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2023-04-11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过程,选择学生有兴趣的人、事、物、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创设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以学生有兴趣的事物、故事、游戏、活动,创设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多彩的学习活动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精心设计了以下活动。

1.动态演示,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上课伊始,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并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个顶点所作的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是任意作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沿着高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也可以拼成长方形。这是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是所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得到的。这是把三角形面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来计算。通过复习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效应。

2.动手操作,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提出问题:梯形的面积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呢?你又准备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然后一起用课前准备好的梯形纸片进行实验。学生的操作归结为四种:①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④用两个任意的梯形拼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汇报展示后,教师再用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寻求突破点。最后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梯形上底、下底、高有何关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有何关系?

通过课堂上演示、操作、展示、交流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学会了新知识,达成了预期目标。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多样化练习

设计多样化练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原则和保证。

在 “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制作了这样的一个练习课件:把班上的座位表出示在屏幕上,学生按问题说出座号,被说出座号的学生就站立起来。①座号是最小质数的;②座号是最小合数的;③座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④座号是质数的;⑤座号是合数的;⑥座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⑦站立两次的;⑧只站立一次的。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第一课时时,我设计了“搭火车”的练习题:每组第一个同学说一个分数,后面的每个同学说出和这个分数相等的一个分数,说对的就能搭上火车,说不对的就下一站搭车。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责编 金 铃)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千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邓春云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不断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说要通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阶段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说: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那么,小学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有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效教学。

一、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就意味着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而善于从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而教师就要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有效的学习情境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为了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我们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内容有关、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活动探索的动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时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年、月、日”时,有一位教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大爷,今年63岁了,可是他只过了15个生日。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中有的说,老大爷今年63岁,一年过一个生日,至少也应有62个,怎么只有15个呢?是不是老师弄错了„„教师适时引出课题,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学生打开课本,急切地阅读

起来。“原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原来时间也这么有趣。”将单纯的学习融入有趣的生活实际中,了解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热情,它让学生学得了知识。

二、有效的开展数学活动

1、活动化学习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当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老师提出:“给你一张正方形纸,你能不能折出它的1/4?试试看,请给你折出的1/4涂上颜色”这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他们用多种方法折出了1/4。通过手、眼、脑并用,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很快又得出了很多种1/

8、1/16的折叠方法。这种以“动”激“活”的学习方法,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让他们分享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眼、动耳,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发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方面素养。再例如,在教学一堂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摆一摆,用12个棱长2厘米的立方体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四人小组摆后反馈。生1:我们摆的长方体的长是24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还有长是12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还有长是8厘米,宽6厘米,高2厘米。生2:我们小组除了他们摆的三种外,我们还摆出了长6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老师问:你能求出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吗?请选择一种进行计算,学生在动手摆的基础上列式计算基本没有问题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

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自主探索的过程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首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最简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按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分成两类。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接着老师让学生猜一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跟什么有关?有的说与分子有关,有的说与分母有关,还有的说与分子、分母都有关。四人小组讨论,一111会儿,有同学回答:我们认为与分子无关,与分母有关,因为、、能化成有限82511小数,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分子都是1有的行,有的不行,则说明与分子无76

关。由于分母不同有的行,而有的不行,说明与分母有关。老师又提出了:分母是怎样的数能化有限小数?学生自动探究起来了„„

三、有效的联系生活实际

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如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联系实际导入,我们地处如皋港开发区,许多外资企业来投资开发,开发区实行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我问:“如果我们参与拍卖,必须知道土地的什么?”生:“面

积、形状”。“现在有一块土地底价200元/每平方米,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地,你认为够不够?”

