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17

[摘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我国种业由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迈进,种子行业对种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文章从明确专业建设思路、确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湖北工程学院农学专业面向现代种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农业院校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农科人才。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onom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Education reform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导致“空心村,耕地荒”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1]。2018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的具体方针。

现实中,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短缺、增收困难、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这些问题不仅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带来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因此,破除乡村振兴中的困难,不仅要靠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农业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针对农业高技术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农业农村问题制定适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但目前在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观念。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更新教育观念,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学生,并突出地方人才培養特色。

1.1 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大学生选择工作,不再将专业对口作为工作选择的标准,而更多地看重工作性质、上班地点及福利待遇等,导致不少大学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尤为常见[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涉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加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需要,需要转变全社会对农村农业的偏见观念。因此,地方高校应建设素养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扭转学生眼中对农业、农村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大有可为,并打造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为“后浪”。

1.2 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农学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需要多学科合作,运用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做好农业生产,一定要从农业生产全过程考虑。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问题等方面的需求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提出符合农业生产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

1.3 突出地方特色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地方高校要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利用特色资源,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当地产生认同感,进而选择就近择业。当前,地方高校生源大多数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对当地特有和优势资源有所了解,教学中若能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地气”,有实用性,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化,具有区分度,不千篇一律,也是办好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

1.4 面向农村实际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想国家之所想,解决现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若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从高校“走出去”“走向农村”,对于农村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和调查,发现问题,制定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师生较多集中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缺乏农业生产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提倡校村企、校企县等联合办学模式,面临实际困难,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带队下乡,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及限制性因素,找出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本质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5 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农学专业面向的是从农业生产向农业产品开发、转化与利用的全链条系统。因此,要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学科交叉融入互联网智慧等前沿知识,引入师资开发课程资源,支持更新专业方向模块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从而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6 开发专业综合设计性课程 农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等,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案例;整合师资团队,改变课堂授课方式,精讲基础知识,开发出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的具体实践案例,提倡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深入结合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组建由问题、由案例带动的系统论教学法,努力探索出一个符合各方面需求、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4]。

2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正视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本院获得的教育部项目“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宜春学院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学科”、江西省科技厅项目“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与发展研究”、宜春学院项目“优先设置和重点建设农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培育点(学术型)”、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学科联盟”、宜春学院项目“农学优势型学科专业”、宜春学院项目“作物学一流优势专业”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人才质量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实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此,宜春学院农学专业采取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科前沿做好“开学第一课”,并开展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内在契合关系[5]。

2.2 完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需转变教育理念,明確人才培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与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投入力度,重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为政府、社会培养真正的“三农”人才,才能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2011年起,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就积极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截至目前,共进行了6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重点是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积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11版、13版、15版、17版、18版、19版共6版发展性方案。

2.3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农技咨询、服务和管理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走向农村。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融合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为师生提供实习、实训以及就业平台和机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与学院共同办班,以现代农业企业的要求联合培养人才,有的为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学农、爱农、从事农业工作,有的签约全面战略协议,开展有关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师生交流等合作。另外,本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企业学好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指导苎麻生产及加工,有的到学校扶贫点上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扶贫,有的到农业企业提供农技方面专业特色培训等。

2.4 积极开展校县合作 乡村振兴战略为涉农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涉农高校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光荣使命。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校县合作,能为地方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能为高校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的万载县茭湖乡,学院每年积极派出专业老师和学生指导该乡的有机农业生产。同时,对万载县白水乡百合生产与病虫害防治问题,从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及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对其提供技术攻关服务。另外,万载县辉明公司与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合作,就脚板薯的色素提取,食用、药用价值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2.5 整合课程体系及革新教学内容 地方涉农高校需立足地方特色,通过慕课、校企课程等打造一批优秀特色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农业的兴趣。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主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和种子生产学等,宜春学院对此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改革。例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分成三大模块进行讲授,着力增强作物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增加了本专业结合江西省赣北地区常见主要昆虫危害的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而在种子生产学教学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阐明种子生产原理上。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

2.6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要提高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尽量避免传统的“以教为主”或单纯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实行情景教学或直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等,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7 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播为主。调查表明,有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重新回炉锤炼。因此,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一支既具有高等学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宜春学院采取了新的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针对农学专业教师的特点,宜春学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培训。“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让其结合研究课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或到国内外院校学习深造;“请进来”就是引进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对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本专业建设了一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宜春市优秀后备人才1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双高”教师队伍。

2.8 构建和优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種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实践教学正是起到了“酿造过程”的作用,它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主要从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导师制实践教学,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几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同时,努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近几年,农学专业立项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项,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6项。在积极构建实验实践平台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导师制实践教学,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如15级、16级、17级、18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近年来,在本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通过实行导师制实践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考研大有帮助。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13年考研录取2人到18年录取20余人,考研录取人数每年都超过10余人次,录取学校也从普通大学到重点大学,而且录取到重点大学学生的比率也大幅增加,13农学1班13人报考甚至达到了100%的录取率而被省市电视台专门报道。

3 结语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农学类专业兼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迎难而上,为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人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考虑农学专业特点,找到改革的痛点、盲点和难点,革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从而实现学校和个人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刘红阳,郭笑彤,闫冬春,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31-32.

