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

2024-05-03

三低(精选六篇)

三低 篇1

“三低井”, 正常生产中表现出低液、低能、低含水状态的油井的统称。冬季管理中, “三低井”在日常生产中, 由于“三低”状态的存在, 导致液体流速低、井筒易结蜡、地面温度低, 使得冬季生产管理难度增大。

1.1 井筒隐患特点

地层流体通过深井泵的举升, 到达井口。在井筒举升过程中, “三低井”由于低含水率因素的存在, 使得流体粘度增大, 在地层流体与深井泵凡尔相互作用时, 两者之间磨擦阻力增大, 从而增加滞留力, 导致凡尔座闭缓慢甚至不工作, 使得泵筒内充满系数低, 泵效降低。

1.2 地面隐患特点

在地面管线输送过程中, “三低井”由于其生产特性, 最终表现出高回压生产, 尤其是在冬季中, 因外界环境温度的降低, 导致产出液油流粘度增大, 甚至冻结, 使得单井回压进一步提升, 如果不采取各类保障措施, 必然会带来管线堵塞、井口憋刺、地面管线憋爆, 甚至导致油井躺井发生。

2 冬季“三低井”管理模式的创建

针对“三低井”生产特点, 结合厂部提出的冬季生产中“不躺一口井、不堵一口井”的生产目的, 我区以“地层能量提升、井筒清蜡降粘、地面提温降压”为手段, 按照“两全一多”———全员化、全方位、多措施的管理模式, 推动实施“三低井”循环管理流程, 从而通过“人、技”并举, 实现“三低井”冬季稳定生产, 为提升产量打下夯实基础。

2.1 全员化管理

建立从干部到职工的全员化管理模式, 通过三级人员共同努力, 推动冬季“三低井”管理的高效运作。树立“难点问题人人参与”的工作理念, 对冬季“三低井”管理全员参与进来, 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实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的“三及时”, 减少冬季生产中“三低井”隐患存在的时间及几率。

2.2 全方位治理

抓住从地层到井筒到地面的全方位治理, 确保冬季“三低井”生产隐患彻底根治。坚持抓好日常的注采开发, 补充地层能量, 提升“三低井”产能需求;井筒维护措施摸排合理, 实现井筒载荷稳定生产;地面保障措施实施到位, 保障地面管网安全输送。

2.3 措施手段多

应用从井筒降载到地面输送的多措施手段, 实现冬季“三低井”综合技术保障。井筒上坚持“以防为主、以清为辅”、地面上坚持“一冲二提三串掺”的治理原则, 通过集成应用各类井筒、地面降载降压措施, 推动冬季“三低井”集成技术的应用, 最终保障“三低井”安全过冬, 稳定产量基础。

3 冬季“三低井”管理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冬季生产中, 通过实施冬季“三低井”管理模式, 努力实现“三低井”管理高效运作、隐患彻底根治、技术集成全面, 保障了冬季管理难点———“三低井”的稳定生产。

3.1 规范运作流程

在实际运作中, 以技术组作为组织主体单元, 区领导、调度室以及生产班组参与的冬季循环运行流程, 开展了“三低井”的日常管理操作:技术组按照“三低井”生产特性进行分类别前期调查、三类措施摸排制定, 区领导、厂业务部门审核修订, 调度室运行计划组织实施, 维修班以及采油班组具体实施;生产实施过程中, 技术组坚持开展定期检查、与各级生产班组及时结合, 依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措施修订、改进实施, 提升了现场“三低井”保障措施的准确性、有效性。

3.2 明确治理方向

由技术组负责先期进行“三低井”确定, 从“地下到地面”全面开展前期摸排调查。由地质人员通过注采对应分析, 提出各类增注解堵措施, 提升“三低井”地层能量;由采油管理人员针对“三低井”原油物性、井筒特点, 制定井筒各类清蜡降粘措施, 并负责组织实施;由集输管理人员针对冬季生产低温特点, 对每一口“三低井”进行调查, 详密制定地面提温降压措施。