(30+ 80 )× 40÷

2=110× 40÷ 2

=2200(平方米)

200× 2200=440000(元)=44(万元)

大部分学生认为够,可是有一位学生却提出:“拍卖时,如果人多,价格自然要提高,如果价格提到230元以上,50万元就不够了。”这学生真聪明,他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班级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得成吗?大多数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发现15×15=225平方分米,(7×5+7×6+5×6)×2=214平方分米,225>214,所以认为能做成的。但有的学生是用画草图的方法,作出判断的。通过作图发现白铁皮不够长,最后学生想到用焊接的方法拼起来还是能够做的。这类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中的许多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料。这样,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总之,有效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的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学生有效的获得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这样课堂教学会更有效。我们将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第三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心得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现行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备课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证。

要上好课,备课是保证。传统的备课方法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讨,教师备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变个人自备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才能,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师生的互动和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样调控,这些只有在课前教师心中有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把握教材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把握教材就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数学的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公式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

三、突出重点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本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来,同时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新知识。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转化过渡要自然。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四、挖掘智力因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不应忽视的。 教材中的“试一试”“说一说”“想一想”,由于这些题较难,学生做起来可能无从下手,有些老师对这些题要么不讲,要么教师以讲代做。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立足启发为主让学生共同参与探讨,要注意引导学生变换一种角度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推理、交流,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认真研究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0年1月

认 识 物 体

何成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辨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2011年4月

第一册《认识物体》说课稿

何成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基本特征。这样经历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符合掌握知识的规律,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学生联系生活找出属于这四种图形的实物,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其特征,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以有知识经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教学目标:

1、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而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感受片面与曲面的不同。

2、在认识物体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操作发现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不同图形的区别学生喜欢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认识和能够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拄和球。

难点:找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并能明确图形之间的区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本交流着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的思想,我将结合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联想迁移,鼓励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

二、说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美丽的城堡) 学生观察城堡中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老师出示长方体积木,请学生摸一摸,说说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回答有6个面,每一面都是平平的,在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等。再由其他学生补充说明,师生共同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老师给出名称。(板书:长方体。)接着依次出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按照同样的方式提问学生,学生可能给出这样的回答:比如正方体上有很多面,每个面都是平平的,每一面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上面和下面都有一个圆而且两个圆一样大。球上没有角,很光滑。经过总结老师给出图形的名称。(板书:正方体,圆柱,球。)老师指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为认识物体且板书认识物体。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名字。老师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根据所指说出名称。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摸一摸和说一说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探究在比较中感知图形的特点,并且认识图形。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找朋友。

将生活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连一连说说理由,并且找出其它的一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说明结果后,老师用多媒体呈现答案,并且要求学生介绍找朋友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在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时犹豫,老师可以及时引导说明可以根据是否能在物体上找到长方形来区别。通过找朋友这一简单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说出生活中的物体,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数一数。

要求学生数左边图中各有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长方体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2个第三层有2个第四层没有。用形象的语言告诉学生不管胖瘦高矮都是长方体,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图形,确认表格中的四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12再次确认没有漏数。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什么图形有几个,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加问还可以怎么分,引导按照颜色的不同分。

这一步骤要让学生在一堆图形中辨认出不同的图形及时的巩固了新知,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排一排。

一个学生拿一个图形,8个学生拿着8个图形在教室里排队,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图形,说说是从哪边数起的,照这样数第几个是球第几个是蓝色的,第几和第几都是正方体。分清了左边,可以让学生说说从右边数起的情况。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排一排的过程中复习左右以及第几的知识,也巩固了图形的知识。学生在“玩中学”的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操作实践,亲身体验。

3、总结归纳。

游戏:请学生来说说一个物体的样子,让全班学生一起猜是什么物体,要求大家判断第一个学生对物体的描述有没有错误。最后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物体,要求学生在家里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这一环节鼓励孩子尝试记忆物体的特征,促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知识,将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1年4月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课堂教学模式

1、 创设有趣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2、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新教材从选材上就已经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不再是空洞而枯燥的知识罗列。教师在明确教材内容知识的要点是什么后,根据本班或者本地的实际情况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使生活和数学有机的融为一体,知识的应用与再创造得以完美的结合。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东西却十分熟悉,于是课堂上我就通过学生对这些东西的进行分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这些物体在生活中出现在哪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数学的真实作用还原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问题。要学生学会数学,做数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发挥、发展、创新数学。

