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会场画面电视新闻论文

2022-04-24

【摘要】从事新闻采编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的文字功底不错,拍摄常常不如人意。基层新闻工作者少,往往身兼数职,既要能写作,又要会拍照,还要会摄像。很多人速成上岗,没有拍摄基础,自然效果“斐然”,经常引文画面而没有审核通过。观众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注意力更多在画面上,跟听到的声音相比,观众更喜欢“一目了然”,这也是电视新闻形象吸引力的所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拍摄会场画面电视新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拍摄会场画面电视新闻论文 篇1:

浅谈区县全媒体记者做好时政新闻的“基本功”

摘要:区县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报媒、电视和新媒体积极融合,全媒体记者已然成为时代对记者的转型要求。现阶段,区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群体仍存在人手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在时政新闻采写摄录编播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基于此,本文从电视画面拍摄、编辑、创新延伸等亟须提升方面,浅谈区县全媒体记者做好电视时政新闻的“基本功”。

关键词:全媒体记者;画面拍摄;编辑;电视时政新闻

一、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模式化

(一)重要性

时政新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因此非常重要。区县融媒体中心的时政新闻报道,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是重头戏。百姓通过收听、收看电视时政新闻,能够及时了解正在进行和发生的事件。此外,时政新闻蕴含着大量的新闻点,可为当地媒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也指明了宣传报道方向。

(二)模式化

时政新闻的内容“富矿”需要挖掘。就区县融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现状而言,仍存在报道手段相对固化、模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比如,但凡报道会议新闻,文稿基本都会出现“会议指出”“会议强调”“XXX参加会议”等表述,所拍摄的现场画面往往也是会场一排排坐着的参会人员。整个报道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导致受众难以理解、领会报道的深层内涵,再加之新闻画面时常出现“文不对题”,没有画面语言,单纯凑完新闻长度就完事等情况,使受众产生错乱感,接收起来异常吃力。

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画面拍摄质量

(一)拍摄前的准备

1.设备准备。记者在拍摄电视时政新闻前,通常会提前知晓拍摄的地点和行程。在确定好这些内容后,除了要准备好最基本的摄像机、脚架、电池、内存卡外,还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准备新闻灯。如果当天的拍摄场地既有室内又有室外,那么摄像机上两个挡位的白平衡是需要事先做好调试的。这一步区县记者通常容易忽略,往往是到达场地后直接使用自动白平衡。而在室内外切换时,机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极易错过可用的场景切换镜头,导致新闻信息转瞬即逝,进而影响后期编辑。

2.心理准备。所谓心理准备,是指记者在心理上要对所拍摄对象的行为有所预判。这主要是针对室外拍摄而言,比如拍摄调研、慰问,走村入户、走向田间地头与百姓交谈了解情况时,什么时候会有什么动作,怎样才能抓拍到精彩的、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镜头,甚至哪一段对话是需要现场同期声记录的,这些内容都需要记者在心里有预判,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不是不动脑筋的随意拍摄。

(二)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

电视时政新闻的画面包括景别、构图、用光等,其拍摄方式、拍摄水平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所呈现画面的传播效果的差异。拍摄画面时,无论是主体画面还是空镜头画面,都需要记者在现场完成。要想给枯燥的时政新闻增彩,记者在涉及拍摄的方方面面都应加以重视。就目前区县的电视时政新闻拍摄看,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构图。构图,即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需要展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個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对于拍摄的景别技术而言,记者基本是可以掌握的,大景、中景、小景,甚至是推拉摇移的会议运动画面通常都能准确把握。但在构图上,则缺乏一些美感。如何提升?笔者认为,构图时应注意画面背景干净。比如,注意拍摄主体后面是否有人来回走动,或者在一个中景镜头中是否能看到参会人员在玩手机、端茶杯等。这些“不干净”的画面,会影响观众的视线落脚点。此外,在拍摄单人相时,既要规避画面中的其他人,同时拍摄的主体不能过于“霸屏”,要上下皆留有余地,使构图饱满得宜。

