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报纸主题征文

2022-07-19

第一篇:我与报纸主题征文

我与风筝 主题征文

今天是星期六,正值阳春三月,我缠着爸爸,让他带我去放风筝。爸爸似乎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了。

我和爸爸兴奋地来到文化广场。我看见广场焕然一新:柳树抽出新的枝条,在风中摇摆,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迎春花这里一丛,那里一丛,都吹起金黄的喇叭;玉兰花绽开了美丽的笑脸,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广场里的游人真多啊,有的在奔跑着放风筝,一会喜上眉梢,一会儿唉声叹气;有的在花坛四周的石凳上休息,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我等不及了,催爸爸:“爸爸,快买风筝。”那里的风筝琳琅满目,有蝴蝶,有喜羊羊,有米老鼠„„我们挑了个蝙蝠侠,我觉得它挺威严,像个警察。

只见爸爸一手拿着线轴,一手将风筝往上一抛,接着像猫捉老鼠似的飞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终于飞上了天。我高兴地直拍手,大喊:“爸爸加油,加油。”风筝随着风儿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渐渐地我们的风筝占了上风,超过了其他人,真棒。爸爸让我试着来放风筝,我非常紧张,小心翼翼地接过线轴,听着爸爸说:“如果觉得线很松,就得收点线,如果觉得很费力,就要放线。”我照着爸爸说的去做,可是好景不长,在收线的时候,线卡在枝丫上去了。我们俩赶紧跑过去,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风筝从树上拉下来。我看见树叶掉下了很多,沙沙作响。好像在说:“没关系,没关系,正好我有新叶子要长出来。”

我觉得累了,便和爸爸坐在草地上休息,我看着蔚蓝天空中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想,有机会一定要再来放一次。

第二篇:“我与企业共成长”主题征文

中煤三建—--我们有个约定

黄陵二号项目部周化劲

冉冉光阴,转瞬即逝,四年风采多姿的大学生活结束了,对于即将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点期盼,还有点恐慌,在这种萌动的心态,我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忙碌的身影奔波于各个招聘会,有的同学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司,可我却迟迟没有做决定,我在等待,等待一个能让我砰然心动的工作岗位,直到十一月一号那天看到了让我心动的名字——中煤三建,参加中煤三建的宣讲会,让我对中煤三建有了很大的了解,她作为老牌国企,有很强的实力,已经连续5年在煤炭行业施工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所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你——中煤三建。炎炎的七月,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来到黄陵二号项目部,我成为其中的一员,从学生到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落差和痛苦的过程,我感受的真真切切,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对企业的归属感„„开始的一星期我每天都与自己的思想做斗争„„每当这时脑海中总回想起高一班主任对我说的一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则顺之”。每天睡觉前我都告诫自己:“这么点苦,都不能吃,怎能堪当大任?”所以我慢慢的坚持下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一个月已经过去了,虽然时间很短,但对于我来说,确感触颇多,一路走来,一路感动,一路感恩。 在黄陵二号项目部,我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旅程。看着周围朴实淳

厚的身影,因为我是农村出身,所以对他们有着很亲切的感觉。与工人师傅们说说笑笑,是一种生活体验,他们每次从井下上来,看着他们走在一起,三三两两开心的说说笑笑,脸上都是黑乎乎的,分不清他们是谁,你也不需要记得他们每个人名字,因为他们的笑脸都是一样的,都充满着善意,充满着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平时也许不善言辞,按时上下班,遵章守纪,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也非常的普通。但是就是在这些工人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企业的稳定、发展、壮大,归根结底是要靠这些人的,他们这些平凡人才是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当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责任凝聚起来的时候,就汇集成了整个企业的责任,使企业的发展顺利,稳定。感动在企业金字塔的底层,感动在真实中,感动在劳动中,感动在黄陵二号项目部。工作中,公司给我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使我在能够继续学习、锻炼、成长。我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对煤炭施工企业不怎么了解,这对我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周围的同事和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我很快的适应了工作,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这让我我对周围关心我的同事和领导有着有着一种莫名的感恩之情,尤其是我的师傅罗金库,他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都给予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也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也很好的培养我在工作中的责任感。

