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

2022-08-23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

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紧紧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做了一定工作,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我局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全县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完成了市、县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解决了部分下放知青、小集体企业职工、“三类人员”和大集体职工等8千余人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我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78人,占任务的122.23%;城镇就业率98.08%;已帮助在政府已购买的353个城镇公益服务和基层社会管理岗位就业的人员享受就业优惠政策;“4050”人员就业人数369人,占任务的141.92%;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340人,其中省内转移6962人;免费培训工业园区员工2382人,对407人开展创业培训,占任务的101.75%;发放小额贷款3889.5万元, 占任务的114.40%,其中,支持个人创业贷款3889.5万元,占总数的比例100%。

(二)社会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积极协调,有效化解基金风险。2007年省属四矿退休职工医保8000余人全部纳入属地管理,占我县参保退休职工的47.00%,我县积极与省市人社部门和江钨集团沟通协调,每季度与财政、四大钨矿管委会召开资金调度会议,争取医保资金的及时到位,维护退休人员和老工伤人员享受保障待遇。另一方面,我县加强医保基金和工伤基金的审核,完善定点医院的日常医疗行为管理制度,开展医疗待遇及工伤待遇稽核,减少不合理支出,较好地保障了退休人员和老伤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力化解了基金压力的风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100831人,占任务的113.17%;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6671万元,占任务的185.31%;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1508人,占任务的100.07%,基金征缴290.3万元,占任务的223.31%。

二是优化服务,有效提升经办水平。我县社保工作通过加大法制宣传、扎实开展小集体企业、失地农民参保等措施以及降低参保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完善社会化服务、开展预约上门服务、设立咨询热线等途径有力地提升了经办水平和服务能力。社保窗口xxxx、xxxx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我县南安镇劳保所所长谢晓崴同志荣获xxxx年度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浮江乡劳保所所长谭怡彦同志荣获xxxx年度全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

三是征缴扩面,有效拓展社保覆盖面。截至目前,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数32807人,占任务的103.82%;缴费人数22336人,占任务的103.17%;基金征缴总额10368万元,占任务的152.92%,名列全市前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110423人,占任务的85.87%,收缴保费1716.14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2290.99万元;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总数3090人,占任务的100.98%;失业保险扩面18200人,基金征缴总额294.5万元,占任务的122.71%。

(三)维权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通过加强日常执法,加大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缴力度,建立了劳动监察、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联合监控机制,并实现建筑行业民工工资保障金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民工工资不拖欠。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者700余人次,受理劳动投诉争议案件97起,其中群体性上访事件11起,涉及企业58家,个体18家,涉案金额442万多元。狠抓落实民工工资保障金缴存和退还工作,不断完善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共受理工伤调查57件,劳动能力鉴定42起,行政诉讼5件,维持本局决定4件,调解撤诉1件。受理及立案调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10起,为当事人追回工伤待遇、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0.67万余元。

(四)工匠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通过采取“一培、二训、三考”措施,确保培训数量及时完成并力求培训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赣州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匠培训工作方案(试行)》(赣市危改办发[xxxx]1号)的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城建部门扎实开展工匠培训工作,截至9月15日,共派出10名师资,培训了10期875名工匠,其中木工163名,建筑工(包括砌筑工和钢筋工)712名,占任务的109%,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苏区振兴工作及时对接

成立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与上级人社部门沟通对接,确保项目对接和编制

第二篇:人社局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一】

**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坚持就业优先,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1.全县创业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今年,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

完成就业服务+互联网服务4个100%;

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490人,完成100.6%,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790人,完成100%,完成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70人,完成100%;

完成创业带动城乡就业1530人,完成182%,完成带动城镇就业1578人,完成137%;

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3人,完成100.1%,其中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05人,完成101%;

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08人,完成120%;

完成新增创业担保贷款943万元,完成188.6%,贴息141.5万元。

2.完善劳务协作就业平台信息。根据省人社厅的安排,我局就全县就业信息平台,进行完善,对就业后未失业或失业已就业人员信息进行补充,不断更新,建立台账,实现就业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3.搭建用工平台,开展“春风行动”。为满足用工企业和各类求职者双向需求,帮助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月9日,由县人社局、县工业集中区等部门主办,县就业局承办的**年以“劳务协作

就业扶贫”为主题的**年劳务协作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成功举行,吸引3000多名求职者现场求职咨询,237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4.对贫困户转移就业进行交通补助。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对跨区域(包括跨省、跨市州、跨县区)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补助标准为分别给予不超过400元、200元、1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年为7737户121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交通补贴389.17万元。

(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

1.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升。今年,全县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14%,参保总人数35.1119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0.814万人、0.691万人、5.3814万人、1.8308万人、22.06万人、2.091人、1.0807万人、1.163万人。

2.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力度加大。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2.4657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征缴额分别为4980万元、9053万元、840万元、4484万元、3970.8万元、1002万元、235万元和92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00%、114%、118%、103%、125%、157%和102%。

3.合理支出各项保险。今年,共支出各类保险费用4.9246亿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14105万元;

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12312万元;

支付城乡居民养老金5110万元;

核定发放丧葬补助金59.10万元;

支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608万元;

支付大病互助医疗费135万元;

支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通医疗费11375.39万元;

支付工伤保险各项待遇342万元;

支付生育保险基金130万元;

支付失业保险金69.44万元。

4.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全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已参保人员入库率达到100%,未参保人员登记率达到100%。

(三)人事人才工作落实到位

1.认真做好公开招录工作。今年,全县招考公务员职位76名;

招聘教师113人;

招募“三支一扶”人员3人;

目前已全部上岗。

2.抓好教师序列职称评审工作。**年,完成**年教师序列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其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职称55人。

3.参加全市技能大赛。**年12月21日,我县组织12人参加怀化市第一届服务类职业技能大赛,获优秀组织奖。

(四)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取得成效

1.加大了劳动执法力度。今年,开展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专项检查活动2次,日常巡查30多天,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70个,涉及劳动者1306人;

协调处理拖欠劳动报酬纠纷52起,涉及农民工280余人,追回劳动报酬欠款300余万元;

清理非法收取风险押金0.1万元;

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301份;

对2家不规范加班制度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2.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共依法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件,结案4件,按期结案率80%;

案外协调处理劳动争议7起,涉及劳动者20余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工作实时办结。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处理**件,尽量让上访群众满意而归。截至目前,共处理**事项1件。其中,及时回复网上投诉1件,上级批示、交办**件1件。

(五)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1.扎实开展社保扶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年通过政府代缴,为2.962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共计296.23万元。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保障作用,助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2.扎实开展健康扶贫。一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4.649万人,县财政为全县3.33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缴纳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600.21万元。县卫计局为0.6589万贫困人口中的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和重性精神病人代缴医疗保险118.602万元。县民政局为0.6391万贫困人口中的低保、优抚、孤儿等统一代缴115.038万元;

县残联为193个一级残疾人统一代缴2.97万元;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人平180元)实现了财政全额补助。二是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实行“一站式”结算。我县县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已实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人口入院时先诊疗。目前,在县域内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已可以实行一站式结算。三是积极开展贫困家庭综合保障“扶贫特惠保”。我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260余万元,用于贫困家庭综合保障“扶贫特惠保”,对贫困人口实施意外伤害或产业保险。四是贫困人口通过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措施,特别是实行大关爱医疗救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保障。

3.扎实开展就业扶贫。一是建设扶贫车间。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怀化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广**做法发展扶贫车间的实施方案》(怀办发电〔**〕137号)的要求,促进我县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全面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县制定了《**侗族自治县发展扶贫车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创办申报认定和落实政策、工作要求等具体事项,目前,我县已有13个“扶贫车间”正式运行,吸纳劳动力就业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0人。二是开发扶贫就业特岗和就业扶贫公益岗位。根据《**侗族自治县开发就业扶贫特岗工作实施方案》(晃办发电〔**〕10号)文件精神,为使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尽早脱贫,**年我县开发生态护林员、人力资源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卫生保洁员、集中饮用水管理员等就业扶贫特岗2568人,已发放补贴961.05万元;

三是开展“两后生”技能培训。**年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08人,完成任务数的120%,补贴培训资金10.8万元。四是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共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705人,完成任务数的101%。五是落实交通补贴政策。**年为7737户121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交通补贴389.17万元。六是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政策,分别落实岗位补贴24人3.6万元、社保补贴72人21.2528万元、培训补贴75人9.0975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转移就业难度大。根据摸底,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绝大多数已外出务工,现留守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因本人原因或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和50岁以上的大龄人员。而用工企业对务工人员年龄要求一般在16至45岁,少部分企业放宽到50岁,使得50岁以上有就业愿望大龄人员难以就业。

(二)劳动维权难度加大。随着社会劳动关系协调压力日益增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环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规范执法推进较为困难;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体系不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还不扎实,企业用工不够规范,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和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健全社保体系任务艰巨。全县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不高,城乡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基金支付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城乡居民医保体制改革,报销比例的降低直接会影响筹资工作,基金的支付也即将面临亏损。

(四)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从上半年的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在建设车间数量上达到了上级的任务指标,但是,吸纳就业人员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扶贫车间的就业人数偏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偏少,难以完成上级的任务指标。

三、**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1.抓好平台建设。建立“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根据怀人社发〔**〕27号文件精神,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电商平台及脱贫攻坚信息平台,建立“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帮助扶贫对象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2.抓好创业引领。一是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指导和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鼓励农民工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带动就业效果明显的产业项目。二是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职业中专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在校学生必修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

3.抓好就业工程。一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及时为他们提供用人信息;

对离校未就业且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二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以促进农民工就业为主的“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

