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2022-06-30

第一篇: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质量管理知识点汇总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性维护 QM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体系 QCA:quality control audit量管理诊断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质量控制

5M1E:man machine material measurement method environment人、机、材料、测量、方法、环境

5W2H: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 PDPC: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过程决策程序图 PCA:process capability analysis过程能力分析 MVA:multi vari analysis多变异分析

PCI: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过程能力指数

DPMO: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百万缺陷机会缺陷数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 R&R:重复性与再现性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CL: central line 中线UCL:upper control line 上控制界限LCL:lower 八项管理原则的内容: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散布图:通过分析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老七种工具: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矩阵图、亲和图和控制图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网络图

control line下控制界限

OCAP:Out of Control Action Plan失控行动方案 RPD:稳健参数设计robust parameter design

CTQ:critical to quality 品质关键点CTP关键过程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指一项产品或一项服务必须满足的命失火隐含的要求或期望。

如何理解质量的概念:1“质量”可使用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如差、好等2“固有”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机械的功能3“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4“要求”:指一项产品或一项服务必须满足的命失火隐含的要求或期望。

质量工程发展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阶段为质量检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就是说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转入下道工序和出厂的产品质;

第二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预防产生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第四阶段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利用标准化技术区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并通过专门的机构去监督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产品: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分类: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互相协调的活动。

寿命周期10阶段: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工艺准备、采购供应、资源配置、生产制造、检验、销售、服务

质量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由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主要领导倡导、职工普遍认同的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采标原则、检测手段、检验方法、质量奖惩制度的总和。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途径,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利益而达到长期成功。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管理对象的全面性、管理方法的全面性和经济效益的群面性。

核心观点:用户至上、一切凭数据说话、预防为主、以质量求效益的观点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观点

PDCA戴明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

理解:它不仅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也是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通用办事程序。

四阶段:第一步,分析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第四步,针对影像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管理、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提出质量改进的计划和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五步,按照所制定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去具体实施。第六步,根据计划和目标,检验计划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并及时发现和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七步,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以前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防止发生同样的问题。第八步,将此次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为下一次循环提供资料和依据。

PDCA循环的特点: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不断转动逐步提高、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A总结处理阶段 企业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和内容:1做好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的准备工作、制定推行计划、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做好TQM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工序管理工作、整顿管理基础工作、落实质量职能、开展全企业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TQM诊断 QC小组:是以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目的围绕生产现场所存在的问题又软干员工自愿组成主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

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地向现有的绩效水平发起挑战并寻找更好地解决办法的过程。

ISO9000的作用和意义:

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2, 有利于质量管理与国际规范接轨; 3, 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4,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5,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随机性变异:由偶然因素引起,会使产品的质量特征值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变异是无法避免的。可能原因是材料之间的微小变异、测量设备的误差、环境的微小变化等

非随机性变异:又称系统性变异,是由生产过程中出现某种异常现象引起的,通常会使产品发生周期性或规律性变化。可能原因是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材料规格变化、设备过度磨损等。

因果图分类:1,原因罗列型,2,要素分解型 ,3,工序分解型

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或稳定状态下在加工精度方面的实际能力,过程能力体现了过程稳定的实现加工质量的范围。过程变异分为随机性变异和系统性变异。

过程能力分析的目的:1,预测过程质量特征值的变异对公差的符合程度;2帮追产品开发和过程开发者选择和设计产品过程;3对新设备的采购提出要求;4为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提供依据;5为工艺规划制定提供依据;6找出影响过程质量的瓶颈因素;7减少制造过程的变异‘。 Cp和Cpk都小而两者差别不大时,说明过程能力严重不足;cp较大Cpk较小时,说明主要问题是过程分布中心u偏移M太多,改进过程应首先移动u使之更接近M;都小且差别较大时,说明u和西格玛都有问题,应先移动u使之更接近M,再法降低过程的波动。 测量系统分析中几个基本概念:

1, 偏倚:是同一测量对象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 重复性:是由个测量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异。

3, 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测量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异。

4, 稳定性:是指采用统一测量系统、同一测量者、在同一环境下、在不同时间上、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所发生的测量值变异,变异越小,则测量系统越稳定。

5, 线性:指在测量系统预期的量程范围内,在不同量程段所得到的偏倚值的差异。

6, 固定误差和可变误差:固定误差不随被测对象大小而改变,一般与测量仪器校准有关;可变误差随着被测对象大小而改变,与测量仪器结构有关。

7, 测量系统能力:反映测量系统在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测量时测量值的变异程度。

分析用控制图:利用控制图对已完成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估该过程是否稳定,也可以用来确认改进的效果;

控制用控制图:对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保证过程的稳定状态所采用的控制图。

控制图的两类错误:1,虚发警报2,漏发警报

检出力是指生产过程出现变异时,控制图可以把这种异常状况正确的检测出来的概率。

合格质量水平AQL:也称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表征连续交验批的平均不合格品率的上限值,它是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质量标准,即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可以保证需方得到具有AQL水平的平均质量水平的产品。

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第一类错判是将合格批作为不合格批而拒收,这对生产者不利;第二类错判是将不合格批作为合格批接收,这对使用者不利。

六西格玛的解释及其含义:对于计量型工序质量特征值,当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工序特征值一般服从N(u)正态分布,若Tu表示公差上限,Tl表示公差下限,在理想情况下,(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Tu和Tl处于u+6*的点上,即公差范围为正负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的改进模式五个阶段:DMAIC

定义阶段define:确认顾客的关键需求并识别需要改进的产品或流程,决定要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的关键因素,将改进项目界定在合理范围内。

测量阶段measure:通过对现有过程的测量和评估,制定期望达到的目标及业绩衡量标准,识别影响过程输出Y的X因子,并验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分析阶段analyse: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影像输出Y的关键X因子,即确定影响过程的关键因素。

改进阶段improve:寻找最优解决方案,优化过程输出Y并消除或减小造成波动的因子,是过程的缺陷或变异降至最低。 控制阶段control:是改进成果体制化。

第二篇: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本站推荐]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

