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参

2022-10-07

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参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二首

8.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他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突破措施:随文识字,多种方式识字。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导入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依、尽”等6个生字,会写“楼、依”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 3.诵读汇报

(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富有感情的朗读)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四、讲解文章大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瀑、布”等6个生字,会写“照、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引出作者――李白

2.介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诵读汇报

(1)(出示《望庐山瀑布》课件)集体齐读《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学习一类生字。(出示4个生字:炉、烟、流、银)

①指名认读、组词。

②仔细观察4个生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同桌说说,再提问。) ③比一比: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出来写一个字。点评时指出注意事项。 ④比赛谁写得好: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上练习写这4个生字,同桌互评。 ⑤我们把生字都送回课文中,齐读一遍。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意。

1.指导学生读诗,要求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韵律美。 (1)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老师范读。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全班一齐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四、讲解文章大意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最后一句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生动形象的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六、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2)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二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3.积累对偶句。

4.学习《十二月花名歌》,了解花的名称及其特征。 【学习重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狐”字的步骤,老师讲解部首查字法的用法,指导练习。

2.按照课本要求完成练习题,老师核对答案,讲解生字。 3.朗读儿歌,老师指导学生发音。 【学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老师)

2.准备《新华字典》,读读部首目录表,自读《十二月花名歌》。(学生)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查字典)

一、部首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查得最快。 2.过渡: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利用字的部首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师介绍部首的含义。

3.什么是部首呢?请同学们翻开字典读读部首目录表,初步了解一些常用的部首。

4.教师列举几个部首不同的汉字,让学生认识部首。 5.读读课文中介绍“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6.教师示范部首查字的过程,让学生跟着一起查,领悟方法步骤。 7.小组学习: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完成教材中前两项练习,师生一起校对。 8.独立完成教材中最后一项练习,比一比谁查得准,查得快,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1 9.再读教材中的方法。

10.朗读儿歌,老师指导学生发音。

第二课时

(日月积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学生互读对联,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对联的含义。 3.指导朗读、背诵。

二、我爱阅读

1.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出它的韵律美。 2.指导阅读,总结花名、花开的月份、花的特征。 3.交流自己最喜爱的花,描绘其特征,抒发喜爱之情。

第三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识字表

课文1 塘(水塘)(池塘)

灰(灰色)(灰蒙蒙) 阿(阿姨)(阿爸)

龟(乌龟)(龟壳)

脑(脑袋)(电脑) 捕(捕捉)(捕鱼) 姨(阿姨)(姨娘) 顶(山顶)(屋顶)

袋(口袋)(袋子) 迎(迎接)(欢迎) 宽(宽宽的)(宽阔) 披(披上)(披着)

鼓(敲鼓)(打鼓)

课文2 晒(晒干)(晾晒)

管(看管)(保管)

滴(一滴水)(滴下)

坏(坏人)(坏蛋)

毁(毁灭)(毁坏)

课文3 植(植树)(种植)

旅(旅游)(旅行)

刺(刺刀)(刺客)

离(分离)(离开)

粗(粗细)(粗心)

园地一

套(手套)(全套)

鞋(鞋子)(鞋袜)

壶(水壶)(茶壶)

识字1 滩(沙滩)(海滩)

舰(舰队)(军舰)

园(公园)(园林)

队(队伍)(军队)

识字2 梧(梧桐)(梧桐雨)

柏(松柏)(柏树)

耐(耐心)(忍耐)

银(金银)(银色)

桂(桂树)(桂花)

识字3

极(极其)(极端)

越(越来越好)(越长越高)溪(小溪)(溪水)

淹(淹死)(淹没)

屋(房屋)(屋顶)

如(如果)(假如)

靠(依靠)(靠着)

底(海底)(底下)

察(考察)(观察)

得(得到)(取得)

帽(帽子)(衣帽)

裤(裤子)(短裤)

指(指针)(指向)

艘(一艘船)(几艘)

