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灾

2024-05-16

消防救灾(精选三篇)

消防救灾 篇1

关键词:救灾机器人,消防,人生安全

►►一、本次消防救辅助灾机器人设计过程

2010年, 浙江省共发生火灾3773起、因灾死亡71人、造成财产损失8152万元, 在这71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消防队员没有及时赶到救出人员造成的。在当今日益频发的灾难中, 由于路段的坡陡、沼泽泥池的干扰、高层建筑的影响给营救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影响营救速度, 而且营救人员的营救范围有限。为了克服以上的种种困难, 发明了此机器人, 在设计中, 我们确定了该机器人的核心作用:走斜坡和快速屋外救人, 我们通过实验和查找相关质料, 大概确定下了三种方案:1) 通过阶梯杆臂的升降来达到救人效果, 斜坡单独采用履带行走。2) 通过旋转杆臂来控制杆臂升降, 斜坡采用履带行走, 机器前面加个大型三角轮来拉动机器, 帮助更好的上斜坡。3) 通过折叠式杆臂来实现杆臂升降, 斜坡采用履带行走, 机器前面加个大型三角轮来拉动机器, 帮助更好上斜坡, 机器尾部加个可弯曲式大轮来保证平路上的快速移动。在三种方案中, 我们选择了第三种, 并通过实验计算, 计算出了其杆臂抬升的力和上升的最大安全高度。在设计过程中, 我们考虑了很多方案来实现折叠式杆臂的升降问题, 最终确定下如下图所示的结构。

杆臂和底座之间采用涡轮蜗杆连接用大功率电机带动其升降, 杆臂与杆臂之间采用涡轮蜗杆连接, 采用小型电机带动, 其中采用涡轮蜗杆可以保证到机器还应该可以各个方向移动, 那样更方便救人, 也比较灵活。所以我们在设计走平路和走斜坡时还要考虑其转向问题, 这时我跟俞金江同学一直认为应该通过改变左右轮的旋转速度来达到旋转的目的, 比如说左轮转的慢, 右轮转的快, 就实现了左转。因此我们需要在左右两轮分别添加一个电动机。

在电机和轮子的固定中, 我们采用直径为3毫米的铁丝, 穿过两个带孔转轴, 铁丝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螺钉上, 拧紧螺钉, 电机转轴和轮子之间加一个轴承, 这样完全保证了转轴和轮子不打滑, 电机转轴转来带动轮子转动。其他几个电机和轮子的固定也都是依靠这个原理来进行设计的。我们设计的这台机器主要是救人, 那么如何进行救人呢, 在这里我们考虑了在上杆臂上安放链条式结构的装置来实现伸出, 缩进。装置上带有可控制开关的铁门结构, 具体过程是打开铁门 然后伸出到达火灾窗口, 这时人可以从窗口跳到铁门上, 然后走到安全仓内, 关上铁门, 通过点击控制将安全仓降下到达地面, 人员安全落地。

后推轮是折叠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走斜坡和平路灵活性, 当平路时, 可将后推轮放下, 使后推轮与地面接触, 进行快速的地面运动。因为是可折叠可弯曲, 那样在走斜坡时, 如果推力不够, 也可靠后推轮来推动。在这里, 我们遇到了比较困难的问题, 如何才能使后推轮与地面接触并产生足够的摩擦来带动机器前进呢?在大轮下面有一条粗线, 粗线是通过两个电机穿过支撑板来连接的, 当两个电机同时往一个方面转动时会拉紧粗线, 粗线的拉紧使给了轮子一个向下的压力, 增加了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这样就可以使后推轮达到推动的效果, 当作用的力一定大时, 会把履带轮部分的支架略微抬起, 这样真正在于地面接触的只有后推轮, 这时可保证在平路上快速移动。

