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4

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的聚集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铜鼓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第一景区”标准做美城区;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质,在绘就精美山城新城画卷上奋力攻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发展新阶段首都城市治理特点及主要任务

2017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二次全会报告中强调要“以21世纪眼光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并在党代会报告中以专章的篇幅集中阐述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就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任务,集中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难题、完善首都城市治理方式、抓紧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首都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首都城市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时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准确地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当前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做好各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2012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初步概括了首都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等五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自1997年北京市原宣武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以来,首都城市治理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趨于成熟和稳定,大体上经历了原宣武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扩大推行范围-覆盖全市城市化管理区域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逐步对首都超大型城市的发展规律、超大型城市管理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治理理论建构、治理政策、治理体系、治理模式、执法方式、执法评估考核、执法队伍管理等方面积累和形成了首都特点和特色,按照首善标准,加强城市管理,完善治理体系,进行了“管理重心下移”,“专业职能下沉”,“做实街乡、做强社区”,“加快城市管理网格,社会服务网格,社会治安网格三网有序对接”等城市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和积极探索,在国内率先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城市治理基本经验,在全国城市管理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前,首都城市治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背景和标志性事件就是2015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和2016年北京市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当然,判断首都城市治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不仅仅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和高度,首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当前,新的首都城市总体规划正在进行编修,城市副中心建设加紧推进,首都城市空间结构和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日渐成形;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正在有序有力地深入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攻坚克难正在扎实稳步推进;党中央对首都发展和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寄予“新期望”,人民群众“热切期望美好明天”,首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更加伟大而艰巨复杂的任务,对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

一是首都城市新的战略定位和新的发展目标已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首都当前和今后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一定要把北京的事情办好,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首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完善首都城市治理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运用在首都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推动首都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历史已进入到21世纪阶段,必须坚持21世纪眼光,坚持首善标准,构建高标准城市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时指出,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坚持用21世纪的眼光来考察我们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克服安于现状、自我陶醉,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要求来衡量和评价城市治理的成效。

三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现代城市治理必须建立在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出要坚持“五个统筹”,即必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这标志着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运用和把握还远远不够,未来的城市治理更多地要从凭经验、凭感性办事向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转变。

四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标志着首都城市治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城市管理委的成立,明确了首都城市管理的主责部门,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了城市管理功能,为首都城市治理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发展新阶段首都城市治理方式要实现根本转变

近十多年来,我国公共管理理论界将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城市治理”概念及理论研究范式引入国内学术研究和城市管理实践中,就城市治理主体多元性、适应性、公私伙伴关系及治理途径、方式、治理效果评价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城市管理实际工作部门也尝试运用城市治理理论、方法方式来解决我国城市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首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也曾涌现出将城市管理权下放街道、建立综合城管的“崇文模式”、以“行政综合、法治综合、上下综合、社会综合”为主要内容的“石景山综合城管模式”、以建立大城管、强化城管执法监察为核心内容的“顺义大城管大监察模式”等。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首都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和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城市治理的范围将扩大延伸至更广阔的区域;随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进和利益格局深层次的调整,城市治理面临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新的城市治理阶段是治理任务艰巨复杂、矛盾叠加与风险错综交织的攻坚期。我们要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城市管理的长远目标,突出疏解非首都功能重点治理任务,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深耕精细化,建立治理责任制,实现治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治理主体从单一主体逐步向多元主体转变。未来城市治理在很多领域可探索采取公私伙伴合作关系(PPP)模式,即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及非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广泛的合作治理,从单一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为此,要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形成多层次的治理关系。

二是治理对象从治理城市问题表象向“城市病”根源治理转变。今后的城市治理要坚决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着力从“城市病”根源入手进行治理,重点解决“城市病”产生的根源,特别是注重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产业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治理,综合施策,把源头治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是治理方式从阶段性治理向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转变。以往我们的城市治理表现为运动式、阶段性式的治理,一般以大型社会活动为依托、为契机,在短时期内就某一类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展开轰轰烈烈的治理活动,以此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治理的效果难以持久。未来的城市治理要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即通过建立“街长制”、“小巷管家”、“路长制”、“河长制”等制度化的治理办法,将解决城市治乱、治堵、治污责任到人,实现城市治理的持续化、常态化。

