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

2024-05-10

懂事(精选六篇)

懂事 篇1

关键词:林黛玉,人物本色,懂事明理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 林黛玉是一个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小性儿、爱恼人、嘴像刀子一样的小心眼的人。然而, 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仔细推敲黛玉初进贾府的为人处事就会发现, 林黛玉本是一个美丽文弱、礼数周全、内敛得体、懂事明理的乖巧女孩。

一、林黛玉看望两位舅舅时的表现

邢夫人带林黛玉去见大舅贾赦。贾赦没来, 叫人传了一番安慰林黛玉的话。林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听了”。舅舅的吩咐, 她一句一句听了, 而且是急忙忙站起来听。其实, 这只是丫鬟代传舅舅的话, 舅舅本人并不在跟前, 但她还是要“站起来”听, 而且还用了一个“忙”字。多么恭敬, 多么懂事!接着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饭, 而林黛玉笑着回答:“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迟去不恭。”这话说得多么到位, 面对邢夫人的“苦留”, 林黛玉是“笑着推辞”, 而且推辞得既有理, 又有分寸。先说舅母让我在这里吃饭, 我不应该推辞, 接下来说出不能留下吃饭的理由———“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迟去不恭”。

从大舅家出来, 林黛玉到了二舅居住的正房。屋内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王夫人见黛玉来了, 便往东让, 黛玉只是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 她方挨王夫人坐了。这似乎是很寻常的让座, 仔细琢磨很不寻常。炕桌东面上首空着, 王夫人只坐下首, 说明林黛玉对王夫人起居室的观察非常细致。不仅如此, 她一边看还一边细想, 这上首空着的位置当是舅父的位置, 所以王夫人让她坐在上座、首席, 她坚辞不坐, 而且主动坐到看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椅子上。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 如果拒绝王夫人的好意似乎显得太过生分;如果傻呆呆地就上座空着的位置坐了, 肯定会有失体统。而乖巧的林黛玉选择的是“挨王夫人坐了”, 坐到王夫人身边, 既不越规, 又亲切自然。在这一细节的拿捏上, 林黛玉做得多么有分寸。

二、林黛玉在贾母处用餐时的表现

当林黛玉在王夫人房间说话时, 有丫鬟来报告:“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林黛玉赶过去。饭摆好了, 筷子摆好了, 汤摆好了。吃饭的人怎么入座?贾母正面榻上独座, 两边四张空椅。“熙凤拉林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 黛玉十分推让”。这里注意两个词语, 一个是“拉”, 一个是“十分推让”, 说明在坐哪张椅子的问题上, 林黛玉有自己的考虑:第一张椅子肯定是重要的位置, 有王夫人和两位长嫂在, 她怎么能坐, 所以“十分推让”, “拉”也不去!直到贾母解释“你舅母和你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 你是客, 原该如此坐”, 林黛玉方告了座。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 林黛玉是一个很懂礼数的女孩子。

吃过饭后, 小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黛玉以为是喝的茶, 在苏州家里, 她受的教育是惜福养身, 饭后片时再喝茶, “因见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 也只得随和些”。但她没有马上喝茶, 要等等看, 以免被人笑话。果然, 一会“又有人捧过漱盂来, 林黛玉才发现不是让她喝茶, 而是先用茶水漱口!然后才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这点点滴滴, 林黛玉都想得十分周全。

三、林黛玉关于“读书”的一段对话

吃过饭后, 贾母便和黛玉聊天。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 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什么书, 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后来, 宝黛相见, 宝玉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妹妹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是“不曾读书, 只上了一年学, 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同一个问题, 黛玉前后回答不一致呢?这是因为她从贾母的话中听出了贾母对女孩儿读书的看法, 古代传统观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并不主张女孩子读很多书。所以后面宝玉问起黛玉可曾读书时, 黛玉的回答是“不曾读书”, 紧接着一句“些须认得几个字”。黛玉并非“不曾读书”, 也绝不是“些须认得几个字”的水平。之所以如此回答, 是把自己摆在了与三个姐妹相同的位置上。既然贾府的姐妹们只不过认得几个字的水平, 黛玉自己怎么好说“念了《四书》”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刚进贾府的林黛玉是一个乖巧伶俐、懂事明理的女孩子。后来所以林黛玉越来越不善于为人处事, 越来越不善于提防掩饰, 至使在贾府人的眼中成了孤高自许、很难与人相处的女孩, 完全是贾府这样一个“风刀霜剑”的环境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宋桂奇.《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对话艺术[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3) .

