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组织模型

2024-05-20

数据组织模型(精选十篇)

数据组织模型 篇1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 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地理空间分布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1]。它集合于计算机硬件、地理空间数据和用户等几个部分与一体, 通过它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 准确、图文并茂的输出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目前, 考古研究单位面对纷繁复杂并迅速积累的考古资料, 主要采用档案的人工管理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只有将GIS技术与MIS技术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对考古信息进行高效的科学管理, 使考古资料的效益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主要对传统GIS空间数据的分类以及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 结合面向对象技术, 对考古GIS空间数据组织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2 考古GIS数据模型

如何有效地组织并管理空间数据, 建立一个更有效的空间数据模型, 一直是GIS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2]。在GIS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有两种, 一种为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 这种数据在地理系统中称为空间数据, 比如位置、大小、颜色、旋转角度等等[3]。另外一种就是空间图形所对应的信息系统方面的属性数据, 比如一个面如果代表某一遗址在地图上的映射图形, 与遗址有关的数据 (遗址名称、遗址的发现的时间、文化层时代等等) 就是属性数据[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面向对象技术已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主流技术, 在众多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5]。在考古过程中, 将其中的遗迹、遗址、遗址中的文物等抽象以后, 就得到空间对象, 空间对象分为简单空间对象和复合空间对象类。在地理信息系统中, 往往涉及到不同种类的实体对象, 有些复杂对象还包含很多简单的对象。简单对象共有四种:点 (Point Objects) 、线 (Line Objects) 、面 (Region Objects) 、注释 (Annotation Objects) 。

在考古GIS应用中, 我们可以提取系统设计到的对象:地图对象、层对象、遗址对象、基本图形对象。我们把同一类的对象构成以一个集合, 称之为对象集, 这样就增加了一个对象———对象集对象, 而遗址对象是地图上的一个地理对象, 对以上对象分别称为:基本图形对象、图形对象集对象、地理对象、层对象和地图对象.这样也就有了相应的空间数据的组织形式, 该组织形式分为五层, 即:对象层、对象集层、地理对象层、图层层、地图层。

利用这样一种层次结构就很容易和现实的考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对象系统对应起来, 地图上每个遗址或者是若干个遗址就是层上一个地理对象;地理对象的对象集就相当于某个区域内的所有遗址, 而每个遗址内可以有其他的一些基本图形对象来构成。由于该模型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 使每种空间数据中的对象的集合对应程序中封装的类, 并对里面的这些类抽取共同特征来形

成它们的基类。在程序中具有以下类:节点类、线类、面类、标注类、对象集合类、地理对象类、层类和地图类。这些类在程序中的层次关系可由图1所示。

此外, 在本模型中的最下一层——对象层中的对象还可以扩展为包含其它的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为一个对象集对象或地理对象或层对象或地图对象。

3 考古GIS属性数据的实现

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管理的方便, 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统一存放 (即数据库型的数据存储模型) 。对于地图对象采用如图2结构。

在对象表结构中, Geo ID字段代表建筑对象的唯一标识号, 属性数据字段存储与建筑相关的属性数据, Geo Data代表和建筑对象相关的空间数据, 比例尺则控制着图层的放大缩小以及是否可见, Table Name字段实现对象间的关联。在系统中, 由于每个地图由多个层组成, 在属性数据中为了使地图与地图上的层相关联, 引入了Table Name字段, Table Name字段的内容, 就是该地图上所有层的表名, 这样就把地图和它上面的层关联起来。

4 结论

首先分析了空间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针对考古数据的特点的特点, 采用面向对象思想, 建立考古GIS空间数据模型, 给出了部分要素的表结构, 以及对象间的层次关系, 实现了考古GIS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

参考文献

[1]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概要[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 .

[2]Michchael F.Wordboys.Objected-oriented approaches to geo-referenced information.Int J geographical informstion systems, 1994, 8 (4) :146

[3]Samet H.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patial Object Modelling, London:Taylor&Fran-cis, 1998

[4]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5-17.

组织智商层级模型 篇2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五个OWTG等级的特性,来突出说明在每个等级上过程的主要变化。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历程相类比,一个刚起步的企业对组织智商的懵懂无知发展到能够运用、发展、创新组织智商,正像到从一个完全不会说话的婴孩长大成为语言学专家,所经过的历程一样。

一、初始级

初始级的组织智商特点与水平,完全是由决策领导者形成的,并构成之后的基本发展模型。

在此等级中,组织智商的特点是无秩序发展,偶尔甚至是混乱的。因为处于企业的初层次阶段,企业在不停的“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特点如同婴孩偶尔听到了一些单词、发音,咿呀学语的阶段,他可以无意的明白这些单词的意思,简单的表达出自我的需求、感受。

在企业中,表现为不断前进,从错误中学习经验,但是这只是零碎化的行为,还不能对获得的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经验如同海滩的贝壳,零碎地散落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和部门,无法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地知识和经验共享。

能够对企业组织智商形成有效影响的,只是其中关键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因此不同企业不同的组织智商发展特点,完全是因为拥有不同类型的决策领导人而决定的。在此之下企业的管理实践,逐步提高了组织智商,并在实践中建立从错误中学习的机制来有意识地改善、发展,

因此,这一阶段,组织智商的提高,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依靠组织共同能力去完成。

二、反应级

反应级的企业组织智商是对以往经验和结果的总结和制度化,是实效性和操作性层面的能力

这一时候,那个学话的婴孩已经可以准确理解父母话语的意思,并试着表达一个句子、,一段话了。他能够依据基本的规律来遣词造句,准确的传达出自己深层次的感受。就像初级的小学生一样,但是,要他写一篇整体性很强的文章,似乎还是无法做到。

同样,在反应级上,企业能够根据长期的经验积累和观察结果、总结,建立起管理经验和知识的相关制度、决策和模型,并有专人对企业的知识成果跟踪管理。而且基于在类似活动上的经验,也能够应用于新的企业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

这一等级中的企业组织智商的特点可概括为有规律的,因为在此等级中对具体知识成果的管理和使用是稳定的,并能重复以前的成功。一个有效的管理过程可以描述为实用的、已文档化的、已实施的、已培训的、已测量的和能改进的。

遵循这种“观察——总结——应用”的模式,达到反应级的企业,能使知识和经验的有效管理过程制度化,这使得组织能重复在以前项目上所开发的成功实践,尽管不同项目所实施的具体过程可能不同。

当然,由于主要遵循基于以前知识和经验积累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此时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组织智商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缺少前瞻性和未来指导性。

三、规律级

规律级上的智商库的建立、完善和标准化过程,伴随着企业运营的有效开展,也是该阶段企业组织智商的提升阶段。

组织学习模型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组织学习;系统视角;技术过程;学习类型;社会过程

1958年,March和Simon首次提出了组织学习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关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当前组织学习理论仍处于“组织学习丛林阶段”。每个研究者所处的时代、学科背景不同,形成了有关组织学习的各种理论视角,对其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四个研究视角将组织学习模型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一、基于“系统”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

组织学习的“系统”视角是就个人、团队、组织及组织间等不同层面来研究组织学习的运行模式,他把组织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有意识协调活动或力量的系统。(1)Peter M·Senge模型。Peter M·Senge在对企业作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组织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自我超越,强调自我挑战,激发员工不断创造与超越,不断学习;二是改善心智模式,有效地表达和容纳别人的想法并不断检查和改善自己;三是建立共同愿景,鼓舞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四是团队学习,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五是系统思考,纵观全局,形成系统思维模式。Senge认为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的核心和基石。(2)Dixon的意义结构共享模型。Dixon通过对组织学习进行研究,提出了“意义结构”这一概念来取代传统上习惯使用的“知识”和“信息”。在Dixon模型中,组织成员个人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个人意义结构,個人意义结构中愿意也确实可以与其他组织成员分享的部分形成了可共享意义结构,集体意义结构是在可共享意义结构的基础上被整个组织所吸收,为组织内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组织价值观念、文化和认知。组织学习发生在组织成员进行意义结构共享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经历了创造→整合→诠释→行动这四个阶段,并且最终又从行动回到创造,形成一个循环。(3)Mike Cope的十大要素架构模型。Mike Cope模型是由四个核心要素十个子要素组成的二维模型,是一种组织学习架构,四个核心要素分别是个体、关联性、传递机制、意图。通过对组织中各个因素的探讨,Mike Cope模型强调组织中各种因素的运用和合作,以发挥出组织个人及组织最大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组织。Peter M.Senge模型强调员工的学习,员工之间要建立共同愿景,并且提出系统思考是组织学习的核心和基石。Dixon认为组织学习属于个人学习所形成的个人意义结构中可与团队成员共享的那部分。Mike Cope的十大要素架构模型侧重地强调了组织学习架构中具有影响的四大核心因素:个体、关联性(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组织之间)、传递机制、意图。

