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分析论文 篇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分析研究

【摘要】由于新课的改革深入,英语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英语作为世界交流的第一语言,对小学生以后的生活发展和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注的更多,所以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关键时刻,如果这个阶段学生没有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的话,那对学生以后生活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学生培育成全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分析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

【引言】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现在很多的老师还在采用之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因为之前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让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导致学生觉得英语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英语提不起兴趣,这样不仅会导致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降,还会让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渗透德育的教学任务变得更难,所以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去,这样到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还能有效的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一、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渗透德育现状

老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并没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再加上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样为开展德育教育加大了难度。而且老师没有重视在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工作,有的老师会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的,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办法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老师还是采用之前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死板,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也是通过一个例子进行教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学生和老师之前没有过多的交流,又因为上课时间有限,这时候难免会忽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学生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做题的时候就会出现犯错的情况,这时老师不会对学生进行指责,会更加耐心的教学生一遍,但是学生掌握的学习办法不对还是听不懂做题时还犯错,老师就会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

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2.1结合教学背景开展德育渗透

老师要摒弃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再展开德育渗透,老师可以以对话的形式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了解学生,在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在制定出对学生渗透德育的办法。在上课,讲课之前老师可以用小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可以在课上保持积极性,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编一个小故事以这样的方式来加深英语知识的背景,这样的办法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还能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可以让学生知道每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地探索才能完成的,还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英语。

2.2根据经典案例开展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英语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也是学生掌握英语的关键时期,只有先打好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学习英语。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主要时期,所以,老师要在新课改革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并且老师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织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词汇,语句的掌握,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的良好品质。再比如,英语是一个实践性很高的学科,老师可以把课堂开展到户外,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相关的英语知识,还能让学生有一个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2.3联系生活开展德育渗透

在学校的时候学生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老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当老师带着情绪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学生也会感觉到不开心,让学习氛围变得非常压抑。当老师充满热情的给学生上课时,学生也会精神饱满地听老师讲课,积极的和老师进行互动,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去。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还要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不能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要辅助学生解决,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要及时伸出帮助之手,帮助学生想出解决办法,这样可以培养出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在日常上课中老师要及时上课,不能再上课铃声响了了之后过了几分钟之后再进班级,或者在在讲课的时候拖拖拉拉。老师要掌控好自己的教学时间,在这些小细节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要鼓励学生,并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加强锻炼,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培养学生不轻言放弃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要纠正学生的坐姿,让学生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结语

在新课改革中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成为最好的人才,让学生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才能。在教学中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将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办法,老师可以通过结合知识背景,根据经典案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办法开展德育渗透,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拥有思想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诸立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16.

[2]邱立平. 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滲透[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作者:杜思敏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分析论文 篇2:

浅谈在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摘  要: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稳定内化的道德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德育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学生应通过高中历史课的学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学会尊重他人,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高尚品德和情感。由此可见,历史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德育的功能。

一、结合历史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新课程充分发掘了历史上那些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1.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教育。历史名人事迹,比如: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在司马迁狱中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有志者应该敢于面对千难万险,坚忍不拔,奋发向上,才能成就大业。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入时代的血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过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2.文明礼貌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禮仪之邦闻名于世,在学习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高尚情操。同样勤学好问、开拓进取等都能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书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民族未来的命运”。因而可以说,历史学科在普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担负着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责任。在所有的品德培养之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为重要和必先考虑的部分。对于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来讲,首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近现代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从古代史中所提到的我国古代重大发明创造成果为出发点,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温习古代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然后转入《鸦片战争》的课程教学中,使学生的思路从对于古代强盛的崇敬突然转向对于近代被侵略的耻辱与困惑,进而使学生愿意并强烈要求了解近现代史上中国遭受凌辱和瓜分的过程以及原因。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历史课程内容讲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时代背景,从中华民族所面临的种种危难入手,对各个政治派别所做出的努力进行了解、甄别和分析,认识到共产主义者对中国解放和民族振兴的巨大贡献,从而对当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同。  三、利用丰富的教学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渗透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于高中历史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渗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建立起更加健全的个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历史事件的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比如在学习秦始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意识到秦始皇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意义,及其为人们带来的灾难。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些行为的时候,多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比如在学习秦始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意识到秦始皇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意义,及其为人们带来的灾难。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些行为的时候,多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思想道德素质是主要的素质,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处事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朱道权 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德育功能[J].中学课程辅导,2011,(08)。  [2]官春红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  [3]杨林 关于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作者:王永平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分析论文 篇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主要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主要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求,探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与思维还处于懵懂时期。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阶段需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通过该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为了达成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相关教师需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借助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法治观念,促使学生良好成长。

一、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明确德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导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法律意识、正确思想观念及良好道德品质,让学生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及有文化的合格公民[1]。而初中德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教育内容上可看出道德与法治、德育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具体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就可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以此来满足初中生发展阶段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自身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一课时,教师教学中就需要确定如下的课程教学目标:第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情感,帮助学生借助情感积累以逐渐形成涵养情怀及陶冶思想情操的意识;第二,体验情感复杂性,让学生可察觉到自己的情感状态,以有效控制自身情感;第三,认识到情感同情绪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强化对情感的认识,此外帮助学生了解情感对学生学习及生活的作用,使学生可积累及发展自身情感。

二、深入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因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需深入分析课本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找出道德与法治同初中德育的联系,以提高初中德育效果[2]。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这一课时,在教学中可深入分析课本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具体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如下的情境:小明和小刘平时的关系还不错,有一天小明开了一个玩笑,为小刘起一个外号,并且在班级楼道中大声喊出,小刘很愤怒,从此不愿意和小明交朋友。问:请你评价小明的这种行为。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讨论,分析在这个案例中小明不尊重他人,在没有得到小刘的允许后就随意为其起外号,这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借助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且让学生认识到平常学习及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内容,并且自然而然地渗透道德与法治的德育目标。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诠释德育内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相互结合及相互渗

透,将学科教学作為德育的主要载体,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中[3]。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可以设计教学环境,以实现德育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同样以“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一课程内容教学为例,课堂的基本线索为“丰富的情感”“情感的作用”两环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视频来为学生播放“共享单车”的视频,内容包括共享单车的发展情况,且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中,绝大多数的民众可以做到正常的取用与自觉的爱护。在视频的背后给出了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平常的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车辆使用行为。学生通过讨论表述在平常生活中一些人常想方设法将车辆占为己有,比如在车辆上加锁或者干脆将车辆搬回到自己的家中;一些人有莫名其妙的破坏欲,比如破坏共享单车的刹车,用刀将自行车的坐垫割坏及将自行车插曝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对学生形成视觉及感官上的冲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可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转变传统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德育知识均可实现点滴的渗透。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需要意识到课本教材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课本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向学生详细阐述德育的内涵。同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时候德育水平也可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金海.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J]. 好家长,2018,4(15).

[2]赵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初探[J].高考,2017,6(21):189-190.

[3]黄佳妮.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3(34):51-52.

作者:王士文

上一篇:高职管理专业计算机信息论文下一篇:典故词语教学下语言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