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工作

2024-05-18

动物防疫工作(精选十篇)

动物防疫工作 篇1

张海

刚急预案》以及我场有关的规定和预案。

(1充分认识《动物防疫法》颁布的重大

海意义

省《动物防疫法》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

三角

完整的动物防疫工作法规,是畜牧养殖业健

城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身体种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需要。它的颁布实施为我

场们提供了法规性的文件,使动物防疫工作有81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23发展。依据《动物防疫法》,建立和完善重)00大动物疫情预报和应急处理机制,突出抓好

以I、I、III、IIV重大疫情为中心的动物疫病工作,继续推进免疫标示制度。同时加强了种羊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2 广泛深入地宣传学习,抓好责任制

2.1 加强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技术培训班,并邀请有关专家到本场讲授疫病防治技术,不断更新、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2.2 规范免疫注射技术,规范免疫程序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免疫注射技术操作要规范;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疫情。

2.3 加强疫苗管理

加强了疫苗的运输、储存、发放和使用的管理,保证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

2.4 建立健全免疫档案

详细记录畜禽存栏、出栏及集中免疫、补免等情况,兽医药房认真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登记,逐步开展了兽药使用情况记录。规范各防疫点的防疫档案,做到防疫员免疫记录完整,免疫档案齐全。

2.5 坚持“预防为主、以检促防、防检并举”的原则

在省畜牧兽医总站有关专家指导下,坚持每年进行5000头(份)以上的牲畜布鲁氏杆菌和1000头(份)衣原体病血清学监测工作。

3 健全机构,配备监督管理制度

动物防疫站秋季防疫工作总结 篇2

实 施 方 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畜牧业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

镇成立2011年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廖红武,副组长:吴立华、何(转载于:动物防疫站秋季防疫工作总结)湘,成员:聂德明、谭庆年、蒋坤林、尹晖、颜瑜。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由颜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为前提,以保证密度,确保质量为目标,积极围绕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到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强化免疫,为实现向畜牧大镇跨越而奋斗。

三、密切协作

各村“两委”要广泛宣传,有效组织和协调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保证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动物防疫人员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服务方式,提高防控质量。养殖大户和散养户要按照要求如实申报养殖数量,做

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对“钉子户、不防户”经说服不听者,实行强制免疫。

四、狠抓落实

在春季动物防疫防控工作中,各村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抽出一名主要干部具体负责防疫工作,镇动物防疫站要进一步把每个防疫员的任务和目标细化到每个环节。在工作中,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防控制定,养殖大户要按照政技企联系制度,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全力做到防控经费、组织领导、强制免疫,台帐建立,应急处置五个到位,确保全镇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镇政府已拨出专项防疫经费,用于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

五、严格督查

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督查组,将在三月低和四月上旬,对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实行严格督查,特别是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是督查的重点,对防控工作做好的村,镇将给予通报表扬,并列入年终动物防疫工作表彰的主要依据。否则根据视其情节给予责任人党政纪处理。

南岳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篇二: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201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总 结

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全面落实国务院、农业部关于2012年秋季重大疫病防控(以下简称:秋防)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县畜牧兽医局的安排部署,今年国庆前夕我们与当地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积极在当地开展2012年“秋防”工作组建了以新鲁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站牵头的2012年“秋防”工作组,进村入户,全面开展猪、牛、羊、家禽等动物的口蹄疫苗,猪瘟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注射免疫及畜禽圈舍消毒等工作。工作中由于措施,组织有序,责任明确。全面大到了“两严格”、“五不漏”、“三落实”的要求;现将本次“秋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目标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1.镇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任成员的“秋防”工作领导小组;

2.组织召开了由村四职干部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参加的“秋防”工作动员会议,镇人民政府镇长、分管副镇长 分别对本次“秋防”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重点指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关爱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目的在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年分两次进行,即“春防”和“秋防”,目前正值“秋防”工作的关键时期,各村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本着防疫工作无小事,竭尽全力的做好本次“秋防”工作确保我镇清净无疫,认真把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项民生工程做好、做扎实”。3.新鲁镇人民政府下发了新府知【2012】42号文件,“三台县新鲁镇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通知”。

(二)落实目标任务

1.认真组织全站职工全面贯彻落实牧医知[2012]122号“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2.认真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集中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培训会上组织学习9月16日在县畜牧兽医局召开的 “全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了当前动物疫病面临的严峻形势,重点对今年“秋防”工作中的疫苗预防注射免疫接种、常用器械和注射部位消毒、畜禽圈舍消毒,动物保定,工作人员自身防护,疫病监测等知识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是保障秋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采用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题讲座,运用现代多媒体宣传工具进行多方位防疫知识宣传.3.站内重点对本次“秋防”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防疫物资发放管理、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监督和“秋防”工作的检查验收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三)积极做好防疫物资的筹备

积极组织职工和车辆到县局组织运回各种防疫物资(猪口蹄疫疫苗31700头份、牛羊口蹄疫疫苗6800头份、禽流感疫苗13.5万ml、猪瘟冻干疫苗28008头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1700头份、消毒剂350公斤,确保了本次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组织有序,分工合作

按照对本次“秋防”工作“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新鲁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组建了以分管镇长、畜牧兽医站站长为主要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畜牧站全体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参与的“秋防”工作组,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全面开组了这次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采取了猪、牛、羊、家禽疫苗预防注射免疫接种、圈舍消毒和防疫档案录入一并进行的工作方式。

三、分工明确 层层落实

新鲁畜牧兽医站全体职工划片包干,责任到头,每两人负责以办事处为单位落实专人负责进行防疫监督和技术指导、站长负总责,各办事处按时间当天的工作情况和防疫进度及时向站上汇报,以便于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县局汇报。并将各办事处的秋防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村级防疫员劳务费与“秋防工”作考核结果挂钩。村级防疫员与畜牧兽医站签订“秋防”工作安全责任书,坚决杜绝牲畜伤人事件的发生。畜牧站还成立了防疫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免除了在畜禽免疫注射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四.落实防疫档案制度 建立健全防疫档案

我站为进一步规范防疫档案,登记防疫信息,在防疫工作的同时规范填写了动物防疫登记表,各村各队乃至各农户的畜禽防疫情况都一目了然,便于今后月月补针工作的开展。

五、全面完成“秋防”工作目标任务

1、对全镇存栏生猪和牛羊进行了口蹄疫免疫注射,注射牛、羊口蹄疫疫苗6178头份,注射猪口蹄疫疫苗31700头份,免疫密度达到100%。

3、对全镇存栏应免生猪进行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注射,共注射猪瘟和蓝耳病疫苗各31700头份,免疫密度达到100%。

