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

2024-05-17

时间就是生命(精选九篇)

时间就是生命 篇1

虽然近几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率有所减少,但交通总局表示:“西班牙交通事故死亡率仍是严重的公共问题。”交通总局的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西班牙人度假后返回的时间),有28人死于交通事故。与2009年相比,死亡人数增加了10人。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及该研究合作者说:“在西班牙,急救医疗服务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大约25分钟到达现场。”这项研究刊登在《事故分析和预防》杂志上,其一项数据源于西班牙交通总局的数据库,其中包含了事故的详尽信息。另一项数据则源于该理事会自2004年5月起的调查,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打给急救中心电话的时间和急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间。结合起来一共提供了1463次发生在西班牙道路上事故的数据。

研究人员根据急救中心做出回应所需时间、伤员和事故本身情况来估计死亡的可能性。考虑到其他因素,研究人员指出:等待急救的时间如能从25分钟减少到15分钟,那么机动车道、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将会减少1/3。结果还表明,死亡率和急救医疗服务回应的时间因道路不同而不同。在普通公路上回应时间一般为25至30分钟,死亡率因等待急救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汽车道和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死亡率遵循同样的增加模式,但是在这些事故中,死亡率在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里相对较高,与时间比呈U字形。

时间就是生命作文 篇2

记得昨天,那位红十字会的叔叔为我们上的一堂生动形象的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

走进会议室,找到位置,那位叔叔就开始上课了。他先跟我们说红十字会的起源:瑞士人亨利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在6月25日,亨利先生路过此地时,由于看到6月24日时奥地利和英法联军打的一仗时,约有4万多名受伤之人被遗弃在战场上,当即决定将个人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地救护。他回到日内瓦后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这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并得到了4位知名公民的赞赏和支持,1863年2月9日他们五人在日内瓦成立了“日内瓦5人委员会”,这就是红十字会的起源。

接下来他又给我们讲了心肺复苏的过程:1.观察环境;2.判断意识; 3.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4.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5.判断有无呼吸;6.胸外按压;7.人工呼吸;8.电除颤。还让我们实践操作胸外按压,到假人上做,我做了260秒,做了325个,只有150个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我这才感觉到是多么不容易啊!

时间就是生命 篇3

2008年5月12日,碧空如洗,阳光灿烂,春风和煦。

早晨到校,我的心就一直充盈着喜悦和兴奋。因为,今天,温总理在百忙之中要来看望我们了!我心里一直默默地念叨着,盼望着能早一点见到他。

上午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今天讲课的内容是《长歌行》这首长诗。我领着学生先熟读课文,大致梳理文义之后,就发觉教室里有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学们在小声嘀咕着什么。我忍不住停了下来,顺着同学们的眼光向外张望。一眼就看到温总理在一行人的陪同下,已经走进了校门。倏地,我心跳加快了,讲课的声音也有点哽咽了。我尽力调整了一下情绪,想使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可始终无法平静。我理了一下思路,让同学们安静下来,又继续讲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理解了课文,知道了要珍惜时间,谁愿意起来给大家朗读一下?”在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中,总理已经从教室后门走进来了。脚步是那样轻,生怕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他静静地站在教室后面,面带微笑,示意我继续讲下去。总理的亲切、和善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我继续往下讲解。

温总理一直在认真地倾听。此时,教室中学习的氛围更浓了,没有一个小朋友在乱动,表现出了他们平时很少有的沉着、镇定。我想:一定是温总理亲和的气质影响了他们,他们也想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给温爷爷,来向他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温总理听得是那样认真,那样专注!我想:温总理能来到我们班,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上课,对于我和同学们来说,是多么大的荣幸呀!

课进行到尾声时,总理健步从教室后面走过来了,他走向讲台,面向全体学生。此时此刻,57双纯真的眼睛一齐注视着温总理。

我连忙说:“孩子们,咱们的温爷爷在百忙之中来看望我们了,我们向他问个好!”

全体同学立刻起立,齐声说:“温爷爷好!欢迎温爷爷!”教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还没有落,温总理已经伸出双手示意同学们说:“孩子们,坐下。”此时,我就站在总理身边,激动地看着他:还是电视中常见的那件黑夹克,后边已经皱了一大片;头发中夹杂着缕缕银丝,慈祥的脸上已有了不少皱纹。我的鼻子一阵酸楚,心中对总理的崇敬更深,爱更浓了!他在南阳行程紧、任务重,下基层,访群众,还抽空来到我们学校看望师生,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真是一位一心想着人民群众的好总理呀!