“懂事”的大象 篇2

象的听觉、嗅觉灵敏,警觉性高,行走时常停下来探听周围的动静,“判断”吉凶,以采取行动。它能嗅出5千米以内的水源,并能寻找自己的“兄弟”。象喜欢群居,彼此之间用不同的嗥叫、咆哮、甩鼻子、煽耳朵、拍打同伴的肩头等方式,来表达亲昵和丰富的情感。象还非常“尊老爱幼”,当老象死去时,其他的象便围成一圈表示哀悼,并且会关心和照顾失去父母的幼象。象的记忆力也是十分惊人的,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在100只象群里,每一只象都能辨认其他的99只。

经过训练的象更是能够做很多事情。大象能驮几吨重的东西,是人类劳动的好助手。泰国盛产木材,经过训练的大象可以帮助人将木材搬运到指定的地点,并放得整整齐齐,还能找石头把它垫稳;驯服的大象还能帮助主人看孩子,它球绕小孩走动,要是小孩爬出去玩,它长鼻子一伸就会把孩子放会原地。如果孩子在地上睡着了。它就把孩子放在摇篮里,并用鼻子卷起小树枝,为孩子驱赶蚊蝇,很像一个称职的“保姆”!

大象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带给人们很多快乐。在泰国产象最多的地区——素辇府塔敦县,每年11月的第三周末都要举行有100多头大象参加的盛大赛会。届时,大象各显神通:跳舞、荡秋千、拔河比赛、跑象拾物、足球比赛,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和观众。最为刺激并惊险的节目是大象从卧倒的一排排人身上跨过,它们小心翼翼、试探性的步伐,常常使人们为躺在地上的人捏着一把汗。人们把每年一度的大象盛会称为“象节”。

懂事 篇3

发生这样无谓的冲突, 固然与实习生本人的性格有关, 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学校的职场教育缺失的结果。不能只知道教学生专业知识, 却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校园到职场, 也是一次人生大考, 不作好充分的准备怎么行?

不轻易顶撞上司、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多请教肯吃苦、少开口多学习、与同事和睦相处, 这些职场新人应该了解的知识, 如果没人教, 学生自己是很难掌握的。与其让他们在多次碰壁, “头破血流”后才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 不如在学生毕业前就给他们好好上一堂课, 避免初入职场的“菜鸟”们犯下低级错误, 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不良印象, 影响到未来的前程。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孩子, 应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别太以自我为中心, 谦虚谨慎才能在职场里活得更好。

职场毕竟不是校园, 更不是家里, 没有父母、老师宠着, 90后作为新人, 端正态度很重要。不管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 都别自以为是, 即便升了职, 也得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否则别说得不到好的实习评价, 就是已经找到的工作恐怕也保不住。当然, 这并不是说要答应领导和同事的一切要求, 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不合理的要求还是要学会拒绝, 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看法, 不要把关系搞僵。

当然, 无论是“职场老人”还是“领导”, 都不该拿有色眼镜看待90后实习生。不是所有90后都是这样的“极品”, 谁刚工作时还没出过错?对90后新人不妨多点宽容, 耐心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 90后实习生的抱怨并非都没有道理。比如询问实习补贴, 要求在参与制作的电视节目的片尾打上名字, 都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并不为过。单位不应该把实习生当成免费劳动力, 不给他们应得的待遇, 累死累活干了很长时间, 拿不到工资, 还被人侵吞劳动成果, 谁会忍气吞声?

