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识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通过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72名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调查发现研究生道德意识淡薄,且在学历和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且在学历和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其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3条对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道德意识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道德意识研究论文 篇1:

教师在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中的角色研究

摘 要:大学生道德意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现状就整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现象,这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道德意识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因此,高校教师在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中应该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教师 大学生 道德意识 培养

作者简介:

孟恒芳(1976-),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孙 彦(1963——)女,山西大同人,研究方向:理论物理

基金项目:大同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3K12);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ZL-13021)

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国古人也曾讲过“德识才学胆”,很显然,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德”都是居于首要位置。大学生作为公民中的特殊群体,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他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可谓重大。因此,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意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我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意识现状分析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道德意识是各种道德思想、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的总称。主要体现在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中。然而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就是其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及情感,以至达成的道德信念,主要是大学生道德水平较关键的方面。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现状就整体而言是积极的、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学习上,许多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努力拼搏精神弱,不能把理想付诸当前的学业,把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上网、谈恋爱、聊天上,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禁不止,有的甚至盗卖试卷、请人替考。

在生活中,许多大学生贪图享受,崇拜金钱,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生活方式懒散,组织纪律性差。一些学生对纪律处分持无所谓态度,无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逃课、酗酒、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同学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观念较浓,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对身边的长流水、常明灯现象视若无睹;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随手乱丢废纸、果皮垃圾,高声喧哗,乱写乱画等。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等处事原则,有的则常为一些小事与人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既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与信任,而又不肯去尊重、理解、信任他人,反过来又抱怨人情淡薄,世事冷漠,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男女交往缺乏高尚情操与健康方式,成天醉心于谈情说爱,个别男生借谈恋爱为名,玩弄异性,还将这种玩世不恭的行为自以为“潇洒”、“懂得生活”、“有能耐”,向同宿舍的室友吹嘘、炫耀。还有的同学不讲信用,盗窃、欺骗他人,对一些不讲文明、违法违纪现象熟视无睹,道德责任感、义务感降低。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意识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道德意识弱化现象。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道德意识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是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

首先,就自身来看,处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的限制,心理尚未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处于不稳定状态,自我意识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没有经过社会的摔打和磨练,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他们一方面对事物特别敏感,感情丰富而不稳定,所以极易受到外界各种错误的观点的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道德性格存在着一些缺陷和瑕疵,在思想认识、情感控制、行为自主上缺乏应有的定向作用和控制能力,致使道德意识出现偏差。

其次,就家庭方面来看,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不能以自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孩子长大后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

再次,从学校教育来看,道德意识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今天的高校教育体制看,许多学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占据着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时间,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却十分薄弱,只有在思想品德课有限的课时内讲一些有关道德的知识,有时还是一些枯燥的理论课、形势政策课,而缺乏形象生动的教育。

最后,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正在进行重组与更新,这势必造成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权威已经动摇,各种道德观念、价值评判标准同时并存,东西方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激荡。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体系和基本要求又没有完全建立,这就造成了道德观念、价值评判标准的混杂、错位与失衡,是大学生极易产生道德困惑的原因,进而干扰了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及向道德行为的正确转化。再就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和完善,各种法律、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等等,也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认识混乱和信念的瓦解,以及道德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变弱。

所以,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三、改进高校大学生道德意识教育

大中专院校是青年学子荟萃之地,但是大学生尚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阶段,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尚不完善,对什么是真善美的理解,往往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干扰。从这一角度讲,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就越发显得迫切和必要。而作为道德意识培养的主要施教者,即教师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言行一致的道德形象。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道德、学问、情操影响学生,起着榜样的作用。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大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如果教师台上一套,台下又是一套,那么学生势必上行下效,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形成道德人格的分裂。因此,要想使道德意识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就必须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教师言行一致的道德形象,特别是要发挥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潜移默化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修养,以自己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心灵陶冶学生,医院博得科学文化知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道德风貌给学生起表率作用。这不仅给大学生看得见的示范榜样,也是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教育的重要力量。

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和引导。

教师在平时生活中也应该又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和引导,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比如,在大学生一跨入大学校门,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掌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各个学校根据学校情况制定的各种校级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这些对大学生学习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教师也应该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更多地调动他们自我意识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创立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意识,校园环境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再接受环境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道德渗透,积极倡导并参与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的建设并给与指导,同时对一些不健康的行为进行制止,并且努力创造出优良的校风、学风,是大学生在文明的校园环境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感染和教育。