4.抓好就业托底。一是实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充分发挥就业扶持政策在促进城镇就业困难入员再就业的重要作用,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的主渠道,帮助城镇就业困难入员实现就业。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援助一户,动态清零。二是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功能。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落实国家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负担。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攻坚战。一是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把宣传发动作为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的突破口和重要环节来抓,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参保续保氛围。二是确保督查落实到位。为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加强督查,乡镇对漏保人员进行拉网式的摸排,让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

2.其他社会保险均衡推进。全面加强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做好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实。二是强化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参保缴费的责任和义务。各类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依法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三是进一步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人社部门联合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合力推进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工作。

3.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保,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同时,不断完善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真正保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三)认真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1.搞好扶贫车间建设。做好扶贫车间建设跟踪服务,不断加大政策宣传,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

2.抓好扶贫就业特岗和扶贫就业公益岗位的开发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岗位,针对岗位抓好培训工作。

3.认真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4.抓好健康扶贫工作。

5.抓好社保扶贫工作。

(四)抓好人社系统行风建设

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人社系统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分三年时间持续推进。

**年,按照省厅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完成全面梳理各部门权力清单、服务清单、问题清单,优化再造办事流程,清理精简证明材料。取消、下发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做到清权、减权、晒权、制权一体推进。推进政务系统整合,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初见成效。按政策规定为企业降费减负,大力压缩人社部门涉企涉民审批和服务时限。推出“便民惠企”相关举措,让群众尽快看到人社系统改进行风的成效,人民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有效上升。

**年,全面完成各事项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规程,初步实现县以上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和“一窗通办”。持续优化人社领域涉企服务。

**年,基本形成平稳有序、运转高效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完成省厅布置的全省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实现各级审批和公共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完成“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任务,90%以上的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窗口经办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作风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篇二】

在市人社局指导和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年我局坚持“民生为重、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全力以赴稳就业,较好完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并积极主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建设等工作上做出有效探索和实践,得到上级部门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年3月到我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研,对有关经验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区仲裁院获评全国人社系统**—**年优质服务窗口。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就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社保扩面等考核任务,其中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1.59%(市指标是7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等级a级,社保扩面任务100%完成。制定我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纳入了**年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

二、**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党建”,突出党建引领人社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落实第一议题、党组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年共组织“三会一课”223次、主题党日活动21场。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按业务板块划分设置党组织,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加快失联党员处置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个人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局班子成员牵头围绕“稳就业、强服务、谋产业、保稳定、推改革”五大调研课题展开深入调查研究,以主题教育带动重点工作开展,以重点工作开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各党支部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三是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区仲裁院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区社保中心被评为**省三八红旗集体,第三党支部被评为广州市星级党支部,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区优秀基层党组织。

(二)“稳就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是以区政府名义制发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4大方面13项具体举措。二是建设省级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基地2个、大师工作室1个,举办“海创季”第七季粤港澳青年大学生专场创业大赛,全区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1个。三是在全市率先发放第一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累计放款13笔共277万元,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四是组织对口帮扶创业技能培训和在当地举办招聘会,帮扶130名贫困劳动力在我区实现稳定就业。

(三)“强服务”,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效能质的提升

一是以“粤省事”及**政务微信平台为支撑,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就业、社保、培训、人才、退管、仲裁等所有人社公共服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围绕群众办事需求再造流程,实现全部126项人社公共服务微信网办,群众只需刷脸即办。**年7月1日我区发出全省首张个人电子证明材料,全区25万老人可以足不出户、全天候在线办理所有退休人员公共服务事项,目前已开具电子证明2896份。在“粤省事”专门开辟“**区退休人员开具证明”栏目,这是省级政务微信平台为区级部门开设的唯一一个办事栏目。二是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微信小程序纳入“粤省事”平台在全省推广,实现随时互动,便利全程调解,极大减少维权成本。全年共收到各类申请1811宗,惠及群众5000人次。

(四)“谋产业”,全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新格局

紧抓广州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机遇,促成南方人才中心落户琶洲广报中心。制定人力资源服务业专项扶持政策,纳入**创新岛十八条,瞄准产业链排名前列的企业,面向全国招商选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我区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广报中心先导区、保利天幕示范园区为核心、中大科技园区沿线为支撑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商圈,智联招聘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人力资源产业散、弱、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

(五)“保稳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

一是强化“两法衔接”,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劳资纠纷“两降一升”,形成部门与街道协调联动、高效稳妥的处置工作格局。以实名制和工资分账管理为抓手,强化建筑领域纠纷隐患源头预防。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建筑工地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问题。全年共处理劳资纠纷案件2908宗,为8507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9271万元,移送公安部门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6宗。二是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对245个单位授予**年度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劳动仲裁立案受理案件1978宗,审结1945宗,累计结案率92.84%,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

坚持调解优先,调解方式结案占结案总数的71.67%,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率85.84%。

(六)“推改革”,全面推进编外人员规范管理工作

联合区编办、财局共同制定《关于规范**区编外合同制人员管理的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尝试建立长效机制,将全部涉及财政供养的编外人员纳入规范有序的统一管理轨道,通过减员增效、严控总量,彻底解决编外人员长期无序膨胀的问题。提出了分类管理,养人与管事分开,增补平衡,统筹调配,奖勤罚懒等工作原则,将所有编外人员分为按实名制管理、按数管理和按项目管理三种管理模式,采用不同的经费保障形式。文件将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由三部门印发实施。

三、亮点工作

(一)三方联调工作走在前列

将劳动争议案件处置关口前移,强化“调解”在劳资纠纷处置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劳资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显著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公信力和服务效能。构建政府主导、工会协调、企业共同参与,基层调解、仲裁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体系,提高我区预防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整体能力。全年共调处案件1429宗,调解成功案件793宗,调解成功率56%,平均结案周期仅10天。区三方联调中心被省人社厅选定为多元处理新调解机制试点,被市委政法委列为**年综治创新项目。**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到区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

(二)实现所有人社服务事项微信网办

**区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占全区总量约1/3,而实际业务办理量超过全区一半。长期以来,窗口服务效能不高、办事流程复杂是困扰基层公共服务的难题。为从根本上破解难题,我局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智能化方式提升窗口公共服务效能。继主导开发全国首个调解仲裁微信小程序和开出全省首张个人电子证明后,以**政务微信平台为支撑,将人社所有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微信办理,围绕群众办事需求再造流程,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联办。群众通过手机刷脸认证,就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人社业务,实现人社公共服务效能质的提升。在全部纳入微信指尖办的126项业务中,98项业务可实现零跑腿,28项业务按照法定要求可最多跑一次。

四、**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作为,推动人社工作更好发展。

(二)积极落实就业和职业技能提升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工作,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支持企业复产用工,加大精准就业服务力度,建立420家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多措并举保障企业用工,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工作。出台《**区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三)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妥善处理受疫情影响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和各类劳动争议、投诉案件。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服务中心、三方联调中心片区分中心和琶洲速调快裁点建设,着力落实建设领域实名制和工资分账管理。

(四)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建设。打造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围绕产业布局构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五)全面提升人社全业务微信网办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主动服务精准度、契合度,推动人社公共服务效能出新出彩。

【篇三】

**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和“两让”理念,着力引人才、促就业、抓社保、惠民生,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社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先后荣获**省城乡居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优秀单位、**省城乡居保信息宣传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一、**年工作总结

(一)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强化服务,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任务。一是刚性指标实现新突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627人,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82%,新增创业主体2173户,带动城乡就业342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5人,职业培训2826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477人,创业培训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各项考核指标均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创新创业取得新成效。以大学生就业创业、全民创业就业、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就业以及就业与培训扶贫等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先后精心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精准扶贫暨园区企业用工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各类招聘会2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为劳动力供需搭建了有效平台。此外,精心组织参加创业大赛等活动,重点扶持和推介了联合国银、晶讯光电、阳光体育和高峰红米等一批创新创业品牌企业。三是孵化基地凸显新亮点。坚持把孵化基地建设纳入了全年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依托“两区四园”优势,强化服务,积极争取每年安排创业引导资金1000万元,扩大孵化范围,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租金减免、水电、网络通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孵化基地规划建设面积2平方公里,已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入驻孵化基地企业55家,安置就业2000余人,已孵化5家,年产值达4亿元。四是精准扶贫推行新举措。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要求。强化劳务协作和健康扶贫并举,“扶贫”和“扶智”结合。一方面,突出就业扶贫。在完成贫困劳动力人员信息采集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培训需求,为企业和贫困人员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办电工、厨师、育婴员等培训班17期,参加培训贫困劳动力696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39.2%;

