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

2022-08-11

第一篇:古诗教学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整合的一些方法

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为初中古诗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增强了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和谐的统一。现结合自身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整合的一些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大量的获取信息,学会快速的处理信息。但无庸质疑,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毕竟不同于网络信息,其内容精练简约,系统规范,涵盖的信息量不可能太多。而网络信息却无限的丰富,能无限的充实学科教材的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材,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当然,这里的“扩充”和“加大”并不是数量上的简单累积,而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

概括起来,我认为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渠道主要从三个方面:

(1)合理增加课堂的教学内容。如著名作家的生平、历史背景、优美的图片或视频文件。

(2)趣味化教材内容。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具备无所不能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用情景模拟、游戏、动画、视频来展现各种学习材料,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活泼。

(3)鼓励学生用“超链接”的方法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构建语文课程资源库,丰富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网络资源的浩繁,即时的利用网络信息会使信息处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预知性。因此,我们可以预先建立开放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先将学习资源分类处理,存入自己的电脑,然后将资源库设为共享,并根据学习的需要不断充实。语文学科可以建立文学名著、名家名作、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课件与教案、练习与评价等分类资源库。各种分类之间还可以建立超链接。如初中语文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练习,我们可以收集网络信息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图片,并收集关与习作的基本知识和范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资源库中搜寻有用的信息,从而完成习作。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有这样一些途径:

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资源,然后存入电脑硬盘或刻制成光盘,以便随时调用信息。这是最经济便捷的方法。

以阅读资料库的建设为例。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许多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如老舍、鲁迅、诗人李白、杜甫等,在网络资源中要找到这些作家、诗人的资料并不难,市场上关于这些作家、诗人作品的电子版图书也不少。我们可以收集这些资料,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建立信息资源库。为了使资源库便于检索, 再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配合着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一轮金黄的满月,月色如水清冷的照着人间,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超然物外的才情与达观的个性,化解了苦闷。

音乐配合图片,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一个被胡仔赞为“中获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发”的意境,也就让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第二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榆阳区余兴庄中学 程红卫

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好这部分从浩瀚的古诗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瑰宝,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审美观;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增强文化素养。但由于农村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单凭教师语言描述,学生很难领会诗歌本身的含义和韵味。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创设古诗的意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一、媒体设境,激趣引情

古诗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意境,这是诗人的情感理想同客观现实的高度统一,是一种独特美妙的艺术境界。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往往比较牵强。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古诗的意境,对诗的感悟自然不会十分到位。由此可见,学习古诗,关键在于再现、复原或创设情景上,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人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古诗,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达到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效果,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而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蒹葭》一课时,我先播放《在水一方》,学生都凝神静听,既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状态,也为学生理解这首先民诗歌歌打下基础。 通过图画和视频来再现诗歌的意境。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这就是古诗词动人之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温庭筠的名句,他融自然景色、个人情感、生活哲理于一体,意境幽深,为历代所传唱。但学生不易理解,我就通过晚春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诗情画意之中,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在课堂对这句词的赏析很到位。

二、采撷信息,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提出:“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通过多媒体查询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强得多。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其做法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并输入电脑里,需要有关信息资料的学生,只要鼠标点点按按,就可以按需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现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把他们定位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容易使学得好的学生吃不饱,学得差的学生不消化。利用多媒体网络贮备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点,能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随意调用资料,调节学习的速度,直到学会为止。如在教学古诗单个字的解释时,教师可将这个字设置为热区,除了呈现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外,还会打开相关的资料库,出现这个词的多种解释由学生选择。学生选对后,计算机屏幕会出现竖起的大拇指以示鼓励学生,学生做错了,屏幕上出现一只摆动的手,示意学生做错了,要加油再思考。读书方法不同的学生可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先了解作者简介,再理解诗意;或先理解诗意,再查阅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进而更深刻地领会诗的意境;或先熟读全诗,再逐句理解诗的意思,碰到难题再查阅有关的资料等。这样,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其他古诗,或阅读有关古诗的其他资料。这样因材施教,有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整合图像,扩写诗意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每一首传颂至今的古诗都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意境,深蕴的思想,优美的韵味。阅读诗歌,不能孤立地看待诗中事物所构成的画面,而应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整合。这样才能通过想象,透过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此时,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这是对诗文理解的升华,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前两行描绘出西湖夏季两种不同的景色:艳阳高照的西湖和山雾迷蒙的雨天西湖,后两行借景抒情:晴也好,雨也罢,这不同的景色犹如美女西施一样,浓妆淡抹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抒发了诗人深爱西湖美景的情感,表达诗人包容万物的豁达胸怀。教学一开始,我便利用多媒体播放画面、音乐,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词,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整体感知全词。让学生在欣赏画面、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了全文的意境之后,我再逐步将欣赏引向更高的层次,使学生懂得如何去鉴赏诗词。接着,我便要求学生反复自由朗读,找出重点词句。之后,我又鼓励学生边读边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发挥想象,在头脑中重建所体现的画面。因为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把文学符号转换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当然,在让学生闭起眼睛想象之后,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有关画面,多媒体一出示画面,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触类旁通,他们不住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艳阳高照下,这水波粼粼的西湖的确十分美丽,而山雾笼罩下的水雾迷茫,雨天西湖也是别有一翻风味,这样学生能进一步的感受诗词的意境美,体会诗人那种包容万物的豁达胸怀。在结束全诗之前,我再一次地播放音乐配上画面,让全班齐读,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四、配置音乐,加深诵读