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对我而言,感触颇多。可以说干一行爱一行吧,感觉这种工作环境挺好的,远离城市的喧嚣,群山环绕,也没有

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加入这个大家庭,我就把她当成生活的基础,当成了饭碗,企业是一条大河,是由无数条小渠汇集而成的,大河里有水,小渠才不会干涸。只有企业蓬勃发展,员工才有可能受益。对于这个大家庭来说,我是个新手,需要时间,需要成长的过程。我需要企业给我提供舞台,企业也需要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我要与企业通力合作,共同面临挑战。企业是有不同的岗位构建而成的,我的工作岗位是劳资员,这个岗位是个精细的工种,工作中不能出错,尤其是做工资表的时候,更不能有分毫差错,作为新人,我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是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每个员工位,做好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公司才能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在精神上认同我们企业,我们才能愉悦、全身心把我们的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才能追求高效率、高产出的工作成果。同样工作氛围也很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与同事内部搞好关系,还要外协队伍搞好关系,更好的沟通,彼此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是国企,我们是国家煤炭行业施工企业中的领头羊,我们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企业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未来,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职责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都投入到工作中,那么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会有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一定会走向世界,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品牌,一个骄傲。

虽然在工作中领导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让我更快的成长,能够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堪挑大梁。在这里我还是要再次对项目部领导和我的师傅真诚的说声谢谢。

二零一二年八月十六日晚

第三篇:“我与检察事业共成长”主题征文

时光荏苒,转眼我从检已经了。从当初青涩单纯的大学毕业生,到如今从容淡定的检察干部,我对检察事业的感情与日俱增、历久弥坚。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令我对检察职业的感觉越来越美好,信心也越来越坚定;是我身边的检察官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感染、激励着我;是检察工作给了我超乎寻常的锻炼、成长经历和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让我如此执着。

院之初,我的“师傅”是一名从检20余年的老检察。一次,我们接到一起故意伤害案,两名嫌疑人在当地臭名昭著,欺行霸市,为恶一方,他们为了生意上的竞争,故意挑衅引起争执,将被害方的两人打得一死一伤。行凶者归案后拒不认罪,知情人因害怕遭到打击报复,敢怒不敢言。做阅卷笔录时,我发现案卷中竟然没有一份证人证言!师傅查阅案卷后,叫我立即带上纸笔、印泥,和他一起到案发地调查取证。时值盛夏,我们顶着烈日,穿着制服,骑自行车奔赴案发现场找到了有关证人,可他们一看到是检察院来人调查,就纷纷躲进家里关上大门。站在大街上,尽管火热的太阳晒得我大汗淋漓,可我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师傅,要不我们回去吧,反正是证人不配合,领导和同志们都会理解的。”“是啊,那样的话我们是省事儿了,可是冤死的人能瞑目吗?让犯罪的人逍遥法外,我们又能心安理得吗?一定要还事实以本来面目,一定要让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为了打消证人的顾虑,我们连续几晚趁着夜色,身着便装,耐心地敲开证人的家门,一家一家的做工作、摸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跑相关部门,敲定和落实对证人采取的保密和保护措施。真情和正义的力量,最终使证人纷纷开口道出了实情。案件提起公诉后,二名被告人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了十二年和八年的有期徒刑。从师傅身上,我知道了,履行职责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有良知和勇气;我更认识到,选择这身制服的同时也就选择了维护正义的天职,在关键时刻退缩只能玷污人民检察官的形象。面对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职业立场和准则。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进入公诉科未成年人案件专班。面对一摞摞沉甸甸的案卷,看着一个个正值花季的少年因犯罪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和痛苦,我的心常常被深深地刺痛。法律无情人有情。能否在看似冰冷的法律中融入温情关怀,促使青少年认罪服法,走向新生?我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