帆(扬帆起航)(帆船)

孔(孔雀)(孔桥)

铜(黄铜)(铜器)

枫(枫树)(枫叶)

装(装修)(装饰)

守(守护)(守卫)

杉(水杉)(杉树)

傍(傍身)(傍晚)奔(奔跑)(飞奔)没(没收)(淹没)猜(猜谜)(猜想)为(成为)纷(纷纷)炸(炸弹)(爆炸)识(认识)(知识)登(登顶)(登上)图(图画)(图案)军(军舰)(军队)稻(稻谷)(水稻)翠(翠竹)(翠绿)号(学号)(句号)松(松鼠)(松树)桦(桦树)(白桦)疆(疆土)(新疆)化(变化)(化学)

(无所欲为)(五彩缤纷)牢(牢记)(牢狱)

锦(锦鸡)(云锦)

翔(飞翔)(滑翔)

深(水深火热)(深林)

休(休养)(休息)

识字4 季(四季)(春季)

麦(麦苗)(小麦)

桑(桑树)(桑叶)

归(归来)(回归)

粒(米粒)(颗粒)

苦(吃苦)(辛苦)

园地二 葡(葡萄)

狐(火狐)(狐狸)

酸(酸酸的)(酸甜苦辣)

课文4 曹(曹操)(曹营)

议(商议)(议论)

杆(一杆秤)(笔杆)

倒(倒车)(倒是)

止(止血)(停止)

课文5 级(高级)(年级)

挥(指挥)(挥手)

妙(奇妙)(美妙)

盛(茂盛)(盛开)

奋(勤奋)(兴奋)

补(补救)(修补)

课文6 封(一封信)(密封)

朝(朝向)(朝着)

胡(胡说)(胡人)

肩(肩上)(肩膀)

完(完结)(说完)

鲜(鲜花)(新鲜)

记(记住)(记性)

雄(雄伟)(雄鹰)

雁(大雁)(飞雁)

猛(猛兽)(凶猛)

蝴(蝴蝶)

苗(禾苗)(树苗)

肥(肥胖)(肥大)

场(场院)(一场雨)

虽(虽然)(虽说)

洋(海洋)(大洋)

萄(葡萄)

狸(狸猫)(狐狸)

称(称重)(称量)

论(讨论)(争论)

秤(台秤)(一杆秤)

割(切割)(割开)

量(数量)(量词)

术(算术)(武术)

粉(米粉)(粉红)

瓶(水瓶)(酒瓶)

丑(丑八怪)(美丑)

干(干净)(饼干)

认(认识)(认出)

削(削皮)(削苹果)

叠(叠加)(重叠)

灯(点灯)(电灯)

团(团员)(团圆)

期(期望)(星期)

雀(麻雀)(孔雀) 鹰(老鹰)(雄鹰) 丛(草丛)(花丛) 灵(百灵)(机灵)

蝶(飞蝶)(蝴蝶) 嫩(嫩叶)(鲜嫩) 农(农业)(农民) 谷(稻谷)(谷物) 辛(辛劳)(辛苦) 了(了解)(了却)

紫(紫色)(姹紫嫣红)笨(愚笨)(笨蛋)

员(人员)(队员) 重(重量)(体重) 砍(砍刀)(砍断) 线(直线)(线条)

由(理由)(由来) 板(木板)(黑板) 合(开合)(合上) 兴(兴奋)(兴旺) 标(鼠标)(目标)

锅(下锅)(锅炉) 刮(刮风)(刮下) 修(修养)(修竹) 重(重复)(重新) 束(一束花)(结束)

课文7 哄(哄骗)(哄人)

紧(紧张)(紧握)

等(等级)(等待)

沾(沾水)(沾湿)

沙(沙滩)(风沙)

园地三

弹(弹力)(弹性)

先(先后)(首先) 润(红润)(湿润) 吸(吸水)(吸收) 汗(汗水)(流汗) 乏(疲乏)(困乏)