4、对全镇存栏家禽进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免疫,注射禽流感疫苗13.53万羽份,免疫密度达到100%;规模鸡场注射禽流感疫苗3.74万羽份,占应免数100%,散养户注射禽流感疫苗9.79万羽份,占应免数91.7%。

5、圈舍消毒面积达3750万平方米,占应消毒的100%。

今年 镇“秋防”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和周边镇乡防疫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在县畜牧兽医局的督促、指导下,经过我站全体畜牧兽医职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艰苦努力,于10月20日全面完成了“秋防”工作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一周结束,目前已进入蓝耳病疫苗注射和查缺补漏阶段。在这次“秋防”工作中,集中体现了我镇高素质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团队的团队精神,形成了政府各级干部组织联系、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广大养殖农户密切配合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规模养禽户(鸡)禽流感免疫密度均达到100%,散养农户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91.7%,全镇范围开展清圈消毒工作,圈舍消毒面达到100%。各项动物防疫指标均达到上级主管部门要求。

畜牧兽医站

2012年10月19日篇三:xx乡畜牧兽医站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xx乡畜牧兽医站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局、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村防疫员和我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秋防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乡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部完成,动物疫情形势稳定,至今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县局的指示精神

我站于8月24日召开辖区内春防工作会议。全乡8个村8名村级兽医防疫员和全站职工参加。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寸永庆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动员讲话与要求;会议在认真研究全乡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对全乡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根据县疫控中心2012年春季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系统地部署了2012年河西乡辖区内的春季动物免疫工作。

二、强化工作时限,明确措施

此次春防时间为: 8月15日至9月20日。明确和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我站职工严格执行人员辖区分片包干的目标责任制,按照“五不漏”、“五个100%”的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从制度上保证了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实。1

三、加大春防强制免疫力度

今年春防我站共组织发放了猪瘟疫苗头份,猪口蹄疫苗毫升,牛羊口蹄疫苗毫升、猪蓝耳病疫苗毫升,禽流感疫苗毫升。截止9月日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 羽、鸡新城疫羽、禽霍乱羽。口蹄疫免疫猪头;牛口蹄疫头;羊口蹄疫只。猪瘟免疫头、猪蓝耳病免疫头。免疫注射中过敏畜反应有猪头、牛头、羊只;反应死亡猪头。

四、加大防控检查督促力度,规范指导

为保证春防工作落到实处,我站明确专人,由职工分片把守,包村蹲点分别对全乡8个村委会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严格要求各村委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协调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补救的措施,并督促落实整改方案,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五、加强疫情监测预警预报,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全乡利用集中开展春季免疫行动之机,扎实抓好能繁母猪调查及保险工作,共统计能繁母猪 头,母猪保险 头。加强免疫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免疫档案由村防疫员和村委会签字盖章确认后,乡兽医站统一保管备查。并加强对养殖场(户)免疫档案的管理和督查,掌握区内养殖场(户)的免疫注射情况。同时,全乡还加大了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的力度。

六、在免疫中出现的问题 2

1、由于经费短缺,过敏死亡畜禽不能得到足额的补偿,影响了防疫员、农户参与支持防疫工作的积极性,给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2、村防疫员严格按技术操作,但仍然出现了个别的免疫反应,我们将提高村防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力保把免疫反应降到最低,以提高各养殖户的免疫积极性

七、下一步工作

1、继续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和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防控动态,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2、加强补免工作。对已超过保护期的、未达到保护效果的以及新补栏的畜禽进行及时补免,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常年性动物防疫工作探讨 篇3

摘 要 随着动物呈现“老病新发现”、“疾病谱变化”、“病原变异”等疫情变化,单靠春秋两季突击防疫的模式已不适应目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发展。所以,由季节性防疫向常年性防疫转变才能更为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由此,就如何抓好常年性动物防疫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常年性;动物防疫;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1 现状

近年来,各级政府从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以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以下明显成效。

1.1 动物疫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

以四川达州市达川区为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及鸡新城疫等5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规模场常年保持在100%,散养户常年保持在90%以上,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0%以上;狂犬病城镇准养犬免疫密度达95%以上,农村准养犬只的免疫率达到90%以上;并切实做好猪肺疫、猪丹毒、牛出败、山羊痘、仔猪副伤寒、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猪伪狂犬病等地方多发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动物免疫证到户率、免疫耳标推广面均达100%。

1.2 动物检疫工作到位

动物产地检疫已全面展开,所有出栏、屠宰和上市的动物全部实现检疫,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点)、屠商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达100%。

1.3 畜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猪、牛(羊)、禽(兔)的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5%、8%以下。

1.4 预警、应急能力显著提高

制定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疫情,全区动物疫情稳定控制,确保了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 问题

2.1 认识不足

业务部门个别技术人员和一大批地方党政干部对常年性动物防疫概念模糊,认为只要搞好春秋两季防疫就行了,平时对工作不过问、不重视,导致部分动物漏免。

2.2 村级防疫体系不健全

村级防疫员管理体制未建立或不完善,有的地方只是季节性聘请村级防疫员,根本谈不上常年性防疫,增加了基层防疫工作难度。

2.3 基础设施薄弱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检测手段落后,对防控动态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影响了防控策略的调整和实施。

2.4 兽医实验室作用发挥不够

兽医实验室作用未能充分激活和发挥,制约了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预警预报工作的开展。

2.5 主体地位不明

防疫配套政策不健全,疫病防控社会化服务意识淡薄,尚未有效建立起疫控机构与规模养殖场主、养殖户和兽医从业者良好的管理体系。

2.6 创新意识不强

疫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意识,工作务实少、务虚多,重应付、轻细节。这些问题造成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3 对策

3.1 积极推进疫病防控模式转变

真正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兽医工作责任体系,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防治机制,实现动物防疫工作从“畜牧兽医部门包办”向“激活主体、群防群控”的根本性转变。