至今不能忘记的是这样一起案件:一个读初一的男孩因为和家里人赌气,从宜昌逃学跑到武汉,由于生活没有着落,很快被盗窃团伙盯上,在一家快餐厅帮同伙放风,盗得被害人的皮包,内有价值数千元的财物。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辈子老实本分,孩子离家出走后,他们忧心如焚,四处奔波寻找。当公安机关的拘留通知书寄到这对心力交瘁的夫妻手上时,犹如晴天霹雳!孩子的父亲几乎一夜白头,而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母亲,得知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犯了罪,感到既伤心又羞耻,竟然服毒自杀身亡!

孩子的父亲强忍悲痛来到武汉,多方辗转,通过派出所、分局找到我们院。希望能让孩子回去一趟,送送他妈妈。

而此时,关押在看守所里的孩子并不知道母亲去世的消息,当我提审见到他时,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万分,“阿姨,我也想回家啊,可是身上没有一分钱了。他们打我、骂我,不偷东西就不给饭吃,我心里害怕极了!我想回家,想回学校,我再也不敢这样了!”

面对这样一起案件,冰冷的起诉书不仅意味着年幼孩子终身的污点,更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彻底崩溃。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深知养育孩子的不易,我更深深担忧,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今后的坎坷艰辛?一边是严肃的法条,一边是父子俩无助的眼神,我该怎么办?我努力梳理着自己的思绪,试图在法与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与科领导商量后,鉴于此案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我们一致认为应当全力教育挽救孩子,建议先取保候审再作出不起诉决定,获得批准。于是,我们同公安机关一起努力,在最短时间内为孩子办好相应手续,并陪同他从看守所出来,与父亲一道踏上回家的路。

在母亲的遗像前,孩子长跪不起,额头在地上磕得血流不止,发自肺腑的呼唤和痛彻心扉的忏悔,让在场的每个人无不动容。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澜,一把扶起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从今以后,阿姨就是你的亲人!”之后,我们依法对他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又帮助他的父亲联系学校让其继续读书,并和他建立了帮教联系。我每半个月就会给孩子写一封信,鼓励他重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男孩也定期回信,向我倾诉心声,和我分享快乐。现在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他的进步非常大,考取了一所很好的院校,还竞争成为学生会主席!我想,检察官也许就像暗夜里的守望者,用法律和爱心的力量,让无助者有力,让悲观者坚强,让迷途的孩子重获方向!

去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政治处,成为一名政工干部。之前一直以为综合部门就是写写材料,置身其中才体会到,在这里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一到政治处,我就

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机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我院被确定为全国35个试点基层院之一,作为我院此项工作的专班成员之一,我主要负责各阶段工作的全面协调。管理专业出身,又参加了高检院的培训,同事们都善意地称我为规范化管理的“专家”,而我深知试点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要在半年时间内建立并运行一个全面完善、富有特色的规范

化管理体系绝非易事,需要科学组织、统筹规划,更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在专班动员会上,我向院领导郑重承诺:“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在10天内,我完成近10万字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初稿,还要在20天内对各部门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经过两次全面修改,最终确定体系文件的第一稿。一周内,我一方面会同文印员对全部85万余字的文件进行排版,另一方面对文件纸张、印数等具体事项一一落实,甚至连文件选用封面的纸张,都要到市场去亲自挑选。

6月8日,我院在全省17个试点基层院中首个正式发布“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体系文件。7月、8月和10月,我配合专班组织了全院两次内审、一次管理评审。11月,高检院审核组对试点工作进行验收审核,我院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今,我的很多同事都成了规范化管理的行家里手,“让规范成为习惯”已成为全院干警的共识。

