中营造“同伴教学”的学习氛围能发挥突出作用。健全生帮助残疾学生巩固他们在课堂上遗漏的课程; 盲文好的盲生帮助没有盲文基础的盲生学习盲文; 手语好的同学帮助手语差的学生练习打手语; 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让每位同学相信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 ,可以对班级、学校和社会有促进作用。

五、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共同促进教育

残疾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更多关注。班主任平时工作相对繁琐,他们接触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需要加强各方面联系优化班级管理。

1.重视与科任教师之间的联系。班主任要经常从科任教师那里了解学生学习上的情况, 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矛盾时,班主任决不能一推了之,而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主动了解情况,排除一切干扰,妥善解决问题。

2.重视与公寓 管理员之 间的联系 。学生在校的一半时间都是在公寓楼度过的。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必须通过公寓管理员。他们可以从学生生活的细微处为班主任提供信息,这样便于校方及时发现个别心理上需要干预的学生, 从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3.重视与学生家 长之间的 联系。班主任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汇报其在校情况,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成功的联手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互补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教学校参观有感 篇5

在教师教育院的组织下,我们在特殊教育学校与那些即不幸又幸运的孩子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一天的特殊经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特教学校的校长对学校的情况,这些特殊学生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学校共分为三个部,启音部,启明部,启智部。三个部的教师代表也介绍了各自部门的情况。之后特教学校的这些坚强的孩子们给我们表演了他们的节目。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他们认真执着的态度都感染着我们,同时,特教学校的老师也用他们的热情、爱心、敬业的师德感动了我们。同样是老师,我们教育的是不同的学生,但是说到底,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一样的,都为了这些孩子的成长和需要。一天的活动意义非凡,特将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记录如下,即为了纪念这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为了今后能鞭策自己向这些伟大的老师们学习。

一、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

在文艺汇演中,启音部同学表演的舞蹈感动了我们,同时让我们震撼的是他们的指导师那充满感情、表情丰富的手语。虽然这些学生从未听过音乐的节拍,但是在手语老师有节奏的,富有表情的指挥下,他们合着拍子舞动着,那优美的舞动丝毫不逊于正常人的表演。所以这些都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没有老师那一颗真诚的心,师生的配合怎会如此完满。

二、用一颗耐心和宽容心对待学生的错误。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些过错。在教育学生时,我们难免会心急,会报怨。但是我们真是不能避免吗?真是是人之常情。看了特教学校的老师后,我才发现我对于学生的过错是那么的没有耐心,如此的不够宽容。其实每个学生在犯错之后,都会认识到自己不错误,都会有改过的愿望。如果我们能够宽容的对待学生,耐心的引导他们,那么师生之前的关系会更加和谐。教育事业才会更加事半功倍。学生也会成长的更顺利。

三、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教学目标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和成长为方向来制订可行的、符合实情的目标。在特教学校我们听了一节劳动课,教学内容是钉纽扣。这样一节简单的课,上课老师很有耐心的一步步教孩子们如果钉纽扣。班上只有12名学生,但是教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些学生给的纽扣是2个孔的,有的是4个孔,有的学生给一些纽扣来数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生活处理所必须学会的,上课内容的分层化正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的。反观我们平常的教学,不说一个班里的学生没有实行分层教学,即使是两个不同程度的班级,也给予同样的教学内容。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同一难度的内容可能让一些学生因吃不饱而失去兴趣,也可能让一些学生吃不下而丧失信心。

付文金 特教岗位显忠义 篇6

付文金说话嗓门很大,“这是职业习惯吧。”他憨厚地笑,透着温暖。在河北承德市平泉县特教中心任教14年,很多年与聋儿在一起,他早已习惯了大声说话,为的是让那些有微弱听力的人能通过他的大声听到一点点声音。

