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应用

2022-09-11

1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概述

主动安全性又称“积极安全性”, 所谓主动可理解为防范于未然。重点是将车轮悬架、制动和转向的性能达到最好的程度, 尽量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服性, 减少行车时所产生的偏差。

2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具体应用

汽车安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较大提高, 在当代的汽车上安全性成为衡量一辆汽车相当重要的指标。主动安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完善, 比如现在很成熟的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还有电控驱动防滑系统 (ASR) 、ESP等等。2.1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A B S)

(1) ABS的概述:ABS是Anti-lock Braki ng 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 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 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 S。众所周知, 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 而应分步刹车, 一踩一松, 直至汽车停下, 但遇到急刹时, 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 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 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 从而使汽车发生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 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 装有ABS的汽车, 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 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涤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

(2) ABS的工作原理:无论是液压制动系统还是气压制动系统, 电子控制防抱死系统 (ABS) 的组成均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 (ECU) 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由传感器感测车速和轮速的状况传给电子控制单元, 再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器 (电磁阀) 。

电子式ABS是运用电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从而得出结果的。电子式ABS由轮速传感器、线束、电脑、ABS液压泵、指示灯等部件构成。能根据每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的信号, 电脑对每个车轮分别施加不同的制动力, 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分配制动力的效果。

目前, 装备在车辆上最常见的是四传感器四通道ABS系统, 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液压管路和电磁阀控制, 可以对单个车轮实现独立控制。这种结构能实现良好的防抱死功能。

(3) ABS的使用常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乘用车都加装了ABS系统, 对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若使用不当, 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里, 我们对ABS的使用原则归纳为“四要、七不要”。

四要: (1) 要始终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 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持续的制动力, 使ABS有效地发挥作用。 (2) 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一般情况下, 最小车距不应低于50m, 当车速超过50km/h时, 最小车距与车速数值相同, 如1 0 0 k m/h时最小车距为100m。 (3) 要事先熟悉ABS, 使自己对ABS工作时的制动踏板抖动有准备和适应能力。 (4) 要事先阅读汽车驾驶员手册。

七不要: (1) 不要认为有了ABS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ABS也不是绝对保险的, 在车速过高和转弯过急的情况下, 若车辆制动得过急过猛, 则汽车仍然会产生侧滑。 (2) 不要采用“点刹”制动。装上ABS后, 由于ABS能自动调整制动力, 因此在实施紧急制动时, 可一脚将踏板踩到底而不松开, 不要担心车轮抱死打滑, 否则将大大延长制动距离。 (3) 不要被ABS的抖动吓住。ABS在起作用时, 会听到它发出的噪音, 该噪音是由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和液压泵工作时产生的, 不可将脚从制动踏板上移开, 仍然要将制动踏板踩死而不去管它。 (4) 不可忽视ABS指示灯的检查。正常情况下, 按通点火开关后, 此灯应亮;大约3秒后自动熄灭。这一过程, 实质上是电子控制装置在按自检程序对车轮传感器、液压调节器的控制阀进行通电检查, 若此灯一直不亮, 说明ABS有故障。 (5) ABS指示灯不熄灭时不必恐慌。当行车中ABS出现故障时, 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将原制动系统的油路接通, 汽车上的原制动系统仍然工作, 只是没有了ABS, 注意检修就可以了。 (6) 不可私自拆换ABS的电脑单元。如果电脑发现故障, 应更换整个电脑单元。 (7) 对装配了ABS, 但是希望改装的车辆, 请勿拆装制动管路与ABS单元连接的螺母。

3 电控驱动防滑系统 (ASR)

(1) ASR的概述:ASR是防滑调节系统 (anti—spinregulation) ,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的汽车在起步、加速情况下驱动车轮打滑的现象, 以维持车辆行驶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保持好的操控以及适当的驱动力, 保证良好的行车安全。

(2) ASR的功用及原理:当汽车加速时A S R将车轮的滑动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而防止驱动车轮加速时滑动。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牵引力, 二是保持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行驶在易滑的路面上, 没有ASR的汽车加速时驱动轮容易打滑, 如果是后轮驱动的车辆容易发生甩尾;如果是前轮驱动的车辆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时, 汽车在加速时就不会有或者说能减轻这种现象, 即:在转弯时, 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 则会导致整个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 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线转向。

4 车辆电子稳定装置 (ESP)

(1) E S P的概述:E S P电子稳定装置 (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 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 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 ESP不但控制驱动轮, 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 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 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 为了校正循迹方向, ESP则会刹慢内后轮, 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2) ESP的工作原理:ESP系统通常是支援ABS及ASR (驱动防滑系统, 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 的功能。它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 然后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 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P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 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ESP一般需要安装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ESP可以监控汽车行驶状态, 并自动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 以保持车子在正常的车道上运行,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每秒150次的制动。目前ESP有3种类型:能向4个车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四通道或四轮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的双通道系统;能对两个前轮独立施加制动力和对后轮同时施加制动力的三通道系统。

通过这次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使我们对汽车安全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 也要提醒我们有车一族的朋友们, 即使汽车安全技术再发展, 再完善, 我们还是要谨慎驾驶, 遵循我国的交通规则, 速度不要太快, 汽车安全技术再提高也不是万能的, 因为它们也无法对抗物理学定律, 如果汽车跑得太快, 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出事故。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保用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但交通事故发生量也随之增加。汽车碰撞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如何改进技术, 减少汽车的损耗和驾乘人员的伤亡, 已经引起了汽车行业内的关注。现今人们不仅要求在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乘员受伤的机率,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轻松和舒适的驾驶条件下帮助驾驶者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汽车,主动安全,ABS,ASR

参考文献

[1] 李春明, 赵宇.现代汽车底盘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 刘伟.传感器原理及实用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 张星.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趋势[J].汽车技术杂志, 2008.

上一篇: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合理筹划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成像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