最后,必须明确道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认真研究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对于促进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大意义,广大高校教师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利用高校教育的优势,努力提高道德意识培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游运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意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07-108

[2] 张永汀.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03-108

[3] 张 霞.共青团在微博时代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82-183

[4] 陈华.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6(09)85-86

作者:孟恒芳 孙彦

道德意识研究论文 篇2:

中国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72名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调查发现研究生道德意识淡薄,且在学历和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且在学历和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其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3条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道德意识;科学精神;美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研究生不仅具备高尚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从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在我国,研究生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现状如何,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是从相关研究成果看,缺乏对研究生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系统的、实证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我国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培养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科学精神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调查的被试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除港、澳、台的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72名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调查群体范围较大,这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整个问卷分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等6大维度。问卷共计60道题。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目,每一个选择,答对记1分,答错一1分,不答记0分;一类是趋势题,每一个选项,选择记1分,不选记O分。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生道德意识现状分析

1.研究生道德意识普遍浅薄

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规范、原则以及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将其分为积极道德意识和消极道德意识两方面。当问及“你最看重的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在“诚信”、“关爱”、“宽容”、“负责任”、“沟通”这些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所有研究生中仅有77.1%选择“诚信”,66.9%选择“关爱”,61.8%选择“宽容”,52.3%选择“负责任”,35.4%选择“沟通”;还有一部分研究直接选择“冷漠”(2.8%)、“不负责任”(0.7%)、“欺诈”(1.3%)、“敌对”(0.7%)、“相互利用”(1.1%)等消级道德意识,这表明我国研究生整体道德意识还很浅薄,同时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仍有人与社会积极倡导的道德观背道而驰。

2.博士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当问及“你最看重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硕士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8)、“关爱”(0.67)、“宽容”(0.61)、“负责任”(0.52)、“沟通”(0.35)、“冷漠”(0.03)、“不负责任”(0.01)、“欺诈”(0.01)、“敌对”(0.01)、“相互利用”(0.01);博士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宽容”(0.81)、“关爱”(0.71)、“诚信”(0.57)、“负责任”(0.52)、“沟通”(O.29)、“相互利用”(0.05)、“敌对”(O.05)、“欺诈”(0.00)、“不负责任”(O.00)、“冷漠”(0.00)。经过差异检验,在多数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硕士和博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只在“宽容”和“诚信”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博士比硕士更倾向于选择“宽容”,且与硕士在这一选项上差异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而硕士比博士更倾向于选择“诚信”,其差异也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这表明硕士和博士在积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既有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都看重人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但又各有侧重。在消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硕士和博士在“冷漠”、“不负责任”、“欺诈”选项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比较看重对方是否有消极的道德品质,但在“敌对”和“相互利用”两选项上,博士比硕士更倾向选择他们,且与硕士在这两项上都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和P<0.01),这表明博士比硕士更看重人的消级道德意识。

3.男研究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当问及“你最看重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男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8)、“关爱”(0.68)、“宽容”(0.62)、“负责任”(0.50)、“沟通”(0.34)、“冷漠”(0.03)、“欺诈”(0.02)、“相互利用”(0.02)、“敌对”(0.01)、“不负责任”(0.00);女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6)、“关爱”(0.65)、“宽容”(0.61)、“负责任”(O.55)、“沟通”(0.37)、“冷漠”(0.02)、“欺诈”(0.01)、“不负责任”(0.01)、“敌对”(0.01)、“相互利用”(0.00)。经过差异检验,在多数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男研究生和女研究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只在“关爱”和“负责任”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选择“关爱”(P<0.05),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选择“负责任”(P<0.05),这表明男女研究生在积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既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都认为宽厚待人、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应该是现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又各有侧重。在消极意识选择上,男女研究生的差异较大。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不负责任”(P<0.05),而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欺诈”和“相互利用”,且在“相互利用”这一选项上差异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这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二)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分析

1.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探索科学真理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和思想武器。有了科学精神,大家就会更加