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三年制培训148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85%。发放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费补助639.76万元,涉及农村就业贫困劳动力7165人。完成扶贫车间申报企业18家,认定挂牌9家,吸纳贫困劳动力423人,涌现了晶讯光电、阳光体育和高峰红米等一批扶贫优秀扶贫企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核实更新省公共就业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数据11963条,登记准确率达95%以上。全力推行劳务经纪人制度,在33个省市贫困村和100人以上的重点村建立了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目前已认定农村劳务经纪人46名,为助力就业扶贫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突出健康扶贫。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联合县民政、财政、卫计、扶贫办等单位核查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落实大病集中救治、先诊疗后付费服务等工作落实。整合多种保障政策,落实“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对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基本医疗的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降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截止10月底,全县共有9447人次特困对象、低保户、贫困户享受了一站式结算,共补偿5917.42万元,综合补偿比例达到88.82%,确保这一惠民政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强化基金征缴。将基金征管纳入全县年终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全民参保登记和基金征缴工作,实行“每月一安排一调度一通报”,倒逼责任落实。全县完成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分别征缴基金9627万元、8100万元、371万元、36697.37万元、17986万元、1282.5万元、3600万元、415万元,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7.45%、102.53%、106%、99.28%、142%、85.5%、144%、103.78%,各类保险基金征缴根据省市考核要求,均按序时进度完成。累计采集社会保障信息51.7万余条,发放社保卡43.6万张,激活社保卡39.8万张,确保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100%。二是严格资金使用。组织乡(镇)、村(社区)经办人员开展了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培训,大力推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医保补偿支出27292.22万元,大病二次补偿768.35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676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29万元,大病医疗互助基金支出466万元,全年发放企业养老金23226万元,发放农村社会养老金11192.94万元,代发城镇居民独生子女奖金18.20万元、代发原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困难补助金250.33万元、代发老年乡村医生困难补助金127.01万元、代发原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生活困难补助10.08万元。其他机关事单位养老金、工伤保险金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三是强化基金监管。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专项稽查检查,设立举报有奖制度,严查欺诈冒领社会保险待遇行为。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督”工作,重点检查了近5年来的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制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软件发现疑点处理办法》,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人才强县加速推进。一是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完成了**年46名新录用公务员的录用审批工作,全年共登记公务员56人,完成政府序列1566名公务员的信息采集和公务员统计工作。严格按照《借用人员管理办法》把好借调借用人员“入口关”。按照市委要求,完成审核待登记干部档案360余份,为解决公务员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狠抓了人事招考工作。坚持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的进人原则,通过科学制订人事招考方案、公开考试程序、严把审查考试人员资格,扎实做好笔试面试考务工作,目前共开展2次公开招聘工作,选调公务员(参照公务员)1名,选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9名;

协助卫计、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卫生类作人员各1次,招聘卫生类工作人员87名、招聘中小学及职中教师282名。整个人事考试各个环节做到了“公开、公正、阳光”。三是狠抓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突出抓好了事业单位工作考核奖惩、人事调配、工资福利、教育培训等日常工作。10月下旬联合组织部、教育和卫计部门到长沙、湘潭、衡阳等二本以上高校开展“名校优生”引才活动,面向高校推出30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共吸引各类重点高校**届优秀毕业生39人前来报名参加选拔,计划招聘30人。完成全县260名干部集中轮培训,按时招募、派遣、上岗“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5名,加强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及劳务派遣工作,共接收档案640册,为有关单位部门查档、阅档、核档上千次。为高校毕业生宣传就业相关政策,及时将毕业生意愿提供就业部门,积极为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完成了**年度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高级职称评审通过121人,中级职称评审通过167人,其中我县首次组织开展了**年度中小学系列一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坚持公平公正,采取了异地评审、纪检监督的方式,共评审通过131人。为**县高塘绿农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鸿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引进非洲努比亚黑山羊品种及养殖技术推广和努比亚山羊种羊扩繁项目,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继续深化“平安创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月一排查一化解,一季一调度一通报”的农民工工资风险防控和化解工作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法律法规进工厂、进工地、进矿山活动,重点对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推行人脸识别打卡,成功化解了嘉馨铭居项目、油麻风机吊装等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风险隐患,目前,接待投诉案件41起,涉及农民工1680人,其中立案39起,结案39起,移交公安部门案件3件,立案1件,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障金372.7404万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704.1642万元,涉及人数1620人,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二是强化劳动人事仲裁。坚持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为主线,完善制度、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持续加强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依法公正及时处理争议、化解风险,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和仲裁准司法制度优势,截至目前,共接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6件,立案受理81件,已经结案62件,其中调解处理46件,涉案金额达968万元,按期结案率为100%。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持续深化党性教育。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坚持基层组织“三会一课”和“五化”建设,举办党务工作业务培训2期,围绕抓党建促扶贫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精心组织全局全体党员开展了庆“七一”党建系列活动,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二是严格落实巡查整改责任。7月份以来,积极配合县委第四巡察组对局党组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巡查,针对**年以来局党组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等4个方面25条突出问题,按照整改责任全承担、整改要求全落实的原则,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进一步扛牢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巡察整改,全力打造“务实、高效、法治、廉洁”人社形象。三是强化宣传舆论导向。完成人民路办公区的无线网络覆盖和对办公网络带宽的提速升级,提高了办公效率。完成了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人社”平台建设,发布60余次110余篇,发布内容涵盖政策法规、精准扶贫、基层党建、行业动态、职工风采等方面,菜单点击量近6万人次,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为宣传人社新政提供了新渠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高层次、高技能、适用型人才引进总量偏少;

二是劳动争议纠纷发案数较高,农民工工资清欠工资任务繁重;三是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力量不足;

四是就业扶贫成效还不显著,扶贫车间发展不平衡,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大;

五是社保经办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不足,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等等。面对上述问题,我局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直面问题,分析成因,认真加以解决。

三、**年工作计划

**年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规范”为目标,按照围绕“一条主线”、

实施“两大工程”、突出“三项重点”、实现“四个提升”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工作出成绩、出经验、出亮点,促进人社事业健康平稳发展,确保“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落实落准落地。

(一)主要目标及工作思路

——围绕“一条主线”。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全面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工程。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着力引进一批高素质、适用型人才。重点抓好公务员补登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突出抓好人事考试、军转干部接收安置和教育培训等日常工作。二是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抓好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工作,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启用新的管理系统和补偿政策,全面推进“健康扶贫”“一站式办结”,力争全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56万人,基金使用率达到95%以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要抓好创新创业工作。围绕特色县域经济县建设,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政策,全年新增创业主体1800个以上。二是要抓实劳务协作工作。结合“脱真贫、真脱贫”要求,扎实推进劳务协作扶贫,积极推行政策落实、培训教育、专场招聘、创业创新“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切实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三是要抓好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健全调解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大网络。强化农民工工资保障,联合职能部门,继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推行国土、公路、水利、市政等领域劳动用工实名制、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专用帐户管理等工作措施,力争全县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取率、投诉案件办结率均达100%。

——实现“四个提升”。一是提升社保基金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基金安全责任制,通过细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考核办法,提升社保基金监督水平。二是提升人社窗口服务水平。要建立服务大厅作风纪律督查机制,强化经办机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三是提升人社信息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一站式”办结,全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乡镇劳动保障基础,加强“智慧人社”平台建设,切实让人社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四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坚持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局相结合,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五讲五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开展重要岗位监督评议等活动,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

(二)工作措施

一是突出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本着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理念,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聚天下人才建设**。一要推进引智工作信息化建设,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引进为重点,加大引智项目和活动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人才政策创新。二要妥善做好公务员日常补登工作,重点抓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和军转干部接收、安置和培训工作,按照上级相政策,全面落实工资福利待遇。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努力建设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管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抓紧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善谋事、能干事的紧缺人才。同时,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机制,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强人才引招和培养管理工作,广泛吸引各类人才汇聚**、发展**。

二是突出在创新创业工作上下功夫。一要结合辖区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加大乡镇及部门单位对就业工作的组织落实和责任落实,指导和帮助企业、社区开辟更多就业增长点,进一步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和扶持特定困难群体就业。二要围绕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就业工作。全力支持和帮助做好县“两园四区”建设所需的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以县里项目工程为重点,“点对点”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

三要研究落实新形势下援企稳岗就业措施,促进就业总量提高。进一步落实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就业扶助政策,积极指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创业就业。四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新创业;

五要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见习基地建设,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市场化建设,做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吸纳工作。六要紧紧围绕“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主题活动,加大就业服务力度,要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功能,完善乡镇及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向下延伸就业服务,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是突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下功夫。一要持续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视和举报专查,全面推行劳务用工实名制登记,建立劳动保障监察长效机制。继续开展企业劳动关系“体检”,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服务与指导,采取定点联系、用工建议、仲裁建议等形式,引导用人单位转变观念,规范用工,着力提升“两网化”管理水平,注重预防,加强排查,切实减少劳资纠纷发案数量。二要进一步推动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健全调解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大网络,确保各机构仲裁结案率达95%以上,全力维护社会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

【篇四】

**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厅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顺应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动摇,聚焦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松劲,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年度主要任务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聚焦富民,就业创业实现新突破。围绕人力资源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创业,全市新增就业1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8%,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采集发布就业岗位31万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支持2.1万名群众创业。有组织输入劳动力735人,市外户籍人员新增参保9.1万人。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十百千万”惠企行动,建成省内领先、全市统一的公共招聘服务平台,在全国公共招聘联网报送排名位列前十,相关做法在全省交流。“通汉劳务协作就业扶贫”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就业创业交流活动参展项目,并获得优秀项目奖。经人社部推荐,《人民日报》介绍了我市精准服务“招工难”的做法。我局获评**年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突出成绩单位。

(二)增进福祉,社会保障迈上新台阶。持续加大养老保险改革力度,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审核通过、核定人数比例均列全省前列,相关做法在全省交流。认真落实社保降费减负政策,阶段性降低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共计减轻企业缴费负担31.47亿元。《发挥预防失业功能促进职工稳定就业》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连续第8年、第15年、第4年增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五大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7.5%以上。通州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市区统筹稳步推进。在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率达到100%。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服务和电子化工作扎实有效。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预交额从30.7亿元下调至19.5亿元,市区(含通州区)从9.2亿元下调至6.9亿元。

