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流程图书馆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高校师生们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已成为必然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服务过程质量与服务结果的质量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探索了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建设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管理流程图书馆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管理流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时代变化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变化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都在快速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改革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

【关键词】时代变化 高校图书馆 管理流程 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信息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图书馆是藏书量最大的地方,其中有许多期刊不仅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才能够方便读者阅读,并且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节约大量的时间。

图书馆是一个学校文化的重要象征,是用来传播文化、进行教育宣传的地方。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通常都是采用以下两个措施:一是分散式的管理,通过把各种书籍进行分散管理,使读者能够快速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籍;二是将每一个工作人员负责的书籍放在一起,这样做不仅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还便于读者的借阅,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管理人员对整个管理流程不熟悉。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采取集中式的管理,通过把图书管理人员集中到一个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组织起来的团队,不仅有各种书籍的专门负责人,还可以使他们能够及时地沟通,使每个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对整个图书馆管理流程熟记于心。当图书馆的任何一个管理环节出现问题时,都能够及时地解决,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方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会逐渐地加入现在的高新技术。

一 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的变化

1.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它由众多部分组成。同时图书馆又处在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外部的影响对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首先,图书馆读者颇多,但是他们的需求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及时地听取读者的意见,努力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次,由于信息化時代的来临,更多的书籍期刊大量涌出,并且这些书籍期刊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大高校应该增设电子阅览室。各个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及时地抓住这些外部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图书馆的管理流程进行改革。

2.内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地方。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面积较大,藏书种类和数量颇多,图书馆管理流程的变化会牵扯诸多方面。这些内部环境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的改革。其中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首先,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的工作方式的内部要求一定要遵守,图书馆管理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只有合作起来,才能确保图书馆的正常运行,若是对图书馆的管理流程进行改革,一定要确保各个部门能够协调统一地进行工作。其次,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进行改革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听取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高校图书馆里的许多书籍经常无人问津,这使得一些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进行改革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思考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配,尽最大的努力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争取为每一位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 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的创新

1.管理模式的创新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流程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要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实行柔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对图书馆管理人员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对广大的读者也要采取柔性化的管理模式,为图书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前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往往只偏重对“物”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因此在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的改革,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借助新的网络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实行自动化的管理。

2.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业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地对图书馆管理流程进行改革创新。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流程进行改革创新的时候,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抛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定期地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能够快速地使用各种新的图书馆管理技术。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不注重对资源的共享。如今随着人们对网络的熟悉,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利用网络技术把图书馆的书籍与广大读者共享,争取把图书馆建造成一个共享知识的地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3.运作方式的创新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我国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使高校图书馆更加开放。然而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新的时代继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开阔自己的领域,并且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目前,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的结合,实现了互补,能够让更多的资源得到共享。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不仅使读者与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也建立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这样能够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读者读到更多的书籍。各个图书馆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管理组织的创新

通常一个高校的图书馆都是面积较大、藏书数量颇多的地方,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管理。在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流程进行改革规划时,一定要对其管理组织进行改革创新,管理组织在图书馆管理流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组织存在严重的官僚性,许多的管理组织都是机械的,它们根本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发展需要。在新的时代,图书馆管理组织应该打破官僚主义形式,摒弃各种集权以及分权现象,并且在对图书馆管理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杜绝各种徇私枉法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改革高校图书馆管理组织,使图书馆管理组织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使图书馆更加充满活力,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热爱,促进我国图书馆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 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流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人员在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取多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模式,认真考虑每一个环节;同时在工作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应注重对现代技术的运用,采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使大量的书籍信息得到统一、一体化的管理。这样不仅节约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劳动力,还方便读者进行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其管理流程也会越来越科学、便捷。

参考文献

[1]牟平、牟梅、李彤.高校图书馆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刘群.信息时代图书馆期刊管理流程重组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何艳

