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2022-11-04

第一篇:单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日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物业管理正在逐步规范和完善,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安全管理也成为物业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特别是去年11月15日,上海一幢高层居民住宅发生的特大火灾,把居民住宅小区也纳入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范畴,相信以后消防部门与物业管理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一定会逐步深入、具体。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定: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臵消防设施、器材,设臵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十八条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解读第十八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物业管理单位的职责: ⑴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⑵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⑶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⑷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好何落实好这些职责,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和探讨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决策,统筹考虑,防火墙工程是近几年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安部,省、市、区政府相继发文部署,公安部关于印发《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公通字[2010]16号)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等。涉及到我们物业管理企业的主要是夯实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有以下几点要求:

1.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改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联合组织扑救;

2.夯实设施建设基础。加强对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完好有效。

3.夯实群防群治工作基础。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创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等评比内容,定期组织检查考评;物业管理单位切实履行消防职责,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

4.夯实队伍建设基础。居民小区要建立义务消防队伍。 可以看出,防火墙工程对我们物业管理单位的要求和消防法的要求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减少火灾隐患,防止发生火灾。

下面我来逐项介绍:

1、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消防组织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燃气、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2、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一是管理人员定期检查,二是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组织小区居民开展消防安全互查互督。

检查的项目包括:

(一)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二)灭火器材配臵及有效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六)消防安全标志的设臵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检查的方法:

一、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检查: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4米。公众聚集场所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且2个出口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

二、灭火器的检查: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根据灭火剂的不同分为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清水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囟代烷灭火器、7150灭火器等,根据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等。我们日常使用的灭火器绝大多数都是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我们监督检查中最常见的也是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一是要检查灭火器的类型:灭火器标签上一般标有A、B、C及带电火灾,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火灾类型,A指固体火灾,B指液体火灾,C指气体火灾。BC类干粉灭火器只能够扑救液体和气体火灾,适用于加油站、加气站等存在液体、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场所。而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所绝大部分都是存在固体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如办公场所、宾馆、饭店、茶楼、学校、商场、超市等,这些场所都需要配臵ABC型干粉灭火器。检查中,如果发现灭火器标签上代表A类火灾的标志上标有×,表示该灭火器为BC型。

二是灭火器压力是否充足,灭火器上部有一个压力表,上面分别有红、绿、黄三种不同的指示区域,当指针指在红区时就表示灭火器压力已经不足,需要及时维修充装。

三、室内消火栓的检查

组件是否完整、安装位臵是否正确、栓口方向是否正确,管道内是否有水,阀门开启状态

3、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包括在小区设臵消防安全宣传栏,制作警示标语、标牌,组织小区人员开展消防演练等等。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消防安全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灭火器的操作方法: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2-3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操作者先将提把上的保险销拔下,一手将压把压下,一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二)常见火灾隐患:

1、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

2、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

3、违章使用电器。各种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最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从而引发火灾。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在使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或爆炸;插头布臵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电冰箱、空调、灯具等过于借近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热器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

4、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

5、对煤气、天然气不进行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如阀门、垫圈、胶管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

6、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由于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生活,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汽油存放在车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

7、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极易烧者被褥。

8、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

9、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10、重防盗,轻防火。如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臵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

(二)防火策略:

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教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印发防火知识手册,向员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

2、尽量使用耐火材料进行装修或对易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同时,办公室可燃物品摆设不要过于集中,要有适当间距,以便于起火时扑救。

3、安全使用电器,定时对电器线路进行维修保养,防止受热、受潮或腐蚀;科学管理电器设备,添臵大功率电器时把好质量关,尽量采用明线敷设,以便于改线和维修;不要用一个插座带多个电器;养成用电后随时断电的习惯;电器周围不堆放可燃物;不使用铜、铁、铝线等代替保险丝。