3.3 优化措施实施

3.3.1 完善注采井网, 补充地层能量

针对这部分井应加强地质基础研究, 在构造认识清楚的前提下, 在现有井网能实现注采完善的情况下, 可对部分老井实施转注, 补充地层能量。而目前井网无法满足完成的断块, 可根据剩余油的情况, 打新井、侧钻井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

3.3.2 井筒清蜡降粘, 降低井筒载荷

1) 清蜡降粘药剂优先投加

针对常规热力清蜡维护措施, 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水期, 在日常清蜡降粘维护中, 我们积极推动化学清蜡降粘药剂的投加实施, 坚持动态调整、配型合理, 实现了“三低”油井的生产正常。

2) 日常加药开展

周期性清防降粘药剂投加。每天一登记, 每周一查, 每月一讲评。通过连续点滴投加, 保障了“三低井”井筒负荷稳定。目前在“三低井”中实现点滴投加降粘药剂4口井, 其中降粘剂投加2口井, 破乳剂投加2口井。

3) 药剂热洗交替实施

日常井筒彻底清蜡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热力清蜡, 而常规活性剂热洗由于对油层的水敏伤害、具有一定的排水期等原因, 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尤其是在“三低井”, 这种问题表现的更为敏感、突出。针对这种现象, 同时又要保障“三低井”的正常生产, 我们积极开展了周期性药剂投加与活性剂热力清蜡、套管伴掺热水交替并举的措施, 实现了日常主要靠药剂维护、定期进行井筒彻底清蜡的目的。

4) 工艺管柱加密热洗

为了实现井筒彻底清蜡降粘, 在厂工艺所的支持下, 积极在现场应用工艺洗井管柱试验, 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即实现了油井彻底清蜡, 又避免了水敏污染对油井的伤害。

5) 结合作业开展井筒清防蜡措施

井下各类固体清防蜡工具, 虽然受到使用周期的制约, 但是由于一定期限内具有较好的清防蜡效果, 尤其是在“三低井”其效果更为突出, 不会因为常规热力清蜡带来对油井的各种危害, 故在现场也较为普遍的应用。针对稠油井, 结合作业积极应用三寸管组合方式优化井筒管柱, 从而通过增大上部油管稠油过油面积, 降低管柱中稠油阻力, 以减轻稠油高负荷对井筒的伤害, 降低日常稠油井管理难度。

3.3.3 地面降压外输, 提升输送效率

1) 优先长冲程、慢冲次参数生产, 提高泵充满程度

“三低井”具有低液、低能、低含水的显著生产特点, 日常生产中表现出的供液能力极差, 如果不采取合理的生产参数, 出现供液能力进一步变差的状况, 必然会导致油井间出现象的发生, 而在冬季生产中这种现象就会带来间歇性的油管高回压, 一旦发现不及时, 则会扩大这种隐患的危害。对此, 我们积极开展“三低井”动态管理, 进一步优化井筒、地面参数, 采用多种参数调整手段, 从而实现了“三低井”小泵径、长冲程、慢冲次生产, 满足了油井产能需求。

2) 分类实施地面降压伴输措施, 确保油井低压生产

冬季生产中, 困扰“三低井”地面管理的难点问题就是高回压、输送难度大的状况, 面对“三低井”的这种现状, 在地面降回压措施上, 我们始终坚持“一冲二提三串掺”, 即是进入冬季生产是先期进行热洗地面管线降低回压措施, 然后优先选择现场各类提温加热设备, 无法保障正常生产后,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实施高液井伴输串连措施或进行掺水伴输。

参考文献

[1]金毓荪, 主编.采油工人岗位练兵问答:第一册[S].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1:45.