3.2 建立健全督查机制

动物卫生监督所要严格执行《动物养殖场和动物养殖小区动物卫生监督规范》,进一步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实行专家式督查制度。采用明查与暗访、集中检查与突击检查、普遍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方式,认认真真纠问题,实实在在促工作。完善政府督查通报制度。采用政府督查室或指挥部简报形式将检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通报。完善春、秋两季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集中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检制度,将动物防疫工作绩效考核与基层防疫补助经费挂钩,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充分发辉动物卫生监督监督职责,对违背强制免疫、强制扑杀规定、不健全防疫设施的业主和违规操作防疫人员依法查处。

3.3 扎实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强制免疫工作做到6个落实:一是免疫计划落实。做到计划缜密,安排得当,讲求科学;二是“联窝免疫”制度落实。在抓好仔猪免疫的同时,注重母猪的免疫;三是“月免疫日制度”落实。及时对漏免或未免畜禽和新近补栏畜禽进行补免;四是加免工作落实。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加免工作;五是建立规模场免疫质量跟踪评估制度。对存栏量:猪200头以上、牛100头以上、羊100只以上、鸡5 000只以上、禽5 000只以上的规模场建立免疫抗体监测情况登记表,主要反映畜禽免疫情况、抽样情况、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及免疫抗体不合格的整改情况,充分利用免疫抗体监测手段提高免疫质量水平。六是免疫操作规范落实。做到程序严格、操作规范、档案健全、标识到位。

3.4 有效开展消毒灭源

坚持春秋两季开展集中消毒行动。严格按照“两统一、两集中、两规范”(即:统一药物、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规范技术规程、行为准则)要求抓好消毒工作开展,强化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实效。

3.5 实行规范化管理

以示范乡(镇)、示范场建设为载体,推动制度建设、有效免疫、科学消毒、标准建档以及免疫死亡补偿等工作上台阶。区内适当位置建成一批防疫规范化管理示范乡镇和防疫示范场,乡镇内至少抓好1个防疫规范化管理示范村,以此带动全区动物防疫规范化管理上台阶。

3.6 抓好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坚持“以监促免、以监督免”的工作机制。强化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监测水平。在全区开展采血大比武、实验室技能比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扩大监测范围、监测频率,增加监测数量,在做好散养畜禽春、秋集中监测的同时,注重平时自免养殖场的监测,强化监测结果应用,进一步发挥监测对免疫工作指导作用。加强乡镇动物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确保上报数据及时、准确、规范;根据监测和流调整获取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全年至少召开2次动物疫病监测及疫情分析会商会,科学研判疫情形势,评估防控效果,为科学防控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防控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7 规范防疫物资管理

科学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计划,减少疫苗的浪费;加强基层冷链设施设备的维护和完善,保证疫苗质量;规范建立防疫物资管理台账,做到账物相符;严格疫苗报废审批,规范处理报废疫苗和废弃疫苗瓶。

3.8 强化应急处置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和管理,坚持平战结合,做到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的管理常态化,提高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规范疫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强化应急处置培训,每年力争组织1次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或有关技术讲座,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 h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3.9 加强技术培训与服务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动物防疫定点联系制度。区疫控中心技术骨干定点联系乡镇畜牧兽医站、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帮助指导基层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达川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提升达州市动物疫病防控及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兽医实验室疫病诊断、疫病监测作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小分队,对乡村两级动物防疫人员、畜禽养殖场防疫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动物防疫工作 篇4

1 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建设

为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松江镇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建设,成立了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总指挥由党委书记 (兼镇长) 担任,副总指挥由主管副镇长、政府办主任和畜牧兽医站站长担任。成员有镇直相关单位负责人12名,办公室设在畜牧兽医站。全镇13个行政村按照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的要求,成立了镇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行政一把手任组长,负责辖区内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领导工作。

2 认真制定应急预案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松江镇制定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紧急行动方案,同时制定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防控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等11个单项应急预案以及各项行动方案,各行政村也按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

3 全面搞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松江镇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主要有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2010年松江镇加强了市乡村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尤其加强了村级防疫队伍建设,认真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农民技术员610人,实现了由被动防疫向主动防疫的转变。

4 加强应急处理预备队建设

为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松江镇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成立了应急处理预备队,成员共有40人。预备队分为5个组,有专家诊断组(由蛟河市疫控中心负责)、防控组、救护组、消杀组、流调组。各行政村的书记主任也是应急处理预备队成员。

5 认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按照防治动物重大疫病的要求,松江镇在畜牧兽医站建立了防控动物重大疫病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一应俱全,并且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储备,并在今年对储备物资进行了全面更新,到目前为止储备物资已更新完毕。

6 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保证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010年,松江镇全面开展了牲畜口蹄疫等五项重大动物疫病和猪肺疫等七项计划免疫项目的免费防疫工作,各项免疫密度达到了100%,全镇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通过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的检查验收,获得全省和吉林市、蛟河市的好评。

7 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2010年,为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松江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市畜牧业管理局《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建立动物标识档案信息化管理,完成动物追溯体系耳标录入工作。畜牧兽医站成立了动物标识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小分队,包村人员下乡配合村级防疫员,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松江镇区域内的猪、牛、羊进行了耳标佩带和防疫信息的录入工作。牛全部佩戴了二维玛耳标,免疫密度达到100%,佩戴率和建档合格率均达到100%。将镇内牛、羊、猪、马、禽的养殖准确数字输入微机,完成佩带和录入耳标信息,猪8 000头、牛9 000头,羊3 000头。此项工作为松江镇动物疫病防控等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的管理水平。

8 加强村级防疫室建设

动物防疫工作浅析 篇5

自从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与畜牧行业相关的工作,但真正接触到防疫工作也是从今年开始,今年春天,局里安排我协助孙局长抓防疫工作,通过下基层的区域督导和防疫员季度考核,与防疫员、与防疫工作的直接接触使我对防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养殖户方面

1、专业养殖户太少,仍以散养为主,有关统计表明,市场上供应的肉、蛋、奶,70%以上还是由散养户提供。

2、养殖户(场)防疫意识不强或盲目防疫,有的散养户养了十几年猪,根本没做过防疫,反而自己还振振有词,一旦出现问题,才傻了眼;还有的养殖户盲目上苗,只要有的苗就上,今天一针,明天一针,谁说上啥苗就上啥苗;对防疫主体认识不足,例如:春防时散养鸡、鸭、鹅刚刚产蛋,为了不影响产蛋,大多数散养户选择不防疫,致使今年春夏散养鸡、鸭、鹅散发疾病不断,死亡率较高。