综合工作是繁杂琐碎的,似乎没有指标,但事事不可懈怠,似乎没有标准,但时时不可马虎。天天坐在电脑前,颈椎病不请自来;每每安排各项活动,生怕遗漏一点细节。面对繁琐的工作,我也有过懈怠,但每当我看到反贪局的女同志连续昼夜加班办案,看到公诉科的女主诉官克服阻力艰难取证,看到控申科的女同事面对缠诉费尽口舌,与她们相比,我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在忙碌中,我也收获着喜悦:在协助相关科室撰写先进事迹和经验材料时,我常常为提炼主题、编排素材而冥思苦想,但思考过后的豁然开朗和一气呵成,又是何等的畅快淋漓;在自己参与组织的活动得到支持配合,收到良好效果时,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历练?

回首将近十年的职业生涯,与在座的各位姐妹一样,我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检察事业,我们为工作、为学业、为家庭忙碌奔波。别人用存款和产业来衡量夸耀自己,而我们呢?也许除了增长的经验、丰富的思想、更加沉重的责任感,什么也没有存下。但我们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在磨练、付出和追求中,我们已经和这项神圣的事业融为一体!

第四篇:“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书籍 书

箱 书架 书房

“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书籍书箱书架书房

岁月流逝,社会发展。年近花甲,然而,我能感觉和享受到的是我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对我记忆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书籍、书箱、书架、书房的变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建国60年来我生活、学习变化的轨迹。

小时候,我想都没想过要有自己的书房——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一家五口人,生活的重压,仅靠父亲每月几十元的收入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常常是入不敷出,买书对于我来说是奢侈的事儿,姐姐和我常上街花2分钱租小人书看。后来,遇上“文革”**年代,初中还没念完的我,就辍学在家,在这段时间里,还是书籍打发了无聊的生活。

969年秋,我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江南水乡皋北杨浜村插队落户。从此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躬耕垄田未使我“稼穑有成”,倒使我不务正业地迷上了读书。那时,农村社员都在生产队挣工分,谁家也没有闲钱去买书。在读书欲望的驱使下,抽空回城拿来哥哥、姐姐读高中时的语文、历史、地理本,这些未曾读过的书,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些书伴着我度过单调乏味的工余时间。在农村,生活条不比城里好,晚上又经常断电,只得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春秋两季还好说,冬夏最难熬。三伏天烈日炎炎,10平方的小屋如蒸似燎,读书,使我排遣寂寞,实则收获多多。

972年冬天,我从农村“知青”到部队当兵。军营生活可不比农村散漫,都得一切行动听指挥。那时候读的书除了《毛泽东选集》之外,很难有其他的书可读。新兵下连的第一个星期天,我向班长请假,到部队驻地的小集镇去买书。也是这次外出,买到了《列宁是怎样学习写作的》和艾思齐的哲学书籍等。这样一次两次接连不断的买书,部队发给的津贴费除了买生活必需品外,都用在购买书籍上。日子一久,我的柜子上的书已叠得放不下了,甚至有碍我们班的内务。见此状,排长破例给我两只手榴弹箱,把柜子上的书统统放入箱内。从此以后,我就与书箱为伴。为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我还不断地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另一方面,还像小学生那样,把平时读到的优美词句,生字,词组一一记在备用的本子上。四年的部队生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写笔记的习惯。在部队里,我除了军事训练,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兵新传》等多篇通讯在军内报刊发表,并多次得到团、营的嘉奖。