2.景别。拍摄外景时,大场景的交代和特写镜头是电视时政新闻记者也是记者容易忽视的一大环节。通常在画面中,容易缺乏环境交代。具体而言,在大场景下,人物应放在图像的中间位置,人景应呈现出一体性、和谐性。如此一来,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就会更为丰富。同理,特写镜头用在画面的串接上,也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做好画面景别的交代会使画面故事更完整,编辑在处理画面时也会更顺畅。

3.用光。记者在设置好摄像机的白平衡后,可以通过光圈和快门来调节光线。主要是在艳阳天、逆光和夜间拍摄时,光线会出现一些偏差。艳阳天时,一定要控制好光圈,宁可光线稍稍偏暗,也不能曝光,因为曝光后后期基本无法挽救。逆光时,如若不拍摄对象无法转换位置,那么摄像记者就需要调整自己拍摄角度,采用侧光;当光线不足时,如果是在会场或者某个房间内,则需要用新闻灯进行补光,如遇突发现场没有携带新闻灯,则可以开启增益功能进行补救。此外,在外景拍摄有阳光的时候,要避免“阴阳脸”的出现。“阴阳脸”是指脸部一半是阳光,一半是阴影。这些用光的细节都是记者在日常拍摄中需要留意的。

(三)画面拍摄提升点

1.现场同期声。在拍摄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声音的采录与画面的拍摄同样重要。如果声音与画面不符,那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大受影响。合格的同期声对于烘托新闻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区县媒体很少用到现场同期声。但是,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现场同期声的运用越来越多。实际上,这样的运用对受众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区县时政新闻报道完全可以发挥现场同期声的优点,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观感。比如,在会议新闻中穿插现场同期声,或是在调研走访中穿插领导与百姓亲切交谈的现场同期声,减少配音。对此,在拍摄的时候,需要记者全程做好收录同期声的准备,并且对哪些同期声是可以运用的,用在什么地方等了然于胸。

2.无剪辑拍摄。无剪辑拍摄技术,是指摄像记者不仅要具备蒙太奇思维能力,还要了解报道的总体框架,进而对人和事进行有目的的拍摄[2]。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画面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时长,一般情况下,3到4秒为一个固定画面,推拉摇移画面的时长稍长一些。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无剪辑拍摄能为后期剪辑节约时间,抢发新闻。比如,在两会期间,每天会议结束比较晚,要想在当天抢发新闻,运用无剪辑拍摄技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无剪辑拍摄非常考验记者的拍摄水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才能让拍摄画面更和谐、更顺畅。

3.构图审美。一般情况下,拍摄只是要求画面稳、平,有“天”有“地”,但想要成就一则优秀的时政新闻报道,还需要在拍摄画面上提高记者的审美能力。换句话说,时政新闻报道能否出彩,一方面取决于摄影技术,另一方面与摄影记者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有很大关系[3]。摄影记者审美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在同一场景中发现不同的拍摄角度,并拍摄出更优质的画面,让时政新闻报道出新出彩,赏心悦目。

三、提升后期剪辑制作的水平

一条片子最终能够传递出多大的信息量,能够让观众记住什么,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后期剪辑制作。尤其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其后期编辑的好坏,直接关系受众对报道的接受度、喜爱度。

(一)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博大精深,要把画面语言运用好需要下足功夫。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除了最基础的电视画面编辑,如静接静、动接动,推拉摇椅要有起幅、落幅外,还需要有“大中特”不同景别和节奏的变化。用画面的剪辑组合来表达出需要传递的内容,达到即便受众是没有听解说词,都可以大致了解新闻内容的目的。以领导调研的报道为例,在剪辑画面时,应先剪辑大画面以交代场景,再用领导调研走走看看的画面,随后再穿插看的内容的空镜头,并且还可配以有意义的现场同期声,让整个时政新闻报道连贯流畅,富含叙事性。通过后期画面剪辑,长短镜头搭配,让新闻内容更生动、更直观,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化解枯燥乏味之感。

(二)逻辑关系

在编辑时政新闻画面时,并不是简单的画面拼凑,而是需要画面语言和逻辑的。例如,在编辑领导调研的报道时,如果先编辑领导在A地的中景,再编辑B地的特写,就很容易给人混乱感,让人无法理解或产生错误的判断。此外,一些因错误的逻辑关系进行的编辑还可能会导致镜头穿帮。

