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柳州高职高专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调查分析

2022-09-11

艾滋病病毒在全球的传播速度惊人, 亚洲现已成为继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毒传播地区。目前, 我国已进入艾滋病 (AIDS) 快速增长期[1], 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青少年的危险性行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由于青少年的性知识、态度和行为对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性病、AIDS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未来发展[3]。因此, 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特别是开展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 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他们对预防AIDS侵扰的能力, 对预防和控制AID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柳州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为研究群体, 旨在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加强青少年大学生AIDS防治知识的教育, 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四所高职高专的在校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四所高职高专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 统一回收,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5份, 有效回收率92.5%,

1.2.1 问卷调查内容

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工作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来源的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调查结果的分析

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简称AIDS。艾滋病病毒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又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HIV。各表1调查结果显示, 柳州高职高专学生有49.2%的学生对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中文含义不清楚。由此可见, 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只有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才能更有效的做好预防艾滋病工作, 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教育。

2.2 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 185名大学生中, 超过90%以上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怀孕、分娩或哺乳传播给婴儿, 但对性途径传播和血液途径传播知之甚少。由此看来, 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还不十分清楚, 艾滋病传播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数量。艾滋病病毒在蚊子等昆虫体内是不能存活的,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只存活于白细胞中。白细胞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 人乳中也存在白细胞。所以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输血、共用针头、性传播和哺乳而进入健康人体内。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中也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 但是量非常少, 不足以传播。艾滋病病毒要到达一定的量才能传播给人。第二是质量。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很快就会死亡, 外界的湿度、温度都会影响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第三是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除了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外, 还要具备直接的传播渠道: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的交换活动。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才能构成艾滋病病毒感染, 否则不会感染。因此, 与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由于很多大学生对这方面不了解, 所以造成答对率非常低。因此, 必须针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了解的情况的特点开展教育, 促使大学生全面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更好地担负起向社会广泛宣传、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重任。

2.3 对艾滋病的预防工作调查结果的分析

90.8%的大学生愿意做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员或者青年志愿者;95.1%的大学生赞同在大学里讲授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知识:100%的大学生都赞同在大学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 普通的大学生都有很好的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都很乐意去获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在与预防学科教育相比, 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其特殊性, 这主要表现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 或者说, 不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为根本追求。仅仅让学习艾滋病教育中, 知识教育是基础和前提, 但不是最终的目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正确认识和理解艾滋病,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做到关爱生命、远离艾滋病。预防艾滋病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去下工夫:第一,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根本措施。第二,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 还能减少艾滋病病毒、性病的危险。第三,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第四,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拒绝毒品。第五,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过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第六,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式。第七, 艾滋病威胁着每个人和每一个家庭, 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2.4 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来源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由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从父母、专家讲座中获得艾滋病知识的比例及其低, 只占14.3%、33.5%。因此, 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在大学中开展讲座是很有必要的。大学时期的青少年是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迈向成熟的阶段, 健康和负责的性行为是人们享受健康生活的必要基础[5], 与危险的性行为相关因素直接威胁大学生的健康。从调查中可见, 有42.1%的大学生的性知识来自于电视、电影等媒体工具, 与国内有关报道基本一致, 预防艾滋病, 学校教育采取的方法可多种多样。具体包括讲授法、答疑法、讲座法、小组合作法、同伴教育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探讨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其中同伴教育法效果尤为明显, 同伴教育是指年龄或社会地位相似的人之间分享信息、价值与行为。同伴教育是一种生动、活泼、受青少年欢迎的教育效果较好的健康教育方法, 它特别适用一些敏感问题, 如性行为、吸毒、吸烟等危险行为干预。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AR.MeLLanby在对照研究中则发现, 接受同伴教育的学生比接受老师教育的学生更倾向于相信别的学生实施了安全性行为, 更倾向于赞同推迟性行为、减少性伴数、正确使用安全套。调查还显示, 青少年乐于与同伴教育者而不是老师来讨论与艾滋病相关的话题, 也更愿意从与自己年龄相同的同伴那里寻求预防艾滋病的相关信息, 因为与前者交谈少了些尴尬, 更自然。同时同伴教育者起到了榜样作用, 感觉到同伴在采取某种行为的青少年也倾向于有这种行为。我国近几年的研究同样显示了同伴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尤其在自我保护及安全性行为中显示出显著作用。

3 建议

为了加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 建议在以后预防艾滋病的过程中, 要大力加强学校对预防AIDS的宣传和教育;在学校的课堂中适度开展性知识和生殖健康的教育;提倡同伴教育并鼓励父母参与到预防中。只有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教育工作, 就可以使人们远离艾滋病, 尤其作为未来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老师, 为了能够在学校更好地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 应多了解一些其他国家制定的有关艾滋病及其预防的政策、法规等, 可以从更多方面认识和了解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利于把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为开展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 培养青少年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他们对预防AIDS侵扰的能力, 对预防和控制AIDS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为探讨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给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柳州市所属四所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少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有必要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

关键词:艾滋病,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3, 26 (6) :175-178

[2]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00, 12

[3] 孙杰.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3, 26 (6) :367-369

[4] 李道莹, 薛丽, 苏应雄, 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 2003, 30 (5) :704-705.

上一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下一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以山西汾酒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