懂事作文300字 篇4

皮皮是个调皮捣蛋的小猴,他总是把衣服乱扔;把垃圾乱丢;把玩具乱放。

今天,皮皮在家乱扔纸飞机,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还跟妈妈吵了一架。妈妈上班后,皮皮在家里玩。他看了下日历,咦!明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呢!

第二天,小猴皮皮早早地起床了。妈妈上班后,他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把玩具收进玩具箱;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回到家惊讶地发现家里焕然一新,非常整洁,就问:“谁把我们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是我做的。”小猴自豪地说。接着,他拿出一张贺卡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把房间打扫干净作为礼物送给您。祝您母亲节快乐!”“儿子,你长大了!”妈妈激动地说,“这是我收到一份最好的礼物。”

懂事的孩子 篇5

说孩子懂事,我想可能是指两方面:一是情商高,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受和周围的状况,同时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二是能理解规则、遵守规则。

在我看来,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半靠天生,一半靠教育。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懂事的孩子,说来话长。从家庭关系的建立到规矩的养成,从家长自身素质的潜移默化到学校环境的影响,环环相扣,是个系统工程。

育儿经总是会一二三四列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系统工程太难,有时又已经积重难返,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些简单好操作的窍门,最好做一两件事就能培养出符合期望的孩子,至少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

那好吧,我觉得要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最大的窍门就是:一、彼此尊重;二、培养他的责任感。听起来挺简单的,可做起来还是需要日复一日。大致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

首先,家长和孩子之间要互相尊重。

从孩子们很小就是这样。虽然在我家,家长是明确的权威和引导者(我不同意绝对“民主”),孩子必须要尊重父母,但同时孩子也会被父母理解和尊重:自身发展的年龄局限会被理解,合理的愿望会得到满足,做了可笑的事不会被哄堂大笑的嘲弄,做了错事大人会平静而坚定地讲道理、而不是歇斯底里地羞辱。

为何把“尊重”这个事放在第一位来说呢?因为只有当孩子被尊重、明白尊重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他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对人要有礼貌、在饭桌上要有礼仪,为什么在公共空间要礼让、不要大声喧哗,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就有了他愿意承担责任和变“懂事”的前提。

正因为懂事来自于尊重而不是压制,懂事的孩子既有能力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也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前一阵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好像叫“懂事的孩子最可怜”。作者讲了自己亲戚的孩子如何为了做一个“好孩子”而一再压抑自己,眼看着别的小孩却是“能闹的孩子有糖吃”;作者继而又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觉得当一个“懂事的孩子”太压抑太吃亏了。

我当然能看懂这篇文章的无奈,但我说的“懂事”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如果家长连最基本的公正都做不到,压抑那些懂事孩子的需求和表达的自由,然后反而对不遵守规则的孩子网开一面,那只能说,这个家长太不懂事了。那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是懂事而是克己复礼,确实让人心疼。如果我那么做了,我家俩“懂事的孩子”一定会给我指出来的,他们会说:这不公平!

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从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

兄妹俩都是从两岁多开始吃完饭自己负责把碗筷收到厨房的。水洒了饭撒了不会被批评,顶多就是“下次小心一点”,但要自己拿抹布收拾,不好弄的话大人也会帮忙。吃饭的时候勺子、筷子掉到地上,他们自己会爬到桌下捡起来,去厨房洗干净或再到抽屉里拿双新的,不会等着别人来替他们这么做。掉了别的东西也一样,要马上自己捡起来。以前阿姨总要帮他们捡,经我提醒之后,改了,不是说要对别人的事冷眼旁观,但施以援手和包办代替是两回事。

虽然家里一直有阿姨,但阿姨的角色是帮助者,是半个家庭成员,是他们的长辈。他们和爸爸妈妈一样,要尊重阿姨,感谢阿姨的付出,听从阿姨的教育,绝对不可不尊重阿姨或支使阿姨干这干那。

