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的高效率决定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只有全面学好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才能使英语教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笔者认为,认真学好高中英语3AB教材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把“减负”落实到学生身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论文 篇1:

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摘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去,尤其是在完形填空的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把阅读材料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情操的熏陶。

【关 键 词】高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情感教育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背景和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笔者身为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对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情感培养的现状深感忧虑。学习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不难发现“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字眼和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是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二、充分利用完形填空材料,把握时机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语言学家克拉申说过,“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

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教师在选材时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地道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情,同时也要挑选比较能激起学生情感震撼和共鸣的材料。在完形填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从学生的得分角度去评价学生的收获。教师应充分研究所读材料,努力挖掘材料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完形填空的篇章理解和解题技巧、策略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笔者发现江苏省2010~2011年度的各市交流试卷的多篇完形填空的选材都非常适合于做情感教育渗透的素材。比如:

案例一:

“苏州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2011,01),完形填空是介绍学生感兴趣的好莱坞超级巨星史泰龙。首段是“In 1974 Sylvester Stallone was a broke, discouraged actor and screenwriter. While attending a boxing match he became inspired by a nobody boxer who went the distance with the great Mohammell Ali.”

读完首段,学生知道了史泰龙曾是一个潦倒失意的小演员和剧作家。他的成功是因为受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拳击运动员敢于和拳王阿里打完全局这样的勇气和顽强毅力的鼓舞。文章主体部分介绍了史泰龙的剧本几经周折终于投拍,但史泰龙多次拒绝投拍方提出的高价买剧本而不要他本人主演的条件。史泰龙宁可不拿一分钱,也坚持由自己主演Rocky 这部后来获得多项奥斯卡奖项的成名作。文章的结尾是:“Follow your gut. Stick to you guns.”这句话是在激励读者主要是学生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笔者发现学生学完这篇文章后和作者、老师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教师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让学生自己感悟出一些人生哲理,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案例二: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1,01)中的完形填空是一篇非常好的励志类文章。讲述作者作为家中的长子,在父亲去世后担负起照顾生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的重担。在一个下雨天,作者偶遇一位腿部残疾的推销员。两人的对话给作者以很大鼓舞,使他能勇敢而乐观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为自己和家人而拼命奋斗,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一片晴空。笔者班上有一名同学,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时意外丧生,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非常贫寒。该同学在家庭变故中一蹶不振,抱怨老天对他不公,归因于自己命运不好,消极厌学情绪特别明显。这篇文章给了笔者和这名同学沟通的一个良好契机。该同学英语成绩良好,他完全能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但是他能透过文本表面的意思悟出作者在文章结尾揭示的深层含义吗?他能以此激励自己不做命运的奴隶,勇敢地走出人生的雨季,迎接前面的一片晴空吗?

笔者在使用该篇完形材料时,着重带着学生们欣赏文中以下几句:“without my father’s protection, could I only be a slave to the fate?”; “Looking at this guy, I had no sympathy but admiration. ”; “He was glad that he didn’t lose heart and still ran on the road of life....”; “After two years’running, I got somewhere and my family turned better gradually.”以及文尾的总结句:“Everything is so simple: to run without an umbrella! When you run out of the rainy season of your life, there will be bright sky ahead of you.”同学们都被作者及文中那位残疾人的顽强意志所打动。笔者在课后单独和那位遭遇家庭变故的同学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这位同学为老师的良苦用心所动。他让老师相信他,他会走出人生的低谷,做一个真正男子汉,刻苦学习并照顾好中年丧偶的母亲。可见充分利用学生所读的材料,抓住时机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三:

“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试卷”(2011,01)该试卷中完形填空的材料是讲述一位女孩子怀揣做模特儿的梦想,但因儿时一次意外烫伤留下了疤痕,从而遭到一些同学的嘲笑和排挤。因此她曾一度自闭。在好友的鼓励和劝导下,她大胆地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优势,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学校里,也不乏因各种先天的、后天的因素导致某方面残缺的少数不幸的同学。作为正常人很难真正了解和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

笔者充分利用该篇材料在学生中进行了情感渗透的教育。一方面,使正常的无任何生理缺陷的学生明白了人的外表并不能反映人的内涵,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包容对方的不足。要学会换位思考,切身体会别人的痛苦,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而不能嘲笑、排挤那些不幸的同学。另一方面,用文中主人翁的事例激励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同学要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不回避、不放弃,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乐观开朗、不屈不挠的性格大放异彩。笔者让同学们认真品味文章的尾段:“Sometimes people still look at me strangely. They whisper and stare, but I don’t let it get to me. I have applied to several modeling companies, and at least one company is considering me for jobs. Maybe I’ll never end up posing on the runway, but I do know one thing: I’ve done.”从这段文字中,同学们能欣赏到文中主人公坚忍、顽强的精神,以及只要付出了努力,结果并不重要的大气。这些都是一个合格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全体教师都应了解涉及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可见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因为情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它虽然是非智力因素,但它始终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因素紧密联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注重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我们要把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立云

高中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论文 篇2:

高中英语在教学中的教学原则与情感教育

摘要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的高效率决定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只有全面学好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才能使英语教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笔者认为,认真学好高中英语3AB教材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把“减负” 落实到学生身上。

在英语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来实践活动中去发展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主要,在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也必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学习英语的初期,就应该强调以学生形成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所运用的良好素质,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出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更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尽力的扩大学生们学习英语文化的知识面,引导和帮助学生们营建起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的扭转学生长期以来在课堂学习中的“听客”的角色, 换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主动感受知识的快乐。人教版新目标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从听力教学开始,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边听边记。其一是记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其二是记关键短语,top sentence (主题句)等。其三是听完后做简单问答。