3、死亡畜禽的尸体无害化处理不全,仍有随意乱扔现象

4、养殖知识贫乏,举个简单例子,发生疫情或平时用生石灰(有时还买白灰来应付)撒在路口或过道消毒,其实这里所用的生石灰,化学名称是氧化钙(白灰则含有氧化钙和氧

化镁两种成分),只有遇到水时生成强碱才能起到消毒作用,干的生石灰或白灰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

(二)防疫员队伍方面

1、今年全市动物防疫人员一部分是新调整的新任人员,虽然防疫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还是存在诸如不会填写免疫档案、防疫对象以大型养殖户为主(散养户很少防或干脆就没去防)、免疫注射或采血技术不熟练而以疫苗发放为主等等的基本错误。

2、因今年防疫员工资待遇提高,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很高,但由于部分老防疫人员过去的工作习惯也不是很适应今年的严格管理,还存在一些新防疫人员也犯的错误。

3、由于存在防疫员的新老交替,原有的防疫器材及冷链配备部分遭到破坏,所以疫苗储备得不到保证,导致部分养殖户对政府发放的疫苗不信任,从而有碍防疫员防疫工作的开展。

4、部分防疫人员由基层繁育员或是兽医人员担任,方便了工作防疫效果也不错,但还有少数人从事非本专业行业,所以工作开展不够及时,也难免会出现疏漏。

(三)政府职能部门方面

1、“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在基层乡镇政府身上体现的参差不齐,少数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配合不是很好。

2、业务部门除了监督指导基层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同时,协调力度欠缺,例如:今年防疫员工资政府定为每月600元,但已经到了第三季度了,防疫员的工资还没有到位;因前两年奶牛健康档案建立后,后续执行情况不利,致使今年奶牛健康检查进展缓慢,甚至很难开展。

3、上级职能部门的有些行为仍需完善,例如明明口蹄疫有两个血清型,很多个亚型,而不能针对某一区域特定血清型生产特定疫苗供应该区域,而是全国统一,不予考虑疫苗的变异特性而长期使用一种血清型的疫苗。

4、上级业务部门每年春秋两季的疫苗调配,很多时候正赶上春种和秋收,很多养殖户忙于农事家中无人,防疫工作的开展就会受阻,效率下降。

二、建议改进措施

1、多方努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养殖户正确认识自己的防疫主体地位,逐步提高自主防疫和科学防疫的意识,无论是通过市场的挤压还是认识的提高,都要逐步改变散养混养的局面,远离居民生活区的集约化规范化的专业养殖才是出路,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居环境更加健康,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从源头得到抑制,畜禽疫病可以有效控制不被传播,防疫工作的开展会更加科学健康有序。增加专业养殖户数量,国家已意识到散养户养殖占主导存在的风险,也在大力扶持专业养殖场,但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对大场补贴一部分资金的方

式,其实这样做会鼓励一部分投机者,规模小的急于上规模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这样势必会导致盲目上规模而使专业养殖有数量没质量,政府的补贴也并不是都用在了真正想扩规模上水平的专业养殖上,甚至对防疫还起到了反作用,我个人的建议是:取消任何形式上的补贴、补助,而是把这些钱用在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这样才能真正的按正常的市场规则鼓励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技术、有长远打算的养殖场(户)扩大规模,科学规范经营管理,通过他们的引带来扩大全市的规模化养殖模式。

2、提高兽医人员及防疫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兽医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加大对兽医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行政约束。目前,兽医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每个人都会提出一套自己的防疫理论,使许多养殖户走入防疫的误区;再有就是在金钱的驱使下(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而胡乱捏造防疫程序,滥用疫苗,反而使病毒因变异而流行,所以说应该严格兽医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户,通过专业测试(而不是靠一张文凭就从业)来确定从业人员的资格;加强从业人员的行政约束,出现问题及时从严从重处理,而不是草草了事;加强从业人员的品德教育,防疫工作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从大的方面讲关乎人们的饮食健康,所以不容许防疫人员工作中弄虚作假。

3、政府职能部门多进行正确的技能培训,散养户占主导还

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即使是大型养殖场专业技术也很贫乏,所以政府应多组织一些培训,以对养殖户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另外,防疫器材及冷链设备要尽快调查出所缺数量并协调购买,早日配备齐全。

4、养殖户、防疫人员及职能工作部门和乡镇政府要联合起来强化行政管理,明确规范的责任机制,对病死畜禽、病畜禽粪便、疫苗及用药空瓶必须做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发现乱扔乱放的要严肃处理。

临潭县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篇6

关键词 动物检疫;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要求逐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检疫工作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确保畜牧生产安全,切断动物疫病向人类传播的通道,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1 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以来,临潭县辖区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上级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和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各村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该辖区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检测设备陈旧落后,专业人员严重匮乏。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化验室不仅没有电脑、传真机等基本工作设备,且缺乏必要的化验设备,对全面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事兽医工作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村防疫员底子薄,各层次的技术人员普遍不足,缺乏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现有的村级防疫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大多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防疫的意识不够,虚报免疫密度、不按规定保存、发放、使用疫苗,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基层专业兽医人员奇缺,春秋集中开展动物免疫临时聘请的防疫人员,虽然经过了一定的技术培训,但免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应激反应而引起免疫纠纷,客观上影响了免疫的密度和

质量。

1.2 动物防疫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村级防疫队伍素质不齐,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很差,部分养殖户由于传统养殖观念偏执、防疫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辖区内动物免疫保护水平参差不齐。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1.3 组织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其组织实施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目前,由于基层政府对基础免疫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认为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事,在防疫过程中的宣传、组织、管理上存在不力、不为、敷衍的现象,导致防疫计划、方案等行政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重布置轻落实、重形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集中防疫轻月补针等现象。

2 解决当前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为解决临潭县辖区动物防疫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应该统筹兼顾,在全面做好免疫注射工作的同时,消毒灭源、监测预警、检疫监督多管齐下,提高防控成效。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相关部门为适应当前重大动物疫病的复杂形式,在加大各项疫情监测、业务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建立动物防疫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加大业务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科技水平、专业技能、个人素质及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打造出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队伍,从而全面提升地区畜牧兽医队伍整体

素质。

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各计划、财政部门应积极着手解决动物防疫工作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改善其工作和办公条件,及时做好实验室必要的、急需的检测设备的添置、配齐和更新,为乡(镇)畜牧兽医站及时配置办公桌椅及电脑、传真机等信息传输设备。