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

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

一、高效。

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

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6)依法设置原则

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

(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

(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分为层级制、职能不同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

(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

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

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

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

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

(1)在近两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考核为称职以上。

(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行政执行基本知识

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

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

行政协调的分类

(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

(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

(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

行政监督

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

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

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第三篇: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09年

一、企业的概念

1、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

2、企业的特点:

(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3)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经济实体。

①依法成立(审批);

②拥有独立支配的财产;

③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二、企业类型

(一)企业类型的划分

1、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2、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划分

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3、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划分

传统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二)企业类型简介

1、外商投资企业

(1)中外合资企业

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同我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兴办的企业。

外方合营者所占比例股份的下限不低于25%。

(2)中外合作企业

契约式的合营企业。

通过合作双方自行协商,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材料,中国合作者只提供场地、厂房和可利用的设备、设施。

(3)外商独资企业

在中国境内租赁土地、独立投资兴办企业。

矿上开发、工业基地开发,生产有出口配额限制的行业,不允许独资。

2、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3、高新技术企业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4、外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

外向型企业一般是指生产过程基本立足于国内,商品:)活动面向国外市场。

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使之成为其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三、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

1、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并且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

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和连续性;

4、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

企业经营方式

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

1987年开始在国有企业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相当一部分小型企业推行租赁经营责任制,还有一部分企业进行了股份制经营的试点。

1988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99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条例》,规定了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核心是生产经营决策权。

二、企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主要原因

1、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2、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其股权的分散化。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1、股份经营方式

(1)特点:

①产权关系明确;

②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③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权益,并以此为限承担责任;

④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⑤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2)方式:

①国有独资经营;

②国家控股经营;

③国家参股经营。

2、承包经营方式

1987年开始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企业经营者为承包方,发包方为政府,承包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一种带有过渡性的国有企业经营方式。承包经营今后主要适合在一般小型国有企业实行。

3、租赁经营方式

(1)租赁经营责任制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区别:

①承租方必须提供财产担保;

②承租方向出租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租金;

③承租方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2)利税剩余部分的分配:承租方的收入、企业生产发展基金、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

企业组织形式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类型

1、按财产构成划分企业组织形式

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公司制企业属于法人企业

(1)个人业主制企业

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责任。

业主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决策快、指挥灵、对市场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2)合伙制企业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

(3)公司制企业

①(是)法人;

②实行有限责任;

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2、公司制企业具体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1)有限责任公司

①人合资合兼具;

②股东数额限制;

③募股集资封闭;

④股份不须等额;

⑤转让严格限制;

⑥组织结构简单。

(2)股份有限公司

①典型资合公司;

②股东数额低限;

③募股集资公开;

④全部股份等额;

⑤股份自由转让;

⑥设立要求严格。

(3)股份合作制企业

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新型公有经济组织。

3、按企业内部分工协作和外部的社会联系方式划分企业组织形式

(1)单厂型企业;

(2)总厂型企业;

(3)专业公司;

(4)联合公司;

(5)企业联合体。

一大中企业为依托,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经济技术联系的企业,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原则,自愿结合,谋求共同发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经济联合组织。

①特征:

独立法人;

自愿、平等、互利、互助;

具有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

一般由骨干企业、配套企业、协作企业三个层次组成;

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

②类型

生产型联合体;

销售型联合体;

生产经营型联合体;

科研生产新联合体。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三、企业集团

1、企业集团是具有母子公司特征、组织程度较高的企业联合组织。

2、特点

(1)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型;

(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连结为主。

3、类型

(1)产品辐射型;

(2)多元复合型;

(3)项目成套性;

(4)经营服务性;

(5)出口导向性。

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提出

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之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⑵企业文化着重突出的是价值观。

⑶企业文化理论出现的必然性:

①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②竞争加剧;

③企业规模扩大。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1、企业文化的内容

⑴表层的企业文化;(外显层)

⑵中层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

⑶深层的企业文化;(核心层)

2、企业文化的特征

⑴隐形性;

⑵潜移性;

⑶稳定性;

⑷可塑性;

⑸继承性。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⑴灵魂作用;

⑵凝聚作用;

⑶约束作用。

2、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相同之处:对象一致、目标一致、性质相同、主体一致。

2、差别:思想政治工作范围相对窄。

五、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塑造

如何塑造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

⑵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塑造企业文化;

⑶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⑷企业领导身体力行、党政工团协同努力地去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根本目的和任务:马列主义……

2、基本内容

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③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④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⑵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①国内外形势教育;

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

③厂规厂纪教育;

④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民主原则;

3、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4、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5、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职工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6、言教和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和方法。

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一、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

工资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物质利益原则、按劳分配原则。

1、物质利益原则

利用物质利益动因,调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

2、按劳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要借助商品生产和商品:)的关系来进行分配。

二、原有等级工资制度及其弊端

1、职务等级

适用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关干部。

2、工人等级

由技术等级标准、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三个因素决定。

3、弊端

低、平、死、乱。

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要求

试述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应遵循的要求。

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2、全面体现不同形态的劳动

分为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结形态三种形态。

潜在形态主要指劳动能力,包括工龄、学历;

流动形态指劳动活动本身,用劳动时间表示;

凝结形态就是物化劳动成果。

3、把工资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激励作用;

凝聚作用;

导向作用;

树立管理权威的作用。

4、劳动报酬货币化、工资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理应货币化、工资化。

隐形收入大;

存在工资结构失调:“小工资、大奖金”。

5、追求高效率、实行高工资

简述为什么说高工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方向。

⑴高工资的本质是恢复工资的本来面貌;

⑵高工资可以使劳动力价格信号真实,有利于形成劳动者和企业双向选择;

⑶高工资有利于拓宽职工消费领域;

⑷高工资有利于体现按劳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工资制度的内容与类型

一、结构工资制

结构工资制是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

1、结构工资的构成

结构工资制是把体现不同劳动因素、具有不同功能的工资部分组合成工资总额的一种工资制度。一般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年功工资、奖励工资组成。