发行“三低”惠及股民 篇2

随着“三低”发行的逐步落实,已出现了惠及股民的情形,如:最近上市的“吉视传媒”,发行价7元,上市当天涨至14元,涨了100%。虽后有所调整,但由于发行价低,持股股民还是收获颇丰。发行“三高”正在向“三低”进发,有利于低市盈率的运行。

现在,此前形成的股市规律还在起作用。因而惠及股民的举措还只能从炒作市的具体实际出发,朝投资分红市发展。在分红还不普遍之时,也只能如此。

由此来理解证监会郭树清主席2011年12月的讲话就顺理成章了。他说:“建议低收入人群不要买股票,不建议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参与股市。”在新的投资分红股市规律还未形成之时说这番话,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对低收入人群的保护。因在现时投机炒作市,风险很大,信息不对称,动辄亏损的比率远高于盈利(能盈利者凤毛麟角)。即使在目前第三只脚已基本形成、也有一波反弹之际(所谓周线六连阳),也未必就一定能有收获。因为这也只是现在的观点。当时在一月中,谁能断言会六连阳?谁又能断信每只股票都会涨?而低收入者股民往往没有看清走势的手段,不知在股市下调时持股能否等到上涨,持股耐力有限,更没有能力单独把股市做上去,经常只能自认倒霉。现在,谁也不能说不经调整股市仍会继续上涨。调整幅度也仍是谁都很难说准的问题。

总之,第三只脚形成的上涨即使没有结束,也很难超过3100-3400点。若超过了,那么第四、第五只脚很可能会低于第一只脚(1664点),且这样一来,就可能有违以往的股市规律。

该规律告诉我们:(1)每二次创新高后走出的脚是呈对称性的。(2)前一次创新高后的第一只脚若比最后一只脚低(新一轮大行情的起点),那后一次创新高后的第一只脚就会比最后一只脚高;反之,若前次为高→低,那后次就极可能低→高。故,据对称性,第一、第二新高后都走出三只脚。据此,第四新高6124点后,应也和第三新高后五只脚一样,走出五只脚。又:第三新高后的第一只脚比最后一只脚(第五只脚)高,则据相反性,可预见的是:6124点后的第一只脚(1664点)比第五只脚低。

因而,本次第三只脚形成的反弹难以超过第二只脚形成的反弹(第一只脚形成的反弹高度为3478点)。因为十年前第三新高(2245点)创出后,第三只脚形成的反弹高度曾超过第二只脚形成的反弹,但客观上那也只是为了使第四、第五只脚低于第一只脚,而抬高的。所以,创新高后的每只脚形成的反弹虽会逐次降低,那也只是趋势,并非每次都是后者比前者反弹高度低。

综上,(1)第四新高(6124点)后的第一只脚(低点1664点)很可能是五只脚中最低的,即后四只脚很难低于第一只脚。(2)本次第三只脚形成的反弹超过3100-3400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对郭树清主席二周前的一段话也就更好理解了。他说:蓝筹股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显示出比较罕见的投资价值”。但年收益率的实现则要靠分红。因为此前形成的股市规律还在起主导作用,故还在股市的中小股民的利益仍须维护。再者,郭树清主席上任伊始就强调了分红。现在虽未完全实行,但蓝筹股已有分红者,大部实行也是相对容易的,缘由很简单,国有股和国有控股占了大部分。这是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应付炒作市,朝投资分红市发展。

柑橘“三低园”的形成及其改良对策 篇3

1 柑橘“三低园”的主要表象

根据笔者2013~2015年,在不改变栽培管理措施的前提下,选择立地条件、建园标准基本一致、有一定代表性、定植18年、连续5年单产在1 500kg以下的橘园和连续5年单产在25 00kg以上的橘树各3组、每组10株,进行单株结果母枝、叶片数、百叶鲜重对比观察(见表1);分别在离主杆1m处40cm×40cm的土壤剖面上观察Φ2mm以上的侧根和细根截面数,对在树冠滴水线下40cm×40cm×40cm的土体中的根系鲜重称重比较(见表2);对其单株平均花量、着果率、单株产量进行定株对比观察(见表3)。

表1、2、3表明,低产园的主要表象为:根系分布范围小、须根少;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生长势弱;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

2 形成柑橘“三低园”的主要因素

形成柑橘低产园的因素有品种内在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的原因。

2.1 品种繁多,品种混杂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南省常德市柑橘种植面积91 000hm2,主要有五大类104个品种,各类型及品种种植面积及比例见表4。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柑橘品种繁多,鱼龙混杂,由于该产业发展之初盲目引种,尤其是“小叶尾张”等不良品种流入苗木市场,是造成柑橘品种混杂的主要原因。