他在课堂上常年大声说话,咽炎成了职业病。最多时,一周要上21节课,平均每天四节以上。“累吗?”有人问,“还好吧,都习惯了。”他依旧笑得温暖。

1998年,付文金从师范特教专业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平泉县特教中心任教,一直没换过地方,也从未打算换地方。忠义、仁爱,传统的燕赵之风并没有特别突出地被他挂在嘴边,时时处处地讲给人听,却被他深深埋在心中,融化成自己对待职业、教书育人的基本品质。

作为特教中心唯一的男老师,他在这里教了12年的聋孩子,这两年,开始负责重度智障儿。很多孩子都是从入学开始教到送出校门,一个孩子差不多得教七八年。

特教中心的孩子们,也把他当成了家人。前几天,有一个从特教中心毕业的女孩子结婚,家人一定要请付文金去主持婚礼,付文金去了,很开心,“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了安稳的生活,我这心里也踏实了。”他的QQ上大多都是他曾经教过的孩子,手机通信录里也都存着他们的电话号码。逢年过节的,他们会发信息过来问候老师。平时有啥事不明白的,也会让付老师帮着出出主意。付文金说:“要说起成就吧,这就是最大的成就啦。”

苦苦规劝辍学的孩子回校

特殊教育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身体有残疾,更需要关爱,这也需要特教老师有爱心、有耐心。付文金的耐心与爱心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像潺潺流水汩汩不断。

特教中心学生的家庭里,有的因为给孩子治病,导致生活困难,也有学生上了一阵就辍学在家。“有一个姓唐的学生,就是被我劝回来的。”付文金说,“按有些人的说法,一个孩子不来上学了,你少教一个学生,还轻松了,我觉得不能那么想,他那么小,不上学,不学知识,不会和别人沟通,以后走上社会,怎么自食其力?”

小唐同学的家位于平泉镇的一个偏远山沟里,上到三年级时,一度辍学。两天没来上课,付文金以为家里有事,再等,还是不见来,他着急了,想弄清他不来上学的原因,便骑上自行车去了他家。正是严冬时节,凛冽的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痛,骑不了多远,手脚冻得麻木了,实在受不了,就停下来跺跺脚、搓搓手,暖和点后继续往前骑,到后来虽然全身是汗,头发眉毛上却都是一层霜雪。骑了近两个小时,快到他家了,还有二三里最难走的山沟路,“说是路实际就是河水冲出的沟沟,当时路面上结了一层薄冰,我只能脚蹬着裸露在冰面外的石头,小心地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即使这样也难免滑倒了。每次滑倒,身体都要磕到石头上,站起来用手揉揉痛处继续走。”记不清摔了几次,终于到了学生的家。当浑身冒着热气、双眉挂满了哈气冰凌的付文金站在小唐家门口时,小唐的妈妈忍不住擦起眼泪。

小唐静静地靠在炕的一角,面对着付老师,用手语表达不想上学了。他用手语说家里穷,爸爸妈妈太辛苦了,他要打工挣钱,供妹妹上学,还直“说”:“谢谢老师,你回吧。”

“你现在还小,需要多学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才能有工作的本领。现在你不要想挣钱的事,老师会供你上学的。”付老师一边比划着手语,一边大声说给孩子的父母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口”劝说,孩子才勉强答应明天去上学。第二天,他的座位还是空的。孩子的爸爸打来电话,叹口气说:“这可怎么办呢?”付文金听出了大人的期待,又一次骑上自行车直奔他家,“这一次,你跟我一起走。”付文金不由分说,带着孩子去上学。

在他的资助下,小唐又上了三年學,顺利地把小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他上学晚,小学毕业已经快二十岁了。走出校门后,小唐学习了烹饪技术,现在做了一名厨师,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里。

特殊教育,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承德,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叫白欣的女孩儿参加过2008年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演出,她是付文金的学生。现在已经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正式演员。她初来上学时,只有7岁。“付老师,你说我这孩子就真的一辈子不能说话,都是哑巴了吗?”女孩的妈妈曾无助地问老师。付文金想了想肯定地回答:“不,她能开口说话”。