2.2 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政府投入,并广泛宣传发动。

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中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畜牧业效益的管理,成败在防疫。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不仅会给畜牧生产带来直接的毁灭性破坏,而且影响消费,严重的还会危及动物食品安全,危及公共卫生安全,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将加强动物防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把动物防疫工作当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层层落实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领导、宣传、组织职能,在动物防疫实施进程中跟踪检查、督导,确实保证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把动物防疫队伍建设,防疫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制定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保障及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防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作用,要加大防疫员报酬待遇投入。充分调动防疫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防疫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大技术培训投入。要将防疫技术培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标准,确实保障防疫技术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加快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化。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防疫知识的普及培训,逐步形成养殖户支持、主动、配合防疫的

局面。

2.3 清理兽医人员编制,规范建设动物防疫队伍

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长期稳定的村级免疫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自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确实按照动物防疫的要求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选聘、考核和培训机制,对免疫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就一支技术过硬、思想先进和村民信任的防疫员队伍。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06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篇7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1.1目前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和每个月的补免工作针对疫病发生的季节性和规律性,这两项工作方针是十分科学和有效的。但目前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标准化,散养户在逐年的减少,规模场在逐年的增加。而对于散养户的动物防疫比较容易实施,直接进入动物的圈舍进行免疫就可以。但对于规模场,养殖场主往往拒绝我们的动物防疫人员进入场区进行防疫,而要求自行免疫。这样一来,这些规模场的防疫质量就很难控制了。这对于我们的动物防疫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漏洞。

1.2防疫员老龄化近年来,农村基本上是老人的村庄了,养殖户的年龄基本上在60岁左右,他们不能够帮助并配合村级防疫员完成动物防疫工作。而村级防疫员到村上进行防疫,不仅要打针,还要想尽办法保定动物,真是费时费力,困难重重。

1.3村级防疫员的责任心问题他们在日常的动物防疫工作中能否认真地完成动物防疫工作,做到应免动物百分之百免疫。

1.4动物疾病的种类繁多常常多种疾病并存,表面上看着整群的健康状况很好,饮水以及采食量都正常,但一经过免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甚至死亡的。由于疾病的频发,养殖户们大都滥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疾病,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的情况比比皆是。疾病频发,导致动物免疫工作一时迟迟无法开展。村级防疫员为给某一户进行防疫往往要跑5~6次,有的养殖户甚至无限期退后的情况都存在,甚至可能会推到动物要出栏时,疫苗还没能注射。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1加强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力度,将抗体合格率与产地检疫证挂钩对于规模场的养殖户,我们采取定期免疫抗体检测的办法,每一批出场的畜禽必须有合格的免疫抗体检测报告,才能够开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才能够上市销售,从而督促规模场做好动物免疫工作。

2.2乡镇政府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对于目前乡村养殖户年龄结构偏大,动物保定工作困难的情况,请乡镇政府与所管辖的村组联系,要求各村组派出专门的动物保定人员,帮助并配合村级防疫员完成动物防疫工作。这样对于一些拒免的养殖户,也可由乡镇工作人员出面进行协调。

2.3随机抽样检测对于村级防疫员的考核工作,采取随机采样的办法,由兽医主管部门从免疫档案中随机抽取几个养殖户,密封后交到采样人员手中,然后直接到各防疫人员的管辖片区采样,经抗体检测合格的给予全额的工资和防疫补助,如不合格及时通告各乡镇兽医站进行及时的补免,同时扣除该防疫员的工资及补助。

2.4建立动物检疫防疫服务平台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养殖户的具体信息输入到电脑上,养殖户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预约检疫、防疫等服务。在服务平台上还能够随时看到每一个服务什么时间预约,什么时间完成工作,这样既能够方便养殖户,也能够方便防疫人员避免做无用功,同时也便于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监督。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建立兽医服务平台,广大养殖户场可以通过微信关注专用的养殖微信公众号,进入微信平台预约各项兽医服务,方便快捷。

浅谈现代动物防疫工作 篇8

1 现代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难点

1.1 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加大

一是由于动物疫病的种类不断增加, 新发病不断出现, 发病机理日趋复杂, 传播途径增多。二是某些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变异速度加快, 毒力明显增强。三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 动物及其产品流通贸易和市场交易量增加, 范围扩大, 来源复杂。还有不少规模养殖户盲目从外县甚至外省引调种、小猪而引发疫病。

1.2 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

一是畜禽养殖主要集中在农村且基本上为散养, 饲养水平低, 防疫条件差, 加上防疫意识低, 对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 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和低价出售染疫或病死动物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周边国家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等动物疫情肆无忌惮的发生,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1.3 基层免疫难以彻底落实

免疫实施涉及千家万户, 点多、面广、量大, 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的免疫, 因为养殖户普遍实行放养, 加上对免疫工作缺乏认识, 即使防疫员提前下发通知, 可到时上门服务时, 不少养殖户仍然是放禽出笼, 使得防疫员在走村串户实施免疫时, 不得不花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加上畜禽饲养出栏补栏时间不一, 异动频繁, 要组织落实好基层免疫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1.4 检疫监督执法难以到位

一是由于饲养的分散以及农村地区屠宰管理的不到位, 加之基层机构、队伍不健全, 导致动物产地检疫很难做到临栏上户, 私屠乱宰、逃检漏检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由于缺乏快速和实验室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 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就是凭肉眼和一支体温计、一把解剖刀进行一些常规检查, 对一些疑似疫情病例难以准确识别。三是由于缺乏检疫监督执法所必要的办案、取证、交通等现代检疫监督装备, 加上人力、财力和执法强制力有限和违法的隐蔽性, 导致对逃避检疫、贩卖、宰杀和加工染疫及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难以绳之以法, 严厉打击, 以致打而不绝, 此起彼伏, 病害动物进入流通和加工窝点, 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

2 现代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

现代畜牧业是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 安全可控和市场有效对接的集约型畜牧业。但现在农村地区规模养殖场大部分是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而成, 不能做到“人畜分离”、“场村分离”, 且普遍存在防疫条件差、饲养水平低、粪污处理差、免疫、消毒、用药不合理、无害化处理不到位, 养殖档案不完整, 有的甚至随意丢弃病死动物和滥用抗生素药物, 造成动物疫病进一步传播扩散和细菌耐药株日益增加, 细菌性疫病危害加重, 有的不坚持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 并且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认识不够, 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好免疫工作, 从而引发疫病。

