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战略分析论文

2022-04-19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带来了运动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成为了那些渴望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实现更大的品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少数企业已经通过努力被授予了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称号,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新一轮的奥运营销正在全面展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奥运营销战略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奥运营销战略分析论文 篇1:

沃特蜕变:从“品”到“牌”

我们捕捉运动领域的任何一个机会,探索出诸多运动品牌的“第一次”,并真正去落实去贯彻,

实践中国运动品牌的突破之路。或许此即为该案例的意义所在。

一、静观:

当下,中国篮球品牌意识瞬间觉醒,李宁、安踏、乔丹、匹克,甚至德尔惠、金莱克等各运动品牌也纷纷以篮球为重心集体发力。而沃特在消费者的印象中仅仅是品质不错的篮球鞋。

沃特=篮球(鞋);

但篮球(鞋)≠沃特;

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品牌区分,在众多篮球品牌中突围,独占篮球第一品牌地位。而检视各篮球品牌:一则缺乏品牌高度,二则缺乏与消费者沟通的深度;要么是做技术形象,要么是与中国男篮、CBA、CUBA“拉郎配”,或者是与NBA一些过气或是二三流的篮球运动员签约代言,但缺乏真正的品牌高度和纯粹的篮球精神,很难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和互动。

二、出手:

1、第一个树起全球运动大旗而反观沃特本身,拥有“企业、品牌、产品、品质、渠道”等5大国际化优势,将竞争设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将篮球运动做到最专业、最有竞争力的程度。但专注篮球本身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彰显专业,在某一领域做强;但另一方面却以牺牲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为代价的,让消费者无法接受沃特除篮球系列的其他产品。

在这种状况下,沃特必须有所为,一方面继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篮球运动,并定义篮球运动的精髓,区分所有的竞争品牌;同时又要适时的消除篮球运动所带来的产品定位狭窄的不利局面。

分析沃特本身、市场、消费者以及竞争品牌,我们旗帜鲜明的提出“沃特全球运动”这样的品牌定位。“全球运动”不是篮球运动的否定而是为篮球运动注入灵魂,是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一起抓,为篮球运动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2、第一个成功签约王治郅 当年,就在王治郅刚刚从美国回国不久,我们就洞察到了大郅身上所蕴藏的无穷商机,而一切情况都表明国家已经原谅了这个“只是与母亲吵架闹了别扭的孩子”(大郅语)。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全国数个高校、中学进行关于王治郅的访问,结果显示:沃特的主力消费人群对大郅也基本上抱着理解的态度,并且对其专业的篮球水平也极为欣赏。事不宜迟,沃特总经理立即飞赴北京,与王治郅的经纪公司洽谈。其实,此刻,国内另外几个实力强劲的运动品牌也同样也都瞄准了大郅。结果,几家公司只得以比稿的形式,通过提案来论述谁最有资格抢下大郅。最终,沃特以专业的篮球精神,以及为大郅量身定制的推广方案,赢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第一个启动奥运营销战略 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让所有国内运动品牌兴奋不已。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甚至TOP10宣传效应当然巨大,但令人咋舌的费用让诸多品牌望而却步。对沃特而言,直接赞助北京奥运会也是不太现实的。

这样的背景下,沃特出资赞助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奥运会会场),成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指定产品。并在媒体、广告进行集中宣传,与北京奥运会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第一个启动奥运营销的中国运动品牌; 如何用王治郅来演绎沃特品牌定位“全球运动”,展现“永远冠军之心”的沃特精神?

当王治郅遇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就催生了沃特的品牌形象TVC《圣火篇》:偌大的体育场中,大郅化身为一位无所不能的投手,在空中飞转360度之后,坚定地投出篮球,最终点燃了体育场中的火炬……此刻,TVC中的王治郅信心满满,旁白:那一刻,被我点燃。与此同时,沃特开展了“王的篮球,来自沃特”的终端升级活动,一时间沃特终端卖场统一出现了王治郅的形象……

4、第一个真正与消费者互动起来 秋冬季新产品的推出:10月是王治郅回归CBA后代表八一队的新赛季开始,并且我们的目标人群对网络游戏极其喜好,推出“新季争霸——沃特秋装热力上阵”的主题,直指消费者的心灵;