高校管理流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2: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高校师生们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已成为必然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服务过程质量与服务结果的质量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探索了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建设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传播着各种信息,充实了高校师生们的视觉和听觉。广大师生得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是自由而多样化的。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已经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1.服务质量含义。服务质量可被定义为,广大师生对实际所得到服务的感知与广大师生对服务期望之间的差距。因此,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广大师生对服务的预期质量和实际体验质量(即广大师生实际感知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对比。在广大师生体验质量达到或超过预期质量时,广大师生就会满意,从而被认为对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较高;反之,则会被认为广大师生的服务质量较低。

2.服务质量建设基本原则。服务质量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原则,现将其归纳如下:(1)服务质量是广大师生感知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不能由管理者来决定,相反,它必需建立在广大师生的需求、向往和期望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不是一种客观决定的质量,而是广大师生对服务的主观感知和体验。(2)服务质量无法从服务过程(服务生产与服务传递过程)中剥离出来。服务生产过程的结果只是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师生将其亲自参与的服务生产和传递过程也纳入到感知服务质量之中。所以,对服务过程的感知、对广大师生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感知构成了总的感知服务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服务过程质量与服务结果的质量具有相同的重要性。(3)质量是由一系列的关键时刻和服务接触及互动关系累积而成的。由于服务过程的重要性,广大师生与服务提供者的互动关系,包括一系列的关键时刻和服务接触,对于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具有局部性的特点,是因为广大师生与服务提供者互动关系具有局部性。所以,服务质量的计划和设计必须从局部入手。当然,技术质量的设计可以进行总体规划,但必须将与广大师生相接触的部门纳入其中。否则这种计划永远只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无助于提高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4)高校图书馆所有人员对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都有责任。服务质量是在服务接触中和广大师生与高校图书馆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众多的管理人员都会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广大师生接触的管理人员的良好服务质量的形成,离不开其他员工从各个方面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支持管理人员对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也有间接的作用。服务质量水平如何,单位中人人有责。其他管理人员的服务失误,同样会对广大师生感知质量造成灾难性的影响。(5)必须在高校图书馆整个组织内倡导质量观念。因为高校图书馆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对质量的形成都负有责任,所以传统的利用特定的部门来进行质量管理的做法就不合时宜了。因为管理事务过于繁杂,而且对管理人员会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降低管理人员对质量的责任心,一旦出现质量责任事故,管理人员会轻松地将责任推到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将那些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化为质量保证、监督和设计的咨询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6)要将内部管理纳入到质量管理的范畴。广大师生感知服务质量是广大师生实际服务体验和服务预期的函数。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质量改进工作会遭到某些部门的抵触,这些部门总是力图对广大师生作出更高的承诺。当高校图书馆无法满足广大师生较高的服务预期时,广大师生感知的服务质量就会下降,虽然图书馆在质量改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过度的宣传和承诺会将所有这些努力都付之东流,其后果是高校图书馆形象受到损害。如果内部管理部门能够与质量管理部门携手合作,这样的局面就不会出现。所以,内部管理、社会沟通应当与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融为一体,以便加快质量改进的步伐。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建设措施

1.加强高校图书馆员服务队伍的建设。(1)专业人才建设。信息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要真正实现用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管理需要大量的人才。只有具备了“知识导航”能力的高素质高校图书馆员,才可能去“揭示”各种科学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最宝贵的知识常常是隐性的,常常是在人的头脑中并难以显性的,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科学知识管理,必须对掌握知识的人实行科学的管理,至少是对这些人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管理。(2)复合型人才建设。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人,涉及面广,工作繁杂。因此,高校图书馆所需要的管理者不但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对服务对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善于和广大师生沟通、交流,建立情感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不断培训现有员工队伍,要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高校图书馆员工应具备以下素质:对所服务的特定对象的情况有全面的调查和了解;了解有关学科整体或在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如学科的发展前景、学生的就业情况、教师们所需知识等方面的情况。这些方面的信息实际上并不是绝对分开,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