前轮我们采用三角轮的结构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更方便的走斜坡,

电机的正反转我们是通过改变开关其中两相的位置来实现的。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通电时按下遥控的启动+正转1, 实现机器人前进;启动+反转1, 实现机器人后退;2) 按下启动+左, 机器人向左转;按下启动+右, 机器人向右转;3) 按下正转2+抬升1, 机器人抬升臂1向上升起;按下反转2+抬升1, 机器人抬升臂1向下下降;按下正转2+抬升2, 机器人抬升臂2向上升起;按下反转2+抬升2, 机器人抬升臂2向下下降;4) 按下正转2+齿条, 机器人齿条前进;按下反转2+齿条, 机器人齿条后退;按下正转2+手抓, 机器人手抓打开;按下反转2+手抓, 机器人手抓闭合;5) 按下电梯正转3, 机器人抬升臂2上的电梯上升;在高层求救人员可以通过电梯架走就电梯;6) 按下电梯反转3, 机器人抬升臂2上的电梯下降;在电梯里的人员可以安全降落至地面;7) 按下后驱正转4, 机器人的履带脱离地面, 后驱接触地面, 使后驱推动机器人, 实现高速运动。此情况适用于比较紧急的救灾和路况良好状况;8) 按下后驱反转4, 机器人的履带接触地面, 后驱离开地面, 使履带推动机器人, 实现慢速运动。此情况适用于路况比较坎坷的救灾状况;9) 按下电机正/反转5三角轮正/反转动, 实现机器人在台阶上运行。

►►二、本次消防救辅助灾机器人设计的意义

观望近期的各种救灾机器人都是灭火的机器人, 救人的机器人少之又少, 我们在总结救灾机器人的功能上设计出了专门营救人员机器。弥补了救灾机器人之中的空缺。本次设计出的辅助救灾机器人可通过调节杆臂的升降高度来进行相应的工作, 因此可存放在一般家庭中, 如果发生火灾, 可不需等待消防队的到来尽快救出被困人员, 保证人员安全。我们可以根据楼房的高低来设计相应的救灾辅助机器人的杆臂升高量, 因此该机器在当下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崔维娜等.机器人制作入门篇[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2]郭洪红.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M]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消防部队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材料 篇2

在汶川特大地震面前,**市公安消防支队迅速反应、英勇奋战、科学施救,成为重灾区都江堰市第一支成建制到达现场并展开

救援的部队,成为在最危险前线攻坚的主力部队,成为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的部队。参战官兵激战九昼夜,成功疏散转移受灾群众13252人,营救高楼围困和被埋压人员2766人,其中生还者945名。在危难关头再次经受了党和人民的考验。

快速反应:早一刻到达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造成**全市通讯中断,**消防临危不乱。不到一分钟,支队长***通过支队仍可使用的指挥系统宣布启动**消防支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命令全体官兵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做好抗震救灾的一切准备。

不到3分钟,***即赶往**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途中通过各大、中队反映的情况,迅速判定都江堰和彭州是**两个重灾区。5分钟后,支队政委、现场总指挥***立即调出9个小组、70余台车、700余名消防官兵,支队三分之二的警力不到一个半小时,全部到达80公里以外的上述地区,投入了施救。

第一时间赶到都江堰,支队立即派出100余名官兵展开全城大营救,疏散被困在屋内的群众和倒塌房屋废墟浅层的伤员,2小时内就疏散被困群众3500余名。其余500余名官兵分成3个灾害救援小组,在垮塌最严重、埋压人员最多的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市中医院和聚源中学垮塌废墟里展开营救。

参战官兵冒着不断发生的强烈余震,房屋随时垮塌的危险,充分发挥救援工具和经验的优势,冒着夜间倾盆大雨,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从新建小学废墟内救出被埋师生150余人,生还22人;从聚源中学救出被埋师生170余人;从中医院救出被埋者78人,生还19人。开赴彭州市的消防官兵在10个小时内将800余名被困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

攻坚克难:宁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抢救群众

在危难与救人面前,**消防官兵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地震把都江堰市观景路47号楼二楼压成仅有40厘米高的夹缝,已有8个月身孕的张永艳和她母亲就被埋压在这个夹缝中。要进入夹缝实施救援,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有灭顶之灾。

