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思书翻译对照原文

2023-05-30

第一篇:朱元思书翻译对照原文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水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积累吴均及“书”有关的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翻译、默写全文

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教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以记忆为主。

三、教师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 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选自《 》,作者: ,字:叔庠, 朝梁 家。

(二)字词句积累

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飘荡( ) 缥碧( ) 急tuān ( )甚箭 互相xuān ( )邈( )泠泠作响( )

yīngyīng( )成韵 鸢( )飞lì ( )天者

经lún世务者( ) 窥( )谷忘fǎn( ) 横柯上蔽( ) 答案: Piāo piǎo 湍 轩 miǎo líng 嘤嘤 yuān 戾 纶kuī反 kē 重点字词解释

1、天山共色( )

2、从流飘荡( )

3、猛浪若奔( )

4、互相轩邈( )

5、泠泠作响( )

6、好鸟相鸣( )

7、蝉则千转不穷( )

8、横柯上蔽( )

9、经纶世务者( )

10、窥谷忘反( )

11、鸢飞戾天者( )

答案:

1、一样的颜色;

2、顺、随;

3、飞奔的马;

4、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6、互相和鸣;

7、通“啭”,鸟叫声;

8、树木的枝干;

9、筹划;

10、同“返”,忘返;

11、至 重点句子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

1、(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2、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3、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4、(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5、(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6、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7、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通 ,译为:

2、窥谷忘反: 通 ,译为: 答案;

1、“转”通“啭”, 鸟叫声

2、“反”同“返”,忘返 词类活用

1、猛浪若奔

2、互相轩邈

3、望峰息心

4、风烟俱净

答案:

1、奔:动词作名词,译为:飞奔的马

2、轩邈:形容词作动词,译为: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3、息: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停息

4、净: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消散、散净 一词多义

1、绝:猿则百叫无绝( ) 天下独绝( )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2、许:一百许里( ) 曳屋许许声( )《口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3、负:负势竞上( ) 至于负者歌于途( )《醉翁亭记》

4、书:与朱元思书( ) 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 羲之之书晚乃善( )《墨池记》 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

1、消失;绝妙;极;与人世隔绝;

2、约数,上下、左右;拟声词;答应、应许;处所、地方;

3、凭借;背;

4、信;写;书法;书籍 古今异义词

1、任意东西

2、鸢飞戾天者

3、经纶世务者

答案:

1、东西:古义:向东,向西;今义: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2、戾:古义:至;今义:罪过;

3、经纶: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政治才能 文言句式

省略句式,状语后置句式:“急湍甚箭”等于“急湍(于)甚箭”,“(于)甚箭急湍”,译为:急流比箭还快。 理解性默写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作者欣赏山水后的感慨的句子是:

3、本文中写了山奇水异,山奇在: ;水异在: 答案: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山高、树多、景美;清、急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作者描绘了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

2、作者在文中调动了多种感官来写山之奇:视觉、听觉、感觉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中考链接

(2009年)福建省泉州市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自 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 B.从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C.绝 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日有时见日 日光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

①天山共色( ) ②一百许里( ) ③互相轩邈( ) ④窥谷忘反( )

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4、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分)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 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答案:

1、(2分)C

2、(4分)①同样 ②左右、多 ③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0.5分) ④同“返”返回

3、(6分,每题3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4、(3分。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②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 (2009年)柳州市 文言文阅读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译文: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 答案:

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2、A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4、(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2009年)泉港区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1-5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整体感悟全文,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文中“ ”一句写水流势湍急,与《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6分) ⑴许: 一百许里( )遂许先帝以驱驰( ) 杂然相许( )

⑵绝: 一猿则百叫无绝(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天下独绝( )

3、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2分)(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最能表达作者志趣和情怀,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每空1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6分)⑴许:上下,左右 答应 赞同

⑵绝:停,断,消失 隔绝 绝妙

3、(2分) D

4、(4)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1分)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1分),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语义1分,表达1分.