可是让一个已经过了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再度开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付文金又何尝不知?每天,他都陪同孩子一起无数次对着镜子练习口型,无数次把孩子的小手放在他的嘴前感受气流的强弱,放在他的喉部感受声带的振动。

“让孩子们摸我的喉咙感受声带震动,我们语言训练课都那样。”付文金说,“我的喉咙每个小孩都要常常摸,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出发音时的区别。”发鼻音时,鼻翼会颤动,每个小孩也都会摸他的鼻子。他的脸,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参考工具。

教白欣这样,教每个孩子都这样,“孩子对发音的敏感也有不同,有的孩子能掌握这个音,有的孩子能掌握那个音,你得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付文金说,有的有参考,有的需要自己摸索。教白欣发“H”音,就是付文金跑步时的灵光乍现。

“白欣有一个H音怎么都发不出来,我试了好多方法,都不行。有一天,我在操场跑步,跑得累了,呵呵地直喘气,忽然,我觉得喘气时那嘴型岂不是和H音很像?我决定用这个法子试试。”

第二天,他拖着白欣一起跑步,事先没告诉孩子为什么,就拉着她跑,直到累得呼呼直喘气。他看到白欣张嘴喘气了,就停下来,给她比划,他告诉孩子,现在怎么呼气,说“喝”的时候就怎样呼出气流。十遍、二十遍的重复着同一个口型,白欣终于会发H音了。

“白欣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很用心,有时看到孩子掌握不好课堂教的内容,妈妈就会发火,我看着孩子也怕她受委屈,如果这一天教了四个词,我会挑白欣掌握的比较好的那三个告诉她妈妈,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善良、耐心、照顾孩子的感受,就在这一点一滴的事情中体现。

三五十遍的表述着同一个词语,他舞动着那双如同跳动音符般的双臂,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传递着每一个信息。最终,那个最开始连三个字都说不清的孩子学会了一个个拼音、一组组词语、一串串句子,经过长达7年坚持不懈的口语训练,白欣已经能和正常人进行流利的沟通。

由于白欣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舞蹈特长,2008年,她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我要飞》和闭幕式《千手观音》的表演。2009年,这个曾经令家人感到绝望的孩子,正式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

现在,白欣每次回平泉,都要去看望她亲爱的付老师。

特教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儿

好脾气的付文金很少有发火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他,总会扑向他。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与付老师之间是没有距离的,老师了解他们的每个生活细节,谁的袜子、谁的衣服晾在外面,付老师看一眼便知。

“他总是教育我们要‘讲卫生’,我发现他教培智班的学生后就不‘讲卫生’了”。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洗完脸,就看到一个学生捏着鼻子从宿舍里跑出来,原来是一个新来的弱智学生早上拉裤子了,只见付老师把那个学生的屎裤子从身上扒下来,手上都沾上了屎。他先用卫生纸擦净了那个学生的身上,又把他抱起来,用水洗干净,再给他换好衣服。等我吃完饭回来,走进水房,发现在厕所里的脏裤子已经洗干净挂到水房的晾衣杆上了。”

两年前,他开始负责一个重度智障班孩子的教育工作,这些孩子沟通有障碍,很多生活不能自理,表达情感的方式也特别,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攻击性,且有不可预知性。为他们洗洗涮涮,很正常。

“我们这里的老师,没有一个没洗过孩子屎尿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了,我们就要照顾好,尤其是自己当了爸爸之后,更能体会到孩子家长的不易,教育孩子,做得就是良心活儿,得对得起良心。”

他为每一个孩子洗过脏衣服、洗过沾满尘土的双手、洗过带着臭味的双脚。一次次洗脸喂饭,一夜夜的同榻而眠,在孩子们心中,他是最耐心最温暖的爸爸。付文金的付出,也让更多的人开始知道他,认可他。

2010年,他获得“承德市师德标兵”、“河北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三育人标兵”等荣誉,并且在2010年教师节之际,《承德日报》以《付文金,从爱出发……》为题对他作了长篇报道。他也被共青团承德市委授予“承德青年五四奖章”。