闭(闭上)(关闭) 蛋(鸡蛋)(脸蛋) 发(头发)(理发) 额(额头)(扶额)

钢(钢琴)(钢笔)

琴(弹琴)(口琴) 泥(泥土)(水泥)环(铁环)(环绕)梯(楼梯)(梯子)

课文8 楼(楼房)(高楼)欲(欲望)(欲念)瀑(瀑布)(飞瀑)烟(烟雾)(烟气)

课文9 闻(闻名)(闻一闻)区(区别)(区分)秀(秀美)(秀丽)其(其实)(其他)位(位子)(座位)

课文10 湖(湖水)(湖面)胜(胜利)(胜出)华(华丽)(中华)纱(面纱)(纱布)引(吸引)(引出)

课文11 沟(山沟)(水沟)份(月份)(年份)棚(凉棚)(草棚)好(爱好)(好客)市(市民)(市长)利(利益)(利用)

园地四

滚(滚来滚去)(滚动)

荡(回荡)(荡漾)

依(依靠)(依然)

穷(贫穷)(穷人)

布(一匹布)(瀑布)

遥(遥远)(遥望)

名(著名)(姓名)

省(节省)(省力)

神(神奇)(神气)

仙(神仙)(仙山)

著(著名)(著书)

绕(围绕)(缠绕)

央(中央)(央求)

隐(隐身)(隐约)

童(童年)(童趣)

客(客人)(请客)

产(生产)(产品)

种(种树)(种植)

淡(淡然)(清淡)

收(丰收)(收拾)

留(留下)(去留)

分(水分)(盐分)

铁(铁丝)(钢铁)滑(滑冰)(滑梯)尽(尽头)(尽力)层(云层)(层次)炉(火炉)(炉子)川(山川)(四川)景(景区)(景色)部(部分)(南部)尤(尤为)(尤其)巨(巨人)(巨大)形(形象)(形状)围(包围)(围巾)岛(小岛)(岛屿)约(约定)(约好)境(环境)(仙境)梨(香梨)(雪梨)搭(搭配)(搭档)够(足够)(够好)城(进程)(城里)钉(钉子)(图钉)味(味道)(气味)

昌 (新昌)(昌盛)

硬(坚硬)(强硬)

乘(乘客)(乘法)

课文12 沿(沿着)(边沿)

喝(喝茶)(喝水)

错(犯错)(错误)

抬(抬头)(抬手)

铺(店铺)(铺子) 卧(卧室)(卧铺)

调(空调)(调解) 限(无限)(有限)

答(回答)(答案) 话(说话)(讲话) 际(边际)(国际)

渴(口渴)(渴了) 弄(弄错)(弄堂) 哪(哪里)(哪边)

课文13 号(学号)(号角)朗(朗诵)(开朗)劝(劝告)(劝导)且(并且)(而且)吼(吼叫)(大吼)

课文14 葫(葫芦)(西葫芦)谢(感谢)(谢谢)盯(盯住)(盯着)怪(怪事)(奇怪)

园地五

锋(刀锋)(锋利)幕(开幕)(闭幕)墓(扫墓)(墓地)

课文15 洪(洪灾)(洪水)兽(野兽)(禽兽)难(灾难)(苦难)退(后退)(退步)恢(恢复)(天网恢恢)

课文16 朱(朱德)(朱红)担(担子)(扁担)敌(敌人)(敌军)难(困难)(难办)疼(心疼)(疼痛)敬(尊敬)(敬爱)

堵(堵着)(围堵)

衔(衔接)(衔着)

趁(趁着)(趁早)

腊(腊肉)(腊月)

复(复习)(重复)

芦(芦苇)(芦荟)

哇(好哇)(对哇)

赛(比赛)(决赛)

慢(缓慢)(快慢)

蜜(采蜜)(蜂蜜)

扫(扫地)(打扫)

抄(抄写)(抄录)

