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

2022-04-21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已于2009年8月26日经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现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 篇1:

衡东县近十年蔬菜农药残留变化规律分析及控制对策

摘要:【目的】以湖南省衡东县为例,研究近十年蔬菜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对2005~2014年衡东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的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等四大类蔬菜的17912批蔬菜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农药残留超标率,并对各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4%下降到2014年的3.03%;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较明显,超标率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和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专业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本地蔬菜。【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保证上市蔬菜质量安全;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

关键词: 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规律分析;对策;湖南省衡东县

0 引言

【研究意义】衡东县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北部,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土菜名县”。衡东土菜是有独特地方性口味的菜肴,以香色俱佳、美味可口、营养保健而誉满三湘、蜚声湖广。衡东盛产各类蔬菜,但近年来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从全国范围来看,农药残留也是影响蔬菜等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蔬菜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蔬菜食品质量安全和农药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减少农药对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前人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政府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管工作(罗娜等,2015),许多研究者也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永美等,2014;文孟棠等,2014;杨东顺等,2015;张星联等,2015)。许宇飞(1996)根据各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对沈阳市主要农产品(玉米、水稻、白菜、黄瓜、番茄、芸豆)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逐级评价,提出了食品安全状态的评价方法,分析了污染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李聪和黄逸民(2005)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农药残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Chen等(2008)采用数学模型分析蔬菜农药标准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国提高农药残留标准将显著影响我国蔬菜出口,这种影响远大于提高关税所带来的影响。高洁等(2013)研究了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残留状况,得出蔬菜农药残留逐年下降的结论。汪少敏等(2013)对余姚市2010和2011年两年的蔬菜农药残留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散户大棚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本研究切入点】近年来,有研究者对部分地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但主要是对短期数据的分析,缺少对长时间段内农药残留变化规律的系统分析。【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湖南省衡东县内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等四大类蔬菜进行抽样调查,分析2005~2014年期间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数据,以期找出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样品采集

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衡东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等四大类蔬菜进行抽样,从2005年2月~2014年12月,共抽检蔬菜样品17912批。

1. 2 试验方法

按照NY/T 48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RP-410型全自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酶试剂为乙酰胆碱酯酶。

1. 3 统计分析

检测结果通过抑制率计算超标率,最终以超标率(%)表示,并判定抑制率<70%的样品为不超标,≥70%为农药残留超标。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16.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农残超标率(%)=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批数/抽检样品总批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年份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2005~2014年共抽检蔬菜样品17912批,检测结果(表1)显示,衡东县蔬菜整体安全水平与全国一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4%下降到2014年的3.03%,下降了7.81%(绝对值,下同)。

可将10年内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9年,此期间的蔬菜农药残留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超标率依然很高,与全国相比,衡东县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极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下同)(表2);第二阶段为2010~ 2014年持续稳定期,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基本控制在4.00%以下的规定范围内,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接近国检水平,与全国抽检超标率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蔬菜质量安全可靠。

2. 2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检了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四大类蔬菜。10年间衡东县四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09%~7.06%,以豆菜类的超标率最高(7.06%),瓜菜类最低(3.09%),两者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叶菜类和茄果类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分别为5.68%和5.67%,两者与豆菜类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无显著差异,但与瓜菜類差异显著(P<0.05,下同)(表3)。

2. 3 不同季节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将衡东县2005~2014年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检测情况按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和冬季(11月~翌年1月)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表4)表明,不同季节蔬菜农残超标率存在差异,其中以秋季最高(6.5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夏季次高(5.58%),春季(4.58%)和冬季(4.86%)较低。

2. 4 不同抽检点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按超市、农贸市场和生产基地对2005~2014年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5)表明,不同抽检点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存在差异,以超市最高(6.52%),其次为农贸市场(5.45%)、生产基地(4.03%),三者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2. 5 不同来源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衡东县每年有20%左右的蔬菜是从衡阳市、衡山县蔬菜批发市场贩运而来,其主要品种有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结球甘蓝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省等地生产。对2005~2014年不同来源地蔬菜农药残留情况独立取样,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衡东本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低于外地蔬菜,10年平均农药残留超标率比外地蔬菜低1.85%,说明本地蔬菜质量较安全。

