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视察汇报

2023-01-24

汇报材料是进行汇报的书面内容。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写出一份有效的,同时还可促进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危房改造视察汇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农村危房改造视察汇报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7年,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住建委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周密部署,统筹推进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很好地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汇报

2017年,省厅下达给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668户,共拨付危房改造专项资金773万元。全县各乡镇通过村民代表评议和村级公示,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进展较快的乡镇有不少农户已完成房屋新建和改造加固。切实加强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做到批准一户,建档一户,一户一档,并完成住建部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实现纸质档案与信息档案相结合。8月14日起,我县组织专班人员按下拨任务指标的30%对各乡镇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共抽查177户,竣工率达87.6%。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制定方案,精心组织。为了把农村危房改造这件大好事办好、办实,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研究制定农村危改工作实施方案,对危改造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要求,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 二是严格对象,严把程序。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把对象的准入关,严把操作的程序关。各乡镇按照“三最”原则(家庭经济最困难、住房改造最急需、解决最基本的居住条件)进行调查、摸底,由党委会讨论确定对象,上报县住建局。

三是强化督查,规范操作。危改工程影响面广、政策性强,为确保该工程扎实推进、平稳运行,我们注重细节、狠抓执行。在资金分配上,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实行财政拨款、银行支付,直接发放到农户“一卡通”账号的模式,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三、后段工作计划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危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加大实施工作力度,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民生工程重要项目来抓紧抓好。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底数,选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使真正的贫困家庭受益。

三是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为后段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篇:**乡农村危房改造督查情况汇报

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

2011年10月27日起,根据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县残联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出以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为组长的督查小组一行4人,赴挂点单位**乡进行了为期2日的督查工作,整个工作以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为主要手段,全面查看了**乡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现将督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情况

20**年*月*日,根据县总体部署,**乡召开了党政联席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确定了拟进行危房改造工作的农户18户,其中15户为新建(重建),3户为维修,经各村委会公示,均无异议(各村公示情况已报照片至领导小组办公室)。后经领导小组实地察看,发现上报的3户维修对象住房均属D级危房,所以将该3户全部确定为重建户。到督查时,18户危房重建户仅有**村**、**村沈**未动工新建,其中***确系无能力进行新建建造;***因涉及县旅游整体规划,未能落实地基而未动工,户本人及当地乡村表示待上报县里确定可建地址后即可开工建设,力争在年底前一层完工。其余已动工建设的16户中,有12户已建好至少一层,4户均已打好地脚梁,砖、水泥、沙等建筑材料也运送到位,将尽快落实匠人进行建设。督查组在督查的实地察看过程中,采取查阅户主本人身份证、户口簿、询问左邻右舍、实地现场拍照等方式,对改造户及房屋建设情况进行了确认。

二、存在的问题

1、第二期**村与**交界的5户新建户因县里尚未研究确定,因此未到现场进行督查,待下步再行落实。

2、领导小组文件确定危房改造农户名单中,有3户与其户口真实姓名有出入,其中***系***、***系***,该2户为文件笔误,经查与乡里原上报台帐一致,但**村***真实姓名为***,系乡里上报所误,下步如何勘误更改,请领导小组定夺。

3、2户尚未开工的**村***之指标是否可由乡里另行选择合适人选;另一户**村***可否由领导小组向县里领导尽快汇报,力争早日让其确认地基,尽早动工,以免影响乡里整体进度。

总之,**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乡里重视,落实到位,工作踏实,措施得力。如乡里***书记、***乡长、分管领导***部长曾多次到现场进行危房改造的地基落实协调工作,像***村的***、**村的***均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确定地基、充分体现了把好事做实的良好作风。

特此汇报

**县残联 二○**年*月**日

第三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XX文件精神,下面,我就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房屋现状情况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83553户184894人,其中:五保户2064户2064人,低保户18769户 20584人,其他特困户6272户15680人。现有困难户中,933户农户房屋严重破损,急需重建;7307户农户房屋年久失修,需维修改造。