4、加强生活用火管理。烹调菜肴时,如油温度过高而起火,应迅速向锅内倒入菜肴,或盖上锅盖,千万不可向锅内浇水;烟道也要定期疏通。

5、加强煤气、天然气日常管理。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破损的配件要及时更换;使用时先开门窗或排气扇,并严格按要求操作。

6、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最好放在室外,不可存放于易引起静电的塑料桶或易碎裂的玻璃容器中,更不可接近明火或热源。同时,严格控制存放量,不可存放太多。

7、不要躺在床或沙发上吸烟,最好不要酒后吸烟。要将划过的火柴和烟蒂熄灭。

8、教育儿童不要动各种燃气开关。易燃物品要放臵在儿童不宜接触到的地方。

9、不要私搭乱建,对于已建好的具有较大火灾隐患的违章建筑,要坚决清理。

10、在设臵防盗网时要兼顾防火,根据人的体型特点保留适当的宽度,并尽量采用防火防盗门。

常见情况处臵:

如何处臵电视机起火?答:首先,迅速拔下电视机电源插头,然后用棉被等不透空气的物体将电视机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这样电视机内的火焰就会因没有空气而熄灭。但必须注意,扑救电视机火灾时,人体应避开荧光屏的正面,站在电视机后侧比较安全。严禁用水直接泼向荧光屏,防止显像管突然受冷爆炸伤人。怎样防止电熨斗引起火灾?

答:(1)制做安全保险的熨斗支架。熨烫衣物时,电熨斗时拿时放,容易造成随手乱放的失误。

(2)使用中谨慎操作。熨烫衣物时要掌握好电熨斗的温度,发现过热应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当插上电源等待升温时,不要去干别的事,否则容易遗忘而发生意外。一定要养成"人离开,拔插头;暂不用,熨斗竖"的好习惯。

(3)待放凉后再收藏。

8、使用液化石油气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有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厨房里使用液化石油气,就不能同时使用煤炉、煤油炉等灶具;禁止在密闭的房间里使用液化气。

(2)严禁自己修理液化气设备,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要时刻想着安全用气,必须严格遵守液化气设备的操作要求,做到:1.先点火、后开气;2.点火后、不离开;3.用完后,先关紧钢瓶角阀,再关灶具气阀;4.钢瓶必须远热源,钢瓶和灶具要保持0.5米以上的距离。

9、为什么液化石油气带有臭味?

答:液化石油气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并比空气重1.5倍。泄漏后会沉积在低洼处,不易被风吹散。精炼加工的液化石油气无色无味,泄漏时难以发觉,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为此,一般都对商品液化石油气进行加臭,即加入一些使人能明显地嗅到臭味的硫化物,以便漏气时,就能及时被人闻到臭味,及时处臵。

10、为什么不能乱倒液化石油气残液?

答:液化气残液是指在使用过程中钢瓶里余下的少量液体。通常在冬季钢瓶里残液较多。残液并不是不可燃烧的渣子,它的气化挥发性比汽油还要大得多。如果随意把残液倒出来,它的体积会立即扩大250倍,又由于它的比重大于空气,总是沉积滞留在低洼处,其火灾危险性非常大。因此,切不可随意倾倒残液,应当将钢瓶送到液化气供应站或液化气充灌厂进行倒残处理,否则酿成火灾爆炸事故,既害自己又害他人。

12、使用液化石油气做到哪"五禁"? 答:(1)严禁私自拆修角阀和减压阀;

(2)严禁将气瓶卧放使用;

(3)严禁私自倾倒残液;

(4)严禁用火、蒸气、热水对气瓶加温;

(5)严禁将气瓶放在卧室内使用。

13、怎样检查液化石油气泄露? 答:通常液化石油气出现漏气的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灶具本身零部件长久使用出现老化磨损或质量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用户没有按要求安装和使用灶具,人为的造成故障。液化气灶具容易出现漏气的部位主要有:调压器、导气管、钢瓶角阀和灶具开关旋塞处。 检查漏气的方法,按"钢瓶角阀→调压器→导气管→灶具开关旋塞"的顺序,依次涂抹肥皂水,当发现冒气泡的地方即是漏气点。

14、如何防止燃气中毒?