⑴基础工资:体现流动形态的工资。

⑵职务工资(岗位工资):结构工资的主体,所占比重最大,既体现工资的潜在形态,又体现工资的流动形态。

⑶年功工资(工龄工资):既体现工资的潜在形态,又体现工资的流动形态。

⑷奖励工资:体现凝结形态的工资。

2、对结构工资制的评价分析

(欧美国家称为能力工资制)

⑴从各国企业工资制度的发展过程看,工资结构比重逐渐向职务(能力)和贡献倾斜。

⑵实行结构工资制的意义:

①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

②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

③与企业效益和职工成绩挂钩;

④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⑤简化工资的计算。

二、其他类型的工资制度

1、浮动工资制

把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结合在一起,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成果而上下浮动的一种工资制度。

分为小浮动、中浮动、大浮动。

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

2、岗位技能(等级)工资制

3、某些特殊的工资制

⑴专家(能手)高薪制;

⑵提成工资制;

适用于销售岗位、技术开发岗位。

⑶年薪制。

适用于企业经营者。

经营者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效益,经营者与职工利益分离。

工资形式

工资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形式,还有奖金、津贴等辅助形式。

一、计时工资

1、决定工资额的因数有:劳动时间、工资等级。

2、计时工资分: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月工资制。

3、适用于: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技术要求复杂、不易用产品数量来直接计量个人劳动成果的工种。

4、缺点:不能准确反映各个工人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多少好环的差别。

5、为了克服计时工资制的缺点,可以采用计时工资加奖励的制度。

二、计件工资

1、根据职工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数量,按既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态。

2、实行计件工资的条件:成果可以单独计量;企业产品品种比较稳定、单件小批量生产。

3、计件工资的形式

⑴直接无限计件工资制;

⑵直接有限计件工资制;

⑶累进计件工资制;

⑷超定额计件工资制;

⑸计件奖励工资制;

⑹间接计件工资制;(辅助生产工人)

⑺包工工资制。(工程项目、集体计件)

三、奖金制度

职工超额劳动的报酬,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

特点:灵活性、针对性、及时性。

1、综合奖

以职工全面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位得奖条件。

2、单项奖

以职工完成某一项指标为给奖条件。

3、超额奖

4、其他奖金形式

四、津贴制度

主要是发放给处于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职工,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

⑴劳动条件特殊

⑵劳动条件差

⑶有碍身体健康的环境

⑷多提供额外劳动

⑸额外生活需要

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

一、职工福利和劳动保险的性质与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二、企业职工福利的内容与改革

用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从企业工资总额或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

企业福利改革是改变“企业办社会”的现象。

三、劳动保险的内容与改革。

经营战略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企业经营战略提出的背景

1、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4、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5、政府不断限制

6、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特点

1、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为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而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2、经营战略的特征:

⑴全局性;(总体性、指导性、灵魂)

⑵长远性;

⑶抗争性;(相同、相似、替代)

⑷纲领性;

⑸相对稳定性。

3、经营战略决策的特点:

⑴战略决策对象的复杂性;

⑵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⑶决策条件和结果的风险性;

⑷方案评估的困难性。

三、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制定经战略的必要性

⑴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⑵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⑶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结构;

⑷科学安排企业高层工作的要求。

2、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

⑴经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⑵简述经营战略决策工作的重要性

①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

②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是企业管理周期的中心环节;

企业管理周期分为四个环节:战略制定的准备工作;战略方案的拟定、评估和选择工作;战略规划工作;战略的实施和控制工作。

战略决策是中心环节。

③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是全体职工的行动纲领。

经营战略的重大关系、内容和体系

一、经营战略制定需要考虑的重大关系

1、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

所有权;法人财产所有权。

2、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买与卖的关系;选择与被选者的关系;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

3、企业与供应者的关系

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买与卖的关系;选择与被选者的关系;争夺与被争夺的关系。

4、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

包括争夺市场和资源。

争夺关系、控制和反控制关系。

5、企业与经销者的关系

生产;流通。

6、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7、企业与社区的关系

服务社区。

8、企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以上各关系中,突出处理好与顾客、供应者、竞争者的关系。

二、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

1、战略思想(统帅作用、灵魂作用、导向作用)

2、战略目标(战略的核心)

3、战略重点

4、战略方针

5、战略阶段

6、战略决策

三、经营战略体系

1、总体战略

2、职能战略

产品、技术、质量、人才、营销、财务。

经营战略管理

一、经营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经营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所进行的管理。

2、战略管理的特点:

⑴全程性;

⑵未来型;

⑶不确定性;

⑷高层性。

二、经营战略的制定

简述经营战略制定的程序。

⑴形成战略思想;

形成战略思想应从战略思维开始。战略思维要求:全方位、多维(多角度)、开放性、超前性、创造性

⑵进行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⑶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

⑷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

三、经营战略的实施

经营战略的实施的原则

1、目标分解、任务合理的原则;

2、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原则;

3、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

4、适应变化、机动灵活的原则。

四、经营战略的控制

1、战略控制的步骤(要素)

⑴拟定标准;

⑵衡量成效;

⑶纠正偏差。

2、选择控制方式

⑴避免控制;

⑵直接控制。

经营战略的领导与组织

一、经营战略的领导

1、战略管理呼唤战略家。

2、企业战略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⑴品德高尚,志向高远;

⑵思维敏捷,知识渊博;

⑶心理健康,个性优异;

⑷足智多谋,能力超群;

⑸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3、战略管理与战略领导班子

组建企业战略领导班子的原则。

⑴选择首要领导的原则;

⑵首要领导组阁的原则;

⑶能力匹配优化组合原则;

⑷合作、和谐原则。

二、经营战略的组织

1、组织结构与经营战略的关系。

2、可供选择的组织结构。

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研

一、企业外部环境调研的必要性

1、保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保证战略决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3、提高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效益性

二、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内容的调查

1、政治环境分析

⑴国内政局分析;