二、危改户确定情况

2009年,把XX镇、XX镇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通过调查摸底、评议、公示、审核和审批等程序,确定危房改造对象310户570间,其中:分散五保户61户92间,低保户176户352间,其他困难户73户126间。2010年将XX镇、XX乡、XX乡确定为农村危房改造乡镇,计划改造375户717间危房,其中:分散五保户66户99间;低保户171户342间;其他困难户138户276间。

三、确定的危改户网上录入情况

今年,我们对确定的危房改造户进行拍照取证,并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目前,纸质档案已全部建成,电子档案正在录入当中,目前已完成60%。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XX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已在县长办公会充分讨论,近日将印发执行。按照方案要求,今年我们将改造危房685户,其中,2009年确定改造的310户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2010年计划改造的375户在年底前完成。

五、农村危房改造开工、配套资金和资源整合情况 由于气候原因,危房改造工程目前还没有开工,预计于5月上旬开始施工。

我县2009年确定改造的310户危房投资456万元,截止目前,中央、自治区配套资金281.4万元已到位,县财政所需配套资金正在积极筹措中。

为了切实落实好今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今年我县计划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国家实施的易地移民、生态移民、福利院建设、扶贫移民、残疾人危房改造和五保集中供养等项目结合起来,捆绑各类资金,统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按照项目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综合建筑材料价格、劳动用工等因素,我县危房改造成本为每平方米400元左右,与上级每平方米368元的投资计划有一定差距,存在资金缺口,县财政配套压力较大。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按照危房改造任务将所需配套资金列入相应财政预算,积极动员单位、个人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并通过银行信贷、部门扶持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施工中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第四篇:怀远农村危房改造2011进展情况汇报

怀远县2011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和群众主体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11年农村危改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情况

2011年中央及省下达给我县的危改任务为2000户,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为1800万元。已将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截至到2011年10月9日,各乡镇输入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系统2011户,档案录入率100.55%;开工2005户,开工率100.25%,全省排名第9名,基本竣工1700户,基本竣工率为85%。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县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列为县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邹运飞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办、住建局、民政局、发改委、交通局、国土局、财政局、监察局、残联等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下设综合组、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组、资金协调管理组和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具体办公。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

房户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三、注重审核,准确确定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臵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审批”6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认真分析研究,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三种补助类型。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房屋极度危险、家庭极为困难农户的房屋进行改造建设。

四、补助标准:

1、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20000元;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户修缮加固房屋,户均补助6000元。

2、贫困残疾人家庭(非低保户)、其他贫困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10000元;贫困残疾人家庭(非低保户)、其他贫困户房屋修缮加固,户均补助4000元。

五、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土地整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中,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要求危改户按照《怀远县农村危房改造设计通用图纸》修建,对建房的设计式样、颜色、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及修缮加固的标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由县政府办、财政局、民政局、住建局牵头,

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县住建局质监、设计等技术人员到集中建房点培训技工人员,向建房户传授建房知识,深入建房点查看建房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 要求建房户限期改正,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作。县建立健全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将危房改造资金实行县级财政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工程竣工验收后将资金通过涉农资金“一卡通”一次性发放到农户手中

七、加强协调服务,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积极为危改建房户协调砂石、水泥、钢筋、墙瓦等建材。推行“亲帮亲、邻帮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帮助危改户筹资建房。

三、工作成效

一、农村困难群众居住危房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命安全逐步得到保障。按照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2—3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别危房,因自然灾害而发生居住不安全的情况将有效减少,可以说是为政府分忧的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解愁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2011年中央及省财政已投入资金1600万元。在走访调查中许多群众说:感谢政府帮助我们建房,房子建好后可以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今后再也不为居住危房担心了,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之基。农村危房改造不但缩小了城乡差别,而且乡村干部深入危房改造工地,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裕了,老百姓的心和干部更贴近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县贫困面大,贫困度深,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资金筹集困难,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部分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自身无任何积累,亲戚朋友和银行又不予贷款,资金筹集极为困难。

