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安全文化从人的思想意识深刻的影响着人的行为,对于一个安全生产的企业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意义,于是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有利于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第一篇:企业安全论文范文

论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摘 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中也逐渐的加强和完善了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每年,全国范围内的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如何在源头上尽量避免这类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是每一个企业在自身的安全管理中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中安全文化的介绍,简单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且以以人为本为切入点,浅谈在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 以人为本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尤其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安全事故仍然是频频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企业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仅仅依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网络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而这里所说的根本,就是指企业中安全文化的培养

一、安全文化的概述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跟企业长期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是分不开的,它是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人的生命,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以此来达到对人的安全价值实现的一种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树立安全精神和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是也是企业员工人心凝集的一种手段。企业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避免人身或者非人身事故的发生。达到高安全系数和高利润的共同发展。

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尽可能的避免企业事故的发生,前提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分为不可抗力的原因,比如自然灾害、地震之类的事故发生,这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绝大部分都是人为上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因素上出现问题而造成的事故。即使是有些事故看上去是因为某些物的原因,但是这些物的原因都或多或少的跟人的行为有直接或者间接上的联系,完全意义上的不可抗力的因素出现的几率很少。所以,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只要能够很好的把握住人的因素,企业安全工作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而就安全文化而言,正是在人的因素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只有很好的实现对安全文化的培养,才能真正的将安全管理的重心,牢牢的把握到人的因素上来。

二、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 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性

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其他的经济模式的发展一样,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也必须要依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这是到期企业预期目标的唯一手段。而且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企业自身形成的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一个巨头广泛代表性的工作作风,行为准则,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的性质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不同,相应所构建出来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是不一样的。企业文化作为全新的一种文化现象,不但是企业对员工重视程度的体现,同时也是新时代下企业管理的全新特点。

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不不言而喻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获取,更跟员工的生命安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出现安全事故,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物质和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更是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这些年,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有很多还是特大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流下,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一定要对安全管理问题给予充分的认识,而对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依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加强。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在企业的生产中,对生产人员,机器、材料。生产方法和生产环境等要素上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就不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由于员工的安全理念还比较落后,管理工作存在盲区,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在处理工作时从部门利益出发,造成全局性管理互相矛盾,管理方式有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就必然导致安全管理的疏漏。因此,有效的办法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来改善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从而使员工自发的、主动的、持久的按制度办事,真正做到对企业安全问题上的保障。

2.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不同点

(1)安全文化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互爱互帮,学会自救互救,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它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注入和培养、塑造,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突出一个对人的爱,这种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并优化和繁荣,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安全文化注

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

(2)企业安全管理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被管理者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服从安全,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因此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以人为本,对工人要“爱”要“护”,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西方国家早已提出并付之实施,是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具体思路。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反对把员工仅仅看作生产的“工具”,而是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社会人”。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组成,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高级。因此,企业在不断提高员工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安全需要,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1. 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许多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企业的安全工作放在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就可以把自己倡导的安全价值观的信念和行为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

首先,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位员工每年有固定的集中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培训不合格者,禁止上岗工作,并扣发工资或予以辞退。通过这种培训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让安全生产的意识伴随员工工作的始终。再次,企业可以给每位员工发一本安全手册,除了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外,还有一些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之类的短小精悍的话,目的是让员工阅读之中,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行为。

3. 建立严格的安全保津制度

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原来的安全制度不够科学、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导致许多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辽宁孙家湾特大矿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事故救援和处理制度等),要体现人本思想,充分反映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4. 加大安全投入,从硬件上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

有人认为,安全投入是件看不见回头效益的亏本的事,因此,对于安全投人“左顾右盼”,“克斤短两”。一份由国家经贸委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为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近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则近2000亿元。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是1:5的关系。可见,安全投人还是回报率颇丰的一项投资。目前我国对事故预防的投人明显不足,投人的资金离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我国对安全的投人占GDP的比重不足l%。而在发达国家,预防投资占GDP的3.3%。所以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加大安全成本的投人,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生产投人来支持。当然,投人的资金光靠企业自己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安全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国家设立安全基金,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以解决企业安全的投入不足问题。

5. 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人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数额必须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单纯的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不不代表企业的安全管理就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容,就是要将企业发展中,通过对安全文化制度的建立,将其作为安全管理的背景和基础。企业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企业安全文化所形成的各种素养,哲学和伦理道德,利用这些无形的文化价值,来实现对企业安全问题上的管理。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坚持将“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作为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同时,把先进的设备,标准的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建立有特色的、一流的企业安全文化,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徐德蜀 邱 成:安全文化通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时美英 毕 霞: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前沿,2004,2

[3]任乐春:关于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思考.安防科技.安全经理人,安全化2004,8,

[4]王 志:论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8

[5]邱 成:试论企业安全文化之倡导.安全文化论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2002