四是治理手段从单纯行政化向行政、法治、经济等综合手段运用的转变。传统的城市治理过于依赖行政手段,治理方式简单、粗放,治理效果也难以持久。未來的城市治理要综合运用行政、法治、经济等多种手段。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城市治理的重要方式,但要注意摒弃那种单纯行政性的指令手段,减少不当干预,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推行标准化管理中要摒弃“一刀切”简单粗暴办法;在拆违疏解治理中要善于运用法治、经济、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切忌简单采用行政化办法。

五是治理效果评价从单纯指标激励和分数考核向综合绩效评价和追求精品转变。对城市治理绩效的评估、对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考核要摒弃单纯指标考核、唯分数论的片面倾向,注重综合绩效评价,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治理成效的满意度评价;对治理过程的评价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效率和效果;对治理成果的评价不刻意追求治理成果的数量,要更加重视治理的质量,追求精品,城市治理要有耐心、韧劲和定力,“街巷提升要从规划导则抓起,一条街区一条街区用心整理好,这样才会出精品”;在追求治理精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历史文化传承、城市个性和独特的魅力,避免因治理而导致千城一面、千街一面。

三、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发展新阶段首都城市治理的主要任务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视察北京时提出的重要任务。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时特别强调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要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治理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首都城市治理工作必须抓住的“牛鼻子”。为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提升首都城市治理水平,北京市开展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需要进一步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向纵深发展,总结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成功经验,探索城市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促进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形成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城市副中心的治理

城市副中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具有一定独立性、城市功能比较完善的区域。在结构功能上,城市副中心能有效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疏解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功能、人口和产业,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区,地处长安街延长线东端,与天津、河北接壤。副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其中行政办公区占地6平方公里,预计建设规模380万平方米。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初步明确了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加快规划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带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功能向市行政副中心和其他区县疏解”,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地位;201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由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关乎首都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发点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目标是落实好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城市副中心治理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在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全过程中,要注意将城市治理理念引入副中心建设过程中,将副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相结合、将功能疏解和功能优化相结合、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将行政办公职能与其他城市职能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城市副中心的治理要为未来北京市党政机关开放式办公区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妥善处理好行政办公区周边拆迁村庄村民就业和生活安置工作,做好拆迁企业的腾退及后续空间整治利用工作,加强对行政办公区周边道路规划、环境整治及河流污染防控整治工作,加强大运河流域历史文脉保护等。第三,城市副中心治理要按照国家战略标准要求,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城市副中心不仅要搞好自身的建设发展,还要为全国超大、特大型城市建设探索经验。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城市副中心各项建设,创造出比中心城区更加优越的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对中心城区的反磁力,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中心城区(核心区)的治理

中心城区一般是指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核心区指的是东城和西城。中心城区是落实首都城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核心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由于所处特殊区位,是首都城市治理的重点区域。中心城区(核心区)的治理,首先是要服务保障政治中心功能,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做好“四个服务”,维护安全稳定。因此,要特别重视加强政治中心的空间安全保障,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优化中央机关办公布局,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核心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切实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旅游密度、商业密度降下来,努力使核心区静下来”。为此,要如期完成专业市场的疏解,挂账违法建设要坚决拆除,治理“开墙打洞”要防止反弹回潮,实现核心区建设规模减量。再次,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治理要保护好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推进功能重组。

自2014年实施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务以来,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一般性制造业、低端产业基本上疏解退出,大多数专业市场已经疏解或已经关闭正在腾退之中。当前中心城区治理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应当进一步向以下几个方面深化。

一是背街小巷“脏乱差”治理。在中心城区内,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垃圾清运不及时,公厕保洁程度低,机动车乱停乱放,“僵尸”自行车较多,架空线凌乱,道路破败不堪等,容易成为城市治理被忽略的“角落”。通过设立“街长制”、“小巷管家”等办法,将背街小巷的治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位、具體到人,避免治理虚化、弱化。