毒(有毒)(毒蛇)

伤(受伤)(伤害)

继(继续)(后继有人)

被(被动)(被子)

德(德行)(品德)

志(志气)(志向)

抽(抽到)(抽签)

斗(北斗七星)(升斗)

根(树根)(根本)

缝(石缝)(墙缝)枯(枯草)(枯萎)将(将来)(将就)狂(疯狂)(轻狂)哀(哀求)(悲哀)藤(草藤)(藤蔓)蚜(蚜虫)(棉蚜)感(感觉)(感受)蜂(蜜蜂)(黄蜂)慕(羡慕)(爱慕)炒(炒菜)(吵闹)蛇(毒蛇)(蛇尾)灾(灾难)(灾害)续(后续)(继续)耕(耕田)(耕地)扁(扁担)(压扁)伍(队伍)(行伍)陡(陡坡)(陡峭)仗(打仗)料(意料)(预料)

(仗势欺人)

课文17 泼(泼洒)(泼水)

龙(龙舟)(龙船)

踩(踩到)(踩死)

碗(碗筷)(大碗)

健(强健)(健康)

度(度过)(一年一度) 驶(驾驶)(行驶)

铺(铺上)(铺开)

祝(祝福)(祝愿)

康(安康)(康复)

敲(敲门)(敲打) 容(容易)(笑容) 盛(盛饭)(盛满) 福(福气)(有福) 寿(长寿)(寿命)

园地六

轿(轿子)(花轿)

托(拜托)(托住)

货(货车)(货物)

课文18 宿(住宿)(宿舍)

辰(星辰)(辰时)

似(好似)(似乎)

苍(苍白)(苍松)

课文19 雾(大雾)(雾气)

于(于是)(终于)

街(大街)(上街)

至(至今)(至于)

课文20 悄(悄悄地)(悄悄) 衫(衬衫)(衣衫)

模(模子)(模样)

呀(哎呀)

课文21 累(劳累)(累了)

旺(兴旺)(旺盛)

奔(投奔)(嫦娥奔月)

终(终于)(始终)

激(激动)(感激)

园地七

椰(椰子)(椰奶)

骆(骆驼)

悬(悬挂)(悬梁)

救(救命)(营救)防(预防)(防止)科(学科)(科目)寺(佛寺)(寺庙)恐(惊恐)(恐怕)庐(庐山)(草庐)茫(茫然)(白茫茫)淘(淘米)(淘气)暗(暗中)(暗处)梁(房梁)(上梁)躲(躲藏)(躲避)试(尝试)(试验)制(制造)(制作)喘(喘气)(喘息)哟(哎哟)添(添加)(增添)渐(渐渐)(逐渐)冲(冲突)(冲向)浑(浑水)(浑然)壳(果壳)(外壳)驼(骆驼)崖(山崖)(跳崖)

摩(摩的)(摩托车)渔(渔夫)(渔民)考(考察)(考试)危(危险)(危机)惊(惊喜)(惊吓)笼(笼罩)(笼络)顽(顽劣)(顽皮)岸(上岸)(海岸)甚(甚至)(甚于)衬(衬衣)(衬衫)彼(彼此)(彼岸)哎(哎呀)(哎哟)帕(手帕)(帕子)柴(砍柴)(柴火)冒(冒尖)(冒雨)烫(烫手)(滚烫)淋(淋雨)(淋湿)漠(沙漠)(大漠)骏(骏马)(骏才)

课文22 假(假如)(假设)

扑(扑向)(扑倒)

嗓(嗓音)(嗓门)

爪(鸡爪)(爪子)

纳(容纳)(收纳)

威(威风)(威力)

转(转动)(转轮)

派(派人)(门派)

趟(一趟)(赶趟)

闷(闷闷不乐)(纳闷)

寻(寻找)(寻人) 扯(扯开)(扯断) 抗(对抗)(反抗) 猪(小猪)(母猪) 受(接受)(受到)