⑵国际政局分析;

⑶国内政治经济任务和政策环境分析。

2、经济环境分析

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⑵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分析;

⑶国家产业政策分析;

⑷国际经济情况和发展态势分析。

3、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分析

⑴社会环境分析;

⑵文化环境分析;

⑶科技环境分析。

4、资源环境分析

⑴自然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调研;

⑵资源供应情况分析;

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重点内容的调研

一、市场需求分析

简述市场需求分析的内容。

1、企业总体市场的调查和分析

⑴现实需求;

⑵潜在需求

①用户客观需要,但尚未意识到该产品对他有用;

②用户客观需要,也意识到该产品对他有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购买。

2、企业细分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依据是需求有差别。

3、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的趋势分析

⑴生活资料产品的需求趋势;

①需求层次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②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③内部结构变化趋势。

⑵生产资料产品的需求趋势;

①同起同落;

②互为消涨;

③硬件与软件需求相适应;

④机电仪一体化发展趋势;

⑤专用产品需求的比重将上升。

4、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

⑴政治因素;

⑵经济因素;

⑶技术因素;

⑷文化因数;

⑸社会因素;

⑹自然因素;

⑺心理因素;

⑻产品因素。

二、竞争状况分析

1、竞争对手总体情况的调查

⑴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

⑵全部竞争对手的生产总规模;

⑶可供产品的总数量。

2、竞争对手竞争能力调查

⑴资金情况;

⑵企业规模;

⑶技术水平;

⑷装备情况;

⑸产品情况;

⑹服务情况;(业务性、事务性、技术性)

⑺市场占有率。

3、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的调查

4、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

⑴新出现的竞争对手;

⑵由弱变强的竞争对手。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一、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目的

1、搞清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2、查清造成劣势的原因,找出内部的潜力。

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

1、企业一般情况分析

⑴领导者素质和职工素质分析;

⑵发展情况分析;

⑶管理素质分析;

⑷技术素质分析;

⑸生产条件分析;

⑹营销情况分析;

⑺财务、成本、经济效益分析;

⑻资源供应分析;

⑼组织结构分析。

2、企业经营实力分析

简述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

⑴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⑵技术开发能力分析;

⑶生产能力分析;

⑷市场营销能力分析;(选择渠道的能力、自销的能力)

⑸产品获利能力分析。(盈亏分析、资金利润率)

战略综合分析

一、战略综合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1、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风险分析;

2、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二、战略综合分析的方法

1、企业内外部环境对照分析法

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又叫十字形图表法。

2、波斯顿矩阵分析法

以相对市场占有率、需求增长率为坐标。

明星区:重点投资;

现金牛区:维持现有规模;

野猫区:加以完善和提高;

瘦狗区:放弃和淘汰。

3、麦肯西矩阵分析法

以企业的竞争地位、战略经营领域吸引力为坐标。

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决策

一、企业使命的决策

1、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国民经济中所担当的责任。

2、企业使命的内容

⑴经营哲学;

⑵企业宗旨。(经营哲学的具体化)

3、企业使命决策

企业使命决策实质上就是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

⑴坚持企业原有使命的决策;

⑵扩大企业使命的决策;

⑶改变企业使命的决策。

4、企业使命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⑴国家产业政策;

⑵市场需求;(市场容量、行业寿命周期)

⑶竞争态势;

⑷企业实力。

二、企业战略目标的决策

1、战略目标的组成

⑴发展性目标;

⑵效益性目标;

⑶竞争性目标;

⑷利益性目标。

2、战略目标决策

⑴战略目标水平的选择;

⑵重点战略目标的决策。

企业总体战略决策

一、企业总体战略的分类

1、按企业成长规模和经营领域划分

⑴工厂生产规模战略;

⑵企业经营规模战略;

⑶多角经营战略。

2、按发展态势划分

⑴发展型战略;

⑵稳定性战略;

⑶紧缩型战略。

3、按竞争态势划分

⑴进攻型战略;

⑵赶超型战略;

⑶防御型战略;

⑷转移型战略。

4、按战略中心不同划分

⑴低成本战略;

⑵差异化战略;(优、诚、新、特)

⑶重点化战略;

二、企业总体战略决策

企业职能战略决策

一、企业职能战略的特点和类型

1、职能战略的特点

是对总体经营战略的具体化。

⑴从属性;

⑵单一性;

⑶针对性。

2、企业职能战略类型

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质量战略、技术战略、营销战略、价格战略、财务战略、成本战略、生产战略、资源战略、人才战略、组织战略。

二、企业职能战略决策

1、企业重点职能战略的选择

市场战略、产品战略、质量战略、技术战略。

2、职能战略本身的决策

⑴产品战略决策

①深度上:品种单一化战略、品种多样化战略、品种齐全化战略;

②广度上:单系列产品战略、多系列产品战略、全系列产品战略。

⑵产品质量战略决策

①内在质量为主、外在质量为辅的战略;

②外在质量为主、内在质量为辅的战略;

③内外质量并重的战略。

⑶市场战略决策

①扩张型市场战略;

②维持型市场战略;

③撤退型市场战略。

企业经营计划

一、经营计划的特点和作用

1、经营计划的特点

经营计划是指根据经营战略决策方案有关目标的要求,对方案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所作出的统筹安排。

⑴决策性;

⑵效益性;

⑶开放性;

⑷全面性;

⑸长期性;

⑹灵活性。

2、经营计划的作用

⑴协调作用;

⑵分配作用;

⑶保证作用。

二、经营计划的分类和内容

1、经营计划的分类

⑴按计划的对象划分:综合经营计划、单项经营计划;

⑵按计划期限划分:长期经营计划、中期经营计划、短期计划;

⑶按计划的作用划分;

⑷按计划的管理层次划分;

⑸按计划的性质划分:物量计划、价值计划。

2、经营计划的内容

指导思想、目标、方针、方案、综合平衡、执行

三、经营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调整

1、经营计划的编制

简述如何编制经营计划

⑴调查研究、确定编制计划的前提;