2.2 土壤管理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通过对各类型土壤化验结果表明(见表5),土壤管理不当必定造成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和肥料利用率下降。笔者分别对石门丘岗开发橘园、旱地改制橘园、稻田改制橘园、低洼地橘园近5年的土壤管理情况及不同管理情况下的柑橘产量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详见表6。表6表明:橘园土壤管理程度与单产呈正相关关系,四类橘园管理方式不同,产量差异极大。由此可见,建园后的土壤管理,在柑橘栽培管理上至关重要。

2.3 密植园的改造不及时

由于在建园初期,推广速成丰产,每亩栽植120株、150株、200株不等。进入丰产期后,又没有及时按规划方案间伐或移蔸,形成整园荫蔽,果实产量和品质直线下降。笔者2010~2015年,在石门县园艺场进行了平地密植园(每亩120株)产量变化情况定点观察(见表7)。

表7表明,密植橘园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冠高、大、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绿叶层逐年下降,结果母枝数逐渐减少,树体结果能力逐年减弱。

2.4 修剪不当

修剪的对象和方法不当。只剪树冠下部弱枝,不剪上部强枝大枝;只注重枯枝和衰老枝的删剪,而不注重弱枝和衰老枝的回缩更新;春季修剪时大量短截旺枝;过重抹芽控梢;忽视夏季短截促梢;不舍得剪除盖顶大枝。

2.5 肥料品种选用和施用方法不当

笔者对石门县蒙泉、新关、楚江等镇500户施肥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橘农全年只施化肥,没施用有机肥,33%的农户偏施氮肥;50%的橘农将肥料撒在橘园地表;73%的橘农没有施用壮果促梢肥,90%的橘农采果后不喷施叶面肥(采果肥)。石门县耕地质量管理处土壤化验结果显示,全县3 715个橘园土样中,有机质含量达到3%以上的仅147个,占4.63%;土壤p H值小于5.5的土样3 105个,占83.58%;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加速了土壤板结。

2.6 病虫防治不力

造成病虫防治不及时、不彻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由于劳务输出造成的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2)不按病虫防治适期施药;3)由于密蔽严重,不便施药;4)农资经销商职业道德缺失,误导橘农。

2.7 过量施用除草剂

由于橘农多次使用“草甘磷”等灭生性、灭绿性除草剂,并将除草剂喷洒在橘树枝叶上,造成柑橘树根系尤其是须根大量枯死,树体表现为极度缺肥症状,导致弱势寄生菌病害严重发生。

3 柑橘低产园的改良对策

针对柑橘“三低园”形成的各种因素,笔者结合近些年在石门蒙泉镇、新关镇、楚江镇的反复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总结出柑橘“三低园”的改良建议。

3.1 改造不良品种

一是对大龄不良单株或橘园采取毁树或毁园重植。二是对树龄较小,无天牛危害的不良品种单株或成片橘园,采用先间伐后高接换种的方式进行改良。近些年,笔者参加了蒙泉镇白沙泉村、新关镇闫家溶村、楚江镇龙凤园艺场、荷花社区等村1 000余亩的高接换种示范,并进行了高接换种嫁接位对树势恢复和产量的影响的定点观察(见表8)。表8表明,嫁接位离地面50~60cm、每株嫁接6个头(即在三主枝的侧枝上选适当位置嫁接2个头),既能保证有一个理想树冠骨架,又能快速地培育出稳健的树势,促进新树体丰产。

3.2 改善根际环境

“根深叶茂,叶茂花繁,花繁果硕”,这句柑橘培管古训深刻的阐明了良好的根际环境是根系发达的基础,而丰富又有活力的根群是柑橘优质丰产的首要基础,因而土壤条件是决定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3.2.1深翻园土,增施有机肥1989~1993年笔者在蒙泉镇白沙泉园艺场所进行的170亩低产园改造,每亩埋青渣4 000kg,饼肥100kg根治板结土壤,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调节了土壤“三相”比例,两年就将一个低产园改造成为丰产园。关于土壤管理效应见表5、表6。