骗(骗人)(骗子)

课文23 捡(捡到)(捡拾)

始(始终)(开始)

嚷(吵嚷)(叫嚷)

轮(车轮)(轮胎)

课文24 养(保养)(养护)

盘(盘算)(盘子)

破(打破)(破坏)

挤(拥挤)(挤来挤去)

改(改正)(修改)

而(而且)(而是)

课文25 特(特别)(特殊)

恨(可恨)(憎恨)

吵(吵吵嚷嚷)(吵吵)

败(失败)(胜败)

另(另外)(另一个) 圈(圆圈)(圈子)

简(简单)(简化)

园地八

厅(客厅)(餐厅)

厦(大厦)(广厦)

帘(窗帘)(帘子)

借(借钱)(借书)

酪(奶酪)(乳酪)

拌(搅拌)(拌饭)

瞧(瞧见)(瞧着)

剩(剩下)(剩余)

偷(偷窃)(偷走)

算(算数)(算术)

何(何时)(为何)

抖(发抖)(抖动)

拥(拥抱)(拥挤)

冠(鸡冠)(皇冠)

训(训练)(教训)

嚷(吵吵嚷嚷)(嚷嚷)

冲(冲着)(很冲)

扇(扇风)(扇动)

即(即使)(即便)

厨(厨具)(厨房)

穴(洞穴)(蚁穴)

俩(他俩)(我俩)帮(帮忙)(帮助)便(方便)(便利)整(整个)(整齐)数(数数)(数星星)突(突然)(突发)乎(在乎)(胖乎乎)伟(伟大)(雄伟)挨(挨着)漂(漂亮)练(练习)(练武)抓(抓住)(抓到)凶(凶猛)(凶狠)般(一般)(般配)使(使用)(使者)厢(厢房)(包厢)窑(窑洞)(煤窑)

(挨挨挤挤)

第四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背诵2~4自然段。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给学生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看上去是个雄鸡,这只鸡它有个鸡蛋,它的名字叫台湾省,台湾省里有个很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去旅游下这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大家能把它的名字说出来吗?对了,日月潭。(板书:日月潭)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考学生听力)(课件出示1) (1)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3)日月潭有什么景色?美吗?

2、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喜欢朗读的同学盖上表扬印章) (1)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划出生字宝宝,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多读几遍生字宝宝。

3、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潭、湖、绕、茂、盛、围、胜、央、岛、华、纱、童、境、引、客。(认识哪个字,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指认生字,说生字结构)

(2)带拼音齐读生字。齐读生字三遍,开火车

(3)玩卡片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老师在旁指导生字。 (4)老师念生字,学生拿出生字卡片,给最快拿出卡片的学生盖上表扬章。

(5)让学生自由拼读,老师玩打牌游戏。

(6)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7)多音字。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盛饭)

4、理解难懂的一些词语

日月潭实在是太美了,这些生字也都跑到日月潭里去了,我们也赶紧去看一看吧。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的情况,老师出示一些难理解的词语。环绕 附近 清晰 建筑 朦胧 仙境 树木茂盛 隐隐约约(PPT4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上节课难掌握的词语:

环绕 附近 清晰 建筑 朦胧 仙境 树木茂盛 隐隐约约 2.多音字填空练习(PPT5)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第一段并学习这段内容。

老师出示“日月潭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2.分组讨论,明确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重点词语。(教师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用各种读书形式,熟读第二段。

(1)通过对比句子来体会日月潭的形状之美,并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2)把“圆圆的”“弯弯的”删去,句子还是通顺的,那么能不能删去呢?为什么? “弯弯的”不能删,因为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如果删去,就不知道月亮是弯的还是圆的了。 “圆圆的”这句话听起来形象,亲切。

“弯弯的”和“圆圆的”是对应的,这里朗读时要重音。

4、学习

3、4自然段。

(1)读

3、4自然段,理解这两段主要写什么。 让学生自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分组讨论“倒映”“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清晰”“朦胧”(清晰与朦胧的意思相反)能够显示出日月潭风光多姿多采。 (2)再读