2.全面、客观地认识服务质量管理。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单纯的消耗型、享受型,逐步向以文化、服务为主的知识智力型、开发投入型转变,开始了从单一的物质消费到物质、精神并重的变革。消费的层次越高,文化内涵越大,消费的外延也就越广。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明确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在人们的休闲文化活动中,高校图书馆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高校图书馆需要像旅游、商业部门那样,及时研究各种带有趋势性的经济现象,随时关注人们享受休闲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研究广大师生们的消费心理,开拓适合高校需求的休闲文化市场,积极参与假日休闲文化市场的构建与运作;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更新观念,要建立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必须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够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有利于建立多赢局面,服务质量管理是使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工、广大师生取得共赢的管理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不是一个短期项目,服务质量管理必须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机构。从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管理进行重组,充分考虑知识传递和利用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减少管理层次和重复作业。通过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的重组,进一步体现新型的服务理念,以提高知识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价值。

3.建立完善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补救体系。“服务补救”概念最早是由Hart等人于1990年提出的。不同的学者对服务补救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服务补救是在出现服务失误时,所做出的一种即时性和主动性的反应。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反应,将服务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服务补救也可定义为高校图书馆在第一次服务失误后,高校图书馆为留住广大师生而立即做出的带有补救性质的第二次服务。第二次服务可以与第一次服务同质,即第二次服务可以是第一次服务的重复;也可能是异质的,即第二次服务是第一次服务的延伸或转变。任何组织都不可能确保不发生任何差错,一旦差错出现就意味着服务失败。服务失败对“口碑”影响极大,而“口碑”又是影响服务组织经营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服务失败出现后,服务组织应迅速推出补救服务,纠正失误,力争使不满意的师生重新成为图书馆的读者;了解师生投诉的目的,不同的师生怀有不同的目的前来投诉。有的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希望得到经济补偿,这是较为常见的。有的是出于心理上的原因,希望通过投诉来求得心理平衡,满足自己能受到尊重和照顾的心理需求。许多情况下,师生们投诉的目的是综合的,既有经济上的补偿,又有心理上的需求,要提供能满足广大师生投诉目的的补偿服务。虽然师生们会有不同的投诉目的,但补偿服务的设计仍需假设师生们同时具有多重目的,即既有经济上的需求,又有心理上的需求;师生们想遇到的第一个人就能把马上解决问题。广大师生投诉时心情很急切,一进入服务组织就希望很快就有人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解决问题。

4.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社会需求的扩展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高校图书馆服务一定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服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服务手段,高校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催还业务、新书报道、图书报道等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功能来实现。同时积极实现网络参考咨询、强化网络信息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技术含量。另外,我们要努力扩大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如开展社会服务和休闲服务,尝试会议服务、定期在图书馆网站上公布新书介绍、加强高校图书馆服务宣传、丰富广大师生教育、电脑查询、参考咨询、课题服务、跟踪服务、举办科学讲座、举办书画展览、书刊借阅、现场办证等内容。近几年,类似这种特色服务在各地有不少高校图书馆都有成功的尝试,这代表着高校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培俊,张惠梅.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的补救[J].高校图书馆杂志,2003,(1).

[2]陈仰珊,张惠梅.休闲文化的产生与都市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的调整[J].高校图书馆杂志,2002,(12).

[3]陈仰珊.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看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的调整[J].高校图书馆杂志,2003,(9).

[4]王宏川.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J].特区经济,2004,(11).