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里。”部队是所大学校,在那里养成了爱好阅读的习惯。部队退伍后,我被分配到一家颇具规模的轧钢企业当轧钢工人。到了工厂工作,手头宽裕了,我爱书读书的兴趣又开始萌生,每次看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就忍不住把它买回来。一来二去,家里的书不但挤满了书桌,还扩展到窗台和床头边上,屋里变得凌乱不堪,望着这些无处可放的书,我从工资里抠出一部分,买来两个书架。从此那些原本塞于床底下的书被齐齐整整、分门别类置上书架。在国企工作的10多年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当我从书架上抽出久盼未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激动的泪水更是潸然而下。挑灯阅读,感到无比的鼓舞。原来,人应这样生活。把自己融入社会、融入时代,与祖国共命运,这样的青春才会闪闪发光,这样的人生才能无怨无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至理名言,我铭记心间。正是它的激励,我通过刻苦学习,终于拿到“电大”文凭。回想那峥嵘岁月,是书,给予我知识营养;是书,给予我心灵的憩园;是书,激活了我不断进取的动力。

时光荏苒。时间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比之那个特殊的岁月,我要幸运多了。有一天,当一套宽敞新寓的钥匙交到手中的时候,我激奋感怀,喃喃自语:“我终于有书房了!”书房虽不豪华,却很充实、整洁,原来的书架已完成使命,所有的书已转移到了整个书房的一壁,宽阔的写字台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还有墙上的书画作陪,更透出读书人的雅致。充足的阳光从宽大的南窗照进来,洒满了半个房间,沏一杯香茗,呷上一口,顿感心旷神怡,飘然入仙。人沉浸在书中,感受特定的意境氛围,像与一位睿智的朋友作一席长谈,顿时全身心都弥漫着愉悦和恬静,令人难以言喻。读书累了的时候,就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走,或者打开通往阳台的门让清新的风撩过脸庞。兴之所至,泼墨挥毫,写下自己的书法作品孤芳自赏,也算是一种自得其乐。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窃以为,如此读书,未免功利色彩太浓。然而,我认为,辟开读书的功利因素,读书还有其他几点好处:一是益智增见,开阔眼界;二是培养情趣,改变气质;三是修身养生,平衡心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多了,手也就痒痒起来。于是经常挤时间写些小“杂”——通讯报道、调研论文、随笔散文等投到报刊上,有不少幸运变成铅字。日积月累,竟也攒了些篇什,累积起来的样报样刊差不多可与自己比肩了,迄今为止,我已在近百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字作品计10多万字,其中有数十篇在全国、省、市参评中获奖,被选入书中。

坐拥书房,轻抚卷帙,感慨万端:祖国诞生60年所发生的巨变,连我这个小小的读书人都沾光匪浅呢!

第五篇:“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我与老党员

的二三事

“小邓,你要的照片。”盛伯伯中气十足地走了进来。我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拿出读卡器接上电脑。“真不错”,“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啊”,我一边翻着照片,一边跟盛伯伯讨论着。这是盛伯伯给社区居民们拍摄的全家福,特意拿来让我帮着一起挑挑。他要把最好的挑出来冲洗,送给这些家庭。我正看着,又有几个摄影班的党员拿着相机走了进来,让我帮忙选照片。这是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技能系开展的“助力G20,幸福合家欢”的党员志愿者活动,这些老党员们每个人都为

四、五户家庭拍摄了全家福。当然,这只是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众多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临安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成立于XX年6月,这是一个有200余名党员的大家庭,我有幸成为临时党总支的一名委员,负责临时党总支的具体事务以及活动的开展。一年来,我跟着老党员们学知识、做公益,他们的认真执着,让我动容;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敬佩。他们用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一年来,我受到的触动太多太多。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党员们,他们用一言一行,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面锦旗

