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效应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制造“卫星国”:美国政府针对东欧的叙事建构与意象投射(1947-1956)

摘要:意象投射是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也是国家间互动的重要形式。现有研究集中于国际互动中决策者的意象解读,意象对错误知觉的建构作用,以及作为国内动员机制的意象建构。相关研究未就研究层次达成统一,缺乏国际—国内政治系统的联动,对于意象建构者的理性假定也存在差异。这些不足限制了对于部分历史问题的阐释,以及当代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国际政治中,意象投射行为主要涉及到于目标行为体、其他行为体与投射行为体三方,其中关于投射者自身——主要是进行意象投射的决策过程与国内规范扩散机制——的分析较为薄弱,但具有高度的分析价值。基于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与政治系统分析的相关理论,作者试图将国内政治结构与外交决策过程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中。作者关注国内政治系统的精英—大众互动模式,以及外交决策系统中的信息流动过程。在本文的基本假定中,决策者为“有限理性者”,其对于他者意象的建构受到官僚制度中决策信息来源、选择、组合、比重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决策圈层内部的认知模式竞争与选择后,主流决策者的认知进而通过政策形式进行输出,推动塑造其他政治精英与大众的观念,并向其他国际行为体释放信号。规范的扩散有利于消弭这一政策过程中的阻力,在一定时间内保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意象投射分析体系中纳入对叙事因素的研究。作为具有明确结构的认知图式,叙事同时以冷认知、热认知两种方式塑造信息受众的观念。一方面,叙事在政策过程中通过情节化的模式以组织决策信息,促使决策者建立起简单、稳定的信念系统,甚至导致在外交决策中的认知闭合;进而设置公众议程,塑造民众观念。另一方面,叙事本身的传输效应可以使信息受众获得道德认同,激活情绪反应与国家身份认同。目前国际政治的叙事研究,集中于针对宏观身份认同的分析,缺少中微观层次的研究。作者指出,在诸如官僚组织的叙事型信息传递、决策者的叙事建构与扩散、大众对于他者意象的建构等诸多流程中,叙事在不同层次的政治信息互动中均具有可传导性。政治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内的叙事研究对于分析国际危机管控、外交决策过程、安全战略建构均具有借鉴意义。作者试图以这一强调叙事因素的意象投射分析框架,对冷战初期十年美国针对东欧的叙事性意象投射进行机制概括与过程还原。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开始采纳“卫星国”叙事指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概念内包括着复杂的价值评估与政策框架,在针对相关国家进行心理战的同时,通过建构安全威胁以塑造本国认同。这一“卫星国”意象投射过程起始于决策者的叙事建构,由现有的档案文献中,针对东欧地区的情报信息具有明显的情节化组织形式,导致决策者的政策构想分化,进而引致了“旁观”“拯救”“对抗”三种叙事变体。尽管部分官僚部门对“卫星国”具有相对温和的政策倾向,三种叙事的互动主导了冷战初期美国针对东欧地区安全战略的演进逻辑。在这一过程中,官方叙事塑造了美国民众对东欧政治的认知,也重塑美国在冷战世界中正义形象的自我道德认同。这种意象投射显著地体现在大众媒体与公众政治观念的叙事重构之中,并影响了国际政治中其他行为体的决策走向。总之,这一案例集中展现了叙事建构在外交决策过程中信息传递、观念塑造、意象投射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意象投射;叙事;“卫星国”;美国外交;东欧

学科专业:国际政治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标与意义

二、对外决策过程中的叙事:文献梳理与研究可行性

(一) “叙事”的概念厘清

(二) 国际关系学科的叙事研究议程

(三) 作为信息组织形式的叙事

三、历史档案与研究方法

(一) 历史档案

(二) 研究方法

四、案例选取

五、论文结构安排与基本观点

六、研究创新与难点

第二章 他者意象投射的对外政策叙事分析框架

一、他者意象投射的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学术史梳理

(一) 既有研究共识

(二) 既有研究争议

(三) 既有研究缺环

二、叙事与他者意象投射:一种政策分析框架

三、理论建构的学科定位

(一) 信息流动的研究议程:范式与层次

(二) 本文的研究定位

四、基本研究假设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沦为“卫星国”的东欧:美国政府的叙事认知过程

一、“卫星国”概念本末

(一) 概念演进

(二) “卫星国”之隐喻

二、建构意义上的东欧

三、“卫星国”叙事的政策构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叙事互动:决策者认知差异与他者意象分歧

一、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对外决策流程

二、“旁观”叙事与消极干预

三、“拯救”叙事与积极干预

四、“对抗”叙事与强硬干预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塑造观念:“卫星国”叙事的输出

一、重塑认同:国家安全与山巅之城

(一) 叙事核心:威胁建构与道德介入

(二) 案例:波兹南事件及其叙事竞争

二、潜移默化:“卫星国”叙事的东欧定向投射

(一) 政治战:制度建设与心理宣传

(二) 东欧与“卫星国”之意象效用

三、“卫星国”叙事的国际观众

四、本章小结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三、网络数据库

四、电子资源

上一篇:有效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VMI电子制造业库存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