[5]尹爱丽.信息社会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探讨[J].图书馆学刊,2008,(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陈宜芳

高校管理流程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3: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的研究*

摘   要: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创新服务,拓展服务项目,图书馆服务扩展到服务高校智库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文献与分析实践,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智库的关系,及服务高校智库的现状,以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服务智库的策略和路径进行了研究。从树立高校智库理念、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定位、构建服务高校智库合作联盟三方面提出服务智库的策略,又从服务高校智库的人才支撑、数据支撑、开发智库平台、服务智库联盟四个路径,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高校智库;服务智库

一、引言

智库(think thank)又被称为“智囊团”、“思想库”、“脑库”等,是由各领域、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提供有借鉴、参考性的资政建言的机构。高校智库是高校自建的,从事高校和国家各项政策研究、咨询的机构,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颁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中显示:美国(1871家)、印度(509 家)、中国(507 家)是居全球拥有高校智库机构数量前三位的国家。《2018CTTI 高校智库报告》显示,共收录国内智库 706 家,其中高校智库441家,占比62%,说明高校智库在新型高校智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

二、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智库的关系

笔者于2020年9月18日,在CNKI文献库中以“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库、图书馆”作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检索结果55条,其中篇名中有“图书馆”的有40条,占到72.7%,由此高校图书馆与智库建设关系可见一斑。高校图书馆与智库之间的关系,图书馆学术界各执己见,存在不同的看法。

1.隶属关系

从隶属关系上看,有国外和国内之分。国外高校智库一般均有专门的图书馆,可保障其信息来源。如隶属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佛中心(The Belfer Center)的贝尔佛中心图书馆(BelferCenterLibrary)、哈佛大学大卫亚欧及俄罗斯研究中心(The DavisCenterforRus-sianand Eurasian Studies)的大衛中心图书室(Da-vis Center Collection)、斯坦福大学胡佛中心(Hoo-verInstitution)的胡佛中心图书馆(HooverInstitu-tionLibrary or Archives)、普林斯顿大学科学与全球安全中心(SGS)的 科学与全球安全中心图书馆(SGSLibrary)等,这些均是隶属于高校智库的图书馆。[2]

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Reseach Libraries,简称ARL)研究表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等图书馆在学校主页中,隶属学校主页“研究”类。[3]

魏来等[4]将图书馆分为三类,第一类如胡佛研究所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归属于高校智库;第二类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不完全归属于高校智库;第三类如一些较小规模的图书馆不属于高校智库。

2.高校图书馆在服务高校智库中的作用,学界存在不同看法

初景利等[5]剖析了图书馆与智库的关系,提出高校智库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图书馆仍然不是高校智库,只是部分高校图书馆具备高校智库的一些功能,为高校智库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能力的重要体现。

赵发珍[6]提出高校图书馆虽然不属于“高校智库”范畴,但可依托专业优势成立专门的高校智库机构,发挥高校智库功能。马捷等[7]认为图书馆具有高校智库职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需要。赵雪岩等[8][9]认为虽然高校智库与高校图书馆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从图书馆发展成为高校智库的案例很少,由于高校的差异化、多元化,为高校智库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延伸,参与了高校智库建设的部分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高校图书馆高校智库能力”:一是“高校智库能力”图书馆具有高校智库功能或具有高校智库机构,具备出思想、出对策、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服务高校智库能力”,即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的能力,就如同“学科服务能力”一样,由于二者差别大,应该明确区分。[9]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研究现状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第一宗旨,高校智库在高校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理应成为服务高校智库不可或缺的部分。

费晶[10]认为服务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增长点,应从开展知识的支撑、咨询、传播、评价等方面进行服务。李明等[11]提议图书馆开展高校智库特色服务的顺利实施,要以服务组织、服务资源、服务品牌等建设作为保障。赵雪岩等[12]认为,我国学者在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的研究中,大都是阐述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的概念,参与高校智库的组织结构、资源、人才优势、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策略和途径,缺乏对不同的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的进一步研究。王娜[13]认为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应该引入服务高校智库的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挖掘服务深度,实现内在价值;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高校智库服务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是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与便于升级。王雨[14]从高校智库建设需求的角度,认为高校图书馆有助于高校智库建设,该学者还从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优势、角色、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为高校智库建设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众多,既有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分,也有“985”、“211”、一般高校之分。清华大学的国情研究院、北京大学的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的中国研究院等高校智库,均位于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依托顶尖高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在地域、信息获取、资金、政府沟通、研究能力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别,为此,高校图书馆在参与高校智库建设、服务的策略和路径上各不相同,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高校智库的建设。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的策略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流程、服务与管理模式受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影响,传统的文献整理与采集、阅览室管理、参考咨询、查引查新等工作,已经向着学科服务、高校智库服务、智慧服务方向转型。[5]高校图书馆的宗旨是服务,转型实质上是指图书馆利用大数据、网络、智能工具等进行服务转型。为此,高校图书馆须调整规划发展策略,引进服务高校智库理念,进行业务重组,拓展服务模式和路径,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智库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服务。