二是重点区域整治提升。主要包括长安街、中轴线两侧;CBD、金融街;王府井、西单、前门等重点商业街区;北海、景山、什刹海、锣鼓巷等风景名胜和文化景区;学院路、中关村等科技高教聚集区。重点区域整治主要是解决环境秩序问题,包括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违法乱停乱放、违法广告牌匾等,重塑首都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重点区域整治除了加强城市环境管控治理,最主要的是完善规划管控体系,建立专项导则,将“控规与城市设计融合,制定街区通则、地块通则、历史风貌修复等专项导则”,实现对重点街区总体规划、地块规划、街道胡同、色彩、建筑高度、第五立面等全面的管控要求。

三是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个别小区内卫生条件差,管理不严,小区门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楼内过道杂物乱堆乱放及楼内墙面小广告污染严重,居民意见较大。要通过设立“楼长制”、强化物业管控等,提升老旧小区环境。

四是地下空间及群租房整治。数据显示,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及群租房治理取得重要进展,2017年1-7月,城六区共整治地下空间1157处,完成全年计划的123.3%;核心区整治242处,完成全年计划的105.7%。地下空间及群租房整治是要加强对地下空间和房屋租赁市场的依法管理,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固化整治成果,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反弹。

(三)一般低端制造业和“散乱污”企业的治理

小型低端加工制造业和“散乱污”服务业企业,环保水平低下、生产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突出、无证无照经营及各类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和其他违法违规经营问题突出,一直是首都城市治理工作中的顽疾。2016年4月,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清理整治涉及违法违规“小散乱污”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全市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取缔、关停、改造等方式,完成50个重点区域、200个重点行政村5000家左右的“小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2017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7年版)》。新版目录详细列出了污染较大、能耗较高、工艺落后,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工业行业和生产工艺,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并明确了疏解退出期限。相比2014年版本,新版目录中工业发展“负面清单”从155项增加到了172项,进一步加大了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行业、生产工艺的疏解退出力度。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全市共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39家,完成全年计划的107.8%,主要涉及建材、家具和木制品加工、化工、包装印刷等行业;整治“散乱污”企业3648家,完成全年计划的62.6%。其中,取缔企业994家,关停退出企业707家,涉及排污问题的企业2332家。对一般低端制造业和“散乱污”企业的治理,一是要防止问题反弹,建立严格的治理追责制;二是要加强对疏解退出后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提升,腾退后的空间主要用于填补便民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环境绿化美化等,推动区域功能重组,改善区域环境。

(四)区域性专业市场的疏解和治理

区域性专业市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较早确立的四个重点疏解任务之一。过去,由于我们对首都城市核心功能认识的偏差,在首都三环、四环、五环沿线甚至城市核心区聚集和建设了一大批专业市场,这是导致首都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以来,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工作进展较快,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目前城市核心区专业市场疏解工作基本完成,全市范围内专业市场疏解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7月,全市共完成计划内疏解提升市场80个,完成全年市场计划数的66.7%,其中拆除24个,清退转型39个,升级改造18个;完成计划外疏解提升市场80个。全市完成计划内9个物流中心疏解,占全年计划的23.7%;完成计划外11个物流中心疏解。下一步,专业市场治理的重点,一是按照既定的规划,继续完成专业市场疏解到位,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迁得出去、落得下来”,防止反弹;二是疏解整治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利用疏解腾退后的空间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合理规划和建设便民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7月26日).

[2] 蔡奇:《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而努力奋斗》(2017年6月20日).

[3] 黄烨: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3)

[4] 《郭金龙:首都发展呈现五大阶段性特征》(2012年12月28日),新华网,http://news.china.com.

[5]《蔡奇:把方向谋大事抓党建保平安,以饱满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

[6] 李泽伟.蔡奇:降低人口、建筑、旅游和商业密度,努力使核心区静下来[N].北京青年报2017年-09-04.

[7]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N].北京日报2017-09-03.

[8]《1-7月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通报》,首都之窗网,http://zhengwu.beijing.gov.cn.