新颖的促销:第一个明确提出“赛事促销”的观点,而非传统意义的节假日促销;针对消费者特点,看顶级篮球赛事如NBA全明星赛、总决赛、篮球世锦赛,更具打球热情,此时促销更有理由,更有刺激性、打动力;

三、收效

随着圣火篇和专业装备篇在央视的投放,沃特品牌知名度达到新高;经销商信心大增,无论是新增店数还是订货量都有大幅度攀升,原来主攻中小城市市场的沃特,也开始有能力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展开竞争;目标人群对沃特更加追捧,销售同比增长率数字喜人,产品预购率增长35%。

作者:许云峰

奥运营销战略分析论文 篇2:

“奥运攻略”落地全诊断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带来了运动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成为了那些渴望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实现更大的品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少数企业已经通过努力被授予了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称号,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新一轮的奥运营销正在全面展开。

事实上,获得称号只是赢得了奥运营销的入场券,赞助商获得赞助权之后,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投入资源去挖掘赞助权所包含的潜力,将自己所能获得的价值最大化,美国某体育咨询公司负责人杰姆·安德鲁斯曾表示,赞助奥运会可以算得上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赞助,如果无视自身现实情况,很可能使企业的商业行为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大约只有25%有所回报,大部分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不当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因此,各类奥运会的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如何利用好奥运商机,赢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是应该考虑加足马力的时候了。

诊断一:运筹帷幄才能占据战略优势

对于奥运营销来说,远见和前瞻性非常重要,企业为什么要赞助奥运?赞助之后怎么办?这些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因此,企业赞助奥运,不能仅仅是当作企业品牌传播的一个战术策略,而是要当成一个战略来抓。既然是战略,就需要在赞助之前对于品牌的现状、赞助奥运需要实现的目标、获得赞助权益之后的行动计划等做出详细的规划,只有良好的奥运战略规划,才能够在赢得权益之后紧锣密鼓,最大化的利用奥运的传播平台。

奥运营销耗费企业的人财物力,因此,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科学的评估奥运的商业价值,对于抓住奥运营销的精髓和制定奥运营销战略意义重大。青岛啤酒为借助奥运开展体育营销,准备了两年,并对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把“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出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作为青啤新的使命,同时有一系列的营销计划,青啤成为2008赞助商签约的当天,青岛啤酒在国内各大媒体同时刊发了青岛啤酒牵手北京奥组委的广告,而电视广告也适时地嵌入了奥运标志和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很多户外广告也有青啤的身影,反观同样是赞助商的燕京啤酒,除了那天签约仪式的消息见诸报章外,鲜见燕京有其他动作。

作为奥运赞助,有备而来和仓促应战完全是两种效果,奥运赞助不是摆阔、显实力的舞台,而是提升影响力、广泛传播品牌、借奥运之机会实现营销突破的平台,因此,赞助商对于自身在目标受众中的品牌形象的深入研究,制定系统的奥运营销战略非常重要。

诊断二:营销需要系统整合

奥运营销并不是企业在自己的品牌标识上印上个“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或赞助商”,消费者就会把你当作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因为消费者从来就不关心你为获得这个标志花费了不少资金,他们只关心你搭上了奥运的品牌是不是能够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需要围绕这个营销平台确定长期的市场计划和营销战略。以三星的雅典奥运会市场计划为例,整个过程持续将近一年,主要包括预热活动:火炬传递、网上有奖征文、奥运历史回顾、推广其技术和产品等内容;比赛进行期间的活动:随处可见的冠名,铺天盖地的广告,相关的主题活动等;比赛结束后活动:邀请知名运动员担当企业大使传播品牌、设立高科技娱乐展示中心等等。

奥运营销需要的细致、深入、系统的整合营销,首先,企业需要整合不同的营销传播工具,不能只在某一个媒介上进行品牌传播,而是要结合目标消费者的接触点,将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媒体等传播工具进行优化组合;其次,企业在营销传播的时候,需要统一形象,统一传播的口号,例如青岛啤酒在所有的传播场合都使用的红色的“激情成就梦想”;再次,在不同时间需要制定不同的传播要点,比如2005年需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与奥运相连的品牌形象,2006年开始一些系统的营销活动,2007年和2008年是将所有有效的资源进行大幅组合的传播的黄金时期,甚至包括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都要有营销计划。另外,针对和企业不同利益的对象要统一形象,同时还要有差异化的传播,比如针对代理商、客户、股东、政府等都要下功夫在奥运营销框架下来思考传播的角度和方式。