3 讨论

近10年来衡东县共抽检蔬菜样品17912批,农残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4%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3.03%,近5年已接近国检水平,控制在4.00%以下的规定范围内。通过近10年的努力,衡东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能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对近10年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一年之中随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季节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与高洁等(2013)的调研结果类似。衡东县不同种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不同,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和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其变化规律与本地的气候和种植特征有关(黄卜和韩磊,2014)。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也高于本地蔬菜,其原因是每年1~4月和11~12月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贩买外地蔬菜,特别是贩来的豇豆、辣椒、茄子、大白菜、苦瓜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已影响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王绪芬和袁素芳,2014),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

4 控制对策

4. 1 加强宣传,提高种植者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蔬菜种植者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从源头控制蔬菜农药残留。为此,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培训讲座、农业信息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与蔬菜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宣传,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4. 2 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

由于普通菜农不易正确识别蔬菜病虫害种类,很难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技术,因此,农业部门应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指导菜农进行蔬菜生产,大力推广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荐菜农合理选用高效、低残留、低毒的生物农药;指导菜农采用生物技术(如黄板诱虫、防虫网、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物理技术(如土壤覆盖高温消毒、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措施控制蔬菜病虫草鼠害,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

4. 3 着力建设蔬菜基地,推进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

首先,鼓励菜农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的奖励和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部分专业蔬菜基地建成无公害或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园,走专业化、集体化、规模化的蔬菜生产道路。二是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引导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超市+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蔬菜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

4. 4 强化蔬菜生产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

加强和督促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检测部门,对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速测,对不合格蔬菜推迟采收上市时间,以避免农残超标的蔬菜进入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强化蔬菜市场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特别是外地贩运来的蔬菜,未经检测一律不准销售,同时要及时处理或销毁不合格的蔬菜,杜绝异地销售,保证上市蔬菜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方永美,孙凌洁,廖鉴康,杨振刚. 2014.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3):194-197.

Fang Y M, Sun L J, Liao J K, Yang Z G. 2014.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 in vegetables based on decision tree algorithm[J].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3):194-197.

高洁,李拥军,范淑娇,何丽红,雷宝玲,廖瑞红. 2013.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農业科技,(13):137-138.

Gao J, Li Y J, Fan S J, He L H, Lei B L, Liao R H. 2013. Study on status and investigation on pesticide residues of vegetables in Zhongshan city from 2009 to 2012[J].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3):137-138.

黄卜,韩磊. 2014.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河南科技,(7):248.

Huang B, Han L. 2014. Reason of excessive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s and its solutions[J].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248.

李聪,黄逸民. 2005.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5-36.

Li C, Huang Y M. 2005. Food Safe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5-36.

罗娜,甘宁,李晨光. 2015. 2012-2013年鞍山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5(3):399-400.

Luo N, Gan N, Li C G. 2015.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on vegetables from Anshan markets during 2012-2013[J]. Chi-

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25(3): 399-400.

汪少敏,马丽萍,付晓陆. 2013. 2010-2011年余姚市售蔬菜农药残留分析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12):1649-1651.

Wang S M, Ma L P, Fu X L. 2013. Analysis on vegetable pes-

ticide residues in Yuyao city during 2010-2011[J].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12): 1649-1651.

王绪芬,袁素芳. 2014. 瓜类蔬菜农药残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42(20):6694-6702.

Wang X F, Yuan S F. 2014.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melons and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 distribution analysis[J]. An-

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42(20): 6694-6702.

文孟棠,刘媛,寇莉萍,刘贤金. 2014. 大白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半定量ELISA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J]. 江苏农业学报,30(2):411-416.

Wen M T,Liu Y,Kou L P,Liu X J. 2014. Development of a semi-quantitative ELISA for detection of pyrethroid pes ticides residue in Chinese cabbage[J].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30(2):411-416.

许宇飞. 1996. 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15(1):32-35.

Xu Y F. 1996. Study of pollu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henyang[J]. Agricultural Envi-

ronmental Protection, 15(1): 32-35.

杨东顺,梅文泉,汪禄祥,耿慧春,邵金良,陈兴连. 2015. 蔬菜中1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快速测定[J]. 西南农业学报,28(5):2136-2147.

Yang D S,Mei W Q,Wang L X,Geng H C,Shao J L,Chen X L. 2015. Rapid determination of 16 organopho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by GC chromatography[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8(5):2136-2147.

张星联,张慧媛,唐晓纯,钱永忠,李笑曼. 2015. 基于神经网络的蔬菜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59-267.

Zhang X L, Zhang H Y, Tang X C, Qian Y Z, Li X M. 2015. Research on the early-warning model of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 based on a neural network[J]. Journal of China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 259-267.