二、由于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大,县级财政资金压力大,办公车辆和经费短缺。

三、今年我县雨季比较长,部分乡镇受灾严重,影响危改工作进度,加之今年我县基层组织村换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

四、部分乡镇重视力度不够,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所人员技术力量不足,造成虽然大部分房屋已经建好,但是档案信息系统没有及时录入。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本着先急后缓、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着重先解决极度危险、极度贫困的农村危房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解决全县农村危房户改造。

二、整合资金、捆绑使用,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

三、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资金挪用、挤占、流失。

四、加大危房改造工作力量投入,县住建局加大督查力度,督促乡镇倒排工期,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进度,确保11月底完成全部任务;

二、2011年农村清洁工程进展情况:

古城、陈集、褚集3个乡被列为2011年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乡镇,主要建设内容有:

1、新建3座垃圾中转站(建筑面积每座约100平方米);

2、采购3台5吨垃圾压缩车;

3、购买3个乡镇垃圾清扫、收集、运输设备。该项目总投

资3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2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08万元。2011年农村清洁工程10月份工程进展情况如下:

自卸三轮汽车已签订招标采购合同,中标企业于10月13日前将车辆送达指定乡镇。人力垃圾车、垃圾桶招标采购已完成,目前正在公示期,预计10底可送达乡镇。

陈集乡:中转站主体已基本竣工; 褚集乡:中转站主体已基本竣工;

古城乡:中转站基础、地圈梁、构造柱、屋顶混凝土已浇筑完毕,目前正在砌墙,占工程总进度的80%;

下一步工作打算:11月底可全部完成。

2011年10月11日

第五篇: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决策部署,县作为全省21个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试点县之一,在省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的有力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落实经费、专题部署,经过将近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危房改造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县情简介

县位于省东北部,上游,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2240平方公里,现辖11个建制镇、9个乡和2个街道办;全县户籍人口76万,其中城区人口7.65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改革激活力,靠创新谋崛起,抓民生促和谐,强力推进大发展,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四个首次突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亿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达到目的5.466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7.7亿元;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0.01%。先后荣获“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和全市“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等荣誉。

二、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危房鉴定标准》,农村危房鉴定属整栋(d级)的危房要拆除重建,属局部(c级)的危房要修缮加固。县农村危房改造困难户共有1176户,其中新建住房823户(低保户484户、困难群众227户、深山移民112户),维修户353户。

中央和省财政下拨到县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176万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并报请县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建设、民政、发改委、财政、扶贫办等五家相关单位就如何充分利用专项资金进行研究讨论,确定新建住房的低保户每户补助1.5万元,困难群众每户补助1.2万元,维修户中每户补助1500元,并按农业人口比例下发各项指标。中央及省财政配套资金803万元,今年我县农危改造共需827万元,县委、县政府对危房改造高度重视,又从财政配套了24万元补助到农村危房改造中去。

三、主要做法

(一)怀着对做好危改工程的高度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是中央惠农政策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民的殷切关怀,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农村困难群众来说,是解决住有所居、雪中送炭的大好事。为了把好事办好、办实,我县努力做到领导重视,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干群同心,同挑重任。一是广泛宣传。从6月份开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宣传,广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有关法律法规,让农村危房工作标准申报等程序做到妇孺皆知,积极为危房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健全机构。我县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由建设局、民政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由发改委、财政、建设、民政、扶贫开发办、残联等部门负责同志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中抽调,具体负责危房改造日常工作。今年财政安排工作费25万元,用于启动危房改造工作。各镇(乡、街道办)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组干部包干负责。三是落实责任。县里制定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挂钩镇(乡、街道办)联系表》,将镇危房改造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和各镇(乡、街道办)及村委会。镇(乡、街道办)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怀着对做好民生工程的深切愿望,严格对象,严把程序。危改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稍有不公,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我县坚持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程序公开,严把对象的准入关,严把操作的程序关,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民政部门和有关镇(乡、街道办)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在7月底全面完成工作。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家庭,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户证明、危房照片等有关材料,经村民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予以公示,再报镇政府予以公示,最后在县政府网站公示。三榜公示,层层把关

