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下的创新型语文教学

2022-10-27

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就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与英特尔R·未来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特尔R·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 借助计算机, 运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英特尔·R未来教育同时也是基于“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学习, 它以“任务”为中心, 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 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收集、整理、组合与创造, 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教学在宽松的氛围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

下面, 我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谈谈自己在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下的创新型语文教学。

一、网络遨游, 自主探究

英特尔R·未来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英特尔·R未来教育中倡导的“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是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相关知识,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实践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与我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自主、探究学习理念是相通的。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信息量很大, 光靠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课堂上的讲解,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很适合英特尔·R未来教育倡导的“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我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带着解决单元计划中“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的任务, 自由地遨游于相关网络之中, 对相关的解决问题的信息, 进行选择、收集、整理, 然后进行比较、综合, 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如上例中, 为了理解“文学作品主题的多样性”, 有学生链接了《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杨剑龙) 、《关于祥林嫂的死》 (唐荣昆)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沈振煜) 等, 通过比较阅读, 使学生加深了对《祝福》主题的认识, 学会了从多角度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加强了他们的认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百家争鸣, 交流合作

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为学生发表见解和交流讨论搭建了一个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聊天室、和网页制作等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语文教学中, 各种资料名目繁多, 各种信息层出不穷, 受时间和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单个教师和学生对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是有限的, 个人的观点也许是片面的, 采用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 教师和学生就能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相互交流, 形成“百家争鸣”的热烈的学习氛围。在“争鸣”的过程中, 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 互通有无, 相互讨论, 在交流中合作, 在合作中交流, 从而共同进步。在上例四篇课文的学习中, 我运用了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 针对“单元问题”, 讨论也相当激烈, 好多学生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现场提问, 展示成果

英特尔·R未来教育要求给学生提供现场展示自我的平台, 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建的网站、制作的演示文稿等展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大有裨益。在现场提问中, 我是这样设计的, 结合单元计划目标和问题, 首先,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作答, 完成自我学习的检测与合作过程。然后, 学生向教师提问, 由教师作答,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完成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最后, 教师向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教师在接收前两步反馈信息的基础上, 抓住重点, 一方面启发学生对某些问题作深入一步的思考, 另一方面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完成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我要求学生在问答的过程中, 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根据不同的问题, 通过自制的网站、制作的演示文稿等来强化支持自己的观点,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在上例中的问题: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祥林嫂、翠翠、水生嫂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妇女形象。我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关于这三个人物的评论、资料、图片和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图片, 然后自制网站和演示文稿。结果在课堂上展示时出乎我意料的丰富多彩, 相互间的问答也十分的积极。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 并形成师生互动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当然, 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针对本课堂的单元目标和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作好宏观调控, 不可偏离了本课堂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四、迁移延伸, 创新实践

英特尔·R未来教育着力培训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这也新课改最关注的问题。语文的学习也贵在创新与实践。为了进一步理解“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个问题, 我在教学《祝福》后, 让学生课外比照阅读《狂人日记》, 从而探究一个新问题:狂人说封建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那么,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怎样被封建文化一步步吃掉的?学生们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进一步提升了自己认识问题的能力。我还提出:当年的祥林嫂到鲁镇“打工”与今天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有什么不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要是生活在今天, 命运会如何呢?请你为她的生活命运作一个合理的设想。通过这样的迁移延伸和创新实践, 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必然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英特尔·R未来教育的理念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是一致的, 其教育模式较大程度上适合当前的教学改革。以上是我把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启示。

摘要: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 其教育理念的先导性、教学模式的科学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理念是一致的。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教育创新,语文教学

上一篇:论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的限制与保护下一篇:浅谈网络化语言学习环境的开展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