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2022-11-21

近几年, 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在这一形势下, 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每个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 因为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同时这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保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民意测验法、领导评语法、成对比较法、重要事件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为评估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但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定性指标需要由评价者 (学生、同行教师、教学督导、专家等) 主观确定, 存在着主体多样性和复杂不确定性, 这导致了目前教学质量的评价尚未找到较为客观的合适方法。

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模糊性特点[1], 本文探讨了利用多级模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可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1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1.1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标准和权重基础上, 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 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线, 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通过多层的复合运算, 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

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 涉及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诸多内容。其评价的难点在于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量化过程的处理,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高等教育评估的指标要求, 基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综合分析, 本文提出了教学质量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学生和同行老师/督导专家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因此将三级指标的设定分成两部分:对于学生给出18个三级指标, 如表1所示;对于同行教师/督导专家, 给出了14个三级指标, 如表2所示。

1.2 各层次因素指标集

基于模糊评价理论, 构建各层次因素指标集。

1.3 建立权重集

根据每一层各个因素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程度不同, 分别给每一因素赋以相应权数。设第一层次权重A{a1, a2, a3, a4}, ai (i=1, 2, 3, 4) , 为第一层次中第个i因素Ui的权重, ;第二层次的权重集Ai={ail, ai2}, ail+ai2=1 (i=1, 2, 3, 4) ;第三层次权重集分别为:

1.4 建立评语集

建立评语集V={V1, V2, V3, V4}, 各层各因素评定等级分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四个等级。

1.5 确定模糊评价尺度矩阵

令Rst= (riist) (s=1, 2, 3, 4;t=1, 2) 表示第三层因素Ust的模糊评价尺度矩阵, 在Rst中的元素riist, 式中d表示参加问卷调查的总人数, diist表示对Ust中第i个评价项目Utsi作出第Vi评价的人数。

再令Bst=AstRst (s=1, 2, 3, 4;t=1, 2) 表示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它是对第三层上因素的评价。

接下来建立第二层因素集上的模糊综合评价Bs

最后建立一级综合评价体系, 令:

再将B归一化, 即:

根据归一化后的向量B', 即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若有若干名教师都在考察范围内, 也可利用上述结果对其排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评语集的各项评语赋予一定分值, 比如优为4分, 良好为3分, 中等为2分, 差为1分, 于是得到评判结果的公式b=B1 (4, 3, 2, 1) T, b的值越大, 教学质量越高, 反之越低。b称为综合评价分值。

2 实例应用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某教师教学质量。随机选取该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 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及督导专家若干名, 发放调查表, 令其给出他们认为的权重, 求平均值, 定出各级指标权重。

该位教师任课班级共120人, 同行教师及学校督导专家共20人听课, 统计其所得各项票数。

可计算, 再将B归一化, 得B'= (0.32 0.320.21 0.16) 。

从B'可以看出, 认为其优秀和良好的人数还是比较多, 但有一部人认为该教师的教学水平中等或是较差, 说明该教师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最后利用b=B′ (4, 3, 2, 1) T计算b的值为3.82, 说明该教师教学质量属于中等偏上。

3 结语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性很强且对教育影响很大的工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能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价工作的复杂性, 可作为对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价方法。

摘要:当前, 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本文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因素性和评价因素模糊性特点, 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可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模糊理论,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 彭秋霞, 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3 (3) :585~590.

[2] 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 谢季坚.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科技创新导报》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下一篇:大学生微商成功因素分析——基于杭州市大学生微商状况的统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