2.2 兽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执法水平、职业道德参差不齐, 全日制兽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少,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子承父业, 虽然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了相关学历文凭, 但专业与执法水平和业务技能大打折扣, 工作行为极不规范, 有的甚至违法操作, 尤其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乡村兽医, 为求利益, 不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 滥用或不合理按规定使用药物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的对疫病传播疏于防范, 自身带毒 (菌) 操作, 造成疫病传播扩散, 有的甚至对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动物疫病, 不报告和不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 而是继续进行擅自治疗, 严重违反了快速扑灭疫情的原则。

2.3 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措施不严

一是缺乏染疫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 消毒制度不科学。二是封锁、扑杀、焚烧、掩埋、消毒所需的物资、疫情处置经费难以保障。三是动物检疫执法人员比较忽视消毒处理工作, 往往存在因经费不足而重罚款轻整改, 监督管理、消毒处理工作存在不到位, 特别是对规模养殖场疏于监管, 对动物及产品的运载工具及清除的垫料、粪便、污物存在不监督货主或承运人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的现象。

2.4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任务重、待遇薄

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 上级只对下级进行管理、组织、监督和指导, 而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均落到了乡、镇动物防疫机构, 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包括了防疫、检疫、疫情监测和处置、畜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品改、药政、渔政、能繁母猪保险、规模场管理、生产统计、技术推广等诸多事务。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人员, 他们常年奔走在动物疫病防控第一线, 可他们的人平月工资仅在千元左右, 绩效工资尚未全部落实, 除去日常工作开支, 生活状况不容乐观。村级动物防疫员也由于待遇报酬低而存在工作责任性不强, 有的宁肯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也不愿搞防疫。由于待遇保障问题难免不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对现代动物防疫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

各级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不能低估, 对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不能轻视, 对防控工作的力度不能减弱。要按照“政府负总责、保密度, 部门搞实施、保质量”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和兽医责任制, 把防控工作做为硬指标、硬责任、硬任务, 层层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 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村到人, 严格目标任务、工作纪律、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 亲自研究, 亲自组织, 亲临指导, 靠前指挥和帮助解决问题, 对组织不力、密度和质量达不到要求而造成疫病发生流行的, 要做到疫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疫情处置不到位不放过, 责任不追究不放过, 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运转有序。

3.2 坚持预防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方针

预防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免疫是控制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各级各部门要面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防控力量, 要从免疫、消毒、依法、科学、防堵、监测、经费、责任上把各项动物防疫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基层动物免疫工作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 明确工作目标, 按照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坚持春秋集中免疫, 常年月月补针;采取“横到边、竖到沿”的饱和免疫模式, 彻底消灭免疫死角。实现“五个不漏”, 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头羽;完成“五个100%”, 即免疫密度100%, 免疫挂标100%, 免疫发证100%, 免疫建档100%和抗体检测合格100%。将基础免疫做牢做实, 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保护屏障。

3.3 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在动物防疫整体工作中, 队伍建设是根本, 也是保证。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 切实提高在编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待遇, 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 从而增强行业的吸引力, 稳定和壮大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建议在十二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 把从事执法与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转为政府公务员。二是加强兽医从业管理和监督, 制定兽医培训教育计划, 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 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按照农业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原则要求, 择优聘用并建立起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其工作和服务水平。

3.4 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充足安排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工作经费, 充实、完善基层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 建设各类兽医实验室, 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同时要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切实加强防疫执法的机构、队伍、装备和制度建设, 进一步改善基层兽医工作机构的办公条件, 配备必要的通讯、交通及网络设备等, 全面提升动物防疫执法水平和快速反应处置能力。

3.5 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普及

一是各地要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 组织实施“千区万户健康养殖示范工程”。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引导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养殖生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进行监督检查, 对各类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监管务必到位。二是要加强科普宣传, 普及科学养殖和免疫、消毒等防疫基础知识, 引导养殖户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树立养殖风险意识, 落实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逐步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集中分区、粪污治理的现代标准化科学养殖技术, 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3.6 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

动物防疫工作具有统一性、社会性、科学性、强制性的特点。各地要采用电视报刊、会议标语、科普传单、宣传车等方式, 将动物防疫方针政策、强制免疫制度、检疫申报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重大动物疫情处置措施等向全社会广泛宣传, 让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动物防疫工作, 让动物防疫工作更好地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公共卫生事业保驾护航。

摘要:动物防疫工作是促进养殖业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十二五规划”把建设六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重点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动物疫病防控服务机构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本文就现代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提出有待健全和完善的有关建议, 供各级领导、专家和同仁参考。

关键词:动物防疫,建设,体系,机构,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2]唐耀平.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李淑云.动物防疫员工作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4]唐耀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新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模式探索 篇9

1 建立农村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

1.1 创建农村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管理机构

村防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 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村防疫队伍, 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为此, 我县大胆探索村防员管理长效机制, 积极引导全县村防员按所在乡镇分别创建了12个“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 (简称动物防疫合作社) 。在原有的135名村防员中通过公开竞聘、择优录用、自愿入社等办法, 把具有防疫技术技能资格、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热心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村防员吸收为合作社成员, 社员总人数为90人, 其中大埔镇15人、龙头镇9人、太平镇10人、东泉镇9人、沙埔镇5人、凤山镇7人、社冲乡5人、冲脉镇5人、寨隆镇5人、六塘镇5人、古砦乡7人、马山乡8人。合作社是工商注册的合作社法人单位, 建立了全体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并通过了理事, 共设有理事长、副理事长共17人。

1.2 建立动物防疫合作社运行机制

动物防疫合作社与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签订了《村级动物防疫技术服务购买合同》, 由政府出钱向合作社购买服务。合作社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农村养殖户, 依法为养殖户提供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合作社实行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1.3 建立动物防疫合作社管理制度

为规范发展, 合作社建立了《全体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社员大会通过了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的《合作社章程》, 对合作社宗旨、社员权利义务、组织结构、财务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实施了议事、决策、管理、监督程序。

1.4 动物防疫合作社资金的管理

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 合作社设立有专门帐户, 制定有服务报酬资金分配方案, 实行按劳分配补助与绩效挂钩多劳多得。

1.5 落实报酬

根据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区域的行政村个数、巡查范围大小、散养畜禽存栏数量, 按照按劳计酬的原则, 确定全年购买服务经费, 签订“购买服务合同”, 分期分批拨给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或发放到村防疫员。其购买服务经费由列入县财政预算计划, 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充。并采取有偿服务的形式开展诊疗、驱虫、计划免疫等服务。