二、“技术过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

(1)Daft&Weick模型。Daft和Weick将组织看作具有扫描、解释和学习功能,并且把组织的整体学习过程表达为:扫描、解释及学习。扫描就是对环境实行监视获得相关数据;解释是指根据对环境的理解去扫描事物从而形成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个人的学习过程;学习则是指产生有关组织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知识以及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之上所采取的行动。(2)Slate组织学习模型。Slate通过对组织学习模型的研究,认为为组织学习经历了信息获得——信息扩散——信息共同解释三个阶段,最终将共同的解释通过组织记忆的方式进行贮存,并且一部分被贮存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又会重新被提取进行再加工。组织是在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控的基础上获取信息的,这些信息包括已经存储在组织中的知识,即组织记忆。信息扩散指信息在组织成员间共享的过程,信息的扩散可以扩大信息的共享范围,使组织中更多的成员能分享到相关的信息,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经过信息的输入和扩散之后,对输入的知识做出一个共同解释,就会成为大家所接受的知识,组织学习也就越发的明晰化、深入化。以上两个模型中,Daft&Weick模型中组织被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整个过程类似于个体的学习但是模型中,忽略了个人学习对组织学习的作用,而且组织学习的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搜集信息,解释到采取行动,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组织学习只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刺激——反应”过程。

三、“学习类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

(1)Argyris&Schon的四阶段模型以及改进的组织学习模型。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是Argyris&Schon的四阶段模型,即发现、发明、执行和推广。“发现”包括发现组织内部潜在的问题或外界环境中的机遇,“发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执行”产生新的或修改了的操作程序、组织机构或报酬系统,“推广”是学习在个人,组织以及组织之间得到传播。(2)我国学者陈国权,马萌在Argyris&Schon的四阶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反馈过程,使组织学习过程成为一个闭环,增加了学习的有效性。从组织学习研究的历程来看,早期的组织学习模型大多是属于适应性学习,Argyris提出的单环学习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属于一种被动的学习。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此时企业不得不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转变(双环学习),Argyris模型为实际操作中组织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陈国权进一步发展了Argyris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反馈环节,完善了组织学习过程,为实践中的组织决策与运作提供借鉴;另外知识库的加入表明组织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积累知识的过程。

四、“社会过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

(1)Cyert&March的适应性模型。在Cyert&March的适应性模型模型中,整个学习循环的起点是个人信念。在特定的个人信念的引导下,个人产生一系列的行为,而作为一个的组织成员,其产生的行为最终将导致组织行为,组织会作用于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则影响个人信念,这就构成一个循环。(2)Nonaka的SECI模型。Nonaka的组织学习模型包括三个层面:第一,组织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第二,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而实现知识的创新(SECI);第三,知识创新过程的基础叫做巴(场所的意思)。Cyert&March的适应性模型借用了个人学习的刺激反应学说,强调了个人学习对组织学习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Nonaka的SECI模型中整个循环的起点是个人的隐性知识,终点仍然是个人的隐性知识,侧重知识在组织内部的转换,但是由于知识在组织内的流动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因此没有考虑外部知识的流入,缺少与外部环境的交流。“社会过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既强调了知识在组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它还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知识在组织内的流动问题,如何使知识的价值最大化。

五、结论和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知,“系统”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强调从个人、组织上升到团队层面的学习,最终提高组织的创造力,强调组织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相比较而言,“技术过程”视角的组织学习模型在对组织学习的阶段划分上较为详细,组织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学习类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更加强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组织学习以及用它来建立学习型组织,与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过程”视角中的组织学习模型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个人学习对组织学习的作用,但是缺少研究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相互作用。综合以上研究,各种模型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组织学习模型需要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秦发盈.国外组织学习理论综述与本土应答[J].继续教育研究.2004(4):11~15

[2]李徐平.组织学习的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3]刘宝发,邹照菊.组织学习的动态管理模式[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94~97

[4]肖力维.组织学习模型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 2000,8(1):66~74

[6]张声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数据模型 篇4

要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信息系统, 关键之处就是如何把信息系统要处理的信息, 通过抽象、综合、分类定义为有标准有规律有组织的数据, 进而定义与设计相应的数据库及对应的处理。我们把这些组织起来的各类数据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各种数据模型, 把其组织过程称之为数据建模过程。落实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是信息系统数据架构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数据模型

所谓数据模型, 是通过对展现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抽象、综合、分类, 组织为具有某种结构的数据, 对这些数据结构、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操作方式及约束的描述。

(一) 描述内容

通常认为, 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1. 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描述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描述数据结构的类型、内容、性质, 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及其记录型、数据项, 又如关系模型及其关系、域等;另一方面是描述各数据结构间的关系。

2. 数据操作

数据模型中的数据操作主要描述在各数据结构上对应的操作规则、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

3. 数据约束

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约束主要描述数据结构内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 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约束条件可以按不同的原则划分为数据值的约束和数据间联系的约束、静态约束和动态约束、实体约束和实体间的参照约束等。通过数据约束, 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在上述数据模型的描述中, 数据结构是数据模型的基础, 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都建立在数据结构上。不同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约束。所以, 本文下面的论述也是主要围绕数据结构展开。

(二) 模型层次

在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中,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视图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1. 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面向用户的现实世界的模型, 主要用来描述信息系统要处理的现实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 摆脱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库的具体技术问题, 集中精力分析现实世界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概念数据模型与具体的数据库或数据管理系统无关, 它必须再进一步转换成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才能在具体的数据库中实现。

概念数据模型要面向现实信息世界, 一方面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能够方便、全面、正确地表达信息系统面对现实世界需要处理的数据属性及它们的分类与关系;另一方面, 应简单、清晰、易于非技术人员的理解。在概念数据模型中, 最常用的是E-R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2. 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是既面向用户又面向某种数据库类型的数据模型, 是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支持的数据模型。在数据库发展的历史上, 比较主流的数据库类型有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等。把概念数据模型发展为逻辑数据模型, 使之可以对应某种类型的数据模型, 进而能在对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实现数据库的建立。

3. 物理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是面向具体计算机系统展示的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描述了数据在具体数据库产品与具体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 不但与具体的数据库有关, 而且还与具体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

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落实到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时都有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通常, 每种主流的计算机系统, 都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库生成手段, 使逻辑数据模型向物理数据模型转换的实现工作大部分由系统完成。而设计者只需按照基本相似的方式, 关注数据库的索引、视图、关系等各种内部结构设计。这样, 使得各种数据库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与硬件, 能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

二、主要的数据模型

在数据库发展与使用的历史上, 主要的数据模型类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这三种模型是按其数据结构而命名的。

其中, 前两种采用格式化的结构, 在这类结构中实体用记录型表示, 记录型之间的联系抽象为记录型之间的连接线。这两种数据结构与图相对应, 对应于树形图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 对应于网状图的数据模型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为非格式化的结构, 用单一的二维表的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 称为一个关系。

(一) 层次与网状模型

在早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里, 广泛使用层次模型与网状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别是层次数据库, 具有存取方便且速度快;结构清晰, 容易理解;数据修改和数据库扩展容易实现;检索关键属性十分方便等特点。

但随着计算机应用对数据库的要求越来越高, 上述数据库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尤其是网状数据库, 数据间的关系通常用存储指针链接, 使得数据量增大;数据间关系没有强约束条件, 使得网状结构比较复杂, 甚至比较凌乱, 增加了用户查询和定位的困难;数据的修改往往涉及指针的修改, 维护成本高。因此, 在许多计算机事务处理应用系统里, 关系数据库逐步取代了上述两种数据库。

(二) 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 以记录组或数据表的形式组织数据, 一个记录组具体表现为一个规范化的二维表。关系数据库的记录组不分层也无指针, 是建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数据组织方法。

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 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下列优点:第一, 概念单一, 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结果都是关系, 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 用户易懂易用。第二,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使程序和数据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第三, 关系模型的数据语言非过程化程度较高, 用户性能好, 具有集合处理能力, 并有定义、操纵、控制一体化的优点。关系模型中, 结构、操作和完整性规则三部分联系紧密, 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 为提高程序员的生产率以及端点用户直接使用数据库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

