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探索

2022-09-11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 整合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是促进教学改革, 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科学整合现代教育手段, 改变过去单一的、单调的知识讲解和灌输式教育模式, 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目标。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互动性强、吸引力强等特点。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教学课堂, 促进教育改革。

一、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则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辅助性原则

辅助性原则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首先原则。就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 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现代沟通交流平台的构建等。而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而言, 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辅助性原则的确立, 要求教师在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 只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 而不是主要的讲课手段, 教师在讲课中的关键性作用不可或缺, 不能因为信息技术手段的过度使用而导致“讲课件、播课件”的现象发生。同时, 明确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作用的一个目的, 在于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之所以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构建信息化的语文教育课堂, 原因在于信息技术手段的高效性, 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激活教学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实效性的原则, 科学整合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 趣味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由于教师可用的教学手段不多, 只能进行机械的、单一的知识讲解,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导致整合教学课堂因缺乏趣味性而导致学生兴趣索然。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能够有效地突破这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局面, 教师可以科学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视频、声音、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对策

(一) 整合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三维”教育目标的提出, 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 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中, 不断改革创新, 强化主体地位, 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教育改革。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将语文教育与音乐、图片与视频等形式整合起来, 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山居秋暝》时, 该诗歌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通过“图片+音频”朗诵的形式, 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诵结束之后, 教师这才进入主题教学, 给学生介绍诗人创作的背景, 让学生深刻把握诗人“借景抒情”的笔法, 加深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整合信息技术, 创新汉字教学

汉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基础性、启蒙性的关键性作用。传统的汉字教学, 教师仅仅是教会学生读音、含义, 然后让学生自主书写。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无可厚非, 但却因为过于机械而难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汉字教学, 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效果。例如, 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当前有很多汉字学习软件都是富有趣味性的, 不仅有标准的发音, 还有动态化的演示图, 给学生直观地展示汉字的书写笔顺, 汉字的结构等, 这种汉字学习的方法, 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将枯燥的汉字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有趣, 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效果。

(三) 整合信息技术, 营造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 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 方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 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在指导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低下, 如普通话水平、临场应变能力等都相对欠缺。基于此, 笔者在教学中,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方式, 通过各种朗诵视频、音频等的运用, 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强化学生的普通话训练,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取得了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汉字教学、营造语言环境等方式, 不断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应当遵循辅助性、实效性、趣味性的原则,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汉字教学、营造语言环境,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原则,对策

参考文献

[1] 祝旭慧.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9) :164.

上一篇: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下一篇:护士长如何做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