[3]薛松,卢国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4):38-43.

[4]韩岳丰,李剑富.产教融合视角下农业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路径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57-60,76.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编:张宏民)

作者:李丽娜 刘小林 陈纪鹏 潘小梅 廖建平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2:

面向现代种业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我国种业由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迈进,种子行业对种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文章从明确专业建设思路、确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湖北工程学院农学专业面向现代种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代种业;应用型人才

农学专业是传统农科专业。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科研的专业人才,而面向产业需求,对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视不够。因此,传统的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农学院为例,介绍其面向现代种业,加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一 我国种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

种子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其重要地位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文件中已经确立[1]。国发[2011]8号文件指明了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发展思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当前我国种业正由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迈进,种子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种业安全日益受到国家重视。根据《2016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按各类种子的市场价值计算,2015年我国种子市场总规模约为1170.26亿元,居世界第二位[2]。与种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种业人才严重不足。种业从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般从业人员多,而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少;单一型技术人才多,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少;种子生产技术人员多,而市场营销人才少。这些将直接影响我国种业新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的建立[3-4]。目前我国种业对人才需求呈现以下新趋势:一是人才需求量增加,不同类型人才有差异;二是需求单位多元化,企业是人才需求主力军;三是人才需求类型多样化,需求岗位专业化;四是种业人才的学历要求提高,有工作经验人才优势明显;五是种业人才能力现代化、国际化[4]。针对目前种子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 面向现代种业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1 明确专业建设思路

湖北工程学院农学专业建设思路是: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紧紧围绕湖北省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种业的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种业人才,满足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加强与省内生物育种产业和种子行业相关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5]。建立一套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并与我校实际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定向)培养,为生物育种产业和种子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终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综合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省内同类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養基地。

2 确立“2.5+0.5+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湖北工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要求[6-7],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根据本专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面向现代种业的特点,研究生物育种产业和种子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行校企合作,建立一套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并与我校实际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邀请种子行业企业和生物育种一线专家召开农学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研讨会,论证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2.5+0.5+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8-9],在安排教学进程时,前5学期上完大部分课程,余下的少量课程在第6、7学期集中6周上完,部分选修课程可结合在企业实习完成。第6学期正处在作物生长季节,主要安排专业生产实习,实习时间延长到8月份。第7、8学期主要是开展就业见习,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工作。专业生产实习、就业见习与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原则上安排到合作企业进行,从事与生物育种有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环节工作。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从种业相关企业中聘任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通过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授课,将生产实例、实践意识带进课堂。二是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结合“青年教师企业行动计划项目”,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工作,锻炼培养青年教师,获取技术经验,构建“双师型”保障系统。三是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选派一批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把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校企合作共建一支优秀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促使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4 加强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使教学内容充分反映生物育种产业和种子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加强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实行教授负责制,在前期“植物学”“生物统计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又建设了“植物营养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遗传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开放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体系。同时,实施课程体系拓展计划,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设置课程能力目标,建立课程教学案例库、专题库、项目库,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标准等案例实践教学,采取案例教学、专题讨论、项目教学、研讨式教学和引智教学等方法。加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农业示范推广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教学。

5 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管理

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特别要重视充分合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我们选取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单位领导都很重视,实习环境比较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我们与企业共同探索管理和运行新机制、新模式,双方互派责任心强、水平高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基地实习实训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共同制订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内容。特别加强内容多、任务重、时间长的企业生产实习阶段的管理,确保生产实习的质量。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通过面向现代种业,改革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了全方位锻炼,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反映,我校毕业的学生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动手能力较强。同时,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农学专业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农学(生物育种)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建设专业。2014年农学专业獲批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 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 2011-04/18/content_1846364.htm.

[2]吴晓玲,刘信,周云龙.2016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3]王建华,刘庆昌,江绪文,等.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种业,2012(11).

[4]王州飞,张红生.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对人才需求的变 化趋势[J].中国种业,2013(2).

[5]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 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名单的通知 [EB/OL].http://www.hbe.gov.cn/content.php?id=10650.