古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感情饱满。一位诗人曾经说过,诗歌是“感情火山爆发出来的岩浆”。而感受古诗情感美的前提就是有感情地诵读诗文。古诗有它不同于其它课文的诵读方法,自有它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对古诗的多种赏读记忆方法。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计算辅助教学的一些软件,可以提供选择一些中国古典乐曲,如古筝中一些曲调舒缓委婉的音乐或扬琴中一些急骤慷慨的曲调,配上录入不同朗读风格的老师的朗读,并在屏幕画面上以醒目的颜色、线条和符号等变化,映衬出诗句的诵读节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导读方法,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学生便能较好地把作者的感情通过诵读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并把握吟诵的节奏,模仿那种字正腔圆的韵味,在抑扬顿挫中浮现出由一连串有意义联系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画面,并通过想象由这种艺术画面进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在如此强烈的艺术氛围中,师生们或吟诵,或歌咏,能不有所感悟?能不有所记忆?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图、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静止的画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变枯燥为有趣,为学生创设出需要的学习情境,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照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料,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更好地学习掌握古诗,使古代文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第四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信息技术课程由是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以下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既有趣味又苦涩难学的学科,若是脱离实际讲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践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三、处理好教师、学生及教材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现代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训导、灌输,随意摆布的教学行为应彻底屏弃。要确认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会学"个体,是一个独立构建个体。我们既要重视他的情感过程,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其次,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新技术新应用更新非常快。教材中所提到的软件,市场上已有更新的版本;更好的软件能使某一应用更方便、实现更好效果。在使用教材时,我们的教师不可能每一个软件都能讲到,因此应教会学生逐类旁通。另一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处理。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备课时,要认真感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考教材定论以外的"变数",在研究教材编写意图中找到教学目标,在"变数"中找到创新点。

再者,现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信息技术教材,在发下来几周后,有很多学生就基本上找不到这本书在哪了。这里既是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教材本身的原因,深层次来说还有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要学生自己看书后进行相关操作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要让学生学会看书看帮助,以后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更过的是要他们自己通过书籍,资料,在线帮助等获取。因此,老师的引导还是必要的,教材的引导也是必要的,当学生年龄到了一定的时候,而且知识水平也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时候,我们才去引导学生通过看书、看帮助等途径来获得新知,这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四、 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关组学生的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联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心得,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注意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信息技术的路还要走得很远,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拦路虎,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第五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期:2007-10-11]

来源:吕超 作者:和桥二中

[字体:大 中 小]

一、教学背景

1、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2、教学内容:第1单元第1节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环境:极域广播系统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书本自备光盘(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

二、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2、学习感悟:任何事物都包含特定的信息,认识信息和有效地获取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

3、实践创作:调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信息、信息技术的含义; ②、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2)、教学难点:

①、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5、内容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6、学生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学策略分析: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这一课的多媒体课件;

(2)、揭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教师展示本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

①、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②、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③、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2)、学生自学书本2至13页,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生解答问题,对于有疑问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4)、对于共同性问题,教师做适当讲解;对于难点二进制编码,教师做详细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公司类贷款资料清单下一篇:高速收费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