1 教学内容趣味化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学生在学习时就会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感知、想象、思维转动,从而获得比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就不会有那么多沉重的负担,就会表现出高兴和求知欲的愿望,从而加强对学习知识的探索力量。我们应该在英语的教学中把教学的内容设计的生动有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游戏、歌曲、图画等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激活课堂的气氛,使得课堂更有吸引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比如,我在教完“What’syourname ” “How oldare you ” 这一句型后, 我让学生拿玩具麦克风或干脆用书卷成筒状扮演记者采访其他同学, 还让学生扮演医生问病人, 警察问迷路的小孩等等。表演完以后,我还让学生对唱或者轮唱“What’syourname” “How oldareyou ”等歌曲。这样使学生觉得学英语特别好玩,感到了乐趣,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如果教学内容索然寡味,没有吸引力,那就不能适应孩子好奇爱动的特点,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他们的兴趣就会一点点消失。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要成功的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们稳定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如果我们的每节课都是一种方法,一个模式,一个思路,那么学生们就会慢慢的从好奇转为习以为常,又会失去兴趣,从而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反感、烦躁、乏味的现象,所以要想成功的组织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我们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来处理各种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内容。

3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读音规则学习新单词

我在教学新单词时,常常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读音规则去拼读新单词,提醒学生们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两者之间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明白各个音素与其所代表的字母和字母组合,从中而掌握正确的拼写方式。凡遇到符合读音规则的词,我一般都采用先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读音规则来认读新词的方法,这样教学生易懂易记,易掌握。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现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忙于教学,比较注重那些思维活跃、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后进生关注较少,这个情况应引起教师的注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课堂中,在教学中结合过程进行信心教育。在英语的教学中会经常运用到大量生活的素材和例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它们的选用,尽量避免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句子,如:在用although一词造句时,以下两个句子都正确无误:

①Al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didn‘t pass the exam. 尽管他非常努力的学习,却没有通过考试。

②Although he failed the exam, he didn’t lose heart.尽管他考试不及格,他并不丧失信心。

(2)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

(3)利用情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成功的巨大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化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乐学”。(下转第251页)(上接第176页)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选用含有情感态度内容的英语例句,如一些英语名言、谚语、习语等,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A.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B.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C.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外语教学不光涉及到外语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外语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外语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

在学新课文前要求学生预习,找出疑难问题。课堂教学就能突出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一般学生能独立理解的知识就略过,以腾出时间进行读写训练。为了能较多的时间进行考前复习,我从高一起就适当加快授课进度,至高二下学期结束新课,转入复习——基础语法知识串讲并练习。所谓阅读教学交际化,是指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有效地使学生阅读信息的 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让学生的阅读和讨论交流相互交叉进行,从而使阅读选修课既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 平的效果,又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接受的信息转变成交际实践的内容。通过使用交际化的手法进行阅读教学,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项综合能力打下坚 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英語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黄远振.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0).

作者:宋琳琳

高中情感教育英语教学论文 篇3: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缺失,探寻情感教育在民族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进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制约,高中英语教学质量普遍较低,而阅读教学又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大部分教师仍普遍采用单一的传统翻译阅读教学法,侧重关注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淡化或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突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目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篇阅读材料都主题生动、内涵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优秀素材。阅读作为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民族地区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妨结合民族地区特色,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尝试以下几种策略。

1. 转变教师观念,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知识与技能之中

受传统阅读教学的制约,教师往往在阅读教学中重知识与能力,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文章主题割离,所有的阅读课都千篇一律地上成了程式化的固定模式。课堂枯燥,学生渐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课而言,情感态度不仅影响包括英语阅读技能在内的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转变观念,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知识与技能之中。

2. 重视情感交流,让师生在融洽的关系中实现教学相长

很多藏族学生天性善良纯朴,与人坦诚相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他们非常愿意敞开心扉。特别是一些英语学困生,他们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却不能持之以恒,因此教师要重视与这些学生的情感交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恢复学习信心。

英语教师应该是一节阅读课中情感目标的设计师与迁移者。教师以情感教育为载体,把教与学这两种思维活动融为一体 ,那么教师、学生和阅读文本才会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以激活,教师的授课潜能也会得到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进行思想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3. 结合本土特色,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德育素材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生活时代感强,集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阅读内容涵盖了人际关系、音乐体育、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名人传记、妇女权利等诸多方面。每篇阅读材料中都渗透了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本土特色,充分挖掘这些阅读材料中的德育素材,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本土亲切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英语学习兴趣也随之被激发。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An Interview 为例。以甘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相关内容为导入,从赛马、赛牦牛、藏式摔跤、乘马捡哈达、大象拔河等项目到参赛的规则,这些身边所熟悉的内容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How many events do you know in the Olympic Games? 这样自然过渡到阅读文本。

再如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一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等一些甘南的本土节日。熟悉的宗教节日不仅是良好的德育素材,也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导入点。接着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other festivals in the world? 学生们会饶有兴趣地在阅读文本中去探究。

4. 及时正确评价,赢得学生信任,激发他们的自信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在充分信任教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教师同时需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学生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的学习表现。对进步的及时肯定和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都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评价不当,学生也会对自己定位不当,要么妄自尊大,要么信心全失。

总之,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结合学习内容,定位三维教学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知识与技能之中,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的一部分和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也是其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重视英语阅读课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积极设置每节阅读课的情感教育目标,把阅读课上得有情有感,我们的学生才会对生活充满热情,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殷志勇.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中的非语言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9(07).

(作者单位:甘肃合作第一中学)

作者:余培军

上一篇:我国农业利大于弊分析论文下一篇:质量管理建筑消防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