目的在于摸清市场,特别是要掌握计划的限制条件,如能源、原材料供应、销售市场、资金、厂房面积、设备能力,对不肯定的找出它的几率。

⑵统筹安排,确定目标;

确定计划目标是计划编制的关键步骤。

⑶拟定方案,评价选择;

⑷综合平衡,编制计划。

①平衡的内容;

②平衡的粗细;

③平衡的标准。

2、经营计划的执行

方针展开、目标管理。

3、经营计划的调整

⑴滚动计划法

①特点:近细远粗;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保持各期计划之间的连续性。

②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情况下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

⑵起用备用计划法

①正在执行的计划方案因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已不能继续实施。

②适用于品种发展计划、企业改造计划、筹措资金计划。

③判断启用时机依据先行指标显示来判断。

先行指标即某些经济状况将要出现,某些变动将要发生时的先兆。

技术开发的种类与对象

一、技术开发及其中类

技术开发是指于企业中第一次应用或出现的新技术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小革新、小发明(小改小革)

2、局部革新

3、技术创新和发明

我国现阶段工业建设的重点是对现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革。

技术开发是技术改革的前导,技术改革是技术开发的后续。

二、技术开发的对象

简述技术开发的对象

1、产品的开发(核心)

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

2、设备与工具的开发

设计制造各种先进的新的专用设备和工具。

对现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和革新。

3、生产工业的开发

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工艺装备。

4、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

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

5、改善生产环境的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的途径和条件

一、技术开发的途径

1、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

2、引进(转移)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⑴引进的内容:技术知识、技术装备、工业产权。

⑵引进的方式:移植、嫁接、插条、交配(协作开发)。

3、综合与延伸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⑴综合型的方式:单项移植,相互组配;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

⑵延伸型的技术开发有深度、强度、规模。

4、总结提高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二、技术开发的条件

1、科学技术工作队伍

⑴一定的数量;

⑵合理的结构。

①学科结构;

②职能结构;

③能级结构;

④年龄结构。

2、技术开发的经费

⑴财政拨款;

⑵自筹资金;

⑶合同收入;

⑷银行贷款。

3、技术开发的装备。

技术装备水平也是衡量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志。

4、技术开发场所。

5、科学技术情报。

技术类型、技术结构和技术配套

一、技术类型

1、按技术的形态分类

物质形态技术、智能形态技术。

在技术开发中,二者要同步开发。

2、按技术的时间分类

⑴传统技术:古老的传统技术,常规技术。

⑵现代技术:新兴技术,尖端技术。

3、按新、老技术相互关系分类

代替技术、极限技术。

二、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不同型技术之间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

1、要素结构

生产手段、工艺(方法)、劳动者。

2、层次结构

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初级技术。

3、相关结构

主体技术(骨干技术)、工友技术、相关技术。

4、序列结构

设计技术、测试技术、工艺技术、检验技术、操作运营技术、保养维修技术。

三、技术配套

技术的评价与应用

一、技术的评价

技术的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审查、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

1、技术评价的原则

⑴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相结合;

⑵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

⑶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2、技术评价的内容

⑴技术价值的评价:先进性、适用性;

⑵经济价值的评价;

⑶社会价值的评价。

3、技术评价的方法

⑴经济评价法;

⑵综合评价法。

二、技术成果的应用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一、设计准备

1、对产品设计的要求

⑴符合客户的使用要求;

⑵满足制造要求;

⑶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2、产品设计的程序

⑴初步设计;专题试验研究——先行开发阶段

⑵技术设计;——定型阶段

⑶工作图设计。

二、工艺准备

1、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和审查(在设计工作阶段进行)

2、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准备的总纲,一般有主任工艺师(产品工艺师)提出初稿。

工艺方案编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确定工艺装备系数。

产品产量大,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工人技术水品低,工艺装备系数应大一些。

3、工艺文件的编制

在工艺文件中,最主要的是工艺规程。

⑴工艺路线卡;

⑵工艺卡;

⑶工序卡;

⑷工艺守则。

4、工艺装备的设计

专用的工艺装备才需要本厂设计与制造。

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是生产准备中工作量最大,周期最长的阶段。

5、日常工艺管理

三、试制鉴定

1、试制程序

⑴样品试制

目的是考核产品设计质量,一般在试验车间(实验室)进行。

⑵小批试制

重点在于工艺准备,在正式生产线上进行。

2、试制与鉴定

新产品试制后,必须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试制或成批大量生产。

新产品鉴定后,必须拿到鉴定书。

价值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价值的含义

在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含义就是指产品的功能与成本之比。

二、产品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

价值工程所讲的产品功能是指向用户提供的必要功能。

三、产品成本的含义

价值工程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制造成本、使用成本。

四、价值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价值工程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为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

1、价值工程以提高产品价值为准则;

2、价值工程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3、价值工程以集体的智慧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基础的有组织的活动。

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1、选择对象的一般原则

一是改进功能和降低成本的潜力较大者;二是生产经营上迫切要求改进者。

2、选择对象的一般方法

⑴ABC法:

A类零件是价值工程的首选对象。

⑵产品寿命周期法:

首先应选择正处于投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产品,其次可选择处于成熟阶段末期的产品。

⑶用户评价法:

得分多的功能为价值工程的的首选对象。

二、收集情报资料

1、使用方面的资料(用户)

2、市场方面的资料

3、技术方面的资料

4、经济方面的资料(成本)

5、本企业方面的资料

三、产品功能分析

1、明确功能要求

⑴用户的要求;

⑵社会的要求;

⑶企业的要求。

2、功能定义

动词+名词

3、功能分类

⑴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划分有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⑵按用户的要求划分有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⑶按功能性质划分有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4、功能整理

首先,从产品具有的多项功能中,确定出基本功能或产品的总体功能,并把它排列在左端,叫做最上位功能。

其次,逐个确定功能关系,是上下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同位功能)。上位功能是目的,下位功能是手段。

