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22-09-10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学科, 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 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受到感染, 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备课讲求科学性和高质量

备课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课堂教学能否提高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总体说来, 历史学科的备课要有一个整体观念, 要备教材, 备教法, 备学法, 备学生, 还得备教师自身。因此, 每周星期一我们学校的历史教师都实行了集体备课, 共同分析重点难点知识, 共同探讨新教材的新特点和适合学生现状的教学方法等等。事实证明, 只有在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精心备课的前提下, 才能有效地克服历史教学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而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历史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如果历史教师用自己良好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学生, 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历史教师还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 良好的学业修养。有人曾经说过:“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历史教师应该熟悉各国历史、各个时期的历史, 熟读史书, 关注历史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随着知识的更新, 学生求知欲的增强,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做个“挖井人”, 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尽自己的力量。“名师出高徒”、“高师出奇才”, 不然怎么会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必须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历史教师在新课导入上采取“巧设疑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方式, 就会收到“抢耳、抢眼、抢心”的效果。其次历史教师要寓教于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课堂上千万不能采取填鸭式的“倒水”教学法, 要旁征博引, 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等, 从而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乐园。第三, 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特别是课堂提问, 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如果问题太难了, 学生就无从下手, 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如果问题太易了, 就不具有挑战性, 即使答了也不会有成就感, 同样也会影响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让学生掌握一些特殊的记忆方法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特殊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

1、谐音记忆法:精选核心文字及其谐音, 使其押韵。

例1: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可把1492年谐音为“医师救儿”。

例2:“1898, 戊戌变法”。

例3:马克思的生卒年 (1818、5、5——1883、3、14) , 1818年5月5日可谐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资产阶级打得呜呜叫”;1883年3月14日可谐音为“幺爸爬山、山上有一寺”。

2、字头记忆法:提取核心文字, 串联在一起, 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皇帝依次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记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把统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由南向北) , 记为“广厦福宁上”。

3、数字特征记忆法:找出数字的特征, 作一番有规律的排列整理, 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

(1) 一肩挑年代 (首尾数相同) :

例1:公元前525年, 波斯灭埃及。

例2:383年, 肥水之战。

例3: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2) 反复年代 (年代按前后两位数字循环排列) :

例1:1818年, 马克思诞生。

例2: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例3: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4、排比记忆法:

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 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 作为记忆的载体。例: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有5点, 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 (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外国公使 (进驻北京) , 外国船 (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磨刀不费砍材工”, 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对待考试”等良好习惯。当然,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换句话说,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 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不同学生情况区别对待,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对不同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 尽可能地对那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加强指导, 使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上一篇:试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下一篇:分析探讨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所致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