三、数据建模

把现实世界需要处理的信息进行综合、抽象、组织, 通过逐步求精过程, 建立三个层次的数据模型, 最终建立起我们的目标数据库, 这整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数据建模的过程。

(一) 概念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概念模型时, 我们需要充分理解需求, 把要处理的对象综合、抽象为一个个实体, 并整理出这些实体的各种主要属性, 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其中实体的主要属性一定要包含与实体间关系相关的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指的是概要关系, 数量的对应关系, 实体间相关属性的依存与约束关系。

(二) 逻辑模型的建立

在建立逻辑模型时, 我们需要决定我们最终选择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 种类。因为不同的数据模型种类, 实现实体间关系的方法不一样。如对于网状模型, 关系通常通过指针实现;而对于关系模型, 关系通常通过共享键值、外键实现。另外, 我们应该细化与完善对实体与关系的描述, 使之可以在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成相应的具体的数据库对象。这些对象包括数据库的对应文件或表、记录或行、字段或列, 对象还包括主键、外键等。

以建模工具Erwin对关系模型的逻辑模型展现为例, 它既把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展现为具体二维表的行与各列, 还具体定义了实体的各索引键以及与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三) 物理模型的建立

物理模型是对逻辑模型的进一步求精, 是真实数据库的完全描述, 包括数据库中的一些对象如表, 视图, 字段, 数据类型、长度、主键、外键、索引、是否可为空, 默认值等。并根据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及使用的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将在逻辑建模阶段创建的各种数据库对象生成为具体的DDL SQL代码。通过运行这些代码, 我们就可以创建相应具体的数据库对象。

人们在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大多数建模工具, 大都可以通过物理模型的建立, 自动生成相应的DDL SQL代码。

四、概念模型举例

在数据模型的三个层次中, 概念模型只与现实世界里需要计算机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的对象有关, 与将采取什么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无关, 更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描述概念模型,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实体-联系方法 (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 ”,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其展现方式为实体-联系图, 也即通常说的E-R图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其中, 矩形表示实体型, 框内写明实体名;椭圆表示实体的相关属性, 并用无方向连线将实体型与其相应的属性连接起来;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框内写明两个实体间的关系概要, 也用无方向连线将有联系的实体型连接起来, 同时在菱形的两侧连线上标注上联系的类型。联系类型有三种:1对1 (1∶1) , 1对多 (1∶m, 1∶n) , 多对多 (m∶n) 。

下面以银行交易系统为例, 探讨如何建立需要处理的数据实体的概念模型。

在银行交易处理系统里, 信息系统要处理的数据实体很多, 这些数据实体都需要进行抽象、综合、分类, 组织为具有某种结构的数据, 并对这些数据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充分的分析, 以便系统进行需要的处理。

例如, 银行信息系统面对的最主要的数据实体有客户与账户。每个银行都会有许多的客户, 而这些银行客户会在银行开立各种各样的银行账户, 记录客户在银行各种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及现状。

银行客户在银行开立账户后, 通过什么方式取得银行对其相应的服务呢?

在银行没有实现电子化前, 客户每在银行开立一个账户, 银行均会给该客户某种日后能证明该账户是该客户的凭据, 如活期存折、定期存单、或银行卡等。我们通常可以把这些凭据称之为客户与银行打交道使用的介质。客户手持这些介质到银行, 银行就知道该客户在银行有什么账户, 从而可获得相应的银行服务。

在银行的客户服务基本实现电子化后, 上述介质的作用性在逐步弱化, 客户与银行打交道的界面通常变为计算机界面。计算机并不关心介质的外特征, 它仅关心介质所承载的数据信息。我们把所有介质承载的用以计算机识别客户的数据称之为访问标识。对于计算机系统, 如果介质所承载的数据被破坏, 尽管介质表面上完好无损, 但由于计算机不能够正确读出介质里的数据, 计算机就会认为这是无效介质。除非在银行的人工服务柜台, 在某种场合里, 还可以由银行员工根据介质的外特征手工输入介质承载的访问标识, 否则客户将不能获取银行的服务。

在一些银行的客户自助服务渠道上, 如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 已经只有访问标识的概念, 此前介质的作用已经完全消失。客户只需要在这些自助渠道上输入自己的某个访问标识, 经过一定的认证方式, 就可以获取银行相应的服务。这些访问标识也许是一些别名、昵称、或者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串字符串。这样的访问标识, 除了用作访问, 已经不与任何现实事物所对应。当然, 许多银行也允许客户使用账号、卡号作为访问标识。但该账号、卡号所代表的含义往往已经超出所对应的银行账户。

就算在一些传统的渠道, 表面上还需要介质作为服务凭据, 如柜台渠道、ATM和POS渠道。但实际上, 在这些渠道里, 信息系统通过渠道终端读进的仍然是访问标识。并且该访问标识完全可以通过手工输入而不是通过读取介质输入。如今不少银行提供柜台无折存款, ATM提供无卡取款功能, 这些无视介质的作用。

根据上述对银行客户、访问标识、账户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 我们可以知道, 银行客户通过使用他的访问标识, 去访问他在银行拥有的账户。这样, 我们可以建立实体-关系图, 如图1所示。

分析上述E-R模型, 是如何展现与描述实体和它们间的关系。

(一) 实体

在上述E-R图里, 有三个实体, 它们是分别用方框描述的客户、账户和访问标识。图中还举例列举了这三个实体部分比较重要的属性。

1. 客户

这里的客户主要是指银行客户, 即银行的服务对象, 其属性有姓名、出生日期、客户标识等。

(1) 姓名

客户姓名是客户有效身份证件里记载的姓名, 这些有效证件通常有护照、身份证等。

(2) 出生日期

客户属性的出生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我们需要通过姓名来查找某个客户的相关资料。但是, 无论在中国或者在全球, 同名同姓的人实在太多了。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重名最多的前50个名字, 重复率全部都超过十几万。其中前五个最多的名字为:张伟, 290 607个;王伟, 281 568个;王芳, 268 268个;李伟, 260 980个;王秀英, 246 737个。如果只用姓名作为对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索引键, 将会出现非常多的重键。例如, 一个叫张伟的客户由于银行卡丢失了要到银行挂失, 但他忘记了具体卡号。如果我们用他的名字进行检索, 可能会查到数万个张伟, 然而究竟是哪一个, 我们也难以判断。

但如果我们在客户资料里保留了客户的出生日期, 那么, 我们可以用姓名加出生日期进行检索。检索结果的重复几率就会非常低。所以在国际社会的人员交流管理中, 普遍对人员的出生日期特别关注。只有掌握了人员的出生日期, 鉴定人员的唯一性就相对容易与简单。

(3) 客户标识

由于客户姓名并不唯一, 就算加上客户出生日期也不能保证能唯一识别客户。所以, 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其公民赋予一个唯一识别标识。例如, 在中国是身份证号, 在美国是社会安全号 (Social Security Number) 。这些公民唯一识别号的唯一性由国家来保证。所以, 银行也可以借用这些识别号作为唯一的客户标识。客户标识通常包含了客户标识种类和客户标识号。

2. 账户

这里指的账户, 是指客户在银行的账户, 用于记录客户在银行的资产、负债或其他非货币东西的现状、数量变化的历史等。不同的账户会对应银行不同的产品与服务, 账户的属性有客户标识、账户标识、姓名等。

(1) 客户标识

账户的客户标识表明该账户是属于哪一个客户的, 这客户标识与客户实体里的客户标识一致。

(2) 账户标识

账户标识是账户的唯一标识, 通常包括账户种类与账户号。

(3) 姓名

账户所属客户的姓名, 与客户实体里的姓名一致。

3. 访问标识

访问标识是银行客户赖以访问其在银行开立账户及获取银行相关服务的凭据。在许多场合里, 访问标识会通俗地称之为登录名、用户名、用户号、用户别名、用户昵称等。在银行的信息系统服务界面里, 访问标识也会使用账号、卡号等。访问标识的属性有客户标识、访问标识、适用渠道等。

(1) 客户标识

访问标识的客户标识表明该访问标识是属于哪个客户的, 这客户标识与客户实体里的客户标识一致。

(2) 访问标识

这里的访问标识是访问标识实体的唯一标识, 是访问标识实体里最重要的内容, 体现为一窜字符串。银行信息系统通过读取客户或银行员工在银行信息系统的服务界面上输入的访问标识, 经过相应的认证与处理, 就可以唯一识别客户, 以提供银行对客户的相应服务。

