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说播课是一种新形势下的说课形式,它和传统说课的最大差别在于教师说的是已经上过的课;它一改说课的缺点,继承说课的精华,通过合理、有效地整合,将已经上过的优质课进行展示,进而实现智慧课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篇1:

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高一学生在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衔接中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结合学科特点,作者就化学教师如何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着重从学习方法指导、非智力因素、学习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学;衔接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7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初中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深、学习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学习化学时非常困惑;且由于学科种类增多、学业负担的增重及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个性意志薄弱等原因,极易导致化学学习的两极分化或化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增多。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方法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之一,愈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所应掌握的具体科学方法,如“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必修模块1、2中也详细指出“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等。

虽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思维能力获得了很大发展,已具有较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一些学生由于固守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得已具进步的认知能力在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方面未得以体现。如:凭借初中阶段的学习经验,一部分学生认为“化学上课时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课后多花点功夫就行了”、“预习在化学学习中不重要”、“考试前认真看书就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化学学习只要多背、多做题就可以”、“做化学实验就是看着玩、做着玩”等,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效果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影响教师化学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高中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有必要提前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化学的意义讨论、个别谈话等途径,让学生重新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转变原有不良的化学学习观点,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孔子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教”。可见,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成为必需。因此,高中学习初始阶段,在强调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课程理念下,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习特点、独特的科学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认真听讲,有重点地做好笔记,注意力集中在思考、理解层次,而不是忙于将教师讲解的化学知识不分主次地抄记下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的方法进行系统地复习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是零碎地死记硬背;指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类推等方法解决新问题;指导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概括,得出一般规律,而不仅是停留在观看实验现象上等。这些操作性的具体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提供了落脚点,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学习方式转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苏教版)创设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情景。如教材以“物质的分类”、“溶液与胶体性质的比较”、“铜、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大量内容为载体,多次出现“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等科学探究活动,目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做”中去主动学习科学,认识、弥补自身不足。

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艺术、恰当的提问”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善教者必善问”,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问是发扬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极好途径。开放性、生动有趣、环环相扣、逐步推进的提问,不但是探究活动的主要线索,也促使学生在准备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深入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当然提问的形式可以多样性,如师问生、生问师、生问生,也可是个体问群体,群体问个体。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提出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或“看到……了没有”、“得出……结论了没有”等无思维价值的问题,这些无实质内容的提问不但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自我设计能力培养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社会建构中,认知冲突由学习主体与他人的观点不同引发,由于每个学习者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因此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则完全错误。因此,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通过学习中的合作与讨论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从不同方面更加丰富的了解与认识事物;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讨论,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交换对同一事物或观念的不同看法。事实研究表明,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念更合适解决问题时,较易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与求知心理;而丹瑟里恩(Danserean,1993)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

交流、讨论时,教师要有计划性、灵活性。当学生的发言明显出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避免讨论引入歧途;当学生对非重点问题无休辩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给出正确的见解;当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要提出启发性、引导性问题;当少数学生置之度外时,教师可指定他们回答相关简单问题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促使其参与讨论。

小组讨论时分组要合适,成员分组、成员人数确定要以小组讨论能顺利进行、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要巡视,及时了解动态、引导思维、解答疑难问题。讨论结束后,为避免学生的认识杂乱无章教师要及时做总结或综述,便于学生形成清晰、正确的科学结论。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习心理辅导

提高化学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心理过程,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需要学生交流、合作,善于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语言表达、思维不活跃、学习基础差等原因,一些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恐惧与自卑感,从而心理上拒绝参与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加强学习心理辅导,让学生克服化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1. 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体验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但由于受升学压力、社会誉论压力等因素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阶段可能还未得以真实体现,仍处于相对被动学习的局面,思想上仍习惯于接受式学习,以致只要一涉及“开放式话题”,部分学生即出现无所适从的茫然神情。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前期,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已有研究表明,注重最近发展区原理的应用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即在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设计超出其已有水平但能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证明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在已有“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点燃氢气的特征爆鸣声”、“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守恒”等知识基础上,学生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应能解决此问题;又如学习原子结构时“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与讨论”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一些学生发现自己能够解决这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时显得尤为兴奋,并且这种高涨的情绪也传递给其他学习相对被动的学生,如果在适当时机再给予鼓励与表扬,更能激起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的心理,形成双赢效果。