Chen C L, Yang J, Findlay C. 2008.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44(1): 83-106.

(責任编辑 麻小燕)

作者:高云华 周波 李欢欢 李柏生

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 篇2:

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说明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已于2009年8月26日经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现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在,我受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就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经过

《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农药销售和使用、加强蔬菜农药残留监督检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地蔬菜和外来蔬菜质量抽查检测合格率分别从条例实施前的不到80%提高到99%和97%,确保了我市“放心菜”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工作面临调整管理体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蔬菜农药残留自我检测、源头管理需要加强等突出问题,亟需对条例进行修改,以进一步提高全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条例修改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09年的立法项目。2009年6月,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部分条款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会后,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市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在淳安县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和蔬菜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蔬菜种植大户、农资经营单位以及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超市、集体伙食供应单位、餐饮业经营者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还分别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意见。同时,法制委员会还将条例修正文本草案在杭州人大网登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2009年8月10日,法制委员会举行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修改,形成了《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及修正文本草案,提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修改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修改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监管体制和相关部门职责

在食品安全领域,国家实行的是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段监管体制。修改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相关监管部门职责进行了调整。在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责方面,增加了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监督抽检的职责,同时相应地增加了公布监测结果的职责。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责调整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工商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为蔬菜流通环节的农药残留监督管理,餐饮服务活动中的蔬菜农药残留监管职责由卫生部门调整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关于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修改决定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规定了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即蔬菜生产者、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蔬菜的质量安全承担责任,对其提供的蔬菜如实出具追溯凭证,并附具相应的产地信息、产品合格信息、经营者信息。为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亟需加强对蔬菜从生产到销售到食用各环节的追溯码管理,因此修改决定授权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具体办法。同时对蔬菜生产者、经营者不出具追溯凭证、伪造出具追溯凭证的行为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关于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措施

修改决定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在生产源头管理和经营要求规范上设置了更加细致的监督管理措施。

首先,在生产环节,修改决定鼓励蔬菜生产企业、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化蔬菜种植大户建立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要求蔬菜生产企业、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化蔬菜种植大户建立蔬菜生产记录,并自行或委托依法设立的检测机构对上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检测;并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

其次,在经营环节,修改决定要求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举办单位和超市等蔬菜经营单位建立蔬菜经销档案,并自行或者委托依法设立的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并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市场举办单位与蔬菜销售者应当签订蔬菜质量安全责任协议,加强管理。

最后,在消费环节,修改决定要求餐饮业经营者、集体供应伙食单位采购蔬菜时应当_并索取追溯凭证,建立采购管理台帐。发生蔬菜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按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的不同,按相关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以上说明和关于修改《杭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请予审议。

作者:陈重华

农药残留管理制度论文 篇3:

苏州市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现状与展望

摘要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简述了苏州市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开展农残速测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今后该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Suzhou

YANG Jian-bo, ZHANG Jian-feng, ZHANG Xue-ming et al

(Su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ty and 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Suzhou, Jiangsu 215128)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s; Rapid detection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监管是目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人们的餐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必须扩大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的覆盖面积,提高相关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的监管体系,把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关。当前,我国针对农药残留开展的检测主要是常规定量检测和快速定性检测。常规定量检测需要使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检测程序较为复杂,专业技术性较强,检测成本较高,单位时间内检测样品数量有限,仅靠定量检测机构进行监测,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控。快速检测由于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近年来,苏州地区农产品检测任务数量大幅增加,这一变化促进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检测采用速测方法进行筛选,阳性结果到定量检测机构确证的模式,大大加快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发展。

1 苏州市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开展现状

1.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的分布情况

随着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苏州市的农残速测工作从无到有,从开始的零星分布到现在分布于该市所辖的四市五区,检测点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苏州市共建成快速定性检测室105家,分别为张家港市25家,常熟市15家,昆山市14家,太仓市13家,吴江区13家,吴中区9家,相城区10家,高新区5家,工业园区1家。在已建成的快速定性检测室中,涉农乡镇(街道)快速检测室有64家,蔬菜规模种植基地快速检测室有41家,乡镇覆盖率达到90%以上,蔬菜基地快速检测室的数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苏州全市各个快速检测室运转正常,速测工作已成为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有效地监测了蔬菜的实际用药情况,为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1.2 速测人员的队伍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快速检测室的大力建设,速测人员的数量随之增加,人员配置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每个快速檢测室均配备了经苏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认可的专职检测人员,持农产品快速检测技能培训合格证上岗。另外,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不定期举办岗位技能培训和竞赛,通过持证上岗、培训、检查指导等措施,显著提高了速测人员的业务知识能力和检测技能,人员总体素质不断提高。

