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代教育手段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2-11-3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手段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它的运用,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直观美的形象

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是渗透美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多媒体的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谛。例如,我在教学初三政治《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中“感受身边的变化”的内容时,给学生展示了建国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式的视频资料,学生从那一列列行进整齐的威武之师的直观的形象美中自然领悟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巨变之——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让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展现鲜明形象,营造审美意境,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汇过程中,现代教育手段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

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感悟美的声律

美的感受、美感的教育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形象直观作为美感教育的起点必然要向广阔处拓展,向纵深处发展。对听觉系统而言,感受美的只能是声律美,尤其表现为音乐美。现代教育手段进入政治课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例如,在教学初三政治《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课时,我选择了音乐导入法,先给学生放一首MP3《社会主义好》。随着激昂的旋律,跃动的音符,同学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由此,同学们迅速融入教学情境,我便因势利导地引入正题。这样,学生们便轻松愉快地领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政治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必须渲染音乐美的教育情境。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政治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道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在美的境界里陶冶美的心灵。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剖析美的结构

美感的欣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逐渐积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领悟发展到理性剖析。分析美的结构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断深化的表现。现代教育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剖析美感生成的主客体结构起着极重要的负载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理性剖析层面上,一方面,理解审美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背景和内在结构;另一方面,理清同学们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高阶段。例如,我在教学初三政治《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内容时,就利用音、视频组合,首先向学生推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的感人事例。洪战辉那12年困境的风吹雨打,12年如一日的责任担当,12年从未懈怠的自立自强的系列感人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洪战辉那从“自强不息”到“自尊自爱”,从“坚守责任”到“永不放弃”,再到“笑对逆境”的感人的内在品格,学生们无不为之震撼。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社会里面对当代的独生子女,唯我独尊、自我意识强,缺乏责任感。洪战辉的事例可谓最典型的活教材;通过对洪战辉那鲜活事例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悟了洪战辉那动人的内在美,再来学习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学生便自然领会到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种种责任了。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对美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拓宽了同学们知识视野,强化理性分析,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一。

总之,现代教育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美感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今后的政治课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政治课枯燥的审美教育变得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审美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应用研究下一篇:ICP-OES法测量化妆品中铅的结果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