3.2.2调节土壤pH值土壤pH值为6~6.5时,有利于柑橘根系对矿物质养分的吸收利用,平衡树体养分。实践证明,对非石灰性土壤橘园,每年增施100kg钙镁磷肥或每两年、每亩撒施150kg~200kg,可以有效调节土壤pH值。

3.3 提高施肥水平

充分运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按照“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的原则合理施用肥料。实现节本增收、减少资源浪费;满足养分需求、保证土壤可持续利用;保证作物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的目的。同时,壮果促梢肥要占全年施肥总量的60%;越冬肥要占全年施肥总量的40%,两次施肥均应选用低氮的有机或无机肥,并分别在春梢初生前、幼果期(谢花期至6月中旬)、采果后进行1~2次叶面施肥。

3.4 改善群体结构

本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断更新树冠,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便于农事操作,利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原则因园而异进行合理修剪。

3.4.1密改稀石门县蒙泉镇长岭岗园艺场1972年定植的50亩尾张园,建园时每亩定植120株,1987年出现密蔽,随之实行隔株抬移,亩留永久树60株,密改稀后的橘园从1990~2015年连续25年单株平均产量达到100kg以上,并且优果率达到90%以上。实践证明,平地早熟蜜橘每亩保留55株永久树、坡地橘园每亩保留65株永久树是最优的群体结构。

3.4.2开天窗疏除树冠中央的大枝强枝(盖顶枝),使树冠通风透光,增强叶的同化功能,达到内外立体结果的目的。

3.4.3剪旺梢疏除树冠外围直立生长的强旺枝梢控制树冠,合理利用空间,让全冠均衡、稳健生长。

3.4.4回缩修剪每年有计划的回缩一批行间或株间大枝、老枝,让老枝更新、弱枝复壮,相对增加叶面积,避免高大空,使之节节开花,层层结果。

3.4.5夏剪成年结果树的夏剪宜在7月5~10日进行为宜。着重短截Φ4mm以上的直立无果枝,直立少果枝、落花落果枝、半落花落果枝,并保留3~4片叶或1~2个饱满芽眼下剪。应该特别说明的是夏剪必须是在施足壮果促梢肥的前提下进行。

3.5 加强病虫防治

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健全病虫预测预报体系,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加大对橘农病虫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开展病虫绿色防控;建立和完善统防统治体系,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6 拒绝使用化学除草剂推广橘园生草栽培

橘园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对柑橘树的摧残和危害已远大于草害,要督促橘农拒绝在橘园使用化学除草剂,动员橘农推广使用橘园生草栽培。

3.6.1自然生草栽培铲除果园内的深根、高杆和其它恶性草,选留自然生长的浅根、矮生、与柑橘无共生性病虫害的良性草,不另进行人工播种栽草,并对其进行适当管理。

3.6.2人工种草在果园播种适应性广、根系浅、矮生、能自行繁衍的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百喜草、薄荷、留兰香等草种。

4 结论

无论是哪种因素造成的柑橘“三低园”,都能通过人为努力予以改造,石门长岭岗园艺场、白沙泉村园艺场、秀坪园艺场、龙凤园艺场等低产园改良的成功实践足以证明。

摘要:柑橘“三低园”在各柑橘产区均占有较大比例,加强“三低园”的改造势在必行。形成柑橘“三低园“的主要原因有:品种内在原因、土壤因素、管理不当等三大主要因素。文章根据“三低园”成因,提出相应改良技术措施。

爱购商城,只卖“三低”用户 篇4

大型电商在消费者电脑上疯狂烧钱的同时,广州一家上线不到三年的移动电商爱购网却在三四线城市悄悄地开疆拓土。百货类定位,日订单达1万件。

“三四线城市的电子商务有趣也有价值”,爱购网投资商IDG高翔对爱购网的模式十分看好,“三四线城市产品往往要经过多层渠道才能到达消费者,电子商务有利于销售的扁平化。”

目标:无PC机客户

2004年,在硅谷当了近十年研发工程师的张宇来到广州创业。他先后创立了移动产品服务提供商“广州动意”以及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方案商“赢点传媒”,当时还没有安卓手机。这一阶段创业也积累了张宇对低端手机市场及用户的理解。“许多用户是没有电脑的,手机是他们唯一与互联网沟通的渠道”,张宇说爱购网的目标客户就是没有PC的“三低”(低收入、低年龄、低学历)用户。张宇本人更倾向于能直接变现的商业模式,而爱购网也确实在上线当年实现了盈利。