以上所有的这些整合的营销行动组合到一个大的营销战略下面,并且要保证一定的密度加以分步实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据北京奥组委相关人员透露,以往中国企业赞助中国奥委会的经验表明,相当多的赞助企业都没有很好地使用赞助权,在以巨额资金赢得赞助资格后,许多企业忽视或无力进行后续投入和营销开发,因此未能下好奥运营销这盘棋。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系统的品牌营销的工作了,比如中国银行在成为合作伙伴之后,就先后开展了“奥运营销创意和奥运营销口号征集活动”、推出奥运题材金融产品、联合举办与绿色奥运有关的环保宣传行活动等等,按照不同的时间都有新的营销举措,加深了人们对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但是,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说,还需要系统的去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比如中国网通虽然制定了“宽带奥运”的战略体系,但是在和目标消费者接触点上,除了在广告的标志识别上增加了奥运会标识之外,却没有任何其他的动作。奥运营销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行动。

诊断三:奥运文化蕴涵营销文章

奥运会吸引全球瞩目,不仅仅是其比赛的竞技性,更重要的是奥运的精神和文化,“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等体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内涵。对于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并不是简单的将产品和品牌的营销加上奥运的“烙印”就代表利用了奥运营销,实际上,真正高水平的奥运营销是将奥运精神与企业的品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营销,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刻意地将奥运融入到宣传活动中。

如果企业的产品与奥运的连接过于牵强,就难以使目标消费者对运动的热情转移给产品,比如中石化和中石油的产品和能源、以及汽车行业有很大关系,如果仅仅是在产品的诉求后面强调是2008的奥运合作伙伴,奥运营销的作用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但是如果将汽车的动力和运动活力之间找到连接点,或者从“绿色奥运”的角度出发,就能很自然的将产品与奥运联系起来,从而反过来加深人们对于品牌的印象。

奥运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奥运文化的运用,而不只是单纯地对利用消费者对奥运会本身的关注,如何能在这方面多做些文章,对于品牌的打造与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无疑是很有好处的。海尔在央视做的电视广告就使用了不同的人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来中国的方式,并采用了核心诉求“全球的奥运,世界的海尔”,借助奥运传达了海尔国际化的形象,同时又和2008年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实现了非常好的对接。中国移动成为合作伙伴之后,针对全球通推出了“我能”的品牌新理念,就包含了进取、自信、乐观、团队精神、超越自我等含义,和奥运精神实现了结合。

品牌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因此奥运营销也一样,找到和奥运文化的结合点,企业的奥运营销就可以超越于产品和企业本身,从而具有穿透性。

诊断四:

新产品研发捕获奥运商机

成为奥运会的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且其无形的回报远远大于有形的回报,但是奥运会同时也带来了商机,抓住这些商机,也可以获得一些有形的回报。比如三星成为国际奥委会TOP合作伙伴,就开发了带有五环标志的三星手机,沃达丰等电信运营商在奥运会上针对参加奥运会的比赛选手和新闻记者等开发出了很多的电信新业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且,因为企业戴着奥运会的光环,消费者会更加信任这些有“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的产品,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有接近七成的人会更有可能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的产品或者服务。作为赞助商或者合作伙伴,完全可以围绕奥运专门辟出一个品类来开发新的产品。

新品开发可以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企业可以从“2008奥运”这一事件而带来的消费者可能改变的行为或者产生的新的目标群体来找到新产品研发的切入点,比如中国移动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联合国内多家SP,通过整合WAP,MMS,SMS,12590,JAVA等五大业务平台,针对国内市场推出的“烽火雅典”专奥运信息和娱乐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一方面,可以开发一些带有奥运标志的产品,或者具有奥运意义,或者是具有珍藏价值的产品,比如联想享有奥运TOP权益之际,推出的奥运金标笔记本电脑——在笔记本的左上角有一个联想与奥运五环组合的金牌标识的天逸Y200和昭阳S620,奥运金标使产品具有了收藏价值,也为联想的“奥运之旅”添上一抹新的亮色。

中国银行在荣膺奥运会合作伙伴仅一周时间,推出的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以及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和 2005年2月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都为中国银行在借助奥运营销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产品收益。

