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2022-11-30

一、引言

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过程当中, 多元化是建立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更多的是对于各自本民族文化的刺激, 通过文化的交流碰撞, 能够让民族文化重新的焕发出活力, 而通过文化的交流也便于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以及相互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在当前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背景下, 想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独善其身是不太现实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需要重视的是文化上的独立性, 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独立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我们就需要重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对于现代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文化当中就存在积极的部分也存在消极的部分, 这两者统一于文化当中, 但是我们在吸收借鉴文化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文化当中的两个对立面。一方面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民族的特色, 保持民族文化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发展;另一方面, 让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实现交流, 这是一种互动双赢的策略, 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水平与世界各国的艺术文化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活力, 从而更好地和当代人的审美, 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平面设计工作者就需要在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充分的把握平面设计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二、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 能够给予平面设计工作者更多的启迪和更多的借鉴, 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吸收借鉴的有很多, 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于民族文化进行解读, 面设计工作者所能够获得的内容也就更多, 而在当前多文化交融的背景下, 我们应当进一步的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再解读和再发掘,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保证文化上的独立。

2、从艺术手法方面的借鉴

中华民族拥有5000 年的文明, 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 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都是经过了十分漫长的发展的, 经历了无数的艺术家的创作, 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在这些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囊括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彩到殷商时期的青铜, 从战国时期的漆器、丝帛到汉代的壁画、石雕。从唐宋时期的绘画到明清时期的瓷画。以及中国民间流传至今的剪纸、木偶、建筑纹饰等等艺术, 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作品, 这些文化作品都能够为当今的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迪, 无论是在表现手法方面还是在创作技巧方面都能够给予艺术家很多的启示, 甚至时至今日, 我国有很多美术院校都是依靠临摹这些传统技法来帮助学生打下绘画基础的。到了今天的社会, 计算机技术得以飞速的发展, 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设计的方法, 用电脑技术来进行平面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的大势, 但是电脑技术的出现使得平面设计的表现手法过分的强调整齐划一, 这对于平面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平面设计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创意, 强调使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出不同的涉及内容。在技术手段更加灵活的今天, 平面设计者要更加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尤其是在艺术手法方面的借鉴, 需要借鉴我国优秀的艺术作品当中的艺术手法, 通过电脑技术来进一步的利用这些艺术手法, 让这些艺术手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3、从图像元素方面的借鉴

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纹饰图案都是有固定寓意的, 在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纹饰当中刻画的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图腾等等图像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典故、成语、传说。都是一些值得我们去借鉴的素材, 都是一些值得我们去借鉴的素材、景物, 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以及组合, 都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 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着坚贞的友谊, 我们用三羊开泰表示吉祥如意, 用鲤鱼跃龙门表现飞黄腾达, 用喜鹊和梅花表示喜上眉梢。而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图像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更多的也是一种本源的文化, 这些形式多样的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文化元素结合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平面设计过程当中, 这无疑会给枯燥的现在平面设计增添一缕新鲜的空气。对于民族文化图像元素的综合运用, 能够进一步地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力, 而对于这些元素的应用并非照搬照抄, 而是利用现代的构图原理进行解构之后重新组合, 这样以来就能够使之成为平面设计当中的基本图像元素。

4、从思维方面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 强调各个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 强调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也反映了中国最为古典的自然观念, 强调天人合一, 强调万物和谐、物我不分。这些思维方式都是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 原始而质朴的混沌思想是中国思维方法的基本核心, 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有区别于世界其他人民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利用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为平面设计提供创作的思路。在设计的过程当中, 平面设计师需要充分的把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 利用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平面设计, 这种思维模式与西方一贯采用的思维模式明显不同, 中国的思维模式当中更加注重和谐和整体, 实现物与我的融合。中国的绘画理论和设计原理也与这种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太极图当中的阴阳回转, 青铜纹饰当中所包含的一些抽象的意义都能够给予平面设计者更多的启示, 再比如中国的写意画、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医学无一不能为平面设计增添更多的元素。

