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美白

2024-05-18

皮肤美白(精选四篇)

皮肤美白 篇1

皮肤颜色的深浅受多种因素调控, 但主要仍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黑色素的数量与性别和人种无关, 但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并且由日光照射程度的差异导致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有显著区别。黑色素在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 并运至高尔基体包装成膜状结构, 成为黑素小体;经黑素细胞胞体上的树突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后, 从皮肤角质层排泄。Fitzpatrick将参与黑色素合成、排泄的这种周期性代谢的一个黑素细胞和其周围的36个角质形成细胞称为表皮黑素单位。

黑色素除可使皮肤呈现一定颜色外, 还能发挥防晒、抗衰老及防癌等作用。

2 黑色素的调控机制

2.1 黑色素合成酶的调节

公认的黑色素合成途径为:酪氨酸氧化为多巴醌, 并继续氧化脱羧形成二羟吲哚后转变为黑色素 (如图1) , 即优黑色素或真黑色素, 它是皮肤色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另有一旁支, 即类巴醌经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催化生成褐黑素或称脱黑素 (Pheo-Melanins) , 但其相关报道较少。

参与黑色素合成主要有三种酶:酪氨酸酶, 多巴色素互变酶 (Dopachrom tautomerase) 和二羟基吲哚羧酸 (DHICA) 氧化酶。酪氨酸酶属氧化还原酶, 是黑色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 其活性大小决定黑色素形成的数量。多巴色素互变酶又称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 (TRP2) , 主要是在黑素细胞内的多巴色素自发脱羧、重排生成5, 6-二羟基吲哚 (DHI) 的同时, 使另一部分多巴色素也发生重排, 而生成5, 6-二羟基吲哚-2-羧酸 (DHICA) 。故该酶主要调节DHICA的生成速率, 从而影响生成的黑色素分子的大小、结构和种类。DHICA氧化酶 (TRP-1) 是与酪氨酸酶同源的糖蛋白, 它除了参与黑色素代谢, 还影响黑素细胞生长和死亡。

2.2 黑素细胞的调节

Giuseppe Prota等认为黑色素的形成是黑素细胞胞内和胞外作用的共同结果[1]。在黑素细胞周围存在一个由细胞因子、胞外基质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微环境。此外, 包括紫外照射在内的多种外界刺激, 通过黑素细胞表面的受体将信号传导进入细胞, 通过胞内的信号通路将信号级联放大。从而对黑色素的代谢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调节。现就调节黑素细胞的胞外信号以及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作一简要介绍。

2.2.1 胞外信号

(1) 细胞因子

能促进黑素细胞生长、存活的因子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 、内皮素 (ET-1)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NGF) 等;而抑制黑素细胞增殖, 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的有:白细胞介素-lα (IL-lα)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 、干扰素 (IFN) 等。此外, 这些细胞因子还可通过对胞外基质作用, 来改变黑素细胞的活性或位置, 并且在刺激后其自身又会产生新的细胞因子来调节该变化[2]。

(2) 激素

促黑素细胞激素 (M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和雌激素均起到调节作用。其中前两者可刺激黑素细胞增殖并使其树突增多, 提高酪氨酸酶活性;而雌激素则通过与黑素细胞浆及核内的受体结合, 提高酪氨酸酶活性, 使黑色素合成增加[3]。

(3) 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不仅能影响黑素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而且也能显著影响黑素细胞的运动以及酪氨酸酶活性。如纤维联结蛋白促进黑素细胞由表皮向真皮浅层移动聚集;细胞黏附分子中的整合素参与黑素细胞的扩展移行与胞外基质的粘着并诱导细胞骨架的拆装, 参与伤愈后皮肤色素恢复。

(4) 紫外线 (UV)

紫外线是人体难以避免的一个外界刺激因素。大量研究表明, 紫外辐射可导致黑素细胞增殖, 酪氨酸酶活性增加, 并促使黑色素生成[4]。

2.2.2 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二酯酰甘油-蛋白激酶C (D A G-PKC) 信号通路磷酸化酪氨酸酶或改变酪氨酸酶和DHICA氧化酶在细胞内的表达来影响黑色素生成。与DAG结构相似的佛波酯类化合物 (TPA) , 亦可取代DAG对PKC的活化作用。

中波紫外线 (UVB) 照射所引起的黑色素生成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 (NO/c GMP/PKG) 途径密切相关。NO能活化鸟苷酸环化酶, 从而升高胞内c GMP水平, 促使PKG活化。活化后的PKG又通过磷酸化作用来激活酪氨酸酶, 使黑色素合成量增大。