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活动。本研究主要从喜爱科学、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调查。当问及“面对科技,你通常采用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所有研究中仅有77.2%选择“欣赏它”,54.9%选择“设法弄懂它”,36.0%选择“坚决维护和宣传它”,而相当多的研究选择了“有机会才学它”(44.6%)、“有时宣传它”(36.8%)、“对它兴趣不大”(16.9%)、“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14.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13.7%)、“反感它”(1.4%)和“不清楚”(4.0%)。这表明我国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他们不仅对科学技术热情不高,而且探究真理的欲望也不强,更缺少捍卫真理的献身精神。研究生是国家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倘若这种消极懈怠的科学精神长期蔓延,必将对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博士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当问及“面对科学和技术,你通常选择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硕士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7)、“设法弄懂它”(0.55)、“有机会才学它”(0.44)、“有时宣传它”(0.37)、“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6)、“对它兴趣不大”(.0.17)、“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1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4)、“不清楚”(0.04)、“反感它”(0.01);博士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81)、“设法弄懂它”(0.62)、“有机会才学它”(0.52)、“对它兴趣不大”(0.33)、“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3)、“有时宣传它”(0.29)、“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05)、“不清楚”(0.05)、“反感它”(0.00)、“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00)。经过差异检验,硕士和博士在“欣赏它”、“反感它”、“有机会才学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不清楚”选项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他们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而在其他选项上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对它兴趣不大”选项上,博士显著高于硕士,且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在“设法弄懂它”选项上,博士也显著高于硕士(P<0.05)。而在“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有时宣传它”和“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三个选项上,则硕士显著高于博士,且在“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两项上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这表明博士比硕士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他们更热爱真理,更有为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坚强品质。

3.男研究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当问及“面对科技,你通常采用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男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8)、“设法弄懂它”(0.59)、“有机会才学它”(0.42)、“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7)、“有时宣传它”(0.36)、“对它兴趣不大”(0.15)、“对它缺乏学习认识”(0.14)、“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3)、“不清楚”(0.04)、“反感它”(0.02);女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7)、“设法弄懂它”(0.50)、“有机会才学它”(0.48)、“有时宣传它”(0.38)、“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4)、“对它兴趣不大”(0.19)、“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1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4)、“不清楚”(0.04)、“反感它”(0.01)。经过差异检验,男女研究生在选择“欣赏它”、“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有时宣传它”、“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不清楚”选项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男女研究生在面对科学和技术时有共同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他们对科技都缺乏兴趣,也不愿去探究真理,对已有的科技成果更缺乏维护和宣传意识。在其他选项上男女研究生则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选择“反感它”、“设法弄懂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且在“反感它”、“设法弄懂它”两项上的差异都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对它缺乏兴趣”和“有机会才学它”,且差异也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这表明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三)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相关分析

由表7可看到,我国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某些选项上存在着正相关,某些选项上存在着负相关,而且有些相关还极其显著。具体来看:(1)“关爱”与“欣赏它”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与“坚决维护和宣传它”存在显著正相关;“冷漠”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都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宽容”与“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不负责任”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欺诈”与“不清楚”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敌对”与“对它兴趣不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互利用”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沟通”与“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关爱”与“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冷漠”与“欣赏它”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宽容”与“有时宣传它”、“不清楚”之间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不负责任”与“欣赏它”存在显著负相关;“欺诈”与“欣赏它”存在显著相负相关;“诚信”与“对它兴趣不大”、“反感它”、“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沟通”与“欣赏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

以上不难发现,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持有“关爱”、“诚信”等积极道德意识的研究生,其科学精神也是崇高的,他们坚决维护和宣传科技知识和科学真理,很少有对科技缺乏学习和认识,对科技兴趣不大、反感和总是担心其的负在影响等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相反,持有“冷漠”、“敌对”、“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意识的研究生,其科学精神也是消极、被动的。面对科学的技术,他们从不愿去欣赏它,反而对它兴趣不大,甚至厌恶它。这表明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其科学精神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积极的道德意识会促使研究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而消极的道德意识则会导致研究生产生消极懈怠的科学精神。反之,研究生科学精神高尚与否也会影响其积极其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研究生道德意识、科学精神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培养和促进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