“哪里的打工者多,哪里就是爱购的目标市场”张宇说。爱购网的40%订单来自于长三角及珠三角,10%的订单来自四川。“爱购网的订单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市以及70%以上的县,60%的订单来自农村。”

全国范围配送,巨大的物流成本是不可回避的,爱购则在客单价与毛利率上下功夫。据了解,目前爱购大部分产品采用买断自营的方式,与广东500多家厂商合作,10天为一个备货周期,SKU(库存量单位)为5000件左右,产品在爱购的自建仓储发货。“买断可能风险较大,但相对毛利率较高。”张宇告诉记者,再加上现在锁定二三线城市的电商极少,爱购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0%。“爱购网实行‘68元以上免运费’,这个价格按现毛利率算,利润为34元,刚好覆盖最远的地区,新疆所需要的配送费。”另一方面,爱购的60%的产品为3C产品,总体客单价达到300元,相比15元左右的平均配送费,也一定程度摊平了物流压力。

EMS是爱购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上线初期,爱购即与EMS签订了五年期限的框架协议,爱购免费使用EMS广州、江苏两个8000平方左右的库房,而爱购的快递只走EMS渠道,享受EMS最大限度的運费优惠。

至于配送速度,爱购网的配送时间为5-7天,而最远的新疆地区需要10几天。张宇表示,爱购目前不打算自建物流体系,“只能寄希望于EMS提高服务质量。”

为迎合客户,爱淘网把购物流程最大限度地简化——不需要注册,用户发现合适的产品只需要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及地址即可完成购物,或直接拨打客服电话订购。“由于农村用户的地址很难填全,用户最简单的方法是留下电话就好。”付款页面只有一个,不需要像传统电商一样3次以上跳转。

张宇告诉记者,每一单产品填写信息如果不全,客服会5分钟之内电话与用户沟通,人工完善用户细节,支付方式也采用门槛最低的货到付款形式。同时,爱购网成立了15人的团队定期做用户电话或短信回访,丰富用户的数据库。“主要对用户使用的机型以及所在地理区域进行分析。”张宇如是表示。

“现在PC电商都给予用户体验过度,”张宇告诉记者,“爱购并不打算在页面设计上做得多炫多酷,关键只要要做到图片清晰。”爱购的团队300多人,客服就占了三分之二。

而出于对用户特征的把握,爱购采取了独特的推广方式:在广州、江苏等地的厂房聚集地周边做大量的户外广告;把终端锁定在“山寨”智能机上;客户端只做安卓市场,“600元以下的山寨机是爱购的最适宜终端。”

张宇甚至与深圳的数百家山寨机厂商合作,内置爱购客户端。更厉害的是,爱购一直不遗余力的教育市场。“做低端用户电商,最大的难题是用户没有网购习惯,”张宇表示。目前,爱购的重复购买率为40%,访问量转化率为1%。为此,爱购成立了10人团队,专门在广东的工业区周边的士多店等地方发放传单及宣传册,每天铺500家左右。“每个士多店都有唯一的优惠码,用户输入此优惠码可以享受折扣优惠,而士多店可享受利润分成。”

张宇认为,“爱购网的目标是,在用户养成网购习惯之前,先建立起爱购的口碑。”

获得投资

2011年4月,IDG联合清科资本对爱购网投资500万美元,距离爱购网到北京参加IDG的项目展示不到一个月。IDG对爱购除了资金支持以外,其投资的易积电器、韩都衣舍等互联网品牌商,也进一步补充了爱购的产品线。

爱购网这笔资金主要投入于备货周转,致力于做“最好的移动零售商。”今年年底,PC端的爱购网也将上线。但张宇认为,PC端的爱购主要是提供展示作用,爱购主要的精力投入还是在移动端上。

“目前基于互动与社交方面做得好的电商一般都是网购导航类,”张宇认为,爱购是属于产品自营,社交互动对于增强用户粘性或提高用户量意义不大。目前爱购网的页面除了基本的产品描述,仅为用户设置了与客服对话的“顾客评论”栏目,而用户与客服的交流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以及配送时间上。