答:在室内使用燃气、要保持室内通风,严禁将气瓶放在居室内。临睡前要关闭所有气阀,禁止在睡觉时使用燃气取暖器。严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15、家庭装修中应注意哪些防火问题?

答:(1)吊顶装修应采用非燃烧体。(2)墙面装修应采用难燃烧材料。(3)电线应穿金属管或使用氧指数大于35的PVC管保护。(4)电线的截面积应比实际负荷大一号。(5)照明灯具、镇流器等发热部位应安装在非燃材料上。

16、发生火灾怎样报警?

答:发现火灾时,应沉着迅速、简明准确地报警,基本要求是:(1) 用电话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地拨打"119"火警电话;要讲清楚起火地点及其所在区、街道、门牌号、什么新村、几幢几室,说明是什么东西着火,有无爆炸危险物品等情况;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在的电话号码;待对方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2) 报警后,要立即亲自或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口或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

17、家中着火先报警还是先扑救?

答:火势在"初级"阶段,家中具备灭火条件的,有1个或几个人在场,有把握将火扑灭,应该以先扑灭为主。若家中只有1人、又不具备灭火条件的应首先跑出去呼救报警,尔后再回来扑救。

18、家庭灭火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1)一般的物质起火,可直接用水泼洒着火物质上,使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以下,火就会熄灭

(2)电器和液化气火灾,首先切断电源或气源,再用被褥等捂盖、扑打将火扑灭 (3)可选择适当的家用灭火器。

19、火场自救逃生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1)立即离开危险区,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内钻。 2)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阳台、窗口等。 3)准备简易防护器材,如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 4)无法逃生时,可选择远离起火点、取水、呼救方便的地方作为避难场所等待救援,如浴室、卫生间等既无燃烧物又有水源的场所。

5)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如用被褥、衣服、床单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栓在牢固的窗台、床架、室内牢固物上,然后沿绳慢慢滑下。

6)切勿盲目跳楼。

20、发生火灾时如何用毛巾防烟?

答:(1)折叠层数要依毛巾的质地而异,一般毛巾折叠8层为宜,这样烟雾浓度消除率可达60%。(2)毛巾不必弄湿。因为弄湿后通气阻力大,会很快使人感到呼吸困难。(3)使用时要捂住口和鼻,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在穿过烟雾时一刻也不能将毛巾从口和鼻上拿开,即使只吸一口烟,也会使人感到不适,心慌意乱,丧失逃生信心。

第二篇: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实施之日起已经实施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意味着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食品安全及食品卫生基本术语

1、原料:指供烹饪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和材料。

2、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经简单清洗或切割等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才能食用的食品。

3、成品:指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4、病原菌:指某种细菌或病毒。它们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致不适或生病,严重时将威胁消费者的生命。是导致我们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常见的致病性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

5、冷藏:指出于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将食品置于冰点以上的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冷藏温度一般在0~10℃之间。

6、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的储存过程。冷冻所用的温度一般在-20℃~-1℃之间。

7、保温:短时贮存方法。制作好的热的食品,如果不马上奉客服务,应将其放在密闭或密闭加热的容器内,使其温度始终保持在65℃以上,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速度。

8、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消灭,去除其表面大部分病原菌,保持表面清洁卫生的办法。

9、异物:在食品中存在,但非正常食品本身所应包含的原料或成分。

二、食品的采购和贮存

餐饮服务经营者的食品采购是保证饭菜安全的第一关,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不符合安全要求,就难以保证供应到餐桌上的食品是安全的。

(一)要问清货物来源,当前食品经营方式多样化,多数食品送货上门,不论采购直接入口食品还是采购食品原料,必须弄清供货方的名称和地址,查明供货方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切不可图价格便宜,图省事,随便购进无证食品商贩送来的食品,因这些食品往往是不合格的。必须向供货方索取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复印件和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感观检查合格方可使用,防止购进假冒伪劣食品。索取的各种证明应妥善保存两年,经备查验,一旦发生食源性疾患后可追根溯源。如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或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按照86条规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的按第87条处罚。