议。

(一)加强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

在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科研、高层次的教学和管理领域越来越需要受过更多教育和训练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意识则是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原动力。一个人道德意识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其个人道德素质的发展,甚至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深入开展研究生德育建设工作,加强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具体讲,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因为德育目标统领整个德育活动,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组织形式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确定一个明确、科学、操作性强的德育目标则会指引研究生德育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其次要扩充德育内容。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道德常识教育,注重道德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要重视科研道德规范的学习。因为科研道德规范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学习科学家们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道德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学术民主作风和尊重学术前辈的道德品质。再次必须开放德育途径。道德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使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德育活动,让其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道德熏陶,从而不断增强研究生道德意识。

(二)重视科学教育,培养研究生高尚的科学精神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其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已经步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已成为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他们正是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进行独立研究等不断创新知识,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科研活动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更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高尚的科学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精神才是科学文化的灵魂,它激励着人们解放思想、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国家创新体系的力量源泉,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当然科学精神并非是人们天生固有的,它需要培育、渗透、弘扬。这就要求高校在提高研究生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研究生进行科学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科学思想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对研究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科学精神教育,另一方面可将科学精神教育渗透于学位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对研究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要注重发挥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态度认真、治学严谨的导师往往也会严格要求其学生具有求实、求真、创新和献身的科学精神的。

(三)以美育为手段,促进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

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是当代研究生必备的素质,且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究生只有在积极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才能在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遵循科研道德规范,并为探明科学真理而努力奋斗。反过来,研究生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精神,才可能热爱科学,才可能有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服务品质,也才有人格的完善和升华。因此,可以说道德意识所培养的真、善、美与科学精神亿追求的真、善、美应该是完美统一的。然而,如何才能将研究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其科学精神的教育高度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美育是将两者完美统一起来的最好手段。因为美育既与德育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为美育具有德育功能;同时又与科学教育不可分割,表现为“美育培养和激发的情感是探究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这样,美育就天然地成为了联系德育与科学教育的纽带。而作为德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自然也会在美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下得到高度融合。鉴于此,高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审美素质,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郭德侠)

作者:王亚青

道德意识研究论文 篇3:

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培育研究

[摘 要]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公民教育。反观我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广泛和深刻。特别对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我国当前的公民教育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其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不足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明确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加强公民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增强大学生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公民的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这一完备的公民体系。

[关键词] 公民 公民社会 公民道德

20世纪初,我国公民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融合共生,其标志为修身科、公民科(社会科)课程的设置;它使个人-社会-国家的相互关系和民主精神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奠定了公民教育课程在整个德育课程体系中的显赫地位。20世纪末,尤其是世纪之交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两者再度融合发展。近年来,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在一定层面诠释了两者的融合。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加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是对新时期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的切入点。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初步的实践证明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公民道德建设,也是加强我们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对其理解尚不够深刻和充分,因此,对于新增加的要点,我们更要多加重视,并且要从其概念、内容等各方面充分、深刻的理解“公民道德”这一问题。并且,让大学生群体能够清楚的明白现代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得我国国富民强的实现,着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何谓“公民”?按照我国宪法的解释,公民就是具有我国国籍的人。从近代以前,我国“公民”的缺失,到近代中国中的臣民、国民到人民、公民,再到新中国的“公民”与“人民”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公民”到1982年宪法上明确的被确定下来。但是,“公民”在明确定义和实际使用上存在距离,在习惯用义与文本含义上也存在落差。我们观念中的“公民”远远要比宪法中的“公民”丰富。在很久以来,似乎人们认为相对于政治国家,“每个公民生命的目的就是为国效力,为公献身,在政治机器上克尽‘螺丝钉’和‘齿轮’的角色所赋予的职责。”而且应知“公民角色在道德上要高于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公民所参加的政治生活也要高于个人的工商业生活。”无论这种意识是多么偏离公民的本质,或是多么接近公民的本质,公民的公共责任、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公民的公共意识在我国却没有太大的变化[1]。因此,总而言之,公民的概念应指是具有某个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该国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2]。换句话说,也就是,公民是自身所组成的政治共同体的公共事务的主宰,并且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承担平等的政治义务[3]。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公民”,我们才能产生与宪政相契合的公民文化;惟如此,公民之积极能动性才有了发挥的源泉;惟如此,公民之主体地位才可能被激发;惟有合格的公民,才有合格的社会;惟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也要求包含权利与义务的公民意识的出现和成长。20世纪中叶建立起来的人民共和的国家制度要求由公民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与国家元首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造就了无数自主决策的利益主体和法人主体,一方面促使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方式,人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人格,特别是独立的经济人格,出现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和匹配的大量民间的总结性的社会组织和交往形势。政治与经济的改变与发展,给我国公民社会产生和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中国公民社会也能够逐步展现其合理性和现实性,为公民道德建设打下了体制性根基[4]。