(3) 适用渠道

通常, 银行会对不同渠道的访问标识有不同的要求。例如, 在网银, 访问标识可以是别名、昵称等;但在柜台, 通常要求是账号、卡号。另外, 银行客户也会根据不同的渠道, 选择不同的访问标识, 而一个访问标识可以适用多种渠道。客户的某个访问标识, 仅在其适用的渠道有效。

(4) 适用账户标识

根据银行相关规定与客户的意愿, 不同的访问标识可以访问不同的账户。当然, 某个访问标识可以访问哪一个账户, 根据银行的相关规定与客户的意愿, 需要履行一定的手续后, 指定才能成立。

(5) 认证方式

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账户、不同的服务, 有不同的安全防护等级与安全措施, 会对应不同的认证方式。通常, 越是容易被仿冒、越是要害的服务, 对应的认证方式越复杂。这类服务有网银、移动银行等全自助式的服务, 涉及大额转账的服务。

(6) 认证标识

认证标识, 最通常的就是指认证密码。按银行的希望, 最理想的情况是, 不同的认证场合与认证方式最好对应不同的认证标识。并且, 认证标识最好长一点、复杂一点 (有的网站规定组成密码里的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其他字符均不能连续超过3个) , 且能经常变化, 以防泄漏被仿冒。在比较复杂的认证方式里, 认证标识可能不止一个。多个认证标识会在一个交易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分别输入, 以增加认证的可靠性。

(7) 对应权限

综合前面几点, 不同的访问标识、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账户、不同的认证方式, 会对应不同的服务内容与权限。如果是账户查询, 通常输入查询密码就可以;如果是转账, 就要加上进一步的认证。有的银行要求再输入转账密码, 有的银行要求插入U盾等。

(二) 关系

根据实体-关系图, 客户、账户、访问标识三个实体之间, 存在三个关系。它们的关系用菱形体现, 它们的数量关系体现在菱形的两侧。

1. 客户与账户

一个客户在一个银行里通常会拥有多种账户, 例如有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账户、信用卡账户等。在某种账户里, 还可能拥有多个账户。如活期存款账户, 有用于工资转入的账户、有用于各种自动扣费的账户等等。

总之, 客户与账户的关系是拥有的关系, 是一对多的关系。

2. 客户与访问标识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 一个客户, 为了能在不同的渠道上访问不同的账户、获取不同的服务, 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访问标识。

可见, 客户与访问标识的关系是使用的关系, 是一对多的关系。

3. 访问标识与账户

不同的访问标识可以访问不同的账户, 反过来, 不同的账户可以由不同的访问标识进行访问。

可见, 访问标识与账户的关系是访问的关系, 是多对多的关系。

五、逻辑模型举例

在数据模型的三个层次中, 逻辑模型涉及具体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 种类。在把上述概念模型进一步深化为逻辑模型时, 假设我们采用的是关系数据模型, 用工具Erwin展现, 其逻辑模型大概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逻辑模型比概念模型更具体、更细化了。图中每个框图代表某个数据库表的一行, 框图里每一行表示数据库的各列。在每一个框图里, 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份为键区, 下半部分为数据区。两个区域定义的数据库表各列分别对应原来实体里用作索引键的属性与非索引键的属性。

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不同, 关系模型用共享值来体现其关系, 这是关系模型的特点。上述Erwin可以完全体现这种使用共享键的实体-关系模型。

从图2可以看出, 无论是账户或者是访问标识, 都通过客户的客户标识将其关系起来。而账户与访问标识, 则通过账户标识关系起来。

用“SO”模型优化营销组织 篇5

企业进行组织优化有多种情况,比如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使得管理效率低下,这时就需要进行局部的组织调整。而在一些情况下则需要进行组织的重大调整,比如战略调整、营销重新规划等。战略调整将会带来业务重心的转移甚至行业迁移,企业内部资源需要进行重新配置,因此要通过组织调整来实现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同时还要考虑到战略目标的长远要求,即组织设计要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与战略调整相比,基于营销规划的组织优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会涉及业务运作的具体过程、营销组合等,对于营销部门内部的岗位设置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组织优化思路更加系统、全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种营销组织优化的分析模型。

案例背景介绍

H公司是一家城市管道天然气运营商,尽管发展良好,但却遭遇了发展瓶颈。从收入结构看,目前工程建设收入占到近4成,客服收入却只有2%。随着市场日趋饱和,天然气管网已逐步覆盖到大部分城区,未来新的管网工程建设会越来越少,这部分收入的占比也将大幅下降。而客服业务尽管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总量有限,难以成为维持收入的主力业务。因而H公司希望发展新的业务,拓展盈利空间。

按照上面的框架,我们基于天然气供应行业价值链为H公司设计了业务发展模式,并进一步结合用户需求制定了业务规划,业务领域主要包括现有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安装维修业务,以及居民燃气应用、工商燃气应用、信息提供等新业务。

H公司的营销职能主要由客户发展部、客户服务部两个部门承担,客户发展部的职责为营销计划、市场开发、工程建设、促销活动等;客户服务部的职责为燃气销售、设备安装、售后服务、散户开发、用户资料管理等。

H公司营销方面的主要问题为:

1、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营销职能缺失或比较薄弱;

2、目前仅提供基础的、几乎无差别的服务,仍停留在粗犷式运作的阶段,需要向精细化运作方向转变;

3、营销部门人员有限,且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4、H公司希望方案实操性很强,即能立刻引入实施,因而难以在组织结构上做大的变动,至少在近期方案中是如此。

我们接下来面临的问题:

1、各项业务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2、如何理清现有业务精细化运作、新业务开展对营销组织提出的多种要求?

3、基于以上需求如何调整营销职能?

4、设计与营销职能相匹配的营销组织结构。

可见,业务分析是关键。

“SO”模型导入及说明

一般来说进行业务分析,尤其是生活消费类产品的业务分析,是将业务运作划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阶段,或者基于用户购买过程进行分解(具体分解为:需求一收集一选择一接触一购买一使用一重复购买),然后针对各个阶段进行分析。

上述按照阶段划分进行业务分析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三阶段分析是以企业为中心,不能以用户视角进行分析;

2、用户购买过程则划分得过细;

3、这两种划分法都只是以时间节点进行划分,不能做到对业务的全面审视,因而在每个阶段内还要借助其它工具;

4、不能将企业业务运作与用户需求两个维度紧密结合;

5、局限于单一业务的范畴,忽略了业务之间的关联性。

因而,需要寻找多视角的整合分析工具。这里提出一种新的模型——“SO”模型。(图一)

其中,六个“O”的具体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视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包括企业自身、用户、外部利益相关方,其中外部利益相关方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供应商、代理商、外包方、政府、行业协会、媒

体等。(表一)

营销组织优化中的“SO”模型应用

根据前面的分析,要对H公司的营销组织作优化,就要对现有业务及未来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缺失的和需要增强的营销职能。首先分析各业务的关键要素(表二),务求将与每个“O”因素对应的要素罗列详尽。(这里只是举几个要点作为示例)

接着对找出的若干要素进行汇总(表三)。

以表三中标红处为例,“SO”分析结果是7、12、16,根据表二:

7——安装维修需要实现快速反应

12——对于居民应用业务,需要门店展示和销售燃气具

16——工商应用作为新业务,要想被用户接受,需要强化与售气业务的品牌关联

H公司尽管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了若干片区,但所有服务人员都集中在总部,对于距离较远的区域很难做到快速反应,只有将片区做实、派驻服务人员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燃气具销售需要临街的营业场所,而该场所又可以承担业务受理、收费等职责,为用户提供便利。在场地上,片区服务所可以与营业厅合二为一,降低运营成本。而为了获得更好的品牌沟通效果,营业厅的对外宣传作用也应该被很好地利用。

可见,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避免与业务相关的要素有遗漏,同时将多个要素相结合,从而得出重要结论。在后续的组织优化中,片区实体化成为我们的核心思路。

在营销组织优化中,除了业务分析,营销部门、部门下设的分组、营销岗位的分析也都可以应用“SO”模型。

表四是“SO”模型在H公司营销组织优化中的延伸应用。

以片区/营业厅为例。其功能分为三种:快速服务、业务办理及产品展示。作为品牌展示的窗口,片区/营业厅的服务目标对象也将包括潜在用户。由于贴近用户,负责大部分上门服务的实施,片区/营业厅自然也就担负用户信息收集的责任。虽然片区/营业厅的上门服务更高效,但人员配置的有限又要求片区服务人员一专多能,这样才不需要不同专业人员多次上门服务。而燃气具销售可充分借助外部合作,由供应商负责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片区服务人员再上门安检。为使服务标准化,保证多重监控,总部可以通过集中采购、业务统一派单、定期巡检等方式。