而另一方面,爱购则计划与其他线下商家进行O2O功能方面的合作。“关键是目标用户要吻合,而商家的线下布局在用户的生活圈里,”张宇表达了爱购的计划,“比如低端手机,可以通过爱购客户端推送资讯,线下厂家与用户进行互动。”同时,爱购的市场定位明确,更有利于广告的精准投放。“爱购客户端也可以为这种厂家做广告展示,增加收入。”

三低 篇5

苏里格气田勘探面积4万平方千米,总资源量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和基本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2.2万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该气田为典型的“三低”气田,主要采以“井下节流”为核心的中低压集气模式加快产能建设。以苏11-18-42井压裂完井管柱井下节流装置失效的带压作业施工为例进行气井带压工艺技术介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该项技术在国内“三低”气田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苏11-18-42井基本情况

1.1 基础数据(表1)

1.2 目前井内油管串结构

井内压裂管柱至下而上为:喷砂器(3448.88.33m)+ф73.0 mm(N80)外加厚油管1根(9.53 m)+K344-108型压裂封隔器(3438.63 m*)+水力锚+喷砂器+ф73.0 mm(N80)外加厚油管2根(19.03 m)+K344-108型压裂封隔器(3418.18 m*)+水力锚+安全接头+ф73.0 mm(N80)外加厚油管359根(3411.57)+油管挂(0.45 m)+油补距5.26 m。

井内情况:节流器已解封但未捞获,卡至1700米,现敞放连续生产。施工目的:带压起出井内带有节流器的压裂生产一体化管柱并按设计要求带压下入完井管柱。

2 施工概述

(1)搬家就位:搬迁至苏11-18-42井,油压11.5MPa,套压12 MPa,平整井场,摆放设备,在压井、节流内控管线上安装三通用于连接带压作业设备上的泄压、平衡管线。

(2)钢丝作业通井及封堵作业:钢丝作业下入Φ58×500 mm通径规通油管内径,1700 m遇阻。施工准备,连接管线,调试设备,安装连续油管作业设备。连续油管作业进行油管内封堵,在采气树上安装连续油管作业的防喷立管和防喷器,连接下井工具Φ55 mm桥塞,下入Φ55 mm桥塞至油管内1 698 m,水泥车打压15MPa,涨封。

(3)拆卸采气树,安装旋塞阀:向油管内灌入清水,平衡桥塞压差。拆卸四通以上采气树。在悬挂器上装油管旋塞阀,并关闭。

(4)安装安全放喷器:在套管四通上安装3FZ18-35闸板防喷器(上为半封闸板、中为全封闸门、下剪切)。

(5)安装带压作业设备,摆放修井机:在安全防喷器组上面安装BYJ18-35带压作业设备,并用绷绳固定牢固,摆放修井机,立井架。

(6)井口管汇连接及施压:带压作业设备液控管线与动力源连接并固定牢固;平衡泄压管线和压井管汇、节流管汇连接并固定牢固,安全防喷器组液控管线与动力源连接并固定牢固;试压管汇连接并固定牢固。对半封闸板、全封闸板、带压作业装置、压井/节流管线和平衡/泄压管线进行试压,试压低5 Mpa/30 min,高压30Mpa/30min,不刺不漏,试压合格。

(7)活动管柱,导出油管悬挂器:下入一根Φ73mm外加厚油管与安装在油管悬挂器上的油管旋塞阀对扣,缓慢导出油管悬挂器。

(8)带压起出桥塞以上油管:管柱内首先灌入泥浆,排除天然气,后起出桥塞以上油管180根,下Φ46×500mm通径规通油管内径至1 726 m,连续油管作业进行油管内封堵,在采气树上安装连续油管作业的防喷立管和防喷器。

(9)带压起出桥塞和节流器所在油管:连接下井工具Φ55 mm桥塞,下入Φ55 m桥塞至油管内1 724 m,水泥车打压15 MPa,涨封,从油管内缓慢阶梯式泄压,压力泄至0后,关闭泄压阀,观察30 min,油管压力不上升,封堵合格。起出外加厚油管182根。