(二)注意食品质量,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3、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4、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7、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如果经营以上禁止食品就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28条规定,将按《食品安全法》第85条: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如食品经营者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将按《食品安全法》第86条规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食品在入库或使用前应有专人验收,查验产品包装是否破损、漏气、胀气,商标标识(品名、厂名、产地、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使用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核查所购产品与索取的有效凭证是否一致,并建立台帐如实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采购食品应遵循以销定购(用多少定多少)的原则,以保证新鲜和卫生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贮存食品应做到四防“防尘、防蝇、防鼠、防潮”,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食品应当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分架、隔墙(10厘米)、离地(10厘米)存放,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贮存的时间,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有足够数量的冰柜(有温度显示装置),以满足生熟分开存放的要求。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三、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一)食品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室内外环境整洁,周围25米内不得有污染源(坑式厕所、暴露垃圾堆、粪池)。厨房采用前厅后灶式布局,必须与就餐人数、加工和供应品种及数量相适应,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1)墙壁应瓷砖粘帖到顶,地面应由耐磨防滑、不渗水、易清洗材料铺设,并有一定坡度。屋顶采用防霉、无毒涂料覆涂。(2)具有冷藏设施,生熟食品分柜存放。(3)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油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应配备纱门、纱窗或塑料门帘)、防尘、防鼠(木门下端裹铁皮)设施。(4)下水道应通畅,不得散发异味,出口处应安装防鼠设施,有相应的密闭式垃圾容器,垃圾及时清理。(5)加工凉菜的必须设置凉菜间或凉菜加工区。

(二)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1)从业人员应更换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齐并置于帽内),然后洗手消毒再进入操作间,去卫生间或出操作间应先换下工作衣帽,进操作间再穿上,洗手消毒再进操作间(2)在接触食品时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喷香水、戴手饰、打喷嚏、擤鼻涕、咳嗽吐痰、抓脸挠腮、吸烟,防止污染食品。并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理发洗澡、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三)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保证所用的原料要保证新鲜卫生,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四)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择菜洗菜要在粗加工间进行,未经择洗净的菜不允许进操作间。

(五)加工时所用的刀、墩、案、盆、池要做到生熟分开,并注明标记,防止交叉污染。用后洗净后定位存放。

(六)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加工场所按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有三个方面要做到生熟分开:一是生、熟食品制售者应分工;二是盛装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容器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三是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冰箱内。

(七)食品要彻底加热、熟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严防食物中毒发生。

(八)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剩饭菜妥善保存,食用前彻底加热,不可掺入新的热食品中。

(九)制作凉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凉菜制作须做到"五专":专人加工、专室制作、专用工具、专用冷藏、专用消毒设备。

(1)凉菜间为专用,不得加工其它食品,不得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及杂物,还必须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下班后开紫外线消毒灯)。(2)应有二次更衣洗手设施,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后进入。(3)凉菜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4)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严禁与其他部门的工具混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刀和菜板要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5)供加工凉菜用的水果、蔬菜必须在凉菜间外择洗干净,未择洗的菜不准进入凉菜间。(6)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完,不得长时间存放,剩余尚需使用的必须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7)已装凉菜的盘杜绝重叠堆放。

四、餐饮具的卫生

餐具必须做到一餐一客一消毒,不隔餐不隔夜,实行“过四关”: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

(一)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二)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洗涤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三)配备有专用消毒柜,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专用不得存放杂物,防止餐具重复污染。并对保洁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五、餐厅服务卫生要求

(一)餐厅店堂应当保持整洁,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的办法,在餐具摆台后或有顾客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当回收清洗消毒。

(二)当发现或被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人员应当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应当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作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的安全卫生。

(三)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专用工具分检传递食品。专用工具应当定位放置,货款分开,防止污染。