2. 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引发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多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常见问题,加强化学与生活和科技的联系,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新课改下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苏教版)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几乎每一专题的知识内容都体现出“来源于日常生活、生产,回归服务于日常生活、生产”的特点,如“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配以学生熟悉的大量日常生活、生产彩色图片,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史话”,学生好奇的“资料卡”等,力求反映化学的科学发展史与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学生引入化学的知识海洋世界,如“胶体的应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同位素的应用”、“夸克的发现”、“氯的发现”、“生物炼铜”“水泥和水泥的标号”、“分子筛”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一些化学现象和事实,为学生创造一种熟悉、奇妙的学习情景,并同时利用实验、模型、标本、实物、影像等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情况下,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产生新的动力,促进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 利用评价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对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自我期待适合度受到外部评价的影响,所以评价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具体涉及作业中评价,课堂中评价、测验中评价、探究活动中评价、课后表现评价等。新学习方式下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的激励,其中表扬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激励方式;试卷测量是学习评价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不仅要通过客观的量化让学生公正地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也要通过定性的主观题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良好的肯定暗示,通过测试的合适难度和梯度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达到激励和诊治的目的。

此外,还要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引导对学习失败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意志,如何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如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如何克服学习中出现的生理疲劳、兴趣减退等方法,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魏明

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篇2:

一节说播课的尝试

[摘要]说播课是一种新形势下的说课形式,它和传统说课的最大差别在于教师说的是已经上过的课;它一改说课的缺点,继承说课的精华,通过合理、有效地整合,将已经上过的优质课进行展示,进而实现智慧课堂。

[关键词]说课;说播课;智慧课堂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2018年,在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建设性学校的申报过程中,我校建设了三间学生人人平板电脑的智慧教室,用于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为了试验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教学,笔者尝试上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为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中的《煤的干馏苯》,并在当年参加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省优称号。

2019年9月,笔者在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组织的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训过程中,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说播课教学活动。回来之后,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用说播课的形式向学校教师进行展示。以下是笔者对说播课的一点体会和启示,希望能够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说播课的“说”

说播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研究活动,顾名思义,它应该是说课的一种,所以具备说课的一切要素。但它与说课的最大差别在于,说播课说的是自己已经上过的一节课,整节课的设计、活动、得失、收获都已经在课堂中进行过。而传统的说课既可以说已经上过的课,也可以说未上过的课。绝大部分教师在说课中经常说自己未上过的课。而教学是缺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这是说一节未上过的课无法展示的。

1.说教材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的第三课时,主要学习苯的性质,以及苯与乙烯等不饱和烃的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为后面学习芳香烃打下基础。

说播课的时间基本上在15分钟左右,这样,“说”的时间就不可能太多。在教学日标的描述中,不仅要在明线上实现对苯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要在暗线上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说学情和教法

本节课的学生是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的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也学习了常见的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烯等,并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式是翻转课堂,由学生课前通过平板等终端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的内容,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先通过互联网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在论坛中进行相互交流。整个教学以云平台方式进行,将师生的活动全部纳入云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教师的教学、同伴的互助均通过智慧课堂的教学云平台进行,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极为关键,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苯的结构特点,该部分恰好可以充分展示“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思想,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苯的特殊性质的来源,培养他们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说播课中着重点明了这一部分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学技巧。

3.说棱心素养

本节课充分展示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从苯的宏观特征到苯分子的结构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也展示了如何从“宏观-微观-符号”三维表征开展化学学习。其次,在本节课的化学史学习中,从法拉第最先提取煤气灯中的苯,到日拉尔对苯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再到凯库勒做的神奇的梦,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正是我们中学生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同时,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了解到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完美地实现了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

此外,在说播课时不仅要说明需要做的事,还要说明内部蕴含的道理和设计意图,以明线和暗线的方式向听讲的人讲清楚,这样才能体现说播课的作用。

二、说播课的“播”

说播课和传统说课,除了在所说的课即说的对象上有区别外,还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在于说播课不仅有教师的“说”,还需要教师在“说”的同时进行“播”,播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学生的活动、使用的微课以及实验的成功和失败等。

1.视频准备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智慧课堂公开课,首先需要教师课前先发布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苯的相关视频、微课等数字信息,另一方面是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云平台进行学习,以问題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实现学习进阶。在“播”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大量播放相关视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选择性地撷取,如云平台资源的发布和使用,学生对问题串的思考、交流和研讨,以及课堂上微课的使用,随堂实验的片段,等等。