(10)下完井管柱:带压下入完井管柱,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Φ73 mm油管鞋(打压丝堵)*3 406 m+原井Φ73 mm N80外加厚油管+油管挂(0.45m)。

(11)拆卸带压作业设备和安全防喷器组,并安装采气树。

(12)完工收尾:连接氮气车与采气树管线,氮气车打压20 MPa,憋掉Φ73 mm油管鞋(打压丝堵)。并按标准恢复井场。

3 认识与总结

(1)带压作业,从11月26日连续油管作业进行油管内封堵开始到12月12日施工完毕,共用15.3天。常规作业技术管关井降压和施工时间平均18.6天。带压作业技术可有效节约大约3.3天,施工进度较快。

(2)大大减少了施工液用量,不使用压井液,节约压井液费用2~3万元,减少因放喷要求损失的天然气20000~30000立方米。有效保护了环境,减少了作业费用。

(3)减轻对气层的伤害,延长气层的寿命,可避免修井液造成气层颗粒堵塞和水化膨胀等伤害。

(4)能保证气层评价的真实性,带压作业可最大限度保持油气层原始状态,不影响注采平衡,可取得真实的地层资料,为油气藏评价提供准确数据。

参考文献

[1]于燕.国内带压作业技术应用现状调研[J].试采技术,2009,(3):36~39.

[2]李宝军.带压作业技术在涩北气田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1,(15).

“三低”油田重现生机呼唤政策扶持 篇6

增加预测储量考核 加快发现大油气田

油气预测储量,是指预探井获得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或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进行估算得出的地质储量。提交预测储量,需要做大量相应的基础工作,比如基于地震等资料查明构造形态、基于取芯分析资料掌握储层物性、基于测试资料明确油气层段分布等。对预测储量进行考核是对勘探工作的检验与认可。提交油气预测儲量是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第一步,其作用与意义,好比是战略方向和建筑基础,只有把握好、把握准战略方向,后续工作才不会南辕北辙;只有地基夯实了,万丈高楼才能稳如泰山;只有做好预测储量工作,丰硕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才能有保障。因此,为了加快发现大油气田的步伐,建议对油气预测储量工作进行考核。

完善储量管理体系 全力保障油气开发

探明储量的效益开发涉及储层品质、开发工艺、油气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截至2012年底,中国石化原油探明储量动用率不到80%,天然气探明储量动用率不到40%,同行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提高探明储量的质量和动用率,2013年,中国石化储量管理部门在国土部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探明储量评判标准,要求探明储量提交前应完成开发钻井工作量的60%以上。

近几年的实践显示,中国石化油气开发的进度趋缓,油田企业完成产量任务的压力日益增大。新的探明储量提交标准,虽然提高了探明储量的动用程度和可信度,但由于钻井工作量较大,涉及油气集输站场、管道等多种设施的建设。没有采矿权证,仅靠探矿权证或试采证很难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新储量管理规定易造成两方面冲突:其一是在提交探明储量前,需先进行开发井钻井施工;其二是在开发井钻井施工前需要提交探明储量,显然这是一个相互矛盾、难以调和的问题。

为妥善解决开发程序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储量管理体系,建议勘探部门及时提交探明储量,开发部门将筛选商业开发储量作为开发的基础,全力保障油气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争取政策扶持 开发“三低”油田资源

中国石化“三低”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仅华北油气分公司未投入开发的致密天然气三级储量,就近万亿立方米。有效开发利用这部分资源,对油田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陆相“三低”油气资源的储层分布稳定性差、非均质性强、丰度低、评价难度大,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与常规油气资源相比,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为了加大“三低”油田开发力度,调动油田企业开发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财税政策支持很有必要。可以采取免征特别收益金、减税、补贴等措施,缩小与开发常规油气资源之间的成本差距。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实践表明,财税政策是推动国家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商业化开采的重要因素。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扶持下,通过进一步攻关创新与实践,便能使“三低”油田重现生机,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构筑新的防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低】相关文章:

上一篇:角色互换式教学法下一篇:焦化公司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