(三)服务发展,人才引培攀上新高峰。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五坚持五提升”要求,实施“江海英才集聚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推进“通籍人才归雁计划”,首次举办“**市重点引才高校校地对接暨**市高校人才工作站建设研讨交流活动”,与**等地签订《长三角十市一区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成功吸引16537名通籍高校毕业生回通就业创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继续推进高技能人才“十百千万”工程,新增高技能人才1.4万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0.2万名。人力资源大厦建设稳步推进。国家人社部**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重点资助项目落地**,为我市首次,相关做法在全省交流。目前,全市共建有博士后设站单位95家,设站规模数特别是国家级工作站数位居全省前列。5家企业获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选数位列全省第4。

(四)着眼规范,人事管理得到新提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做法入选《中国事业单位发展报告书》。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派驻西部地区的183名扶贫人才帮扶项目近200项,赤子归国振兴扶贫工作得到国家人社部肯定。指导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配合教育、卫健等部门推进“县管校聘”“县管院聘”管理体制改革。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93人。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为市直70多家单位1600多人审批应休未休人员工资报酬。圆满完成市、县两级表彰奖励项目编报和实施,清理规范创建示范活动。组织完成35项人事考试,报考人数11.1万人,实现安全无事故。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顺利通过省市“六有一提升”达标支部评估验收,老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老干部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五)维护稳定,劳动关系取得新成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促进职工工资稳定增长。在全市开展最低工资政策实施效果专项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劳动关系监测预警维权调度指挥中心建设。联合11家部门围绕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女职工劳动保护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组织6期460名专兼职监察员和网格员培训。与**市黄浦区人社局签订《长三角区域(黄浦-**)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战略合作友好共建框架协议》。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522户,为10340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4269.5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为8426人补缴社保1181.7万元。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处理各类案件12140件,其中立案处理5750件,调解成功率为74.82%;

为劳动者争取工资、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伤待遇等共计3.44亿元。

二、**年工作中的突出亮点

(一)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十百千万”惠企行动,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5月下旬以来,**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全市“服务企业百日行”活动,落实指向、调整思路、明确目标,发挥“人力资源助企”优势,按照用好人力资源助企“指挥棒”、打出人力资源助企“组合拳”、打好人力资源助企“主动仗”的思路,在市、县两级人社系统全面开展“十百千万”惠企行动,累计2512人次参与询访,惠及企业12000余家,解决问题2700多个,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环境,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动。经人社部推荐,8月2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导读、二版头条《坚持就业优先、服务重点群体》一文中,就**人社部门提供人才招引、职业技能提升等缓解企业“招工难”方面的精准服务进行了介绍。市人社局还获评**年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突出成绩单位。

(二)出台人力资源集聚政策,推动基础性人才引培提速增质

近期,**市《关于进一步聚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实施。新政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学校、市场等社会各方力量在人力资源培养、配置和使用中的协同作用。对凡是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取消住房、就业等限制,零门槛落户。就业落户在**市且无住房、正常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均可由所在企业向各县(市)、区申请职工公寓,三年内租金减半。择业期内的毕业生可向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择业期备案登记,由各地人才服务中心扎口申请青年公寓,一年内租金减半。对**年7月1日以后,首次在通就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发放每月1000元的综合补贴。首次明确技师参照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标准享受相关政策。激励引才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市公共人力资源产业园,年推荐就业超过300人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免交当年房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我市企业输送初次在通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推荐就业奖励。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全省进度第一

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到位。扎实做好退休中人待遇测算工作,向市财政汇报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计发落地工作和补发资金测算情况,落实待遇补发资金。精心组织实施,市区全面启动退休“中人”新待遇核定计发工作,对**年10月至**年12月所有通过人员待遇申领初审、复审的退休人员进行了待遇核定,3月份实现了退休“中人”待遇按新制度规定发放。积极宣传,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通过短信、寄发告知单等形式,告知退休中人新退休待遇计发情况,并到相关单位上门进行政策宣讲,对退休中人提问进行现场解答。加强对所辖县市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督促指导,统筹推进视同缴费指数修正,统一规定工作时限要求,及时通报工作进度,确保待遇计发平稳落地。截至11月22日,全市复审通过比例82.68%,待遇核定人数13042人,待遇核定比例达到94.30%,审核通过比例、待遇核定比例均列全省第一,获得省厅的充分肯定。

(四)**市企业自主评价人才工作全省领先

**市人社局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职称改革实施意见以及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要求,从**年起,在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自主评价认定中级职称试点工作的通知》(通人社专〔**〕11号),探索在行业人才优势明显、条件成熟的**中天科技、**建工集团、**三建集团、**四建、通州建总等5家骨干企业组建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自主评审,当年5家单位共有289人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年又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二建集团、精华制药集团等9家企业承担试点,**年又新增**五建集团等5家企业。目前全市共有自主评价中级职称企业18家,进一步引导、激发企业自主选拔、评价、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承担试点企业共有1559人获得中级职称,最大限度激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年工作打算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节点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现实压力,完成好明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和不确立性因素。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作风为保障,进一步稳就业、强保障、促改革、增动能、惠民生、优服务,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富民再发力,着力稳就业、促创业。妥善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推动人力资源要素保障,着力稳定就业基本盘,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人力支撑。一是加快就业政策落地。宣传落实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我市企业输送各类人力资源,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招聘成本、提高招人引智竞争力。提请政府出台保障企业用工奖励补贴政策。二是推进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见习、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帮扶。统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退役军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和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全市采集发布就业岗位30万个。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政策,重点抓好省市有关促进创业和富民增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抓好创业服务升级,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专业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创业沙龙、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各类活动开展。四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跟踪,积极改进当前的绩效评价机制。抓紧出台准入程序、评价标准、培训合格证书发放等一系列实施细则,完善职业培训成果评价机制。推广项目制、“互联网+”等培训模式,重点开展新产业、新职业和新技能培训,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二)围绕保障再提标,着力扩覆盖、惠民生。认真落实“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要求,全面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法定人群参保。以实现“人人享有养老保障”为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工作。贯彻执行《**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工作方案》,加强与财政、公安、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强化调度考核,做好工作分析报告,确保**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二是持续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及时做好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全力落实社保惠民政策,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持续、有序、合理增长,提升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严格防控基金运行风险。贯彻落实《**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要求,强化日常监控和数据分析,健全常态化的基金运行预测、预警机制。根据省统一部署,做好社会保险经办风险防控工作,排查业务环节、经办流程存在的风险隐患,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三)围绕产业再升级,着力聚人才、激活力。以构建省委“五坚持五提升”、市委“五个体系”的人才新格局为主基调,坚持抓工程与做服务同步,推进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力争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45万人;

新引博士后20名,新增博士后设站单位6家,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总数达到100家。一是全力确保人才新政落地见效。围绕“人才新政”优化操作流程,采取多种方式解读新政要义,赴高校集聚地区开展政策推介及校地对接。及时足额发放综合补贴、推荐奖励、实习补贴等各类资金,提高各类人才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力争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45万人;

新引博士后20名,新增博士后设站单位6家,全市博士后设站单位总数达到100家。二是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依托智慧人社平台,构建大市范围内一体化的吸纳高校毕业生数据统计体系。继续做好“三支一扶”、就业指导进校园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通籍人才归雁计划”,吸纳8万名基础性人才来通就业创业,其中大学毕业生3万人。三是构建人事代理智慧服务平台。协同开发、积极推广人事代理业务网上办事大厅,进一步梳理操作流程,加强硬软件配备和媒体宣传,推动实现人事代理业务不见面办理率达到80%以上、人事代理所有业务信息化留痕。

(四)围绕服务再优化,着力抓人事、促规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指导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全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对教育均衡发展、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等改革部署,在教育、卫生等行业推行“县管校聘”、“县管院聘”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拓展基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努力营造基层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完善公开招聘制度,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招聘办法。二是调控绩效工资水平。合理调节事业单位内部收入过大差距。注重体现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的导向作用,重点推动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及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三是规范表彰奖励体系。做好新一轮市县两级表彰项目编报实施工作,规范创建达标评比表彰,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考核体系。四是确保人事考试安全。以考风考纪为抓手,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确保人事考试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五)围绕和谐再提升,着力扬正义、保稳定。加强劳动关系矛盾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新格局。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重点推动通州区石港镇和**港新区创建省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利用即将建成的劳动关系监测预警维权调度指挥中心,实时动态监控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整体运行状态,及时处置劳资纠纷。二是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水平。加强调解平台建设,推进基层专业性调解组织优化提升。加强裁审对接,强化联动配合,发挥多部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合力。规范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继续推进调解员持证上岗。改进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培训工作,紧抓培训质量效果。三是强化“网格化”考核管理。围绕人社工作年度目标要求,对市区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推进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等各项业务提档升级。四是增强治欠保支工作效能。认真履行联席办业务职责,推动成员单位提升工作水平。加大日常督查考核通报力度,确保省政府年度考核圆满顺利。稳步加大全市“双随机”工作推进力度,提升全市劳资关系和谐度。

【篇五】

**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坚持就业优先,创业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1.全县创业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今年,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达100%;

完成就业服务+互联网服务4个100%;

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490人,完成100.6%,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790人,完成100%,完成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70人,完成100%;

完成创业带动城乡就业1530人,完成182%,完成带动城镇就业1578人,完成137%;

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3人,完成100.1%,其中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705人,完成101%;

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08人,完成120%;

完成新增创业担保贷款943万元,完成188.6%,贴息141.5万元。

2.完善劳务协作就业平台信息。根据省人社厅的安排,我局就全县就业信息平台,进行完善,对就业后未失业或失业已就业人员信息进行补充,不断更新,建立台账,实现就业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3.搭建用工平台,开展“春风行动”。为满足用工企业和各类求职者双向需求,帮助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月9日,由县人社局、县工业集中区等部门主办,县就业局承办的**年以“劳务协作