(三)创新延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 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为新闻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4]。两会报道是重大的时政新闻报道。近年来,央视和省级电视台运用各类新技术、新手段让两会这一重大时政新闻报道很有看点。例如,利用虚拟前景、H5、新媒体等新兴技术,将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一看就明白。

另外,时政新闻报道绝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新闻敏锐度,在会议、调研中挖掘更多的新闻点,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性报道。如此不仅能让新闻更有看点,还能让老百姓对新闻内容有更多、更深层的理解。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还应把时政新闻重组加工,对新闻进行归纳总结,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如数说、画说等,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纸媒记者需要拿起机器学习摄像,电视记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时政新闻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要求记者牢牢掌握拍摄画面、后期制作和创新延伸等“基本功”,让报道出新出彩,通过电视画面、视听图文,传遍百姓万家。

参考文献:

[1] 苗立森.电视时政新闻拍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6):51.

[2] 黄滨.浅谈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J].新闻传播,2014(7):188.

[3] 王友旗.电视新闻记者的摄像技巧及基本功训练[J].西部广播电视,2016(9):152-153.

[4] 黄洪.浅谈地方时政新闻画面编辑技巧[J].当代电视,2017(11):86-87.

作者简介:王莹(1984—),女,重庆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聞宣传。

作者:王莹

拍摄会场画面电视新闻论文 篇2:

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的技巧和艺术分析

【摘要】从事新闻采编的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的文字功底不错,拍摄常常不如人意。基层新闻工作者少,往往身兼数职,既要能写作,又要会拍照,还要会摄像。很多人速成上岗,没有拍摄基础,自然效果“斐然”,经常引文画面而没有审核通过。观众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注意力更多在画面上,跟听到的声音相比,观众更喜欢“一目了然”,这也是电视新闻形象吸引力的所在。基层新闻工作者在拍摄电视新闻时,怎么拍,用什么技巧拍,如何拍质量较好的画面,我就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技巧和艺术性作个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新闻;摄影与摄像;技巧

1. 摄影与摄像的共性和区别

摄影和摄像作为空间视觉艺术,共性是都使用器材来记录影像,一个用相机,一个用摄像机。在画面构图、光源运用、拍摄角度上两者要求基本一样。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摄影是记录景物的瞬间,是静止的画面。而摄像是记录随着时间连续变化的过程,是运动、连续的画面。摄影对清晰度的要求高,所以相机的像素是高于摄像机的。摄像对动态画面处理的要求高,所以摄像机在焦距转换上要比相机高。摄影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摄像不能一个人完成,在拍摄之后还要进行剪辑、配音等一系列的后期制作,这样才能完成对主题的表达。

2. 如何让新闻摄像更具专业性

2.1 选好角度

拍摄一个对象,一定要选好角度。一般的新闻摄像,拍摄时有四个角度,也可以称为四个方向,分别是:前、后、左、右。随着航拍机、水下摄像机的普及,空中、水下角度也得到大量的运用,拍摄重大活动、大场景新闻时,还要有上、下两个角度,增强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这6个角度除了相对的不能组合外,其余都可组合,如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前上、后下等等,如此类推。

2.2 区分景别

拍摄时用到的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全景、特写从字面上好理解,中景和近景最容易混淆。用拍摄一座房子来举例,远景就是视觉从远处看,不光看到房子的形状,还能看到房后的山,房旁边的树,房前的溪流以及周围的环境;全景就是拍摄整座房子的形状,中景就是大门和周边的墙壁,近景是门的上部分或下部分;特写就是门上的木纹。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摄像器材也在快速发展,还有航拍镜头和显微镜头之分。一些专题片,比如《航拍中国》,就以航拍镜头为主。一些科普节目在表现微生物活动时,就大量地采用高倍显微镜头。

拍摄时要有景别意识,无论拍什么,都要拍5个景别,就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一个镜头要拍多久,有的拍很15秒,有的拍3秒,不是太长就是太短,这些都不方便后期制作人员剪辑,除长镜头外,一个普通镜头要拍7秒。

