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2022-09-10

阅读, 在小学阶段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 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 没有真正融入到阅读中去, 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也是需要兴趣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们才会真正地融入阅读, 去体验阅读的快乐;有了兴趣, 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 才能真正乐读、好读、读有所得。

阅读兴趣, 对于学生们来说, 不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 如何让学生们爱上阅读呢?如何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一、榜样引领, 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他们喜欢模仿, 模仿老师、模仿高年级的学生。针对这一特点, 我邀请高年级的学生给他们讲读书的心得, 教他们如何读书, 还教会他们到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方法。就这样,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有了高年级学生的榜样引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故事会——诱导阅读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 投其所好, 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 充分挑逗学生们读的意识, 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 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学生读书, 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 多向学生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 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 轮流讲, 人人必讲。这样, 学生准备故事, 必须搜集素材, 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 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 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但不要把故事讲完, 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 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 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三、有效课堂, 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 不光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阵地, 也是激发学生们阅读兴趣的途径之一。因此, 有效的课堂教育尤为重要。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 如果导语设计地好, 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赢得“开门红”, 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 (师深情讲述) 多彩的春天过去了, 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 在一个美丽的夏夜, 公园里静悄悄地── (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 生观看。) 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 公园的池塘边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童话剧, 是什么呢?听! (师动情地朗读, 讲述童话故事。) 这样的设计, 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 进入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 学生读来有情有趣。

四、利用文本, 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 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 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 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 文本的内涵, 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 在学习第一段, 体验小路的美丽之后, 教师引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美丽的小路却在人们眼前消失了, 瞧, 现在的小路变成了── (多媒体出示“苍蝇成群, 垃圾成堆”的小路, 在学生的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 如果你走在这条小路上, 你会说些什么呢?在这情感基础上, 让学生读读课文, 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的“呀,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等3句话,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表演, 学生又怎会不乐学呢?

五、依托各类朗读评价, 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 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 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 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 读要充分, 读要有指导, 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如, 教师读学生评, 学生读教师评, 学生读学生评, 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 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是啊, 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感谢你呢!” (《荷叶圆圆》第二段) 。

在阅读实践中, 以语感为核心的阅读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时,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 阅读习惯也在逐步养成, 好的或不好的。阅读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这过程中, 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助推阅读兴趣。我相信更多的学生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 享受阅读的乐趣。因为有乐趣才会喜欢, 喜欢才会去读。

摘要:阅读, 在小学阶段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 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为阅读而阅读, 没有真正融入到阅读中去, 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也是需要兴趣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们才会真正地融入阅读, 去体验阅读的快乐;有了兴趣, 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 才能真正乐读、好读、读有所得。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 彭培华:中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河南教育, 2008 (9) 。

[2] 沈微: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J], 新课程研究, 2009 (2) 。

上一篇:中小学校长自我效能感研究下一篇:用启发式打开学生思维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