这时,总理转过身,看了看身后的板书,用缓慢的语速,亲切地对同学们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过去了,就永远不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啊。”总理又转过身,指了指黑板上的“时间”两个字。他继续讲道:“孩子们,古时候有个大学问家孔子说‘逝者如斯夫,意思是在河边看流水,时间就像是河水一样,流走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家好好工作。我给你们讲一个秘诀,如何珍惜时间?那就是把每一天当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把每一件事当作是最后一件事来做。要抓住不放!”讲到这里,总理又轻声地问我:“他们能听懂吗?”多么细心的总理呀!生怕孩子们小,听不明白,我连忙回答:“可以听明白。”

总理接着说:“学习中,千万别想着今天做不好,明天再来!”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拿起讲桌上的一根粉笔,转过身,专注地在黑板的右上角写下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生命青青,道路漫漫。写完后,温总理又面向大家说:“你们每一个生命都是青春年华,就像刚出土的嫩草一样,生命的道路还很长,你们要让有限的生命永葆生机!”

温总理又转向我,殷切地说:“下去,你再给他们讲一讲!”我说:“好,一定会!”这时,总理走向讲台右边,面向学生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饭前要洗手,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我忙说:“谢谢总理的关心,我们一直就教育孩子们勤洗手、勤剪指甲、晒被子、开窗通气。”

总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时,温总理已经走下讲台,挥手向同学们说再见。全班同学纷纷站起来向温总理告别:“再见,温爷爷!”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又纷纷走出教室,跟随着温总理。总理伸出胳膊,搂着走在最前面的张宗恒,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张宗恒马上回答道:“我叫张宗恒。”温总理又问:“你妈妈在哪里干活?”张宗恒回答:“在家里。”“那你爸爸呢?”总理紧跟着问。“在三门峡干活。”张宗恒干脆地回答。总理点了点头。就这样,他们一直走到了学校大门口。

分别了,分别了,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依依不舍:多么舍不得温爷爷呀!多么想让他多留一会儿呀!汽车发动了,孩子们挥别的手却一直没放下。“再见,总理!”“希望您下次再来!”总理坐上了车,手还在车窗外向孩子们挥别!送别的孩子们中,有的眼眶湿润了。是呀,这么好的总理,怎么舍得让他这么快就走呀!真想跟温爷爷在一起多待一会儿!

车走远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教室。看到我也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围了过来。宋涵说:“温爷爷真是一位好爷爷!那么温和。”李秉毅说:“我喜欢温爷爷!希望他下次再来。”我摸着孩子们的头说:“同学们,你们要记住温爷爷的话,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多作贡献!”孩子们齐声说:“好!”

温总理和我们的相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但他的每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他的和蔼可亲,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我和孩子们的脑海中。我也一定会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教好书,育好人,牢记温总理的嘱托,让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这些青青的生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本文由刘有超老师整理)

时间就是生命 篇4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科学的时效观

笔者认为,时效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时间就是金钱”为时间观,“效率就是生命”为效率观,两者合并简称为时效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把握和实践这一主题,都要重视时间与效率问题。深圳人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速度”为自豪,而提到“深圳速度”则自然而然地想到深圳人创立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这一时效观高度地概括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人尤其是蛇口人的现代精神面貌和文化意识。也正是在这一时效观的感召和激励下,深圳才迎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大业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我们之所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科学的时效观,主要因为:它是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这一规律也叫做价值决定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价值决定规律要求,同种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所消耗时间决定,即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就单个生产者来说,不管你耗费了多少个别劳动时间,但社会承认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者盈利赚钱,而个别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者亏本失利,甚至被淘汰。这里就印证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价值决定规律的第二个要求:马克思在谈到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还说:“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就每个生产部门来说,不管你在生产某一类商品时实际支出了多少劳动量,社会所承认的,只是社会总劳动量应分配给这类商品的份额。如果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劳动量超过了它在社会总劳动量中应占的份额,就是说,商品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它的需求,那么,尽管每一个商品都是包含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但超过社会需求的那一部分商品的劳动量,却不会被社会所承认。相反,举例来说,我们常常在深圳市场上看到服装类产品,商家采取购买100元返还100元的促销手段,名义上是一种促销手段,实际上是服装产品的供给量超过了社会对它的需求量,也许商家生产每件服装的社会劳动量是必需的,但超过社会需求量的那一部分生产服装的劳动量得不到社会认同,所以,商家只好变换手法来推销产品,以弥补损失。这是市场经济中生产者缺乏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违背价值规律而导致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在生产上的时间多寡和效率高低与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时间关系得失,效率关系成败。