马路边上的围观群众都不断地劝告消防官兵不要冒险。在场官兵纷纷主动请缨,一个个头较小的战士爬进狭窄的空间实施救援,一点一点地清除障碍。35个小时后,张永艳母女成功获救,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700余名官兵,九昼夜激战,无一人得到休整,基本上是全程连续作战。官兵们始终在最前线与烈日作战,与疲劳对抗,与恐惧搏斗,与死神赛跑。前三个夜晚,风雨交加,除指挥部值班调度人员外,全部人员投入现场通宵战斗,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血水。进入第三天部分救援现场已散发出异味,参战官兵没有一名退缩。

消防特勤二中队连续奋战30余小时,在都江堰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垮塌废墟中救出3名幸存者、抬出3具遇难者遗体,根据指挥部命令,又立即赶赴200公里外的绵竹市汉旺镇开展救援,16名队员已经连续102小时未休息。

都江堰市区132个垮塌现场,**公安消防支队参加了73个垮塌点的营救。前3天,是救援最紧张、任务最艰巨、时机最关键的时候,**消防官兵基本是孤军多点作战,印有“**消防”字样的橘红色成为前线动人的色调。前三天,**公安消防支队在都江堰市共救出幸存者202名,挖出遇难同胞遗体1173具,分别占都江堰相关总数的75%和60%。

科学施救:群众获得更多生机

在与灾难的搏斗中,**消防官兵用最大的智慧,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从垮塌的废墟和被困的高楼中营救出生还者共945人,其中仅从都江堰垮塌的废墟中救出生还者247人,占都江堰同类场所生还者营救数的90%以上。

强烈地震让都江堰太平街853招待所丁字型建筑发生严重垮塌,中间转接处楼梯呈俯冲垮塌,靠楼梯疏散的10多个人全部埋入废墟之中,但看不清他们被埋的位置,而且垮塌处摇摇欲坠,老百姓都认为根本没有营救的可能。

5月13日,**消防救援人员到场时,经过仔细勘察,认为从另一幢相对安全的楼破墙观察,有可能找准其位置。当墙破开时,微弱的声音从漆黑的废墟中传来,官兵们小心翼翼地把悬而未垮的楼梯用绳子稍作固定,里外夹击,经过10个小时与死神的搏斗,13日23时许,4名群众相继被成功营救。

5月15日,一个被埋48小时的老人成功获救了,而且只有皮外伤,这对在场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这个老人在被埋10个小时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并展开施救,可通过10多个小时的努力,老人上方的巨大水泥横梁仍卡住了他的腿,动弹不得。当时最快速的救援办法是实施截肢救援,但参战的**支队官兵一直坚持不这样做,他们得知一位建筑结构专家已来到都江堰抢险救灾,便设法找到了他,经过仔细分析,专家认为上方水泥柱有不垮塌的可能,官兵们用

粗大的木棍将下方固定,调来起重机小心翼翼一点点挪动,将上方的水泥柱移开,老人终于完好地获救了。

危难之际:英雄队伍赢得胜利

九天九夜,**消防各级指挥员连续战斗在第一线。支队长***,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会城市消防女支队长,她不顾个人安危,总是及时靠前指挥,坚毅地出现在大雨和烈日交织的救援现场,亲自督促各项保障工作,为官兵鼓劲加油,长时间奋战,嗓子都哑了,但没有一刻退离火线;

政委***,在索道救人现场与官兵一道连续战斗13个小时,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从50米高空索道上把被困30多个小时的11个台湾同胞、2个国内游客成功营救下来。其他党委成员和机关、大队干部分组下到各个现场,靠前指挥,参与战斗。榜样作用,极大鼓舞了一线官兵,成了在特殊时刻敢于向危难挑战、敢于向极限挑战的团队最大向心力和凝聚力。