奥运不仅是营销品牌,也是产品平台,因此将品牌传播和产品都结合起来,将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诊断五:

运动关联营销充实奥运风韵

一些企业认为,奥运营销只要抓住奥运就可以了,事实上,对于那些几乎从来或者很少涉足运动营销的企业来说,仅一次奥运营销还远远不够。而且在从成为“合作伙伴”或者“赞助商”的时间里,企业还需要有很多的营销活动来配合奥运营销,但是这些活动怎么设计,也成为很多企业的问题。

从奥运的角度展开,奥运营销还可以从奥运文化的角度逐步扩大外延,而从运动营销的角度,奥运营销还可以从运动的角度来展开。这样,企业还多了一个营销的点,奥运、运动、消费者和企业品牌和产品之间的联系可以为企业找到更多的营销机会。

比如,可口可乐作为国际奥组委的TOP赞助商,除了举行与奥运相关的营销活动之外,还会寻找很多群众性的体育赛事来开展营销,比如,可口可乐发觉篮球越来越受青少年喜爱,篮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程度将会逐步超过足球,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发现篮球运动切合了可口可乐所要表达的“要爽由自己”的品牌概念,于是可口可乐就赞助了“NBA篮球嘉年华”运动,可口可乐认为,要想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跟奥运会产生联想,就必须寻找相关的项目,将奥运会的赞助进一步延伸,跟我们的目标消费者联系起来,这才是有力度的营销策略。

中国银行在这个角度也做了很多额外的营销活动,比如中银香港赞助“亲子乐Fun Fun羽毛球双打同乐日”,中行海南分行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周”活动,中行上海市分行赞助2005年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等等,都在进一步的强化“中国银行”与“体育运动”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充实奥运营销的内涵。

消费者接受一个品牌和奥运的联系始终是有个过程的,因此从运动的角度,在“大奥运”营销的战略下,参与一些小型的体育营销赞助,可以反过来支撑企业的奥运营销。

总体来说,奥运营销不是一个简单的“奥运+企业”的营销组合,在奥运营销的整个流程中,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行动,对于每一个营销节点的选择和把握,对于和企业相吻合的奥运和运动相关的营销要点的挖掘,都是参与奥运营销企业需要认真关注的,因此,将2008年奥运权益最大化,中国企业仍需加油。

中 服/供稿

奥运营销战略分析论文 篇3:

非奥运频道的非常奥运营销

针对奥运正式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是如何落实其全国奥运战略的目的;针对非奥运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创新频道资源,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对象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非奥运频道针对正式奥运赞助商的策略

从奥运文化传播角度完成企业与奥运概念的对接。品牌的最高境界是文化,因此非奥运频道的奥运营销也一样,需要找到和奥运文化的结合点。奥运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奥运文化的运用,而不只是单纯地利用观众对赛事转播本身的关注。奥运会不仅仅是比赛,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就企业而言,应围绕自己的企业特点、品牌理念,根据奥运所能提供的营销便利,和公关公司、媒体合作推广相结合,让广大消费者把对奥运会的好感转移到企业品牌上。就非奥运频道而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2008年奥运会的文化内涵则对非奥运频道在赛事之外提出了更高的营销要求。比如,围绕“绿色奥运”,非奥运频道可以从环保、健康入手,组织相应的社会活动,此类社会性话题往往具有很大的价值。在“科技奥运”方面,可以从教育、科技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关的科技活动。而围绕“人文奥运”, 媒体可结合中国文化的人文底蕴,从民族、城市精神等角度完全可以组织更多的企业公益营销活动。“追求卓越”、“激情”、“科技”、 “合作”“多元化”、“团结”等元素可以作为奥运营销的品牌契合点。那么非奥运频道则通过推出一些以上述思想为主题的活动,全面吸引正式赞助商的关注。

不同行业的企业品牌在奥运内涵元素的挖掘上,需要考虑行业特点、企业品牌内涵和奥运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比如,IT/互联网/通信行业与奥运元素比较吻合的是“追求卓越”、“激情”、“自信”、“参与”和“科技”,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则需要体现“全球性”和“科技”,快速消费品是“绿色”、“运动”、“力量”、“活力”元素,金融/服务业则通过“奋斗”、“超越”、“和平”等元素更加能够和奥运精神相结合。因此,非奥运频道的奥运营销应详细分析潜在赞助者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活动推广,把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并让非奥运频道的观众产生共鸣。把品牌同奥运、品牌同观众、奥运同观众的沟通通过奥运赞助,找到与消费群沟通的平台,实现赞助品牌价值的飞跃。