(责任编辑:赵刚)

作者:杨松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 篇2:

坚定不移提升城区品质 持之以恒绘就最美山城

城市是区域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的聚集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铜鼓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第一景区”标准做美城区;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质,在绘就精美山城新城画卷上奋力攻坚。为了解铜鼓县域区品质建设情况,笔者多次到永宁镇、温泉镇、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等单位开展调研,并实地考察城区供水、污水处理厂、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第三中学建设、棚改安置点等民生项目,结合调研期间收集的材料、干群反馈问题就如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引发思考,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上下同欲,共克时艰,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效显著

近年来,铜鼓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体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城市规划日趋完善。从1986年制定总体规划以来,铜鼓县于2010年第四次对县总体规划进行编修,形成《铜鼓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县城向西向北拓展,截至2020年,将原城区建设面积6.5平方公里扩大到7.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5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88%,绿地覆盖率达到34.8%,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一主两副、两轴三区”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道路结构为“三横三纵”主干路网。铜鼓县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全省首批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

(二)民生工程深得民心。近年来,铜鼓县委、县政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聚力推进城市项目建设。全县人民百年铁路圆梦,铜鼓从“高速时代”正式迈向“铁路时代”;累计完成3766户、64万m2棚户区改造,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面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735户,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并同时配套完成污水管网支网铺设;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新自来水厂建设、防洪排涝等38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新建城区停车场16个、停车位1100个,公交站点43个、站台46个;建成投用15处公共绿地,人均公园绿地率达14.7㎡;开展县城照明设施安全大排查,累计修复路灯景观灯5730盏,线路1300m,主干道亮灯率达95%以上。

(三)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铜鼓县共计审核通过商品房预售许可项目29个,商品房5607套,建筑面积5.39万㎡,其中住宅3746套,建筑面积4.58万㎡。2021年1-9月份,铜鼓县房地产规上企业项目9个,销售商品房7.92万㎡,销售额4.0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93%。2021年底预计开盘销售的商品房住宅约475套,面积约5.8万㎡。

(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从2000年开始,该县启动了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全县共建设完成公共租赁住房2511套,并全部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底,该县公共租赁住房已入住2420户,入住率达96%。根据上级“十四五”规划,2022年铜鼓县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0套。为缓解低收入家庭及新进城务工家庭租房压力,2021年起,铜鼓县提高了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将原来的3元/m2补助增加至4元/ m2,脱贫解困家庭补助提高至6元/ m2,补助面积从原来的50 m2上限增加至60 m2上限,极大地缓解了租赁户住房压力。2021年已发放城镇住房租赁补贴 44.43万元,惠及477户家庭。初步形成了以廉租房和公租房为主,城镇住房租赁补贴为辅的住房保障机制。

(五)城市管理成效显著。随着“双创”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已经纳入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铜鼓县通过精心组织、强化举措、落实经费、完善机制,形成了城市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美丽江西在行动”报道铜鼓县环境整治好经验、好做法三期,其中整治牛皮癣的经验做法受省、市高度肯定。城市管理的经验逐渐丰富,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逐步增强,城市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二、认清形势,拉升标杆,聚焦桎梏城市发展的不足

综合铜鼓县区位及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不仅要做大中心城區,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根据目前铜鼓县城市建设和现状分析,铜鼓县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规划的整体性、严肃性和知晓度不够。从自然和历史条件看,铜鼓城市的整体格局较为理想,山—城—水三者相互交融,石桥河、定江河为贯穿区域东西的主要河流,城区周边山体形态优美,进退有序,层次感充分。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组团式的城市格局独具特色。但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的特色没有彰显,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发挥不够。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虽已基本覆盖,但规划引导作用不强。总规与各项控规之间没有严密配套,导致总规的刚性控制无法落实到控规,控规的指标体系管控效果不明显,规划跟着项目变,引领作用不强。公共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标志建筑、城市公园、街头绿地、体育设施偏少,形不成体现城市品质的系列节点。规划的严肃性不够。部分项目过分追求建设效率,前期准备不充分,规划审查不细致,导致存在功能定位和设计的先天缺陷,与城市的整体风貌、自然山水特色不相融合、不够协调。规划的知晓度不足。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广泛征求意见的环节,规划设计形成后,又缺乏多渠道的宣传和公示,市民对规划编制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够。

(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不够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够完善,城市地下管网缺乏系统安排、整体提升,公厕、垃圾中转站、排污设施等配套不足,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核心区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相对缺乏。中心城区的绿地、袖珍公园明显偏少,停车场建设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交通拥堵不同程度存在。