他们很早就自己刷牙洗脸洗澡换衣服收拾玩具,有垃圾要自己找地儿扔了,不能递给大人。一开始当然需要帮助,但帮助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尽快脱手。所以很快就脱手了。我会每年带他们检查视力,洗牙、检查牙齿,帮他们使用牙线。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和眼睛,是自己一辈子的责任。

除了自己的事情,他们也要分担一部分家务。尤其是暑假在美国的时候,没有保姆,他们要帮着打扫卫生铺床叠衣服摆桌洗碗帮做早餐,去超市买东西永远是他俩负责推车和把东西一样一样搬到结账台上。平日的周末早晨,他们都喜欢来问一下爸爸妈妈想不想要一杯咖啡,然后乐颠颠给我们去做。放学路上,我不会把他们的书包接过来背在我的身上,买了东西还要请他们帮我分担袋子。出门的时候他们负责按电梯、刷门禁卡、扶住门让后面的人通过。随身的小书包里装着自己的水壶、公交卡、纸巾,以及等车等上菜时打发时间用的书。反正他们大一些以后我就很少听到“妈妈,我渴了” 这样的话了。出门旅行他们自己带箱子,也很少抱怨这那的,因为知道我不爱听。

在北京住的那几年,他们差不多每周末都跟我们去姥姥在郊区的小院儿,除了冬天,都要帮着干点儿农活。开始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后来不知怎么慢慢地就有了兴趣,也干得挺认真像样。

爸妈负责从小给买书、读故事、带去博物馆参观、送他们去好的学校和夏令营、帮他们培养好的习惯,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意义并享受学习的过程。但,读书是自己的事,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收拾书包是自己的事,练琴是自己的事,专心做事是自己的事。所有的课外课都是他们愿意上才会报名,但一旦上了,就要认真学,自己对成果负责。

我其实是一个强势的人,但当了妈妈以后改变了很多。虽然原则性还是比较强,还有点不怒自威的气质(此处捂嘴笑),但我会在严格的大框架内给他们行动和思考的自由,既不压制也不碎碎念,为的是给他们的自觉成长留下空间。时不时我还要示个弱,请他们帮我干这干那。经常特别真诚地谢谢他们有好事想到我、花时间等着我、某件事帮了我、我做错搞砸时体谅了我、我生病磕碰时关心我、某个好主意启发了我,等等。我们家不搞物质奖励,因为精神鼓励更让他们高兴和振奋。他俩在香港入学以后,班里是混龄的,两个人的班主任都特别跟我说过,他俩很喜欢帮助比他们小的孩子。我不惊讶,因为他们是从帮助我入手的。

从彼此尊重到承担责任到一个懂事的孩子,这里面自有逻辑和道理。随着他们年龄增大、能力增强,我给他们的尊重和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但就像《蜘蛛侠》里那句话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们也在慢慢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自己,也对别人。我的教育目标就是:18岁以后,他们可以成为人格完整的独立的人,能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

妹妹有一次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照顾我们,对我们那么好呢?”我没有回答“就是啊!我为你们做了那么多,多辛苦多不容易啊!你们以后一定要孝顺我,不能当白眼儿狼”……我说的是:“因为妈妈特别爱你们啊。而且,照顾好你们是妈妈的责任。”

那次游完泳出来我和妹妹一起洗澡,边洗边聊。她问我:“妈妈,是不是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别人?”我说是的。她说:“那,等我以后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我也想照顾你和爸爸还有张阿姨(她的保姆)。”

她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讲了,但我还是像第一次听到那样,眼睛都湿了。

这个学期,哥哥班里三四个比他大的孩子升到高年级了,从学前班又升上来几个小不点儿。他成了班里最大的孩子。开学不久,他主动跑去跟老师说,他想给那几个小小孩辅导功课。老师听了很高兴,写了长长的邮件鼓励他,还教给他一些入手点和简单的教学方法。然后他就成了一个小“助教”,每天会花一点自由学习的时间来帮助那些新来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课程。前几天,他听我和朋友说起正在做的一个帮助贫困儿童学习古典音乐的慈善项目,也主动来问我说:“我会弹钢琴,能不能也给你们帮忙?”