“有人问我,有了这么多荣誉后,有没有压力?”他挠挠头说,“我没觉得什么压力,有没有这些,我的工作依旧是这样做。我们这份工作,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把每天的事情用心做好。”这番话自有一种浑然天成,不施雕琢的纯朴。

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很知足,“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知道农村生活的苦,有现在这样的生活,挺好的。”对学校的发展,他也很满意,他常常说起校长给予他的教导,会忍不住感慨:“我们校长挺了不起的。”

现在学校的基础建设也不错,只是他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期待学校的澡堂能安装上太阳能热水器,“有澡堂,只是没有热水器,孩子们洗澡还是个问题。”付文金说,“要是能安装上三四个热水器就好了。我算了一下,大概两万来块钱。”

“我们洗澡都是男女老师分开带着男女同学去公共澡堂子。女老师还好,人多,一个人带几个就行,男老师就我一个,每次要带一百来个人去洗澡,还要给他们搓澡,挺大的一个工程,要是我们学校能安装上几台热水器,孩子们能在学校里洗,我就不用每周带着一百来个孩子出去洗澡了。”付文金说着他的朴素愿望。

他看新闻,知道有个慈善家陈光标,于是便试着在微博上联系他,给他留言,未见回复,后来他从一个记者那里知道了陈光标的手机号码,发了两个信息也没回音。“你们媒体,能帮我找找不?看哪个好心人能给孩子们捐几台热水器?”采访末了,他不好意思地说,“孩子们都挺不容易的。”他却从没说过自己的不容易。

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特教老师 篇7

《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 谓德行;业, 谓功业。”由此可知, “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在物欲横飞金钱至上的今天, 一些人利益前瞻, 目光短浅。看问题面小, 做事情手小, 小活不愿做, 大活做不了, 平淡了教师的称谓和价值。与师德标准不着边, 不挂靠。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指导思想, 如一缕春风吹进特教人的心田, 引起我的思考。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特教老师?我谈几点想法。

一、爱心至上, 平等对待

特殊学校的孩子, 身心缺陷, 他们不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思想自卑、性格孤僻、暴燥等心理在他们身上反应特别突出。但他们有特别的好奇心, 也有着追求学习文化知识和美好生活的梦想。特教老师要把一棵棵弱苗, 精心呵护培养长大, 让更多的阳光哺育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灵, 让他们真正感受阳光的温暖, 就必须付出超越母亲的慈爱。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对教育的爱的理解;著名教育艺术家李燕杰说:“一切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教育的无比挚爱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视野之中, 监督之下, 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特殊孩子, 特别是聋生他们尽管听力失聪, 但视力认知特别好, 模仿能力极其强, 老师的爱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动力。特教老师不能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学生, 更不能厚此薄彼, 再给这些本来就残疾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障碍。需要爱心至上, 平等对待, 让特殊孩子感受一种特别的亲情和温馨。

二、善于反思, 寻找方法

特殊的教育对象, 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面对特殊孩子的行为表现差, 学习不认真, 学习成绩差。老师觉得不好教, 时常抱怨, 那就得自我反思。多从教育者自身找原因, 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要与特殊孩子交朋友, 多和他们一起参与课外活动。情感上的亲近, 会使我们的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总有犯错时,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关心, 不要动辄对本来心理就脆弱的学生横眉怒目, 简单粗暴地实施惩罚和教训。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特殊孩子, 帮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三、平静心态, 共圆梦想

创办一流“特教”学校的构思与实践 篇8

一、一个奋斗目标

我校地处广西钦州市, 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 当前钦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钦州正朝着建成中国东盟国际性合作的自由港, 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工业区, 具有闽南风格、东南风情、滨海风光的海滨宜商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 我们思索着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钦州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流的教育, 作为承担残疾人教育任务的特殊教育学校, 应不应该努力争取跻身于一流教育的行列;二是在科技迅猛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的今天, 作为钦州市唯一一所且已有十多年校龄的特教学校, 如何顺应时代的变化, 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做到抓准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铸就辉煌, 把学校办成有质量、有特色、有活力的特教学校。