就业扶贫”为主题的**年劳务协作暨“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成功举行,吸引3000多名求职者现场求职咨询,237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4.对贫困户转移就业进行交通补助。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对跨区域(包括跨省、跨市州、跨县区)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补助标准为分别给予不超过400元、200元、1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年为7737户121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交通补贴389.17万元。

(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

1.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升。今年,全县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14%,参保总人数35.1119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0.814万人、0.691万人、5.3814万人、1.8308万人、22.06万人、2.091人、1.0807万人、1.163万人。

2.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力度加大。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2.4657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征缴额分别为4980万元、9053万元、840万元、4484万元、3970.8万元、1002万元、235万元和92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00%、114%、118%、103%、125%、157%和102%。

3.合理支出各项保险。今年,共支出各类保险费用4.9246亿元。其中,支付企业养老保险14105万元;

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12312万元;

支付城乡居民养老金5110万元;

核定发放丧葬补助金59.10万元;

支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608万元;

支付大病互助医疗费135万元;

支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普通医疗费11375.39万元;

支付工伤保险各项待遇342万元;

支付生育保险基金130万元;

支付失业保险金69.44万元。

4.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全面落实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已参保人员入库率达到100%,未参保人员登记率达到100%。

(三)人事人才工作落实到位

1.认真做好公开招录工作。今年,全县招考公务员职位76名;

招聘教师113人;

招募“三支一扶”人员3人;

目前已全部上岗。

2.抓好教师序列职称评审工作。**年,完成**年教师序列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其中高级职称55人,中级职称55人。

3.参加全市技能大赛。**年12月21日,我县组织12人参加怀化市第一届服务类职业技能大赛,获优秀组织奖。

(四)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取得成效

1.加大了劳动执法力度。今年,开展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专项检查活动2次,日常巡查30多天,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70个,涉及劳动者1306人;

协调处理拖欠劳动报酬纠纷52起,涉及农民工280余人,追回劳动报酬欠款300余万元;

清理非法收取风险押金0.1万元;

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301份;

对2家不规范加班制度的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2.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共依法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件,结案4件,按期结案率80%;

案外协调处理劳动争议7起,涉及劳动者20余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工作实时办结。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处理**件,尽量让上访群众满意而归。截至目前,共处理**事项1件。其中,及时回复网上投诉1件,上级批示、交办**件1件。

(五)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1.扎实开展社保扶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年通过政府代缴,为2.962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共计296.23万元。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保障作用,助力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2.扎实开展健康扶贫。一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4.649万人,县财政为全县3.33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统一缴纳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600.21万元。县卫计局为0.6589万贫困人口中的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和重性精神病人代缴医疗保险118.602万元。县民政局为0.6391万贫困人口中的低保、优抚、孤儿等统一代缴115.038万元;

县残联为193个一级残疾人统一代缴2.97万元;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人平180元)实现了财政全额补助。二是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实行“一站式”结算。我县县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已实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贫困人口入院时先诊疗。目前,在县域内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已可以实行一站式结算。三是积极开展贫困家庭综合保障“扶贫特惠保”。我县财政整合各类资金260余万元,用于贫困家庭综合保障“扶贫特惠保”,对贫困人口实施意外伤害或产业保险。四是贫困人口通过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措施,特别是实行大关爱医疗救助,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保障。

3.扎实开展就业扶贫。一是建设扶贫车间。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怀化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广**做法发展扶贫车间的实施方案》(怀办发电〔**〕137号)的要求,促进我县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全面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县制定了《**侗族自治县发展扶贫车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政策、创办申报认定和落实政策、工作要求等具体事项,目前,我县已有13个“扶贫车间”正式运行,吸纳劳动力就业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0人。二是开发扶贫就业特岗和就业扶贫公益岗位。根据《**侗族自治县开发就业扶贫特岗工作实施方案》(晃办发电〔**〕10号)文件精神,为使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尽早脱贫,**年我县开发生态护林员、人力资源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卫生保洁员、集中饮用水管理员等就业扶贫特岗2568人,已发放补贴961.05万元;

三是开展“两后生”技能培训。**年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08人,完成任务数的120%,补贴培训资金10.8万元。四是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共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705人,完成任务数的101%。五是落实交通补贴政策。**年为7737户121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交通补贴389.17万元。六是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政策,分别落实岗位补贴24人3.6万元、社保补贴72人21.2528万元、培训补贴75人9.0975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转移就业难度大。根据摸底,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绝大多数已外出务工,现留守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因本人原因或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和50岁以上的大龄人员。而用工企业对务工人员年龄要求一般在16至45岁,少部分企业放宽到50岁,使得50岁以上有就业愿望大龄人员难以就业。

(二)劳动维权难度加大。随着社会劳动关系协调压力日益增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环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规范执法推进较为困难;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体系不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还不扎实,企业用工不够规范,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和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健全社保体系任务艰巨。全县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还不高,城乡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基金支付压力大等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城乡居民医保体制改革,报销比例的降低直接会影响筹资工作,基金的支付也即将面临亏损。

(四)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从上半年的扶贫车间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在建设车间数量上达到了上级的任务指标,但是,吸纳就业人员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扶贫车间的就业人数偏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偏少,难以完成上级的任务指标。

三、**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1.抓好平台建设。建立“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根据怀人社发〔**〕27号文件精神,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电商平台及脱贫攻坚信息平台,建立“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帮助扶贫对象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2.抓好创业引领。一是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指导和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鼓励农民工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带动就业效果明显的产业项目。二是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支持职业中专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在校学生必修课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

3.抓好就业工程。一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及时为他们提供用人信息;

对离校未就业且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二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以促进农民工就业为主的“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

4.抓好就业托底。一是实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充分发挥就业扶持政策在促进城镇就业困难入员再就业的重要作用,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把公益性岗位作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的主渠道,帮助城镇就业困难入员实现就业。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援助一户,动态清零。二是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功能。逐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落实国家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负担。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攻坚战。一是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把宣传发动作为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的突破口和重要环节来抓,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参保续保氛围。二是确保督查落实到位。为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加强督查,乡镇对漏保人员进行拉网式的摸排,让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最终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

2.其他社会保险均衡推进。全面加强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做好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实。二是强化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参保缴费的责任和义务。各类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依法纳入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三是进一步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人社部门联合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合力推进企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工作。

3.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保,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同时,不断完善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真正保护好老百姓的“养命钱”。

(三)认真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1.搞好扶贫车间建设。做好扶贫车间建设跟踪服务,不断加大政策宣传,认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

2.抓好扶贫就业特岗和扶贫就业公益岗位的开发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岗位,针对岗位抓好培训工作。

3.认真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4.抓好健康扶贫工作。

5.抓好社保扶贫工作。

(四)抓好人社系统行风建设

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人社系统加强行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分三年时间持续推进。

**年,按照省厅和市局的统一部署,完成全面梳理各部门权力清单、服务清单、问题清单,优化再造办事流程,清理精简证明材料。取消、下发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做到清权、减权、晒权、制权一体推进。推进政务系统整合,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初见成效。按政策规定为企业降费减负,大力压缩人社部门涉企涉民审批和服务时限。推出“便民惠企”相关举措,让群众尽快看到人社系统改进行风的成效,人民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有效上升。

**年,全面完成各事项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规程,初步实现县以上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和“一窗通办”。持续优化人社领域涉企服务。

**年,基本形成平稳有序、运转高效的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完成省厅布置的全省统一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实现各级审批和公共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完成“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任务,90%以上的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窗口经办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作风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第三篇:2011区人社局年终目标完成情况汇报(定稿)

关于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

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

(2011年11月23日)

区目标考核领导小组:

一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全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抓住“保民生、促稳定、解难题”的工作主线,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人事关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受赵局的委托就我局全年任务完成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年初,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并落实到人,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落实到位。在平时工作中,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民主酝酿,全局人员在切实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同时,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和支持,充分发挥了团结友爱、求真务实的作风,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 1 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党员学习等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严格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全局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确保了党员受教育率达98%以上。做到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各项会议有记录。二是深化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社区)结对帮扶机制,做到了“真扶实帮”。今年,我支部深入到南川西路东台社区、总寨镇陈家窑村和总寨镇莫家沟村,了解各联点社区、村党支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群众的困难,积极开展联点帮扶济困活动。重点完成帮扶项目有4项:(1)为总寨镇陈家窖村困难群众送去帮扶书籍91册;(2)以宣讲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与“1+1”结对户开展结对活动启动仪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了结对联系卡,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3)开展助推“平安中区”宣传活动,确保帮扶对象知晓率达100%;(4)为结对帮扶的南川西路东台社区、总寨镇陈家窑村和总寨镇莫家沟村送去帮扶资金共计3000元。三是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服务活动及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全局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达80%以上。四是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按时、按标准、按规定向党(工)委上缴党费2785元。

5.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一是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及省、市、区纪委会议精神。同时,

- 3 推荐优秀书籍等形式,在全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机关,有力推进了我区2011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7.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今年,我局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长效机制,认真做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活动,宣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宗教事务条例》,使干部职工受教育面达100%,并及时上报活动进展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少数民族从业人员的从业、失业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二) 加强管理,严抓各项工作

1.攻坚克难,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突破。我局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项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全年共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650万元。截止目前,城镇新增就业54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控制在4.2%的目标之内;失业保险扩面63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3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63.1%(其中“4045”人员就业550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399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4.2%;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3%;新增长期稳定就业人数10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0.2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8.7%;组织各类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30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50%;扶持创业3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9.3%;以创业带动就业10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 5 享、高效便民的职介服务体系。组建了辖区1镇、7办共8个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28个社区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为每个服务站充实见习大学生和协管员各1名。

