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听课心得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学期听课心得范文

2009-2010学第一学期听课小结

本学期,我有幸成为课堂观察组的成员,听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思想品德课。每次课后,观察组成员都会在教研员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现场评棵。听评课后,我收益匪浅,现把自己的收获及感悟总结如下:

一、新的教学理念落实。

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在平等、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开展教学活动。

3、能够采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强调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实践。

4、重视实践环节,注意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的养成做起,从身边的具体小事做起,践行道德,践行法律,由此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5、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活动,三步四环,清晰流畅。

二、教师功能的转变。

1.教师亲和力大大提高,感染力增强。克服“马列主义老太太”形象,上课面带微笑、笑容可掬,语言亲切,富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

2.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观察社会,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让学生“上课划条条,下课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而是教给学生终身可用的内容,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3.注重学生认知规律,情境的创设注重情感体验,增强感性认识,以利于初中学生逐步把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三维目标整合处理上都有一定技巧,较为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不

1 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重视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更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5.整合信息,选材切入点符合课标的“三贴近”原则。利用本班、本校、本地以及教师亲身经历的实例进行教学,教学教育效果良好。 6.根据时事政治和知识体系创造性处理教材,提高教材的时代性和逻辑性。

7.避免满堂灌、填鸭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采用谈话法、话题法、案例法、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8、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两位政治教师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投入改革洪流中,大胆实践。树立起了新理念,新的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

三、共同探讨的问题。

1.如何解决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2.怎样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平等的师生模式。 4.关注学生的心理境界,创设有挑战性的话题。

5.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第二篇:教师听课心得

教师听课心得---我听课,我进步

这学期我校公开课举行得红红火火、井然有序。说实话,这学期的听评课活动给我带来的收获和震撼一直在心中回荡,老师们的课节节有亮点,课课都精彩,使我学的了很多:

一、认真挖掘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如公开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以生活中的打折销售,盈亏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缠老师注重挖掘教材,即使是课本中的“小贴士”也都在备课时仔细推敲,充分体现了一个老教师踏实认真的教学风格;x老师的《杨修之死》,更是在结合整部小说的同时,分析杨修为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的傲慢,并且让学生合作探究:杨修之死给我们什么启示?以此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

可见,每位老师在备课时都对教材深入挖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呢?

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各位公开课教师都坚持使用导学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各环节的设计具体而科学,重难点准确,听课老师能感觉到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在紧张状态,能在“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中学得知识,相信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有所提高。

总之,在每一节公开课中,我都能领略到老师们的风采,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不但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后,我更要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把听评课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阶梯。

第三篇:作文听课心得

小学作文课教学听课心得

沐川县实验二小学 林天燕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去犍为县参加了2013国培计划四川省名师讲师团小学语文送教下乡乐山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听了几位名师精彩的课堂和专家的讲座,其间数位语文名师,精心准备了习作课教学,令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觉作文教学是最不易教的;这一次的课,名师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他们的课堂不但吸引了上课的学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知道作文课能上得如此精彩,下面谈谈我听了这几节作文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在观摩的几节作文课中,教师们都很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如成都泡桐路小学的刘文虎老师,他上课的内容是新编故事《司马光砸缸》,学生因为感兴趣,马上参与到课堂,即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抗拒上作文课,但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的兴趣,不知不觉就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

2、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如张笔春老师执教的作文课《记一件事》,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练写。这样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事可写。

3、发挥想像,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听了几位名师的作文课,我觉得,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在刘文虎老师执教的新编故事中,学生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征对 砸缸的原因,学生就说出了十几种,有踢球说,捉猫说等,自由而非常有创意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学生有的想法可能非常幼稚,但是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听几位老师的作文课是一种享受,那像好朋友聊天似的作文指导过程,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会得到解放,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时就像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

4、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这几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刘文虎老师的新编故事《司马光砸缸》就先向学生讲明了新编故事的要素就是1情节变形;

2、人物形象重新塑造;

3、主题创新。写作时情节要合理,细节要精彩,尤其运用好动作,神态和心里的描写。张笔春老师执教的《记一件事》在学生讲述事情时,就提示学生会问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围绕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怎么样,慢慢地就把事情记叙得清楚具体了。

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学习本次作文课的好的指导方法,探索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真正爱上作文。

2013年11月2日

第四篇:听课心得3

本次听课交流的心得

参加者:本课题组全体成员 交流记录者 XXX

本学期参加了马西几处学校的听课交流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一, 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

第三, 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第四,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总之,这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第五篇:化学听课心得

参加潍坊市化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听课报告

寿光市双王城牛头初中 陶玉营

12月4日很荣幸去寿光世纪教育集团参加“潍坊市化学科课堂教学教学展示活动”,来自昌乐二中的潘明娟老师与潍坊广文中学王培培老师讲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临朐外国语学校的康元友老师与潍坊五中的陈莹讲的是《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寿光化龙的李桂芳老师和另外一名老师讲的是《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六位名师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一、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1.情境导入:潘明娟老师结合最近买了黄金饰品,让同学们想办法鉴别黄金的真假,引出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感觉化学充满趣味并且能够为生活服务。2.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由此导入新课。琳琅满目的美丽图片把同学们一下子带入了异彩纷呈的化学世界之中来。3.实验导入:陈莹老师用铁生锈实验引入课题《论锈的功与过》,。4.视频导入:李桂芬老师在讲《金属与金属材料复习》的时候用微视频导入,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很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二、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六节课中的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定律、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实验中颇有创新,在六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

三、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王培培老师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就是通过动画演示,使枯燥的化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陈莹老师的语言表述清晰、透彻,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六位老师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语言叙述应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提出问题要清晰明确。教学语言应规范化,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五、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一块矿石的旅程》,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

六、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六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感谢潍坊教科院组织本次 “同课异构”研讨学习,我亲身领略着六位老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此类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紧跟名师的步伐。

上一篇:新任质量总监范文下一篇:心情随笔说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