蹈古袭旧、固步自封、满足现状、不思变革, 学校势必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只有锐意创新, 深化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坐标轴上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 才能开拓发展, 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明确方向, 鼓舞士气, 学校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创办一流特教学校。

二、两种预备教育

我校是一所专门招收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自1994年11月创办以来, 我校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 按照特殊教育的要求,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认真总结经验, 吸收兄弟学校的长处, 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新路子, 即是两种预备教育的办学模式。所谓两种预备教育, 就是我校的学生既是升学预备教育, 又是就业预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学习期间, 我校既重视文化知识课的教学, 开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为学生将来的升学深造和终身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 我校又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本领自立于社会。从这个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出发, 我校在抓好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 开设了计算机、烹饪、手工编织、书画、按摩等专业技术的教学课程。

三、三个功能定位

围绕创办一流特教学校这个奋斗目标, 学校本着“补偿缺陷, 普遍成长, 学会生存, 适应社会”的办学宗旨, 要把学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 教学设施先进, 教师队伍精干, 教育科研领先”的, 具有“基地” 、“中心”、“窗口”功能的特教学校。所谓“基地”是指学校应是培养一专多能, 残而有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智能型熟练劳动者的基地;所谓“中心”是指学校要努力成为对本市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中心;所谓“窗口”是指我校作为地处钦州市区的一所特教学校, 加上有爱心企业金光集团做坚强后盾, 理应成为展示钦州市特殊教育办学成果的窗口学校。

四、培养四个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个性的体现, 学校特色的形成既植根于本校的办学实践, 又融合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管理经验, 既反映了学校领导在新时期对办学的独特思考, 又是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优良传统的积淀和文化底蕴的折射。通过着重培养, 我校在德育工作、教学科研、文娱和体卫工作方面初步形成特色。德育工作方面, 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起, 教育学生讲文明礼貌, 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爱护公物和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因此, 我校的学生讲文明、有礼貌, 在校园形成一股互尊、互爱、互学的良好风气。艺术教育方面, 除了抓好平时的艺术教育课程的授课外, 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及走出校园亮相于舞台、荧屏和社区的公益性表演。每年助残日举行的文艺节目表演, 我校表演的节目都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综合节目《我为城乡清洁做贡献》和歌伴舞《美丽之路》于2007年和2011年参加广西特教学校学生文艺汇演分别获启智奖和声乐类的一等奖。体卫工作中, 我校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 努力创造机会和环境, 发挥学生的特长, 让他们有所作为。如学生黄梦萍同学, 于2009年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聋奥会乒乓球比赛中荣获女单、女双、混双和团体四枚金牌的好成绩。2009年, 我校与广西钦州学院的外语学院共同举办了“英语在聋童中的教学”专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几年来, 学校领导把开展教研、科研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 要求教师扬其所长、补其所短、联系实际、切其所用的原则确定研究课题,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五个专业设置

我校得到金光集团的大力资助, 购置了一大批教学设备。学校现设有手工编织、计算机、烹饪、按摩、书画五个专业的培训。为了使残疾学生毕业后能成为残而有为的合格劳动者, 在考虑专业设置时, 学校做到既适应市场的需要, 又考虑到聋人、盲人的特点, 使学生学到的专业技术尽可能的服务于社会, 适应于社会。我校采取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 进行手工编织、计算机、烹饪、按摩、书画这五个专业技术的培训, 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特长。

六、管理思想“六有”