再从等价交换规律来分析。所谓等价交换,就是要求价格符合价值。同种商品在市场上只能以统一的价值量即社会必要时间作为交换的标准,而交换过程却充满激烈的竞争。这样,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效率将起决定性作用。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有可能使财富增大;相反,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将遭受损失甚至破产。这是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局,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者制造商品中所耗费的时间和效率。所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对市场经济竞争状态的深刻概括和形象比喻。

总之,基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是科学、理性的,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集中体现。它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用经济手段与科学方法从事建设和经营管理。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我国搞市场经济,深圳先行一步,其实是优先树立市场经济的时效观。

2 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重新解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应当承认,“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既有历史进步性也有历史局限性。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大量的工作都是劳动密集型和基础性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员工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实行计时工资和计件承包制。其时,时间不仅意味着金钱,也意味着效率,所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非常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而今的深圳,经济发展已由外延型发展为主向内涵型发展为主转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产业陆续向外搬迁,城市建设正向着国际化大都市方向迈进。面对这种态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就没那么突显了。因此,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重新解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

首先,关于“时间就是金钱”的解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与金钱具有必然、本质、内在的联系。劳动创造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认同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观点。劳动虽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一切财富离不开人类劳动。而金钱是财富的代表,劳动是由时间来计量的,所以,毋庸置疑,“时间就是金钱”。可是,除了“时间能够创造金钱或财富”的理论之外,还有许多“要素能够创造金钱或财富”的论点。如“科技致富”“创新致富”“路通财通”“和气生财”“政策生财”“教育也是下蛋的母鸡”……所以“时间就是金钱”未免太狭隘且片面了。较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流行“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的钱少”的话语,这可能与深圳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大机器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时间还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两者此少彼多,彼少此多。闲暇时间由劳动者自由支配,正如我国现阶段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2天的休息时间由个人自由支配,劳动者主要将其用于学习培训、娱乐消遣和锻炼保健等。劳动者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不仅是劳动者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的需要。如果深圳仍然倡导“时间就是金钱”的时间观,必将引起人们对它的根本目的的怀疑:到底它是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和幸福为代价,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的快乐和幸福。

其次,关于“效率就是生命”的解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励、残酷,效率高低与市场竞争主题紧密相连。竞争中的胜负输赢,取决于竞争者的效率,因此,把效率看作竞争者的生命线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效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传统看法和现代看法不同。在传统经济学中都将效率称为劳动生产率或生产率。我国经济理论界把它定义为: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其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或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计算。十分明显,对效率的这一传统表述,仅仅包括了生产单位产品劳动的耗费,因而是有缺陷的。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它是包括了该劳动的消耗,而没有包括物化劳动的耗费。因为商品价值的形成实际上耗费了物料和人力,效率的提高必定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得到节省,这样商品中包含的总劳动量才会减少。②它只讲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忽视了宏观方面的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因为自由市场经济失灵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其只在微观上注重节约,而忽视宏观上的比例失调,造成巨大浪费。③它只讲劳动时间数量上节约的意义,而根本不涉及劳动时间的质量内涵。因为,即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的耗费很少,但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或产销不对路,这部分耗费就白白浪费了。对效率的现代表述就比较科学、全面及到位。效率的基本内涵是指劳动者对社会标准质量劳动时间的节约程度。它包括单位产品活劳动、物化劳动的节约和社会总劳动的节约。这一表述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关系,投入>产出为负效率,投入=产出为无效率,投入<产出为有效率。笔者认为,在深圳人最初提出的“效率就是生命”中的“效率”是指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即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当时这样的认识没有错,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必须扩展和深化。不管对“效率”一词怎样解读,但效率在现实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可否定的。

最后,关于“实践就是金钱”与“效率就是生命”之间的解读。应该肯定,这两者是内在有机的统一体。它们涵盖了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全部内容,揭示了提高效率与节约劳动时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多次指出:真正的节约(经济)=节约劳动时间=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效率。换句话来说,增效和节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必须在增效中求节约,在节约中求增效。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意味着用同样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生产较多、较好的产品;或者生产同样的产品,只消耗较少的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以,在30年前深圳人就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一口号是对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具体运用,用以指引深圳人起步发展、艰苦创业。但是,除时间外,影响效率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果只看重时间因素,难免有所偏颇。