3、“互动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灌输,盲目地的“填鸭式”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而应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模式。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共同活动。课堂上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提问不少于10人。同时还应当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入小组学习的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二、学生学习方式

1、主动参与,善于合作。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使他们在有效、有序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不要将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形式化。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当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就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了别人的想法,增加了知识面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新教材中很多练习题都是给一幅主题图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就应当给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交流的条件。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解释、思考、交流。老师时而穿针引线,巧妙点拔,适时评价。学生也才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发展。我认为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宜四人为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间充分交流,又不至于因人多嘴杂而忙中生乱收获甚微。

2、 注重体验,勤于动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已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数学新教材的编排上也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随处可见的 “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例如在讲授加减法的过程中就应当尽量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3、 打破常规,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活泼的气氛。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去放任自己的思想去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我为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这些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积极性也很高。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让人感叹孩子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011年4月

小学数学下册教学心得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通过本期的教学有的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首先就要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在课堂上单一的征对一些枯燥的计算进行讲解必然不会引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乃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比如说在进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进行一些实物分发的实际操作,运用一些实际的机会。比如说在课间餐点的分发时,让学生自己去分发并在分发过程中不段断的进行询问,这样在分发的物品不断减少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同时又让学生比较出想5-1与5-1-1这样两个算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了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还可以把它运用于生活。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2011年7月

“9加几”教学设计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教学目标:

1、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原理,能快速而正确地计算9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启思

1、 2 7 4 8 / / / / 1 □ 1 □ □ 1 1 □

2、出示卡片:10+1 10+3 10+5 10+2 10+8 10+7 10+6 10+4 师:为什么你算的那么快呀?(10加几就是十几)

3、设疑激趣(9加几的口算卡一组)

不一定等学生算出来,快速地换卡。让学生谈谈感受,并揭示课题。

师:你有什么话想说说?

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快速地计算9加几吗?

二、探究9加几的算法

1、情景导入----主题图

(1)这是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现在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师:那9+4=多少?看看谁既能算出结果,还能说出怎么想到结果的。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数数法:

1、

2、3……

12、13依次数。 (2)接着数:从9数到13。

(3)凑十法:先拿一个放进盒子里,再想“10+3=13”…… 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通过数数的方法得到的,也有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比如把外面的一个拿到里面,凑成10,外面的合成13。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师指导。

师: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用图来表示。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我们把这种凑十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 小结:方法优化。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盒子里本来可以装几个,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凑成10个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重访主题图,观察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课件出示: 9 + 7 = 同桌互说“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再指名说,教师课件演示。

2、师:这道题我们是把9凑成10,再加6算出结果的。想想,你还能把7凑成10来计算这道题吗?

3、做练习纸上的第一题。(生独立完成,师选一两名学生作业展示)

4、小结;说说怎样计算9+几的? 从几中拿出一个“1”给9凑成10,10再和剩下的数合成十几。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

1、2题)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怎么列,再圈出10个直接写出得数。

2、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 (1)结果都十几。(2)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另一个加数少1。齐读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3、试试9+ □= 1□,随便报个加数,得数是多少?

4、练习纸第2题和第3题。

5、重算9加几口算卡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比如:“8+5”怎样把8凑成10?“7+6”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2011年6月

《9加几》说课稿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熟练掌握“凑十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9加几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凑十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红圆片、黄圆片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细来说说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构想。本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出示学生喜爱的兔博士,用兔博士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9+()=10 10+5= 10+3= 3能分成()和() 8能分成()和()

通过兔博士引入课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9加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谜语导入,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谜语导入,寻找信息

“同学们对于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作为奖励,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小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

学生很快猜出是鹅。接着出示一幅鹅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可能会发现: 有9只白鹅,3只黄鹅。

有两只张开翅膀的,10只不张翅膀的。 有4只头朝左的,8只头朝右的。……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鼓励。接着让学生帮忙来解决一道数学题:白鹅和黄鹅一共有多少只?你会列出算式吗?”

