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绿色化学原本的定义是指高效利用原料制造化学产品,选用的材料最好为再生资源,减少消耗、避免污染。而现在的绿色化学是指安全节能、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化学教育号召已得到广泛响应,在中学阶段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有利于培养环保意识,创新化学教育。本文主要探讨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绿色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篇1:

刍议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策略

【摘 要】本文基于绿色化学的概念之下,通过分析当今现状提出了推行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在绿色化学理念下大学教育中,化学教育的改革思路,其中囊括了四个方面:推行符合当下绿色化学思想的措施,提高学生群体针对绿色化学的思想认知水平,坚定绿色化学在学生群体的思想指导地位,开发、调整和改善大学化学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绿色化学;改革措施;实验

1   绿色化学的相关概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如何保护环境变成了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想着怎样获取利益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应对环境的保护进行重视。所以,对于怎样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又做好保护环境的战略规划上,化学这一学科拥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1995年3月时,美国的总统克林顿发布实行“绿色化学挑战奖计划”,同时10月份的时候,美国国家环保局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从这时开始,“绿色化学”这一个概念被社会上广为流传。绿色化学的意义就是在设计并投入使用产品时保证产品本身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危害,而且使用时能被大众所接受,不受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且容易操作。绿色化学的概念被很多涉及化学的行业所应用,现如今,我们经常通过化学用品来解决污染以及预防[1]。

2   大學化学教育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绿色化学教育是大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大学化学教育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推动大学化学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大学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是我国大学化学基础教育事业的迫切需求,是当代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大对人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化学教育中倡导绿色化学教育,需要把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融入到化学教学中。加大对绿色化学教学宣传,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意识,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多从绿色化学的方面思考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多开展大学化学学科的实践活动,设置更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精神,提高实验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创新思维,慢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举措

3.1  强化师生“绿色化学意识”培养,营造良好的绿色教育大环境

绿色化学教育的出现为传统大学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绿色化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以往师生教育的授课方式和想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概念,这样的变化对传播绿色化学思想以及提高师生积极参与绿色化学教育做好了铺垫。

3.2  抓好绿色化学教材编写工作,构建绿色化学教育的基础

大学化学授课方式的变革方向,不仅体现在教学体系的进步和绿色教育方式的改变,还有就是改革都是以教材的实用性为核心进行的,特别是在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是绿色化学教育的帮扶者和提升大学化学教育内涵的基石。所以在教材的编制上一定要严谨,要使教学内容和绿色化学的概念能够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如此才能促进化学教育的改革发展进步。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材的编制要以对绿色化学理念的宣传和知识的推广为主要内容,严格把关教材的内容。(2)在专业教材的建树上,不光要增强化学知识的全面性,还要尽量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在学科知识的建树和施教工作中的作用。

3.3  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对绿色化学地认识

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尽量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也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锻炼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能力。如化工厂就是合适的实践地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对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废气进行研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废水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还可以给化工厂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改善。

在参观化工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接受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绿色理念的知识,鼓励大家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当中去。

3.4  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绿色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开展关于绿色化学的实验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守绿色化学理念的思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哪些是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同时还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减少化学药品对环境的影响[2]。在化学的实验当中,教师把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师的知识并且在实验当中遵循绿色化学的五个基本准则,最后实验完成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估,改善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和错误,真正提高学生进行绿色化学实验的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化学的教学当中实施绿色化学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开展大学化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更是基本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要选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推动绿色化学的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变革,要在大学化学教育中确立绿色化学的主导地位,健全大学化学教育的教育体制,加强师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创造优越的绿色教育大环境,深化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度,努力推进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孙艳涛,孙艳艳,姜大雨.“绿色化学”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5).

[2]曲永红.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作者:林晓燕 宋游行

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篇2:

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绿色化学原本的定义是指高效利用原料制造化学产品,选用的材料最好为再生资源,减少消耗、避免污染。而现在的绿色化学是指安全节能、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化学教育号召已得到广泛响应,在中学阶段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有利于培养环保意识,创新化学教育。本文主要探讨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育;实验创新

前言

绿色化学理念与环境问题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化工原料、污水废气的排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何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绿色化学教育的提出应用无疑是化学教育领域的一大革新。在中学时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祖国下一代对环境的责任感。

一、中学化学实验室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教育不够完善,化学实验室管理较为松懈,化学实验完全按照教案指导方式进行,缺乏创新。且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没有注意化学药物的循环利用,药物剂量调配不合理,废弃化学用品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的发生,造成了严重浪费和污染。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引进绿色化学教育势在必行。

二、绿色化学教育的应用

1.课堂上的绿色化学教育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基本场所,教育工作者随堂讲解是传播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想全面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树立环保观念。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也可通过图片、电影、视频全面立体的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让学生从主观上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密切相关。继而可结合教材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将绿色化学教育思想广泛传播。

2.实验室里的绿色化学教育

教育者自己首先接受绿色化学观念,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应用。重新进行教案设计,结合教程与实验室条件,制定节能环保的化学实验方法。

(1)药品改进。在不违背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的前提条件下,可考虑采取替代药品进行试验,在两种药物性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对人身健康及环境危害小的药物,例如:稀硝酸清洗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三氯化铁溶液代替;在萃取实验中,“苯”可以用“直溜汽油”代替。

(2)在不违背化学性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可以进行循环使用的反应产物,如Cu2(OH)2CO3进行加热后可分解CuO,“酸的通性”实验的组成原料之一正是CuO。而“酸的通性”实验产物CuSO4又是“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原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产物Cu(OH)2悬浊液中通入CO2又可产生Cu2(OH)2CO3。这样的循环使化学试剂得到充分利用,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有利环境保护。