学校工作方方面面, 头绪纷繁, 作为校长, 要领导和管理好学校, 必须统一思想、优势互补、授权分责、分工明确, 根据能级原理进行分层管理, 根据决策是开放的、集体的, 执行是封闭的、个人的思想,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努力做到“六个有”。即“大事有会”。重大事件放到会议上集体研究, 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难事有议”。碰到突发性的、非常规的棘手问题, 学校有关人员及时通气, 及时研究, 妥善解决。“凡事有章”。学校的教育教学, 行政管理工作都有规章制度, 努力做到常规性工作、程序性工作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治事有权”。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 做到有职、有责、有权。“行事有序”。明确分工, 理顺关系, 逐级负责, 做到一级抓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凡事有果”。工作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结果, 做到议而有决, 决而有行, 行而有果。

七、七个教学环节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感到关键是抓好教学流程中的七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质量分析—教研活动。这七个环节用六个字来表达, 就是要花大力气抓好“常规、研究、评价”这三项工作, 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常规要求、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的做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但只有使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常规、研究、评价”这六个字抓好七个基本环节, 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高。

八、德育“八爱八讲”

残疾学生要能自强不息, 残而有为, 自立于社会, 做生活的强者, 除了教育他们学会学习以外, 还必须教育他们学会关心、学会选择、学会做人。因此, 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第一位来抓。近几年来, 学校坚持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在全校广泛宣传和深入开展“八爱八讲”活动。这“八爱八讲”是“爱自己, 讲自强;爱名誉, 讲诚信;爱老幼, 讲孝敬;爱他人, 讲礼貌;爱学习, 讲勤奋;爱集体, 讲进取;爱清洁, 讲卫生;爱祖国, 讲奉献”。围绕“八爱八讲”, 努力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 坚持高标准, 以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为口号, 增强主体性, 以社会为大课堂, 加大开放度, 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 体现多样性。

九、凝聚人心“九法”

要创办一流特教学校, 就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 学校领导努力构筑本校的“凝聚力工程”。从九个方面凝聚人心, 这九个方面是:一是目标激励人。通过提出切实可行又能振奋精神的奋斗目标来激励士气, 统一思想。二是榜样教育人。在教职工、学生中通过聚焦先进思想和事迹, 树立典型, 发扬先进, 达到弘扬正气, 见贤思齐, 达到示范效应的目的。三是事业提高人。对教职工除了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帮助以外, 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提高, 努力使教师在事业上走向成功。四是生活上关心人。对教职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加以关心和解决, 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五是情感温暖人。教职工需要的是多方面的, 除了物质需要以外, 他们还渴望在精神上, 得到领导、同事的尊重和信任。用情感去温暖教职工, 回报的是在工作中加倍努力。六是活动感染人。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都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增强凝聚力的有效载体, 通过活动还可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密切干群关系。七是制度规范人。一个团结、有序的集体, 必须要有集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否则集体失去凝聚力, 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用规章制度来规范每个教职工的行为也是凝聚力工程的需要。八是正确用好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因此, 努力创造条件提拔一些骨干教师到中层干部职位上, 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九是氛围熏陶人。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组织氛围, 形成一个扶正祛邪的正确舆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氛围一旦形成, 就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和催人向上的进取精神。

十、治校方略“十抓”

综合以上内容, 我们把学校管理中要做的主要工作归纳为“十抓”:统一思想抓目标, 超前思想抓规划, 转变观念抓学习, 班子建设抓表率, 德育为首抓方向, 科学管理抓常规, 深化教改抓科研, 重点突出抓特色, 队伍提高抓骨干, 改善条件抓效益。这“十抓”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同心协力抓质量”。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特教校园 篇9

重视学校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特教校园, 为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 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授对学校文化作过这样的论述:“学校文化是指一个学校内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 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所以, 学校文化应该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 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准则等.学校文化既要有雕塑、文化设施、净化、美化、绿化报栏和橱窗布置等物质方面的要求, 又要有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的精神要求,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下面就如何建设学校文化, 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谈一些浅见.