3、4段,出示“早晨、中午和下雨时日月潭的风光是怎样的?” 这一问题,通过熟读和讨论让学生知道: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还飘着薄薄的雾……。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群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要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 体会日月潭是个美丽的地方。 5. 学习第5自然段。

(1)再观察插图,让学生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说说日月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 再读第5段,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3)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象日月潭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要爱它的山山水水

三、指导生字书写

1.(课件出示6)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名 胜 迹 央 丽 华 展 现 披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展”“现”字的书写。(幻灯片)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第五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拍手歌教案

拍 手 歌 教材分析:

拍手歌,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读着本课,想起了孩提时玩过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现出家乡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阵阵催春,还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戏„„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相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定能从演唱“拍手歌”的掌声中有所领悟──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 学情分析:

本文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节奏感,二年级的学生一定乐学喜欢。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重难点突破措施: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文结合──自主识字,朗读游戏——巩固识字”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学生可收集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和拍手歌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10个生字。会写“丛、拍”等4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蓝天、白云、高山、流水,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7》,去和它们交朋友吧!

2.出示学习目标。

出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欣赏课件中大自然的美景,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通过与小动物交朋友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看图片,识记部分生字。

(一)看天空――认识“鹰”和“雁”

1.认记“鹰”

师:看,蓝天上飞来什么?出示“鹰”,认读,注意后鼻音。

师:雄鹰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飞翔?出示:雄鹰翱翔在蓝天,读一读。

师:谁来学一学雄鹰飞的动作。(师根据学生的动作评价)雄鹰在天空中有力地振动翅膀,它才会越飞越高。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读。

2.认记“雁”

再看,蓝天上还有什么?是一只大雁吗?许多的大雁,我们把它叫做“雁群”。大雁为什么要一起飞呢?

师小结:排着队形在飞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跟着的大雁利用这股气流,可以飞得更快更省力。大雁的队形有时像个人字,有时像个“一”字。难怪人们说: 出示:天空雁群会写字,指导读。

(通过学生常见的动物图引出本课字词,并紧扣为识字服务的宗旨,从整体上感知图画所描绘的事物同字、词、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认字、熟练朗读课文,使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

(二)走进森林动物园――认识“孔”、“雀”、“锦”、“鹂”、“灵”等字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动物园。最先迎接我们的是谁呢?

(随着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动物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现,学生读出动物的名字,生字带上拼音。)

1.学习生字“孔”、“雀”和“锦”

(图画)小朋友看看这是哪两种动物呢?相机出示:孔雀、锦鸡认读。

“锦”字怎么记住?像这种颜色特别鲜艳、五彩缤纷的鸟叫“锦鸡”。你们看,这个“锦”字有一个金字旁,表示锦鸡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认读。

在班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动物也有好朋友。孔雀和锦鸡就爱在一起玩耍。出示:孔雀锦鸡是伙伴。读一读。

出示:雀、鹰、雁,比一比这三个字,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隹”这个部件是和鸟有关,古时候的这个字是模仿鸟的形状来写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隹”。(演示汉字“隹”的演变)认读。它还是一个偏旁。

(通过多媒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汉字,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学习生字“鹂”和“灵”

师:我们继续参观吧。听,谁在唱歌迎接我们?出示两种鸟的图,再出示黄鹂、百灵,认一认。怎么记住“鹂”、“灵”?一天,黄鹂和百灵鸟比赛唱歌,比了一天也没有比出一个胜负来,她们还要不停地唱下去呢?出示:黄鹂百灵唱不休。读一读。

3.学习生字“嬉”

离开百鸟园,我们来到竹林里。你们看,谁在干什么呀?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做游戏的意思,

出示:嬉戏,认读。这个“嬉“字怎么记?出示:竹林熊猫在嬉戏。读一读。

师:告别了憨态可掬的熊猫,我们看到了老虎,老虎喜欢住在哪里?茂密的树林就叫:

出示:丛林 认读,怎么记住这个“丛”字?老虎喜欢住在丛林深处。出示:丛林深处有老虎,指导读。

(通过一年多来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拼读、说记字方法,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认读所学的八个生字

1.读词语。

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词语朋友,现在不要图片,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跳出来,你还认识吗?