我听了觉得特别欣慰。马上九岁的哥哥,已经从一个懂事的孩子,慢慢向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少年迈进了。

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 篇6

“我要留给妈妈!”妞妞低着头,自言自语地说。

这已经是她第三遍念叨了。我看过去,5岁的妞妞扎了一个马尾辫,穿着一件绿色的连衣裙,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手里紧紧攥着一袋零食。

今天是跳蚤市场活动,孩子们纷纷带来自己心爱的零食和玩具,互相交换或分享。妞妞手里的零食就是她的收获。

“你在等妈妈吗?”我走过去,关心地问。

“是的,她刚才有事出去了,我在等她回来。”妞妞说。

“为什么你换了零食却不吃呢?”

“我在等妈妈,我妈妈很辛苦!”

我打量着她,一个5岁的孩子竟然会说出“辛苦”这样的话,我感到很惊讶,于是问她:“为什么妈妈很辛苦?”

“因为妈妈做了很多事,我要感激她。”妞妞不假思索地回答。

可能她已经习惯了这样思考问题,但我听了却觉得十分难受。一个5岁的孩子,为了等妈妈回来,要忍住零食的诱惑,这需要多大的克制力啊!

妞妞焦急地在原地打晃儿,终于,妈妈出现了。

“妞妞,妈妈回来了,刚才听话了吗?”妈妈问道。

“嗯,我刚才表现特别好,还给你留了一包零食。”妞妞一脸骄傲地说。

“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没有白疼你。”妈妈似乎很满意,摸了摸妞妞的头。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会让孩子提早“懂事”,懂得照顾别人、感恩世界。看起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有时候有点“小自私”,偷偷做些“小坏事”。如果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孩子只会说“懂事”的话、做“懂事”的事,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家长对孩子过于严苛。

不轻松的沙坑玩耍

为了进一步核实妞妞的“懂事”是否源于妈妈不当的教育,我们开始了后续的观察和帮助。

第二天傍晚,孩子们吃完晚饭,陆续来到沙坑区玩耍。

“妈妈,我帮你打了杯水。”妞妞说道。

“去玩吧,到沙坑自己玩一会儿。”妈妈接过水,吩咐道。

这时的沙坑区已经聚集了很多小朋友,每个人都热火朝天地干着。妞妞走到沙坑区,呆呆地站在一旁,不肯进入。

“我搭了个城堡。”我蹲下身,在妞妞眼前的沙坑里堆出了一个小山包,希望能带动妞妞。

妞妞看了看我,没有动。

“城堡外面有城墙,小精灵们就住在城墙外。”我又堆起了一道“墙”。

妞妞似乎有些感兴趣了,但她还是没有动。

我实在忍不住了,走过去蹲在她面前说:“来,我们一起玩吧!”

“我很担心!”

“担心什么呢?”

“我怕弄脏裙子。”

妞妞今天的确换了一条裙子,但看起来也不是特别新,好像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在沙坑区玩,衣服难免会弄脏的,没关系。”我安慰她。

“不行,妈妈会说我的。”妞妞皱着眉头说。

我只好拉着妞妞来到妈妈身边,希望妈妈能够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答复,“衣服弄脏了也没有关系”。

我把刚才在沙坑的经过转述给妞妞妈。妞妞妈很配合地说:“妞妞,去吧,衣服脏了没关系。”

果然,听到这句话,妞妞兴奋地跑去沙坑区了。但是走进沙坑的时候,妞妞还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裙子稍微碰到沙子,妞妞立马就把裙子揪起来。

看来我要帮妈妈做些改变了。

去掉妈妈坚硬的“壳”