2.3 摄像技巧

摄像时用什么技巧去拍?摄像的技巧主要是推、拉、摇、移。这四种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记录拍摄对象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推镜头有强调的作用,特指摄像对象,引导观众看清对象;拉镜头可以让观众看清对象周围的环境;摇镜头可以把固定的对象拍活;移鏡头可以让观众了解更多想知的画面和信息。

新手在拍摄时,要策划好需要表达的内容,不能生硬地推拉摇移,无头绪、无逻辑,让人看得头昏脑胀。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以五个景别的常规镜头为主,在需要强调、特指的地方,才使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从头到尾只用这四种方式操作。在推拉摇移时,一定要有留有起幅和落幅,所谓起幅,就是先拍3-5秒固定镜头后再推拉摇移;落幅就是推拉摇移完成后,再停下来拍3到5秒固定镜头。推拉摇移并不一定非要这么排列,可以根据内容和镜头表现自行组合。

2.4 画面要稳

拍摄画面要平稳,这是对摄像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初学者拍的镜头经常是摇摇晃晃的,专业人员拍摄的画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稳”,拍摄时一定要借助三角架;如果在野外没带三角架,也要尽量找固定的支撑点;在没有三角架和固定支撑点时,拍近景和特写也要通过手执、肩扛形成一个三角形固定的方式进行,拍摄时尽量屏住呼吸,防止摄像机因呼吸发生抖动。

3. 怎么做到高效率拍摄

3.1 拍摄成组镜头

有经验的摄像记者,拍摄时会拍好成组镜头。这里说的成组镜头是指拍摄对象时一个角度要拍三个以上的景别。例如在拍摄会议新闻时,拍摄一个领导讲话的画面,就要拍三组镜头。一个全景说明整个会场情况的视频,一个中景看到前二排和领导互动的视频,一个近景突出领导讲话的视频。根据需要再拍摄左侧或右侧角度,台上和台下角度。以此类推,任何一个角度都要有这种拍摄意识,这是摄像师必备的专业修养。这样拍出来的视频,在后期编辑制作非常好用。

3.2 拍摄空镜头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电视节目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叫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叫“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空镜头的运用,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还是环境介绍,表现人物感情、场景转换的重要手段。举个例子,《X部门情系帮扶村捐资物资助生产》文稿写这个村位于XX县城XX公里,村里有XX户XXX人……。村里的情况介绍了一堆,然后通讯员只拍了物资上下车、捐赠过程的镜头,村里的介绍找不到一个空镜头可用。只能大段的删除,作简讯采用。村庄的远景、全景、中景,村民田间劳作近景、特写就是我们说的空镜头,通讯员居然一个空镜头都不拍,所有的村情介绍,帮扶的背景材料都无镜头可用。

4. 拍摄画面的美感

4.1 画面真实美

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对新闻摄像和艺术摄像的要求是不同,拍摄主体本身的内容才是美的核心,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画面才是美的。比如说拍摄战争的画面,由于现场很危险,记者在拍摄时很难做到构图均衡和前后景配置得当,更没有讲究光线和色彩,甚至因为炮弹的冲击波让整个拍摄的画面摇摇晃晃,但这样的真实镜头却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真实,从而感受到画面的美感。而摆拍的新闻,场景构图再美也由于人物动作做作,表情生硬,破坏了现场真实的气氛,不仅感染不了观众,反而引起反感,这种画面就是不美的。比如有些策划的新闻,为了反映少数民族山区产业成效,组织群众穿着民族节日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山坡上摘果子,绿色的树,黄色的果,再配上姑娘身上美丽的绣花,背景是蓝天白云,这样的画面确实很美,但观众看到却没有感受到美,看着姑娘精致的妆容和身上戴的银饰会产生质疑,谁会打扮成这样子去参加劳动?其其穿着民族的便装,采摘一筐筐水果,满载而归的画面一样的美。本来很好的新闻却因为摆拍,不真实而让观众感到不美。