(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反复见面,以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三、读儿歌识字。

1.读课文中的儿歌。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开心极了,它们把自己藏到课文里了,你还认得它们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问: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第一小节还有两个生字。

2.学习生字“护”和“牢”

(1)出示第一小节

点击出示生字“护”和“牢”,怎么记住它们呢?

(2)读课文中的其他内容。

指名读,齐读。拍手读。

(课堂教学将要结束的时候,学生也累了,这时候,边让学生诵读儿歌,边拍手,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既熟读了儿歌,又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

四、游戏复习生字。

1.拼图游戏。

同学们喜欢玩拼图。这些词语后面也藏着一只动物,它还有一个秘密告诉我们,只有把这些词语读出来才行。狮子大王告诉我们的秘密是什么?

2.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有个小朋友参观动物园后,写了一篇日记呢!出示日记。

其实我们也和这个小朋友有同样的感受。

(尝试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使阅读和识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四个字,学生认读。教师引导按结构归类。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写这几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当点拨。

指导写“丛”(比较“从”字)、“拍”“鸡”“猫”(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指导学生写好字,关键是对字形结构的把握,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领悟。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重点的点拨,并且强调范写的作用。学生经历了从书空到落笔的过程,写字要求的数量不多,但每笔都要写好。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歌、熊”等四个字。

2.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会背诵。

3.会仿照课文编拍手歌。

4.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巩固识字、写字、仿编拍手歌。 教学难点

学习编写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出示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现在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几个是什么字?

1.看图猜字。歌、丛、熊

过渡:这些生字我们不仅在课文中学到,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2.生活中识字。

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找本课中学过的生字。

过渡:同学们识的字真多,邮递员叔叔想请你们帮忙把信送给森林中的动物们。

3.送信游戏。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都掌握得很好了,那儿歌掌握得怎么样了呢?会不会背呢?俗话说得好,熟读成诵,请同学们多读几遍。

二、我会背。

1.自由读课文、背课文。

2.同桌拍手背课文。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一种好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过渡:这首儿歌多有趣啊!我们也来学着编一编吧。

三、我会编

1.指名编。

2.预设:学生不能很好地说出来时,可以引导仿照书上说。出示课文中的两句儿歌,学生读一读,学着编。

看!课文中是怎么编的?丛林深处有老虎。这句话写了什么?(哪里有什么)竹林熊猫在嬉戏。(哪里谁在干什么)学生说一说。

3.写儿歌。

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说得很好,我相信还有同学有更好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学生写,老师巡视。选出几篇好的进行讲评。

4.把学生编的儿歌拍手读一读。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一“我会编”的环节设置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指导写字。

1.动物们为了感谢你们给他们编了这么好的儿歌,特意给你们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学生齐读。

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人和动wù是朋友,bǎo hù 动wù是大事。”听说你们láo láo地记住了这个道理,我们真高兴。你么看,丛林里还有许多动wù在等着和你们一起嬉戏,交朋友呢!

你的动物朋友

2.可是动物朋友有几个字不会写,我们来帮助它。看一看哪几个字。(板贴生字)

3.学生认读,并用生字组词。

4.师生共同探讨写字关键。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仿写。

(这一环节设计成教小动物写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流,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字形结构,找关键笔画,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

五、小结。

学习了《识字7》,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学会了很多生字,我们还牢牢记住了――保护动物是大事。(补充板书)

板书设计:

识字7

教学反思:

上一篇:部编三年语文单元反思下一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