1.6 强化监管

对村动物防疫人员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每年由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与村级动物防疫诊疗服务专业合作社签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 建立年终考评制度, 年终由所在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对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 并形成年度考评意见, 作为拨付“购买服务”经费的依据。“购买服务合同”一年一签。凡工作不到位的扣发其劳务报酬;不能继续胜任防疫工作的, 停发其劳务报酬。

2 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作开展情况

2.1 动物防疫合作社工作的完成情况

根据与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签订的《村级动物防疫技术服务购买合同》要求, 动物防疫合作社完成了本辖区内动物免疫、疫情报告、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及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协助乡镇做好规模养殖场免疫工作的监督、指导和产地报检工作。经过考核, 2010年分别免疫猪口蹄疫118228头, 牛口蹄疫77293头, 羊口蹄疫24502只, 猪蓝耳病71597头, 猪瘟103789头, 禽流感667536羽, 鸡新城疫493459只, 狂犬病27850只。实现本辖区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2 动物防疫合作社的工作形式

成立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以后, 各个动物防疫合作社“因社制宜”、“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作, 工作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东泉镇动物防疫合作社将9名社员, 分成3个联防组, 在理事长的带领下对所管辖的19个行政村2个社区149个自然屯, 拉网式地推进动物免疫注射工作, 按“购买服务合同”的规定, 全面完成了各项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获得防疫服务报酬人均达到8177元。大埔镇动物防疫合作社为进一步明确社员的责任, 与每个社员签订了责任状, 各尽其责;寨隆镇、六塘镇、马山乡等乡镇动物防疫合作社, 对村防员所在村屯的防疫先各自分头去做, 对重点区域或群众基础差, 不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的村屯, 合作社集中力量, 组成一个联防组进村入户, 大造声势, 有效推动防疫工作的开展。冲脉镇动物防疫合作社尽管乡镇小, 饲养量少, 但合作社在理事的带领下有偿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在完成本辖区散养户的强制免疫注射工作的同时, 组织社员对本乡镇规模养殖场的计划免疫注射工作实行有偿服务, 对生猪进行免疫实行按1元/头次的标准收费, 仅此一项年就收入近6000多元, 加上牛人工配种、出诊等服务收入以及政府支付的服务报酬, 冲脉镇动物防疫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3 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所取得的成效和体会

3.1 推动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

成立动物防疫合作社之前, 村防员由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直接考核聘用, 管理部门和村防员之间存在着雇用关系, 但由于政府每年安排的防疫经费有限, 管理部门根本无法按《劳动合同法》为村防员解决“三金”问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运作, 改变了原来由政府部门直接面对每个村防员转变为面对各个动物防疫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组织, 避免了政府部门今后所要面临的很多社会性、政策性问题, 减轻了政府工作负担, 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 合作社的建立, 让村防员以组织的形式开展工作, 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群众的信任度得到了提高, 增强了动物防控手段, 全面提升了动物防疫能力。

3.2 推动防疫工作方式的转变

多年以来, 我县动物防疫工作一直是靠村级动物防治员各自为政, 单枪匹马, 势单力薄, 面对繁重的防疫工作任务和防疫意识淡薄的群众, 他们的工作局面往往难以打开, 免疫密度和效果难以达预期的目标。动物防疫合作社的创建, 把村防员组成了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由合作社统一跟业务主管部门签订购买服务合同, 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所辖区域内农村散养畜禽的强制免疫工作。合作社目标任务明确, 责任到人,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转变了动物防疫工作方式, 有效解决了个人“办”不了、行政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事情,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我县动物防疫合作社成立时, 对原有的135名村防员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自愿入社等办法, 选拔出90名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积极性高的村防员作为合作社成员, 如东泉镇动物防疫合作社从原有21名村防员当中仅择优选用了9名村防员。人员减了大半, 当人员减少后, 在合作社所负责的区域不变、防疫经费不减的情况下, 对于村防员来说, 起到了减员增效的作用, 激发了村防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防止了各类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为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4 减轻乡镇兽医站工作压力

以往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都是由乡镇兽医站来组织, 由于兽医体制改革不完全到位, 大部分乡镇站有编无人, 有的乡镇站只有2~3名技术干部, 既要组织动物防疫工作, 又要承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生产指导、技术服务等等工作, 任务繁重且责任大。成立动物防疫合作社后, 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由合作社来牵头, 乡镇站对合作社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从而把乡镇站的干部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它业务和管理。

山区动物防疫工作探索与思考 篇10

1 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1.1 概况

我区以养猪为主, 牛、羊、禽并重, 马、驴、骡、犬、猫均有饲养, 属典型山区畜牧业。据统计, 2011年, 全区生猪存栏66.17万头, 母猪存栏4.75万头, 出栏生猪55.91万头;存栏牛15.36万头, 出栏3万头;存栏羊5.14万只, 出栏羊2.1万只;存栏家禽199.94万羽, 出栏219.27万羽。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1.2 动物防疫机构设置

区农牧局设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执法大队, 3个单位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具体承担着全市动物防疫检疫、动物疫病监测、动物防疫监督、畜牧执法、兽医技术推广等工作。41个镇、乡办事处设农业服务中心, 595个行政村有村级防疫员444名负责基层动物防疫、疫病防治和疫情报告等工作。

1.3 动物防疫工作

1.3.1 统一开展春秋两季畜禽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工作:

在区委、政府和农牧局党组的领导下, 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防疫注射物资、疫苗按畜禽存栏分发到各镇乡办事处, 由镇乡办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对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畜禽疫病进行免疫注射。春秋防疫期间, 由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行政干部或村干部带领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村逐户逐头 (只) 对畜禽实施免疫注射。

1.3.2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效价监测:

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计划在全区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畜禽免疫抗体效价监测。监测中发现免疫抗体效价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 安排进行重新免疫。对监测和调查中获取的基础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开展疫情风险评估, 定期发布疫情预警预报, 提出防控建议。

1.3.3 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和动物检疫:

对规模养殖场、畜禽交易市场、动物产品加工、仓储场所等进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 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及产品的检疫, 检出的病害肉尸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保证群众吃上“放心肉”。

1.3.4 加强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

局执法大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兽药、饲料的监督检查和抽样送检, 规范兽药饲料经营市场, 保证养殖场 (户) 用药和投入品安全。