一、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 发挥特教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 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一般情况下, 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其效率都比较高, 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 人们的心情比较愉快, 精神比较轻松, 做事的积极性就高, 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把校园环境建设好, 并加以美化.校园或大或小, 其建筑物要求做到大的雄伟, 小的玲珑, 布置整洁、优美、品位高雅、错落有致, 使学生在愉快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 使学生在爱美、审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 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 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 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 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如, 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 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 展示学生的劳动技能作品, 为残疾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实践创新的平台.其次, 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 各有特色, 相互辉映.如, 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 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 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 如校训、校风等内容, 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在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 要塑造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雕像、标语等.这样使人身处不同的功能区便有着不同的感受———在具有浓郁的学习气氛的教学区便激起学习求知的欲望, 身处热闹非凡、加油声此起彼伏的运动区便身不由已加入到运动队伍之中.同时还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 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 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讲师德, 铸师魂, 是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核心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 师德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 是灵魂.教师的行为、道德是否与社会公德相符甚至高于社会公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与服务是否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是否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由此形成的个人魅力是否能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等等.这些往往是影响一代代学生的行为及其价值取向的最根本的因素.教育部长周济强调, 师德建设决定教育改革发展成败.他说:“要想把教育做好, 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 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每个教师高尚的师德集合, 就是一股无形的“师魂”, 她对学生, 对每一个学校人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学校管理应该是基于人本的、科学的、发展的、和谐的管理.在实践中, 我们着力增强管理层对于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认同感, 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首先我们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明确每个阶段要达成的目标, 统一思想.如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草案) , 《规划》, 明确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明确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学校反复研究、讨论、审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认同的过程, 认同了, 才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其次, 通过制度完善, 抓目标落实.再次, 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标杆, 重视师德教育, 引导教师弘扬高尚师德, 通过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 推广典型;与教师签订争做师德楷模倡议书, 建立师德档案, 听师德讲座, 组织开展演讲等活动, 激励教师提升师德水平, 培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树立特教教师队伍的崭新风貌.

实践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不可能仅靠一次报告, 一次录像, 一次眼见就能培养出来的, 而是要靠先进的学校文化长期引领.

三、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学校开放的育人环境

特殊学校的学生不仅生理有缺陷, 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也比健全学生多, 从学校走出去后, 他们会受到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困扰,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缺陷而极度自卑, 他们想出去却不敢, 想与别人交往又害怕交往, 于是变得越来越封闭, 越来越脆弱, 所以学校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富有生机的育人环境, 逐步培养他们积极开放的生活态度.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和增长见识.如, 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开展书画作品展, 广播操比赛, 趣味运动会、游园活动, 学生幻灯片制作大赛等;我们开展的系列融合教育活动:与社区建立融合教育实践基地, 与医院建立医教统合训练基地, 与派出所建立法制教育基地, 与普小建立互助教育基地等, 将特教学校的教育延伸向社会, 让智残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信, 感受社会的温暖, 从不同角度了解、把握时代的发展动向, 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尽早的融入社会, 回归社会.

一名特教工作者对“爱”的解读 篇10

一、爱学生就要懂得尊重学生差异

1.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听障生由于听力的丧失, 他们只能够靠视觉器官获得直观的信息, 使用手势进行思想交流, 造成其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差的现象, 沟通和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在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更多地呈现给学生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 如视频、画面、实物、情境等, 刺激他们的感官, 加深他们对现象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听障生在心理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如他们的心理年龄普遍较同龄孩子小、做事情不计后果、冲动易怒、自控性差、喜欢看事物表面现象、多疑、敏感、偏激、爱钻牛角尖、习惯看人脸色判断对方态度等特点, 这些现象在听障生中表现较为普遍和突出, 不同学生表现亦不相同, 因此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教育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尊重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目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体生理特征的差异, 如自我意识强的学生和自我意识差的学生、学优生和学差生、单亲离异家庭或者双残家庭子女等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体现了不同的成长需求, 这就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曾经有个听障学生, 父母离异并重组家庭, 父亲是盲人, 母亲是聋哑人, 从小在亲人帮助下长大。平时责任心和领导能力都很强, 还乐于帮助他人。但是他的脾气却十分急躁、多疑, 总觉得周围的事情都不公平。对于这种个性鲜明的孩子, 从小缺乏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和足够的关爱,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成人的教育和指导, 亟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引导, 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健康地成长。