(四)供顾客自取的调味料,应当符合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

六、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及预防

提高食品卫生重要性,食品卫生不仅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餐饮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加工人员个人的前途。要时刻以卫生的操作要求自己,不要往往以过去没有发生过食物中毒为借口,继续进行不当的操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过去没有发生过食物中毒,并不能代表现在和将来不发生,只要隐患存在,不发生食物中毒是偶然的,一旦条件具备,发生食物中毒也变为必然。(举例: 2005年9月某某市某某镇一中26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为食用霉变大米所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民法院对一起出售“问题大米”致26名学生食物中毒案公开宣判,被告人张现林、赵怀生犯出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0元)。多起食物中毒的教训告诉我们,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往往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祸根。多年食品卫生工作实践证明,一个饭店的食品卫生状况好与差,首先在于饭店老板的食品卫生意识的强与弱。其次,饭店老板对员工的卫生意识教育也是影响本饭店卫生状况的重要因素。要教育员工时刻注意搞好食品卫生,做到警钟长鸣。

食物中毒,大多呈集体性暴发,但也可单人独户散发。食物中毒种类虽多,但都有共同的特点:①发病急骤,潜伏期短而集中,一般在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突然连续出现大量病人;②病人都有类似的临床证状表现,并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③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有毒食物,凡进食这种有毒食物的人大都发病,而没有进食这种有毒食物的人不发病;④调查发现其发病范围和这种有毒食物分布区域相一致,若立即停止食用这种有毒食物,就停止发病;⑤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直接传染。

(一)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①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②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③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④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⑤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⑥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2、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①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含农药过高的蔬菜。

②常由于贮藏化学物质(杀虫剂、灭鼠剂、洗涤剂、消毒剂、食品添加剂)因不小心而误用或污染食物。如果这此物质保存在没有标记的容器里,就很容易与食物、调料搞混。盛放过杀虫剂和洗涤剂的容器未清洗而又盛放食物也会引起化学物中毒。如工业用的亚硝酸盐误当食盐食用。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常见原因

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工时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发芽马铃薯含有大量的龙葵素。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1、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①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②控制温度。如果加热的温度不能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0度以上,就很难杀灭存在食品上的微生物。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0℃以上。另外,对于剩余的食品,由于剩余食品上的致病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繁殖,在重新食用前必须重新加热。

③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④清洗和消毒。彻底清洗食品原料是去除污染的最好方式。未彻底清洗,会造成可能的化学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残留于食品中。对于不经加热直接食用的食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⑤严禁超负荷接待。饭菜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饭菜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切莫贪图经济利益,超负荷运行。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大型宴会时,这时厨师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按卫生要求加工。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此时恰恰潜伏着食物中毒的隐患,需要更严格地执行卫生要求。

2、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

①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认真清洗三遍,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②食物有显明标签,使用前核对。非食用物品不得与食品混放。消毒杀虫药剂有毒有害物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3、预防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措施

①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小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②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扁豆中含有一种叫红细胞凝集素的物质,食后能引起中毒,这种物质加热即可破坏,所以加工扁豆必须炒熟煮透。

③土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的龙葵素。不吃发芽或黑绿皮的土豆,龙葵素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三)餐饮业经营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立即停止出售食用的食品,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以最快的方式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协助医疗部门救治病人,积极配合卫生等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四)《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预防食物中毒要求和注意事项

食物中毒对人群的危害较大,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也较大。因此,为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各单位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要求的基础上,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餐饮服务单位在承接大型宴请或集体用餐前,企业食堂和盒饭加工单位应定期对整个加工场所及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包括冰箱、冰柜等冷藏设施以杀灭致病性微生物,保证所有设施均能正常运转。

2、所有操作人员均应持有效健康证证明,穿戴整洁工作衣帽上岗操作,操作时注意个人卫生,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戴口罩,凡发现有腹泻、皮肤外伤者不得从事食品加工。