**消防支队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队伍。获得公安部“抢险救援尖兵”荣誉称号的刘汇海,带领三中队官兵九天转战七个现场,成功营救43名被埋者,生还5人;“**十大杰出青年”齐春生与队友3人徒步50多公里,翻山越岭进入汶川重灾区,为大部队进入营救提供重要第一手情报;四级士官肖和,在雨夜中,为一名失去心理支撑的小女孩,用作战服搭起避雨小帐篷,展开心与心交流,经过三个小时的赤手营救,小女孩得以生还。

参战期间,肖和浴血奋战营救出被埋压人员346人,其中生还45人。**消防参战官兵许多来自四川重灾区,有不少官兵亲人失踪或被埋,有的受重伤,有的家房屋垮塌。没有一人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都江堰中队副中队长张闯的表弟被埋压,他不顾亲属跪地哀求,坚决服从指挥部命令投入另一地方的救援。老家什邡遇难,他多次向支队请战,到达都江堰3小时内,和队友一道成功营救出一名生还者。

随着时间推移,**消防支队将抢险救灾的重心转为民事救助,成立了生命搜救、为民送水、抗灾消毒和财产搜救四个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出现在每一个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发挥消防部队专业优势,帮助灾区重建工作。

消防救灾 篇3

优秀范文:执法为民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消防)

执法为民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部队,担负着保卫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做好消防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消防执法队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消防执法工作的新局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通过近期的执法为民专题教育,学习了各级领导的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三个代表”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公安部消防局编印的《执法为民教育读本》和消防部队履行职责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使我认识到了执法为民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执法为民事公安消防部队性质、任务和宗旨的客观要求;是公安消防部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使我理解到了坚持依法治国,严格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坚持执法为民,正确行使消防执法权利;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消防执法水平;立足热情服务,提高消防执法质量;践行执法为民,规范消防执法行为。教育引导了我如何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对外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灭火和抢险救援、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合工程验收、消防安全检查、火灾调查等等都是公安消防部队从事的具体消防执法工作。现就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环境,谈我自己的个人体会。

首先,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我们必须认真吸

纳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科技手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做好消防执法工作,不断开创消防执法工作的新局面。其次,要结合消防工作的方针,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才能有效地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对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状况、火灾危险性及火灾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火灾事故防范措施,制定重点单位的灭火作战计划,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要能够及时有效处置。我作为一名中队主官,分管行政管理工作,一定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视人民为父母,带领全中队官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立足热情服务,平时刻苦训练业务技能,精心组织官兵熟悉辖区内的交通道路、重点单位和消防水源。严格执勤备战,严格做好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工作。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全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的灭火救援指挥水平和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和保障地方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扬不畏艰难、勇敢顽强、机制灵活动战斗作风,积极同各类火灾作斗争,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人员、装备的优势,全力参加灭火战斗以外的抢险救灾活动。

总之,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飞越前进,消防保卫工作日趋繁重,我们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才能按照“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履行好公安消防部队的职责,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维护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维护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00四六月十五日

“因为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英雄的集体,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面对的提问,武警北川中队副指导员贾达国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是用牺牲写成的报告:

――北川中学李佳萍老师把30多名学生推出门外。教室坍塌了,李老师最后艰难地叮嘱6个学生:“你们一定要坚持,我会在另一个世界祝福你们!”

――都江堰市向峨乡民政干部罗代强,在救援前已经看到了埋在废墟里的儿子。但为了不打乱救援安排,老罗始终没有透露,儿子最终永远地离开了他。

――北川县副县长瞿永安全家有9人遇难,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爱子等20名亲人,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再也见不到丈夫和孩子等9个亲人,但他们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 国。”

一次次爱与爱的,心与心的碰撞,英模的精神之花在虚拟世界里绽放

英模网谈,莫大的惊喜!网友们热情在线,互联网了太多激情。

“向抗震救灾的英模致敬!”……各地网友分享感人故事,并向英模提着问题。

是什么让你们最感动――

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师长王凯说,最令他感动的是北川中学废墟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那面红旗使我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祖国!”

人民“铁军”为什么战无不胜――

上一篇: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下一篇:VLAN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