5、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2分,可以从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来谈,但要求观点要鲜明,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偏激.) (2006年)江西省南昌市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第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 (1)从流飘荡: (2)争高直指:

2、本文的基本结构是

,全文的纲领句是 。(2分)

3、从文中找出一组从听觉角度写景的骈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答案:1.(1)随着(1分) (2)笔直向上(1分) 2.先总后分(1分)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分)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或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分)描写各种声调不同的音响和谐地齐发,引人人胜,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着生机。(1分) 4.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2分) (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

读《与朱元思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5题。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挣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石潭记》)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D.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答]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干百成峰”。(2分) [译文]

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答]

5、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1、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 D返/反,反而 E遮蔽)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3、(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5、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境界。

第二篇: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是 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注释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散尽净。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6)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拍打。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澈。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6)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28)鸢飞戾天;出自《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意为返回。

③有时见日 见:通“现”意为显现

古今异义

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④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⑤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⑥?窥:古义:看,观察,侦探。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一词多义

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极)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2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百 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5直 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6负 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7穷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

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②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⑨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的意思)

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倒装句

⑴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互文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作品鉴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志趣美

该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人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语言美

骈(pián)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 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但文章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 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结构美

《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

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写景重点上,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文学结构:骈(pián)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此处所述不当。据刘勰《文心雕龙 总述》引录颜延之观点称:笔之为体,言之为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而刘勰本人的观点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发生于宋齐时期的文笔之辩着眼点在于有韵与否,而非散文骈体之别。而况,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也多有押韵,故加修正。)

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而南北朝时期,亦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赋》,他一方面描写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则谴责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

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

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运为最后一个作家。

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也反映出当时一部分的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和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与朱元思书(吴均)_原文_赏析_翻译(4),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第三篇:与朱元思书翻译

文 言 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显出相同的颜色。(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有一百多里,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风景。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大浪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1 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鸢飞到天上(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2)俱:全,都。

(3)净:消散。

(4)共色:一样的颜色。共,相同,一样。

(5)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从,顺,随。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8)独绝:独一无二。独:独特。 绝:妙到极处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2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急流的水。

(14)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17)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8)负势竞上:这些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作动词用。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1)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2)激:冲击。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4)好鸟相鸣: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3 (26)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28)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在政治上追求高位。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戾,到达

(29)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史事的人。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

(35) 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第四篇: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背景。

2、了解“骈文”。

3、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并且能够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全文。(重点)

【问题导学】

一、了解作者和背景

作者____,字____,____(朝代)文学家、史学家。据《南史·吴均传》记载:吴均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又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吴均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由于梁武帝萧衍喜欢他的诗文,后官至奉朝请。吴均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著有《后汉书注》九十卷、《齐春秋》二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原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一卷。

背景: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原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丽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其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二、了解骈文

骈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也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三、大声朗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水皆缥( )碧 互相轩邈( ) 泠( )泠作响 嘤( )嘤成韵 ....千转( )不穷 鸢( )飞戾( )天 经纶( )世务 窥( )谷忘反 .....

四、试着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全文 【巩固训练】

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把握写景的脉络,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问题导学】

一、分析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的文眼(即中心句)是哪句?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本段首先承“异水”二字,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___;用____、_____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___;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的特点。

2、接下来,作者写“奇山”。

3、文章抒写作者身历其境的内心感受,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总结全文

一切“景美皆情美”,作者在描写富春江山水的过程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训练】

1、本文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从侧面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抒写作者身历其境的内心感受,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意思。

2、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翻译理解课文,分析文中景物的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由“景”释“文”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诵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方法。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齐读、试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课题、作者、教学目标、读文后字音词义的检测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为了解决重难点,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运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教学设备(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问题、板书或提示内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教法与学法:朗读、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喜好寄情于山水,描写山水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与朱元思书》同样为描写山水的文章,是作者游览玩富春江之后,写的关于富春江风光的文章,那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 文体常识:

骈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也称“骈体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吴均:字叔庠,南朝作家。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音韵和谐,风格清丽,语言明快,用典贴切。并且擅长以骈文写书信。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2、请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的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的特征。

