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文秘礼仪课程教学法研究

2022-09-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国外有学者曾经指出,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15%是依靠自己的专业技术, 85%则要依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这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归根结底就是要讲究“礼”, 即礼仪。秘书在领导身边或中枢部门工作, 既是领导的得力助手, 又是单位对外服务的窗口。秘书人员的特殊职业, 决定了职业礼仪课程在文秘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企业秘书不仅要“知书”, 即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达礼”, 表现出得体的职场礼仪, 只有这样, 才能很好地适应秘书工作需要, 赢得上级和同事的赞赏。

文秘学生礼仪素养的高低, 很大程度取决于礼仪课的教学质量。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重视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 开设“商务礼仪”、或“秘书礼仪”课程,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教学内容千篇一律,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场地局限, 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教师灌输的多, 学生内化的少, 不易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与回应, 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层面, 没有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这样的教学状态让学生感觉礼仪只是繁文缛节, 与自己生活毫无关联, 因而使这门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高校礼仪教师应该改变目前礼仪教学的现状, 扩展教学场所、增加有效的教学手段, 使礼仪学习内容更丰富多彩, 让学生乐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文秘礼仪素养形成与培养方法有:

一、场景见习法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印象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礼仪教学内容涉及广泛, 不仅包括社交礼仪, 还包括职场礼仪、企业商务活动礼仪等方面内容, 对于在校生来说, 社交礼仪涉及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礼貌礼节, 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没有工作经验, 对公司商务活动礼仪的理解上存在一些难度。教学中教师不妨准备教学视频, 一个规范完整的视频能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以让学生观摩企业庆典、剪彩、新产品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董事会等礼仪流程, 也可以让学生模拟简单的企业商务活动, 在训练过程中完善学生的礼仪知识,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行动导向之案例教学法, 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 引导学生对这个特殊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 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礼仪的理论知识常常是抽象的,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又枯燥乏味, 而现实社会里礼仪知识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 秘书职场礼仪案例是鲜活生动的, 师生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收集整理出经典和最新的案例,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 从这些案例中感受到学习礼仪课程的重要性, 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有助于学生由被动接受新知识到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案例也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 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经验层面, 加深学习印象。因此, 教师不妨采用行动导向之案例教学法, 以秘书礼仪职业活动的典型案例来展开, 变理论教学为可视可感的生活案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和富有启发性的案例, 既可以是现代企业的真实案例, 也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实案例, 既有正面案例, 也要有反面案例。正面案例让人知其然, 反面案例具有冲击效应, 让学生明白不能怎么做, 激发学生知礼、懂礼、守礼、行礼以塑造美好形象的欲望。

三、分组式教学法让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分组式教学, 就是通过将班级暂时划分为更多的小组, 小组成员一起按照老师所安排的或自己设计的主题开展工作, 稍后将工作结果在全班课堂上作报告。这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分层、分批教学的做法, 分组的方式可以按学生智力、学科水平分, 也可以按学生修改和能力分, 也可以按智力和成绩分, 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 比如同一寝室成员在一个小组。分组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具有确定目标的工作任务, 这就要求小组成员务必团结合作, 共同讨论中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在这种组织形式中, 教师只是作为幕后的指导者, 仅仅负责学习情景的组织, 所有的工作流程、工作结果的形式和展示汇报都由学生自己分工完成。例如, 在学习接待礼仪这一章节, 教师可采用分组式教学法。各小组成员分工, 模拟角色, 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 该方案需具体注明接待流程及相应礼仪规范, 在第二次课堂上, 由组长进行汇报, 或各小组进行模拟表演, 形式不限。