1.树立高校智库理念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智库的研究,必须引进高校智库理念,在观念上、思想上引起重视,在策略上,注重在高校智库决策、建言和咨询方面的服务意识。只有在主观上高度重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才能加大服务高校智库行为的实施力度,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能力。

在理念上,高校智库的使命和责任,是学者用学术性的意识、眼光,具备一定的视角高度、精度和深度,做出富有专业性的决策建言,从而提高高校智库的决策支撑力、政策评估力、价值增长力和思想穿透力。

2019年10月底,山西省委省政府着眼省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改革发展大局,决定对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合署改革以来,学校推行“院办校”、“大部制”等一揽子重大改革措施,资源整合、布局优化,迈开了发展、改革的新步伐。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树立为学校智库服务的理念。

2.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定位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智库建设的参与者与辅助者。智库所出具的决策方案关系到地区乃至国家大局或某领域的兴衰、成败,具有资政、伐谋、启民、孕才的功能;[15]高校图书馆虽然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拥有信息分析、数据挖掘能力,以及从事学科服务经验的人才优势,但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仍不具备主导高校智库建设的能力,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定位仍是参与者与辅助者。[16]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是参与者与辅助者。以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除有中文纸质文献157万册、现刊432种及多种纸质文献外,于2002年实现了网络化服务,拥有高宽带的馆内局域网和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引进与自建数据库74种,OA及NSTL免费资源近50种,已逐步形成以农科为基,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艺等8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具有为高校智库建设需要提供一定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3.构建服务高校智库合作联盟

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拥有良好的资源共建共享基础,可与同行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数據、服务等方面进行交流协作,基于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成立合作联盟机制,为服务高校智库提供信息。[12]

以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服务高校智库合作联盟应是指晋中市太谷区或校图书馆通过利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以服务高校智库为目的而组建起来的合作联合体。构建服务高校智库合作联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实现从单馆运行到多馆协作、提升服务高校智库能力的重要举措。

五、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的途径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高校智库的人才支撑

人才队伍与馆员队伍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图书馆服务实施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实现服务高校智库,人才是核心。[17]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库建设不仅需要具有技术过硬、能处理繁复数据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在战略性、前瞻性上与各领域人才进行紧密合作,相应的对相关人才能力的要求较高。

胡佛研究所的人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常驻研究人员,如知名学者;二是各类型的访问研究人员;三是辅助人员,如图书情报管理、媒体联系、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人员。这三类组成人员的比例大约为1∶1∶1。[18]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为了开展学科服务,不断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员,以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工作人员中有88.9%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过半,他们具有计算机、农业、管理、食品等学科背景。图书馆服务适应高校智库建设,应该注重服务高校智库人才能力提升,不仅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还要有较强的调研、分析对策能力。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要培养一批思想敏锐的骨干人员和学科带头人,他们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分析、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开发等,为图书馆参与服务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2.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加强服务高校智库的数据支撑

目前,国外一些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科研服务的主要方式已不再是以提供文献为主的基础服务模式,而是支持服务,用科研管理计划数据工具、引文管理工具、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管理、组织、存储和共享,提供有关数据的创造、发现、分析等方面服务的科研管理数据、版权等。[19]大数据环境下,为了提高服务科研的效率,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有数据管理、应用、分析、保存及工具数据的支持和相关培训,这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共识。[20]