公民社会有三点内在表现:第一,所有公民在政治共同体中都拥有基本平等的主体地位;第二,公民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对全体公民具有开放性,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参与政治性共同事务的讨论和决策;第三,在公民社会中,社会组织与个体成员都被置于相互制约的关系当中,这种相互制约是维系社会体制健康运转、个人行为合乎规范的主要力量。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彼此束缚,都属于这种相互制约[5]。

因此,根据公民社会的这三个特点,公民道德也呈现出区别于以往的“私人道德”[6]。

在公民社会这个意义上对公民道德问题的理解,廖申白倾向于将“道德”置换为“伦理”更为切合。他认为公民伦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或公共交往中形成的东西,来源于私人社会。他认为,公民伦理是人们在公共交往当中形成的习惯和基于这些习惯而在观念中建构的、被视为常识的和相互有效的彼此对待的方式、态度等等;并且,公民伦理指向“这样一类诉诸对他人的恰当尊重的态度、方式,出于这种态度、方式的行为习惯,这些在人们的观念中被建构为共同的规范,但不是指某一组特定的规范。”[7]

公民道德一词,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是在被理解个人同他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上,因此,在这个定义上是可以等同于公民伦理的。所以,公民道德具有公民伦理所应当具有的特点,区别于私人道德。

第一,公民道德是诉说交往关系上的规范的,它的准则、规范和被视为恰当的态度等等都发生于相互的关系。它具有“外在性”,不同于私人道德。私人道德主要是指个体内心中说重视和恪守的准则和价值。

第二,公民道德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规范,它的有效性是相互的,是人们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在于它在交往关系的双方面起作用,而不是只在一方面起作用。私人道德倾向于其有效性是个人性的,不是向他人提出要求,而是向自己内心提出要求,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世界,或是一个独特团体自己的世界的,不是不同的人可以共同分享的东西。

第三,公民道德作为社会交往规范,具有准强制性。即相互的要求会成为一种交换或者是一种命令。私人道德则无明显的准强制性。

第四,公民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格生成的途径,而私人道德是道德人格生成的目的。私人道德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包含公民道德的新的发展,在公民道德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成仁(人)”的这种目的性要求。且目前,公民道德与以往的私人道德的话语表达不同,当前社会已经适用“正确”、“应当”、“是”、“错误”、“失当”、“非”等来表达其意义;私人道德是使用善、恶来表达其观点的[8]。

因此,在青少年以及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应当稍微注意这一细微的差别。结合社会现实的实际情况讲授,才能使得当代大学生明确其概念及其细微差别,行动时才更有明确性和目的性。

那么,在公民社会中公民道德应当如何呢?根据公民社会的三个特点,其相互性要求公民道德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求在道德主体方面,全体公民是公民道德的主体,具有基本平等的地位。每一个公民群体在道德生活中都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道德对于整个共同体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次,公民道德构成应当具有齐备性,即:它包括家庭道德(用以指导公民过好家庭生活)、特殊的私人道德(用以指导公民处理特殊的私人交往关系、一般的私人道德(用以指导公民处理一般的私人交往关系)和政治道德(用以指导公民过好的政治生活)。道德构成上的齐备性与所有公民相关。第三,在道德内容上,公民道德应当以相互范导的道德为主。相互范导的道德是通过增强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利益关系的均衡[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恰恰好切合了以上的几点要求内容。在道德主体上,《纲要》第12条规定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准确无误的说明了公民道德实施的主体以及每个人都是处在平等的地位,发挥着同等作用的重要性。