四是抓好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完善就业服务、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用工招聘等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今年提前超额完成转移就业目标,并首次开展了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情况调研,通过调研加强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发挥带动效应,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促进中区劳务输出呈现以建筑为主,辐射交通运输、餐饮、制造、销售等行业的多样化格局。

五是开展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工作。在我市率先完成创业培训任务,开办了10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255人。另外,共申报了84笔个人小额担保贷款及3户企业担保贷款,小额贷款个人放贷数5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4.4%,累计申报贷款662万元,并通过创业补助、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返还等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培训后创业率达到了30%,我局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六是全力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以未就业特困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优先重点帮扶、登记备案,掌握就业动态情况;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帮助选择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提供资金上的支持。累计安置了132名应(历)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到社区见习岗位服务(其中纯农牧户家庭大学生25人,城镇困难家庭大学生33人),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尽快就业。

- 7 号文件精神,彻底解决我区1995年12月31日前与省内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群体的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目前已为符合参保条件人员办理参保登记3856人,审核通过3816人,缴费并领取待遇3687人。

四是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控制在4.2%的目标之内;失业保险扩面63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8%;收缴失业保险金678.5万余元,累计为4992人(次)发放失业金223.5万余元,发放率100%。截至目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7860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6.2%,参保信息数据入库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

五是认真做好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按月对参保单位提供的参保人员增减变动情况花名册、工资总额、缴费基数等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做到参保人数准确,缴费基数准确,使收缴工作更为高效、方便、安全。截止目前,养老保险扩面1751人,完成目标任务103%;收缴养老保险基金15065.38万元,按时足额为10720人发放养老金13130.82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

六是强化社保稽核和资格验证工作。稽核企业64户,涉及职工1955人,占同期参保人数的45%,杜绝了参保单位少报漏报人数、瞒报缴费基数的行为。并开展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验证,防止虚报冒领社保待遇的现象发生。

3.稳步推进人事人才和工资工作。

- 9 行了资格认定。

五是稳妥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圆满完成了全区262名同志岗位变更、29个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情况的审核、备案工作;完成了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及人员竞聘上岗工作。

六是做好报表统计和工资福利审批工作,强化基础性管理。完成了2010工资报表、公务员统计报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和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的审核、录入及上报工作,做到数据详实、情况清晰。同时,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工资政策,完成了2010机关公务员滚动晋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薪和绩效工资调整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公务员滚动晋级96人、晋薪1241人;完成了2010年考录的22名公务员和17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核定工作;兑现2010年岗位设置后岗位变动工资194人;核定物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工资67人;核定2010机关工作人员年终一次性奖金475人;对近年来33名新参加工作人员的连续工龄审批表及档案进行了核定;办理正常退休37人、病退1人;职务变动50人;在青工作二十年晋升级别(薪级)工资55人、四十年晋升级别(薪级)工资5人;重新确定工资16人;法官审判津贴4人;检察官津贴2人;司法岗位津贴5人;基层司法助理员津贴4人;警衔津贴2人;计生津贴1人;信访津贴2人;政法津贴1人;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补贴8人;学历浮动(再浮动)47人;学历补助15人;发放丧葬费、抚恤金16人;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1人;调整法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69人;调

- 11 其中已结案531件,共涉及劳动者3717人,涉及金额334.5万元,其中农民工2602人,共涉及拖欠工资284万元,结案率达97%;仲裁方面:全年共受理仲裁案件58件(其中工伤争议14件、工资及社会保险待遇争议33件、其他劳动争议5件),现已结案5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84人,涉及金额110.07万元,结案率95%。 四是规范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累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1起,涉及劳动者51人,结案率达93%,限期结案率100%,结案效率和调节率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做到了裁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五是认真迎接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办案质量检查。开展仲裁案卷自查活动,共自查案卷121卷。并率先实施仲裁工作硬件设施建设,按照检查要求安装视频监控设施1套,照相机1部和案件审理专用电脑3台。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我局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之中,明确分管领导,专人负责,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养行动纲要,积极宣传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创新的创新型城市的四大要求。同时,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主管人事人才工作的职能优势,在2011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中,录用、聘用多名硕士研究生,并组织培训全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得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6.全面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促进中区消防安全建设快速发展。本着“消防安全重于泰山”这一思想意识,我局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到人,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疏散

- 13 方面的学习。此外,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2个涉农办事处、9个行政村新农保负责人和经办人员进行了政策宣讲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经办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经办能力。第四,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到9个村走村串户,上门为群众宣传新农保的目的、意义、参保人员条件、办理程序、待遇发放等其他相关政策,全面消除农民对新农保的误解和偏见,在宣传形式上采取“一家一户一传单、召开村干部政策宣讲会、举办发放仪式,上门讲解政策、算账对比”等方式,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份,使新农保政策深入民心。第五,为了尽快实现通过网络平台将新农保业务延伸到各镇办,使群众不出镇办即可办理相关业务,我局在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和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与青海省社保局及青海省电信局协调联系,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将新农保专线延伸至涉农办事处并进行测验,实现在最基层的直接经办,新农保经办人员可以直接经办数据录入等各项工作,提高了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发挥职能作用,圆满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1.加强矛盾排查,做好信访工作。为有效维护我区社会稳定, 我们结合重点工作,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防止了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纠纷化解在基层。

2.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验收工作,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动员工作。

3.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努

- 15 主创业。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建立和完善各镇、街道、社区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就地掌握街道、社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状况,开展社区劳动就业服务,更好地发挥社区就业平台作用。

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社保补贴等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继续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和“村官”服务工作,落实好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的相关政策。

4.做好公益性岗位、见习岗位开发工作,加强管理监督指导,调动公益见习岗位人员积极性,使其在岗位充分发挥作用。

5.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拓宽小额担保贷款渠道,增加有创业意愿人群的创业积极性。

(二)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工作

1.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继续推进新农保工作,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各险种参保人数、参保率和覆盖面。

2.认真开展基金监督制度自查,切实加强基金的监督管理。 3.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逐步实现城乡医保政策一体化,提高医保待遇。

(三)继续做好人事人才工作

1.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实施好公务员交流、轮岗、培训

- 17

第四篇:人社局总结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悉心指导下,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扣“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抓住人事人才、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重点和新农保工作热点,创新工作载体,创优服务质量,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切实加强系统自身建设 2010年10月,根据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原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挂市公务员局牌子),作为xx市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建设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下属人才交流中心、社保局、医保局、机保局、就业局、农保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7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1个国有企业。全局机关编制43名,其中行政人员39人,工勤人员4人。现在实有人员53人,其中行政人员39人,工勤人员3人,其他人员2人,借用人员8人,临聘人员1人。

机构改革以来,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全面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办

公场地调整、职能整合、建章立制等工作已全面完成。积极推进“三定”规定、人员到位等各项任务,组建工作平稳有序并加速融合,推动全局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

一、资源上形成整合,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和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惩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梳理职权事项,查找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机关效能,树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确保增长、促进稳定,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指标圆满完成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3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375人的115%;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83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82人的116%,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2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90人的11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24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800人的116%;城镇失业登记率3.91%,低于年控制任务0.09个百分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63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80万元的1633%。二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完成86人,完成目标任务40人的215%,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2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

贴,已为76人符合条件的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24.9万元。为全市符合条件的1511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了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岗位补贴,发入金额470.6万元。全市输送成都富士康2780人,完成输送目标任务3450人的80.58%。

(二)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

一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人数10738人,累计参保人数达96407人,养老金征收75345万元,支付养老金66931万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400人,累计参保人数达27818人,养老金征收14575万元,养老金支付13610万元。三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7.9万人,养老金征收8000万元,累计发放23000万元。全市新农保覆盖人数45.36万人,参保缴费人数27.9万人,收取保费8000万元,领取基础养老金对象17.5万人,2011年发放基础养老金11000万元,累计发放23000万元。四是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工作。根据川人社发(2011)28号文件要求和资阳市局的布署,我市从2011年9月26日开始办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以下简称:超龄人员)的参保审核认定工作。截至2011年11月24日,我市共办理超龄人员参保3135人。其中:有视同缴费年限的66人;2011年9月1日以后办理农转非手续的1912人;低保对象办理分期缴费的34人。养老待遇待遇最低575.15元/人,最高为1661.41元/人,平均为636.56元/

人。从近期参保情况看,预计到年底全市参保总人数约5000人。五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已按照省xx统一部署顺利启动,正在进行宣传和统计摸底工作,计划将于今年春节前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发放到参保居民手中。

(三)失业保险得到充分保障

新增人数1172人,累计参保人数达29919人;新增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失业保险8721人;征收失业保险费589万元;征收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费6799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4907人次,金额246万元;发放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待遇116278人次,金额5826万元。

(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稳定发展

城镇居民医保新增参保人数1829人,累计参保人数达131043人,基金征收3625万元,基金支出1182万元,参保人员住院4670人次。城镇职工医保新增参保人数3776人,累计参保人数达90007人,基金征收13781万元,基金支出14423万元,全年参保人员住院22320人次。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212人,累计参保人数达35785人,基金征缴完成599万元;农民工参保12353人,完成297名“老工伤人员”清理调查工作,支付工伤基金563万元。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212人,累计参保人数达35785人,基金征收285万元,支付生育基金132万元。

三、以人为本、科学统筹,人力资源管理规范高效

(一)人才交流。一是做好考试考聘工作。做好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考试、考聘工作,组织事业单位考试等10余次,近万人参加考试,全年招考、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勤)931名。全年人才交流(动)301人。二是做好项目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续聘和三支一扶人员的管理工作、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创业指导工作。