最后,确定功能之间相互关系后,上位功能在左,下位功能在右,同位功能并排,即可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四、产品功能评价

1、计算目前成本

如果一个零件有两个以上功能时,则要把零件成本按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分配,分摊给各个功能。

2、确定功能价值

⑴经验估计法;

⑵功能比重分配法。

①直接打分法;

②强制确定法(FD法);

③倍数确定法。

3、确定价值系数

4、计算成本降低幅度

成本降低额=目前成本(c)-功能评价值(F)

五、提出改进设想

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

六、分析与评价方案

1、优缺点列举法

2、直接打分法

3、加权评分法

4、组合法

七、试验与定案

八、检查实施情况,评价活动成果

1、全年净节约额=[(改进前的单位产品成本-改进后的单位产品成本)×全年产品产量]-价值工程活动费用

2、节约倍数=全年净节约额÷价值工程活动费用

3、节约百分数

简述价值工程的程序

1、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2、收集情报资料;

3、产品功能分析;

4、产品功能评价;

5、提出改进设想;

6、分析与评价方案;

7、试验与定案;

8、检查实施情况,评价活动成果。

价值工程的推广应用

价值工程产生于对采购材料和寻找代用品的研究。

第四篇: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整理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起伏: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相反状态是注意的稳定)

二、基础知识

1.意识的基本活动方式:①被动的意识活动:指意识的承受状态 ②主动的意识活动:指积极的思维活动 2.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①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 ②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5.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注意可分为:外部注意、内部注意。 6.外部注意: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②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②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1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①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13.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注意范围就大;个人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注意范围就小。 14.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5.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①注意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②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1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①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没有觉知性就谈不上意识,人能觉知到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语言的水平上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

②能动性: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③社会制约性:首先,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调节的制约。其次,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有了语言,大脑才能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儿童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与人们交往中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发生、发展也表明意识具有社会制约性。再次,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最后,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个体的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的。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老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听课”,并不意味着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看黑板的看字,听课的听字省略了。所以注意没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专门从事注意的意象。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影响条件: (1)有意注意:①是否能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②是否能稳定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是否能合理的组织活动 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c.提出问题加强注意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无意注意: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活动和变化)②人本身的状态 (3)有意后注意:①产生兴趣、熟悉过程的事 ②通过意志活动,熟练后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4.简述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 答: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

5.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联系: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一、名称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简称差别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适应: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

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分别是红、绿、蓝。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后效。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晃眼,经过几秒钟至1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

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恢复的现象。 双眼视差: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边多一点,从而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

二、基础知识

1.外部刺激:由有机体外部给予的刺激

内部刺激:由有机体内部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

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I/I=K △I:差别阈I:原来的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韦伯分数越小,辨别越灵敏。

4.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38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5.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是16—20000次/秒的音波,即可听音。

6.听觉的绝对阈限是0分贝,上阈是120分贝。 7.听觉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属性。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振动的强度决定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8.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9.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0.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1.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12.深度线索:人所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叫深度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态度

②感觉通道的性质

③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14.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16.影响感觉的因素:刺激强度的影响、刺激时间的影响、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

17.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嗅觉和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简答题

1.说明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答: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食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从而知道它的意义。然而,事物又总是由它的许多属性组成的,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感觉的越丰富,才能对事物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人的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认知的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2.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部分组成,人在对它进行感知时,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凸显出来,其他事物就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3.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活动之前,要对所观察的事物做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①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 ③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

4.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形成。

答: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是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5.时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答: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可成为时间信号。

6.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类型及其形成。

答: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的相继刺激网膜上领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自主运动是指若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光点在不停的动来动去。自主运动又称为纱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7.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二者密不可分,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活动;知觉是一种比感觉复杂的认识

活动,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觉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四章 记忆

一、基础知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包括:识记、保持、重现。 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3.从信息加工学角度,记忆是: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 5.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①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7.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8.根据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①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边听课边记笔记,7个容量)

③长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 9.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

①外显记忆: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面的任务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

10.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潜移默化”就是指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获得。 12.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13.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1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17.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时间②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③识记材料的性质④材料的数量⑤学习程度(过度学习)⑥材料的系列位置 20.遗忘分为暂时遗忘、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经验还可以恢复。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2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2.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大题)

①及时复习(晚上进行识记,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初次识记时,各次识记分布应该密一些,以后各次的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试图回忆是一种更积极的认知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让人集中精力学习不能识记的部分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器官参加复习(视听结合)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把识记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3.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24.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

有意回忆:指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

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触景生情,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

25.追忆:在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26.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

间接回忆: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 27.遗忘的学说: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强调新旧材料之间的干扰。 ●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已至最后消退。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 ●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又叫动机性遗忘。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二、简答题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

2.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答:三个储存系统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可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我们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就是利用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是7个。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 ③长时记忆: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加工的结果。 3.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 答:①记忆的材料组织的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②理解记忆材料的本质和内部关系,利用意义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③识记的目的性越强,越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通过有意识记加上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材料记住。 4.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 5.遗忘的特点和原因。

答:遗忘的特点: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总结出一条遗忘的发展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忘记了。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遗忘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关于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引起的。强调了生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例如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回忆较少。

认知理论:认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引起的。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和干扰引起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6.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非常必要。当天晚上背诵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复习,效果最好。

②合理的分配复习的时间。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

第五章

想象

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

3.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 4.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通过词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想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7.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慢波,睡眠时眼球没有或只有少数缓慢的运动,又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

8.快波睡眠: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同步化快波,睡眠时眼球有快速运动(50-60次/分),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9.梦:是人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一定时相一定部位的兴奋活动。

二、基础知识

1.想象的两个特征:形象性、创造性。

2.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图,想象可划分成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3.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4.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具备的条件:①正确理解词和图样标示的意义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5.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①创造动机 ②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③思维的积极活动 ④灵感和艰巨的劳动 6.幻想有两种:①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是理想。②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毫无实现可能的,是空想。

8.成人的慢波睡眠分为四个阶段:打盹浅睡、中度睡眠、中度至深度睡眠、深度睡眠。

10.越接近睡眠后期,快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 11.做梦一般发生在快波睡眠期间。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 答: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

构成新形象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取自过去的经验。不管想象创造的新形象多么新颖,甚至离奇,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但它的内容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来源于客观现实,想象是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分的形象之组合过程,所以说想象同样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再造想象的作用:①再造想象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再造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加。学校教授的知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能是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

创造想象的作用:①现在社会中,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许多文艺作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创造想象所发挥的作用。 ②创造想象时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例如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就需要创造想象。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都可以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目标,拥有梦想和理想,加以实际的行动和意识的努力后,就会成功,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

3.积极的幻想有什么作用?