4.2 信息丰富美

电视新闻摄像的美感还体现在画面信息量的丰富和新鲜上,每一个镜头都有具体的内容,只有给观众丰富的信息,让他看到未知、欲知的信息,他才能从画面中感受到美。比如说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一个会场,台上和台下参会人员,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镜头,这种画面构图再好,拍得再稳定,因为传达给观众的信息量少观众也不喜欢看。假设一个交通会议报道,从头到尾都是说会议议程,什么人参会,那阅读量少得可怜。如果从跳出会议来写,从会议最重要的新闻价值出发,写成《XX县构建大交通格局 X条高速启动建设》阅读量一定猛涨。画面用这个地区的多个航拍镜头,高速公路指挥部、项目部建设,高速公路效果图以及前期启动工作的画面。这些画面信息丰富,跟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信息就是他想要知道的,这种画面能满足观众求知、求新的心理,能吸引他观看,满足他求知欲的画面就是充满美感的。

4.3 时效及时美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信息不仅要多,还要新,不仅在播出时抢时间,讲时效,同时在新闻摄像上也要求快。新闻拍摄不同于摄影,摄影作为艺术拍摄可以精雕细琢,组织拍摄,甚至反复进行,以求最佳的一张照片。新闻拍摄则要求记者在现场及时捕捉、抢拍新闻,不能因为追求画面美观而拖延时间。有些记者在拍摄丰收场景时,为了等晴朗的蓝天,把新闻等成了旧闻。比如突发性新闻,某处发生山体滑坡,记者接到消息后就得立刻赶赴现场,抢拍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记录应急人员抢险的镜头和转移人员的场景。这样的镜头就能满足观众的求新欲望,欲知心理。如果隔一天才去,抢险也进行的差不多,现场也没有当时的人们紧张的气氛,这种不及时的画面在观众心里也是不美的。新闻的特征之一就是时效性强,及时的新闻满足了观众“先睹为快”的心理,这样的画面才会引起观众的美感。

4.4 真情实感美

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时,用大量的描写和冲突来体现一个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能引发读者的美感。摄像画面的直接可视性,使它在真情实感的传达上更具有感染力。在摄像画面中关注人物的情感,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观众。比如中国运动员在颁奖台上,唱着国歌,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热泪盈眶的情景就能感染到观众;中国女排克服重重阻力,夺冠的瞬间,女排姑娘们激动拥抱、观众站起来欢呼,向女排姑娘们致意的情景都是新闻现场中人物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画面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为之激动,深受鼓舞。所以真情实感的画面,也是充满美感的。

4.5 画面构图美

作为画面的构图跟摄影一样,不外乎中心构图法、平行线构图法、垂直线构图法、井字格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引导线构图法等。这些构图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而会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画面会糅和了几种不同的构图方法,所以将基本构图方法熟记于心,并经常观察、经常实践才是提高构图能力最好的办法。很多初学者,在拍摄时不注意观察,人物后方有树就要换个角度,不然拍出的画面,树就长在人物的头上,这种画面肯定是丑的。有的在拍摄建筑物时不注意水平线,下方的水平线是斜的,画面中的建筑物仿佛要倒塌了,這样的画面自然也是丑的。拍摄人物时要注意人物的动作,他在抠鼻抓痒时就要停止拍摄,不然拍摄的画面不光难看,还会影响人物的形象。拍摄三个人时,有些初学者为突出中间的人,只注意拍中间的人,两边的人只有半张脸,这样的画面也是一言难尽。把握好构图的方法,注意画面平衡,多观察多学习,学会利用前后景,画面自然就会有了构图美。

总之,新闻节目拍摄围绕的核心是新闻内容,处处要以新闻的特性为主,一要真实,二要及时,三要尽可能向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牢记好基本要领后再循序渐进掌握好拍摄技巧,多练多拍,画面自然会越拍越好。

作者:梁伦萍

拍摄会场画面电视新闻论文 篇3:

浅谈对外报道中视频与文字的“视角”差异

作为中国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外视频报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7月新华社CNC英语台开播3周年,人民网、《中国日报》和中新社等媒体也在不断加大对视频业务的投入。在这些传统新闻机构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很多文字记者开始投身视频业务,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新华社CNC电视的创始人员便主要由文字记者转型而来。这些记者文字采编经验丰富,但是大多缺少视频专业训练,如何深入理解文字报道与视频报道的“视角”差异,避免进入经验“误区”,成为一项挑战。