可以看到,表四的分析不仅明确了营销组织各层级的职责,还涉及到业务日常运作的关键环节,对于后续流程、制度的设计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SO”模型尽管是为营销规划中的业务分析而开发的,但基本涵盖了与营销类组织相关的各个关键维度,因而其应用范围可以延伸到营销组织优化的其它多个方面。

市场营销组织的五种形式

职能型组织。这是最常见的市场营销组织形式,它强调市场营销各种职能如销售、广告和研究等的重要性,但往往把销售职能当成重点而其它职能则处于次要地位。当企业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或者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方式大体相同时,按照市场营销职能设置组织结构比较有效。

2、产品型组织。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产品经理组织制度,以协调职能型组织中的部门冲突。在企业所生产的各产品差异很大,产品品种太多,以致按职能设置的市场营销组织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建立产品经理组织制度是适宜的。其优点在于产品经理能够有效地协调各种市场营销职能,并对市场变化作出积极反应。同时,由于有专门的产品经理,那些较小品牌产品可能不会受到忽视。

3市场型组织。当企业面临如下情况时,建立市场型组织是可行的:拥有单一的产品线;市场各种各样(不同偏好和消费群体);不同的分销渠道。其基本形态是一名市场主管经理管理几名市场经理。市场型组织有利于企业加强销售和市场开拓,但存在权责不清和乡头领导的矛盾,这和产品型组织类似。

4地理型组织。如果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向套国,那么它会按照地理区域设置其市场营销机构。该机构设置包括,1名负责全国销售业务的销售经理,若干名区域销售经理、地区销售经理和地方销售经理。为了使整个市场营销活动更为有效,地理型组织通常都是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结合起来使用。

数据组织模型 篇6

封闭的组织模型是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的古典管理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组织理论为以报酬作为基本和全部动力方法的组织模式, 这是一种经济型集权式等级制结构模式。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研究者多注重用静态的角度分析组织的结构、分工、责任、制度和职权等问题, 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模型。概括起来, 封闭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是:

(1) 组织存在明确的分工。任务的专门化 (即劳动分工) 是中心;组织要依照任务性质、工作程序、作业地点和人员不同而分工;

(2) 组织是一种多层次结构, 以便指挥统一, 令行禁止。组织的结构呈金字塔形, 命令的传达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3) 组织内部要权责分明。组织中的每个岗位都应有明确的职权范围, 并要求每个人承担职务时明了应担负的任务。强调下级对上级命令的服从;

(4) 组织是依据法规、制度组成的。组织中的每个人的每个成员都受法规、制度的控制, 组织成员的挑选必须依法规经过考核才能录用;

综观封闭组织理论可以发现, 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是站在基层管理者的角度探讨适合于企业日常生产的组织管理模式, 而法约尔是立足于大公司的高层管理, 对企业全部活动进行组织设计, 韦伯是从技术层面设计一种普适的理想组织模式。科层制度是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提出的最重要贡献。虽然科层制度在进行工作时更精确、更迅速、更高效, 摧毁了在管理中束缚生产力的封建关系, 但随着人的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日益重要, 科层制度的缺点也日现:这种组织结构在本世纪之初适应了社会生产体制从作坊式小生产体制向工厂化的社会化大生产体制的转化, 促进了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了当时组织急剧膨胀状况下组织控制和规范化运行的要求。然而, 这是一种“机械的”组织模式, 只能适合组织运行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当环境变化频率加快, 经济型刺激的作用降低时, 其弱点就会显现无遗。忽略组织外部环境而将组织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研究, 更是这种组织理论的一个大弊端。在非人格化的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起的过分严格的规章制度与机械的组织模式使组织中的沟通易被曲解, 组织冲突频繁, 这就对管理中对人的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 新的开放的更注重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开放的组织理论模型应运而生。

开放组织理论是以古典组织理论的层级结构为基础, 同时吸取了心理学、社会学关于“群体”的理论观点和知识, 在对古典组织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典组织理论的缺点是把人当做活动的机器, 完全忽视了人性、情感对组织效率的影响, 而新古典组织理论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了以人的感情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原因与正负作用问题, 为组织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等。梅奥等人的最主要贡献是认为组织不仅是个技术——经济系统, 而且是个社会系统, 对人的激励不仅有经济方面, 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组织成员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对组织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马斯洛对人的需求五层次论。除此之外, 现代的系统权变理论的创立与研究发展也为组织模型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理论认为,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整体性能的社会技术系统。现代组织理论把着眼点由组织内部转移到环境, 并由组织被动适应环境的观点转变到影响环境, 这一理论为组织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和分析方法。这种开放的组织模型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

(1) 组织是一个面向外部环境的开放系统, 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人。组织从外界输入资源、能源、信息、经过转换向外界输出产品和服务, 这一转换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 因此, 有必要了解和研究人本身;

(2) 组织是分工有序的、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组织包括结构子系统、级数字系统、心理社会子系统、目标与价值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 组织被看成是一个流动式的网络结构;

(3) 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平行的, 因为组织是一个扁平的结构, 并不断从外界输入信息, 使组织成为一个反馈系统。成员之间的冲突通过同时的交互作用加以协调, 而非有上级统一裁决;

(4) 组织是一个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构成的系统。组织不仅是一种职责关系结构, 而且由于成员的相互交往也存在一种无形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不仅贯穿于上下级之间, 而且也存在于同级之间。

不难看出, 与封闭的组织理论模型相比, 开放的组织理论模型是:

(1) 用“人性的”代替”机械的”。封闭模型中, 组织结构的运行是由严格的法律条文、权力等级来规范运作的, 这种模型是以静态—结构—法规的观点来研究组织问题的。而开放模型强调人的性格的整合性。各组织成员因出身、社会环境等不同造成成员之间性格的差异, 不同人格的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看法不同, 从而产生冲突, 这是必然现象。

(2) 用“动态的”代替“静态的”。封闭模型中, 组织的基本运行都被严格的法律条文或等级授权所规定, 成员之间缺乏互动, 沟通的方式只有自上而下的一种。而在开放组织模型中,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的。在组织中, 人员不仅处于正式的组织关系中, 而且还经常处于非正式的接触中, 这就是人际关系, 它是组织的一种必然现象。

(3) 用“功能的”代替“结构的”。封闭的组织结构研究只能了解组织的职位、层次, 却不能知晓组织人员的技能及能力如何。只有功能研究才能剖析组织的内部状态, 因为开放的组织模型所进行的是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

(4) 用“心理的”代替“胜利的”。早期的封闭模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泰罗、吉尔布莱斯夫妇以及法约尔都试图突破人的生理极限, 把人当成生产工具, 然而, 几经努力, 人们所期待的生产效率和工作和谐的目标并未达到期望值。开放模型则认为, 人的行为是其心理及冬季的反映, 人的需求与动机绝非只限于生理的满足, 而是由更高层次的递增需求。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能判断哪种模型孰优孰劣, 它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封闭模型主张环境是稳定的、任务是常规化的, 开放模型主张环境是多变的、任务是非常规化的;封闭模型以X理论的观点来看人性, 而开放模型则是用Y理论的观点;封闭模型认为社会是非结构化的, 但是可以预测的, 开放模型认为社会是高度结构化的, 并且是不可预测的。这些都是根本差异所在。

今天, 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 管理组织正在经受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管理组织如何适应环境的巨变, 是当前管理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管理组织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就是试图通过理论分析探索发展的内在规律, 寻求管理组织理论, 结构和方法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以使管理组织在新的环境形势下得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张昕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德国]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数据组织模型 篇7

1 E-R模型概念

构成成分是实体集、属性和联系集, 其表示方法如下。

(1) 实体集用矩形框表示, 矩形框内写上实体名。

(2) 实体的属性用椭圆框表示, 框内写上属性名, 并用无向边与其实体集相连。

(3) 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联系以适当的含义命名, 名字写在菱形框中, 用无向连线将参加联系的实体矩形框分别与菱形框相连, 并在连线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即1—1、1—M或M—M。因此, E-R模型也称为E-R图。

2 关系数据模型概念

行与列交叉的二维表称为关系, 关系的每一行称为元组, 关系的每一列称为属性, 关系中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候选码, 简称码。如果候选码有多个, 则选定中一个作为主码。