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第2段:描写异水。第3段:描写奇山。

4、把握本文的结构:总——分

5、疏通文意。

(1)学习第1自然段(听录音朗读后讲解):

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翻译:风尘和雾气全部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顺江流飘荡,任凭(船儿)时而往东时而往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2)学习第2自然段(听录音朗读后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解疑)。

①缥碧:青白色。②急湍:急流的水。 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④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翻译: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学习第3自然段(听录音后小组讨论,教师解疑)。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翻译: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激打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好鸟互相和鸣,唱出和谐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一声不断地叫着,山中的猿猴也不断地啼叫。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四、品味鉴赏课文

1、分析第一自然段: 作者是怎么样评价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此外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评价: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第1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

第2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惬意而畅怀;

第3句:交待江游的地点和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2)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作者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又异在哪里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2、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本段承“异水”二字,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写了水的哪些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的特点。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分析第三自然段: (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A.从山自身写:正面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视觉;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视觉;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侧面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听觉;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联想;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视觉。

(2)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3)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五、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语言美

(1)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2)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3)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后明确:

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修辞的运用,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3、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让学生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再读课文,感受文中山水之美。

六、总结课文

一切“景美皆情美”,作者在描写富春江山水的过程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即作者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对其美景的流连忘返,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自然的爱慕和避世退隐的志趣。

七、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 板书设计:

侧面正面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读、讨论、交流,多媒体的辅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各段的写景侧重点以及景物的特征,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听读、试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件的图片,通过教师的引导、小组讨论来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把握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课后练笔,本节课布置了课后背诵和写作两个练习题,把写作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篇:与朱元思书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并背诵课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3、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

4、体味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逸的高洁志向。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导入语:"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展示关于富春江诗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 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 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 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 刘嗣绾) 从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富春江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让我们看美文赏美景吧。

2、作者作品简介

吴均(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痒,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还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注意字音、语速、语调,解决生字词。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富春江什么景色?试找出最能抓住景物特征的中心句。

3、学生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翻译句子。

三、精读赏析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1、四人一组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水“奇”“异”在哪里?请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说明。

“异水”:“清”和“急”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 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

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奇山”:峻峭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2、思考:作者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发出了“茑飞„„窥谷忘反”的感叹,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说说:如何描写景物?概括本课写作特色. ⑴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⑵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四、拓展延伸

1、教师首先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鼓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学生边谈,教师边归纳,写在黑板上。 相同之处: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教师要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为导游带人游览富春山水,你将怎样来有重点地介绍富春江的美景呢?

要求:A、紧扣课文大意,然后大胆加入想象

B、尽量学习课文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又要适宜口语叙述。

C、选择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教师小结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作业本。

3、预习《五柳先生传》 附介绍词:

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的富春江,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这条浙江水系的翡翠玉带,尤以桐庐境段最为秀丽。

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两岸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春江七里泷,其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故富春江七里泷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为主要特色,享有 “小三峡”之誉。

富春江七里泷全长23公里,分为“一关三峡”即“乌石关、乌龙峡、子胥峡、葫芦峡”,沿途有梅城古镇、双塔凌云、子胥野度、葫芦飞瀑、七里扬帆、严子陵钓台等名胜古迹,是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自有一番怡然之„„“两岸画山相对出,一脉秀水迤逦来”。富春江小三峡就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人。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1000多名诗人不仅游历了富春江小三峡,而且还留下了2000多首传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小三峡又被称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七里泷上游有一道溪流从北岸汇入,这就是著名的胥溪,相传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避楚平王谋害,逃奔吴国,后经此渡口吴国都城姑苏。渡口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 此处江面开阔,悄悄寂寂,古道萦回,故名“胥江野渡”。

“葫芦飞瀑”在七里泷南岸坌柏湾内。沿坌柏溪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飞瀑,瀑高百米,从陡壁直泻而下。壁间有一形似葫芦的石窟,瀑布先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出,飞珠抛玉,直注深潭,腾起层层白雾雨花,璀璨濯目。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上一篇:做一名好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中央空调系统应急预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