(三)山水生态优势彰显与人文内涵挖掘不深。铜鼓城区,凤凰山山形起伏有势,山水资源禀赋优越,但山水空间的塑造缺乏整体规划,部分沿山、滨水地带环山不见山,临水不近水。凤凰山、铜鼓石地带的改造更新不快,绿色视线走廊没有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缺少亮点,城市品牌尚未落地。铜鼓老街一带的历史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至今没有打造形成区域性的历史文化街区。

(四)城市管理资源整合、力量统筹、责任落实不到位。铜鼓县城市管理水平虽有提高,但城市脏、乱、差现象往往治一治好一点,松一松就反弹。究其原因是未能从体制机制上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城市管理职能比较分散,部分领域存在责任不落实现象,部分事项存在管理職能缺位,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与执法未做到无缝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管理和执法力量没有统筹使用,尚未建立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效服务平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不高,存在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清、资金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服务业普遍分散经营,商业街、特色街功能不明显,影响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精神塑造、价值引领、文明养成教育等合力不足。在教育引导和提高市民素质方面,缺乏有效的载体设计。公益宣传阵地设置和活动开展不足,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不多、办法不足,缺少以道德行为规范为重点的市民素质教育工程。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中,市民参与度不强,市民素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垃圾随地乱扔,卫生死角仍然存在;遵守交规不自觉,机动车闯红灯、乱停现象时有发生,摩托车、电瓶车、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以及人车争道等屡见不鲜;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说脏话、随地吐痰、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三、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城市品质提升

(一)着眼长远谋划,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是城市建设蓝图。要突出规划的引领、统筹和协同,加快城市总规和重要地段的控规修编,做到科学制定、彰显特色、严格程序、刚性执行。一是尽早谋划对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好铜鼓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铜鼓县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保护现有自然山水格局,使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城市人居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耦合,形成“环山抱水,东进西拓,北扩南控”的格局。根据中心城区现状用地布局特点,采用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在老城区的基础上,纳入火车站新区以及铜鼓工业园的“一园两区”,形成“一城、两河、四心、六区”的空间结构。二是突出底线控制,促进多规合一。新一轮总规修编中,要科学预测远期目标、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和“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绿线、蓝线、黄线、紫线),突出总规底线控制思维,维护总规执行刚性。总规修编后要重新划分城市控规单元,把总规中城市规模、配套设施等分解到各控规单元,形成上下衔接、形态可控的城市规划体系。尽早制定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等纳入全盘统筹,形成全县一张蓝图的规划布局。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规划布局公共场馆和绿地。总规修编中要明确重要公共场馆、公共绿地的位置和规模,把公共空间的建设作为城市品质跃升的支撑点。四是汇聚多方智慧,提升规划科学性和预见性。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向外邀请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参与谋划,还必须坚持眼睛向内,广泛吸收市内社会各界的建议,汇聚民智民意,尤其要发挥多层次协商的作用,将规划方案在各个层面进行讨论、论证,使规划不仅体现专家的前瞻性、严密性,更具有广大市民的参与性、认同度。

(二)统筹推进建设,创造宜居环境。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丰满新城、更新老城,彰显生态和人文特色,努力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打造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新城。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实施新一轮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温泉新区、教体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城市双修”,大力推进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强城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进一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未来3-5年,随着众多楼盘建成和公路通车,县城将增加2-3万人口,各项资源配套设置也要相应增加。为此,要提前布局立体交通系统、慢行系统、综合管廊系统和生态系统等地上地下基础设施配套,尤其要提前做好核心区交通疏解相关的工程建设。明确菜单式改造内容,包括房屋修缮出新、基础设施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美化等。利用拆危拆旧土地,因地制宜设置公共停车位。安装监控、路灯、门卫道闸等设施,提升小区安全性。参照周边县市经验,试点推进主城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二是打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要强化精品意识,打造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让城市更宜居宜游。按城市级、组团级二级配置,形成一个城市级中心、三个次中心。城市级中心,即城西区的县政府所在地,充分利用定江河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完善铜鼓县城的城市主中心公共设施;次中心分布在老城区、城北区、城西区内,形成三个组团中心。围绕秋收起义纪念广场,建设客家风情街,整合其他商业设施,完善设置文化娱乐、商业、医疗、休闲等公共设施,形成老城片区公共中心。未来要强化城西片区、城北片区的次级中心,增设学校、医院;城北次中心在旅游产业带动发展下,形成新的生活服务片区,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城西次中心应结合火车站周边的新建社区,配置相应的文化、教育和娱乐设施。此外,分别在老城居住片区、城西居住片区、城北居住片区、城东居住组团设置相应的邻里服务配套设施,满足社区生活需求。三是精心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做足山水文章,重点控制沿河、主城区及视线走廊范围内的建筑和绿化带,做到不骑山、不压水。重点保护永宁镇老城区,保护永宁镇定江东路-秋收起义阅兵广场至秋收起义纪念馆沿线红色历史建筑,将老城区作为秋收起义历史风貌控制区,对控制区范围内道路、沿街立面、建筑风貌和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要求。加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强化秋收起义历史特征,塑造多处集中连片、反映真实历史特征的风貌保护区。要依托现有空间肌理,传承保护历史文脉,积极打造历史街区,重现客家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特色,留下乡愁和记忆。以生态绿廊连接城内外自然环境,以凤凰山为主要绿色景观核,塑造以凤凰山、万芴朝天为代表的城市山体公园,围绕多个公园、广场节点、口袋公园形成环状绿带。