《纲要》中非常详细的提出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这完成了公民道德齐备性的要求。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10]。社会公德正是处理指导公民过好政治生活的政治道德和处理好公民中的一般私人关系。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11]。职业道德指导公民过好一般的私人道德,用以处理公民与特殊的私人交往关系。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12]。家庭美德用以指导公民过好家庭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的,“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是有着现代民族性质的道德规范。它的提出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对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理论概括。它是在社会主义道德系统下的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具体性作用的最基本的道德层次。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明确而突出的提出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13]。

它预示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族政治条件下,在现代社会文明中,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在内容、形势、方法、途径、机制诸方面将展开新的探索和发生新的变化[14]。在1980年之后的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生活随着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思想也呈现了新的发展,因此,在新的环境之下,大学生们需要更加理性的思想定位。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公民道德的四点完备性,,我们可以提出“理性人、道德人与政治人”的公民道德特点。

从亚里士多德的角度看,“理性人、道德人”与他的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相呼应。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具体包含勇敢、节制、慷慨、大方、大度、在对待小荣誉方面的德性、温和、友善、诚实、机智和羞耻。理智德性中具体的德性包含科学、技艺、明智、努斯、智慧、理解和体谅;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大类,那么其中科学、技艺、努斯、智慧是属于理智理性部分,明智属于实践理性部分。亚里士多德有提到,年轻人的理论理性通过学习是容易达到的,但是实践理性则是需要长久的时间到中年之后才能比较完整的达到,相对于年轻人会比较的困难些。但是实践理性却是比理论理性更为重要的事件,因为明智是更难做到的要求。明智,使用通俗的语言即做人较为理性,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提出的适度或中道原则。因此,理性人、道德人相对应的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到的要做到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相统一。而做个“政治人”是贾新奇教授提出的框架,同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因亚里士多德提到,最高的、最善的、真正需要的是政治学的内容,“我们应当至少概略的弄清这个最高善是什么,以及哪一种科学与能力是以它为对象的。看起来,它是最权威的科学或最大的技艺的对象。而政治学似乎就是这门最权威的科学。因为正是这门科学规定了在城邦中应当研究哪门科学,哪部分公民应当学习哪部分知识,以及学到何种程度”[15]。也即是说,政治学是所有学科的最终目的,因此它是最高的,最善的,所有学科与技艺都需要为它服务[16]。所以,做一个政治人是必须而且是需要的,无论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角度还是贾新奇老师提出的公民道德体系而言。也因此,这样的分析最终也都是希望当前的大学生群体能够理解并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在处理问题和事件的时候能够真正的做到理性与道德思考相结合,做个理性人与道德人,并且还能够做到爱国与参与国家政治与民主事务的政治人。

接受这种变化和需要承担的正是现当代的大学生们,当前大学生正是实践和完善公民社会的潜在力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影响到公民社会建设的强弱,只有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对大学生在公民道德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充分而深刻的教导,使大学生们习得真正的公民道德精神。真正的公民精神具有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的完备特征[17],真正的公民社会是安宁平静的,真正的公民道德是潜移默化的,将公民道德发生在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和周围,又无形地内化于日常社会生活中[18],才能促进现代公民在中国的生成和成长。○

参考文献:

[1][2]馨元.公民概念之演变[J].当代法学,2004(4):12.

[3][5][9]贾新奇.论中国伦理思想的近代转型——从公民道德的角度所作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97—98.

[4][14][18]刘可风.中国公民道德和中国公民社会,P16—18.

[6]私人道德是相对于公民道德提出的。私人道德指的是个体内心所重视和恪守的准则和价值,其有效性是个人性的;是相对应于相互交往的公民社会而提出的在相互交往之外的个人领域之内的个体道德修养内容。当然,廖申白教授是在详细的区别了“道德”和“伦理”的前提下提出的私人道德和公民道德,其具体内容详见廖申白教授的《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和“私德”问题》一文,本文参考廖申白教授的“公民伦理”含义,在个人与他人、社会和国家这方面的意义上,《纲要》中的公民道德与廖申白教授的“公民伦理”含义二者的内涵是可以大致相同的。

[7][8]廖申白.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和“私德”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83,84—85.

[10][11][12][13]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2001年10月。

[15][1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6.

[16]当然,此观点仅对于亚里士多德当时社会状况而言、出于亚里士多德的个人观点而做出的考虑。

责任编辑 马永义

作者:赖淑芳

上一篇:景区营销措施论文下一篇:村务公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