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A油田水平井高效开发研究

2022-09-11

1 研究思路

在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对构造、储层精细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对研究区块的开发方式、井网组合、水平段长度等指标开展论证, 并进行方案优化, 最终确保断块的高效开发。

2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2.1 精细构造研究

2.1.1 层位标定技术

采用了VSP与合成记录相结合的方法, 明确工区内目的层地震响应特征。VSP资料不仅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深关系, 而且可以利用它的上行波和纵波走廊迭加剖面作为桥梁, 建立起地震、地质、测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地震道的频谱分析, 选用井旁地震道时变子波和16-20Hz视主频的雷克子波两种子波, 对工区所有钻遇井制作合成记录。

2.1.2 相干切片技术

采用相干切片技术, 研究全区断层展布特征。根据断层在横向、垂向上的分布, 修正断层组合, 提高断裂的解释精度、优化解释方案, 保证研究的精度。

2.1.3 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井震结合, 开展小层与主力单砂层顶面的解释;主要突出已有断层的闭合, 以及小断层解释;加强构造解释精度, 注重对每一个细分单元的油水、油藏类型、油藏特征矛盾的处理。

2.2 储层展布研究

2.2.1 属性提取技术

在精细解释的基础上, 提取目的层多种地震属性进行综合分析, 应用由已知推未知的思路, 从沉积规律的整体性出发, 对沿层瞬时振幅进行优化, 明确储层展布特征。

2.2.2 模型反演技术

按照水平井产能实施精度的要求, 开展基于模型的约束反演工作。在模型反演过程中, 以构造精细解释为基础, 结合属性研究成果, 充分利用井与数据体信息, 针对目标层段进行反演, 重点突出单砂体内部结构的精细研究与刻画。

2.3 地质模型研究

针对海上油田井控程度低、构造及储层复杂的特点, 充分利用地震反演对储层的预测成果, 建立确定性的岩性分布模型, 继而以岩性为控制条件进行储层内部储层物性的条件模拟[1]。这种建模的思路既充分应用了三维反演地震成果对岩性的横向预测的优势, 又发挥了测井资料垂向分辨率特性, 该建模思路对于海上稀井网地区的研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3 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3.1 开发对策研究

综合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与油藏工程方法, 开展油藏工程指标论证, 确定合理的井网、井距、井型、产能等指标[2]。

3.1.1 开发方式研究

在同一井距、井数、水平段长度条件下, 设计枯竭式开发方案与注水开发方案, 模拟计算不同方案开发效果。结果显示, 采用注水开发效果明显优于枯竭式开发。

3.1.2 井型组合优化

根据不同井型组合形式, 即直井注水+直井采油、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水平井注水+直井采油、水平井注水+水平井采油, 对比不同方案开采效果。结果显示, 选用水平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方式开发效果最好, 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次之, 但效果差别不大。

3.1.3 注水井位置优化

根据油藏井网部署特点, 在井距、排距和水平井段长度一定的条件下, 分别选用注水井在水平井始端注水、中端注水、末端注水3种形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始端生产压差最大, 注水动用储量相对较小;末端注水, 采出程度最高;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水平井段的摩阻效应, 优选水平井段中端注水。

3.1.4 水平段长度优化

根据油藏井网部署特点, 当油藏长度和排距、井距一定时, 分别选择100-800m八个不同水平段长度进行模拟。分析得出, 水平段越长, 开发效果越好, 从水平段为500m长作为变化拐点, 产量增加幅度变缓;优选水平段长度500米。

3.1.5 水平井井距优化

根据油藏井网部署特点, 当油藏长度和排距、水平段长度一定时, 分别选择300-600m四个不同井距进行模拟。分析得出, 井距越小、井数越多, 油藏采出程度越高。模拟生产15年后, 比较油藏累计产油量, 井距为300m效果最好, 400m次之, 但效果相差不大。

3.2 优化方案部署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 研究区采用注水开发, 井距300-400m, 按照定向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模式长水平段布井, 可有效增大油层动用程度, 提高开发效果。

4 结语

4.1 构造与储层的精细描述是水平井实施钻遇成功的基础;

4.2 在油藏开发早期, 以单砂体为研究对象, 综合应用构造、储层、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 开展精细优化研究, 保证方案优化精度和实施效果。

摘要:海上油田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 采用水平井整体开发、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是海上油田实现“避风险、少投入、多产出”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水平井,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1] 胡向阳, 熊琦华, 吴胜和.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石油大学学报, 2001, 25 (1) .

[2] 韩大匡, 陈钦雷, 闫存章.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6.45.

上一篇:老年急性二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下一篇:提高“两力”,找准均衡中心工作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