(二)公务员管理。一是做好考试录用工作。今年共录用78人。二是做好公务员登记,为 130 人完善了公务员登记手续。三是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代市政府拟文任免领导干部38人次,提请人大任免6人次。集中审批非领导职务共34人次。

(三)职称改革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做好2010年教育系统582人中、高级职称人员(高级111人,中级471人)评审和卫生系统40名高级职称人员的岗位变更工作;组织完成了我市2010年度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33人的评审工作;组织事业单位人员初、中、高级职称资格考试、评审7410人。

(四)军转政策。一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今年累计共发放解困生活补助资金450万余元。二是加强沟通,严格责任,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维稳工作。

(五)职工工资福利和退休管理。一是积极做好在职人员工资福利工作。审批机关和事业单位共17270人的2010

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审批公务员752人按级别工资套改表增加级别工资;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岗位)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104人正常晋升薪级工资档次;办理各类人员职务(岗位)变动工资315人;办理见习(试用)期满人员定级工资149人;核定各类新进人员工资165人;办理农、林、水一线人员浮动3人、审批固定工资6人;审批首次事业单位岗位(职务)等级变动377人(含考工晋级);进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审核工作,2537人(其中公共卫生420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117人)从2009年10月起月增加绩效工资约2987万元。二是退休(职)管理工作。批准机关事业人员退休(职)631人,其中属2009年度办理因病退休(职)148人。办理事业单位2010年7月1日以后退休(职)人员岗位等级变动31人调整岗位工资增加退休费。办理退休(职)证220个。三是福利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办理遗属困难补助23户,共23人。

(六)劳动保障监察仲裁。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为重点,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扩面征徼、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监察工作。截至11月,今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1件,涉及职工107人(其中集体争议3件,涉

及人数16人),共涉及金额350余万元,已办结85件,结案率约93.4%。共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52户,涉及劳动者人数112563人;审查用人单位报送书面材料8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4035人;参与处理突发事件3件,涉及劳动者人数45人;要求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680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涉及劳动者人数185人,金额62.8万元。全面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立案数5件,结案率100%。督促用人单位交缴社会保险登记4户,涉及劳动者人数346人;清退风险抵押金涉及劳动者人数26人,清退风险抵押金金额2.2万元;接受举报5件,举报结案5件;接受投诉44件;审查用人单位规章数18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规章数10件。

四、突出重点,落实稳控,信访历史问题逐步解决 我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造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后,把信访和稳定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臵,一方面通过积极协调政策,解决现阶段能解决的历史问题。一方面做好政策宣传和工作规范,避免群众因误解、不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导致上访。重点把握农机、广电、畜牧等企业改制退休人员要求社保转回机保的相关政策解释工作。按照省xx精神拟制我市方案,研究解决参公管理单位人员中、高级职称问题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问题。重点稳控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要求解决

“一个身份、两种待遇”等问题。

五、立足实际、研判问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一是人员编制紧缺。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着全市人事人才和xx万人的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而现只有编制人数43人(其中工勤编制4人)。现阶段工作开展比较吃紧,影响了创新创造,对提高服务质量有制约,我们将积极向市政府争取,建议增加行政编制5人。

二是档案管理急需规范。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有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档案共计5万多份。档案管理人员中只有人才交流中心有2名事业编制人员,其余4人属借用、临聘人员。场地方面,只有人才交流中心有2间库房和1间查阅室,社会保险档案室借用社保局4间办公室,医保、农保局档案也只有用各单位办公室。给档案管理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为了规范管理档案,我们将建议成立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馆,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事业编制5人。

六、2012年工作重点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扎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各项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各项工作,振奋精神,创新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切实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保持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二是扎实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建立健全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的调控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稳定就业岗位和就业队伍。四是着力做好职业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积极探索就业培训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切实加强就业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管。五是切实加强就业服务。认真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系列专项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坚持“补缺”和“扩面”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二是继续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政策和经办管理服务制度落实到位。三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落实医改配套政策,推进医保费用即时结算,推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四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加强社保基金预算和决算管理,强化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确保基金完整、安全。五是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积极做好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完

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流程,提高社保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做好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并加强政策的调研和衔接,确保社会稳定。二是继续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资、退休政策规定,发挥工资、退休基金管理的监督作用,坚决维护国家工资、退休政策的严肃性。

(四)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研究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考试和录用工作管理,完善公务员管理的内外监督机制,提高公开性、透明性。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开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继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认真组织我市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工作,落实申报我市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材料的审核推荐工作。四是扎实做好军转安臵和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

(五)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大调解工作。二是强化信访维稳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报工作,建立和完善信访维稳网上登记、办理、办结管理制度。三是继续开展为企业“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四是探索改革庭审方式,办案方式和办案手段,提

高案件审理质量和处理效率。

(六)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做好“三定”规定工作,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整合和干部队伍融合,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完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体系,推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继续做好人事考试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各类人事考试考务组织工作,严肃考风考纪,进一步完善公招面试办法,探索建立面试评委人才库,确保人事考试安全、有序进行。

(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深化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努力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

2011年12月8日

第五篇:人社局2010总结

二○一○年工作总结和二○一一年工作计划

句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力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牢牢把握“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普惠民生、和谐共享”的总要求,着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职业技能和人事教育培训更加深入,着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开创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全年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服务大局、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1.高层次人才建设和培植新兴产业形成“双向引领”现象。全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上人才62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以上人才9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深入我市巨宝科技、三鑫科技等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宣传省、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共组织申报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项目15项,其中2个项目已经顺利通过省考察组的考察;组织申报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8项,执行1项;组织申报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3项,1项获

1

得资助。去年申报的镇江第二批“331”项目中有两个项目获得镇江市100万元的资助,今年又申报“331计划”项目12项;组织申报“句容市领军人才集聚工程”项目24项,已确定9个资助项目,共给予130万元资助。为我市培植新兴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8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教授博士句容行”暨产学研、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会上,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有关负责人发布了科研成果。9名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获得了总计130万元的项目资助,7家企业分别与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现场签约了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结合“推进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的主题重点在宁沪启动“创新在高校、创业到句容”系列招才引智活动。

2. 就业服务和创业潮形成“互促互推”现象。一是努力实现城乡更加充分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2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辖区内登记失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率达9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638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6%。人力资源市场共组织各类招聘活动66场次,市内外进场招聘单位1012家,发布有效用工信息2159条,提供岗位20862个,进场求职156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有8681人,协议录用4572人。同时,通过句容人才网开展网络招聘活动。512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0800个(次),登记求职人员12200人次。此外,密切联系团市委、残联、工会、社区办等部门开展面

2

向大中专毕业生、妇女、困难群体等多场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我们会同各镇(管委会)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以各镇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务合作为基础,为会员搭建就业平台,让会员以不离乡不离土的方式,实现在本地就业增收。9月,镇江市首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句容市茅山镇助民劳力协调服务专业合作联社正式成立。

二是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业意识教育培训229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8.37%,其中,SYB创业培训83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发放创业贷款832.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7%;创业带动就业1307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2%;新建创业孵化基地6家,孵化基地面积达222800平方米,培育创业小老板554人,带动就业近万人。以“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大行动”为载体,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通过重点帮扶百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百名失业人员、百名失地农民、百名复转军人、百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妇女、青年、党员等十类群体,十个一百,1000人成功创业,带动一万人就业。并将创业促就业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组织、农委、工、青、妇、各镇等相关部门,积极为十类群体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保姆式创业扶持。

10月30日-31日在张家港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业论坛”上,我市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人才体系建设”分

3

论坛全国唯一的基层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句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经验、采取的措施、做出的探索和尝试。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我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所采取的“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创新载体、以点带面”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市开展的“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大行动”、“劳务合作社”等特色载体给予高度评价,建议在全国学习推广。

3. 惠企安企与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双频共振”现象。 在继续做响“人才服务进百企”的特色品牌基础上,启动了 “人社服务直通车走进30强”公益服务行动。在全局建立每位局领导联系一个镇(管委会)、科室负责人重点联系30强企业的长效服务机制,进行“公交式”、“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打造公益性的招聘平台和培训平台、解决社会保障难题、提供创业就业政策扶持、提供维权服务,所有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实现人社工作由业务性向综合性转变,以此延伸工作触角,实现服务企业把情况掌握在一线、将问题解决在一线、让形象树立在一线。

一是开展职称评审进企业活动。组织专家走进企业举办专场职称评审活动13场,评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859人,帮助企业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二是不断提高人事代理服务水平。新办人事代理1853人,累计人事代理 7077 人,新办户籍代理 51人,累计户籍代理 1906 人,接收档案2918份,转出档案240份,累

4

计在存档案17147份。落实就业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惠企补贴,积极为企业排忧解困。

三是赴外为企业量身招聘实用型人才。先后组织我市30强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赴哈尔滨参加了“2010中国镇江发展新兴产业人才招聘会”、赴合肥参加了“沿江七市联动专场招聘会”,还组织了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企业高校行”专场招聘活动、镇江大学生创业专场招聘活动等。

四是推出30强企业就业VIP服务。30强企业均可享受市人力资源市场全年不限场次的招聘会员服务,仅此一项就使每家企业一年得到实惠5000元。此外,专门设立30强企业服务窗口,开通快捷绿色通道。企业可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任意一种方式随时办理招聘登记,并及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用工状况和需求,为企业“把脉开方”,针对性开展就业服务。 结合30强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荒”现状,8月上旬专门组织人员赴甘肃、青海、山西三省开展劳务输入基地开发建设工作。最终确定两家单位为我市劳务输入基地,每年可为我市规模企业输入劳动力数千人。