3、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和每次操作间歇后,必须把手洗净(尤其是去厕所或接触禽、肉、鱼、蛋等)。

4、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必须完善防蝇、防尘、防虫和防鼠设施,加工场所不得有四害,防止污染食品,灭四害不得使用药物,而需用器械设施。

5、所用原辅料应由专人当天采购,采购时应注意新鲜度,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采购的食品,采购后交由厨师长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原辅料的粗加工应在操作台上进行,不得着地。清洗时荤、素水池应分开,蔬菜应在水中浸泡0.5小时以上,用沸水过水后方可炒制,

7、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冰箱、(刀、墩、板、桶、盆、盘、柜、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专用、定位存放,用后清洗消毒,所用容器具(碗、盘、盆等)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热力消毒掌握时间、温度;药物消毒掌握浓度、时间),消毒后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有明显标记)。

8、加工过程中所用抹布应经常清洗消毒,操作时不得用手直接搅拌食品,冰箱内食品不得混放、叠放。

9、菜肴烹调加工应由专人负责,制作时应烧熟煮透,避免外焦内生现象,用蒸气蒸菜时应注意蒸煮的时间及蒸气压力,承接大型宴请、集体用餐、食堂每样菜肴必须留样(大于100g)备查。

10、菜肴制作所用调味品均应在保质期内,且需经仓库保管员和厨师检查无异常。

11、饭店供应的炒菜尽量不使用围边,不得供应生食水产品,冷盆菜应自行制作,严禁外购;企业食堂和盒饭加工单位的菜肴以炒菜为主,原则上不供应凉拌菜、冷盆菜,菜应当餐制作当餐食用,从制作完毕到上桌食用尽可能缩短时间,食用上餐剩余菜肴时应回锅重新彻底加热。

12、餐后水果应清洗消毒后在熟食间(或水果专间)内由专人制作,制作后应立即食用,不得放置过长时间。

13、所有从业人员均应掌握相应的卫生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14、外送盒饭加工单位必须按照《外送盒饭卫生管理办法》取得盒饭外送许可后方可从事盒饭外送。

关键环节

1、采购环节:原辅料必须索取合格证或化验单,必须经过感官检查,不得外购散装熟菜,不得外购腐败变质及农药污染的水果蔬菜。

2、消毒环节:所有餐具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保洁。熟食间:严格进行空气、操作台面、刀、砧板、抹布、冰箱内壁、从业人员手以及围边菜的消毒。

3、时间环节:熟食加工后至食用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冷盆菜做到当餐加工,当餐使用。

4、烧煮环节:禽兽肉类、水产品必须烧熟煮透,严禁提供生食的海水产品。

5、生熟分开环节:生、熟及半成品不得混放,生熟贮存容、器具必须分开,有明显标志。切配冷盆菜必须做到“五专”。

6、温度环节:熟食间室内温度不超过25度,食品烧煮加工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度,烧好的菜肴和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存放超过2小时的必须在10度以下或60度以上的条件下存放。

第三篇:单位员工消防知识培训要点

单位员工应知应会内容(四个能力)

1、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是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三懂三会是指:懂基本消防知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能力、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3、消防报警电话:110

4、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应拉开保险销,站在上风方向,距起火点一定距离,对准起火点,按下把手扑救。灭火时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不要喷向脸部。

5、一般场所常用的灭火器是:干粉ABC灭火器,适用范围较广。A类指固体灭火器,B类指液体灭火器,C类指气体灭火器。

6、消防栓由水带、水枪和消防栓接口组成。

7、消防栓使用方法:接好水带水枪并拉直后打开阀门,出水进行灭火。按下消防栓内的起泵按钮(注:视现场情况而定,如有的请按下)

8、手动报警按钮通常设置在墙上,一旦发生火灾,应直接按下按钮,进行报警。

9、发生火灾时,单位员工要就近拿上灭火器,或接好消防栓水带水枪参与火灾第一扑救力量,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10、发生火灾时,要提醒顾客或者其他员工稳定情绪,正确使用疏散逃生设备、器材,按照疏散路线迅速、有序逃生,并未老弱病残者提供帮助。