“歌舞表演传情谊 携手欢聚迎新年”,这面锦旗现在挂在老年大学会议室,是临安市社会福利院所赠,为的是感谢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的志愿者们精彩的文艺演出。临时党总支成立的时候,老党员们就自发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当得知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热爱唱歌,而苦于找不到老师时,艺术系的党员志愿者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把每个月的23日确定为党员志愿服务日,轮流到社会福利院“义务教唱”。我工作不忙的时候,也承担起接送老党员们的任务,参与他们的活动。因为他们基本功扎实,教学又耐心细致,很受老人们的欢迎。在老党员们的帮助下,福利院合唱团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拿手曲目。为了让老人们有登台展示的机会,老党员们一商量:“办一个新年联欢会吧。”于是,艺术系的老党员们精心准备了9个节目,包括歌舞、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他们反复练习、排练。舞蹈教室安排不过来,就晚上加班加点。有人看他们太辛苦,劝道:“只是联欢会,不用要求那么高,热闹热闹就行了。”但是20名老党员,没有一个放松要求。他们回应:“要么不演,要演的话,只要站在台上,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我被老党员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我从社会福利中心领导手中接过锦旗,我也开始认真查找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他们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们都能如此认真地对待每一事情,更何况我们年轻党员呢?”

一张考卷

今年,根据上级要求,老年大学、活动中心也开展了“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老党员们积极响应,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乒乓党小组、音乐党小组就以“G20峰会”、“两学一做”为主题,召开了专题党小组学习会,我应邀参加,为老党员们讲解了G20峰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国际形势以及“两学一做”的具体内容。老党员们听完我的讲解,也表扬了我。他们纷纷发言:“原来G20峰会是这么回事啊,这样一听,我们更能理解围绕G20这个圆心做好各项工作的意义了。”“小邓,你应该多来给我们讲一讲,也要多开展些活动,让我们学得活一点”。得到老党员们的肯定,我更放开手脚了。我向领导申请,购买了0本党章。当然,随着党章一起下发的是我编印的《党章知识竞赛试题》。我们只是一个临时的党组织,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要求,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党员们都是如此的认真。宋雪如阿姨80多岁了,她一大早就赶到我办公室:“小邓,你这两题的内容党章上没有,我昨晚认真看了两遍,都没找到答案”。呵呵,我的确是耍了个小聪明,出的试题超范围了——有两题是《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里的。令人欣喜的是,每个党员都发现了,他们来交试卷都会提到这两题。这说明,老党员们都逐字逐句对照了党章,而不是随随便便填个答案敷衍了事。他们大部分人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去百度,但是他们也没有求助子女。他们认认真真翻看党章,认真作答。宋阿姨还给我看了她做的读书笔记,满满的一大本。“看,这就是老党员的党性修养。”我在心里默默竖起大拇指。

一份责任

我想象的退休生活,应该是有时间走遍大好河山、吃遍天下美食,是下半场精彩人生的开始。但是在老年大学一年多来,我发现这些老党员们的退休生活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他们心存一份责任,一份对社会的责任,所以他们异常忙碌。我是和他们相处久了,才零星地了解到,他们很多人担任了小区业委会委员、楼道长。他们还是社区的骨干力量,邻居节、元宵节、重阳节等节庆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还去参加义工组织、开展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家庭等等。对于这些事,他们从不主动提起。就拿越剧团党小组长安光水大伯来说,他腿脚有些不便,虽从不登台,但他却是幕后的大英雄。剧团里的物资设备老安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把修修补补的活儿揽了下来。剧团经常要送戏下乡,做道具,搭戏台,哪都少不了老安。他是越剧团的主心骨、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只要有事,随叫随到。民族舞班的党小组组长蔡伟莉阿姨,她是万马社区的文艺骨干,也是城中花园小区的一名楼道长。这次为了配合“G20峰会”,社区要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她一个人就分到了100户。那几天天气不好,雨特别大,但是她风雨无阻,每天爬几百个楼梯,遇到家里没人,还要去第二趟、第三趟。这些老党员是社区工作的热心人,是邻里间的和事佬、老娘舅。可能老党员们做的事年轻人不在意,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有了安定团结的大后方。

原来老共产党员就是这样子的,他们普通,善良;坚持,执着;认真,守信„„他们在自己的人生岗位上尽心尽职,同时用他们简简单单的人生观影响着身边的人。我想,“两学一做”,应该去学什么,怎样去做合格党员,我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上一篇:文学名著简爱赏析下一篇:物业保洁年终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