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2022-09-11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 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其中中央型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肺癌之一, 其主要发生在肺段以上支气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早期发现病灶, 早期治疗, 提高预后质量是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螺旋CT对我院收治的9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放射科诊治的9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21例, 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 (50.1±12.3) 岁, 病程2个月~1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咯血、乏力消瘦、胸痛、胸闷憋气、吞咽困难。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全身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螺旋CT) 日本东芝120V、50MA、0.75S。

1.2.2 方法

首先用10mm层厚和间隔进行全肺扫描, 在以病灶支气管为中心进行扫描层厚3mm, 螺距1.5, 重建间隔1.5mm, 采用SSD方法进行支气管三维重建。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螺旋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 (表1)

2.2 螺旋CT诊断T分期与临床T分期的比较 (表2)

3 讨论

中央型肺癌是一种癌灶局限于支气管壁的恶性肿瘤, 其向支气管壁黏膜面突出, 呈山丘状、息肉状及乳头状生长, 基底部浸润范围较小。不仅可以呈小灶状浸润还可以浸润淋巴管、软骨, 但不超过支气管壁全程[3]。中央型肺癌常向支气管腔内生长, 导致支气管阻塞, 形成阻塞远端支气管黏液潴留。CT平扫时可有一条或几条梭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另外腔内外肿瘤的生长还会引起阻塞性改变。CT表现为肺野呈现淡淡的云絮状模糊阴影。同时有些还会发生阻塞性肺不张, 提示了肺癌已经进入晚期。此时平扫只可以见到条状或带状组织影, 增强扫描后, 支气管的狭窄程度显现比较清楚。螺旋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0.05.肺癌一旦确诊, 完全切除是惟一可靠的治愈方法。在决定是否手术和确定手术方案中, T临床分期具有决定性意义。诊断T分期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肿瘤的大小, 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 与脏层胸膜、胸壁、纵隔胸膜、心包、纵隔内解剖结构的关系。在肺癌TNM临床分期方法中可分为有创性方法 (如纵隔镜、胸腔镜检查) 和无创性方法, 后者是目前绝大部分临床TNM分期的依据。螺旋CT诊断T分期与临床T分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综上所述, 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精确的诊断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 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螺旋CT诊断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无显著性差异, 螺旋CT诊断T分期与临床T分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精确的诊断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方法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螺旋CT,中央型肺癌

参考文献

[1] 王万旗, 寇景全.100例中心型肺癌支气管腔螺旋CT三维成像的形态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 12 (19) :1627~1628.

[2] 李智勇, 伍建林, 黎庶, 等.MSCT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对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J].放射学实践, 2003, 18 (10) :712~714.

[3] 张宏伟, 窦平.螺旋CT3D重建在中心型肺癌定位、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 2 (234) :66.

上一篇: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下一篇:探析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