如果关系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 但X是另一个关系的码, 则称X是R的外码。

3 作E-R模型图的方法

(1) 确定实体和实体的属性。

(2) 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及联系的类型。

(3) 给实体和联系加上属性。

如何划分实体及其属性有两个原则可作参考:一是作为实体属性的事物本身没有再需要刻画的特征而且和其它实体没有联系。二是属性的一个值可以和多个实体对应, 而不是相反。尽管E-R模型中的属性可以是单值属性也可以是多值属性, 为简单计算, 多值属性常常被作为多个属性或作为一个实体。

例如:职工和部门, 一般情况下, 一个部门有多个职工, 而一个职工仅属于一个部门。所以职工应作为实体, 而部门既可作为职工的属性—部门本身仅有一个名称也可以作为实体—部门具有部门号、部门名称及电话等。再如, 职工和工种, 一个工种有多个职工, 而一个职工仅属于一个工种, 所以职工应作为实体, 而工种既可作为职工的属性—工种本身仅有一个名称;也可以作为实体—工种和其它实体。

如何划分实体和联系也有一个原则可作参考:当描述发生在实体集之间的行为时, 最好采用联系集。例如, 读者和图书之间的借、还书行为, 顾客和商品之间的购买行为, 均应该作为联系集。

如何划分联系的属性:一是发生联系的实体的标识属性应作为联系的缺省属性, 二是和联系中的所有实体都有关的属性。例如:学生和课程的选课联系中的成绩属性, 顾客、商品和雇员之间的销售联系中的商品的数量等。

4 E-R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转换的规律

规律1:将每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如果该实体是弱实体, 则弱实体的属性及其父实体的主码作为关系的属性, 而码为弱实体的码与父实体的主码的组合。

规律2:所有主码必须定义为非空 (NOT NULL) 。

规律3:一个1∶1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都是该关系的候选码。如果与某一端的实体对应的关系合并, 则需要在该关系的属性中加人另一个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另一关系的码作为该关系的外码。

规律4:一个l∶n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合并。如果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 则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而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的码。如果与n端对应的关系合并, 则需要在该关系的属性中加人另一端实体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而码仍为n端实体的码。另一端实体的码在该关系中作为外码。

规律5: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与一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各实体的码分别是该关系的外码。

规律6: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而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各实体码分别是该关系的外码。

规律7:将超类和子类分别转换为一个关系, 称超类转换的关系为父表, 子类转换的关系为子表, 然后将父表的主码作为子表的外码, 实现父表与子表的联系。

5 结语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律是清晰、简洁的。但是对于具体的问题, 在运用转换规律的同时, 依然要考查转换结果是否符合关系数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参考文献

[1]萨师煊, 王珊.数据库系数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施伯乐, 丁宝康.数据库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地理信息数据模型 篇8

(1)空间特征:用以描述地理实体或现象的地理位置,又称几何特征、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如界桩的经纬度等。(2)属性特征:用以描述地理实体或现象的特性,即用来说明“是什么”,如地理实体或现象的类别、等级、数量、名称等。(3)时间特征:用以描述地理实体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等等。

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类型

(1)几何数据。描述空间数据空间特征的数据,也称位置数据、定位数据。即说明“在哪里”,如用X、Y坐标来表示。(2)属性数据。描述空间数据属性特征的数据,也称非几何数据。即说明“是什么”,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等。(3)关系数据。描述空间数据之间空间关系的数据,如空间数据的相邻、包含等,主要是指拓扑关系。

3 传统地理信息数据模型

3.1 层次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是一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它的特点是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形结构,结构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一对多的关系)。

层次模型反映了地理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描述地理世界中自然的层次结构关系时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但它很难描述复杂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对任何对象的查询效率都很低,很难进行反向查询;数据独立性较差,数据更新涉及许多指针,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复杂,父结点的删除意味着其下层所有子结点均被删除。

3.2 关系数据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表具有固定的列数和任意的行数,在数学上称为“关系”。二维表是同类实体的各种属性的集合,每个实体对应于表中的一行,在关系中称为元组,相当于一个记录;表中的列表示属性,称为域,相当于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满足一定条件的规范化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了关系模型。关系模型表示各种地理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方式简单、灵活,支持数据重构;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其数据描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尽管如此,关系模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无法用递归和嵌套的方式来描述复杂关系的层次和网状结构,模拟和操作复杂地理对象的能力较弱;用关系模型描述本身具有复杂结构和涵义的地理对象时,需对地理实体进行不自然的分解,导致存储模式、查询途径及操作等方面均显得语义不甚合理;由于概念模式和存储模式的相互独立性,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需要执行系统开销较大的联接操作,运行效率不够高。

4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4.1 基本含义

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用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并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从而使设计出的软件能尽可能地直接表现出问题的求解过程。因此,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以接近人类通常思维方式的思想,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体模型化为对象。每一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任何一种模型都无法反映现实世界的所有方面,对于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更是如此。因而不可能设计出一种通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来适应所有的情况,往往是在描述一类问题时,体现了优越性,而在描述另一类问题时,却是低效的。为了有效地描述复杂的事物或现象,需要在更高层次上综合利用和管理多种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并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统一的抽象。这就是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含义,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具体实现就是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

4.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特点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基于抽象的模型,允许设计者在基本功能上选择最为适用的技术。具有可扩充性。由于对象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可以很自然和容易地增加新的对象,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具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可以模拟和操纵复杂对象。传统的数据模型是面向简单对象的,无法直接模拟和操纵复杂实体,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具备对复杂对象进行模拟和操纵的能力。

4.3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四种核心技术

分类:分类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对象归纳或映射为一个公共类的过程。对象和类的关系是“实例”(instance-of)的关系。

概括:概括是把几个类中某些具有部分公共特征的属性和操作方法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更高层次、更具一般性的超类的过程。子类和超类用来表示概括特征,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即是”(is-a)关系,子类是超类的一个特例。聚集:聚集是将儿个不同类的对象组合成一个更高级的复合对象的过程。“部分”或“成分”是复合对象的组成部分,“成分”与“复合对象”的关系是“部分”(parts-of)的关系,反之“复合对象”与“成分”的关系是“组成”的关系。联合:联合是将同一类对象中的几个具有部分相同属性值的对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更高水平的集合对象的过程。有联合关系的对象称为成员,“成员”与“集合对象”的关系是“成员”(mernber-of)的关系。

4.4 GIS中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对于传统的数据模型,其数据结构是与之分离的。而对于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其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是一致的,数据模型的具体实现就是数据结构。

在GIS的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中,通常可以把空间数据抽象为点、线、面三种简单的地物类型,作为三种简单对象。一个地理实体可以由这三种简单对象之一构成,复杂的地理实体可以由多种简单对象构成,甚至可以由其他复杂对象构成。每个地理实体都可以通过其标识号和属性数据联系起来。若干个地理实体可以作为一个图层,若干个图层可以组成一个工作区。在GIS中可以开设多个工作区。

在GIS中建立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时,对象的确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象的建立应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且要完整地表达各种地理对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摘要:地理信息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组织和进行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分析 篇9

1 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通过GPS RTK技术, 掌上电脑或者全站仪等在野外可以直接采集到空间数据, 同时摄影测量,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和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获得地形信息。其中在数字摄影测量中, 主要的产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 (DEM) , 数字正摄影像 (DOM) 和数字栅格图 (DRG) 等。

虽然通过野外数据, 卫星图像和街道地址等可以获得数据源, 但必须运用数据转换方法得到符合要求的数据来分析和建模。对于特定的数据格式, 必须用专业的译码软件进行转换, 而中性或公共数据格式, 在GIS软件包中就有相应的软件。

2 矢量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的数据, 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 在空间中用x, y坐标和点将离散的空间表示为点, 线, 面, 然后再将空间关系和几何对象处理成为数字化的数据文件, 使计算机可以编译处理和访问。

矢量数据模型用点, 线, 面等几何对象来表达空间要素, 它可以非拓扑或者拓扑的。在拓扑统一地理编码格式数据库中, 点是0像元, 面是1像元, 线是2像元。该数据库不仅包括点线面, 也包括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基于这种空间关系, 在数据库中可以将街区道路联系起来。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是矢量数据模型中的重要概念, 是指以独立的两个系统来分别存储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用要素标识码ID号来对二者衔接。以ESRI公司的coverage产品为例, coverage是拓扑的, 它支持连接性, 面定义和邻接性三种拓扑关系。多边形或者弧形作为图形文件存储, 而INFO文件夹与coverage共享同一个工作空间来存储属性数据。