诸多丝裂原肽都能够激活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并促使体外人黑素细胞的增殖。但单一的细胞因子无法激活黑素细胞增殖, 只有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 才能通过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 (MAPK) 级联放大通路, 使G1期的黑素细胞进入S期[5], 促进其增生。

蛋白激酶A激动剂和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毛喉素) 能够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c AMP/PKA) 信号传导途径增加细胞内c AMP的水平, 致使黑素细胞分裂和黑色素增多[6]。

2.3 黑色素的排泄途径

黑色素的排泄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肾内排泄, 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吸收后经血液循环系统排出体外;另一途径是经皮肤排出, 即如前文所述黑色素被转移到角质形成细胞中, 随表皮生长移行至角质层, 并最终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

3 皮肤美白剂分子机理及其应用评价

当前市场上所用的皮肤美白剂针对以上所述的黑色素的调节机制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3.1 黑素细胞增殖抑制剂

黑素细胞毒性剂, 如:4-羟基苯甲醚、N-乙酰基-4-S半胱氨基酚, 能够有效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还有从植物提取液中发现的内皮素拮抗剂, 能够竞争性地抑制内皮素与黑素细胞膜受体结合, 从而达到抑制紫外辐射引起的黑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的目的。

3.2 黑色素合成酶抑制剂

抑制酪氨酸酶、多巴互变酶等黑色素合成酶活性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较早使用的抑制剂有氢醌、曲酸和壬二酸等。此外, 通过还原黑色素形成过程各中间体, 或与之结合也可以阻断黑色素的形成:例如抗坏血酸能抑制多巴和多巴醌的自动氧化。

3.3 黑素运输阻断剂

维A酸、烟酰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WJ-50353[7]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STI) 等可抑制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 减少色素沉着。

3.4 自由基清除剂

这类美白剂可减少外源性因素紫外线、氧自由基等对黑色素形成生理过程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生育酚、α-硫辛酸等维生素和防晒剂二苯甲酮类等。

3.5 皮肤剥脱剂

亚油酸、低浓度的α-羟酸 (酸奶中的乳酸、甘蔗汁中的羟乙酸等) 能促进角质细胞脱落, 基底层细胞的更新, 重塑表皮并减少色素沉积。

4 展望

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随着国内外皮肤美白市场的不断扩大, 人们在该领域中倾注了大量的科研精力, 也更加深入地认识皮肤颜色这一生物学现象。皮肤美白产品日新月异, 层出不穷。

当前市场上的皮肤美白剂主要通过阻止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和加速黑色素、黑素细胞的代谢来实现皮肤的美白。而对黑素细胞内的信号通路的了解, 能有助于新型美白产品的开发。

摘要:皮肤美白一直是东方女性不倦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生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其分子机理逐渐明了。本文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概括了近年来在黑色素合成代谢以及黑素细胞信号转导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皮肤美白产品的作用原理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皮肤美白,信号转导,美白产品

参考文献

[1]Giuseppe P.Melanins and melanogenesis[J].Cosmetic&Toiletries, 1996 (5) :43 ̄50.

[2]李红等.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1996, 22 (4) :219 ̄221.

[3]宋琦如等.黑素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美白剂的研究评价[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0, 23 (5) :13 ̄15.

[4]Gilchrest BA et al.DNA photodamage stimulates melanogen-esis and other photoprotective responses[J].J Invest DermatolSymp Proc, 1999, 4:35 ̄40.

[5]Halaban R.Signal transduction in normal and malignantmelanocytes[J].Pigment Cell Res, 1994, 7 (2) :89 ̄95.

[6]Mengeaud V et al.Regulation of melanogenesis induced by5-methoxypsoralen without ultraviolet light in murinemelanoma cell[J].Pigment Cell Res., 1994, 7 (4) :245 ̄254.