四、礼仪册子编写法让学生全面深入掌握知识

很多老师会布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来掌握知识, 这当然是很好的, 可是, 如果不带任何任务让学生阅读, 很少有学生会完成阅读这样的作业, 而阅读对知识的积累来说又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乐意看书?教师必须注意阅读的有效性,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因为, 只有带着任务去阅读, 才能真正有效果, 学生自己学, 比教师讲更有效。教师可以让学生几人一小组编写礼仪小册子, 比如编写“校园礼仪小册子”、“职场礼仪手册”、“社交礼仪助手”等等, 各小组认领任务, 要求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简明易学。一个学期完成, 并作为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学生在成绩的激励下, 分工合作, 为了完成作业, 他们要翻阅大量资料书籍, 拍摄各个场合的礼仪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 认真钻研书本上的东西, 通过罗列提纲、精选内容、组织句子、配上插图, 学习到很多礼仪常识。不但如此, 他们会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努力寻找身边那些可以给他们配上插图的正确或错误的礼仪片断。这种学习效果是课堂上没有办法得到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小册子编写, 学生的礼仪素养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五、实战训练法让学生感受到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礼仪的学习还需要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与社会接轨。教师可以创造一些实战训练的机会, 让学生接触外面的世界, 真正感受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环境, 礼仪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环境, 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战机会。学校经常会有各类大中型会议, 教师可以与学校有部门沟通好, 在相关老师的带领下, 让学生参与其中, 共同做好会务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 如制作会务接待方案、制作礼仪文书并发放、接听或拨打电话、贵宾接站、会务引导、茶水服务、颁奖礼仪、会议纪要、摄影摄像等工作。要求学生在会务服务过程中, 注重仪容仪表, 统一着装, 规范使用礼仪用语, 微笑服务, 有求必应, 热情周到。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到企业或政府部门主办的一些商务活动中进行实战训练, 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 或让学生参与每年的两会服务;可以和各类商业协会合作, 让学生参与各类地方展销会、采购节等活动中去, 与社会接轨, 丰富学生礼仪实战阅历。

当然, 在整个实战过程中, 礼仪课程教师应作为主要的带队老师全程参与, 关注实习过程学生表现, 在实习结束后让学生上交一份实习总结, 反思本次实习的效果和不足, 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以加强学习效果。

六、完善礼仪课程评价机制

学生重视课程成绩,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鼓励学生拿高分来激发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改变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情况, 采用不拘一格的考核形式, 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考评等几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自评, 让学生给自己打分, 考查自己近阶段的学生成果, 可适用于微格教学法当中, 学生通过回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对自己的礼仪行为进行纠正和提高, 并作出自我评价。二是自我报告, 由学生在实训课结束后将自己实训的收获体会用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 或课堂发言。

同学互评, 就是分小组由小组同学相互评价。小组的组合可以按班级座位组合, 也可以以寝室为单位组合 (一般学生更欢迎后者) , 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包括书面作业和礼仪手册的编写, 要有很明确而详细的目标和结果要求, 让学生分组完成并进行考评, 由指定的组长主持为每个同学打分, 并写出评语。

教师考评, 一般是学期结束时, 在综合以上考评的基础上, 由教师对该学生一学期学习态度、考勤、学习效果结合期末成绩进行的多方面全方位的考核, 以确定课程综合成绩。教师应做好平时各项记录, 包括学生考勤、课堂发言、同学互评成绩, 再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 打出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礼仪课平时成绩应不少于50%, 重视过程学习。

摘要: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为企业提供高技能行政管理人才, 而礼仪是秘书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与职业道德。高职文秘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 场景见习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印象,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分组教学法让教学效果走向精细, 编写礼仪小册子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实战教学法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此之外, 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能促进礼仪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

关键词:高职,文秘,礼仪素养,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慧芳.秘书礼仪教学中合作式教学法对传统分组式教学法的改进[J].文教资料, 2012.07:183-185.

[2] 龙慧琳.文秘礼仪课程探讨[J].办公室业务, 2013.01:5.

[3] 徐静, 吴蕴慧.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秘书礼仪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0) :85-86,

[4] 杨静.秘书礼仪实训课考核的改革[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9:37-40.

上一篇:一种节水淋浴装置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导言设计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