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能源前景可期

2023-02-01

正是这种背景下, 在北方多地推广实施的新奥泛能网建设工作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业界关注。作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泛能网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落地情况如何?是否具有经济效益?记者日前跟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等专家团队赶赴青岛一探究竟。

泛能网已在山东铺网11地市

“互联网+”智慧能源被看作是多能互补基础上的综合能源服务, 目前被关注的除了售电和综合服务模式外, 还有产业链延伸模式。记者参观的新奥泛能网青岛模式属于后者, 即以燃气为主导, 同时向燃气的深度加工 (电、冷、热等) 方向发展。

青岛是座旅游城市, 特别重视环境问题。据了解, 青岛市政府早在2014年就提出非煤化供热, 这就给清洁供暖技术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海水源热泵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该项技术的供热原理是借助压缩机系统, 将海水中存在的大量低位热能收集起来供热, 这尤其在海滨城市具有天然优势。因此也有专家在参观万达游艇产业园项目时提出疑问:为何不用海水源热泵?

“海水受潮汐影响有涨有落, 且在极端天气下难以取热, 供热不稳定是致命的。我们将海水源热泵和燃气分布式相结合, 就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里采用“燃气热水锅炉+燃气三联供+海水源热泵+水蓄能”系统, 可以很好地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系统能效大幅度提升以及多能源的智能协同互补。其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9%。

中德生态园项目堪称泛能网落地的高起点, 园内清洁能源利用率达80%, 碳减排率达50%以上。据现场专业人士介绍, 园区内优先使用风能、太阳能、浅层地热、水源热等自然资源, 以及大唐、红石崖、赛轮热力等园区周围的余热资源。按照终端用能的不同品位需求来加强对天然气的梯级利用, 提高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经济性。

对此, 专家告诉记者, 泛能网的重大价值在于它提倡末端用能需求在逐渐增大过程中不是过多依赖化石能源, 而是充分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进行补充。同时, 泛能网将园区建筑和工业用气、热、电、蒸汽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源进行回收, 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互联网”只是形式, “+”后面的产品本身要有一定的竞争性, 这样才能借助互联网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互联网的关键要素就是开放, 固有观念认为很多新能源项目无利可图, 很大原因在于体系封闭。‘互联网+’智慧能源如一缕春风到来, 成为打破边界的契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分布式能源发电并网项目进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以往并网要两年, 现在最快1个月, 这很关键, 因为早发电早受益!”青岛泛能网项目相关负责人胡博智告诉记者, 他们从2016年7月起拓展市场, 已经在山东省11个地市洒下泛能网的种子, 获取20多个重点商机。今年初还在潍坊进行更大的布局。

采访期间, 新奥集团首席品牌总监王金峰抽空接了几个电话, 挂断的那一刹那, 他感慨:“都是要来采访的媒体的电话。看来, 泛能网的春天要来了!”

探索落地新模式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 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团队在关注泛能网商业模式落地过程中表示, 泛能网是典型具备经济性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商业模式, 突破一对一的供能思维, 围绕用户个性化需求, 进行动态资源配置。其成功落地, 关键还在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实现多方共赢。

“互联网+”智慧能源要落地就得有钱可赚。记者发现, 无论参观哪个泛能网项目, 专业人士都会强调能源系统效率是多少, 进而强化我们的认知, 即泛能网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智慧能源, 利用能源和信息技术, 将能源网、物联网和互联网进行高效集成, 在改变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同时, 更能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可见, 能源系统效率是重点。对此, 新奥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敏表示, 能源系统效率的关键指标由能源综合效率、能源设施投资和能源设施利用率来衡量, 而在“互联网+”智慧能源时代, 能源设施利用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019年要投入运营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尚在建设中, 15.63平方千米区域综合能源服务由新奥泛能网青岛团队负责, 3座区域泛能微网, 互为调峰互为备用, 估算总投资达12.19亿元, 投产后收益率为10.43%。

上一篇:精细化财务管理助力建筑施工企业价值创造探究下一篇:自那日与花云见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