(二)普惠民生、和谐共享实现点面铺开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进城乡社保“全覆盖”。 一是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均创新高。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5

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145人、46152人、49921人、35652人和104893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410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831万元,增幅19.57%,新农保基金收入9001万元,历年累计结余2.12亿元,新农保参保率达101.43%。

二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新农保。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新农保工作会议暨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对我市新农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管委会),并与12个镇(管委会)以及各相关单位签订了新农保工作目标责任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时间明确、奖惩明确。其次是强化宣传发动,扎实有序推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到村和印制宣传单分发到户等方式,对新农保意义、基本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引导适龄农村居民积极参保。先后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制作《新农保惠民生》系列专题片30期连续宣传报道;悬挂新农保宣传横幅200余条;印发《新农保政策解读》13万份。此外,相继开展了新农保“推进月”和“突击月”等活动。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12个镇(管委会)专门推进新农保全覆盖工作,投入200多万用于新农保程序开发和硬件设施的购置,并为各镇(管委会)新农保业务操作岗位配备了计算机等办公设备。举办了20期新农保政策、业务培训班,分批对各镇(管委会)劳保所工作人员及村新

6

农保协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共600余人次确保新农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组织落实省、市社保中心“关于创建省级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示范点”工作,创成甲城社区为省级示范点。指导各劳保所、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20余场,国庆前成功举办第五届“迎国庆〃庆重阳暨社保情”文艺晚会,各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活动已形成常态化。圆满了完成第一轮(2008年-2010年)共计12495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

2.各类培训力求办出水平和特色。一是出台管理意见,规范培训行为。培训中心成立初期,在全面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工作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培训管理机构与各培训机构的职责,同时从制度上保证了创业就业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是服务创业型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创业培训。开设创业培训班40余场次,培训学员1313人。同时,将培训重心下移到乡镇,开展了电工、电焊、保安、餐饮服务等工种的培训,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716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是认真做好各项人事教育培训工作。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44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3%;采取面授和网络培训两种方式开展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培训总人数为2280人。9月份,会同市委组织部对2010年新录

7

用的35名公务员进行初任培训。继续开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班。分13期对2013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面授培训,另有293人参加网络培训。此外,分5期对787人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培训。

四是积极创新,拓展培训新业务。举办了江苏(句容)企业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我市30强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150余名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开办了2010二级建造师考前培训班,51人报名参加培训;举办了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培训班,55人参加了培训。此外,联合西南科技大学开办2010年春、秋两期高起专、专升本网络教育学历班,共计招收学员53人。

五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新培养高级工35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5.04%;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3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43%。全年共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272人次,4564人获得资格证书,完成全年目标的152.16%。在鉴定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自觉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操作过程中坚持程序化原则、保密化原则、相互监督原则,严把申报条件关、试题使用关、技能考核关、阅卷评分关、证书办理关,力争使鉴定结果能准确反映鉴定对象的技能水平。 3.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由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所有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协理员作为送法员,通过“发一封致

8

用人单位的公开信”、“发一本劳动保障释疑手册”、“发一张劳动保障监察服务卡”、“发一张劳动保障调查问卷”、“办一场劳动法律法规讲座”等形式向网格所辖用人单位,特别是用工30人以上和发生过劳动者投诉举报的用人单位提供送法服务。

二是加大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来信、来访的举报投诉案件,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受理,对确有违法行为的,必须立案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一般案件力求早立案、早处理、早结案;对突发性的群体性违法案件能够及时快速地予以处理,确保侵权行为得到遏制和纠正。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6月-7月,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用人单位120户,市检查组抽查32户,涉及劳动者人数6120人,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18份,责令补签劳动合同544人,督促办理社会保险270人,督促缴纳社会保险费8.6638万元,补发劳动者工资及加班工资46.4万元。8月-9月,开展了高温期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行动。共检查用人单位152户,涉及职工9170人,下达劳动保障监察提示函46份、建议书2份,限期改正指令书8份,处罚案件3起。此外,还开展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专项行动,共排查用人单位110户,检查用人单位43户,涉及职工17150人,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 9

正指令书2份,补发劳动者工资16.06万元,纠正单位违法规章制度12件,化解简单劳资矛盾29起,处罚案件1起。

四是充分发挥三方协商机制,指导企业完善工资分配。联合市总工会和发改委,充分利用三方协商机制,深入推广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帮助企业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分配行为。根据镇江市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合同报送和审查的程序和时效。对企业报送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2010年我市共审查集体合同1030份,工资集体合同460份。

五是推进劳动人事仲裁规范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全面贯彻“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工作原则,完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句容市劳动人事争议工作调解工作实施意见》,市、镇两级分别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组织体系,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统一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基层调解组织和仲裁委之间协作办案、良性互动的格局,构建“层次完整、结构合理、横向覆盖、纵向到底”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网络体系,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此外,专门为仲裁院租用了单独的办公场所,投入40多万元改善办公设施及设备,同时按市局要求对仲裁庭安装了举证、质证观摩系统,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同时,市政府将拨付25万元作为仲裁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真正达到了“机构主体实”、“经费保障实”的要求。全年共接待处

10

理各类争议申诉案件1205件,(其中立案处理案件613件,各基层仲裁调解组织案前案外调解案件592件,因时效、主体、范围等不予受理16件),涉及劳动者2736人,立案受理数比去年同期591件增长104%,涉及劳动者人数比去年同期的2430人增长104%,,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涉及经济标的15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在立案处理613件中,已结案594件,结案率达96.9%,其中仲裁调解和其它方式结案535件,占已结案件总数的90%。

4.强化人事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基础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圆满完成2010年全市公务员招考的网上报名、笔试、面试、资格复审和考察工作。今年全市35个公务员职位招考,1062人提交报名信息,858人通过资格初审,平均每个职位25 人报考,最热门职位达到87:1,招考人数和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完成2009全市1709名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其中优秀等次251人,称职1416人,基本称职1人,其他41人。

二是继续贯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权力关键节点监控的实施办法》,通过公开亮权、多方监督和权力制约,重点监控“编制招聘计划、报名和资格审查、考试考核公示”三个权力关键节点,严把事业人员进口关。按照《句容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严格审核用人单位计划申报,规定拟定的招聘计划中不得出现因人设岗或设置歧视性条件等情况,在

11

考试、考核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今年先后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公开招聘、引进人才132名。

三是有序进行各项工资福利管理工作。完成市直机关2220人晋级晋档、事业单位12241人增加薪级工资的审批任务。正常办理丧葬抚恤费审批108人,其中在职死亡10人;办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56人;审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称(岗位)变动调整工资28人。此外,认真办理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和职务、职称(岗位)晋升工资审批工作和2010公务员健康休养工作。

四是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全市共接收计划安置军转干部9人。此外,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来信来访127人次。对他们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使我市企业军转干部的思想基本稳定。全年我市企业军转干部未出现赴省进京和越级上访的情况。

(三)团结共事、勤廉务实作风进一步彰显

一是出台文件强化作风建设考核机制。为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专门召开了全局行风建设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句容市人社局行风建设考核细则》,建立了“双百三分段”考核机制。

12

二是创建省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以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为契机,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服务设施,制定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就管中心和社保中心作为窗口单位推行“厅长”值班制度。严格规定各中心中层以上干部轮流担任“厅长”,重点负责监督管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执行首问负责制、A-B角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情况以及政策解释、业务引导和现场矛盾化解工作。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了以“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争创勤政廉政环境”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建立领导干部编写教案、定期讲廉政党课制度,组织中层以上党员干部赴句容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并撰写观后感言,努力树立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二、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按照“服务发展聚人才、关注民生促和谐、科学管理求规范、建设效能机关”的目标继续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素质、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提升服务水平几大主线,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3

一是突出人才优先,多渠道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围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导向。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多种形式招才引智,重点在宁沪开展8—10场“创新在高校、创业到句容”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2011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主动和省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力争把我市毕业生相关信息纳入到全省招聘计划中。另外,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争取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尽快出台高技能人才政策,建立一支符合我市产业需求的稳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是服务全民创业,提升创业型城市建设水平。对照国家、省市关于创业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认真做好创建考核评估工作,推进“三级联创”。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制定扶持创业平台建设的措施,打造一批创业示范园区和示范村,促进创业平台产业化、园区化、专业化。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提升层次,围绕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创业型经济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大行动,加大政策宣传,营造创业氛围,帮助更多有志创业者走向创业之路。

三是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全市城乡就业形势。推进“充分就业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把高校毕业生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开展“百日行动”,确保每名句容籍高校毕业生有2次以上就业服务,确保9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岗

14

位。统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提升就业技能,加大就业援助,加强失业防控监测,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力控在3%以内。

四是狠抓扩面征缴,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应收尽收”,继续深挖扩面潜力,着力抓好重点行业、新纳税单位、被征地农民以及中断续保的扩面工作,确保养老保险新增参保7000人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8%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

五是深化人事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一是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年内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推进人员聘用制和全员竞聘上岗,促进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走向岗位管理、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二是稳慎推进,平稳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三是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方式改革,确保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四是会同组织部门全力做好我市2011年公务员招考工作,完善公务员调任、竞争上岗、分类管理及考核激励制度,加强能力建设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行政效能。

六是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维护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益、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和身心健康权益、维护职工社会保险

15

和福利权益、维护职工民主管理权益和发展权益。加强调解基层组织和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实现乡镇、社区仲裁功能全覆盖。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提升监察机构应急反应和依法行政能力。

上一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下一篇:燃气事故新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