像很多专注文字报道多年的同事一样,因为对视频报道的长期隔膜,笔者曾一直想当然地以为,视频报道不过是对文字报道的一种技术化呈现,注重画面拍摄、剪切和演播室播放技巧,此外似乎并无更多“道道”可言。其实不然,不久前,笔者曾与10多名文字记者一同参加新华社——汤姆森视频报道培训,经由外国资深电视媒体人指导,感受到了视频报道在表现手法和关注点上与文字报道的显著差异。

改变对视频报道的认识

培训老师海伦·斯科特(Helen Scott)来自约克郡,早年做过数年报纸记者,后进入电视报道领域,从最基层的资料员做起,到视频记者、导演、编导,后来领导一个四五十人的视频制作团队,近年则担任汤姆森基金会的媒体培训顾问。

课堂学习主要以小组研讨和单独练习形式展开,核心内容是拍摄方案策划和脚本写作两方面。学员共分4组,各组从网上自选或从老师给出的新闻话题中选择一个话题来设计模拟拍摄方案,包括机位、镜头运用、旁白,然后各由一名代表陈述,最后是点评环节。脚本写作的练习素材则来自英国天空电视台的电视新闻片段,这些数十秒不等的视频新闻被关掉了声音,学员各自根据无声的视频和相关文字背景撰写脚本,再对着画面读出脚本,尽量做到脚本内容、长度与画面契合。在每组案例的点评与详解中,大家也很自然地学到了很多专业术语,如远景、中景、特写(closeup)、左右摇动(pan)、上下移动(tilt)、伸缩镜头(zoom)、越肩镜头、反打镜头、切出(cutaway)等镜头运用和拍摄手法,以及各种拍摄技巧和应避免的误区。

培训第二阶段则进入拍摄实践。各小组首先通过调研,寻找能出“好画面”的新闻话题,确定拍摄主题和顺序,想要的画面和效果,怎么使用机位和镜头,是否以及怎样使用出镜记者,并进行预先采访,形成文字拍摄方案,海伦老师给出修改建议后,四个小组再分头外出完成拍摄。后期的制作包括旁白录制、采访部分中受访者讲话的翻译和配音、画面剪辑和特效、添加背景音乐。

学习时间持续两周,很多在视频报道领域属于“半路出家”的学员对于视频报道有了全新的理解,即视频报道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报道经验照搬过来,它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则,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画面,即没有好的画面就不成其为一则好的视频新闻,同时也要注重新闻中“人”的因素,简单说来,就是八个字:“画面说事”和“以人为本”。

抓住受众眼球“让画面说故事”

在拍摄实践中,海伦老师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努力发现“最好的画面”。所谓“最好的画面”是指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画面,因为在一个资讯超级发达的时代,“信息井喷”已越来越普遍,如果你的画面不能在开始的数秒抓住观众,观众就会立刻换到下一个频道。“要不断调整报道思路,努力发现最好的画面,如果不能出好的画面,必要时可以放弃这个新闻话题。”海伦老师的这句话,足见“画面”在视频报道中的重要性。

以英国天空电视台一则当日新闻报道为例。一名英国领导人发表了一篇关于消除种族歧视、平等对待有色族群的讲话。但该电视台没有大段报道讲话本身,而是以讲话为引子,在用几个特写和大特写镜头展现政客的“慷慨陈词”状后,切换到会场之外的街头各色族群,然后又将画面切换到一个温馨的蛋糕店,没有出镜记者。蛋糕店的黑人老板忙碌着,对着镜头做了短暂讲述。原来,他的蛋糕店生意不错,想贷款扩大经营,可因为是黑人,尽管信用记录很好,却未能从银行贷到款。报道还采访了一位成功的黑人企业家,以及一位黑人前足球经理人,进一步揭示了种族歧视在各领域存在的现实。这篇视频新闻很简短,但却很能打动人,政客的慷慨陈词特写以及蛋糕店里的温馨忙碌画面很有视觉冲击力。如果直接拍摄讲话本身,再添加旁白解释种族歧视现状的话,画面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好的视频报道,画面本身就能告诉你新闻是什么,甚至不用听声音。”海伦说。这意味着,你不能指望通过拍摄一个冗长的回忆发言、采访或者通过添加长篇大论的旁白来成就一个好的视频报道。而这些,恰恰是文字记者拍视频新闻容易进入的误区。视频新闻注重始终用最生动的画面,将观众最想知道的更为直观地展现在他眼前。而它的旁白,也较文字报道要简洁得多。抛开拍摄和编辑的技巧不谈,我们首先要的是能打动人的画面。