第二天一大早,我带着几个小朋友,一起到妞妞家里玩。

“妞妞,妞妞。”我们大声在门外喊。

“我在屋里,来吧!”妞妞回应道。

推开门,我发现妞妞正在整理床铺,妈妈则在里面的房间刷牙。

“妞妞,我们出去玩吧。”一个小朋友对妞妞说。

“我需要收拾完房间。”妞妞“懂事”地说。

“我们先出去玩一会儿,你回来再收拾吧。”另一个小朋友也热情地邀请道。

“不行,没经过妈妈的同意,我不能出去的。”妞妞继续收拾着床铺。

“妞妞妈妈,我想跟你谈一下。”我径直走进里屋,严肃地对妞妞妈妈说。

“大李,怎么了?”妞妞妈妈吓了一跳。

“不可以这样对待孩子!”我知道这样说有些粗鲁,但是我真的非常着急。

“我这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啊,分担点家务不对吗?”妞妞妈妈似乎理直气壮。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让她承担更多的责任,孩子需要更多的情感呵护和精神照顾,当这些足够多了,孩子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长大。”我解释给妞妞妈妈听,“我觉得你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了。”

本来无意的一句话,却说到了妞妞妈的痛处。

原来,妞妞妈小时候家里面很穷,兄妹三个,她排行老二,父母生她只是为了要个儿子。后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她被迫退学,把机会留给了弟弟。在她看来,自己的童年没有存在感,更没有机会好好成长。所以当了妈妈后,她希望妞妞能有更多机会得到锻炼和培养,比自己更出色。于是她便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很多理想转嫁给了孩子。

“有些事情我们没办法选择,比如父母是什么样的,这是上天的安排。”我安慰道,“既然不能选择不如坦然接受,卸下心里的包袱。如果你一直这样严苛地带孩子,有朝一日,你的望女成凤也会让她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幸福。既然上天赐予你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儿,何不陪着她开心、快乐地成长呢?”

妞妞妈哽咽着点了点头。

“来,跟我来。”我拉着妞妞妈走出房间,希望她能真实地体会一下妞妞当下的状态。

这时的妞妞已经跟小伙伴们走出了房间,来到后院玩耍。但是美丽的风景、友好的伙伴却依旧不能让妞妞开心,妞妞格格不入地站在旁边,一副担心的表情。不难看出,妞妞因为各种担心而无法放松地加入到游戏之中。

许是刚才和妞妞妈的谈话真的触动了她,看到这样的妞妞,妞妞妈流下了眼泪。

跟孩子一起捉鱼

一天,厨房的厨师要给孩子们“加菜”,让大家一起去山林的鱼池捞鱼。真是太好了!这正是妞妞妈跟妞妞良好互动的机会。

“妞妞妈,我们去捉鱼!”我拉着妞妞妈往外走。

“大李,不去了,人那么多!”妞妞妈不好意思地扭捏起来。

“妞妞妈,给孩子做个示范。”我再一次鼓励道。

“嗯……”妞妞妈有些犹豫,还是点了点头。

“妞妞妈,加油!”我大声地给她助威。

妞妞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挽起裤腿,拿了渔网,朝水边走去。

“妈妈,加油!”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我身后冒了出来,原来是妞妞。她兴奋地看着妈妈,不时地挥挥手。

“哈哈,我下来了。”妞妞妈也变得兴奋起来。“我看到了一条很大的草鱼。哇,它跑掉了,真是好玩!”

很快,鱼池里沸腾起来,大人们干劲十足地捞鱼,孩子们忘我地玩水。

“妞妞,下来吧!跟妈妈一起玩。”妈妈用肯定的语气说。

“妈妈,我担心弄脏衣服。”妞妞再次“懂事”地说。

“衣服脏了,没关系的,妞妞,妈妈要跟你说对不起。”妞妞妈强忍着眼泪,认真地对妞妞说,“妈妈平时对你太严了,我们一起来玩吧。”

这一次,妞妞没有拒绝,在妈妈的保护下,她兴奋地下到水里,跟着妈妈一起捉鱼。眼前的妞妞笑得很开心,卸掉了“懂事”的盔甲,妞妞终于可以轻松玩耍了。

上一篇:本土文化导入下一篇:深静脉置管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