3 任重道远,必须继续紧紧把握好“时间”“效率”关键词

重新认识深圳人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使笔者十分沉重又陷入沉思。改革开放30年时间已去,但深圳人在我国10多亿人口中最早强调的“时间”“效率”的概念至今没有过时,它将是我们未来必须继续紧紧把握好的关键词。

3.1 按照市场经济运转的客观规律管好、用好时间

时间是一种最特殊的资源。它不能储存,不能再生,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所以,我们的老祖宗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正所谓“黄金失去有处寻,光阴失去无处寻”。

在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和管理观念中,人们看不到时间的价值,不知道时间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科技发展的速度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也加快,时间的计算日趋精确,时间价值不断提高,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现代企业对于时间资源的竞争,看似寻常,其实激烈程度超乎寻常。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科技、信息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在时间利用上的竞争。短暂的时间差,可能使一个企业由成功变为失败。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讲的是综合竞争力,但离不开抓住和筹划好时间,深圳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就是例证。所以,怎样看待时间、珍惜时间、管好时间、用好时间,已成为现代竞争中的焦点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节约时间的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运转的客观规律管好时间、用好时间。一是重视经济预测,搞好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需要规划,有了发展规划,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二是关注资本(资金)的时间价值。资本循环和周转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实现价值成正比。国外企业对资本的运用已提升到用分秒来计算。浪费一小时,就等于损失一大笔可以到手的财富。三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时不待我,机不可失。搞市场经济必须抓住机会,尤其是一次性的机会。只看到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而看不到市场经济赋予的机遇,是一种认识的缺失。四是学会时间管理。经营管理、经营项目、经营城市,都要有时间观念,切忌踩着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

3.2 增强执行力,讲求效率,提高效率

要继续紧紧把握“效率”这个关键词,就必须实现由过去狭义的效率观念向广义的效率观念转换。用系统的观点看,效率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①活劳动效率系统。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力的素质、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及社会分工和协助的发展程度等,都是对活劳动节约起作用的主要因素。②物化劳动效率系统。劳动资源的节约,劳动对象节约及资本(资金)占用,耗费的节约程度及科技和管理的水平,都是对物化劳动节约起作用的主要因素。③社会总劳动效率系统。生产力布局的状况,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等,都是影响社会总劳动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④劳动质量效率系统。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都是对劳动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此看来,今后我们讲求效率,提高效率,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角度,而应着眼于广义的角度。这样,对于“效率就是生命”的认识和把握,才有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

讲求效率,提高效率,靠的是人尤其是管理者的执行力。没有强化的执行力,不可能讲求效率与提高效率。执行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为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据笔者了解,深圳市的大部分管理者的执行力是很强的,在最近的城市管理和医德医风的整治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但也存在着执行力有所弱化的问题,例如一些管理人员执行标准不高,执行速度不快,执行力度不大,执行办法不多,执行能力不强和执行动机不纯等。由此,影响了管理效率或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继续保持和提高“深圳效率”“深圳速度”,就必须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1]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涂俏.改革现场:袁庚的1978—1984[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

时间就是生命作文 篇5

古往今来,一切有所作为的、干出一番大作为、大事业的人都是十分珍惜时间的。像宋代诗人陆游,从书中获得了智慧,写下了近万首的诗歌,鲁迅先生也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中。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列宁等领袖人物,他们都是珍惜时间的楷模,他们不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值得敬佩的人吗?

在我们身边当中有不少的青年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者干脆无聊地到处闲逛,不知不觉地把这大好时光都浪费掉了。就比如说我表哥吧,我表哥从去年六月份的时候就辍学回家了,整天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才上到初二就辍了学,才十五六岁,这么小,就算打工也没人要啊,我真想对他说:“表哥,趁着大好时光多学点知识,不然,到老了后悔也来不及了,青少年时期的时间特别宝贵,我们要充分利用,认真学习才是啊。”人生短暂,眼一眨,人的这辈子就过去了,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给荒废了。

陈东升:答案就是时间 篇6

01 进行艺术赞助的契机是什么?除了这个领域,你还对哪些东西特别感兴趣?