作者:张世庶

第二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摘要:安全文化从人的思想意识深刻的影响着人的行为,对于一个安全生产的企业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意义,于是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有利于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管理安全文化文化建设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研究,通过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久经扩张力,引发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安全理念的转变,引导全体职工养成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突破安全生产工作的制约瓶颈,进而达到卓越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何谓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企业专家指出“安全文化是变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是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等等。表述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传统的安全管理不同,安全文化的本质在于不断提升人的安全修养、安全素质,因此只有员工的共同认知、共同参与、才能抓好每个细节,落实每项制度,有效预防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如果说传统管理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被动的,那么安全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主动的。它的潜移默化性和联系性把不同的思想观念集合到一个方向,它特有的亲和力会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的渗透,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会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为自觉主动地按照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为“我要遵章守法”,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持续提升到“我会安全”。从而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变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不足,弥补安全管理的漏洞,那就标志着企业安全文化就真正的落地生根。

二、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要顺利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安全观念, 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而并非是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才不得不进行的面子工作。对一些具有远见卓识企业家所引领的优秀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凝聚人心,发展壮大的关键成功要素。安全文化建设不仅不妨碍企业的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而且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我认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建本质安全型的安全文化。本质型的安全文化有以下特点: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辨证扬弃,使企业安全管理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进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最终实现本质安全企业。每一位职工都能够自觉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机和风险,能够主动地并不断地去识别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我的责任”、“安全生产,人人去管”的良好氛围。企业鼓励企业人人都发表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企业鼓励人人学习、研究并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提高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企业依靠各种管理手段不断更新和充实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应该是创建一种组织环境,即创建一个群策群力的系统来共同关注安全绩效的改善,以使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

三、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一管理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使领导和管理层具备“动态组织执行力和领导力”。在传统的、静态的企业环境中,最可靠的是经验,也就是如果你做过这件事,对这件事很熟悉,那么就能有权威、有能力来组织领导;而现在的企业环境更多的是动态,一切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也没有旧的权威可以依赖,所以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管理者全力组织实施。否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半途而废或无法达到预期收效。能否顺利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承诺、执行者的责任和实践者的能力。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管理转型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到:1、创造危机感——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识别并讨论危机与机遇,向职工表明转型的必要性,通过宣传与培训唤醒整个组织的情感动力,营造转型的氛围。2、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如果想让转型有成功的机会,必须依靠最高管理层的权威、可信度和组织力量来有效地领导企业的转型。3、制定远景和战略——为职工提供一个完整有效的、能激励人的、有资源支持的发展蓝图,用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可使职工得到实惠的方案去指导管理转型。4、持续一致的沟通——人最怕的是未知,因此企业转型时,要通过沟通机制让职工知道,转型将把他们带往何处,不但要讲危机,也要讲成长及对每个人所带来的实际益处。5、各级职工的参与——授权职工实施远景规划,改变阻碍转型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各种培训来发展职工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必须以满足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就职工的内在价值追求,在精神与物质上都得到认可,这是一个让职工对企业蕴育温暖感、成就感、自豪感,进而激活其内因,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激情参与其中、形成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这是安全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但在许多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不到位,使得职工普遍缺乏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追求优异成就的目标可以激励企业取得卓越的安全生产绩效。几年前,淮南煤矿提出“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提出了“零死亡、零重伤、零重大非死亡责任性事故”管理目标,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集团公司主 要领导思想非常坚定,认为“零安全事故”目标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零安全事故”是管理的大目标,不是具体的考核目标,其内在要求是把“零安全事故”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淮南煤矿的安全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零安全事故”管理目标已成为普遍追求,其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其安全生产指标连年创新。过去有的二级单位认为安全可能影响生产进度、安全会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现在已有很多二级单位从自身实践中真正体悟了“安全是企业的命脉”,“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等理念的价值。

苏辙在批评宋仁宗的策论中说:“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企业,是企业领导者时刻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制订周密的规划,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创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当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之后,在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之上,形成本质安全型企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真正开花结果了。

作者:李利

第三篇:化工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分析

摘要:化工产业作为国家重要基础产业,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项生产活动均有着密切联系,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与革新,化工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化工产业本身具备的高度危险性以及较多重大安全事故案例也使得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备受重视。本文从化工企业安全投入的概念与类别出发,介绍了化工企业安全效益的评估体系,分析了化工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化工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的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投入;安全效益;分析探讨

引言:

化工产业是通过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来生成所需物质的重要基础产业,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项生产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化工产业的原料、中间物以及生成物中含有较多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的化学物质,且其反应条件多为高温高压环境,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危险系数较高,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就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安全损失与生命安全损失。为了保证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就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升企业安全效益,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进行分析探讨。

一、化工企业安全投入的概念与类别

(一)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概念

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是指化工企业为了提升安全效益而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总和,能够保证化工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运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工作人员以及周边居民提供财产安全保障与生命安全保障,维护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健康,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化工企业安全投入类别

