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2-09-11

在当今,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 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 可以很好地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使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有效激发其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

一、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应用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知识为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将信息技术在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可以让语文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教师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广播功能向学生演示讲解操作步骤, 使得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 学生易于接受, 积极模仿, 促进学习积极性,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向学生演示教学成果则可使课堂得到升华。教师可把即将讲解的内容编成练习, 让能力强的学生试着给大家演示讲解, 演示过程中, 教师可给予提示和纠正。这样, 既促进优生探索、创新, 又吸引了所有学生注意, 引发他们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认识后, 教师再进行演示和总结, 学生及时、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通过他们的演示, 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既可以对学生学习查漏补缺, 又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促进师生更好的“教”和“学”, 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同时, 信息技术还可以创造任务驱动法, 教师在课前利用翻转课堂, 给学生布置一系列的任务,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以便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除了利用翻转课堂以为, 还可在每节课之初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学习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紧围绕这一任务展开, 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在詹天佑的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播放詹天佑修建铁路的视频或图片, 然后, 给学生提出问题, 布置任务。最后, 整个的教学任务就围绕这些任务展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任务驱动法, 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师生在教学中地位得到转变,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创新能力, 教学三维目标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 课堂效果得到提升。

又比如, 在《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时, 其教学重点和目的是要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观察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 否则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手段, 设计相关的动画, 让学生自主观察船动而江底宝剑不动的动画效果。由于有了动画的直观讲解, 学生们将能很好地理解这则寓言故事, 并不需要老师进行过多的讲解, 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事半功倍, 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单凭板书、讲解、操作这样传统的教学的方式是很难做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媒体优势, 提高课堂效率。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由于受到阅历、时间、空间和相关知识的限制, 很多事物、现象都不能很好地理解, 缺乏相关的感性认识, 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些文字、图画还不完全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使得小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的知识, 难以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元素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思维, 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很容易就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好奇, 产生兴趣, 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他们自己能爱上学习。可见,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使得语文课本中的语言、文字等具备了影像的立体感觉, 可以很好地循环反复、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展现给学生们看和听, 把学生们带人到各种特定的场景之中, 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和感悟。

三、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思想, 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 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小学生个体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当今, 是使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的时代。作为小学教学工作者, 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时代, 敢于接受新事物, 抛弃旧思想。只有这样, 小学语文的教学才会有质的进步, 才能够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有效激发其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

摘要: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一个难题。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从多角度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并从提高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上一篇:新媒体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纳米材料液相控制合成法及生长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