美白皮肤的方法 篇2

想要拥有美白的皮肤,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很多的细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皮肤长期的美白,下文我们一起看看美白皮肤的方法。

美白习惯一:防晒是首要

不论天气阴与晴,都要防止紫外线UVB和UVA对皮肤的伤害,这要成为你的习惯。要尽量避免日照强烈时出门,擦防晒霜是防止皮肤晒黑、晒伤和光老化的有力武器。要记住每隔两三个小时还要补擦一次,才是一套完整的防晒程序。

美白习惯二:美白要全年

美白功课需要提早着手,不要等盛夏来临才采取措施。25岁之前,肌肤具有“可逆性”,

即使有黑色素沉着,也可以慢慢白回来,而25岁之后,肌肤更多的时候是要借助美白产品的保养,才能令肌肤恢复原有的白皙。

美白习惯三:维生素至关重要

维生素A、C、E等,不仅能调节人体机能和提高免疫力,还能改善皮肤组织,抑制色素沉着。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及蔬菜,如番茄、山楂、橘子、卷心菜等,不仅能让皮肤白皙,还能增加皮肤的活力。

美白习惯四:按摩为肌肤充电

真皮层内的微血管分为深、浅两部分,深层的血管用来调节体温,浅层的血管负责供应表皮营养。按摩对于为皮肤提供氧气、增强其活力具有神奇的效果,适度的摩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肤供血,令肤色白皙健康。

美白习惯五:保湿让肌肤畅饮

结构紧实的角质层、均匀的水溶脂保护层和强韧的细胞膜都是肌肤最好的天然屏障,无论它们中间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的肌肤都会流失水分,显得干枯暗哑。一周一到两次保湿美白面膜是缓解肌肤干燥,让肌肤水润白皙最快速的方法。

美白习惯六:精油唤醒肌肤

罗勒、薰衣草、柠檬、薄荷、迷迭香、玫瑰等精油可以作为传递载体将美白产品的有效成分传送到表皮的较里层,从而令肌肤焕发生气、美白通透。

美白习惯七:洁肤是美白基础

每天认真洗脸,不仅能彻底清洁肌肤,还能对肌肤进行特别调理,让后续的美白产品成分更好地吸收,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白习惯八:通络活血中药改善循环

具有美白作用的药材有人参、松花粉、薏苡、白茯苓粉、半夏、银杏仁、桑叶、桃仁、马齿苋、芦荟等,适量吃一些具美白功效的食品或中药,肌肤不仅可以保持白净润泽,而且还不易生斑。

美白习惯九:快乐心情获得美白信念

美白的光彩总是绽放在快乐的肌肤之上,轻松的心情可令肌肤在最佳的状态下汲取养分,让新陈代谢加快,让毛孔呼吸通畅,由内至外地将美白能量自由释放。

上文我们介绍了美白皮肤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美白的皮肤令人看起来年轻漂亮,美白皮肤令人更加的有气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美白自己的皮肤,上文我们详细介绍了美白皮肤的多种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是有帮助的。

★ 皮肤去黄美白方法

★ 皮肤美白小妙招

★ 皮肤排毒方法是什么

★ 那一刻好美

★ 油质皮肤怎么改善-油质皮肤的改善方法

★ 日落好美作文

★ 好美一棵树作文

★ 男士美白方法揭秘

★ 女性美白去皱方法

皮肤靓丽与科学美白 篇3

■文/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董银卯任清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容颜靓丽的第一体现者。拥有健康、白皙、富有弹性的的皮肤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东方女性对白皙美丽的皮肤尊爱有加,我国女性历来崇尚“肤如雪、凝如脂”,白净细嫩的肌肤一直是东方人衡量女性的重要标准,在我国民间就有“一白遮九丑”的说法。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化妆品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化妆品销售额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飞速增长,其中,美白类化妆品占了一半以上,这充分说明了美白是我国化妆品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妇女很早就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外在的方法来让自己的皮肤变得更加白皙,在古代就有“纣烧铅做粉”,即以铅的化合物涂面使皮肤变白。众所周知,铅是重金属不但会使皮肤老化还会引起皮肤中毒,所以这是以牺牲人体健康为代价的。90年代后期,防晒被作为一个杜绝黑色素产生的重要手段被各大化妆品公司大力宣传,也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进入21世纪以后,很多专业的美白产品在各种宣传媒体中大行其道,大部分是利用黑色素抑制剂。那么,什么是科学健康的美白?人体皮肤的颜色通过简单的一两种手段就能在很短的时间改善吗?