中国当代艺术最开始是边缘艺术,很多作品被驻华大使和外企高管收藏,可惜之余有很强的责任感,作为企业家,有这个实力就来做了。这些年读很多历史、金融方面的书,关于创新、企业家的分类这些都比较感兴趣。

02 什么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怀疑的东西?

世界观确实有所变化,原来信奉集体主义,社会开放后追求个体自由,产生了一些对立观点。但作为企业家,我还是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认同感。这是个融合的世界,需要集体主义同个人主义的协调,以个人主义为主,但要有集体主义。

03 有什么坚持多年的习惯?愿意把时间用在什么事情上?

读书读报,我从中学时候开始读报纸一直到现在。我1972年读中学,那时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一份报纸。

04 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何建议?

就像当年的老人看不懂我们一样,我们也看不懂今天的年轻人。我认为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作用的人就好。有一小撮精英分子如大科学家、大企业家等承担社会的主要责任,大部分人还是做一个守法公民,创造合理收入,建立美满家庭,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05 如果现在开始创业,会选择哪个领域?为什么?

基本符合经济潮流,不需要分产业好坏,选择一个细分领域,做到行业的领头羊。很小的领域也可做出全国乃至世界级的企业。

06 你说过老了以后回嘉德去,现在还这样想么?

很可能啊,商业世界折腾累了,看看古画,多让人轻松。

07 对赞助艺术家有何偏好,挑选有何标准?个人收藏艺术品么?

以学术为主,用纯艺术的标准来寻找当代的年轻艺术家,有点清高、偏爱理论化。年轻艺术家未来会不会成功,谁也不知道,但赞助不能有一丝商业动机。我们偏好当代艺术,比如实验艺术。个人不收藏,看过太多艺术家或藏家后代为财富而争夺。对艺术品收藏,我认为法人的形式更好一些,比如博物馆等非盈利机构。

08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人生中有什么戏剧性时刻?

马克思,高中时候读《马克思传》,崇拜得五体投地。戏剧性时刻是选择去经商。原来的梦想是做一名教授,有七十二弟子,做梦也没想到后来做了企业,这就是时代把你推上去了。

09 怎样看待“运气”和“命”,得到最好的一次机遇是什么?

以经商、从政、做学问举例,做顶级企业家、政治家或学者,并非勤奋和天赋就能决定,成功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需要多点运气,有时一个细微因素就起决定性作用。但要做百万富翁、局长或教授,只要努力都能做到,这就是差别。

10 你较为珍视的一个品质是什么?有何快速认识人的技巧?

“时间就是金钱”的首创人袁庚 篇7

与其说袁庚是一个改革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改革精神的守望者。因为,在中国,改革远没有结束。

袁庚是谁?如果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在各类明星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2008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且被赋予一种神话色彩,以至越来越多的人怀着朝圣的心情想去拜谒这位传说中的老人。

改革,如果只剩几位英雄去崇拜去缅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袁庚也不希望如此。

为一句口号而展开的“革命”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微波山下这块矗立了廿几载的标语,知名度要远远高于袁庚本人。不过,把这条标语竖在人们心里的却是袁庚。

“不守时,会给生存带来麻烦的。”一位司机这样说,当然,这不仅仅是深圳,而是全国、是每个人的共识。现在说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都不会有争议,更不会招来鄙夷和谩骂。

一种理念的理解和接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还是个闻利色变、谈富色变、谈钱脸红的年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提出让袁庚陷入争议之中,“金钱”“效率”等字眼深深刺激了国人的眼球。在那个年代,这些字眼不只是单纯的词汇,时而还会和“资本主义”“资本家”沾上边,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直接涉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因此成为“姓资姓社”争论的火力焦点。

在计划经济年代,将资本主义概念引入社会主义建设,简直是石破天惊、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需要相当的胆识和勇气。袁庚拉来古人作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底气虽足仍然嫌疑重大,依然招来“卖国贼”“要钱也要命的资本家”等等骂名。袁庚说:“写这标语时,我是准备‘戴帽子’的。”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戴帽子”意味着什么。可见袁庚当时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用一句“很好!”一语双关地平息了这场只有伟人才能解决的争议,之后他还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此口号。数月后,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庆活动上,上百部彩车中唯一一部企业彩车——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彩车上,竖着一副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最终得到了肯定。

这句口号与其说是改革,不如说是革命。有人说,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就是从这句口号开始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诠释的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选择,就集中体现在了这句口号之中。从某种意义上,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因而也成了一个时代发展的坐标。