,为有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培训,整体推进。7月19日,我县高规格、大规模地召开全县危房改造动员大会,各镇(乡)长、街道办主任、财政、民政、规划所长等130余人出席会议,以会带训,掀起了全县上下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热潮;8月3日由县建设局牵头举办了一期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培训班,建设、民政、扶贫

、残联、国土等部门及各镇(乡、街道)相关人员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培训。8月12日,县建(来源:好范文 http:///)设局选派了11名业务骨干赴南昌参加由省建设厅举办的全省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培训班。此后,又分别召开了三次领导小组会议等,通过各种培训,既及时地宣传了农村危房改造的有关政策,又增强了农村危房鉴定工作的科学鉴定能力,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我县精心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三年规划,层层召开动员会,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在调查摸底后,建设部门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的危险房屋进行技术鉴定,确定危房等级,填写《省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书》;领导小组的12个挂钩县直单位分组下乡,深入农户家中,现场复审、拍照存档,逐村逐户建立农村危房改造档案,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建房对象。新农办、民政、扶贫、残联等单位整合资源,集中资金,帮助农民新建住房。

(三)怀着对做好满意工程的强烈责任,强化督查,规范操作。危改工程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影响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为确保该工程扎实推进、平稳运行,我县严把细节、狠抓执行,真正把危改工程做成了百姓的满意工程,政府的放心工程。

一是督查到“户”。为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把握工作进度,我县抽调监察、民政、扶贫和建设等部门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县22个镇(乡、街道办)的农村危房改造进展情况定期进行全面督查。不定期进行入户督查,杜绝农户把改造资金挪作他用,确保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通报到乡。对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的镇(乡、街道)进行及时通报表扬,并安排电视台、报社进行跟踪报道;对进展缓慢、工作懈怠的镇(乡、街道)在镇(乡)长、街道主任大会上予以通报;9月1日,全县危房改造工作已全面铺开,进入新建或改建阶段。

三是资金到卡。为保障资金安全,我县三次召开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落实建房计划、指标分配,确定资金安排等有关事项。县财政局会同发改委、建设、民政、扶贫、农业开发办等单位负责安排危房改造资金的筹措和拨付,专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财政部门按照建房进度按“5:3:2”比例把资金拨付到农户,实行一卡通发放,审计、监察负责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四、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各镇(乡、街道办)根据会议明确的任务认真抓好落实。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的新建住房部分已全部竣工,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县危改办还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各镇(乡、街道办)危房改造情况进行巡查,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巡查中发现部分房屋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及时指出整改意见,积极帮助危改户把好建房质量关、进度关,安全关。县危改办及时收集进度图片,按时反馈进度信息,为领导针对性的督查提供依据。近期,我县又召开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调度会,会议要求挂钩镇(乡、街道办)的成员单位领导下乡督查危房改造工作,确定每户农房竣工完成的时间,维修户是否落实到户,是否已经修缮,农户改造资金是否到位。档案资料必须完善齐全,同时也要了解农危改造户反映的实际情况,做到农改户满意、放心。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规划设计及房屋选址方面存在许多工作多不足的地方。

2、危改对象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特别是主要劳动力是残疾,久病的家庭,自筹资金困难较大。

3、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建房仅靠当地建筑工匠,农房建设经验不足,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

在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虽然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要我们继续为之努力。进一步明确责任、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让1176户困难群众在春节前喜迁新居!

上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下一篇: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