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先从人体皮肤学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影响皮肤颜色的因素。正常的皮肤的颜色取决于三种因素:1.皮肤中黑色素与胡萝卜素的含量与分布状况;2.皮肤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还原的比例;3.皮肤的厚度以及光线在皮肤表面的散射。其中,黑色素起主要作用,是皮肤颜色的决定性因素。人体中的黑色素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在黑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多巴色素互变酶和DHICA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黑色素(包括优黑素和褐黑素),黑色素形成黑色素小体,通过黑色素细胞的树状突起运送到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随着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直至随着角质层脱落。现在的研究表明,在黑色素的形成反应中,酪氨酸酶是主要的限速酶。

每个人的遗传信息大致决定了每个人自己的基本肤色,同时,外界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肤色的改变。黑素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黑色素的代谢途径涉及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每一步反应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影响黑素的形成。例如,在紫外线照射下,角质细胞释放一种细胞分裂素——内皮素,当它被黑色素细胞的受体接受后,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并且激活酪氨酸酶,提高了黑素的合成量。因此,紫外线和内皮素都可促进黑素的形成。此外,氧自由基和一些刺激源都会引起色素异常分泌或者局部的不均,从而出现肤色加重、暗哑失去光泽甚至色斑的现象。遗传因素是难以改变的,但是通过抵御外界因素的影响和通过正确的途径减少黑素的生成,可以使皮肤保持在一个肤色均匀、白皙靓丽、相对没有色斑的年轻健康状态。

根据皮肤颜色的形成机理,可以把美白的方法分成这样几类:1.抑制催化黑色素生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或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主要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2.避免皮肤被外界伤害(主要是减少紫外线);3.加强皮肤细胞的抗氧化能力;4.影响黑素代谢,阻断黑素运输; 5.清除堆积在皮肤表面的死皮, 刺激皮肤新陈代谢(利于化妆品中活性成分的吸收、加快色素剥离的进度、透出皮肤本来的红润光泽)。

目前,国外品牌化妆品在美白产品上已经开始向这些方向发展,但是国内品牌由于自身的研发能力和价格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于皮肤美白的整体考虑还是很欠缺的。

我们实验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化妆品行业中的各种活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功效评价实验,发现几种新兴的原料具有良好的美容功效,很值得大家去使用。

燕麦提取物:燕麦是谷类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葡聚糖、抗氧化剂和多种维生素。燕麦系列的提取物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燕麦提取物的功效有:将颜色深的黑色素还原为颜色浅的黑色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或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提高皮肤的保湿能力,刺激细胞蛋白的合成,加强免疫能力。

藏红景天:红景天作为西藏高原特有的植物,具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功效。藏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抗细胞缺氧,抗细胞疲劳;清除人体自由基,抗紫外线辐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或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抵抗不良刺激,提高肌肤自我保护能力。所以藏红景天作为一种天然美白防晒成分,在化妆品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甘草提取物:甘草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美草”、“蜜甘”,列为上品。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中的多种成分对酪氨酸酶、多巴互变酶有抑制作用。而且甘草提取物对黑色素的迁移也有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细胞树状突起来阻断细胞间的色素传递。

当然,不同的添加剂复配于化妆品中的效果对改善不同因素引起的肤色加深问题会有明显的差异。这还需要在产品设计方面和销售方面能够充分地了解消费者皮肤问题所在,做到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个性化的科学健康美白!

如何美白脸部皮肤 篇4

很多人对如何美白脸部皮肤并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对这类问题进行很好的认识,使得在美白的时候,都是可以知道该如何做最佳,在美白的时候能够选择好的方法。

如何美白脸部皮肤:

定期去角质

人体肌肤角质正常代谢会造成角质老化死去,堆积在肌肤表面,普通的清洁并不能将他们带走。这些老废角质在让脸色变成灰蒙蒙的,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包公”脸。如果能够定期去除角质,就可以让肌肤变得细腻光滑,从而显现出原本的洁白光泽。如果经常会忘记去角质也不用担心,可以在手备忘中做好每周一次提醒,这样有监督有提醒,定期去角质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啦。

去角质的产品应该选择温和的,不伤害肌肤才是根本,其次最好能选择带有磨砂颗粒的产品,因为磨砂颗粒能有效清楚角质,效果会更加明显。要选取纯天然植物配方的更能有效软化并祛除皮肤深层污垢、残余角质,加速皮肤新陈代谢,由内至外排出皮肤角质和废物,令皮肤光洁嫩滑。每周使用2-3次,皮肤角质不再残留,变得白皙光泽。

防晒抗氧化

氧化是肌肤衰老的最大障碍,饮食不健康,日晒、压力、环境污染等都能让肌肤自由基泛滥,从而产生面色黯淡、缺水等氧化现象。都是身体产生氧化的“罪魁祸首”。所以无论从健康层面还是从护肤层面,我们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抗氧化。春天也要防晒哦,紫外线时时都在,所以女同胞们每天出门之前都要做好防晒措施,可以选择具有防晒功能的产品,一般选择SPF25-30比较合适。另外,每周要注意敷美白补水面膜,只要坚持做好每一步,肌肤就能一天天白起来。

上一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下一篇: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