5、从审美精神方面的借鉴

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中国的工艺美术的审美情趣强调“不似之似”, 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之见, 而善于表达作者个人的意向, 这种写意的手法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首要特征所在。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主观感受, 开始超脱于眼前的现实并且超越自然与现实的界限, 创造出一种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的鲜活的灵动的艺术, 无论是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娲, 无翼而飞的敦煌飞天以及中国的龙图腾, 这些艺术珍品至今仍然闪烁超现实主义的审美趣味。而事实也证明中国特有的审美精神是激发现代平面设计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在对于民族文化借鉴的过程当中, 无论是对于表现方法还是对于审美精神的界限都必须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进行把握, 通过现代设计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当中的原有对象, 这样才能有新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从而有新的发现。

6、现代文化的把握

任何国家的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 几乎每一次文化上的飞跃都离不开对于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古希腊文化吸收了古埃及文化, 文艺复兴得益于伊斯兰文化, 唐文化的发展与西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文化冲击和融合之后, 也正面临着第三次的文化冲击与交融, 因此平面设计工作者就需要进一步的把握现代文化, 通过对于现代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来为民族文化增添更多的活力。

对于现代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要充分地掌握文化当中的精髓, 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充分把握, 来进一步的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现代文化, 让中国的现代设计融入国际现代设计的大舞台, 从而实现与国际设计界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保持民族特色, 也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通过使用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 使用现代的设计理论和设计观念来进行现代化的平面设计。但是在掌握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动态的时候, 却不能够忘记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到对于民族文化当中的优秀文化, 优秀的元素进行借鉴, 在现代平面设计史当中穿插更多的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 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才能够使得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 并且得到世界文化的认可。中国2008 年奥运会的设计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所设计的logo拥有现在风格也具有民族的象征意义, 五环的基本形象, 寓意着中国的民间工艺品中国结, 而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人形其核心思维也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天人合一, 其形式流畅富有动态感和现代感, 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体育精神, 这也给国际奥委会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成为了中国赢得申奥成功的筹码。这要求在现代的平面设计当中, 我们不仅仅要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符号, 需要进一步把握现代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的设计思维, 脱离了现代的民族传统是不能够进一步发展的, 而现代文明脱离了传统也就失去了根基是不能够实现发展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不仅仅要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充分的把握, 还需要善于使用和吸收现代化的文化,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审美意识以及思维观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虽然传统是根, 但是发展才是根本, 这要求平面设计工作者充分的去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再构建再组合, 充分地挖掘传统画当中有利于平面设计发展的部分, 从传统文化当中吸取更多的优秀的成功的经验来进行平面设计。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文化进行处理, 将传统思维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 从而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更加富有民族特色。

三、结语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文化艺术也必然进入全球化的过程, 每一次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 必将促进本国文化的进步, 这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将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中国在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 中国的文化将会走向更高的层次,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把握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要在世界艺术之林树立一座中国的标识塔, 要让设计界看到一些更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作品, 这才是我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方向所在。

摘要:一个国家的平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在国人享受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强势正在扑面而来。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相互交融。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文化习俗这方面开始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导致了在当前中国的平面设计领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的现代设计是先进的, 要对于西方的现代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使用;另一方面则认为,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作为平面设计的主体, 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符合民族意识、民族审美的。这两种极端的思想都为平面设计的工作者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 而如何去进一步的分析平面设计的现代性和民族性成为我们当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把握来进一步分析平面设计当中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关键词:平面设计,民族性,现代性

参考文献

[1] 周文晓.顺势创意-平面设计创意方法之一装饰[J].2010, 10:90-91

[2] 王惠芳.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 朱宇.探析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2010 (2)

[4] 刘飞.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现状及需求.美术大观[J].2010 (9) :158-159

[5] 李斌.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青年作家 (中外文艺版) [J].2010 (7)

[6] (美) 沃伦·贝格尔 ( (Berger W.)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M].李馨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7] (美) 唐纳德·A·诺曼 ( (Norman DA.) .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8] 李勤.平面设计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细节.艺术与设计 (理论) [J].2011 (8) :58-60

[9] 马健听.当代视觉文化转向与平面设计的审美态势.文艺争鸣[J].2011 (10) :64-66

[10] 宁臣.平面设计的艺术创意性与使用性.文学教育[[J].2011 (10) :79

[11] 朱晓琳.浅谈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青年文学家[[J].2011, 5

上一篇:ICP-OES法测量化妆品中铅的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下一篇:谷氨酰胺在烧伤临床治疗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