基于对象的数据模型是矢量数据模型的最新成员, 它把地理空间数据作为其对象, 而对象可以表示成林区公路等这样的空间要素。另外它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于同一个系统中, 并允许一个空间对象和其他一系列的方法和属性相关联。

3 栅格数据模型

对于连续变化的一些空间现象, 比如土壤变化, 降水量等, 矢量数据模型的表现不是很好, 对于这种连续的数据最好选择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数据模型, 它用规则的网格来覆盖空间, 网格中的各个像元的值表达了空间现象的变化。栅格由像元, 行, 列组成, 每个像元都有一个值, 用来代表该位置上的空间现象特征, 且可以分为浮点型和整型栅格数据。同时, 像元的大小也决定了栅格数据的分辨率, 像元越小, 分辨率越高, 但系统分析处理就越消耗时间。

栅格数据结构指的是栅格数据存储的方法和格式。主要包括逐个像元编码, 四叉树和游程编码。逐个像元编码把像元的值赋在行列式中, 游程编码用拥有相同像元值的组和行来记录像元的值, 而四叉树是用递归的方法将栅格分解成象限。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可以相互转化, 当把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时, 首先建立能够覆盖矢量数据范围的栅格, 且所有像元的初始值为0, 然后改变点, 线的像元的值, 最后用多边形的值来填充轮廓线的内部;而想把栅格数据转换成矢量数据的时候, 则要经过线细化, 线提取, 以及拓扑关系重建这三个步骤。

4 矢量数据分析

根据GIS的应用领域不同, GIS的分析范围也不相同。在矢量数据的分析中, 包含建立缓冲区和地图叠置的重要概念。建立缓冲区把地图分成了两块区域, 其中地图要素包含点线面, 建立缓冲带从而产生缓冲区, 比如以地图中河滨缓冲区为例, 为了保护渔业, 在河两岸, 也就是线要素的两侧要形成一定宽度的缓冲区。另外, 地图叠置是指把图层的属性和几何要素组合, 从而形成新的图层。输出图层包含所有输入图层的属性, 但几何形状则是输入图层的交集。在GIS软件包中, 叠置方法都是基于布尔连接符, 也就是AND, XOR, OR。

5 栅格数据分析

栅格数据分析主要有栅格数据分析环境, 局域运算, 自然距离量测运算, 分区运算, 邻域运算, 地图代数等工具。数据分析环境中分析掩膜可以决定分析的范围, 但必须注意其中no-data的涵义为数据缺失。局域运算通过数学函数来得出输出栅格中的像元值;分区运算会测量每个分区的周长, 重心, 厚度和面积等。通过两个栅格来进行分区运算, 输出栅格对每个分区都进行概括后得到量测值和概括统计值。

6 属性数据的管理

GIS不仅包括空间数据, 也包括属性数据, 而属性数据用来描述空间要素的各种特征, 它的管理非常重要。通常属性数据以行列结构存放于属性表中, 分为要素属性表和非空间数据表, 分别用来存放几何要素和由数据库软件包管理的文件。一般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属性数据。属性数据的输入包括输入字段, 选择数字化的方式以及属性数据的校核。数据库的管理包含表格中字段与数值管理和表格管理, 其中字段管理包含字段删除和添加, 通过分类和计算后可以生成新的数据。

在属性数据分类时, 首先用新字段存储分类的结果, 然后选择数据子集, 最后将选择的数据子集赋值。通过对属性数据的计算也能生成新数据, 过程是定义新字段, 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将现有字段赋予新的属性值。

总之,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是所有应用的基础,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家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控中有特殊的重要性, 其发展也日新月异, 因此, 对其数据的管理也会与时俱进。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的获取, 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的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分析的各种算法, 并讨论了属性数据的管理, 以此来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有透彻的了解。

关键词:数据转换,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属性数据

参考文献

[1]朱光, 赵西安, 靖常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崔铁军.地理信息服务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朱定局.GIS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组织间流程结构及描述模型研究 篇10

关键词:组织间流程;组织间关系;业务流程;流程集成

一、 引言

企业的经营核心包含多种要素,如业务流程、员工、组织结构和策略,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业务流程。詹姆斯·钱匹认为,尽管其它三个要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其重要性最终应取决于作为整个业务流程的补充所能发挥的作用。从长期的观点来看,业务流程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为了使组织在变革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管理者不能再仅仅从职能的角度去看待组织,还需要从流程角度去分析组织。根据Davenport的以活动为中心的流程理论,可以把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为取得预定业务目标的可执行任务(也可称之为活动)。从这个定义来看,流程建模包含有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流程描述,即从整体上对整个流程的组成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逻辑顺序进行定义;其二是制定流程在执行过程中遵循的各种规则,根据预先制定的这些规则,可以动态地改变流程的执行路径。

以上有关业务流程的定义,是在过去业务流程主要由企业独立运作的背景下得出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外包业务的迅猛增加,全球一体化运作的趋势日益普及,人们对跨越组织边界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在组织间合作关系背景下,为了实现创造共同价值,将若干关联组织的业务流程集成为公共的组织间流程的发展趋势。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又简称为组织间关系,而组织间流程则描述了合作组织之间彼此依赖的公共活动。参照Davenport对流程的定义,我们将组织间流程理解为:由若干合作组织业务流程集成而来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为取得预定共同业务目标的可执行任务。

由于合作组织具有产权独立和地理分散的特点,组织间关系始终运行于一个动态的、分布式环境中。组成组织间关系的若干拥有各种异构信息资源的独立实体,从组织结构上看是对等的,为了合作,他们通过不断地交换活动信息来实现协调运作。传统的中央流程控制模式适合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尽管组成流程的任务可能是分布式的,即企业的整体流程由分布在各部门的多个子流程组成,但是在流程最高管理层存在一个中央流程引擎,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同步每个子流程的任务组成和执行步骤。而在组织间流程管理中,参与流程合作的各成员组织不可能采用中央流程管理模式,因为他们各自的流程不仅隐藏在防火墙后面,而且由于各个组织是高度自治和自利倾向的,出于信息保密的需要,他们并不愿意共享所有的流程信息。因此,组织间流程必然是基于流程集成的松耦合的协同流程结构。

二、 组织间流程的特征

由于组织间流程的出现为流程管理研究开启了崭新的视野,许多研究者开始对组织间流程的特征进行研究。为了实现成员组织业务流程协同的目的,Dayal等人认为,组织间流程必须具备若干特定功能:为了保证业务流程的集成,需要为所有成员组织建立一个统一的和标准化的协同交互平台,即存在一个公共的被所有成员组织认同的业务流程元模型及流程描述语言;为了使成员组织更容易理解公共流程的运作,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流程描述机制;为了便于成员组织相互了解和参与流程执行,需要建立一个传递和搜索成员组织相关信息和技能特点的信息发布机制。再从实施过程来看,组织间流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要求有一个协调机制,使所有参与者对流程的定义和执行达成协议,如业务流程描述、数据交换格式。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的、标准的流程数据库。

(2)具有一个划分子流程的流程管理功能,能够在地理分布的流程执行者中起到协同作用。

(3)每个成员组织独立地决定他愿意在公共流程中扮演的角色,设计相应的角色流程定义以及执行控制方式并向所有成员发布。

(4)每个成员应该有一个用来规划、拆分和控制它所承担任务的协同流程管理器,其目的是在他所承担的公共流程部分和其内部流程之间进行协调。此外,不同成员之间还通过各自的协同流程管理器进行互操作,如交换流程数据、彼此通知各自的流程执行进展情况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供应链合作联盟是最常见和最广泛的组织间关系。为了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有效合作,必须在供应链合作组织中建立能够良好运作的组织间流程,为此,一些研究者通过对供应链联盟组织的合作过程进行分析,来研究组织间流程具有的特征。例如,Rupp和Ristic在研究解决牛鞭效应问题时认为,为了有效减少库存和提高运输效率,合作企业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在各成员企业的业务流程高度集成的基础之上。然而,组织间业务流程的集成问题远比组织内部分布式流程管理问题复杂得多,流程集成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以供应链为例,组织间业务流程的集成过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有:

(1)改进信息通讯效率。组织之间的合作首先要求能够迅捷、清晰地传递各种信息,为了提高信息交换的时效性和减少信息理解的歧义性,要求在组织之间传递的信息结构尽量结构化。

(2)减少信息不确定性。供应链上游企业需要从下游企业获取市场需求变动信息,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导致信息失真加剧,产生极大的信息不确定性。与之类似,组织间关系中成员组织也需要从其它伙伴组织获取信息,大量二手信息的存在使每个成员组织都处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环境中。因此,组织间流程集成时必须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不确定性。