袁庚曾经说过,蛇口是靠干出来的,不是靠谈出来的。这句口号的提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一句口号的提出,不仅是观念里的革命,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成为“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

春雷到处有春风。30年后,雷声早已远去,而春风里所播撒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放在每个人的心间。

一位老人的精神守望

“我坚信,在中国,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所有经济问题的背后,都必然是政治问题。要使市场经济成熟、规范,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蛇口也好,深圳也好,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国富民强的经济建设,还有对于民主、法制、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期盼。与此相同,袁庚对于蛇口的梦想,也不仅仅是建立工业区这么简单。蛇口这个“创新试管”还孕育着更大的梦想。

于是,袁庚对于蛇口的改革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伸向了困难重重的制度领域。第一个进行民主选举,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数个第一次将袁庚推向改革浪潮的最前方,也将他的后半生与改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改革开放的第一人”“改革开放的马前卒”“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特区空降兵”……人们把无尚的荣誉和崇拜给了这位老人。

“一说改革成果就提袁庚,你们思想不解放!”

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不止一次地提到类似的话。在面对前来拜访自己的“粉丝团”,当他们提议要以“袁庚”的名义命名一条大道,让更多的深圳人铭记的时候,老人说,“千万不要这样做,这样影响会很不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夸大个人的作用。当年的一点点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天提思想解放,我看你们的思想并不解放,一说什么成果就提到袁庚的名字,把功劳都归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靠某一个人的脑袋,而是要靠群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一位记者前去采访,袁庚以他一贯的幽默说,“呵呵,你们是被我‘骗’来的……解放思想来找我,说明你们还没‘解放思想’啊”!

如同当年的一声春雷一样,袁老的这番话并不亚于当年的那句口号。这不是自谦之词。对于自己的贡献,这位睿智的老人是非常清楚的。蛇口是一个“试管”,在这个试管内,有些改革成功了,并得到了推广,而有些则“流产”了。“蛇口模式”更像是一个实验,显示着改革的成果,也展现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蛇口也像是一个梦,承载了袁庚的很多梦想。只可惜,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袁庚无奈感叹,“一半是梦境一半是现实”。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是鲁迅的自喻,更是一种改革先行者的自觉。袁庚也是如此。自己只不过是改革进程中的一分子。过去的属于过去,连同自己,而未来是年轻人的事情。改革的成果是所有参与这个进程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真正的改革者都不希望自己是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袁庚曾经的下属乐俊人先生回忆,早在10年前,袁庚就感慨,“现在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我希望后来的人更聪明,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感慨归感慨,老人并未遗憾,甚至还带有些乐观:把希望寄托于后来者。真正的改革者是希望给后来者一个可以踩踏、攀登的肩膀。这是一个改革者的自觉,也是改革精神的真正体现。

敬畏法律就是尊重生命 篇8

为什么某些人在“畏法”与“违法”之间选择后者呢?答案可能是多元化的, 但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愿望应是一致的。说到这里, 笔者忽然想起一个故事:明朝皇帝朱元璋曾问群臣:“何人最快活?”, 文武百官众说纷纭, 有说金榜题名的, 有说富甲天下的……但最让朱元璋赞赏的是一位叫万钢的大臣的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细细想来, 这话说的真是言简意赅, 富有哲理, 畏法者既无非分之想以劳神, 又无皮肉之苦以伤身, 心坦神怡, 吃饭也香, 睡眠亦甜, 何不快活?相反, 违法者连“安身立命”的自由都没有了, 何谈快活?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人的幸福平安必须建立在“社会规矩”之内, 有些人不畏法而违法, 并不是不晓的这点常理, 而是对“法”存在着错误的心态和认识。

首先, 对“违法”存在着逃避和侥幸心理。有些人的内心根本就不存在怎样去守法的念头, 满脑子考虑的尽是“法有新政策、我出新对策”, 想尽办法进行违法运输, 挖空心思逃避依法管理。同时, 对违法心存侥幸, 以为违法行为不一定会被执法部门逮住, 甚至懒得去想车祸会让自己摊上。这样在一次次放纵自己侥幸心理的量变中, 无疑加速了“质变”的进程, 当偶然为必然铺平道路的时候, “巧事”自然就不期而遇。据国际有关学术界研究, 每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平均都有1000次的隐患, 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血的事实一再告诉人们避免事故重在预防、关键是把众多的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古人荀况早就说“防为上, 救次之, 戒为下”。就象人在酒后驾车时不一定都会发生车祸, 但这总是潜在的危险, 若杜绝隐患, 重大事故就不会发生。