答: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可能实现的幻想可称之为理想。

①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幻想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在幻想中看到了自己还没有取得的成果,才会以无穷无尽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②积极的幻想也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幻想常常是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第六章

思维

一、名词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情,以推测事情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显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逻辑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并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又称灵感或顿悟。

集中思维:聚合思维,辐合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一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抽象的反过程是具体化。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具体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人脑按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形成的概念。

变式:是指事物的本质特征或非本质特征发生了改变后的呈现形式。 下定义:指用简明的语言来表述概念的内涵。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经过一系列有目的和指向性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的问题解决经验对新问题的影响。

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 原型: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

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活动,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二、基础知识

1.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质属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品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可逆性是思维的最核心的本质属性。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4.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可分为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6.根据思维方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7.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点:流畅性(对信息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变通性(对信息随机应变的能力) 独特性(对信息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8.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9.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

10.人类的基本思维过程:注意过程、计划过程、操作过程、知识获得过程。 11.思维分析分为:过滤式分析、综合性分析(有指向性)。 13.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内涵与外延呈反比关系。 14.根据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5.根据概念反映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概念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16.根据概念掌握的途径,概念可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17.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20.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作用:组织、整理、巩固概念)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21.问题解决的过程:

①提出问题:发现和明确问题

②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③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④检验假设:获得正确方法和结果

22.迁移的类型:①正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②负迁移: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宗知识、技能的掌握。 23.心理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24.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

25.创造性思维要求个体的思维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可逆性。

26.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 ②创造性思维没有现车答案③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④灵感状态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2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培养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横向思维

③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

④培养创造性人格

三、简答题

1.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感知觉和表象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答: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重要特征。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去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知事物的过去进程,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推知事物的未来发展。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把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也指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律。

思维和感知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又密不可分。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规律,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3.举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掌握概念要注意的条件: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例如学习平行线时,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两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等腰三角形,还有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例如学习心脏各个部位时,应着重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轮廓图,消除无关的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例如当老师讲到垂线的时候,经过运用变式的说明是同学们了解了垂直的概念,此时让学生给垂线下定义,什么是垂线。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例如同学们学习了数学的定理、公式,把这些定理和公式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概念运用过程。

6.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7.思维与感知觉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为什么不能跟着感觉走?

答:思维和感知觉有本质的区别:

①两者反映的形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②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③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感知觉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和认识上,思维则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为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跟着感觉走必然会上当,受骗或者犯错误。

8. 简述原型启发及其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原型是指一种最初的、原始的模型。新形象的形成,新架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新架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9.简述分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出左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性:①流畅性:对刺激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②变通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③独特性: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创新离不开分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分散思维水平。人们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到了才可能有创新。因此,教学要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思考和解答问题,特别是能灵活解答的问题,不能一概要求以标准答案为准。

第七章

情感和情绪

一、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紧张:是在人的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

理智的情操:也称为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

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二、基础知识

1.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3.情绪状态主要有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4.情绪调节技术:

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良的激情

②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暴发的程度 5.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6.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①直觉的情绪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9.高尚的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

三、简答题

1.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②就个体而言,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发展在先,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情感产生体验在后,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③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情感表现具有内在性。

联系: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②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的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答: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起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生活中,受到过度剥夺的人容易受陷入激情爱之中甚至导致犯罪。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非常紧张,不能急中生智,往往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度,及时控制好血压和心率,或者立即离开此应激情境。

当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但是过高的焦虑会降低行为效率,中等水平的焦虑行为效率是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各种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持续的从事智力活动。

第八章

意志

一、名词解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当面临多重选择的时候,称之为多重趋避冲突。 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二、基础知识

1.意志的特征: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①发生动机的斗争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④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⑤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4.内部动机:是指不接受任何一种外部奖励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

5.外部动机: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激起的动机。 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8.怎样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三、简答题

1.说明意志的特征,并说明“意志自由论”的错误何在。 答:意志的特征: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自由论者认为,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意志看作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它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即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所以,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意义上,意志是不自由的。

2.试用实例说明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答:①发生动机的斗争:高中生想通过高考进入一所认知度高的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高中生又同时对建筑学和生物工程都很感兴趣。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此时,高中生就要权衡这两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业率,薪资水平,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专业。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高中生已经确定了大学和专业目标,此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④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高中生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⑤实现所作出的决定。高中生努力的学习,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

3.说明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答: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强度过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时活动效率降低;保持适当的动机强度,活动效率最高。所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要保持适当水平,不宜把他们的动机激发得过高或过低。

4.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为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教师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答: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就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每次评价既要支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激起他们不断努力。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合适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

第九章

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广义的人格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 人格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主

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

动机: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交往动机:亲合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有益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

社会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二、基础知识

1.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2.人格的心理结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作用: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4.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5.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5.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 16.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收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

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⑥个性因素影响成就动机

24.兴趣对人的活动的作用:

①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②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③促进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

26.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28.根据理想的内容,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31.信念的作用或性质:坚信感、稳定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32.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简答题)

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

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和变化

③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33.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需要的作用。

答: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地活动。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利,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地满足而终止。

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克服。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意志。

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简述动机对人类活动的功能。

答:①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②指引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③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的作用,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

3.良好的兴趣应具备哪些品质?(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论述)