(3)支持异构信息技术环境。由于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成员组织的营运经历又各不相同,他们独自建立的支持业务流程的信息技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保证信息交互的有效性,要求在流程集成过程中解决信息技术异构的问题。

(4)建立开放和动态的结构。组织的经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支持一个固定的流程模式是没有意义的。组织间流程的运行环境比组织内部流程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在实施中更加动态易变,外界因素对任意一个成员组织的影响都可能给组织间流程的运作产生新的变化,导致整个组织间流程不得不进行调整甚至重新设计。因此,组织间流程要求能够支持动态变化,在变化发生时,以最小的代价重新配置整个系统。同时组织间流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便能够容易地接纳新成员,或者加入到其它网络中。

此外,在运作层,Liu和Shen认为组织间合作关系的本质是通过参与者业务流程的集成而实现的。由于组织间的合作涉及到多个产权独立实体之间的流程集成,因此,相对组织内部的流程管理,组织间流程存在以下矛盾:(1)流程信息共享:为了实现组织间关系在流程级的有效合作,要求成员组织之间必须频繁地交换流程信息,公开和发布必要的流程进展状态,使其它合作伙伴做出预期的响应。(2)流程信息隐藏:尽管詹姆斯·钱匹提出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关系应该坚持“极度开放原则”,呼吁成员组织之间开放一切业务流程。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为了保留自治性和竞争力,参与合作的企业仍然需要隐藏其商业机密,如内部的流程结构。

三、 组织间业务流程的描述模型

从支持业务流程角度出发,流程管理系统一般需要提供3种基本功能:(1)建立阶段功能:主要包含业务流程的定义、子流程的划分和相关活动逻辑顺序的定义和建模功能。(2)运行阶段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执行业务流程,并完成每个子流程中各活动遵循的约束条件判断、活动执行路径安排和调度功能。(3)运行阶段人机交互功能:为了保证用户参与流程的执行和控制,需要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提供用户与IT应用工具之间的交互操作功能。

与传统流程相比,大多数组织间流程不存在一个端到端的流程控制,因此需要考虑流程之间的交互操作性。然而,当前组织间流程在交互操作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成员组织局部流程执行的自治性问题;流程控制策略变动性问题;成员组织保护自身流程机密性问题;各种软硬件异构性削弱交互操作能力;缺乏跨组织访问流程资源的方法。

由此可见,组织间流程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个实体重复交互操作的系统,单独从一个侧面难以实现有效的描述,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考察才能全面地描述其业务流程集成过程。为了完整描述组织间流程,可以从成员组织、资源分配、业务流程和信息交互这四个方面来对组织间流程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所示,一个组织间流程描述模型由组织视图、资源视图、流程视图和信息视图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组成,每一个视图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描述组织间流程的结构。用形式化表述语言,可以将组织间流程IOProcess表示为一个四元组:{Org-view,Res-view,Proc-view,Info-view},其中,Org-view指的是组织视图,Res-view是资源视图,Proc-view是流程视图,Info-view是信息视图。

1. 组织视图。Org-view描述组成组织间关系的成员组织和成员组织之间的联系,成员组织是产权独立的组织实体,自愿参与组织间合作,在组织间关系中承担相应的角色,执行一定的流程任务。Org-view主要描述全体成员组织、承担的角色及组织与角色之间的关系,Org-view= {ORG,ROLE,C},其中,ORG表示成员组织集合,ROLE表示角色集合,C表示成员组织与角色的对应关系。

每个成员组织org i∈ORG,i=1,...,n,n为参与组织间流程的成员组织数量。org i可以表示为{name,type,int,other},其中,name是成员组织的名称;type表达成员组织所属的类型,如制造商、部件供应商或物流企业等;int则定义了该成员组织参与组织间流程的接口,可以是某个部门,也可以是具体的人员;other用来定义其它相关元素。

每个角色role j∈ROLE,j=1,...,m,m为负责组织间流程中子流程的角色数量。role j={name,obl,other},其中,name描述角色的名称;obl则说明了该角色在组织间流程中承担的职责;other同样用来定义其它相关元素。

对应关系C描述了所有可能的成员组织与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C={org i,role j|org i∈ORG,role j∈ROLE,i= 1,...,n,j=1,...,m}

2. 流程视图。流程视图描述组织间流程中以活动为中心的公共业务流程,它定义了组织间流程中所有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流程视图Res-view是一个二元组,其中,A是活动集,任意一个活动a∈A可以表示为{name,stat,SC,res,info},name是该活动的名称,stat反映了活动当前的状态,状态的类型有初始、就绪、执行、挂起和终止等。SC表示该活动的启动条件,根据SC的评价结果来决定是否启动该活动。Res和info是该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分别取自于资源视图和信息视图。

D是依赖关系集。一个依赖关系表示为dep(a,b,c),a,b∈A,条件c表示判定能否从活动a进入到活动b的限制条件,如时间、事件等。在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制定的标准文档中,定义了6种基本的活动逻辑关系:串行、与分支、与连接、或分支、或连接、循环。根据这6种基本逻辑关系,可以描述活动间的执行路径。

3. 资源视图。资源是组织间关系运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因素,只有分配了必备的资源,活动才能够得以执行。资源视图描述了组织间流程使用的资源类型以及资源实体的属性。资源从广义上说包含活动执行所涉及的所有物质实体,可以是活动的执行者、执行活动所需的设备、物料,或者是活动执行后产生的新的资源。这里,本文所指的资源实体主要是除了人力资源以外的活动执行所需要的资源。Res-view={RES},资源实体res k∈RES,k=1,...,h,h为组织间流程使用的资源总数。res k={name,type,number},其中,name是资源的名称,type是资源的类型,number是该资源的数量。

4. 信息视图。组织间流程的任务执行过程以及组织间关系的维持都需要信息的支持,信息视图就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描述组织间流程中的数据结构特征和信息交互关系。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组织间的业务流程是若干活动执行者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系统,换言之,可以把组织间合作关系归结为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关系。一方面,活动在执行前和执行过程中需要获取必要的流程数据,同时,活动执行的结果也会产生相应的流程数据。这些数据要求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且能够被所有成员组织访问。另一方面,在组织间合作关系中,信息往往为各个成员组织专有,成员组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只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流,即存在信息自主性。此外,信息交互还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情况下,成员组织经过多次信息交互过程改进信息共享程度,不断调整相互之间的合作状态。总之,无论是从组织间流程的角度还是从组织间合作关系较大看,成员组织之间的合作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的程度。因此,本文考虑建立公共的信息视图来统一描述组织间流程使用的各种流程数据和信息流向。

5. 视图之间的联系。组织间流程模型中各个视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组织视图管理的是能够承担某项角色的组织,流程视图管理的是某个角色执行的活动,两个视图之间通过角色联系起来。流程视图指定活动的执行者为某个角色,而不是固定的组织。而组织视图给每个成员组织分配特定的角色,根据分配的角色确定该成员组织负责执行的流程活动。资源视图负责管理公共资源,为了保证任务的执行,资源视图给流程视图中的活动分配必要的资源。同时,资源视图受组织视图的支配,每一个资源实体都有与之对应的成员组织,该成员组织负责对此资源实体的使用和维护。信息视图的信息来源于组织视图、流程视图和资源视图中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关系。一方面,信息视图负责管理组织间流程使用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在结构上表现为若干个数据库。另一方面,信息视图还为组织视图提供成员组织交互操作的平台,定义了一系列信息交换和信息发布机制。

四、 结语

由于组织间流程集成了多个产权独立组织的流程,因此,相对于组织内部流程,组织间流程更加强调信息交互以及子流程之间的协调,同时,在流程集成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共享和信息隐藏的矛盾。此外,从处理的信息结构看,组织间流程处理的流程信息既有可事先定义的任务安排,又有在执行过程中为应对各种变化条件而动态定义的半结构化流程信息。正因为其复杂性,为了完整描述组织间流程,需要从包括成员组织、资源分配、业务流程和信息交互等多个视角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钱匹.企业X再造.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2. 梅绍祖,Teng,J.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Davenport, T.H., Short, J.E. The new indu- stri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redesig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1, 31(4):11-27.

4. Chen, Q., Hsu, M. Inter-enterprise colla- borative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EEE,2001: 253-260.

基金项目: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在线口碑传播对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机制、效果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01022105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网络口碑有效性综合测度系统研究”(项目号:2011B223)。

作者简介:黄士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系博士生;张耕,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

上一篇: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下一篇:抢救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