如今年6-10月份,地方媒体与可口可乐在各大中心城市展开奥运火炬手的选拔、奥运中国行路演、迷你奥运会的街头活动等,强调消费者的参与。它将奥运精神、品牌内涵、消费者联系在了一起。

非奥运频道针对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策略

为了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媒体非奥运频道应当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并创新地运用各种营销方法。媒体公益营销、事件营销、娱乐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让非奥运营销进行充分整合,通过体育这一核心元素作为粘合剂,使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了其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奥运营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一方面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减弱了赞助商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适度的埋伏式营销有利于事件传播得更为广泛和深入,更好地扩大事件的影响力,提升事件本身及伏击者品牌的价值,从而也增加了大型事件的社会价值。

非奥运频道可在媒体上进行诸如“奥运冠军见面会”、“热烈庆祝奥运会胜利开幕/闭幕”、“热烈庆祝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块金/奖牌”、“热烈庆祝中国奥运代表团取得金牌/奖牌第×名”,或者成为奥运专版/奖牌榜等栏目的赞助商等; “某某企业为奥运健儿加油”,或者由企业出资赞助奖牌榜随时报道中国体育代表团夺金情况,或者利用体育名人广告来建立品牌和事件的联系等。

非奥运赞助商在奥运期间与非奥运频道合作在卖场里、电视荧屏上,设置奥运知识问答、比赛竞猜、金牌竞猜的方式设置各种奖项让顾客参与进来,形成奥运期间与顾客关注焦点沟通和交流,还可组织优秀员工、优秀经销商2008年到北京观看奥运赛事,而与媒体的联动更多的是通过媒介的桥梁作用,让更多的目标顾客参与到企业营造的奥运氛围之中,比如和媒体共同推出运动员日记、顾客奥运心情等等,让顾客认为这是一个与奥运会有千丝万缕联系,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或者干脆就认为这就是国际奥委会的赞助商。

借势奥运的企业要把奥运规则吃透,找到自己切入的机会点,与非奥运频道合作,利用伏击营销、“‘非’奥运营销”的普遍准则,比如强化体验、联动消费者等,找出创新的奥运营销方法,力求最大的品牌传播效果。非奥运频道则正应努力地寻求媒体自身与奥运精神的关联,为非奥运赞助商提供宽广的奥运主题策略赞助空间。

非奥运频道的群众体育赛事策略

奥运会是体育精英的竞技场,普通百姓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还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而全民健身展示活动,是通过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来带动民间的奥运热情。

大量强势的非奥运赞助商,显然要面对奥运赞助商身份的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央视的奥运赛事行不通,那么,非奥运频道的全民健身性的活动与预赛事就成为非奥运赞助商的最佳选择。完全将非奥运频道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

2008奥运年,奥运会组委会为了保障奥运赞助商的利益,对非奥运赞助企业借势奥运会有着诸多的严格限制。企业在进行非奥运营销中也曾遇到奥组委要求不准使用“08”、“奥运”等字样进行宣传的难题。但只要应对得当,把握好“度”,非奥运营销甚至可以比奥运营销更出彩。“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思想便可成为非奥运频道的另一种营销选择。“群众赛事要发展,规模大是一个方面;规模如果不够大,还想吸引赞助商,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传媒资源上能够帮助赞助商出彩营销。”

在武汉电视媒体,广药集团联合武汉地区媒体赞助全市扑克牌双升大赛,在全市上百个社区同时展开;在武汉,马应龙药业联合武汉电视媒体开展业余羽毛球公开赛、三普企业邀请奥运冠军与业余选手进行乒乓球对抗大奖赛等活动。我们还同361度企业合作“361度娱乐篮球赛”由361度出钱、在大学校园落地的该项赛事,吸引了“80后”的火热回应,。而李宁公司,其3VS3大学篮球赛则更侧重竞技,团队比赛的失利者可以凭借不服输的勇气,单挑胜利者,如果单挑成功,甚至可以带领整个团队晋级下一轮,以充分表示“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宁理念。

作者:王 新

上一篇:税务行政执法保护论文下一篇:历史文化文物考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