[6]赵自仙,何丽萍,刘雅婷.多元化现代种业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6(3).

[7]程光文,龚园.面向行业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

[8]李国元,姜益泉,胡波,等.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 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2(6).

[9]李文阳,时侠清,舒英杰,等.创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 质应用型种业人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3).

作者:邹礼平 姚国新 李国元 谢志兵 李长春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篇3: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 要]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延边大学农学专业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创新改革和措施,并提出今后持续改革的方向,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延大教发 [2021]31号)

[作者简介] 具红光(1972—),男,吉林舒兰人,博士,延边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专业主任,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长白山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文件,提出“新农科”在内的“四新”发展要求。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协作组”,开始了前期研究和策划。2019年6月28日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农科”建设进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1]。2019年12月5日召开的“北京指南”标志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展开[2]。“新农科”是相对传统农科而言,基于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农科教育体系改革要求[3]。“新农科”建设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实现开新路、育新才、树新标的“三个目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贡献[4]。“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农业院校要以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剖析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延边大学农学专业已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专任教师25名,其中高级职称占72%,博士占80%,具有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应国家“新农科”建设的需求,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延边大学立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改革和创新途径。

一、“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概况

按照“新农科”建设卓越农林新才的要求,延边大学农学专业积极推进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版培养方案对接农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为培养目标,培育具有“知农、爱农、为农”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采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

农学和园艺专业统一制订了招生计划,以“植物生产类”进行录取,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大类基础课合并授课。在大类培养期间专门设“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举办“专业特色展”“3+1的导师制”“知名同行讲座”等熏陶专业情怀的活动,让学生对不同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及国内外发展前景有足够认识后,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第二学年开始分流培养。这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改革课程体系,适应“新农科”建设需求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之魂,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是“新农科”与传统农科最主要的区别[5]。因此,农学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以助推信息技术与涉农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课程设置,提升涉农课程的时代性、应用型和匹配性。

新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基础课程,在以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生物统计学、农业微生物学为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与生物技术相融合的“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分子生物学导论”两门创新课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种子学、作物学实验等5门课程来构建核心课程群;增设多门多元方向培养课程——增设与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休闲农业概论”“有机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寒地设施栽培学”等课程;为培养具有“一懂两爱”情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6],增设与法律法规相融合的“公司经营法律专题”“创业公司管理专题”“财务管理”等多元方向培养课程;增设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相融合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作物逆境与调控”等课程。总之,通过与多学科相融合、渗透的创新课程设置,进一步拓展“新农科”的生命力,提升学生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基础性、应用型和探索性实验融为一体的独立实验课程的设置

传统的实验课程都以“课带实验”的方式进行,内容或形式上始终依附于理论教学,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同时课程间存在重复的实验内容,如植物学实验中的细胞分裂实验和遗传学实验中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为了克服重复性和连贯性差的缺点,提高现有实验资源及平台的利用率,新版培养方案把多门课程的实验整合成1~2门独立的实验课,有专任教师负责安排实验教学大纲。如种子学、杂草防除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等课程中的多个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整合成一个独立的作物学实验课程,安排多个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自我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实验教学真正服务于理论教学,实现农学专业学生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

(四)构建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劳动教育课、课题组活动和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新农科”建设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以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为主要目的[4]。延边大学农学专业顺应“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第4~5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增加为期2周的“劳动教育课”,从春季的播种开始到秋季的收获为止,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耕种节气、农作技能,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情怀,为参与今后的课题组活动做好前期准备。在第6~7学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教师的课题活动,由2~4名学生和1位导师构建一个课题小组,共同完成科研活动。课题组活动日期规定为每周五的全天,从3月末开始到入冬之前为止。学生从试验设计与田间操作、抽样调查,到整理和分析数据,全程参与,同时掌握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写毕业论文。因此,本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通过课题组活动提交的一种特殊答卷,答卷质量的高低与学生参与课题活动的形式直接相关。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课题组活动完成各种创新创业课题,参与不同级别的涉农竞赛。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参与吉林省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次数逐渐增多,其中“延边州大田栽参现状调查及不同地区大田栽參农艺性状和皂苷含量比较”等3项课题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干旱胁迫下产ACC脱氨酶促生菌对人参的促生机制研究”等3项课题荣获省级一等奖。

