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设计教案

2022-07-24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养花教学设计教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养花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

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

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

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附:板书

第二篇:养花教案

《养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3.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课前谈话:

1、同学们,你喜欢花吗?配乐欣赏各种花的图片。

2、欣赏完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你养过花吗?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 陶冶情操。人们都爱赏花,而著名作家老舍热衷于养花。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1)读词语。

(2)选择带点字的意思,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感受乐趣

1.找找课文中哪一段话最能表达作者养花的感受?快速浏览,用波浪线画下来。

交流,师板书。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读一读,然后小组交流。(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3.交流反馈:(生自由谈,师相机小结) A选种花草 B增长知识: C有益身心:

(1)“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如此循环”指“像这样循环”。) (2)文中哪个句子能具体说明它? (3)你能具体想象那样循环的场景吗? (4)如此循环的好处是什么? D付出劳动:

1、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这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

2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谁能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

3.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

E分享成果: F 以忧衬乐: 4. 再读中心句。

四、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 作者通过养花,掌握了养花的门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这足以看出他对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热爱。走近自然,珍惜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3.从《养花》中,你对作者——老舍先生有什么新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五、作业超市

1.推荐阅读:老舍的《劳动最有滋味》或《劳动的开端》

2.养花是件快乐的事,有兴趣的同学请养一盆花,体会一下养花的乐趣 。

第三篇:养花教案

《养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养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篇主题课文,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朴素,紧紧围绕“养”字写“趣”,层层相接,条理分明,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紧密,最后一段将前六段内容归纳起来揭示中心。

教学设想: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老舍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解决学生生难字词的注音及字形辨识,读通课文,了解文本结构及其内容并初步感知中心。

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秉烛夜游”“置之不理”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理解中,体会作者对花草的热爱,在养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并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基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课时可以从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开始,通过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合作探究”方式,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爱花之情和养花之乐。

教学理念: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团队精神;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积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奇花异草”“秉烛夜游” “置之不理”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积累课文末段。

能力培养:培养语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组材有序、叙事具体、过渡自然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体会作者的爱花之情和养花之乐,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和反复诵读中理解养花的乐趣不仅在于说的出来的收获上,更在于“养”的心情上,体会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情感来叙述养花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理解感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养花》,请大家齐读课题两遍。

2、请同学们想一想,“养花”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汇报:还可以说“种花”“栽花”。

3、可以换用“种花”“栽花”作课题吗?

4、学生议一议,汇报。

不可以。因为“种”是指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栽”是指移植,它们都只管种下去,而不管花草的死活。“养”指的是培植花草,需要付出情感。

5、老师小结:是啊,养花要付出情感,也就是要付出爱,即对花的喜爱之情,反之,养花也能给养花之人带来无限乐趣。

二、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一)学习首尾

1、文中哪几处直接写出养花带给作者的乐趣?你有哪些理解感悟?

2、学生浏览课文,小组交流理解及所感。

3、成果呈现:

A、在课文第一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和第七自然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

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分别直接写到了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B、我从“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C、我还从“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体会到了这是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

D、我发现课文的末段是全文的中心句(段),同时在结构上和首段形成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这是写作的好方法。

4、老师鼓励点评,并引出下文:“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养花的乐趣具体体现在哪里。”

(二)自主学习

1、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讲述养花的乐趣,写上批注。

2、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

(三)合作探究

按惯例将全班每六~七名同学分成学习小组。

1.学生探究

A.请各小组在刚才细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讲述养花的乐趣?

B.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2.成果呈现

A. 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告诉大家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讲述养花的乐趣?

B. 根据小组成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总结:

(1)、第二自然段从作者不养奇花异草,表达对花的珍惜爱护之情写。

(2)、第三自然段从作者在养花过程中体会到获得知识和培育花草的乐趣写。

(3)、第四自然段从养花中付出劳动,有益身心写。

(4)、第五自然段从夸花、赏花、赠花写享受劳动成果的乐趣写。

(5)、第六自然段从菊秧被砸死后的忧伤,反面衬托养花的乐趣写。

3.探究交流

A.这几段中又有哪些关键词、重点句在生动讲述“养”花的乐趣?细细地品读,批注出来。

B.各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自己的感悟、体会和联想;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4.感悟体验

A.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再做补充(教学预设是由学生自由汇报某段话重点词句感悟,做补充的同学就本段内容补充,一个内容完毕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汇报,避免思路混淆。)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鼓励性评价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充分实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自己内心对话。

各部分重点句理解简单梳理如下:

(1)、第二段

a、“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作者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即使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b、“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表现了作者把花当做生命一样珍惜爱护的感情。)

c、“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会奋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强,能迎风斗雪、战胜自然灾害的花草,这是作者养花的特点。) d、请同学试着感情地读出相关文段,全班再感情朗读。

(2)、第三段

a、“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

b、“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c、“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d、请同学试着感情地读出相关文段,全班再感情朗读。

(3)、第四段

a、“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

花,作者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了调节,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带来的腿部不适,代替了吃药,自然身体好,心里更高兴,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老师补充老舍“有腿病”的资料,加深课文理解。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益身心”的养花乐趣主要体现在三点:(1.浇水搬盆,调节脑力劳动,长期坚持,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帮助,是乐趣。2.天气突变,抢救花草,虽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但花儿无恙,心中高兴万分,也是乐趣。3.天气好转,搬花出屋,让“好朋友”返回家园,还是乐趣。)

b、“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作者两次写到“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不但没有抱怨养花的劳累,反而从辛苦中体会到了乐趣。)

c、“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第二次在文中出现,这就是作者劳累后的感受,这是苦中有乐,是劳动带来的快乐。)

d、“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说明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e、请同学试着感情地读出相关文段,全班再感情朗读。