“以人为本”是抓住人心的不二法门

“以人为本”经常被提及,亦经常被忽略。如果说拍到“好画面”是目的的话,那么时刻关注视频新闻中“什么人会被影响,怎样被影响”(Who does it affect and how?)则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不二法门,它决定着你能否获得“抓住人心”的画面。一位专注于国际问题观察类英文电视节目制作的同事感慨道,她此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便是“学到了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对于‘人’的关注。”她坦言,此前只是觉得视频报道必须“完整准确地传递新闻事实本身。”对受众感受考虑得不多,结果是节目容易给人“刻板”印象。

“永远不应忘记‘人’的因素。”海伦说。这个“人”,包括新闻中的主人公、受访者、背景画面中的人,节目的观众,以及节目播出后任何可能受影响的特定人群。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从新闻中挖掘人性的价值,回应观众的关切,并避免给特定人群造成不利影响。

培训课堂上,有一个小组以“大学生‘宅男’自制iPad送女友”作为新闻线索策划视频报道方案,他们讨论后决定以“自制iPad是否侵犯知识产权”作为报道角度。海伦做完技术性点评后,当即表达了对这一报道角度的不同看法。海伦认为,从“男生对女友的深深爱恋”这个角度报道更能打动人。这位大四男生在即将南下找工作与女友分别之际,费心制作这个礼物送给女友,令她很感动。揭示“人性价值”的报道,总能赢得共鸣。海伦坦言,作为一个西方人,她对“中国的人们怎样生活”充满好奇。她的观点让人深受启发,并令大家窥见到中西方文化在关注“个人”上的些许差异。

在另一次练习中,海伦从BBC网站上找来一篇很长的文字稿,主题是“两只中国大熊猫将在爱丁堡公园安家”,并让大家策划一个当日新闻拍摄方案。文字稿内容丰富,包括在中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采访,爱丁堡公园将为这两只大熊猫每年向中方支付100万美元,以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给大熊猫栖息地带来的压力等信息,而策划的视频新闻时长只有1分钟左右。最后各小组提交的方案都在开头给了两只熊猫不多的镜头,就过渡到采访繁育中心的饲养专家,后面则切到旅游景区,用较多画面来展示熊猫栖息地面临的压力。

“你是观众的话,你最想看到什么画面?”海伦在点评时问道。这个问题立刻让大家意识到,应该把重点放在熊猫身上,大熊猫的画面会一直抓住观众的眼球,尤其是英国本地的观众。后来我们看到BBC的视频,从头到尾画面几乎都是熊猫,中景、近景和特写,还有一只熊猫“啪”的一声撕开大竹子吃的来劲儿的模样。报道中间,记者出镜仅几秒钟后,镜头便又切回到熊猫。我们的小组方案中以画面来表达的各种信息,如大熊猫栖息地遭遇的旅游压力等,BBC视频都通过记者旁白交代。作为观众,大家都觉得熊猫的镜头看不够,而在做拍摄方案时,我们却忽略了观众的期待。

海伦还提醒,应注意避免报道给被摄对象以及任何特殊的观众群体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在拍摄“进口问题疫苗致幼儿疾病”的视频新闻时,如果镜头包括“很多学生缺席,教室有很多空座位”的画面,就可能会造成家长恐慌,对学校也有不利影响。对儿童的采访必须征得父母或监护人同意,或者采用特定拍摄手法以保护个人隐私。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在画面中出现特定的商业Logo,包括出镜记者衣服标识,以及画面背景中的标识等。

作者:张云龙

上一篇:护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论文下一篇:都市报业意义改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