2.利用“暑期学校”构建“学校+企业”相融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延边大学从2014年开始,每年创办“暑期学校”。“暑期学校”是在7月份,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结束后的第1~5周,不安排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而由各学院根据本院特色及教学具体情况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学科竞赛培训、专题讲座、创新创业训练、创新性实验、外语夏令营等,整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的教育资源。“暑期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具备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场所,也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计划、就业培训等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锻炼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3.构建“学校+企业+农业科学研究所”相融合的毕业实习模式。延边大学农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为期3~4个月。为顺应科技发展方向,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延边大学不断拓展与相关涉农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渠道,建立高质量的毕业实习基地。目前与延边大学农学专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的机构总数达22个,其中龙井御粮田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珲春市龙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市松花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涉农企业14个,延边州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等研究结构4所,敦化市、和龙市等地方政府4个,形成了校企、校地多主体协同育人特色。

农学专业按照签订的合同,每年可以选派学生到实习基地,在生产、管理、研发等多个部门进行轮岗实习,能在完善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涉农行业发展,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也能从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协同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与优化校企协同模式,让高校的教学及实践活动更加符合企业与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应“新农科”建设所需的“新”的农业人才。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施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撑

2020年初,吉林省出台了《省属高校农科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该办法中提出按照“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免收学费”的方式,从2020年起在提前批次连续5年每年招收300名“订单式”本科农科生,为打赢吉林省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延边大学作为吉林省省属高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2020年首次招生97名订单农科生,其中农学专业招收45名本科生,独立组建班级,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过硬的新农科卓越人才。农科生的“订单式”培养是政府相关部门、应用型高校和企业通过共建机构、共享资源,达到共同育人目的的合作活动,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地方现代农业的引领者和群众致富的新希望,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打赢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研究生“扶贫+实践+育人”的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教育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扶贫、技术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7]。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同时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使命[8]。延边大学农学专业以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专业型研究生,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团队领会脱贫攻坚思想内涵,发挥自身优势投入脱贫攻坚实践。

2018年开始,农学专业实施“扶贫+实践+育人”的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选派研究生团队,配备优秀导师,围绕脱贫攻坚开展精准对接扶贫活动,让学生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切实担负起研究生教育服务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使命。由农学专业研究生团队在汪清县开展的“烟草育苗技术指导—苗床土配制技术”“烟叶调制技术指导—自动化烤房推广应用”,在和龙市开展的“利用微生物生物菌剂的秸秆还田技术”,在敦化市开展的“农田栽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等推广活动,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种植观念,不仅为延边各乡村的脱贫攻坚项目助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我校的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延边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主动融入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支撑。农学专业师生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立足边疆,服务延边,在推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全力以赴,从水稻、烟草、人参等区域特色作物的栽培技术、标准制定、农民培训和秸秆利用模式创新等方面出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国内领先成果 2项,共享科技成果10余项,推广技术10余项。本专业师生以科研为载体,以技术为引领,在延边8市县开展了乡村振兴活动,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30余个,以产品、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等形式培育了知名品牌企业3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指导教师是知识与经验的传递者[9],高水平且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0 ]。通过“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农学专业教师投身于科研和产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不仅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也推动了农学专业的发展。2020年本专业3名教师被评为吉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为吉林省的乡村振兴及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结语

“新农科”建设必须紧紧立足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能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创新型农业人才。延边大学农学专业在一系列创新改革的举措下,近4年已培养了215名本科生和76名硕士研究生,并输送至各地从事涉农相关工作。下一步延边大学农学专业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时代使命[ 11 ],积极推进“金专”“金课”和“高地”建设,在“育新人、优专业、改课程、固基地、强师资、促协同、保质量、拓开放”等8个方面[ 12 ]实施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赵小敏,陈美球,蓝猷平,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5):1-8.

[2]新农科建设推出“北京指南”[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6):104-106.

[3]王荣扬,何彦虎.高职制造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机器人概论》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24):168-170.

[4]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5]郝婷,苏红伟,王军维,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8(3):55-59+94.

[6]赵一鹏.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30(2):138-141.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EB/OL].(2013-07-29)[2021-03-0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3/content_2489964.htm.

[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20)[2021-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

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9]Stella M. NKOMO.Managing Diversity: 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for Transforming the Workplace[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7,36(2):291-292.

[10]TAMMY D. ALLEN,LILLIAN T. EBY,ELIZABETH LENTZ.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Mentoring Program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Program Effectiveness[J].Personnel Psychology,2006,59(1):125-153.

[11]殷文,柴強,李玲玲,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高教学刊,2020(14):28-31.

[12]张祺午.新农科:怎么看,如何办[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0):1.

Explo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Agronomy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JU Hong-guang, NAN Gui-xian, CUI Xin-yue

(Agricultural Colleg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gronomy major;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and innovation

作者:具红光 南桂仙 崔馨月

上一篇:课文功能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环境专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