1.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简介

目前,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分析法、活体检测法等方面。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成本相对较高,尚未大规模商品化,主要停留在研究开发阶段[1]。活体检测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不同种类农药的反应程度不一,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结果的随机性较大,定性粗糙,不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2]。酶抑制法主要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导致昆虫中毒死亡的原理,将样品与乙酰胆碱酯酶反应,通过酶被抑制的情况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3]。酶抑制法由于具有高的专一性、灵敏性、准确性和低成本的优点,是我国应用最多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4-5],使用该技术生产的各种快速检测仪和速测卡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地的农残快速检测室。我国经过多年对酶抑制法的研究和应用,已颁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199-2003)[6]、《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简易检验方法酶抑制法》(GB/T 18630-2002)[7]和《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NY/T 448-2001)[8]等。

1.4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的监管机制 速测实验室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检测人员的职责,对样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检测过程、数据处理上报形成了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对各乡镇、规模蔬菜种植基地快速检测室的抽样、检测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使快速检测室能够规范有效运行,严格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覆盖面仍存在盲区

目前农残速测主要针对蔬菜规模种植基地等种植大户,而对于一部分散户和自留地种植的农产品,因检测能力的限制,没有纳入速测范围。这部分农产品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难监管,如果进入市场则会给农产品安全带来隐患,存在农药中毒事件发生的可能。农残速测工作相对于定量检测,已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是,面对散户供应问题,目前的检测能力依然存在不足。

2.2 采样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定了采样的技术要求,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 8855-2008)[9]、《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NY/T 5344-2006)[10]、《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 762-2004)[11]、《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12]、《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T 896-2004)[13]。但是,由于采样人员对采样规范标准的了解程度不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样品未按照规范进行采样的情况。例如,单个抽样单元内的抽样点数量不足、样品采集的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样品代表性降低等,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2.3 检测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

目前速测实验室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酶抑制法,该方法专一性较强,仅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2类农药,未能覆盖所有农药。在实际检测中,使用酶抑制法检测韭菜、洋葱、茄子、芹菜等少数蔬菜时可能会出现假阳性[14-15],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使用酶抑制法进行快速检测时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检测样品中含有过多的叶绿素、植物次生物质以及样品提取液的pH、反应过程的时间和温度等均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16]。

3 展望

随着社会舆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推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苏州市目前的快检情况,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检测范围,增加农产品速测人员,加强队伍规模建设,根据产出地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对应的速测项目,尽可能保证流入市场的农产品均在监管范围之内,把好产地准出关。

第二,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采样标准和检测流程,加强现场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实施检测结果追责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员,通过人员的自我约束提高采样规范性。

第三,关注农残速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实现多种农药的同步快速检测。目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技术朝着快速化、微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和高灵敏度的方向发展,检测工作应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适时引入新技术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农药残留标准和不同种类农残速测的需求。

第四,加强检测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建设苏州全市范围内智慧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做到数据快速上报、全网共享,为监管部门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重要的实时信息渠道。

农残速测作为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快速、低成本、高准确性等特点,与定量检测相结合,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管网络,有利于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农药监控,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赫,纪明山.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4): 242-250.

[2] 涂忆江.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4): 14-16.

[3] 邱静.我国主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及产品现状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 41-46.

[4] 刘永杰,张金振,曹明章,等.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药,2004,3(2): 25-27.

[5] 陆贻通,周培,李振红.生物酶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 467-47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5009.199-200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蔬菜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简易检验方法酶抑制法:GB/T18630-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NY/T448-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T 885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NY/T 5344-2006[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NY/T 762-2004[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789-2004[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T 896-2004[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 李治祥.浅析安徽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特点[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4):35-37.

[15] 沈海斌,樊晓青,郁樊敏,等.几种蔬菜对酶的抑制率试验初报[J].上海蔬菜,2004(5): 15-17.

[16] 陆自强,汪世新,陈丽芳.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方法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蔬菜,2002(2): 41-43.

作者:杨剑波 张剑峰 章雪明 张琰

上一篇:水电企业合同管理论文下一篇:音乐教师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