答:①兴趣的广度:良好的兴趣品质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否则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往往是一无所长。人的兴趣即博又专,才能取得成就。 ②兴趣的倾向性:高尚的兴趣倾向性,有益于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兴趣的持久性:保持兴趣的稳定性,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若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则会一事无成。

④兴趣的效能: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4.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①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首先,个人的主导需要应该与个人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其次,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上。

②必须不断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首先,在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应建立起健康、明智的和谐关系;其次,努力通过学习和工作促进“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5.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说有道理吗?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 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①这句古语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人的需要是有多个层级的。

②人们总是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即低层级需要的满足是高层级需要产生的基础。

③人们的需要是不会停止的,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继续去寻找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④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高尚的精神需要能够支配和控制低级的物质需要,这是人类的社会性的反映。

6.简述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洛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这类需要不受本能的支配,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以自我潜能为动力。这类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首先,只有当人类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了。

第十章

气质、性格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不以人的活动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性情、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它给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独特的色彩。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和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并且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 个人特质:指个人所独有的特质,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分三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次要特质。

二、基础知识

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

①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

②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③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

2.气质包括:情绪和动作方面、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特征。

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8.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①强而不平衡型;兴奋行、胆汁质 ②强、平衡而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 ③强、平衡而不灵活型:安静型、粘液质 ④弱:抑郁型、抑郁质

9.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气质的概念。

10.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 11.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2.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13.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①在教育过程中不应提出改变学生的气质,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类型特性的改造非常缓慢,而且改造的方法还没有充分研究出来,所以在实际上改变气质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气质的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②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

③教师要重视学生气质的年龄特征。

15.性格特征的结构: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结构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 17.性格的类型理论:

(1)机能类型说:贝恩和里巴特,理智性、情绪型、意志型

(2)向性说:荣格,外向型、内向型

(3)独立性说:顺从型、独立型

(4)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①斯普兰格的类型论:理论性、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

②佛罗姆的类型论:生产倾向性、非生产倾向性

21.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三、简答题

1.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答: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①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气质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更大,并且变化比较慢,也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下发展起来的,变化比价容易,也比较快。 ②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者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4.举例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反映。

①家庭②学习③社会实践④主观因素

5.气质在人类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答: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 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③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6.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答:气质的测量: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 性格的测量:自然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测验

第十一章

能力及其测量

一、名词解释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人格心理特征。

智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一般能力: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完成某些专门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在特殊活动领域内起作用,是完成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包括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

二、基础知识

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简答题

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答: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区别: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个体的人格心理特征。

②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地发展的。人的知识在一生中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联系:①能力即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和知识相互促进。

②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都影响着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深度和巩固程度,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地根据个体的知识水平来确定他的能力水平的高低。

3.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1)能力的类型差异:

①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言语、知觉、记忆、思维方面②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①超常儿童②低常儿童 (3)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①能力的早起表现②能力的晚期表现③中年成才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答: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营养、早期教育、家庭)③实践活动和人格特征

第十二章

学习心理

一、名词解释

学习: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经验的获得和保持。前者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方面,但必须看到相对持久地保持是学习过程的本质内容之一。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力求探索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应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求知欲:是指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

三、简答题

1.说明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 答: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兴趣 ③学习迁移 ④学习情绪 ⑤学习动机

⑥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第五篇:内蒙古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考

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不包括。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2、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____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陶行知 E:克伯屈

3、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____ A:是对上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4、幼儿一般从()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5、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__。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做__。 A.操作技能 B.技巧 C.操作能力 D.能力

7、我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开端是。 A:南洋公学 B:三等公学

C:上海蒙正书院 D:阅微草堂

8、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E:重视个别差异

9、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10、预防幼儿误服毒物,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A: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B:大人吃的药物,幼儿也可以吃。

C: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D:教育幼儿不随便吃东西。

11、哪个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出自()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13、列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B.学校免收学费,可以适当收取杂费 C.施行以当地教育局为主的管理体制

D.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开除学生的权利

14、”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了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__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15、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 A:领导能力 B:生理能力 C:学习成绩 D:人际关系

16、(2005年4月)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17、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们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两种类型

18、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19、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E:重视个别差异

20、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E:重视个别差异

21、(2004年)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22、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2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原则的要求。 A.直观性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24、,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5、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应具有的规定性是__ A.时限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B.灵活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C.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灵活性 D.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26、现代教师发展的方向() A:学术化 B:现代化

C:专业化和人性化 D:专家化

27、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3、技能学习阶段的正确顺序是__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C.分解;定位;熟练 D.定位;分解;熟练

4、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应用 B:转换 C:解释 D:推断 E:分析

5、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中有一部分氨基酸需从食物中获得,人体不能合成,这样的氨基酸被称为。 A:亮氨酸 B:必需氨基酸 C:合成氨基酸 D:组氨酸

6、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__。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7、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8、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____ A:哈贝马斯 B:胡塞尔 C:杜威

D:海德格尔

9、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症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0、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 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B.外显性、整体性、灵活性 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 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11、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__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1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效果律 B:巩固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

13、教师角色定位的一般认识有和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A:学生的楷模 B:父母的代理人 C:知识的传播者 D:学习的促进者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4、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5、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6、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A: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B:知情意统一

C: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7、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__ A.情景与教育 B.年龄大小 C.学业成绩 D.家庭背景

1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9、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____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20、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高中阶段课程主要属于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21、幼儿教师要善于以____目标为中心,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实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A:教育 B:保教 C:保育 D:看护

22、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__。 A.科学知识 B.信息技术 C.文化发展 D.政治体制

23、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__。 A.校长 B.教导主任 C.政教主任 D.班主任

24、知道苹果是甜的,听说“桃子是甜的”,不用去尝,就知道它的甜味这种特征,这反映了。 A:知觉的恒常性 B:言语逻辑性的发展 C:语词的概括作用 D:言语的表情技巧

25、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__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26、现代教师发展的方向() A:学术化 B:现代化

C:专业化和人性化 D:专家化

27、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上一篇:管理人员意识培养下一篇:管理安全生产纪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