学生可能会列出9+3或3+9,并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达的实际意义。9+3如何计算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二步: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列出9+3后,引导学生用自备的学具自己去摆、去想、去算。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从9接着数,

10、

11、12; 把圆片放在一起,一个一个地数,

1、

2、3……直到12;或2个2个地数,

2、4…^ 如果有学生出现凑十法,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并请学生用投影摆圆片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学生的表达可能不够规范,不够严谨,只要学生表达出凑十的想法即可。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所期望的“凑十法”也没有关系,我会以参与者的身份来提示学生“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试着让学生摆弄圆片去做,若还是不行,我就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凑十法”的方法。即“先从3里面拿出1个与9凑成10,10再加2得1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直接理解3能分成1和2”

第三步:归纳算法,选择最优

“同学们真了不起,小小一道题,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解题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及时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让他们体会到用 “凑十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在对比中感受数学的简捷之美。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算一算部分,通过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向日葵、枫叶图,培养学生看图解加法算式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本题重点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练一练第一题,通过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计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题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第3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先让同桌互相以讲故事的形式弄清楚画中的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列式计算。这些题从具体的图到算式到应用,步步提高,具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

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通过让学生谈论这节课的收获,巩固新知,进行小结。

五、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板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效率。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上数学,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

2011年6月

《9加几》教学反思

田坝中心小学 何成蓉

《9加几》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从这一理念和目标出发,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力争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机会,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

在刚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些口算题目。如:9+1+8 9+1+4 9+1+3 这些连加式题,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好算吗?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快乐。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解放,众说纷纭: 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接着数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用“凑十法”算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样,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们敢于发表观点不一的看法。

三、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但有些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所以我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如:挑选两名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其中一名用“数”的方法,另一名学生用“凑十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算法进行评价,进而慢慢认识到“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以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同时,我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可能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也为后面学习加减法简便计算中“凑百”、“凑千”奠定基础。这样既呵护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计算方式的权利,又给学生提供了对各种方法做出比较、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促进学生更高智慧的生成。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的不到位,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一味的求快,直奔主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请孩子们看着图,先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这样就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计算过程的空间。觉得自己有时候,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全面,不够细,教学时免不了因为一开始的“粗枝大叶”而走回头路。

2011年6月

第四篇: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继承人类知识财富,开发智能,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目标

现代学习论指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整体性,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又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教学进度、时间都一定的情况下,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

如学习分数化小数时,可设计三层目标:第一层: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能努力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层:能在探究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第三层:能利用猜想、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分类思想等。

二、组织有效的交流,提升情感与认识的有效参与

有效交流、有效参与,注重在有效上。这种有效表现在:

1、在展示体验中激发交际欲望;

2、在交流体验中分享表达乐趣;

3、在自说体验中感悟数学之理。

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学三位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出现了如下几种答案:506348=68506348=168506348=158 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1:个位6减8不够,就从十位退,十位没有数,就从百位退,个位变成16减8得8,十位从百位退1后就是10减4得6,而百位因为退了两次1,变成了减3得0,所以得数68。 生2:个位6不够减8,就从十位退,十位没有数,就从百位退,个位变成16减8得8,十位变成10减4得6,百位退了1,变成4减3得1,得数是168。

生3:我觉得上面两种算法都不对,如果百位退1,在个位应该当作100。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借1,十位就要少1,不能当作10减。所以两个答案都不对。可以这样算:个位6减8不够,就从十位借1,十位为0,无法借,就从百位借1,先在十位当作10,十位再退1给个位,这样个位是16减8得8,而十位剩下9,9减4得5,而百位退1后是4,4减3得1,所以最后答案是158。

在交流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当学生错误的思路或方法需要改变时,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让大家正视它,然后运用已有的认知,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有效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启发。