11、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降低高度,避免吸入有毒气体,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指引方向,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并控制下楼和逃生速度,防止踩踏,同时要引导已逃生人员迅速向开阔地带撤离,不得围观或重新进入火灾现场寻找财物。

12、员工要熟悉单位或者场所内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疏散通道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要沉着冷静,迅速通过安全出口和疏散逃生楼梯,逃生,不能乘坐普通电梯,不能躲在床底和柜子里。

13、当人员被困无法疏散时,单位员工要保持冷静,带领人员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烟火,等待救援。

14、员工平时要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熟悉本岗位附近存在的消防器材,学习消防常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15、单位和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吸烟、违章电焊作业等。

16、单位和场所内的重点部位是厨房、员工宿舍、营业场所、客房、包厢以及消控机房等,要加强检查和管理。

17、常见的消防设施有灭火器、消防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防火门 喷淋和报警系统等。

18、火灾中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吸入有毒有害烟气,窒息而死的。

19、单位和场所员工下班后,要检查本岗位电气设备是否关闭、是否有明火和烟头、门窗是否关闭等,确保安全。

20、营业期间,单位和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要随时保持畅通,不得锁闭和堵塞。

第四篇: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3、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4、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第五篇: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知识

一、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措施:

(一)严格消防设施管理

对文物建筑应根据防火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配置必要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确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防火间距。文物建筑毗邻区域和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建或搭建建(构)筑物、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

(二)严格用火管理

文物建筑内严格控制使用明火。用于宗教活动场所或者民居建筑等确需使用明火时,应加强火源管理,采取有效防火措施,并由专人看管,必须做到人离火灭。

(三)严格用电管理

文物建筑内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电器选型、安装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防火要求,并配备适用的电器火灾防控装置。一般不得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确需使用的,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落实使用管理制度。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室内外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保护措施。对电气线路和电器要定期检查检测,确保使用安全。

(四)严格危险品管理

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严禁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用于居民生产生活的民居类文物建筑和其他作为住宿、餐饮等功能的文物建筑,因生产生活需要使用燃气,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其他文物古建筑内,严禁使用燃气,不得铺设燃气管线,不得堆放柴草、木料等可燃物,并应明显设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标志。

二、火险的处理程序

(一)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并报警、扑救、疏散人群及物资。

(二)报警不仅仅是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应拉响警铃通知其它人员并集合义务消防队快速有报警时效地组织扑救,疏散人群及物资。

(三)应讲明着火位置,火灾性质及大小,同时应安排相关人员到附近路口迎接消防车,并为消防车开辟通道,以便消防队能及时准确地赶到火灾现场。

三、灭火的基本方法

(一)隔离法

(二)窒息法

(三)冷却法

(四)抑制法

四、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般由一人操作,在距起火点5米处,先撕掉安全铅封,拨掉保险销,然后右手紧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对准燃烧处喷射。灭火时,应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并迅速向前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五、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对策

(一)摸清辖区情况,充实基础数据,做到“底数清”。

(二)科学制定预案,加强联合演练,做到“程序明”在施救原则上。

(三)运用“灭疏结合,重点保护”的灭火战术扑救古建筑火灾的重点是保护历史文物。古建筑中有许多固定的雕塑、佛像、壁画、雕刻等珍贵文物,有的难以疏散,有的不可能疏散。可以采取:

1. 覆盖法。即用不易燃烧或不易透水的盖布覆盖住受火势威胁的文物,使其不受火或水的侵害。

2. 包裹法。即对可能遭受灭火水流侵害的一些佛像、雕塑等,使用大块塑料布将其包裹起来,避免水流的侵害。

3. 遮挡法。即用大块塑料布或其它防水布将可能受水侵害的壁画等遮挡起来,避免水流的侵害。

南岳区文物局

上一篇: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制度下一篇:大唐耒阳电厂实习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