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装设计教学遵循原则的探讨

2022-09-10

如何施教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 从而培养出优秀的高等服装设计专业人材呢?我认为应该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1 兴趣教学原则——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卓越地完成某件事物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脑力劳动方面。因为从事无兴趣的脑力劳动往往带有被动性和某种消极因素, 这种被动性和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潜在智能 (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 而潜在智能的发挥往往又是脑力劳动最能获得优秀成果的关键。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衷也是出色地完成学业的前提, 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如果没有内因的作用结果会如何呢?这是哲学中最常识的问题。由此可以肯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是服装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然而,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内容单一的古板式讲台教学, 或许它能适应过去的历史, 而在高科技成果空前涌现的今天, 古板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不良的影响。只有有了兴趣教学的思想观念, 然后才会重视, 在教学中才会在主观上去有机地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仅能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能了解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衷地热爱服装设计专业, 从而,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创新教学原则——服装设计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的根本在于创新, 创新需要灵感, 而灵感又源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阅历, 是不是有了阅历就有了创作灵感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呢?不然, 由于人们智力开发的不同, 接受专业教育的不同, 反映在创造能力上必然差别很大, 因而,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一定要研究的问题。

服装设计的创造性包括对衣 (物的) 的创造性、对服装美 (人、衣、环境三者的和谐) 的创造性。我们要培养一名服装技师并不难, 而要培养出一名服装设计师难度要大的多。这是因为技师是以技能为主体的, 它与美学关系不太大, 一般对综合素质的高度没有特别的要求, 而设计师要求的却是一种综合专业素质的培养, 不仅要掌握设计表现手法和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时代审美水准。所以说, 在教会学生很多知识的同时别忘了设计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具有哲学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 实用教学原则——服装设计及服装设计教学都应强调其实用性

实用是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也是服装设计的第一原则。无可争议, 服装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之一, 那么它的第一作用就应该考虑其实用性。服装除了能够起到保护人体, 调节气温, 预防外界对人体的危害等作用外, 还应该符合穿着者的身材、年龄、职业, 以及地域性和季节性的要求, 符合服装的使用场合与要求, 符合民族的生活习惯等。从年龄上看, 婴儿的服装要求柔软, 穿脱简便;儿童服装要适应他们活泼好动, 成长发育较快的特点;老年人的服装则要求松宽, 便于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和穿脱方便。从职业上看, 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 各种职业对服装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 而共同的要求是能保护身体, 不易造成事故, 动作方便, 视觉效果适宜。从季节上看, 服装要能适应不同季节的需要, 如夏装在款式上应以开门领、短袖、裙装等为主, 并适量加褶, 在面料选择上要求透气性好, 吸湿性强, 以尽量满足凉爽适体的要求。

4 审美教学愿则——要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艺术品味的培养。其实艺术美学的教育作用, 除了直接的教育外往往还离不开潜移默化的陶冶, 但是, 学生在大的艺术环境内非常需要教师的“点化”和必要的引导, 否则学生很容易曲解艺术和美的本质, 这是由于学生的阅历和自身的知识结构, 以及艺术修养、审美水准等因素所决定的。从这个方面来讲, 审美教育的意义更大。在加强审美教育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楚:服装设计师的审美能力、艺术品味、欣赏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而逐步形成。对于学生来说, 努力营造自己的艺术空间, 对自身艺术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 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不同艺术门类中得到启发和感受, 对于正确提高自己的审美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本来就很抽象, 怎样把握服装的审美尺度,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造参与实践去亲身体验的机会, 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给予正确的教导。

5 要正确理解服装设计教学的科学性

成功的设计师来自成功的设计教育, 而教学是教育的主体, 那么如何做到服装设计教学的科学性是摆在每位专业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何为科学性?又如何正确理解服装设计教学的科学性呢?科学性是一种正确性、严谨性, 它不仅要具有符合规律和逻辑的性质, 还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服装设计教学的科学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高科技手段, 从而高效地培养出优秀的高等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教学。

在教学中除了要掌握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规范性和灵活性外, 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天, 服装设计专业要培养的目标是高等服装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材。因为服装教学要面向社会, 服务于社会,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必须是精设计、善表达、懂管理、能经营并具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服装设计专业人材。的确, 现今的社会不同于过去, 比如, 今天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新材料的性能那将会使自己停留在“古老的时空”中, 与现代环境格格不入, 遭淘汰的命运是必然的。所以服装设计教育要拓展横向空间, 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向未来、迎接挑战。这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专业之外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 事实上, 任何一个学科在今天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它都与其它学科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在现今高度文明的时代, 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相互交叉, 互相融合的不可分离的程度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从这个方面看, 复合型人材更适应社会, 更具生存力和竞争力。所以,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把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材的宗旨得到有效的贯彻, 这也是我们每位专业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综上所述,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 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些教学原则?应当引起我们每位专业教师的重视和思考。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 要用现代观念去研究, 去探讨, 以求得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摘要:服装设计教学究竟应该如何规范、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如何施教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智能, 从而培养出优秀的高等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呢?本文认为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所有专业教学都应追求和不断完善的。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袁杰英.中国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 于君.女性与文化[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5.

[3] 张浩, 郑嵘.服装设计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4] 于金兰.高等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大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上一篇:防城港市养老现状与智能化需求调查研究下一篇:“美”与“主题”互溶,“美”与“创意”共享——主题活动中实施创意美术活动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