智慧课堂最佳的效果在于交互性,所以,在本节说播课中,笔者特意展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特别是学生在讨论区进行“兵教兵”的场景,效果很好。

2.微课处理

微课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微课主要是讲解苯的微观结构,特别是对苯分子中特殊的化学键的分析和推断,帮助学生从分子层面学习相关知识。同时配置学习任务单,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看,本节课的微课,建议增加杜瓦苯、棱晶烷等知识,重现化学史上科学家对苯的探究历程。因为,从课后的效果看,学生对这方面意犹未尽。而增加这类微课,一方面不占用课时;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随堂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先进,终究不能代替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正因为本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更需要注重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探究实验对化学的影响。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一直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凯库勒式看上去是三个碳碳双键,但是苯分子的真实结构中却没有碳碳双键?该问题恰好体现实验探究的化学思维。范德霍夫说过,一切要以客观事实为准。微观上有没有碳碳双键,在宏观上就会有体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苯能否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探究性实验。学生亲手操作并亲眼看到现象,这比任何说教都来得印象深刻。

三、教学反思

自从说课这一形式走上教研的舞台,一线教师对它的批评不绝于耳,主要就是针对说课过于空洞,说的对象多数是评委或专家,主要讲一节课如何上,却没有真正的实践来证明。说播课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改变了说课的缺点,却继承了说课的精华;在新课程理念下合理、高效地整合,既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将已经上过的优质课展示给大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说播课将迎来它的全盛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教研增添光彩。

(责任编辑 罗艳)

作者:张坚

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宗旨,在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从而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核心素养教育,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学习发展,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针对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合中学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将其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高中化学是一个需要学生去探究和发掘的领域,在学生的学习中,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发挥好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创设真实情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生活与生产中的化学现象与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对高中化学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发挥鼓励、支持、协同学生学习的作用。

2关注化学史和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享受公民权利,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化学史、生活实例、科技发展等融入课堂,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加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将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中,是他们体验原子结构的建立、修正、完善的过程;在讲解硫和氮的化合物知识点时,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都是高中化学中所熟悉的有毒气体,直接吸入在危害健康,但SO2却可以用于葡萄酒的酿造,它可以做抗氧化剂,避免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出现变味情况,对身体造成损害;还可以做保鲜剂,在葡萄榨好还未发酵之前进行保鲜。NO在人体内扮演着信使分子和调节细胞功能的角色,可以使血管扩张,调节血压。这些物质的使用都说明化学物质及科学发展的两面性,在化学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物质,客观评价化学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了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在化学教学中还可以用我国优秀化学家的品格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立志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有针对性地拓展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探究的作用,引动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本质原因,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这里说的宏观辨识能力也就是学生从宏观视角上对某一物质的认知,而微观态势就是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微观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和训练,在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并且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活动。让学生提高宏观辨识能力,塑造学生微观辨识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针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探索分析。

例如,在学习“化学键”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氯化钠固体和熔融的氯化钠导电性实验对比,让学生从化学实验的现象来判断,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加热熔融后却能导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状态下导电性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回顾电解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微观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回答。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出由氯離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氯化钠在熔融状态时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固体不能够电离出自由运动的离子,进而启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再引出相邻原子之间强烈作用,从而引出化学键。在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基于事实,从宏观性质的研究逐渐转向微观世界的角度进行思考。这种思维角度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对化学键的实质理解更加通透。

4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创新意识

事物变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是多样的。教师在化学课当中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照搬式的化学实验能够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但是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基于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目的,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在实验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下面列举出学生在课堂中设计的简易的化学实验:证明次氯酸的漂白性,学生在烧瓶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然后在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盐酸,盖上玻璃盖后,待产生黄绿色气体后,迅速放入一块湿润的有色布条,过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另外做一组对比实验,放入一块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布条不褪色。验证浓硫酸吸水放热实验:取出一个温度计,读出温度计初始的值,然后将温度计放入浓硫酸中蘸一下,取出后在空中悬置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升高。

化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动手的学科,化学中有很多的公式和化学反应,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比如试剂的浓度、反应温度、仪器的选择、操作等,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会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因此,老师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来理解和记住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5结束语

综上述,在高中学化学课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长期发展,增强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化学课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绪,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军.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J].试题与研究,2021,(36):125-126.

[2]李云.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70.

[3]孙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3):76-77.

作者:杨娇

上一篇:公共支出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批判性思维下的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