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02-15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认识未知世界的积极倾向。在初中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它通常表现为对地理世界的好奇,求知与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获得满足而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在学习中遇见新奇的信息或出现不和谐的信息对时,就会产生想搞清楚的认知动机和行动。而新信息的获得与不和谐信息对的消弭,会使学生产生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源动力,是学习过程中最高效,最活跃的心灵鸡汤。

在教学中,学生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通常以学习兴趣为转移,这是兴趣的选择和定向作用的适时表现。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促使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成长的迫切需求。

1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地理课的学习中求知欲体现在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着怎样的兴趣、对万事万物感到好奇,于是就产生想探索的欲望等其它方面。初中生虽然有旺盛的求知欲,但从整体上来看,受农村中小学学习大环境的影响,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上,首先要讲清学习地理的意义,不断强化学习目的,培养他们对学好地理知识的责任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求知欲能使学生主动深入发现和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问题,大大增强学习效率。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情感教育适时融入每一堂地理新授课中。

2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1创设情景诱发激情,彰显情景教学魅力

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我们一定要注意每一堂课的导入设计,争取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地理教学上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亚洲概述》,我们可以播放《亚洲雄风》做开头,激起学生探索亚洲高山大河的兴趣。比如讲《中国的人口民族》,我们可以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爱国热忱。触景可以生情,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可以很好的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教学中引入和创设一定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便能叩响学生的心灵琴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粮食严重短缺。我们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两张张图片,图片1: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上,远处一只秃鹫正在虎视眈眈的等着猎食她;图片2:一群衣衫褴褛的黑人小朋友又饥又渴,急需救助。当看到这两张图片时,同学们都震撼了。他们在渴求了解非洲的同时,也坚定了国内幸福学习生活的信心。

2.2创设问题情境,用“疑”带“学”

2.2.1利用影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

影像资料在思维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世界地理《西亚》一节的时候,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两伊战争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很多疑问,西亚人民守着世界石油宝库为什么会战乱丛生?西亚地区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热点?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2.2运用学生的直接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地理教学是由教材、教具、地理事物、现实生活四个部分有机组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教材中的间接经验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学习《合理选择交通方式》一节中,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蓬安到成都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哪种出行方式更经济实惠。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让地理知识为学生生活服务。

3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科学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初中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课前预习作业、课后的拓展作业或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撰写教学活动中设计的专题小论文。自主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3.2互助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让每个学生在集体的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新课标鼓励学生互助合作,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共同组织讨论,平等交流,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也无法解决的问题,笔者就会适时地给予点评、讲解,通过师生参与共同解决学习问题。为有效地激发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兴趣,笔者会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师生的肯定评价,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成果展示包括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组内展示指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得出相关结论,并在小组间展示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间展示指小组通过互助合作,意见交流达到一致观点后,派小组代表在师生面前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4运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成果能适时得到老师的认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笔者抓住初中生好表现的特点,把《课标》中的地理知识问题化,交小组讨论后回答、个人抢答、定时作业比拼或鼓励学生当堂展示学习成果等方式,掀起课堂学习竞争氛围。另一方面,笔者对各种学习层次的学生,只要有尚佳表现就毫不吝啬适当口头表扬或分发阿尔卑斯糖给予奖励,让学生知道学习是甜的。对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且表现俱佳的学生,一律报以热烈的掌声。激励性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心灵鸡汤。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是一个永恒的教研主题,值得大家广泛探讨。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全身心投入听课,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地理课堂教学就会优质高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高校兼职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下一篇:论高校中文专业《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