2 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 动物防疫工作重心没有跟上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要求及时转移到动物防疫工作上来, 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防疫”的现象, 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 认为政府搞发展, 动物防疫是业务部门的事。

2.2 《动物防疫法》宣传力度不够, 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差 我区是一个汉、彝、苗、白等民族杂居市,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群众科学养殖意识不强, 大多数还是传统饲养, 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大多数农民还存在“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的自给自足传统思想, 在边远的村寨显得更为突出, 严重阻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对《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法规虽然采取培训、张贴宣传标语、开展科技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但由于点多面广, 农村居住分散, 效果不好。近10年来, 农村自繁自养的格局被打破, 大量外省畜禽及畜禽产品涌入, 活跃了市场经济、补充了本地畜禽的不足, 但也带来外来疫病, 使动物疫病错综复杂, 动物免疫注射疫苗从上世纪的几种增加到现在的十几种, 注射一种疫苗只能防一种动物疫病, 个别养殖户注射一种疫苗后, 一旦发生另外一种疫病引起畜禽死亡, 就误认为防疫没用, 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接受防疫注射。部分散养户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动物防疫意识淡薄, 认为防不防无所谓, 等畜禽发病后再治疗, 甚至认为防不防疫是自己的事, 与别人没有关系, 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 使动物防疫工作相当被动, 严重影响动物防疫的质量和效果。还有一些养殖户修建养殖场随心所欲, 无防疫设施, 随便从外调运畜禽, 带进畜禽疫病, 引起本地疫情发生。

2.3 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少, 难以适应工作的开展 镇乡办事处无疫病诊断实验室、检测设备、化验仪器等基础设施。动物疫病监测、免疫抗体监测全靠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是当前疫病种类增多、流行特点复杂多变, 一些疫病虽然经过免疫, 但免疫效果如何, 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是否合格, 是否真正做到了对疫情的监控, 由于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对免疫抗体进行监测, 对防疫效果不能及时了解。

2.4 动物监督管理不健全, 监督体系人员少, 依法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特别是近年来, 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多, 畜禽调运频繁, 而动物防疫执法人员又较少, 因此对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监管不到位。

2.5 镇乡办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少、知识老化, 不能适应现在动物防疫的需要 全区镇乡多年未引进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有的镇乡只有1~2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部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就从事其它工作, 对畜牧兽医业务工作显得生疏, 且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显现出来。

2.6 畜禽饲养分散, 防疫工作量大 我区畜禽养殖分散在千家万户, 规模养殖场少, 一户农户牲畜养殖在3~5头之间, 动物防疫点多面广, 给畜禽防疫注射和产地检疫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3 动物防疫工作建议

3.1 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动物防疫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集技术、行政、执法于一体, 各级政府领导要提高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负总责, 各级政府主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精神, 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 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 使行政业务形成合力, 把动物防疫工作视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让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有充足时间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真正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 消除畜禽防疫注射死角死面, 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3.2 加大《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依法开展动物防疫检疫 建立《动物防疫法》永久性宣传标牌, 开办动物防疫知识宣传专栏,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赶场天开展动物防疫科技咨询等多种形式, 进行动物防疫法规和防疫知识宣传, 让广大群众知道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支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自觉地对饲养的畜禽按免疫程序要求进行防疫注射。同时逐步改变饲养方式, 改进饲养条件和环境卫生, 加强消毒, 杀灭病原, 减少疫病发生。

3.3 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以适应当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增加投入, 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办公条件和诊疗设备是确保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建立乡镇兽医诊断实验室, 对辖区内的一般畜禽疫病进行诊断和免疫抗体效价开展监测, 及时了解免疫效果, 指导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建立村兽医防疫室, 每个村配备1~2名村动物防疫员, 并改善他们的福利待遇, 提高工作积极性, 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有效保证畜禽免疫注射及各项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从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 保证畜牧生产健康发展和动物产品安全。

3.4 加强动物防疫监督管理, 增加动物防疫执法人员, 使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增加动物防疫执法人员, 分片区分点实行岗位目标责任, 对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经营、加工、仓储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达不到动物防疫条件的限期改正或取缔, 改善畜禽饲养环境。

加强动物及产品的检疫, 全面推行动物产地检疫, 在主要公路沿线、村寨集中的地方, 合理设置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 实行畜 (货) 主报检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对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标识的牲畜严禁运输和进入市场销售, 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加强屠宰检疫和进出境动物检疫, 防止疫情经流通环节传播。加强种畜禽调运管理, 到外省区调运种畜禽派动物防疫执法人员监督, 必须了解调运地的动物疫病情况, 严格检疫, 健康才能调入;调入后严格实行隔离观察制度, 观察期满健康才能混群饲养。

3.5 招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补充到乡镇, 增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力量, 更好地推广畜牧兽医新技术 针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少, 年龄偏大, 招考一批本科以上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 每乡镇增加到5名以上, 确保动物防疫注射、检疫、动物防疫监管、疫情报告、免疫抗体监测、养殖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 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防止动物疫情的发生。

3.6 摸索动物防疫机制, 建立合理的动物防疫服务体系 将动物防疫注射、兽医诊疗、畜禽阉割、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推广等合为一体, 整合农村兽医资源, 逐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助和待遇, 稳定村级兽医防疫队伍, 更好为广大养殖场 (户) 服务。

3.7 开展各种形式、层次的技术培训, 提高畜牧兽医人员业务技能, 提高养殖场 (户) 的动物防疫意识

3.7.1 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要开展专业技术、政策方针、行政执法等业务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选派到大中专院校深造、辅导与自学等多种形式, 进行业务技能、行业法规政策的系统培训, 提高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 增强执法能力和实践能力, 规范执法行为, 树立新形象。

3.7.2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通过业务培训、竞争上岗和实行资格准入, 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履行防疫义务, 确保有效发挥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动物防疫知识和兽医技能、防疫注射常识、疫情报告等知识, 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 增强服务意识。对从事兽医诊断、治疗、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 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认可制度, 通过建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 加强对执业兽医的管理, 加强行业自律, 规范从业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3.7.3 加大对畜禽养殖户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学养殖意识和动物防疫意识。通过培训, 逐步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发展不同形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 建设畜禽养殖小区, 使广大养殖户能自觉、主动地配合各种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 接受各项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

上一篇:桥梁纽带作用下一篇:肺栓塞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