数据分析支撑是高校智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分析、预测分析、语义引擎搜索、数据管理等方法,挖掘出可信度高、完整、权威的数据,服务于高校智库,为高校智库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撑。

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依托自身资源优势(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EI、Scoupus等数据库),运用分析科研工具Scival、Incites、Spischolar、Innography、CiteSpace等,为学校的学科、决策提供支持。

3.开发服务高校智库平台,使之成为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资源支撑和软件保障[21]

服务高校智库平台的开发是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服务高校智库功能的主渠道。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主页、内部刊物、QQ、微信、微博交流服务平台,精准把握最新热点,建立为教学研究、决策分析服务的高校智库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存储数据、案例文献、已发表的学术文献、各种灰色文献(如课件、研究报告、实验数据、 会议资料、政策文件等),构建起新、准、全的无缝对接的交流平台。将科研分析管理平台、专家学者库平台、高校智库科研成果平台、特色知识库、学科知识和导航库等加以聚合,帮助高校智库进行建设,收录与高校智库相关的知识资源,同时将高校智库的专题库、成果库和文献库等进行整合,形成有力支撑高校智库发展的平台。

4.成立服务联盟开发平台,拓展提升服务高校智库能力[22]

建设合作化的联盟平台,对高校智库成果进行获取、交流与转化后加以共享,是提升高校智库影响力、推广高校智库成果,形成跨区域、跨学科的高校智库联合体的需要。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高校图书馆与行业、地方政府等共建的,面对政府发展战略、现实重大问题,筛选确立优势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理论的前瞻性研究、应用政策的实证性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目前采用此渠道)。二是高校图书馆与国家科学图书馆合作、面对数据研究的管理、确保数据研究的运作畅通的服务体系。三是高校图书馆与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合作,直接运用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优势,展开建设,服务高校智库。

六、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不可否认高校图书馆服务于高校智库建设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与瑕疵。图书馆利用用户信息行为等数据为服务高校智库的分析、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满足服务高校智库的需求,对资源、人才、技术等在策略上进行规划,依托图书馆联盟,精准定位,实现服务的自我转型,在服务高校智库中提升和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涛.高校新型智库与图书馆联动刍议[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1):52-58,68.

[2]梁宵萌.基于案例分析的美国顶级高校智库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1):135-141.

[3]姜爱蓉.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发展与知识服务[EB/OL].http://www.sohu.com/a/1457626_659615.

[4]魏来,吴雅威.图书馆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6(9):50-54,94.

[5]初景利,唐果媛.图书馆与智库[J].图书情报工作,2018(1):46-53.

[6]赵发珍.大学图书馆智库功能与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22-27,90.

[7]馬捷,王思,胡漠等.“信息-知识-智能”框架下图书馆智库职能构建与能力提升[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43-52.

[8]赵雪岩,彭焱.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9(3):48-55.

[9]赵雪岩.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9(1):28-32.

[10]费晶.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发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7(1):116-118,73.

[11]李明,吴晓兵,林赞声.智库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174-177.

[12]赵雪岩,彭焱.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多维度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2):87-92.

[13]王娜.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187-189.

[14]王雨.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角色、优势以及发展路径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0(5):22-25,30.

[15]王文.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 24-30.

[16]李睿,邵长远.智库建设热潮中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34-38.

[17]赵雪岩,彭焱.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及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导刊,2017(1):47-52.

[18]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9-23.

[19]李梅.美国10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实践研究[J].现代情报,2017(9):127-131.

[20]肖珑,张春红.高校图书馆研究支持服务体系:理论与构建——兼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相关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35-42.

[21]曹轶昕.哈尔滨市公共决策中智库建设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42.

[22]赵雪岩,彭焱.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内涵解析及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8(6):3-8.

(编辑:王天鹏)

作者:田亚丽 杨丽兵 赵飞

上一篇:科学本质观应用生物科学论文下一篇:JIT采购模式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