(4)、第五段

a、“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b、“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c、请同学试着感情地读出相关文段,全班再感情朗读。

(5)、第六段

a、“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的人难免忧伤,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b、请同学试着感情地读出相关文段,全班再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深情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

(揭示文章中心,在写作方法上与第一段首尾照应,与二至六段是分总关系。)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4、全班深情诵读最后一段,结束新课。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课文板书:

养花

-- 老舍

养 花好种易活增长知识有益身心有喜有忧乐喜

趣爱

作 者积极奋斗探求知识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第四篇:养花教案反思

养花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全家动员抢救花草时,十分紧张,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了“喜”“笑”?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忧”“泪”?哪些地方写了养花的“须劳动”“长见识”?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1)文章题目:养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

(3)材料安排:

a、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b、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c、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六、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笔,写一种你喜爱的花草。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检查背诵。

四、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

五、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修改。

教学反思:

1.学生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梧和思考。

在以上案例中,老师将问题提“大”了,“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将整篇课文的内容凝聚于一道题中.将这一填空题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大步走”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学生在精读、深思、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舍爷爷对花草的关切,对生命的热爱,对知识的积淀,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的体验.学生也受到了熏陶、启迪。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和生长了知识。

教师设计的填空题“养花可以(

),这是件充满乐趣的事。”题目紧扣全文内容,弹性大,思维空间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已有经验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悟。

当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新知识时,教师在尊重学生新发现的同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分析判断,对学生零碎的认识进行总结和提炼,如上例中教师的每一次引导都起到了升华学生认识的作用,帮助他们生成和生长了知识、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3.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教师让学生根据填空题体会课文内容,此时的学生认真阅读,大胆揣摩,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积极思考和探究,在自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选择新判断,产生新感悟,重组新知识,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成具有自身个性品质特征的知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性的落实。

第五篇:北师大版《养花》公开课教案优秀

《养花》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会读本课的7对词语。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身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彩粉笔,本课的一些资料、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课前播放录音〈趵突泉〉,感受老舍先生散文的优美境界。

师问:谁知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

你对作者了解多少?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并播放课件〈作者简介〉及作者的照片。(指名读)

师:老舍先生的作品,有词精妙,语句隽永,思想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取源于生活,感悟生活的再现。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精美的生活,感受一次养花的乐趣吧!(板书课题〈养花〉)

二、初步学习课文

检查字词(播放课件)

1 读生字(排火车读)置载循昙秉秧砸

2 板演易错生字(置秉载)

(1)置:如何记住这个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四+直=置(上下结构);或双语识字法:PUT四直置(即放)忌:直少横。

(2)秉: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到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禾”部再查三画,是“拿,握”的意思。组一个常用词:“江山易改,天性难移”中的“天性”。

(3)载:是什么结构?——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土”部或“戈”部。区别栽、裁、载。

3 我们把生字放到本课的词语中,看还认识吗?(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昙花一现秉烛夜游秧苗砸死

检查课文分段

4 师: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很好,课文顺利读过了几遍。下面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分段情况。(指名分段)

出示课件:全文共——个自然段,依照由事到理的顺序可以分为——局部。(师生研讨)

小结:本文可以分为三局部,还可以分为7段,因为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悟课文

1 学习课文第一段

(1)播放课件及录音(赏读):生边听边赏老师哪个词或句子读的好。

(2)品句: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指名多遍读出“爱花”、“养花”的乐趣,感悟词中之乐。并板书:养花目的)

2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带着你的喜爱,你的乐趣去读第二段。(生生评价)

(2)问文中“奇花异草”什么意思?谁来用上它说一句话。

“大雨倾盆”什么意思?谁来画一画?(生主动前来画出此景及春雨,指名说说夏雨和春雨的不同。)

板书:养易活花

3 学习第三段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指名6位同学接读,其他同学品评。

(2)这段中有一个符号[ ],谁知道它表示什么?(多音字)

(3)出示多音字:尽生注音并组词。(尽管尽心尽力)找出这一段没带多音标志的多音字并注音组词。(得载)

(4)“三年五载”什么意思?说一句话。

(5)你会用“载歌载舞”说一句话吗?

板书:怎样养花

4 学习第四段

(1)快速自由朗读这一段

(2)出示课件

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有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么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 加标点(可是……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B 把最后一句改成陈说句。

C这段中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的劳累吗?为什么?

板书:需要劳动

5学习第五段

(1)放幻灯及这段录音

(2)“昙花”是一种什么花?(生查字典解释,师放昙花一现的图片)

(3)“秉烛夜游”中“秉”何意?

(4)用//把这段花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

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花。第三层:写——花。

从这句话中看出养花给作者带来了什么乐趣?

板书:共享其乐

6 学习第六段

快速自由朗读并说出段意

板书:也有忧愁

7 学习第七段

(1)齐读课文

(2)背诵课文,出示课件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即——又——,这就是———。

这段话共——句,用了四对相对的词非常辨证的道出了————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趣。

板书:其乐无穷

四、总结全文并板书

养花之乐劳动亦乐效果之乐给人启迪

五、小练笔(15分钟)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假如你养过花,也可以写写自身的感受,字数不限。(选读优秀的短文品评)

上一篇:员工职级晋升汇报下一篇:义工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