三、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

知识一般都是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外在于自己的符号化知识和显性化经验,更要让学生用特殊的方式认识和体验人类创造知识的生动过程,使学生与生产知识的人和历史进行对话,从而把他人生命实践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生命实践的体验,把他人生命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自己的体悟和践行,转化为自己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和精神能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知识对学生而言的由外向内的真正转化。 以圆的初步认识为例,来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是:第一环节,感悟画圆原理,形成圆的核心概念(如:在不同情境中画圆,感悟事实,积累体验)。第二环节,运用画圆原理,创造画圆的工具(如:图钉,绳子等)。第三环节,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认识圆的基本性质等。[page]-->

四、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

人学习数学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并于生活中养成了生活思维的习惯。在他们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养成数学思维习惯的时候,却仍然保留着生活思维。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那个节点。

课堂教学中,曾发生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我问。 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他答道。 那你吃什么的? 我经常吃粽子。

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个粽子。 那你能吃几个粽子? 吃半个就可以了。

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两个半。

怎么算出来的?

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

这位学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他的生活思维上:他关注的是材料的合理性,而未进行数学思维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找寻到了这个节点,我们做到了《圣经》上说的治一个人的病,先抚摸他的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对症下药了。

第五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嘻哈辰辰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的。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抓好课堂40分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以前的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怎样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为此有时方法过激,采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方法促使学生计算,做应用题,结果效果并不怎么好。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

《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认识领域方面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感领域和智能领域获得发展,张扬 个性,发挥潜能。针对低年级数学特点,要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应从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入手,下面结合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数的组成在加减中的运用离不开计算。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也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为重视培养的能力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课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仍很重视,所不同的是,与 以往的教材相比,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而且更突出要求计算方法的合理、 简便与灵活,并注意把各种计算(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有机地联系与整合起来,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从更高的要求提升 学生计算的素质。分析目前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谈不上有任何学习的兴趣,以致于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心理倾向,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计算的正确率明显下降。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如何正确看待计算有很大关系。主要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达到数的组成在加减法中运用的有效性。新课程追求自主创新的学习,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它不仅仅是如此,“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 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 习品质。

小学低年级数学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要很好地落实,我认为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 境。”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 学中,适时适当的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诱发儿童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皮亚杰曾告诉我们:儿童是个主 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因此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从其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喜欢数学。比如,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屏幕上显示一座房子失火了,一位叔叔要打电话报警,一紧张忽然忘了电话号码,站在电话机旁正 抓耳挠腮,急得满头大汗。这个画面一下子抓住了每个同学的心,许多同学急得 大声喊:“赶快打119报警啊!”、“再不打119报警,要烧光了!”真是如临其境啊。我趁机说:“同学们真棒,帮叔叔想出了报警电话。瞧,叔叔打通了报 警电话。”果然画面上随着警笛声出现了一辆消防车,哗啦啦,一下子把火浇灭了。大家松了一口气。我接着说:“假如遇到了坏人,要打什么报警电话? 大家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紧接着,我就自 然地再用语言导入主:“同学们,象1

19、

110、120 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比如我家住在1号楼502室的1和502也是。你 们还知道哪些?”学生的情绪再度兴奋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这样的导入,使学生觉得新知识并不陌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及早地进入最 佳状态,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践操作,发展思维。

杜威有句金言:“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低年级 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于学具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 调动起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发展各种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例如:在学习“9加几”时,我让学生摆小棒:你是怎样想的就怎样摆。先 摆“9+2”,有的学生摆好了就发言: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然后 移动右边的 1 根和左边的9组成10,数一下右边是几根,得数就是十几。这是“凑十”法。还有的学生说是用数的,数一数有几根小棒,得数就是几。接下去又摆了9加

3、

4、

5、

6、7,我也下去巡视,协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借助一些道具,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从而使我们的学习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我们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的学习、开展、探索,我相信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有效性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识下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