其次, 在“畏法”的问题上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法律缺乏真正的敬畏感,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怕“人”而不畏“法”。现在, 很多人在违反交通安全法规受处罚时, 不是自责和反省自己的错误、想办法改正, 而是埋怨自己“倒霉”, 心里盘算的主要是“上面”是否有“人”, 这种观念已根深蒂固的融入很多人的脑海, 危害很大。如此漠视法律, 不但不能消除事故隐患, 反而会给以后的安全再次埋上了“地雷”, 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爱你就是把时间浪费掉 篇9

明明有一堆事,可是,不干了。

站在他楼下,嚷他,下来,我们去春天里玩。

好像思春的小女孩,穿着单薄动人,就为了看起来好看。粉红的春装,第一天上身,当然要给他看,小腿冻得有些疼,可是,不管了,谁让他说穿丝袜的女子最动人?

他下来哄她,“不行呀,有事的。”

“有什么事呀,我就是你的事。”她又撒娇又恐吓,就要去看春天的花。于是他请假,一张嘴全是谎话,“我老家有点事,今儿就不过去了。”

两个人去看郊外的花,一路上说着话,没完没了的废话,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才不管说了什么,反正只要在一起就好了,是的,就是要和他在一起。

花有什么好看的?还是要看人,杏花看了看梨花,梨花再看了呢,整个夏天全是花了,那也有原因,你就是我的花,我就是要看你。

没有理由的想腻在一起,大段大段的时光被浪费掉了,可并不觉得可惜,因为,此时,此刻,他陪着你,她伴着你,不说一语,喝点红茶,吃个苹果,她总嫌味道不够,于是,让他一口口地喂她,爱到浓处,什么都化不开了,吃黄莲也是甜的——只有和他一起吃。

每天在一起十几个小时,天也荒了地也老了,废了耕废了织,可是,心里美滋滋的,只要能看到他,什么都好。

他问什么是爱情?因为怎么觉得离了一分钟心里就难受?她说,爱情就是和你爱的人一起把时间浪费掉,而且,浪费得特别有情有理,特别光荣。

最热恋的时候,他们每天腻在一起,早晨起来就奔了去,晚上半夜才回来,连父母都看不过去了,打电话给单位,不至于加班这样晚吧?

刚在一起说了几个小时的话,下楼时却忘了,还有一句话没有告诉她,于是,再上楼,推开门说,有句话忘记告诉你了。

你说。

嘿嘿,他说,就是“我爱你”。

她跑过来,抱了他,不让他走,然后说,“上班晚了就晚了吧,反正晚了。”他一犹豫,又停了下来,这一停,又是几个小时。

放大假好像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两个人列出无数计划,去看这个同乡那个旧友,去哪里旅行看古迹,最后的结果是,7天哪里也沒有去,就窝在一个2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脸对着脸眼对着眼,最后她怀疑起来,我爱的这个男人是这个男人吗?他怎么长这样?好像长相都忘记了。

爱迷糊了的人,时间总觉得不够,才在一起多长时间啊,怎么就分开了?

曾经有一对恋人,相隔2000公里,可是,一个月总要奔波一次,不是他看她就是她去看他,这样的奔波很累,因为在一起的时间比路上的时间要少得多,太多的时间被浪费掉。有一次,他去看她,想给他个惊喜,于是没有提前告诉她,她也心同此心,因为那天是他们相识一周年纪念日。于是,她从南向北,他从北向南,正好擦肩而过。

等到他们站在对方楼下,才发现对方其实在彼此的城市里。

她吃着他平时吃的凉粉,他吃着她在这个城市常吃的拉面,打着电话,发着短信,隆重地纪念着他们相爱一周年。

后来他们结婚了,把曾经的火车票镶在镜框里,贴在了墙上,她说,这就是来回奔波的光阴,和爱情息息相关。

愿意和一个人把时间生生浪费掉,哪怕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干,哪怕就是脸对着脸发呆,那一定是繁花似锦的爱情。因为开到了极致,所以,那些枝枝丫丫根本看不到了,而时光,大把大把地掉到了地上。以后回忆起来,就是一地旧光阴,这旧光阴,如此刻骨铭心,也许一生一世只有一次,他记得,她也记得。

上一篇:数据泄漏防护下一篇:保证企业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