(3)实验完成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实验废弃工具不可为了方便随意丢弃,试剂也不可直接倒入排水沟或下水道,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污染水源和土地。应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进行归类处理,如废酸可用石灰乳或碳酸钠等中和反应后埋入地下,含汞废液可用硫化钠生成硫化汞沉淀等。

(4)推广微型实验。在保证化学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试剂的浓度,尽量采用微型实验仪器和微量药品进行试验。有些指示剂比较活跃,即使使用微量也会产生明显的现象,可进行改进缩减。如酚酞、石蕊、甲基橙、品红等,可由原浓度0.5%-1.0%缩减为0.1%-0.25%,苯酚溶液浓度可由2%缩减至0.5%-1.0%。同时,在化学试验中经常用到的酒精的量也可适当减少。

三、总结

绿色化学又称为友好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大创新,它强调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同时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材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以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在中学教育中推行绿色化学教育有利于从学习阶段就培养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绿色化学在理论的讲解与实践的结合中综合运用,能够让师生更深入的认识到绿色化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美荣,张文彬.论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4,(70):145-145.

[2]张鑫.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0):147-149.

[3]魏书彦.绿色化学——中学化学教育的新课题[J].教育艺术,2010,(6):41.

[4]国庆文.中学化学教育的绿色化学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4):146-146,147.

[5]鱼维洁.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1,(11):185.

[6]吴健.绿色化学应用于中学化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23.

作者:尹玉舒 蒋群艳

绿色化学教育论文 篇3: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

【摘要】中学时代对绿色化学教育知识的学习,对以后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和培养环保意识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以新课本要求下的绿色化学深层次含义为基本导向,对于在化学新课本教育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学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同时,对绿色化学教育的内涵,实施的教育策略方面的探讨做了细致分析和全方位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新课标 绿色化学 实验教材

所谓的绿色化学是运用化学方面的技术与方法来减少或者消灭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有害于空气的物质,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更适合于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染,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史上的更高层次,也是未来化学发展的导向,把绿色化学融入化学课本改革的大潮中,让绿色化学成为中学化学教育时代的重要一课,是当今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标。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的含义

1.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新能源化学”,绿色化学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还是一个“新生儿”。但是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生物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分析研究化学等诸多学科。绿色化学是指在生产制造与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利用可再生的原材料,避免使用有害有毒的化学试剂。当代的绿色化学则是指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化学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源,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避免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而避免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负担。运用太阳能源为媒介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生产制造与能源储备技术的研发,同时考虑到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1]。

2.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教育的区别

绿色化学最早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目的只是为了探讨与利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原料,以做到最大程度的节省能源,在各种领域实现净化空气和没有污染物的捷径。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量做到零污染与零排放也是绿色化学的一大特点。绿色化学是在实验中通过化学物质间相互转化以形成新的化学物质并为之利用起来,新物质一定是对环境污染或者说污染源很小的一种物质,绿色化学是一种让人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新理念。

绿色化学教育是以未来能再继续发展为前提的一种长远计划教育方式,将科学性和人文自然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绿色化学教育的第一要务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最后形成一种新的绿色教育体系,过程中要反复论述人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人与社会”“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正确的认识绿色化学,科学化学教育的意义,做到绿色化学教育带动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发展。

3.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对社会,对环境以及对经济有重大的深远意义,同时,化学中的有害物质是可以被人为的避免的,显现了人的能动性,减少了对大自然的危害。绿色化学也验证了化学教育领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技术性,与现代社会是密不可分同时也是相互作用的,是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科学化学的一个新的高峰。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一代,要有意识去研发新能源,做对环境更有意义的绿色化学研究,以防化学实验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做到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更好的容纳到绿色化学当中去,为更好的研发绿色化学投身于绿色化学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2]。

二、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改进教材实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伴随着有害气体,固体或者有色液体物的排放与形成,尤其是一些有毒物质不但直接危害了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扩散到大气中更是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所以,在做一些有毒化学实验中就要将物质所排放的尾气进行及时处理,尽可能的将有害气体进行降解或者把有毒气体进行转化,转化为有益于人身健康和社会环境可以容留的有益物质。能排放出有害气体的实验就是最好的案例,更好的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

2.整理组装实验教材,减少污染宣导绿色化学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与步骤,分散合成,做到实验的连续性,上一个实验的生成物可以利用到下一个实验中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绿色化学教育起到根本性作用,还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环境自然的保护意识,在传授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大大的较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对绿色化学教育的深层次教育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推动微型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节约药品,实验效果显著,污染小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推行微型化学实验主要体现在,可以开发高中生的动脑思考与创造性思维方式,增强了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因为是微型实验,所以相对减少了实验中的各种浪费,一个成功的微型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节约实验所用成本,避免了有毒气体的排放,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绿色化学教育的认知[3]。

4.研发原子经济反应,选对路线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观念

使用原子经济反应最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化学家提出的,所谓原子经济反应是指原料中有多少原子转化成了产物,而不是产生了废弃物等有害气体,达到废弃物的排放量最小化或者说不排放,将原子的使用程度达到最大化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利用每一个原子,使原子间结合达到既利用了原子又没有排放污染物。

结语:二十一世纪绿色化学发展情况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新的化学教育课程中,教学应把握好新课本中涉及到的相关绿色化学教育内容与实验素材,紧密关联到绿色化学领域中的新成就新应用,根据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投其所好,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适当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绿色化学教育的深远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绿色化学概念,与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更一致。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不断通过绿色化学的思维来提升和改善不断进步的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将变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胡金陵.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4,08(22):88.

[2]蔡佳利,陈红,陈朝晖,等.树立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化学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6(10):53-55.

[3]孙佳.初中“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学理论,2014,05(33):245-253.

作者:王晓君

上一篇:文艺美学发展论文下一篇:农村小学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