二、爱学生就要学会关注生活点滴

1.抓住教育契机。由于听障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过反复教育、点滴养成的,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一定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 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与学生的每一次见面、每一次谈话、每一个意外事件的处理, 每一个动作、表情、眼神都能透析学生的思想动态, 教师要善于抓住其中教育契机。听障生由于其认知和思维特点, 对他们来说, 利用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来进行说教, 要比每天一遍遍言传叮嘱更有效。

2.注重“第一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在人的头脑中往往形成第一印象, 头开得好, 会为后面班级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明确班级的第一次要求、确定第一次标准、树立第一次形象、准备第一次讲话、策划第一次集体活动、处理第一次违纪、进行第一次表扬、安排第一次劳动等等尤为重要。好的“第一次”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好的“第一次”为良好的班风建设奠定了基础, 好的“第一次”让班主任今后的工作如鱼得水。

三、爱学生就要体会他们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在什么时候进行得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呢?这就是在教师的情感接触了学生情感的时候。”作为班主任, 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有感情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需要社会关爱却又极为敏感的残疾学生, 因此, 情感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极为重要。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个简单的拍肩动作、一种注视的眼神都在传达着你对学生的感情, 而当学生接受你的爱的时候, 你所看到或听到的一句真挚的“谢谢”、“请老师不要担心”、“老师我错了”、“老师一定要注意休息, 要健康”、“老师, 对不起”等一系列话语, 加之一张张甜蜜的笑脸、一个个礼貌的问候、一副副贴满关心的面孔等, 都是对教师情感的很好的回馈。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整个班级管理中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待学生, 我们应多一份爱心, 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心, 少一份嫌弃。

四、爱学生就要做到严中有爱

真爱不是无微不至的呵护, 更不是随心所遇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虽然我们面对的学生不仅身患残疾, 而且有的身世悲惨、遭遇种种不幸, 但是如果对他们过于怜悯和慈爱, 不断姑息他们的错误, 处处帮助维护他们, 只会变成一种溺爱, 使他们身心无法健康成长、自立自强。因此, 班主任应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 爱中有教”。我们要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我们的爱, 从心理上乐于接受我们的批评教育。由于听障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局限, 他们对于教师的批评常常表现特别反感和冲动。因此, 我们应耐心引导学生, 因人而异, 讲究批评技巧, 引导他们找出错误所在, 明白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 正确理解教师的处罚。

五、爱学生就要做到“大爱育人”

残疾人是社会上数量众多且个性突出的特殊群体, 聋哑人所占比例极大, 聋哑人的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一名特殊职业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熟练地掌握各种职业技能, 还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 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身为一线班主任, 我们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一名学生, 尊重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 积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并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人、财、物等资源, 促进每一个学生去成才成长, 为他们能够在社会中体面工作、尊严生活做好准备。此外, 班主任不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成长, 大力开展教科研和培训工作, 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大爱育人的使命。

爱学生就要懂得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爱学生就要学会关注生活点滴, 爱学生就要体会学生的情感, 爱学生就要做到严爱有度, 因生而异。作为班主任, 仅靠一腔激情盲目地去爱学生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一个优秀的特教班主任要学会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残疾学子的所需;用智慧的心灵去探究残疾学子的心理;用智慧的爱去开启残疾学子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继红.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教育契机[J].班主任, 2007, (3) .

[2]丁勇, 王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 2003, (04) .

[3]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9)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特教】相关文章:

特教标语04-16

特教中心04-30

特教论文题目05-02

特教论文范文05-08

特教指导意见04-09

特教阶段总结04-24

特教获奖论文题目05-06

本科特教论文题目05-08

长春电大特教学院06-23

特教培训学习心得07-17

上一篇:高富帅下一篇:框架结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