化工企业安全投入主要分为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首先,化工企业需要引进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技术人才,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化工知识,了解技术原理,并熟练操作各类化工设备,除此还需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反应力与心理素质,能够在安全事故突发时迅速做出响应,将安全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化工企业需要加大物力安全投入,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合格化学原料进行生产,还需要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化企业生产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流程的安全性。此外,化工企业还需要加大财力安全投入,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的具体环节,合理分配资金投入,保障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并提升经济效益[1]。

二、化工企业安全效益评估体系

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安全投入后产生的相关收益,该收益内容可分为容易估量的经济效益,以及其他隐形的非经济效益,如生态环境收益、社会认可度收益等等,下面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评估体系展开介绍。

(一)技术性定性评估

技术性定性评估是指根据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理论知识,结合各项规范安全指标,充分考虑化工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技术水平提高程度以及生产效率增值等因素,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进行整体性的评估。

(二)技术性定量评估

技术性定量评估是指结合生产技术理论与相关影响因素,对化工企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经济收益以及危险等级与危害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提升安全效益评价的准确度,为后续的安全投入提供了技术指标基础。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效益进行技术性定量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计算安全事故经济损失

安全效益的技术性定量评估方法之一是计算出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经济损失主要分为直接性损失与间接性损失两种,将二者进行加和即可得到经济损失的量化数值。其中,间接性经济损失具有难以精确量化的特点,需要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对化工企业的诸多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出间接性经济损失约为直接性经济损失四倍的结论,因此,只需计算出直接经济亏损,将其乘以五即为总经济损失。

2.计算企业经济贡献率

化工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经济贡献率来定量评估企业安全效益,企业可以计算出自身的产出总量并与其他化工企业产出量进行整合,得出一定时间与区域内化工产业的总产出值,并与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比重相乘,得出化工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对企业的安全效益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估。

3.建立安全效益层次模型

为了对化工企业安全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估,需要建立安全效益层次模型,根据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在企业安全效益中占据的比重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化工企业的整体安全收益。

(三)经验型评估

经验型评估是指通过专业安全技术人员的多年经验,以健全完善的安全考核流程,及时排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通过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信息手段加强经验型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精确性,对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做出有效评估[2]。

三、化工企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的关系模型

化工企业在安全投入工作上势必会耗费一定的成本,倘若产生的安全效益不足以抵消投入成本,则无法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化工企业需要合理分析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寻找以较低投入产生较高效益的最优解。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是利用安全产出总量减去安全投入成本而得到的,在安全产出总量的计算中,需要用安全增值效益减去安全减损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而安全投入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二者相减即可得到安全效益的计算公式:

根据化工企业安全效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安全效益最高时的安全投入总量,为化工企业的安全投入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避免因安全投入不足而造成安全收益难以达到目标的情况,也避免因安全投入成本过高降低企业安全收益总量[3]。

四、化工企業安全投入的具体改进策略

(一)提升安全投入意识

为了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效益,化工企业首先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对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企业管理层出发,由上至下将安全管理意识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处环节中,为安全投入工作预留出足够的资金成本,保证化工企业安全效益的提升。

(二)完善安全投入体系

在安全投入体系的建设中,化工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各项安全投入指标,坚持科学、公正、实用的安全管理原则,严格根据相关指标进行安全投入。此外,化工企业还需要搭建严谨有序的安全投入工作流程体系,确保安全投入的每一处细节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化工企业还需要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权责分配,将较大的工作任务合理分解,通过科学的统筹布局落实安全投入任务。

(三)健全法律法规政策

现阶段部分化工企业缺乏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只重视当下的经济收益,对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缺乏预见性,没有在企业安全效益的提升上投入足够的成本。而化工企业安全投入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处在初级建设阶段,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的约束度不足。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建设,确保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质量。

(四)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各类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能够促使化工企业的安全投入工作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大数据分析、自动化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能够极大地提升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关系分析的准确度,找到合理的安全投入总量,实现化工企业安全效益的最大化[4]。

五、结束语

化工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化工产业本身具有高度危险性,隨着化工企业规模的扩张,较多重大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需要化工企业在安全投入上加以重视。化工企业的安全投入主要分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通过安全产出总量减去安全投入成本才能得到最终的安全效益值,从而计算出最优的安全投入量。化工企业需要从提升安全意识、完善投入体系、健全法律政策、引入信息技术等方法出发,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升安全投入质量,保证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郑雅芝. 中小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投入[J]. 化工管理, 2021(28):2.

[2] 杨文跃. 试析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与实际经济效益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7(3):2.

[3] 寇雅洁.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及对策[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38).

[4] 郑忠森.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创新策略[J]. 化工管理, 2020(36):2.

作者:岳明栋

上一篇: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培训论文范文