(三)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绩效。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一是整合资源,构建大城管体系。抓好顶层设计,完善大城管体制,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建议成立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综合协调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作为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碰到的矛盾和问题,对存在交叉、扯皮的管理职责及时界定,对涉及多部门的管理事项进行统筹协调。适时调整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多家管理不如一家主抓,适时将市政公用管理、环卫管理、渣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职能归并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形成职责明确、责任明晰、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大城管格局。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调整优化职能和机构设置,进一步提升街道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城市管理,并设置配备相应的机构,切实担负起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厘清职能边界,制定完善社区准入事项清单,使社区工作者真正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二是强化保障,打造智慧城市。按照现代智慧城市要求,建设与大城管模式相匹配的综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快速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天眼补位,将公安摄像头纳入数字城管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城市综合管理相关事件发现、受理、处置、回告、检查、反馈的数字化处理闭环体系。要建立专业队伍,对数字化城管中心发现和指派的任务做到即时反应、即时处置,提高管理效能。中心城区要强化网格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建立包案销号工作机制,切实减少重复投诉率,提升群众的满意度。随着城市管理手段更新和养护标准提高,要加强执法人员配备和执法装备建设,增加城区保洁养护费用,提高一线工人工资,为城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着眼关键小事,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关键小事为抓手,狠抓落实,久久为功,使城市管理更精细到位。将城区内零散的建材销售、五金加工、洗车维修、夜宵经营等向专业市场集中经营,方便群众消费,便于监督管理,切实提升市容市貌。老旧小区实行统一物业服务。试点推行准物业管理模式,由社区牵头成立企业性质的物业服务公司,接手街道内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实行统一的物业服务模式,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积极招引有实力的安保服务公司,推行物业公司准入制度,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城市管理顽症专项整治。每年确定一至两个主题,开展住宅小区内违章搭建、车棚车库改变用途、防盗窗加工、犬类管理、拉链马路、污目广告、不合规机动车等专项整治,集中力量突击整治一项,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一项,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对违规比较突出的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闯乱丢、乱设摊位等问题,要加大处罚力度,通过严格执法,形成强大的约束力。

(四)重视精神塑造,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区位条件的竞争、资源禀赋的竞争,更是品牌形象的竞争、综合环境的竞争、文明风尚的竞争。要以“创文”“创卫”为抓手,重视城市形象和精神的塑造,提升城市精气神。一是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提炼铜鼓精神。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新一轮大讨论,重点吸纳“开放、创新、文明、和谐”的新时代符号,培育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凝聚向上向善的昂扬正气,营造实干创新的时代氛围。二是开展“争创文明城,争当主力军”活动,增强市民互动参与意识。城市是多元化的,城市居住的群体,同样是多元的,需要更新城市管理理念,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构建城市设计共享平台,展示城市空间塑造案例,让市民参与互动体验,从而增强市民作为城市主人的归属感。激发市民的兴趣,使城市规划和设计成为一种社会行动,趣味性地调动市民落实“门前五包”责任,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五)科学经营城市,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紧紧抓住机遇,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沪昆高铁经济带、湘赣边开发合作等国家、省、市战略,科学经营城市,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一是抓住国家城改政策释放的机遇,多渠道拓宽融资方式,加大力度持续推进主城区有机更新工作。持续推进“无违建”县市创建工作,为城市发展腾出宝贵的土地空间。积极盘活城市土地这一最大的存量资本,加强对全县闲置厂房、租赁场所的资源整合,策划和包装成招商项目,尤其要加强永宁、温泉等城郊结合部低效闲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采用限期开发、调整项目、土地回收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有效盘活。二是要加强深层次接轨南昌、长沙、武汉三大都市区、实现更高层次开放发展的调查研究,学习和借鉴周边县(市)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举措,进一步破除与周边县(市)的行政壁垒,加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以及政策举措等方面的对接,互惠共赢,融合发展。建立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尤其要加强规划设计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高水准的城市规划专家库、智囊团,助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

作者简介:刘长检,铜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曹高明

作者:刘长检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基于水利工程为依托的风景区建设及管理

摘 要:水利工程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水利风景名胜区水资源现状,分析了我国水利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水利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所需解决的问题,并对水利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

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下,其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凝结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有机养殖业的亮点,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提高水资源管理质量的重要契机,成为弘扬水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水利风景区内涵的理解

水是生态环境的灵魂,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要有水,水景容易形成,当然,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是水利的地方。水资源涵养景观应是具有独特自然风景和水资源保护特色的景观。水力自然属性应体现水的人文功能,促进水利工程及人类活动的效益与提升,是人类活动和水资源管理、环境学、地理学等综合因素形成的景观保护场所;水利工程和相关水体的管理是水利风景区的核心。

二、发展水利风景区的意义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治理,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在灌溉、供水以及满足人民生产基本需要、防洪排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发展景观水利、生态水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除水利工程带来的消极影响。在高水平的社会控制下,建立污染防治和景观开发管理要求,有利于保护水环境。

(二)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具体实施措施。在过去二十年中,随着新的社会主义风景线的形成,人民群众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因此,水利工程仍会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适应生产的需要,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景观的保水能力,把保水作为景观建设的功能目标之一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水利自身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水资源具有战略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中国人的再生产”是“人水和谐”关系建构的历史。水利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公益事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造自然的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阶段性特点。由原始沟坝向大运河开凿,由筑坝到加固处理再向河流美化,由传统的水利向现代的水利,治水特点的变化与社会进步同步。

三、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管理对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水利风景区工作改革发展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国家公园法》的改革为我国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各地区、各部门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努力在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景区发展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开发和保护,促进水景视角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着力加强景区监督管理

近年来,国家水利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使之与当前风景区的动态监测工作相适应。有些水利风景名胜区管理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到水利风景区的整体风貌。为此,有必要研究建立一套分级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促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自主性完善。

(三)多渠道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各级水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向地方领导汇报,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推行优先立项、资金扶持等政策,各级水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加大对水利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宣传、指导和帮助力度,促进水利建设加快发展。

(四)不断深化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

在我国旅游景区水资源储备迅速发展和水利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势在必行。水利部门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通过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切实维护江河湖海的健康功能,深入挖掘养殖要素,构建和完善水利型风景区建设和管理机制,以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景观资源的保护。根据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要求,论述了理论基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理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对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考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五)全面加强人才支撑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将水利风景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融入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中。要加强对景区设计规划人员的职业培训,做好规划设计单位的选拔推荐工作,尽快培养一批了解和掌握水利景观技术要求的规划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加强景区建设,为提升景区工作水平提供支撑和保障。在供水工程建设中,积极把各方面的专家纳入现场专家库,不断丰富咨询能力,提高咨询水平。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以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支持景区建设。

四、结论

我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列入实际工作议程,导致地区和单位发展不平衡,部分地方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目前和今后需要我们努力解决的问题。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战略,为我国风景名胜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秋敏,陶楠.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研究——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08):147.

[2]范晓娟.基于水利工程为依托的风景区建设及管理研究[J].大科技,2020,(35):79-80.

[3]孟菲.黄河水利风景区旅游研究——评《水利风景区规划与建设研究》[J]. 人民黄河,2020,42(01):158-159.

作者:林军

上一篇: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论文下一篇:药品价格管理理论依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